• 很高興來這邊跟各位青年夥伴、各機關代表、在場的媒體先進,以及參與本次會議正在線上收看直播的朋友們,來分享「Let’s Talk成果分享暨交流會」,我們在行政院裡面,一向程序動議先於實質動議,所以有一位朋友在sli.do上問這裡有沒有wifi,我剛剛試了一次,雖然這裡是網路基本人權,這邊是臺灣學術漫游連不上,可能要跟身邊的朋友們借一下4G的熱點,但是這邊4G的搜尋還不錯,謝謝這一位朋友的程序問題,其他朋友們的問題,麻煩慢慢貼上去,儘量跟今天的主題有關係,或已經當選的朋友問有沒有當選的意義就沒有很大。

  • 我們回到致詞的參考稿裡面,越來越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非常高興青年署安排這一次的分享會,很感謝,因為之前已經有三次直播,各部會三次的直播當中,積極參與才能達到我們對於青年朋友意見的重視。

  • 按照2018年《經濟學人雜誌》發布的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及美國自由之家2019世界自由度報告,臺灣的民主與自由在亞洲的表現非常出色,當然一部分的原因是旁邊有一些在倒退,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非常出色,但是這樣民主與自由的環境,其實也代表我們社會可以涵融(inclusion)並涵融各種各樣不同的見解,如何讓不同身分、背景、立場的人有辦法在知情的氛圍下理性溝通,這其實是審議民主的技術,是我們目前持續在努力做的事情。

  • 今天的成果分享會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青年署所辦理的Let’s Talk是青年與政府的真正有對話到的平臺,或者是沒有聚焦到的sli.do上已經冒出來了,我們在Let’s Talk裡面,大家並不是只有「講」,而是「聽」的溝通方法,並且也融入即將提出國家開放政府行動方案當中,透明、參與、當責及多元涵融的四個主要精神,這四個主要的精神是,大家提出來的精神、議程就是我們要討論的題目,我們今天不會討論任何政令宣導式、不是大家提出來的題目,這一件事我覺得非常重要,以前叫做「由下而上」,各位不是公務員,哪裡是上跟下,peer to peer,自行主導議題的產生。

  • 我在參與之前,已經跟主辦的團隊進行討論,也參與幾場跟各位青年夥伴的Let’s Talk,這樣的話,我們才可以感受到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具體可行的概念帶到行政體系。

  • 來唸一下量化的資料,今年的Let’s Talk參與團隊歷經3個月、150多個小時的審議式討論,一共有699位青年集思廣益,產出22份結論報告,這些各位工作的結晶,政府部門有義務給予回應。

  • 今天我們再次齊聚在這裡,現場的青年朋友們可以跟部會代表面對面互動交流,我們是見面三分情,以前都是隔著直播,直播的解析度還好,大概是兩分情,所以今天見面是多一分情。

  • 各位無法出席的朋友,至少透過直播,也就是進一步多跨一步,讓現場同步互動,這樣的話,不管是線上或者是各位在場都可以暢所欲言,各位的意見我們都非常地重視,相關議題的政府部門今天在現場說明是完全公開的,我們也會做逐字紀錄並對外公開。

  • 所以這個叫做accountability,就是給出交代,今天的會議不怕你「踹貢」,不怕各位問責,我們必須當責,所以希望稍候大家的交流互動當中,都要非常踴躍發言,接下來正式開始今天的會議,謝謝大家。

  • 相信大家對於對於Let’s Talk的活動有非常大的期待,對於等一下交流的討論有非常大的期待。

  • 在此之前,邀請青年署陳愛珠組長來為大家分享「青年好政」系列的精彩片段,掌聲歡迎。

  • 首先感謝政委、羅署長,及現場的部會長官及同仁,還有現場的青年朋友、線上的青年朋友,一起關心公共事務、公共議題。稍候我會針對我們Let’s Talk辦理的目的、執行經過、執行成果來作簡要的說明。

  • 其實青年Let’s Talk是第二次辦理,非常感謝唐政委能夠來參與我們所辦理的Let’s Talk,在參與的過程中,她認為這樣的活動可以協助青年以客觀跟思辯的方式來關心公共事務,因此在辦這個活動的時候,政委非常大力支持我們,她也希望透過這樣活動的結果,我們希望能夠讓青年朋友知道你們的意見政府有聽到,所以才會有今天邀請各部會一起來現場,能夠讓這一些意見被採納,甚至讓大家未來執行時做一些政策上的執行計及改進。

  • 在這個過程中,今年的Let’s Talk分成四大主題,第一個是教育創新、第二個是地方創生、第三個是媒體識讀、第四個是部落創生。剛剛大力介紹一下,我們今年的辦理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專案合作,我們是找已經在這一些議題上長期經營的非營利組織或者是社會企業一起共同來做專案的合作,共有10場。

  • 我們也向青年徵求提案,青年自組成3至5人的團隊來提案,所以總共入圍了21場,這一些青年在7月至9月間辦理talk,這27場當中有審議類的是22場,5場是一般類的,我們針對的審議類有進行的請部會回應,5場雖然是一般類,他們可能是透過對談或者邀請演講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我們對於他們的意見也是非常重視,所以我們也將這一些結論放在網站上,讓大家瞭解討論的內容。

  • 團隊在7月間辦理,所以這一些活動,我們已經有在名牌後的網址看一下這一些結論報告。在這整個執行的過程中,跟各位報告的是,我們是從4月開始這一項活動,4至5月間由青年自主團隊3至5人來提案,5月進行初審,6月進行複審,總共有43件提案,經過初審、複審入圍的21件。

  • 在6月的時候,我們希望這一些辦理talk的青年可以透過審議的方式來進行意見的聚焦,所以我們也辦理了主持人的人才培訓。

  • 主持人人才培訓希望這一些主持人能夠學習一些審議的技巧,透過審議的討論過程來凝聚青年的意見,所以在8月的時候,我們又再辦理一場進階式的主持人培訓,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這一些技巧的訓練,可以把大家意見具體提出。

  • 在整個27場的活動中,現在其實北、中、南、東都有辦理,可以看到辦理的場次及分布的情況。在審議類的這一個部分,我們邀請了一些審議民主的業師去協助主持技巧及流程規劃,讓這個議程可以更聚焦,能夠讓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有更明確的一些意見產生。

  • 我們希望這個審議思辯及討論,能夠讓青年充分表達其意見,形成具體的意見之後,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一些意見落實到我們政府的政策上,所以我們也把這一些意見送交各部會參考及回應。

  • 在7月至9月間完成27場的討論之後,我們的政委、教育部一起,一起在10月的時候辦理三場的跨部會協調會議,我們讓部會跟青年可以銜接瞭解彼此的立場及想法,這個協商討論也透過了現場直播、sli.do的提問,讓大家可以立即回應,然後瞭解彼此間的想法及力。

  • 在執行的成果,剛剛已經有說明了一下,總共捲動了699位的青年一起參與。

  • 在性別上,其實男性跟女性大概是各佔一半,在身分上,社青有209位,學請有490位,社青的人比較關心公共議題。

  • 在經過150個小時之後,產出了22份審議結論,我們在今天有把這一些結論來做彙整。

  • 今天彙整是把四類的主題來提出青年的主要意見,我們並沒有全部列出,詳細的情形請各位參閱27份報告。首先在地方創生類,青年所提出的意見,第一個是希望能夠拍攝資源整合性的平台跟旅遊APP,規劃公車專門旅遊路線,增加大眾交通工具班次、勞務改造及閒置空間妥善利用。第二個是提升地方觀光效益、改善當地生活機能、活絡地方便利性,讓觀光客可以順暢遊玩。第三個是希望在地創業及就業方面需要政府提供輔導並,將在地文化融入其中,從小紮根讓青年有意願返鄉發展。

  • 第二個是教育創新類,青年主要的意見是,我們彙整為第一個是希望能夠鼓勵跟Gap Year的概念,讓學生多利用探索自己想要的未來發展及規劃,也建議可以辦理更多場的座談會,讓家長跟學生可以瞭解Gap Year的概念與意義。第二個是在國中時應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能力,建立學習歷程檔案,並將相關生涯輔導人力進駐到校園。這個意見比較是針對學生自主性的問題,他們希望能夠加強學生自主審查機制,是希望學校對於學生在辦理活動時,不一定是只有核可制或者是備查制,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校外具公信力的人士或組織進行審查,讓學生在校園裡面辦活動的時候,可以更具有自主性。

  • 第三個是部落發展,部落發展的議題,青年主要的建議有四項,第一個是給予偏鄉完整的教育資訊,落實教育平等,讓部落孩子能夠和都市孩子拉近教育落差。第二個是把原民特色推廣給拉認識,也可以建立官方APP或平台,讓原住民人才資料庫建立起來,並且讓資訊傳遞更透明化。

  • 第三,原住民土地買賣及耕地資訊應該要更加透明,也希望政府能夠設立相關的辦法監督。

  • 第四,希望能夠改善原住民的相關基礎建設,像水電或者路基地等等。在醫療照顧的部分,希望能夠有足夠的經費及人力來協助改善。

  • 第四個議題是媒體識讀,因為科技的發展跟進步,所以我們現在很多的訊息都是來自於網路或者是一些社群媒體,許多網路的這一些資訊都是真真假假,大家並不是那麼清楚,所以在這裡更顯示出媒體識讀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們青年朋友就提出了幾個建議:

  • 第一,媒體素養希望納入12年國民義務教育系統當中,讓民眾從小到大都可以培養及學習正確的媒體知識。第二個是如果可以效仿國外相關法令或辦法,對於散播假新聞者可以進行感覺及制裁。第三個是現今媒體充斥著許多假訊息,建議增加審查人力並按照專業領域進行分工查核。

  • 非常感謝這麼多的青年願意共同關心共同議題,因為這個公共議題確實是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注跟監督的,非常感謝各位青年共同關心公共事務,希望公共事務的參與,大家一起站出來,謝謝。

  • 謝謝組長。透過組長的精彩分享,可以回顧到今年度et’s Talkk非常精彩各式各樣不同的結論,因為有大家的參與,才可以產生這樣的豐富產出,包含了像今天有非常多的部會夥伴在現場,因為難得的機會,我們現在來進行一張大合照,大合照的進行方式是這樣子的。

  • (大合照)

  • 各位青年夥伴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在線上及在座的每一位青年夥伴們,青年署在這一段時間中所辦理的Let’s Talk,大家共同來參與、關心整個公共議題的發展,也關心我們的未來,再次感謝,以後多多參與青年署的活動,謝謝。

  • 政委、各位現場的青年朋友及線上的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交通部觀光局的代表,不好意思,司儀叫交通部代表,因為現場還有交通部公路總局代表,所以,我剛剛突然沒有反應過來。

  • 政委主持幾次的工作坊,青年朋友參與滿多的,也給我們很多的意見,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其實有幾個部會在地方做了一些小旅行、微旅行,做得很成功,所以讓年輕朋友們在這個議題上做了很多建議。

  • 這一段期間,我們跟旅行業者一起討論,也就是在合法的範圍下,我們如何幫助青年、幫助大家可以創業,所以在9月23日的時候,我們已經修正旅行業管理規則,把乙種旅行業,從資本額300萬降到120萬,本來預告是150萬,後來在接受大家的回饋、反映,我們再降為120萬,已經公布生效了,我們也希望這樣子可以讓大家在進到觀光產業的時候,能夠更方便,後續還是希望大家進到這個產業之後,可以更發揮自己社區或者是自己所擁有的優勢,思考怎麼樣讓進到我們社區或者我們的協會區域裡面來的遊客,能夠收穫更多,這其實才是最主要的,謝謝大家。

  • 大家好,我是農委會的代表,農委會負責的是農民輔導、農產行銷、農地管理跟農村再生等,近幾年也積極推動休閒農業。這一次討論有相關的議題,像正濱漁港的活化及原住民租賃平台等等。我9月的時候才陪農委會副主委到基隆區漁會及正濱漁港,因為漁會希望活化當地的閒置設施,所以我們前往踏勘。對於基隆當地休閒漁業的輔導,農委會絕對不會缺席,希望可以有效發展在地產業。

  • 另外在租賃平台的部分,農委會已有建置農地銀行,透過農會擔任維管單位,並有人找地、地找人的功能。如果有跟原住民合作或協商的需要,都可以進行,以上簡單自我介紹。

  • 唐政委、羅署長,及線上所有的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勞動部常務次長林三貴,勞動部非常重視這個盛大的活動,除了指派我之外,很多部裡面的同仁都在線上,隨時注意在場朋友跟線上朋友提出來的意見。

  • 從剛剛青年發展署的簡報看得出來,青年朋友對於勞動部的議題比較關切的是就業跟創業的部分,事實上在這一個部分,我們也結合了八個部會,總共有48項的計畫,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針對我們看到的、觀察到,青年在就業上跟創業的一些現象,我們提出一些對策,當然最主要是要聆聽各位的看法,我們希望可以藉著各項政策的推動,希望降低青年的失業率,讓青年在求職的過程中更順暢,有創業需求時也可以迅速找到資源,最後也敬祝所有的活動順利,希望諸位青年的朋友多多提出一些看法,謝謝。

  • 政委、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午安,我是原民會教育文化處處長劉維哲,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在場的青年朋友一起對談。

  • 過去幾次的一些場次,大概總共23項議題,我們會裡面,針對議題先來做分類,然後再做思考及解決的對策。

  • 基本上我的發現,像原住民青年對於返鄉部落發展的意願非常強烈,但是他的確提出一些困境,像就業問題、產業發展問題及教育的問題,我們在會前,這涵蓋64個業務,也先前做功課,希望各位不吝給我們指教,謝謝大家。

  • 政委、各部會的代表、青年諮詢委員、各位年輕的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我是內政部的代表,參事詹德樞。

  • 我從高考及格以後,一直都在保育的單位服務,像環保署及國家公園,我也擔任過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所以對於國家公園之生態保育、環境教育之提升及國際合作交流等業務均有涉獵。等一下交流的時候,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大家都可以交換意見。

  • 今天Let’s Talk的計畫,跟內政部有關的,大概有三大主題、七項意見,包括旅宿業管理、老舊街區的再生、閒置空間利用、不動產租屋訊息透明、原住民土地管理及部落經濟發展,內政部相關單位均依各委員之建議,就辦理情形妥予處理、回應。

  • 對於待改進事項,亦會積極研議策進作為,以利後續的推動。相關回應意見已納入本日會議書面資料中,請大家參閱。

  • 內政部的範圍十分廣泛,也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正,內政部同仁會持續秉持「為民眾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與環境」,持續精進業務,落實各項施政措施,祝大會圓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政委、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一年一度跟青年團聚的日子,我發現,大家開始對於老舊、懷舊的風潮蔓延在今天整個主題上。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帶著經濟部創新、創業的力量,長期在政委的指導之下,我們也在做社會創新、城鄉創生,很高興一起分享、交流,我們甚至也希望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把我們社會創新的種子,我們剛剛說在地,因為我們希望擴散,所以希望大家都成為在地守護的天使,也告訴我們說「原來您在那邊,您關心著在地」,以上報告,謝謝。

  • 各位青年代表好,我是國發會代表,簡任技正陳信揚,很高興跟青年在這邊聽取意見給我們回饋,謝謝青年署針對這個議題是地方創生,地方創生是國發會今年的重要業務跟政策。 本會常下鄉聽取地方鄉鎮意見,有些是上年紀爺爺奶奶或者是鄉鎮里長的意見,比較少遇到全部都是青年的場合,蠻希望大家可以給我們一些意見。 像署裡面的同仁有回饋,青年針對小旅行或者是農地農用議題,這個是一般比較常見聽到的問題,我們很謝謝觀光局跟農委會協助下,做了一些法規調適,讓大家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希望大家可以多給一些意見,讓地方創生可以走得更好。

  • 政委、各部會代表、各位先進及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衛福部代表王玲紅,今天很開心看到這麼多的青年朋友來參與這項交流活動。

  • 衛福部的業務,可以說是照顧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後一生相關的健康服務及福利的措施。衛福部聽到各位朋友在地方創生、部落發展及教育創新相關主題的關切,

  • 我先很簡單回應一下與衛福部相關的部分,在特殊境遇青少年的需要方面,衛福部有相關的家庭服務方案與社會安全網的計畫及1957諮詢專線等來強化整合照顧及輔導與服務。另外透過長照2.0及醫療網計畫來加強長期照顧跟提升醫療品質。

  • 整體來說,衛福部對大家所提出之議題與建言及關切的部分,我們都非常肯定,會儘量在現有的重要計畫與方案及未來規劃上去努力。

  • 今天衛福部除了我以外,還有我們的長照司、健保署及社家署等等相關單位都有一起來到現場,我們都非常願意聆聽大家的聲音,再次謝謝大家的建言與參與,謝謝大家。

  • 各位青年朋友、政委大家好,很高興來這邊看到這麼多的青年朋友,在這一次的好政系列裡面,看到很多青年朋友國家閒置空間的問題提出來討論。

  • 我們一些閒置的財產如果政府機關為了一些青年的創業或者是公共需要的話,我們都會協助配合辦理撥用,像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了青年創業需要,也配合金華官邸來做青創中心。

  • 一些朋友如果有一些國有閒置空間的話,也可以提出來,像有很多元的管道,可申請、改良利用及委託經營的方式。

  • 像我們在台中市的審計新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去過,我們是跟台中市政府、中興大學一起合作的,審計新村有一些青年的創業空間,規劃得很漂亮,如果大家有空的話,可以走一走。

  • 我們閒置的房地或者是空間,如果有一些都可以撥用,如果青年朋友有需要的話,可以洽詢國有財產署各地的分署,可以配合各位的需求及情況來提出解答。

  • 政委、各部會代表及在場的青年夥伴大家好,我是文化部文化資源司的科長。

  • 這次地方創生跟部落文化發展主題,跟文化部比較有關的內容,可歸納三個領域、十個計畫,第一個屬地方資源脈絡,包含社區營造相關計畫、國家文化記憶庫相關計畫、地方文化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等。

  • 第二個,藝術相關計畫,我們有跟教育部合作的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及文化部公共藝術計畫、藝術村影音扶植計畫等。

  • 第三個,在部落計畫,我們有國立臺灣工藝中心,推動相關工藝家、設計跨領域合作計畫;師徒傳藝方面,在文資局有重要傳統工藝及重要表演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在文化經濟面向,在文創方面有跟原民會建立合作平臺,我們把很多原民文創融入當代經濟發展脈絡,有很多重要精彩的計畫。

  • 以上是歸納這個議題的相關回應,現場也有我們的同仁,如果有任何相關議題,我們會跟各位分享討論,謝謝。

  • (程序進行說明)

  • 謝謝大家。

  • 其實離表定還有5分鐘,我們就先比較輕鬆一點,先來聊一下大家在sli.do最抱怨的問題,為何一開始分成一般類跟審議類,看起來其實拘束力都差不多,但是後來挑了審議類的,把拘束力提高了,所以是審議類是等一下大家可以提的題目。

  • 等一下你舉手發問講了一般類的,我也沒有辦法,部會也要回應,其實在四大主題當中都一樣的,你覺得一般類,我說老實話,有一些真的是專門針對一個社區、市議會或者是什麼的,如果在場的人不是有拘束力結構的人,根本也沒有辦法回答你,所以我們在篩的時候,覺得審議類是不是比較容易。

  • 但是我同意各位的見解,有一些是一般類,也就是用審議的方式,但是沒有受過審議訓練的引導員在那邊,沒有辦法確認程序當中是用審議的方式,但實質上是用審議的方式,如果你剛好看了一般類的,因為網路上都也,覺得如果到我這一組,也覺得是我們的共同意見,或者不這樣覺得,只是想要挑戰一下這個結構的話,都很歡迎。

  • 我們每次辦完這次之後,就會規劃明年的,我們會把拘束力結構很明確處理,因為我們今年比較像外掛⋯⋯不能叫「外掛」,而是「試做」,是一個標竿的試做案例,希望明年度可以回到正軌,這一個部分青年署有非常清楚的文字說明,我就不在這邊敘述。

  • 有一個朋友有一個很具體的建議是,希望一開始就可以打散來玩積極聆聽的破冰遊戲,然後再由青年夥伴來介紹跟他互動的部會與會者,叫做「reverse mentorship」,我38歲算中年,中年跟壯年前進,所以其實私誼其實可以分散讓主持人們來進行。

  • 今天早上就是這樣子的,在世界青年國際論壇,是由青年領航員來開場,其實效果滿好的,我想確實可以考慮用這個做法,至於破冰遊戲,大家看場地的需求,也是一門學問,所以一般類的討論,有一些具體是用審議式的,我們也可以考慮明年是不是把審議式的能量提高,因為培訓之類的,如果培訓的能量多一些的話,也可以有更多實質性的審議。

  • 有一位朋友具體建議是不是要叫小朋友們貸款,願意農貸的人多一點,這個牽涉到民法跟刑法的行為能力人年齡不一樣等等的問題,我創業之後,像15歲童工的問題,你要修正這個要把聯合國定義的兒少納入,只是這個碰到非常多的東西,這個確實是一個創新,也跟今天的主題有關係,我就這樣子回應。

  • 「想請問內政部,對於目前各市社會住宅的發展與各市的發展與機制,有什麼樣的觀察,影響到未來的趨勢發展。各縣市間不同的制度,有進行整合與資訊交流嗎?」這個是有關於內政部的部分,等一下進入議題的時候會討論。

  • 有一個問題:「彙整資訊未呈現」。其實青年署有提到有呈現,只是沒有變成大家預設討論的議題而已。

  • 「為什麼青發署在同一個週末辦兩個大活動」?報告大家是三個大活動,因為他們行、他們很厲害(笑)。

  • 18到45個青年農民,所以低於18歲的小朋友真的很困難。

  • 有一位青年署的朋友說不是很行,而是因為很忙,大概是這樣子,有一位朋友這樣講,大概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們就把具體的都處理完了,竟然還有3分鐘。

  • 在過程中,我很鼓勵大家多利用sli.do,其實很多部會朋友們call out,現在還有一個隱形的call out團隊,在線上看sli.do的問題,不斷在資料裡面看到這一些廣告裡面,所以我剛剛已經提到第一個問題會archive掉來處理。

  • 第一個part要處理的是四個議題前兩個部分,也就是地方創生的部分跟部落發展的部分,現在就先走地方創生的場次,一共有九場,也就是專案合作跟青年自提的部分,大家都有收到機關的回應,包含分案到的機關,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先說正在想要針對哪一場的分案機關回應來進行一些額外的建議或者是詢問,當然你提的是已經超出了具體建議也沒有關係,保持在地方創生當中,不然沒有call out可以用的,不然就正式開始。

  • (一片靜默)

  • 如果真的沒有人舉手,我就要提一窩好菜的問題,「想請問內政部,對於目前各市社會住宅的發展與各市的發展與機制,有什麼樣的觀察」因為這畢竟是滾動式修正的政策,意思是我們還在看配合感。「各縣市間不同的制度,有進行整合與資訊交流嗎?對於今天居住正義相關的遊行又有什麼看法?」,內政部剛好處理集會遊行,這個是內政部社會住宅的基本想法,是不是把這個當作第一個問題,我們請內政部的朋友們回應。

  • 主席、各位與會代表,有關於這個部分社宅的業務單位沒有來,我先就內容來初步回應。

  • 有關於社會住宅發展的部分,其實是承蔡總統8年20萬戶的方向來發展,在這一個發展當中,我們目前的政策制定是在12萬戶的政府興建跟8萬戶的包租代管,12萬戶的興建是由政府直接興建,目前在第一階段跟第二階段對於整個社會住宅的一些公有土地盤點,甚至於到民間的一些資源盤點正在進行中,目前在第一階段的數量大概有4萬多戶,其餘的部分會在第二階段裡面去做努力。

  • 另外,第二個包租代管的部分,結合各地方的民間空屋的一些資源,再利用包租代管的媒合機制,引導進入租賃的市場,讓我們的弱勢能夠在政府興建跟民間資源的部分來做一些選擇。

  • 在各縣市間不同的制度有進行整合與資訊交流?其實第二階段的部分,也就是朝向各縣市的發展,有進行相關的土地盤點,還有在哪一些都市的發展上,或者是弱勢的一些集中區域,甚至於結合一些地方的產業狀況,這個是目前在進行整合跟資訊的盤點過程。

  • 另外,對於今天居住正義相關遊行的部分,這個部分就我個人而言,居住正義的部分是我們政府機關目前在整個居住政策上的核心價值,對於目前居住政策裡面除了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或者是住宅補貼,又或者是耐震補強,或者是相關的部分,都是居住正義的一些重點,以上報告。

  • 非常好,謝謝。

  • 我們不知道財政部這邊有沒有想要回應的部分?有關於國有財產作為不管是租屋或者是其他的運用,我知道最近有討論。

  • 主要是針對社會住宅興建提供土地的部分,營建署只要盤點要蓋社會住宅的地方,如果國有土地的話,我們都是協助保留,讓營建署不管是撥用來蓋或者是後續來蓋的話,目前我們已經有保留了大概好幾10公頃的國有土地,營建署逐步委託興建當中,財政部對於社會住宅的興建及土地,絕對都是優先提供使用的,以上。

  • 這個態度是滿清楚的。

  • 因為剛才在sli.do上有教育相關的問題,那個我們在教育創新的部分來處理,還是先回到地方創生這邊,看大家現場有沒有舉手的?

  • 我不是樁角,我真的是團隊之一,我是青年在地化、青年在地化的團隊,也是主持人之一。

  • 因為我有看到針對在嘉義舉辦的旅遊建議,有提到紓緩景點交通的問題,交通部的回應,我擔心的是,我們知道觀光局在交通部裡面,但是觀光局認為自己跟交通部是完全負責不一樣的事情,可是在實際上,現場所看到的政策就是只有交通,當然還有所謂的秋冬旅遊補助,我自己聽到一些民宿業者,網路上也不斷在傳。

  • 很多我們在做觀光旅遊,自己有在租飯店或者是租民宿,我們都有聽過,不好意思,這樣是不是置入?不,我沒有置入,沒有在那邊工作過。

  • 置入無所謂。

  • 現實的狀況是我們會像Agoda或者是booking.com都是這樣,青年我相信80%都是這樣,但是現在這樣的旅遊補助,我們一定要上交通部觀光局有一個訂房網站,各位知道交通部觀光局有一個訂房網站嗎?我可以保證,全臺灣青年知道的可能不到一半,為什麼?我們講實話,因為交通部觀光局的地方網站跟Agoda真的差很多,我是在說使用體驗上,我可以理解不能課責政府網站設計一定要做到最好,但是我們從最近的報稅看得出來,其實政府有心要做,如果在報稅的體驗上,體驗越來越好,這個是唐鳳政委當時很重要的政績。

  • 是不是請交通部觀光局,如果要限定訂房網站、訂房方式,是不是有更好的訂房體驗?

  • 謝謝,這個很具體,因為秋冬旅遊獎勵計畫在梳理交通計畫,在討論的那一區應該是「光臨我家線」,也就是阿里山線跟故宮南院線的部分有一些現場的狀況,這個是觀光局可以回答的。

  • 第二個部分,如果目前還沒有跟這一些Agoda機器對機器的話,就是只能用一個不太好的網站,報稅是因為大家沒有得挑,不然要跟別人報稅,除非你移民,有一點門檻;或者是登山要跟別人申請入山證,這一些是要優先改善,是不是有一定程度上跟民間的業者來做自行勾稽的合作或者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改善這一個擴大國民旅遊使用秋冬旅遊獎勵計畫,這個是非常具體的問題。

  • 其實觀光局的觀光業務在交通這一塊並不是沒有著墨,我們做臺灣好行、臺灣觀巴原本也是為觀光客來考量,主要是考慮到觀光客如果是搭一般的公路客運,其實因為普通客運是對一般民眾,比較偏工作、上學的路線,所以觀光局才會介入協助業者來開闢臺灣好行的路線,直接從交通場站,或是住宿的旅館可以到旅遊景點,儘量截彎取直的公路客運路線。

  • 臺灣觀巴是針對一般的散客,輔導旅行社來成立,因為一人就可以成行,一般旅行社最低成行人數,但是我們要求一人就要成行,所以這也是觀光局站在遊客的角度所做的努力,特別是現在自由行的國內外旅客很多,所以並不是觀光局跟交通部的業務完全不一樣就不管。

  • 當然交通部現在有很多他們的考慮角度,也會是從觀光客的角度在思考一些官方的規劃,這個是交通的部分。

  • 另外提到秋冬遊補助的部分,其實大家也知道是因應8月份開始陸客突然減少的措施,我們希望能夠從提高國民旅遊的住宿率協助旅館在短期內能夠不要虧損太多,也鼓勵我們自己的國人能夠多在國內旅遊,多多瞭解自己國家觀光旅遊的遊憩資源。

  • 特別是各位年輕朋友們,我們也知道現在出國旅遊很方便,是因為平價航空,把航空的價錢降下來,讓年輕朋友出去旅遊很方便。

  • 當然觀光局並沒有說留在國內旅遊就不能出國,其實有很多的人要求觀光局應該要把出國的民眾留在國內,把錢留在國內花,但是觀光局始終認為出國旅遊對年輕人也是一種擁有國際觀、開拓視野很好的方式,我們覺得兩者應該併行。

  • 我們的年輕朋友在接觸國外旅遊跟國內旅遊的時候,會有一些心理的比較,也會知道我們比別人好在哪裡,缺點在哪裡,其實我們希望的也是回饋。我們年輕朋友們可以把自己的感覺告訴觀光局或者是相關的單位,你曾經有過的經驗、你覺得可以怎麼樣台灣會更好。

  • 其實,我覺得這一種良性的互動是我們所要的,特別是年輕的朋友們。

  • 秋冬遊補助基本上應該不是講倉促推出來的措施,其實有一些思考,再加上整個的旅遊產業有旅館業、旅行社,還有一些支持一個行程能夠順暢的相關業者,其實這一次秋冬遊包含的範圍、產業滿廣的,我們也是希望能夠整體讓國內的旅遊活絡起來,補助當然只是拋磚引玉的小小刺激,希望藉由這樣的措施,能夠讓大家願意出來旅遊,也有很多的家長覺得他的小孩一直宅在家裡、不肯出們,我們希望因為這樣小小的補助,大家會呼朋引伴、一起出來旅遊。

  • 像銀髮族、老人家,依據我們的調查,他們常說年輕人都在上班,沒空陪他們出來玩,但是我們的設計是平常日旅遊才有補助,禮拜六的住宿是沒有補助的,使得年輕人因為這樣子的補助條件,願意請假陪著爸爸媽媽出去住宿、旅遊,其實銀髮族在意的是這個部分,對我們來講其實是一個額外的收獲,因為整體觀光產業的活絡是一回事,對於親子之間、家人間增加互動情感交流的無形效益,其實很多老人家是很開心的,因為這樣的補助,他的孩子自己主動告訴他說要帶他出去玩、出去走走,讓他真的很開心。

  • 我想每一項措施一定都有優點跟缺點,缺點的部分,請大家告訴我們觀光局會針對一次次的缺點來改善,優點的部分會保留。

  • 當然在訂房的細節,執行面的部分,或許你要講說我們已經實施那麼久了,為何一直只能在觀光局的訂房網站。觀光局的台灣旅宿網一直存在,我們過去對國內外的旅客宣傳旅宿網,要住宿上台灣旅宿網,這上面的住宿設施都是合法的。不合法的,一定不讓它上旅宿網,但是有非常多的不合法住宿設施在booking.com、Airbnb等住宿平台上面,像日租套房,或者是沒有經過任何消防安檢的都有,觀光局的旅宿網,我們是很嚴格的把關,這個網站是觀光局沒有做補助之前,一直都存在的,是為了讓國內外的消費者上旅宿網查自己訂的旅館是否合法。

  • 這個官方網站算是我們比較有把握的,所以我們才把活動的補助放在台灣旅宿網網站上,主要也是表示參與活動的旅宿,都是合法的。

  • 為什麼不在別的網站?像booking.com、Trivago,鎖上價旅宿設施有滿多是不合法的,我們不希望我們的補助措施引導到不合法的住宿上,所以才會一直只在我們的旅宿網上訂房,謝謝。

  • 綜整三個回應:

  • 第一,因為這一個興利的成分,目前看起來是大過房地的檢核程序動能,所以只要會讓人比較不想來參加的,尤其是平常不出門的這一些,盡可能讓他們簡單去申請補助,因為這個設計限制的關係,所以防弊不可能做到非常嚴密,但是觀光局正在往這個方向去想,這個是政策態度,這個是非常具體的回應。

  • 第二,為何不能機器對機器跟Agoda對接,因為談判還沒有完成,還有很多法律的因素,談判還在繼續進行中,事實上就是這樣子。

  • 第三,未來所謂的拋磚引玉秋冬的補助是想要帶動地方的offering是把地方經濟鏈帶起來,不一定是靠中央補助或者是什麼補助,是認識到這邊有沒有補助,大概都會去,這個是有一些感覺上是有發生的這一件事,但是我想真正有沒有發生或者是發生什麼程度,每一個地方都不一樣,在地的青年比較清楚。

  • 大家好,我是在地青年化跟青年在地化分區的主持人曾廣芝,做一個申明補助跟追問,在上次的會前會時,我們對於共享載具的這一點提出時,有進行一個補述,也就是除了原本寫到的公共自行車或者是電動車之類的共享載具,我們也有提到跟民間有償運送的共享載具,提出來的營運主體不一定是完全的車行,而是非營利組織,關於這一點,交通部有提到目前有相類似的計畫正在進行。

  • 在看會議資料時,這部分的補充並沒有補充上去,所以是不是可以趁著關心這個議題的夥伴都在現場或者是在線上看直播的同時,是不是直接把相關的可能性跟我們大家做一個分享,讓我們知道接下來如果要做這一件事的人可以怎麼樣跟相關的非營利法人或者是政府來做一些對接,謝謝。

  • 對,上次是講需求反映式公共運輸,TRS,這裡面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包含在地的區公所或者是地方創生計畫當中,如同你講的在於發展協會或者是在地的合作社,現在是試各種各樣的模式,運氣滿好的,是公路總局的陳科長在這裡,是不是麻煩時說一下。

  • 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剛剛的問題是,有些在地組織想要經營這樣子的交通運送服務,這個部分法令上有一些限制,但是在一些幸福巴士或者是BRT的計畫有把這樣的模式考量進去,公所在這一個方面可以跟在地組織來做一些合作,如果在地組織願意經營交通運輸服務,有一定的範圍,我們現在鎖定的是在偏鄉村地區,人車團體的部分,我們也會做條件的納管。

  • 我們在這樣的納管的條件下,我們可以朝這方面來做一些適度的放寬,在地組織可以跟公所合作,來就偏鄉村運輸服務,在地有這樣的需求,可以跟當地的區公所協調一下,可以看怎麼樣規劃路線跟營運的方式,需要總局來協助跟輔導,我們很樂意處理,以上。

  • 歡迎跟這一位換名片。

  • 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地方創生的概念是「不要跳過區公所」,因為地方創生是產官學研社要有願景才會有資源,大家都知道在地的山頭很多,就跳過區公所,直接跟部會談,現在是區公所也好,或者台北縣市政府也好,是不會跑的,不管上面的人怎麼跑就是在那裡,不跳過他的話,從國發會的角度來看,國發會有一個很穩定的東西注入,不會因為地方派系或者是選舉,這個是比較穩定的定錨,很多朋友提到對於審議式討論是第一次碰到,不過沒有關係,我們是元年,所以慢慢培養這樣的能力。

  • 說得滿清楚的,其實區公所是我們目前的主力,剛開始推的時候,很多人會質疑區公所是不是素質不好,其實到目前各公所已經提了7、80案,很多是區公所自己做出來的,所以我們不會抹滅區公所的努力。 就像剛剛政委提到的地方傳統派系問題,這個要大家一起溝通,這個其實是要讓大家一起合作,我們遇過縣府跟公所是在不同的立場,但是在做地方創生提案的時候是一起合作的。

  • 也就是地方所有派系不能假裝沒有發生這一件事,這個比一般的參與式預算還要長程的概念,一般長程預算是以常年為規模,如果要規劃超過四年的東西,這個是公共行政學上很大的限制,這個是突破四年以上的計畫,我們想要做八年的計畫,前瞻基礎建設,但是立法院說只能做四年,我們盡可能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在地的朋友們來延續長程度願景,希望有回答到這樣的問題。

  • 我們可能只能再提一個問題,就要回到sli.do。

  • 大家好,我是台大城鄉所的,之前想瞭解旅遊的議題,坪林是水源保護區,所以比較朝向生態環境的旅遊方向,然後提倡漫遊的形式,目前跟市區算是方便,內部也有接駁車,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既然提供漫遊,但是把人留下來,因為是水源保護區的關係,所以不能有民宿業,面對這樣子比較類似的特殊區域,是不是可以有解套的方法?

  • 也就是「坪林茶鄉漫遊」的概念,這個是交通部觀光局幾經折衝非常有創意的方式,乾脆把如果我自己在的地方是你過來這邊,是一個體驗、學習、研討的話,就不算是旅行,雖然其他方面看起來很像旅行,但是如果我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帶到各種各樣別的地方,這樣是豁免的。

  • 意思是要帶外國的朋友來也可以,旅行要接外國的朋友,這樣有一個門檻,這個是舉的幾個例子,去用函釋的方式來排除以前叫做「小旅行」的東西,現在是叫做研習跟體驗,這不叫旅行了,這不受到旅行業規範的管理,這個是滿有創意的見解,這個都是雖不滿意、但都可以接受的狀態,這個是滿創新的,是不是請觀光局的朋友簡要說明一下後面的考量。

  • 這個是用解釋函來說明微旅行的合法性,並不是修改相關法令,所以基本上還是在法令的範圍內,我們去解釋你的區域範圍內帶旅客來時所需要的吃、住,或者是交通,也就是自己在自己的範圍內做體驗行程,我們就不算是違反旅行業管理規則,因為我們的旅行業是特許行業,如果你帶的旅客是必須跨區域行程的話,還是必須要跟旅行社合作。

  • 但是我們鼓勵在地青年,你自己的社區範圍內的活動內容做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像坪林茶鄉,其實做得滿不錯的,也是有很多旅行社帶團進來,然後跟在地的一些協會或者是在地的青年合作。

  • 基本上這一種合作方式其實是大家互相做自己比較在行的事情,這一種分工方式也是旅行社基本上比較接受的,因為在地的接待,應該是地方青年、在地社區把自己的體驗內容做好,讓進來的旅客能夠很滿意、滿意度很高,然後很享受,願意再來。

  • 我們也是因應在地青年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家鄉提供整合性的服務需求,所以用個案解釋的方式來說明所謂的合法,但是如果是跨區域的話,就不是這個解釋的範圍,謝謝。

  • 關鍵字是「製茶研習課程」,第三個是「國發會協調交通部提出地方創生體驗活動可行案例」的網頁,這裡面有包含部落的部分,相關的函釋都在裡面,看國發會有沒有要補充?希望有回答到您的問題,這個也是希望大家試試看,這個是函釋層級,這個是浮動的,不限於這三種案例,如果再創造出三種案例,而不是把人帶著跑的話,可以未來再擴增函釋的使用範圍。

  • 有八位青年提:「『局處廢話可以少一點嗎』,你講的話也代表台灣青年的文化素養,遣詞用字能夠更文雅些,因網路匿名而隨意發言這件事情幾年來已經有所改善了,邀請您一起提升台灣青年網路素養」。這個是屬於媒體素養的部分,地方創生就不處理這個。

  • 第二個問題:「回應交通部觀光局,如果每次陸客限縮就用旅遊補助來刺激觀光,政府能有多少經費來補助?對於實際的振興觀光產業根本沒有幫助,每個老街都賣一樣的東西,從九份到南庄到日月潭到旗山都一樣,對觀光或景點的根本有意義嗎?」這個是統問統答,所以也許請觀光局等一下簡短回答就好了。

  • 第三個問題:「在場有些可能沒參與過課程因此也不知道之前辦理的活動狀況,本次活動是『成果分享暨交流會』是否能先進行分享,再進行交流,讓與會夥伴能夠對於議題有些想法跟認識,與會夥伴也更能夠有多一些的回饋」。有一位朋友提到在場有些朋友不知道這個是已經參加過課程,已經匯集了非常多審議式討論類似總收,希望以後開這一種大場的時候,一開始不是只把大家的標題列出來,是不是用比較互動的方式,讓來的人先感受到之前發生過什麼事,只用講的實在是很困難,所以這部分是非常好的提醒,並不是大家一下子就可以看100頁的PDF就身歷其境,要照顧到各種不同認知模式的朋友們,這個沒有問題,後面都是回應,這個都是自己聊起來,請大家參考。

  • 第四個問題:「現今旅遊型態已轉為輕旅行、小旅行、深度旅行等,雖然觀光產業是無煙囪產業,但有人就會破壞就會汙染,能夠觀察到任何活動結束後都會留下一堆垃圾,造成地方的環境汙染,美意要創生,卻殺了生,且即便有垃圾桶也是爆出,是否該對於環境保護增加監督與教育,例如:1.垃圾桶詳細分類,並且有護欄全部罩起來,避免滿出被風吹走,且增加巡視時間定期清理。2.旅行業者應向遊客進行教育(垃圾不落地,不落海)等」。現在是開放山林,大家最大的疑問是,山友們的自律能力怎麼樣,你不開放怎麼知道自律能力怎麼樣,所以開放之後,環境教育就變得非常重要。這個部分我想觀光局也有一些見解,或者是其他相關各部會等一下都可以進行一個綜合的回應,所以這個是另外一個部分。

  • 其他的看起來跟地方創生有關的非常多,我等一下再來總收,先就剛剛講的補助裝置用法、用處及觀光的單質化要如何克服,這個是很具體的,像環境的承載力,先請觀光局回應,再請國發會回應,結果地方創生一半都是觀光局的。

  • 單質化的部分,觀光局瞭解,希望不要走到哪裡賣的東西、看到的東西都一樣,其實這個部分觀光局比較沒有辦法著力,是因為很多都是在地方上,我們其實一直希望一地方、一特色,一個地方可以依照自己地方的特產、特色來凸顯出來,而不要一直模仿,但是我們的人很喜歡模仿,而且模仿滿像的,所以就會變成你那裡有自己新創的東西,每一個地方就會覺得這個有什麼難的,然後就來模仿。

  • 當然,如果你從正面去想的話,也就是能夠被模仿,表示這個東西是好的、是被接收、是會賺錢的,但是這一種模仿的結果就會變成到處都一樣,對觀光客來講就變成都沒有什麼特色。

  • 以公部門來講,一直在處理,希望一地方、一特色,其他相關的部會,老實講都很希望每一個地方可以營造不一樣的東西,對於旅行者來說就是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努力。

  • 另外,有關於環境教育的部分,以觀光局來講,我們自己的國家風景區都一直有在申請環境教育場域,環保單位一直有在推,由於申請環境教育場域,有一些規範,包括一定要有解說員,然後有一些課程,其實很適合年輕朋友或者是學生帶到我們的觀光場域去,然後去做環境教育,我們也希望一趟的旅行其實就是育教於樂,在我們的觀光場域當中其實也學到了環境教育,並不是破壞。

  • 因為每一個場域其實環教的面向跟範圍都依據不同的景點有一些不一樣的狀況,但是原則上觀光局的國家風景區都有申請環境教育,所以這個部分觀光局是很重視的。其他的縣市政府我們都鼓勵他們,謝謝。

  • 非常感謝。

  • 這一個部分我們很可能必須要去讓每一個地方覺得發展在地的特色容易程度要高過看起來很紅的東西程度,這個其實是關係到地方對於文史工作的厚度,這個是地方創生想要做的,這個是建立在前面的,像社造或者是社區大學或者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基礎上,現在面臨的是如何讓旅行社跟這一些朋友們聯繫時,不要覺得只是塞進來的節目,不要是伙計關係,而是可以變成夥伴關係,不能只從觀光局來做。

  • 文化基本法今年立法通過了,由國家明確的揭示人民的文化權利(如創作、表意參與自由;權利平等原則;文化進用權;語言權;創作者智慧財產權;文化政策參與權等),並要求國家對文化應有更積極的作為(如.文化之保存、維護及發揚;博物館之發展;文化空間之提供;社區總體營造;文化教育;文化經濟;文化傳播;文化科技;文化觀光;文化藝術工作者保障及文化獎助等事項);及強調國家治理應有更多的文化治理思維等。文化基本法提醒了國人應有更多的文化行動力及國家文化願景。

  • 文化治理的核心概念是公私協力共創,從中央到地方(部部都是文化部、局局都是文化局)、民間的年輕人及社區夥伴等都能深耕在地文化,了解過往發生了什麼事,現在又如何保存及再生發展,若真的扣合在地及深耕發掘(而不是抄襲),則各地應可呈現出不同的在地紋理,一直挖掘深耕,相信每一個地方都會產生不同的特色產生。

  • 這20幾年來如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社區營造所累積的內容、脈絡,其實仍是不足的,也許仍應更再回歸及扣合這塊土地過往的紋理脈絡,包含名人、家族、族群、老屋、產業及城鄉發展紋理等等,所以我們一直努力的在推動、找尋及深耕在地文化及文化DNA的發掘。

  • 文化基本法告訴人民其實自身擁有的文化權利,是可以自身詮釋及積極找尋個人、家族、地方、社區、部落所發生的任何故事,這一些故事慢慢呈現到文化內容來,然後各式的物件、建築、物品、人的生活、人際的互動還有社區的感情,也就是共好、共享的社會理念會慢慢轉化到不同的領域,這個是社區營造,這些都是國家文化記憶庫的DNA,也是部長上任來一直積極推動的事,我們也身肩這樣的任務來推動這些事情。

  • 謝謝部長把這一套討論方法引進臺灣。

  • 這個工作滿重要的,因為今天時間的關係,可能只能討論到這樣的情況。

  • 因為sli.do上吵起來了,我衝突管理一下(笑)。

  • 我看起來爭點就兩個,一個是大家實際在辦的時候,即使是審議式的,公部門雖然有訪視人員,在現場的時候,你寫20人出席真的有20人出席,但是實務上都在辦公,因為大家爆肝,並不是不訪視就爆肝,實務上就是這個狀態,所以真的要結構性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引入自動化技術,然後公部門爆肝的問題解決,我這樣講等於幹話而已(笑)。

  • 但是我覺得態度還是可以不一樣,如果至少在總收的時候,像我們分組討論的時候,其實我自己有時也開電腦開始工作,但是總收的時候,我會確定把手機翻過來,然後把電腦關起來,至少聽總收,然後聽總收的交互討論,你說花很多時間嗎?其實沒有,這個花半個小時而已,這個感受不一樣,所以來的時候是全神關注的,總收也全神關注,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其實公部門在爆肝,難以解決,這個是多少稍微平衡一下,這個會請青年署的朋友們之後比較注意一下態度的部分。

  • 在上面有開始許多公務人員表示一些不同的意見,然後就開始互相說是打手,但是當然大家在sli.do上都是打字,所以是手打的,並不是合成的,這個應該沒有問題的(笑)。這個場域的特色是議程設定權是大家設定的,我想我在講什麼,並不是我想講什麼,而是sli.do上有什麼,所以有拘束力的時候要懂拘束力,有拘束力的時候,雙方會越來越接近如果不使用的話,在直播前看鏡頭,大家很害怕,這樣值得嗎?所以會遠一點。

  • 因此儘量使用拘束力,並不是怕吵架,吵得起來都在同溫層裡面,而是怕沒有提出很具體可以聚焦的地方,所以這是這一位朋友的見解,就把討論串直接收起來。

  • 有一個朋友提到成果分享為何沒有一個時間,這個是明天,為何是明天,而不是兩天換過來,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也許可以考慮一下。

  • 有一個朋友問到:不一定以為想模仿,其實有的時候輔導地方商家的委員,有時是跨區的地方創生委員會提一個案例,在地的朋友們覺得這個案例不錯,而且還沒有寫構想書的經驗,就改地名,然後改完之後構想就差不多,這個很像小孩學步有學步車的狀況,你很難怪他一開始沒有寫過,這個到第一年,也就是共同願景不一樣,但是提案講得差不多,地方創生可以後續提案,所以第二至四次提案的時候,不要按照委員的案例,提出案例並不是真的要你去抄那個案例的意思,而是這個是新的想法,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想法想一想的意思。

  • 但是提案中間重疊性的部分,這個牽涉到管考的問題,我不知道國發會是不是有討論過這個問題?

  • 其實這一些提案在媒合會議或者是工作會議的時候,會詢問提案者他們是不是有依地方特色產生事業提案。其實從其他的鄉鎮看到類似的提案,如果是抄襲出來的話,不一定會拿到資源。我們會請提案單位要回去修正,像老街或者是其他的產品,為何這麼多人去?因為有文化性、故事性,那是地方的文化無法複製的,例如像部落發生歷史上的戰役或者是有什麼樣的名人、典故,所以如果參考太多案例或許很容易提出想法,但還是要把鄉鎮自己的DNA元素加進去,才會比較可以通過媒合資源。

  • 因為時間的關係,可能我們這一個部分就到這邊。

  • 我剛剛問了一下,其實地方創生的任何提案都沒有駁回的這一種事,並不是傳統上給部會一疊,並不是競爭性的關係,是持續輔導的關係,是一直輔導,一直到接到這個資源為止,是不是隨到隨審?

  • 目前來講並不會說是駁回,基本上會進行輔導,在開工作會議之前,其實會下鄉跟訪查,可能十項有一些不太成熟,但是我們會就成熟的部分來媒合資源,就像剛剛政委一直補充,我們並沒有退回,但是提案單位不管是年輕人或者是在地的社區團體,就會再做一些調整及修改。

  • 不要一開始抄襲,一直到最後的輔導為止,很多創作者都是二創、三創開始,這是我們的部落發展,這個是相當的活躍,我也有參加弘原好辣,其實議題的跨度非常高,幾乎是系統性的盤點,並不是完全針對單一幾個部落,所以各個部會回應得非常具體,事實上有整整25頁,考慮到三場會議,25頁其實回得非常多,我想我們就不說廢話,直接看大家對於部會的回應有沒有想要進一步聚焦的部分。

  • 我是弘原好辣的團員之一,我想針對青年意見彙整表來回應一下,有關於醫療資源配置調整需求,說明「為提升偏遠部落資訊化」,我想針對我的看法來作論述。

  • 這個是第17頁,請。

  • 我想要指出的是,如果想要創造智慧原鄉或者是增加科技醫療的設備,最源頭還是需要增加4G的設備,或者是一些通訊的基礎設備才可以提升整個部落的品質。

  • 還有一個點是,有關於教育人力缺乏、社會階層流動品質的項目,我想要提出在學習上是不是應該思考教育科技給予偏鄉兒童知識,讓偏鄉兒童獲取的管道與平地平等。

  • 這個是兩個,一個是有關於強調基礎的通訊建設,這個沒有任何人反對,是這樣子。

  • 您提到的第二個是希望偏鄉的教師資源不充足,運用教育科技,也就是網路上教學等等的方式,或者是是其他方式來補足這一方面的不同,這個是非常好的,我們這邊應該有國中小或者是資科或者是其他教育部的朋友可以來回應一下目前在這一方面的規劃。

  • 針對偏鄉回應,不管是針對偏鄉或者是資訊科技的部分,教育部針對偏鄉有透過城鄉基礎建設有相關的科技教室、科技設備的補助,所以這一個部分基本上在偏鄉學校在這一個部分沒有問題。

  • 其實在硬體之外,還有軟體的課程來做一些相關的搭配,所以這一個部分目前的資源都是充足的,基本回應。

  • 這個是硬體層,你有一些例子可以舉嗎?

  • 其實比較好的教材是在補習班的部分,有很多是開始用視訊教學,其實在偏鄉有很多互動,其實下山要3、4個小時,可能會有山路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結合常見的AR或者是VR的方式來結合,我知道現行的技術已經有了,像補教業來投入在偏鄉,其實滿適合,不管是視訊直播的教室,或是有人帶著他們參觀博物館的部分,這是不錯的方式,可以透過視訊或者AI的方式,讓偏鄉的小朋友可以看到都市的展覽或是不太一樣的學習方式,這樣有不一樣的體驗。

  • 這個在教育部是遠距教學,這並不是翻轉教室,事實上是實時,也就是老師還是花時間,你也花時間,來進行遠距教學。遠距教學交流跟認證以我的理解,像高教那邊有做一些工作,像教育部遠距交流有一些認證網,有一些學分採計的時候,本來不能用遠距的,現在百分比慢慢提高,這個部分教育部的朋友們是不是可以說明一下?

  • 遠距教學不管是哪一個階段,像直接已經在國中小且有沒有什麼案例或者是相關的資源可以分享?沒有就說沒有?好,剛好那一組沒有人過來。

  • 沒有關係,我們在逐字稿裡面請資科司給一個書面的回應,這個是很棒的方向,新課綱之後事實上沒有什麼事情阻擋這一件事發生,我想會請資科司如何結合在一起,謝謝。

  • 大家好,我針對會議來確認,針對部落經濟跟商業發展,在文化部的部分,文化部回應我們想要補充的部分,文化部最近跟原民舉辦的文化展覽其實只有在北部地區,其實對於其他地區原住民參與的吸引度不高,很難讓大家瞭解原住民的部落哪一些特色跟方向,這個是同面向的文化部部分。

  • 針對原民會的部分,我們後來有回去把原住民產業的產價計畫看完了,其實我們有在現場,當時去部落訪問跟調查的時候,我們也有問部落居民,其實居民對於這幾個計畫沒有概念,還有提到原民有這麼多的計畫,為何我們這麼多沒有感覺?而且不只有發展,這個是好幾個部落跟有在申請,也就是原民會補助單位有提一些需求。

  • 另外,針對教育人力、缺乏的部分,針對教育部國教署這一段,因為教育部提的是學生輔導的規定,我們想要反映的是,其實公費教室經過偏鄉後是非常辛苦,原本組織編制的人力比較少的學校,其實要承擔很多行政工作跟行政壓力,所以我們想的問題是應該怎麼樣減少他的工作量,然後是不是可以透過行政資源的方式,不管是遠端或者是相關計畫的方式,可以降低在偏鄉的行政成本支出。

  • 有關於輔導申請資源的,其實這一件事,我自己的堂妹也在偏鄉服務,並不是他們不想想原住民的小朋友申請補助,而是他們已經沒有人力了,其實每一個狀態、需求其實都不一樣,每一個都從學校老師出發,其實負擔很重,他們沒有能力照顧這麼多的個案,這個是現況、困境,所以希望在機關回應上,不是只有用學生輔導法來作回應,而是可以針對偏鄉老師不足這塊,但是可以再寫具體的回應。

  • 另外,有關於勞動部回應的部分,其實部落反映的是,他們希望可以有穩定的就業機會,並不是計畫型的,並不是培力就業方案或者是多元就業方案,是一年至三年的就業時間,但是其實對他們來講,如果要吸引青年或者是讓部落發展,他們希望有比較長的回應部分。

  • 再來,針對最後一項是,有關於政府計畫補助措施的部分,我們那時在sli.do有提到,其實部落這邊所提的部分,當時是請國發會來做管考跟確認,其實這邊提的是,像很多部落在做社區評鑑的時候,委員常常要求一件事,也就是為何沒有志工時數或者是訓練,很多狀況並不是不想下去,而是要花3至4個小時,半夜才回來,是不是有關於評鑑等等的機制,是不是可以做一點調整,並不是一定要跟平地一樣。

  • 第二,委員的程度也會讓部落有一些意見,很多委員是用平地社區的角度來考核山上的角度,確實很多先天環境、地理條件是不符合這個狀況,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個方式做判斷跟依據,這個是當時有針對評鑑的部分有針對不同方式(提出意見)。

  • 另外一個是,有關於傳統部落跟觀光部落的部分,我們的角度不是站在部落發展,其實有些部落不太想被打擾,有些部落希望可以做發展,是不是可以讓部落會議或者共識會議,讓這一件事具體化,讓整個補助措施可以更加落實。

  • 有一些我沒有辦法完全在這邊回應,我想先講一下,因為國發會的管考,您之前提出一個很具體的,希望委員在挺原住民的時候,至少要有原住民委員,今天聽起來是比較進入狀況的委員,但是在國發會的管考處是沒有定義的,你要這樣回答是不可能,所以我想這一個部分,我們應該還是要再想一個,可能是從機制本身去改,並不是從人頭那邊去改,不然太容易繞過去了,這個是具體建議。

  • 其他的部分都很有道理,很多都是原民會要指出一個基本的方向,指出的基本方向之後,勞動部等等的其他部會才可以跟著這個方向來動,因為其他的部會,很坦白的,很難去理解為何在別的地方都運作很好的東西,因為時間跟距離的關係,到底要改多少,因為完全不改,就像你所說的有各種問題,但是完全放掉,好像地方自治,也許也可以,部落會議開完之後就掛一個「請勿打擾」,觀光客就不要來,但是目前部落的治理狀態、部落治理技術還在往這個方向,還沒有到所有的人都很服氣的狀況。

  • 原住民轉型的事情,要如何做到有彈性,但是不會讓地方冒出自己沒有辦法的自治能量,這個是原民會要給一些方向,原民會有沒有通案性的回應。

  • 其實早期部落產業都被包裝,也就是變成一個展覽、展示的情況,在20多年前,自從文化部推動之後,我們推永續推動、需部落的社區部落的營造計畫,當哪一些部落決定要進來,哪一些部落決定不來發展產業,基本上是可以從哪一些部落願意跟部會提案,哪一些不願意,其實是可以做很好的區別。

  • 基本上過去都是部落協會來先做提案,但是這幾年,因為我們要求要經過部落會議的同意跟諮詢,我舉比較明確的例子,像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山的下賓朗部落,要跟原民會申請計畫提案的時候,要經過部落會議的同意。

  • 同意在部落的這一件事才可以來執行,我覺得這是好的過程,我們希望未來其實在過程中,我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是在第一階段,也就是共識凝聚的部分,尤其是長輩可能覺得不要走這麼快,但是年輕人又覺得會來不及,因此我覺得是一個過程。

  •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做部落的事情,不管是部落產業或者其他的面向,在透過凝聚共識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找到過去的文化價值跟美好,這個共識先建立,後面再往下走,這樣就比較有利,以上。

  • 剛剛有一個很具體問文化部的,其實辦社會企業高峰會,第一年在台中、第二年在高雄,很大的原因是社會企業都在北北基,最多北北基桃,確實有意要平衡它,像文博會也好,USR因為考慮這個,所以南北各辦一場展覽,不是有意去平衡,而是透過承辦人的經驗,非常自然就會到台北去,原因不明。

  • 我的意思是,現在當然有直播了,像這一種純粹討論性的很好,都收看,但是像文化波蘭比如身體要感受,現在5G跟VR還沒有這麼普遍,其實像在北部跟南部的感受不一樣,這個是真正的核心,像原民會或者是文化部有沒有要回應的部分?

  • 關於剛剛青年所提為何展覽多偏重北部,以文博會來講,因為定義為商展,方便國外買家來洽,同時也是國際展示的櫥窗。但以今年的編輯地方館如台東館為例,也展現了原住民文化特色,也讓更多國際人士看到原住民文化;另外就是參觀文博會的人次相當多,應該是有快30萬的人次。

  • 因為地方編輯館非常受到好評,其實今年我們也會繼續洽邀,但仍然要看地方政府自己的經費有沒有要投入這一個部分,然後一起來辦理。

  • 再以台北時裝週來講,這一次有安排原住民的設計師,將他們的作品在這樣的場合對國外買家來做展現,所以可能主要考量台北較具地利之便,因此才會在台北舉辦。

  • 其實立法委員之前也有提到文博會是不是在地方辦理,主要還是要看地方政府的意願,以上簡要說明,謝謝。

  • 看原民會有沒有想要(發言的)?

  • 其實台北的商業機會比較多,原民會有辦一些活動,目的是要把人引流到那邊去的,像在屏東等等辦理的目的其實目的是希望把人引過去,因此就會在部落辦,以上。

  • 其實兩個性質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人移到部落,一個是部落可能不是人,而是創新、創意、想法等等的這一些東西,讓它被國際所關注到,所以台北等於是一個輻射出去的點,希望有回答到您的問題。

  • 在sli.do上有一位朋友問:「為何一直不回應不讓地方的市政府一定要採用青年委員,地方創生一定要採用青年輔導團等等」。我可以找誰來就知道,地方政府因為地方自治的關係,沒有拘束力,事實上就是這樣,因為地方自治,所以我們的做法是示範由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之後,可以創造怎麼樣的亮點,像國慶遊行的時候,就有技職國手來,蘇院長就到處講,青年不是只帶著批評,而是帶著禮物來的,讓連任機會增加,這樣比較會願意納入實質青年參與,我很老實只能在中央運行拘束結構,也比較讓地方拘束力結構。

  • 我們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15分鐘的時候會放一個影片,等一下再討論其他的問題,謝謝大家。

  • (中場休息)

  • 我們在sli.do上的留言全部會還原,而且在上面會等同發言,所以還是會接到逐字稿當中,其實有一些像沒有辦法具體回應的部分,像青年儲蓄戶,這個其實非常好的題目,但是這並不是青年署的業務,這個是技職司,但是現場掛號的人很多,我們就慢慢寫到sli.do上,不佔用下一個部分的時間。

  • 文化部的國家文化記憶庫等等,或是地方創生要邀公共行政進入顧問團,或者是地方媒合等等的部分,這一些都會請部會盡可能寫到sli.do上來進行回應,如果不行的話,事後會用書面的方式,會加到逐字稿裡面,所以現在收起來並不是吃案的意思。

  • 部落發展的部分,有朋友提供了很重要、很具體的連結,是在Let’s Talk裡面彙整的表,這個部分請大家參閱就好了,另外兩個是程序動議:有一個是說瓶裝水過期10個月了(笑),我們的署長表示抱歉;還有在休息的時間,如果只提供漫畫、速畫,但是沒有提供茶點的話,心情會受到影響,這個也列入明年辦理這個活動的參考,這個技術結構只是1秒鐘,這兩個都會改善,所以很感謝大家提出程序性事項,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 在第二個階段,我們一開始會請剛剛沒有自我介紹的部分來自我介紹,其實大家覺得第一階段自我介紹有一點冗,其實我們已經刪了一些人了,本來大家都要自我介紹,我們現在是只請第二個部分相關的部會來跟我們自我介紹,第二個部分我想教育部的回應態度還是很重要,但是我們也有新的朋友來加入。

  • 政委、各部會、非常有朝氣的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通傳會的代表,我姓黃,黃金益。

  • 通傳會本身的工作相當多,與今天議題有關的,可能是在識讀教育,跟羅政委搭配所謂假訊息要處理的部分,今天有相關的議題會來做一些簡短的回應,謝謝大家。

  • 政委好、各位青年代表、各部會代表大家好,我是行政院新傳處的科長廖秋雯,非常高興來參加活動,新聞傳播處在假訊息的防制是做即時新聞澄清的部分,所以等一下關於這一個部分及媒體識讀有一些想法,很樂意跟大家討論,謝謝。

  • 謝謝。因為媒體識讀在這一次主要是有三場,兩場青年自提,大家反映其實都滿熱烈的,其實有一個媒體素養教學的資源網,其實大家反覆不管是樂齡、十二年國教等等都必須要建置的工作,這一個部分是希望具體可以讓大家具體上線來體驗,但是很不幸,他們是跟我說要12月才會建置完成,才要等幾個禮拜,我就不特別劇透上面會有什麼東西,不過如果google教育測試網,其實上面都有。

  • 無論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大家能夠不只是自己瞭解,也是能夠轉化、二創、三創讓大家建立一個不只是識讀,而是看的人跟聽的人,大家都是再次傳播的人,任何的地方都有寬頻網路,每一個地方都有499元,每一個地方都找不到的情況,每個人都是直播主,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自媒體,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任何人都必須要有他自己作為媒體的那一種素養,不只是識讀的素養,我想這個是媒體識讀在今年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之後最重要的概念。

  • 這個底下大家提了非常多的建議,有一些其實不是很適合政府做,但是在那一些適合做的部分,我們都會去儘量做,這個就看大家對於具體回應,目前可以用sli.do來提問,或者是你是這四場朋友的話,也麻煩大家先舉手,看一下部會的回應之後,有沒有什麼額外新的想法或者是進一步聚焦的地方。

  • 我們是新聞守門人,我們是一般討論,所以沒有在問題上,希望部會可以補充我們的資料。這一次新傳處、NCC都有代表來,是處長來,滿大的,在資料上我們發現這一件事很重要,媒體素養、公民素養是教育部要做,因此教育部被點到很多次,但是相關的法規、督考的單位是誰,NCC說只是發牌照,新傳處⋯⋯

  • 是羅政委。

  • 羅政委督導的話,真正的執行單位是誰?主責機關是誰?好像包含法務處也說無關,但是如果真的要起訴或者是假新聞的防制,這個跟食藥署有關的新聞,跟愛滋病傳染的疾管署會要求各部會,但是單位到底是誰,是羅政委或者是真的有一個部會或者是處室來負責,這個是要就教NCC或者是行政院新傳處可能必須要回應的,謝謝。

  • 我想這個是非常具體的問題,有幾場,一般提案顯然是審議式的討論,這四場審議式討論的結果,其實大家的用詞,為何部會很難回應,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用了假新聞三個字,用了假新聞三個字的話,部會會陷入一片混亂,主要的原因是有三種不同的解讀,一個是新聞工作者的產出,只是內容不是真的,如果又用到一些公用的頻道、頻段或者是cable或者是特許執照等等的話,這個確實是NCC。

  • 另外一個不是新聞工作者做出來,然後冒充是,然後擴散,這個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這個要如何提升公民素養獨立的養成跟判斷能力,如果有關的話,馬上1個小時之內出現一張圖非常歡樂來回應,這個是新傳處在幫忙。

  • 第三個,是新聞也沒有錯,產生出來的東西也沒有錯,但是被惡意用一個內容農場或者是下了一個錯誤的標題,想要帶風向或者是引導大家不同的看法,這個部分完全是類似外交工作,因為發生的地方並不是拿特許執照的地方,必須要跟臉書、Google、LINE、PTT、Yahoo平台有簽自律規範來做一種準主權,FB都要發貨幣,是否發得起來一回事,但是準主權對政府間談判的類似外交工作,這樣是我在做。

  • 我的意思是,當假新聞這三個字是完全不同的事,部會很難告訴你主責部會,這三個樣態定義不重疊,是三個不同的事情,不管是新聞本身未盡查核的義務或者是在不是新聞工作而假冒新聞工作,或者是對於這整個訊息環境的污染,其實我們現在是有不同的做法,大概可以分成識假、破假、懲假,這各自有不同的主管機關,這個是很上位的,架構的設計者是羅政委,羅政委在我跟谷發言人的協助之下來做這一件事,請NCC跟新傳處就分布的權責範圍來回應,接下來情況NCC。

  • 謝謝政委。整體就是如剛剛所說的。在傳播的定義上有很大的不同,包含在目前傳統的廣電媒體、平面的,還有現在所謂的網路的,還有甚至一般看到的一些招牌等等,有不同的部會在主導。

  • 傳播的內容,事實上是涉及到各部會,所以為何會唐政委來主持跨部會的會議。如果是毒奶粉的,可能最後是衛福部來處理;如果是金管相關的訊息錯誤,金管會才會得知,很難由一個主管機關來做假訊息的處理。

  • NCC的主軸,廣電三法事實上並沒有任何假新聞的法律,只有事實查證跟公平原則。這個是105年修法之後才通過的,所以在過去當中,很少聽到NCC有核准什麼哪一個違反事實查證,幾乎完全沒有。我們當時是說違反新聞的倫理一些案子,但是真正的假訊息或公平原則,這個在105年之後。但是我們並不是予以核處;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要跟業者溝通跟建議相關的準則,所以真正核准是107年開始,才有相當多一些案子的出現,目前或許還在累積個案之中,這個是NCC的組織。

  • 抑假的部分,NCC整個的通盤規劃之下,我們是主責在抑假的部分,也就是廣電三法違反事實查證的處理。在目前的法規看,衛廣法有這樣的規定,無廣法沒有,所以我們另外有提無廣法予以補強法律的修正。

  • 希望立法院可以把這兩、三包通過。請新傳處。

  • 我們是做第二塊破假的部分,我們做行政院相關的新聞回應及澄清之外,也會跟各部會的新聞發布人員、發言人做一點溝通跟訓練,有一點像教育訓練。

  • 現在希望各部會回應能夠在4小時之內,當假訊息出現的時候,比較大的部會有很多處理的經驗,其實在1、2個小時之內可以回應。

  • 回應的方式不僅限於新聞稿,傳統上大家會認為官方只會發新聞稿,事實上現在做了很多懶人包、圖卡等等,他們的官方臉書也會回應。

  • 除此之外,也有跟LINE有一個合作,像數位當責計畫,如果看LINE today是官方發出來的澄清稿,有一個222的原則,標題要在20個字以內,新聞稿要在200字以內,而且要搭配兩張圖片,基本上是以多元的方式,來達到快速回應及澄清的效果,謝謝。

  • LINE的數位當責平台,我放在sli.do上,請大家參考。看在場有沒有朋友要發問?

  • 謝謝,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對於媒體素養教育上的增長。但是臺灣是一個高齡化的社會,對於中老齡層的媒體素養好像沒有這麼注重,目前政府機關有做了嗎?

  • 這個有講嗎?這個是非常好的問題。我想這個是滿重要的,也就是樂齡學習如何整合到地方去,以我的理解,其實在青年意見匯集表裡面,也有提到其實樂齡學習的輔導團,本來就是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的現有機制,他們的困難是需要一個讓長輩,也就是學會之後,在家裡的地位就上升了,不會一直被兒子糾正你、傳個什麼跟什麼一起吃會怎麼樣,但是實際上不會怎麼樣,或者是微波會怎麼樣,但實際上不會怎麼樣等等的訊息,讓他們可以變成在家族的LINE群組裡面,一個是社會地位稍微高一點的存在。

  • 所以這一個部分,其實樂齡學習核心課程、議題社區講者、媒體素養教育,其實也是接下來素養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由這幾個做媒體識讀的國中、小在做的學校研發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轉譯成讓長輩不但自己會,會了之後也在家裡的地位提高,讓青朋好友們可以提高的方法,我原本以為上線就可以展示一下,但要到下個月才會上線,請終身司的朋友們跟我們分享一下樂齡的做法。

  • 政委、感謝同學的提問。終身司說明一下,假訊息是針對識假的部分,如同政委所提到的,我們在部裡面事實上有成立一個有關於媒體素養的推動會,在推動的過程中,我們也有一個108的媒體素養行動方案。

  • 所以在裡面的過程,我們事實上除了針對各級學校有做所謂的課程、教材的研發以外,就師資的部分也有培養,大眾遇到的是一般民眾。政委所提到的樂齡學習中心或者是社區大學或者是圖書館,又或者跟教育基金會,這一些普及到一般大眾的這一些團體跟民間組織,事實上現在在做的公私協力的部分,我們希望把所有的資源放在我們所謂的媒體素養、教育資訊網,利用這個資訊網,事實上結合本部各個資源或者是各個公私協力的所有東西都放在裡面,希望各級學校或者是剛剛所提到的社大或者是樂齡,又或者是所謂的一些民間團體可以用這一些教材。

  • 事實上我們在社大任何補助的過程中,已經把媒體素養的議題廣推給社大或者是樂齡學習中心或者是各個教育基金會,希望他們可以針對他們所接觸到的一般民眾,像高齡或者是比較年長的,教導他們有關於這樣的知識。

  • 像最近的宜蘭社大,我們一般社大都有辦公民素養週,整個週期是有關於媒體素養、假訊息的判斷,因此這一個部分部裡面確實已經在慢慢實際推廣,涉及到一般的民眾,以上說明。

  • 非常感謝,已經很清楚了。

  • 因為我剛剛貼了一個LINE的,所以平衡一下FB,也貼一下,一樣有一個CSR的計畫,那個是數位公民計畫,我跟弘道老人基金會,應該是跟樂齡學習比較關係,因為是比較貼近長者的生活一起發展出來,還有臺灣展示協會等等,主要LINE上的圖卡這一些東西,FB很多朋友也使用,但是也是有人用,在這個過程中,FB、CSR也有一些貢獻,這樣回答你。

  • sli.do上只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有一位公民提出:「希望立法斬斷中資,避免媒體被他國操作政治,是否可行」。目前這個似乎正在協商,不是非常順利,我想我們在行政院是不評論立法院的事情,我們之前曾經提出過的案子,像兩選罷法的時候,像政治獻金如果跟監察院揭露的情況,如果改用社區廣告的方式來投放,必須要有一樣的透明揭露等等,這一些部分都代表行政院院會討論過的立場,很希望立法院儘速通過。

  • 但是以我的理解,行政院並沒有版本的法案,但是有一些黨都有,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正在黨團協商,我們在行政院一向不評論黨團協商中,因為並沒有院版的法案可以對抗。

  • 下一個部分的過程中,我們是在討論教育創新,這一次的教育創新,我們有非常多的朋友們意見,很可能是因為12年國教課綱上路了,所以包含普通科、高中生及學生如何因應,像性平、技職奧運遊行了很棒等等的事有討論,在這一些場次當中有部會的回應,回應滿具體的,因此看大家有沒有盡可能具體的問題,要通案或者是剛剛所謂的一般場也可以,如果是具有審議性質的話,我們絕對可以提出來,看大家有沒有要舉手發問的?

  •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工作的夥伴,剛好我們組織這一次有舉辦專案合作的教育創新,大家可以直接幫我看到第41頁。有關於第1點感謝部會的回應很具體,但我們當初在設計標題的時候比較取巧一點,因為我們技職奧運這一件事比較能夠鼓動群眾來參與,但是主要關心的是所有技術優異學生的提案及未來的升學發展。

  • 其實我們知道臺灣技能發展,勞動部有主責技能競賽,教育部有主責技藝競賽,有一些廠商是贊助商,其實這個是在最近很常接獲到一些業界的來信詢問或者來電詢問,其實他們不知道怎麼樣去支持這一個比賽,讓職業跟學習可以更加地結合。

  • 我想說的是:是不是企業界在真正的業務上跟勞動部、教育部比較少接觸,可能是國發會或者是經濟部比較常接觸到,所以這個部分是不是有可能跨部會來進行一些努力,謝謝。

  • 非常感謝。CSR的媒合,也就是CSR怎麼樣跟除了經濟部,也就是所有人要做CSR的都認識,除了經濟部之外,其他部會的CSR加以媒合,剛剛地方創生主要CSR,像這個地方長大的,想要回饋鄉里,你講的不是這個形狀,而是想要舉辦技職競賽的時候,想要稍微讓大家瞭解一下他們公司的業務,這個我也瞭解,像這樣子的形狀就比較像我們在社會創新上的一個媒合角度,等一下也請中企處稍微回應一下。

  • 這裡主要的主責是在勞動部,看勞動部是不是要先回答?

  • 謝謝回應的夥伴讓我有機會揀到麥克風。

  • 這個是非常好的問題,我們在勞動部的全國技能競賽有分區賽,有全國賽,我們有亞洲區賽,還有國際技能競賽,大家都知道我們最近剛從俄羅斯比賽回來,我們更正是得到5金、5銀、5銅及23優勝,全世界的排行,本來是第4,上個禮拜我在都柏林開會,因為我是國際技能組織的副會長,做了一個小小修正,現在變成是全世界第三。

  • 剛剛這位夥伴在關注的是,很多贊助商要參與的話,實際上勞動部有訂一個鼓勵個人或者是單位來贊助我們技能競賽的要點,怎麼樣的贊助方式?有分好幾種,一個是提供經費來協助選手的訓練,有可能是提供設備、有可能材料,另外一個是提供就業的機會,這個都是在要點當中有,我覺得勞動部這一方面應該要加強,怎麼樣讓各個很多事業單位願意贊助,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 但是要報告的是,我們長遠的發展,除了培養優秀的選手在國際,不管是在國際或者是亞洲或者是優秀的表現,最主要的是要做到技能紮根,並不是幾十位優秀的選手,其實對臺灣是好,但是不會改變太多,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青年朋友願意來學習技能,所以明年的全國賽,我們將首度移到南港展覽館,我們把全國賽擴大成恩臺灣技能週的重要活動,我們希望逐漸把技能發展的事情,能夠向下紮根推展,謝謝夥伴的提醒,我們會這一個部分的宣導,讓更多的廠商或者個人來贊助、協助我們的技能發展,謝謝。

  • 非常感謝。真的很棒,因為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大家對於技術高中重新理解這並不是進去高中就為了技術而已,其實一個人整個人職涯、包含跟社區貢獻,不一定是在大學USR,在高中就可以有USR的發展,這個都是非常重要的。

  • 在CSR媒合的部分,如果像Skills for U是社會創新家,如果有那一些需要CSR媒合的地方,其實現在機制滿多、也滿新的,秀玲都沒有講太多話,是不是要宣傳一下?

  • 我在12月10日的時候,一年一度到聖誕節的時候,這一年當中支持社會創新夥伴的大家,我們會邀請一同出席在12月10日下午Buying Power的活動,為所有這一年進駐的社創跟新創的夥伴,舉辦一個期末分享會,當天下午,也歡迎有意願分享自己規劃的創業家,你們帶著想要的跟企業家去做,那一天大概有百位的大中小企業有支持CSR的都會來,可以把你們的或者是把勞動部的贊助方案都帶來,然後跟大家說。

  • 每一年到了11月第三週是全球創業週,其實從下個禮拜開始,或者是經濟部自己辦的各式創業的獎項,都會進行熱烈的頒獎典禮或晚會的聯誼,如果大家需要的時候,都可以置入或是傳LINE給我,我會協助分享於他們的聯誼會群組中,希望大家利用各種方式來行銷自己,往往在展銷活動,發現大家都很害羞,常在展攤後面滑手機,人就沒有實際與大家互動交流,鼓勵大家勇敢走出去介紹自己,即便像我這一種創業大媽,大家也會接受這種大媽的瘋狂,更何況你們是愛鄉愛土的青年,以上報告。

  • 很快就是博士大媽了(笑)。歡迎跟她換LINE。所以我想這裡的點比較簡單,我們還是各部會平常接觸的利害關係人都比較固定,希望透過這一種橫向的方法,讓大家可以更多的接觸到各位也有接觸到CSR的資源,看現場有沒有舉發問的?

  • 我長期關注特教議題,我想問的是,身心障礙這一件事其實在特殊教育法裡面,是特別開給身心障礙學生的,其實現行的大學教育、大學法裡面只保障給運動優良跟重大集訓。**

  • 原住民有原住民的特殊教育法,可是特殊教育法當中,每年都會在5月的時候開放給特殊生開管道,每一個學生都有6個志願可以填,但是當各個各大學端系主任同意的系卻沒有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如願,像想要讀社會,但是只有幾間有開。

  • 其實在開缺的部分也有很大的問題,像學習障礙,為何開缺就是國立比較少,然後私立比較多?像其他的障別,比如腦麻,其實他們開缺的功力比較多,難道沒有權利考上公立大學?有一個考到30%,但是最後卻放棄,最後想要做的是這樣,但是卻沒有辦法達成,現行的制度下,是不是有機會改成送備審,而不是用成績來界定一個孩子在學習上的路,你們都說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現行制度,他們一定要用成績來決定,他們如果考不好,這個管道是不是沒有用?

  • 要談到獨招,有些同學成績很爛,但是獨招開出來的缺又不是他們想要⋯⋯大概是這樣。**

  • 剛剛sli.do,也有在講特教服務的評鑑辦法的修正,那也是您提的嗎?也是,好。

  • 因為特教司的朋友應該有來,是不是就綜合回應一下,然後看需要高教或者其他的朋友們再支援。

  • 同學提到的各教育階段都有做特教鑑定,是來自於特教法,為何會定?主要是針對不同特教類別,視不同的情況來提供不同的資源與服務,這個部分我們都經過學者專家、醫生及輔導人員,甚至必要的時候,也會做家長跟學生的面談,這個部分當然國教署在這裡,如果是高中以下的話,可能會有更細節的說明等等。

  • 有關於甄試的部分,現在特教生進大學的管道很多樣,像專門開給特教生的,目前是中央大學有在辦招生的委員會,會透過委員會的方式先去徵求各個學校各相關科系,針對不同的障別來開出不同的名額然後再做簡章及招生。

  • 除此之外,剛剛同學也有提到其實特教生也很優秀會參加一般的招生,像單招或者是其他入學的方式可以請教高教司,管道是很多元,有一些科系,這個可能需要跟學校再聯繫,或者是我們的招生委員會,如果同學有其他相關單一的個案或者是一些科系學習,我們會去協調學校多開一些科系跟名額,因為這主要是針對大學自主來開名額,以上先簡單說明。

  • 請高教回應。

  • 其實就多元入學來講,特教生都可以參加學測和指考,我們考試單位提供考場的支持服務,學生有需求,我們服務都會提供,像視障生,我們可能要幫他提供盲用電腦。像剛剛學務特教司委員提到針對身心障礙學生的大專校院身心障礙甄試,其實專為教育學生來辦。

  • 有關於大專校院身心障礙甄試身障生的名額,因為是針對身心障礙給予的考試,如果大學提供名額,教育部學務特教司都會給6萬元的設備補助費,也就是大學要準備好接受這一位身心障礙學生,然後提供最好的支持服務給他,所以現在大學甄試名額是越開越多,我們會跟學務特教司一起來努力,謝謝。

  • 其實這個是兩個不同的,如果專門去開缺,這個是integration,就是要有自願的部分,如果exclusion,如果有考招的話,要有一樣的環境或者機會,我看您很想發言,是有要補充嗎?

  • 我可以懂行政流程,雖然我不是都很瞭解,可是我要問的是,你說每個學校都會開,但是把信寄到輔大,自己親手寫信寄到輔大、臺大,但是最終回覆的是只有清大特教,你說每個系都會開。

  • 每個學校。

  • 有一位朋友想要回應。

  • 我另外一個身分是在師大學生會,今年成立身心障礙者權利促進的小組,師大生權會有一個很明確的問題,在大學的招生名額是以校為核定,但是到系的時候是不是願意分外加名額是一些問題,有一些系就是不要加外加名額,尤其是運休科系,就是刻意不要身心障礙者的,所以大學法或者是教育部有核定招生名額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在科系上平衡?這就是問題,因為有一些就是不要身心障礙者。

  • 但是有一些身心障礙者選的時候,就是不要,所以我們要說身心障礙者要外加名額的話,就看不到科系分配的問題,就要回到細節上來處理,否則科系的選擇就會特別少,不知道有沒有講到?

  • 是相關的。沒有百分之百解決。

  • 剛剛提到例如像公立大學,這個也是名額分配上的問題,如果用同一個科系,在不同公立大學跟私立大學,會發現公立大學比較少,不要用公立、私立去看,我們用科系去看,就會發現問題不一定是公立少、私立多,某些科系就是不喜歡。

  • 聽懂了,這樣非常清楚。在還有學系的時候,我沒有讀過大學,我唸過高中,但是據說大學是有科系的,我現在從我的教育想法來看,不可以分學系,但是還沒有radical的情況,還沒有完全以學院為本位或者是學習的情況,目前似乎大學自治的關係,還沒有辦法管到這麼細。

  • 這樣會造成一個問題,一所學校有偏見、偏誤,就可以說是大學自治,但是當所有的學校都有bios的時候,從外面看起來就會是讀特定科系的身障者不友善,聽起來是這樣的狀況,不曉得高教有沒有什麼見解?

  • 我再解釋一次,多元入學的管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加,所以我們位身障生提供的是考場的支持服務。

  • 這個部分我們理解了。

  • 至於外加名額的部分,因為來自特殊教育法的特殊教育考試管道,這裡並沒有要求全部學校要提供名額,而是以鼓勵的方式鼓勵大學提供甄試名額,大學只要提供一個名額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就給6萬元的支持。

  • 您的意思是,要回到去改特殊教育法才有可能?

  • 要回到特殊教育法和簡章的規定。

  • 瞭解。看特教?

  • 這主要是因為招生科系及名額是由各校自主檢討後提供,然後透過招生委員會去整合,這個意見我們會轉達給委員會進行討論,看看各校是否可以再提供更多科系跟名額。

  • 請業管的同仁,看招生委員會有討論過這個題目的話,我們儘量書面具體回應,這樣各位要倡議的話,才知道要倡議改哪一個字;如果之前沒有討論過這個情況,就排進之後討論的項目裡面,謝謝。

  • 我們是按照舉手速度,手先放下來,這一位先,然後這一位,後面還有一位紫色的,可能這三位,然後再您,因為您發言過了,所以可能是這樣子的順序。

  • 我這邊有兩個問題想要問,第一個是有關於剛剛類似的,也就是教育資源分配的部分,第二個是有關於教師評選的部分,教育部的經費都是以人數來做比例的分配,對於離島或者是偏鄉地區的學校,非常不公平,因為有一個系跟我們反映,他們是電機系,但是他們的設備已經很舊,而且億壞掉了,他們的機器開機之後,是呈現馬賽克形狀的,那個學習的效力非常不好。

  • 有關於教師的部分,有一些同學知道老師上課是混混的,我們是不是可以有一個學校的評量方式,然後可以決定老師的陞遷或者是留任的部分?以上,謝謝。

  • 我們先統問一輪,這個是滿普通的,我們先讓部會朋友們準備一下。

  • 長官好,我是這一次賦權團隊的青年,本次提案的核心是針對劉次長在今年初在大專學生會座談的時候有提到青年賦權的重要性,講話速度會太快嗎?

  • 不會。還可以講更快沒有問題。

  • 次長有提到在參與公共事務的時候,增能賦權才可以真正將青年的聲音真正融入大專校院的決策當中,會中也提到三個大重點,一個是大學生的校外租賃,一個是公共設施跟消防安全問題的關切,因此在這幾個月有看到青年署舉辦的大專校院審議民主培訓計畫,並且校院園內的宿舍公共空間改善及學習空間改善為培訓的主題,最近也剛好也有看到教育部高教司補助專科以上學校校內學生宿舍提升基本設施及公共空間整體改善作業要點,特別感謝教育部青年署、高教司高等青年教育、學生場域的重視。

  • 要點第三點有特別提到,學生及教師參與規劃這一項審查重點,我們這邊想詢問教育部,這個部分在學生及教師參與規劃中佔比有多少,這是一個問題。

  • 第二個問題是,在審查的時候,如何可以確定校內匯集師生的程序中,正式納入學生真實多元的聲音,並將這樣的內容涵融進高等教育所提的申請當中,真正回應學生的需求,並不是由學生參與的會議,就說這樣是學生參與規劃的,這樣會忽略了參與當責及涵融。

  • 非常清楚、非常感謝。其實在上面的參與,確實要點只是說要這樣子參與,還有宿舍的時候有講性別比例,您的意思是有沒有更細的規範,以及第二個有沒有落實。

  • 我想這兩個是不是要請教育部的相關朋友們回應一下?

  • 同學謝謝。剛剛唸得很長,這個確實是我們今年新的規劃,很感謝同學來參與,因此在這一個過程中,其實我們和學生會有多次的討論。

  • 因為現在還在徵件,相關補助要點才剛跟學校開會說明,所以後續還會有一些審核的業務,後續審核的機制,部裡面評估,您的意見我們會把它帶回去參考。

  • 另外一個同學的議題是,有關於偏鄉地區的部分,其實整個行政部門來講,離島建設條例是有特別的補助,偏鄉地區也是都有一些保障,至於相關獎補助的部分,有些也是補助跟獎助併行的,也就是某些補助應該是按學生數、老師數規模去算,獎勵是看辦學績效。

  • 至於設備沒有更新的部分,請提供更具體一點,我們再帶回去研究,謝謝。

  • 剛剛有提到教師的,類似評鑑或者是這一個部分,sli.do上馬上有一個意見是,行政教學研究因此要分開,

  • 就是教學評鑑,並不是行政評鑑,而不是研究評鑑,這個看有什麼樣的見解?

  • 不好意思,教學評鑑這一塊都是各大學自己做,每一個學校的做法不一樣,有的學校會採納學生的意見回饋,或是用問卷或者是調查,教學評鑑這個要回歸到各校的機制,屬於大學自主範疇。

  • 剛剛確實是問大學,沒有錯。

  • 教育部還有大學以下的教育階段。

  • 有關於宿舍的部分,的確當初審查要點的時候,是我去審查,高教司審議分配委員會有這樣的意見,您的意見就如同我當初在主持會議時的想法跟疑問。

  • 不過後來專門委員跟我們說明以後,有說後續會辦理完的是,也就是邀請所有學生會的一些幹部們一起來參與,因此這一個部分我相信在細部的審查當中,一定會把這一個來做詳細的規範,我想這一個部分因為剛好是另外一個科主辦,這個部分我們會請高教司審查的時候,也就是如何在納入的過程也稍微做在審查中來要遵辦,讓學生的意見透過學生會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傳達,真的是要聽取學生的意見,才可以完成這一些設計、規劃等等,謝謝。

  • 署長是各學生會、大學生會在行政體系當中的代言人,所以不管是不是教育部的,其實都有學生會參與的地方,我想署長都會幫助大家,當然也包括教育部的補助專科以上學校校內學生宿舍提升基本設施及公共空間整體改善作業要點。後面有一位紫色衣服的朋友。

  • 長官各位好,剛剛有提到大學沒有身障者的名額等等,我想請問教育部針對身障者的所辦的大學博覽會,身障已經有辦類似身障的大博會,都是叫「身心障礙學生」去跟一般學生一起參加。

  • 要問的一個問題是,反而讓身障者的沒辦法到大學去讀該些科系,以至於大學該給身障者的科系不符合身障。

  • 我是2015年的時候畢業,到現在我都跟身心障礙相關團體工作,我發現很多身障者很難生活,因為我發現身障者可以做這個、可以做那個,但是卻沒有這個領域適合,又覺得滿可惜。

  • 看是不是能夠針對身障者去辦這個活動?謝謝。

  • 我確認我聽到的,您的意思是教育部針對身障學生如果有像大學博覽會這樣的活動,就可以避免目前的大學博覽會是身心障礙者跟大學生一起參加,問題點是反而身心障者在那一件事上讓大家看到各位的努力,這樣並不是非常符合包含行政院身心障礙者權益推動者或者是CRPD的精神,這一些精神其實您從大學畢業到現在都在身心障礙團體工作,很多身障者反應、分享的時候,您提到其實本來想要也能夠做這個或者是那個,但是因為沒有一個很像榜樣或者是標竿,或者是一個有看過的實例,所以就自己否定掉自己,就沒有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您覺得是很可惜的,是這個意思嗎?

  • 這個部分還是需要教育部的朋友們回應,因為我們有CRPD的管考,不曉得社家署的朋友們是不是在,還是請教育部來做回應,剛好社家署不在,請教育部的朋友們回應,再請其他相關的部會。

  • 大學博覽會的部分,我會帶回去跟主辦單位溝通轉達。

  • 其實這幾年推大學特殊選才,有些特殊的學生是這樣被發現,這樣的意見非常好,雙方多瞭解都是好的,其實特殊選才就比較好的模式,謝謝。

  • 衛福部來的是綜規的朋友嗎?還是請比較概念性的回應一下?因為剛好社家署不在。CRPD還是你們這邊。蔡專員有在現場?因為這邊大學博覽會,我的理解,您可能是舉例,是像這樣的狀態,目的是要讓身心障礙者的朋友們看到從事某一些部分的工作或者是從事某些部分的學習,這個部分因為社家署的朋友沒有在現場的關係,所以我們會請社家署的朋友們在CRPD的架構裡面,如果也有那邊的見解,也會用書面的方式回覆您,也會放在青年好政的網站,我個人覺得這個是非常好的提議,也很願意看到它發生,謝謝。

  • 大家好,我是提案人,是第四案青年自提,也就是第21頁開始。我們108課綱實施後,普通高中生生涯探索新挑戰,因為我也有當主持人跟桌長,我們看了一下合作意見,幫大家整理出幾項部會回應的意見,分別是偏鄉師資挹注、多元選修的課程及國內外活動的設立、彈性學習的課程,還有針對導師來做培力,還有相關計畫,像青年就業的領航計畫。

  • 因為我們的團隊是已經做回去高中母校分享這一段時間,我們現場發現目前是有很多高中生探索的相關管道,但是這一些管道對於高中生的需求,到底是不是有符合?像課程面,比如是輔導課,像輔導老師是目前的課程不足以介紹完整的大學學群,大學博覽會的部分高中也有在做,但是變成高一生剛進來,怎麼會想要瞭解?他的意志沒有這麼高。

  • 像老師有反映他們沒有能力去真正跟學生輔導每一個學生適合的方向,我在想的是,導師在做培力工作坊的部分,大部分是聚焦新課綱的一些總綱精神及原則,是不是應該要有培力方向的調整,讓導師有能力去輔導學生未來的群組是不是可以更有方向?

  • 這個部分都是在講探索的部分,但是還是有一些很實際的現實考量,像目前課業壓力的部分,新課綱的部分還沒有實施很久,這個部分是不是可以減輕,成績的部分是不是可以鬆綁住,也就是可以在我的課業之餘探索。

  • 沒有一個具體的樣貌跟標準,我們跟一個學弟妹來做諮詢,沒有辦法確定這個東西對他來講是不是有幫助,可能要到兩、三年,甚至五年後才會去覺察到、意識到這一件事可能是有幫助的。

  • 這個部分可能是議題的限制點,這個是針對高中生的部分,我另外一個夥伴想要分享針對家長的部分。

  • 因為時間的關係,儘量簡短。

  • 補充家長的部分,有一位本身是國立大學的教授,他是以家長的身分來跟我們參加論壇的,他跟我們明確講的問題是,家長看到學生的課表,上面是課程的名稱,完全不知道背後課程的精神跟強調課程的大綱,也就是課綱上想要強調的精神,校長是不知道的,所以我們可以明確知道其實課綱再怎麼改、怎麼變,或者現在覺得升學制度管道或者是生涯探索方式再怎麼多,但是如果讓家長沒有辦法瞭解到現有的體制是什麼、教育政策是什麼,現在的精神是什麼,沒有辦法對於家長來做改變的話,不管怎麼改,學生知道管道這麼多,其實不會有實質的幫助。

  • 因為家長的恐慌都會成為學生壓力所在,家長越是恐慌,學生上的壓力越多,我們可以從第一線瞭解到很多學生是因為家長對於不知道這個工作好或者是那個工作好,所以沒有辦法來選擇,或者是現在看哪一些趨勢或者是怎麼樣的生活呈現方式,因此我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讓家長知道這一些。

  • 我們知道像招聯會都會辦這一些說明會,已經辦了連續三場了,下個禮拜還會再辦一場在台南,除了這一些之外,還有哪一些讓人家知道的?像課程教育中心或者是樂齡學習中心等等,這個是不是可以更明確知道?謝謝。

  • 先回答以我所知道的,因為我以前也是12年國教課發委員,當時是有請國教教育研究院有一個巡迴宣講團儘量把CC授權放到影片上,不管是樂齡或者社區等等,可以運用分享團的簡報,也應該要公開在網路上,其實很多家長慌是因為根本不知道接下來的方向在哪裡怎麼樣才對他的小孩最好,不一定是要給他是否的答案,不然就不叫生涯探索了,這樣讓家長自己慢慢看的翻轉教學比較好,並不是標準40分鐘版本的12年版本的總綱總說明——雖然我們有錄——這個是一個巡迴,但是在每一個地方考慮的不一樣,巡迴宣講不一樣,這個部分是不是請國教署有一個相關的說明。

  • 剛剛同學有提到有關於宣講的部分,有一個宣講團,也改變對於教師的部分,有關於家長的部分,我們也委託了家長協會來做對於家長宣導,這個部分也辦了20幾場,同學所建議的部分,我們未來會再對於家長的部分加強宣導。

  • 有關於家庭教育中心的部分可以配合宣導,那部分可能就請相關的單位來配合。

  • 生涯探索也是您嗎?

  • 這個是在課程當中,不過我會把這個議題帶回去,請相關單位來處理,以上說明。

  • 非常感謝,時間到了,所以剛才舉手的朋友不好意思,我們還是要收一下sli.do。

  • 黃禮彬表示:「想請問Gap year 空檔年的概念能否更普及在教育制度中呢? 因為我個人剛好也是重考過的高中生,也因為空檔年而找到人生方向,那我在教育現場看到的狀況是大多數高三生依然沒有找到人生方向或依然沒有依據興趣去選科系,那這樣的狀況似乎更適合讓每個學生能有一個空檔年,而不是現行只有少數人會知道或能去申請的狀況,有沒有可能讓這個空檔年普及在學校內呢?」這個部分我想會請技職司書面回覆的時候一起回覆,這邊有一些比較有趣的地方,像18歲要負一些責任,但是你的權力要20歲才有,這一些是家長簽的,這個還是要回去修民法,但是目前在既有的法律裡面,先盡可能用宣導的方式做。

  • 有一位朋友可能有一點打錯字:「高中為落實實施學生自治,一切都是假象」。這一個部分當然其實我們同意的,但是我並不是利害相關人,我之前沒有跟到大法官的釋憲,今天署長才告訴我有一個新的釋憲( 釋字784號解釋 ),因為高中生騎機車被記了小過,以前都說特別權利關係,不能特別進行訴訟、救濟,現在忽然間變成可以了,所以恭喜高中生們可以訴訟的天花板、被特別權利關係限制住的天花板已經被打破了。公務員還是有的,但是學生已經被打破了。

  • 總之我想學生會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法官也很明確指出越來越多的事務應該是要落實到學生自治,包含剛剛名字很長、我不想再唸一遍的辦法,現在是涵融進入這樣的精神。

  • 教師甄選的部分,其實目前透過小一、國一、高一共同觀課等等的方式,其實老師也學得滿快的,只要有對象、榜樣可以學,這部分是慢慢有能力才能做,不會一下子就6年全部都在小學施行,但這個部分是大家共同的concern,很希望都跟在地學校聯絡,Gap Year這個是很多人非常同意的,要請技職司要說明,包含政策方向的部分。

  • 「想詢問針對特教生的部分,是否可以針對過去未保障與未納入的部分,是否有增加的彈性,舉例:單側停損。因為目前有許多新的身心障礙狀況需要在認定,這一段有可能在調整或是增加身份嗎?」其實單側聽損的朋友,FB社團是我們在年會一起設定到的,所以我們瞭解這個情況,如果早知道要討論CRPD的話,社家署要有三個人來的,所以這一個部分必須要用書面回覆,這個部分剛剛是整合的,就一起回答。

  • 有一個是:「代間學習在地方創生中常有出現,合併如青銀基地,那部門應是否有專責單位能夠負責對外聯繫、合 作及政策規劃與評估之相關事宜?」這個是非常好的題目,其實很多行政院以前都叫「青創」基地,現在都叫做「新創」,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很多長輩們,看到「青創基地」四字不敢踏入,望而卻步覺得跟他沒有關係,但是事實上就算叫青創好了,最成功的團隊是青、銀合創,也就是設定方向,有一個長輩是退休了,或者是文史工作者可以全職找到青年創新在地落實的方法,還有利益相關人的參與等等,這個是新創基地或者是之前的這一些輔導的東西,像青創圓夢網都改名字了,如果現在是壯年或者是老年要創業,其實都還是可以使用相同的資源,已經全部都整合了,連青創總會都改名了,現在改名叫做「創新創業總會」,但是簡稱是把「創新」、「創業」中間兩個字加在一起,所以變成新創總會,因此全部都碰,主要的原因當年新創總會的青年們現在都是長輩們,所以再不改名的話,自己也不知道要用什麼身分來講話(笑),這個是滿重要的一件事。

  • 青年署對這個部分滿重要的期待,我們剛剛也有很快速講一遍:「針對學生自治發展顯為學生時期關心公共事務最直接門檻最低的管道,在大學法幾次修法以來納入學生申訴制度,其中申訴的主體包含「學生自治組織」,而申訴往往也是走入國家「行政爭訟」的前置權力救濟;基此,在學生自治領域對「學生自治組織」能否為未來走入爭訟的權利「主體」討論多時,而參與行政爭訟乃是學生自治「賦權」的基本權,否則未來面對眾多處分若無任何爭執空間或國家公權力的介入,再多的自主性討論、權能將淪為空談,期待青年署能將此明示給予學生自治的參與夥伴更多的實質助益。」署長是站在各位這一邊的,不知道除了審議之外,還有沒有關於爭訟方面的培訓,這個我再來討論一下。

  • 「校園無障礙空間對特殊生也很不友善」,這個很難由上而下,所以CRPD裡面,很多是讓利害關係人自己找出需要怎麼樣的主持,然後中央給予經費,也確保像內政部建研所等等都有相關的指導原則,讓大家蓋的時候,可以一次符合叫做「universal design」,而不是一項項蓋,因為很多是可以共用的。

  • 這個是個案,有關於「身障獨招的開缺實在是過於稀少 就我當初的例子 自閉症第一類組的台師大歷史系 開缺僅有一名 其餘身障類別與科系也是類似的情形(我看過最多的名額只有三名) 是否有辦法改善此類狀況」,等一下我們綜合回應的時候,也會納入參考。

  • 「請問如何開放老人在社區內的公共淺能」,這個本身就可以開一場研討會,因為地方創生有一點過了,所以必須要用剛剛包含文史工作者、青年設定方向,還有長輩們一起加入,最重要的是長輩們可能瞭解的食譜比較多,所以大家一起約吃東西的話,長輩們的貢獻就會變得非常高。

  • 「如果都是以鼓勵性開缺,那會不會造成私校為了錢而瘋狂開缺」,其實只要講出制度設計也好,瘋狂開缺也不見得是壞事,只是開缺的時候,是真的有人來,並不是公校完全變成私校,因為私校比較多元,我們在開缺的辦法當中繼續做檢討。

  • 「高中自治沒起來,大學自治推行也回有困難,畢竟不會一上大學就馬上知道學生自治與學權概念,就跟20歲不會馬上知道當好公民」,其實各個學校的公民老師,像最近有一本參考書是「素養教室」,是討論我們現在討論的公共政策的議題,這個必須要至少從高中階段,或者我覺得至少小學或國中就要開始做的,這一個部分我想我們已經放在課綱裡面,現在的高一如果是用當時規劃社會課綱跟素養的方法來教的話,到了大一都是很有組織力的學生會幹部。

  • 「中學端也是有先盤點學校內學生升學志趣,還有大學端相關聯合會議。每年升學季,都有大型公開特殊生升學相關會議,家長場次也有,可以多去聽聽參考」,這個不知道在說什麼。

  • 「不分系院制度現在也很普及,還是青年儲蓄,等等,目前有很多方式。也不一定人人需要空檔年,可以視情況自由選擇探索」,這個是Gap Year,剛剛處理過了。

  • 「其實教師相關的輔導培力很多,但問題是教師的負荷,跟校內行政支持等。例如排課上,或是鐘點,師生比都是問題」,主要起來教師的負荷,先把校內的行政系統建起來,像剛剛很多特教,像評鑑的週期跟一般生的週期不一樣,非常擾民⋯⋯不好意思,是「擾老師」,管考跟核銷簡化,這兩個簡化之後,大家才有機會瞭解一些關於12年國教課綱的部分。

  • 「請各位長官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只是“意見很好,我們回去討論”,也不僅是“這個想法我們想過,也有某種管道”,可以告訴我管道在哪裡?」只要把名字找出來就好了,因為大家搜尋引擎的能力很強,所以其實我一直貼超連結,可能貼得還不夠,我自己會檢討。「教育部與政府各部門用心我們看得到。」但是我們常常會用簡稱,像勞動部就會簡稱「多元有做、培力有字」,但是對於沒有聽過多元、培力方案而言,其實是找到字典的定義,其實找不到勞動部的方案,當然SEO可以加強,但是這個部分會在逐字稿編撰的時候,會把剛剛提的簡稱放開,變成是一個全名,這樣大家就會比較容易進行討論。

  • 接下來有一位朋友「教育部未來能否開個中年好政論壇來走出青年同溫層」,就是教育部中年署(笑),目前好像還是終身教育司的工作,我們最近才幫體育署開了登山論壇,也就是「山友好政、向山致敬」的論壇,但是體育署內部完全沒有像青年署有審議式討論的人才,其實是青年署培養的Let’s Talk人才可以幫體育署在向山致敬的政策用審議式討論的方法,收攏在一起,這一種橫向資源滿好的,像以後的終身司要做中年好政的話,其實不用培養組織,從青年好政培養出來的青年主持人就可以了,因為我們知道從青輔會開始培養很久,有一些也是中年了(笑),所以在「中年好政」的主持人本身也是利害相關者,通常主持技巧會比較好。

  • 「儲備師資其實很多,108課綱落實多元選課這些,是否可以積極協助媒合儲備師資協助分擔開課等,或補足各校員額人數」,就像剛剛講行動工作自動化、管考簡化、不要重複管考的部分。

  • 「為什麼是假象」,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除了支持gap year讓更多人知道,是否應該同時思考為什麼學校沒辦法引導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找到人生方向?」其實現在因為12年國教新課綱,讓高一的學生到大學的時候,像高一選的是技術高中,到了高二的時候,想要再讀普通高中,以前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新課綱的設計讓這個切換變得非常容易,以後不是系進系出、院進院出,在大學法開了這樣的做法,為了不要讓學生的老師們一直都覺得好像在大學裡面已經鎖死在同一個系,其實他們有時也很想做資源跟高中及研究更普及科普的事,所以不一定要上大學,也應該可以存取到大學資源,這個包含Gap Year設計的基本方法。

  • 「少子化,為什麼要減少老師的員額?下一代的人少,更應該重視教育,不應該減少他們的資源。」這個確實是這樣,因為其實臺灣並沒有什麼天然資源,但是人才其實就是我們唯一的資源,這個是非常對的。

  • 「請問學生的勞動權益,偏鄉基本工資普遍偏低,勞動部是否能積極處理?」這個部分我們再請勞動部用書面的方式回應。

  • 「結尾∼∼∼∼撒花!!!!」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