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非常感謝各位今天來參加健保署的這場新一代健保憑證規劃的協作會議,我是唐鳳政委幕僚,我是賴致翔。

  • 今天會議一開始,我代表唐鳳在這邊作開場的說明,整個會議的流程會交給主持團隊及健保署。也許大家會很好奇,為何今天會開這樣的會議,以及會議形式跟一般公務部門的會議不太一樣。最主要的原因是,健保卡正在規劃要有一個新一代的健保憑證,目前還在政策非常前期的部分。

  • 以往大家聽到公共政策,常常都是從新聞媒體聽到,但如果民眾對於這樣的政策有不同看法的時候,就算想要發聲也會覺得,憑一己之力很難改變政府的規劃與想法。

  • 今天的會議完全不一樣,健保署對於健保憑證的規劃是在非常前期的,簡單來說,我們還沒有任何的既定立場,所以今天才開這樣的會議,邀請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益、討論看看大家對於健保憑證的政策,未來有什麼樣的想像、希望有什麼功能,如果我們提出來的這一些意見,看看政府有沒有可能做得到。今天就是這樣的場合,讓大家一起來互相腦力激蕩、溝通。

  • 就人員的部分,我簡單做一個說明,今天坐在前面有三位大場的主持人,會在前面的議程跟大家一起說明今天會議的內容跟目前官方規劃的情況等等,各位現在座位上分成六桌,每一桌都會有小桌長,由唐鳳在行政院成立的一個小組,叫做「PDIS」的成員及健保署同仁。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聊一聊對於健保憑證的期待與想像。

  • 今天紀錄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我們在場會有速錄師,會把大家講的文字一字不漏記下來,我們會把記錄的文字公開到網路上,但是各位不用太擔心,都可以再修改。就像我現在講起話來口才不是很好、不是很順,網友看到我這一段文字會很難閱讀,所以逐字紀錄會讓各位可以編輯。透過email的形式發給各位編輯的連結,大概有十個工作天的時間來處理自己的文字,讓自己發言寫得順一點。

  • 這個逐字稿編修的系統是PDIS寫的,所以大家在上面編輯都是自動存檔的,如果不小心把別人的文字刪掉了,那也可以跟我們說,我們會幫你復原。

  • 另外,各位看到在場也有攝影機,攝影機做的是影像紀錄,我們會徵求會議上所有人的同意,如果你覺得這個影像沒有什麼太大的疑慮,也許我們也可以併同逐字稿公開在網路上,讓全國民眾或者是讓更多關心這一個案子的人,可以在我們今天的基礎上繼續討論。

  • 大家可能也很關心,為什麼唐鳳沒有站在這裡?唐鳳因為行程的關係,他在中午會過來,跟大家一起聽聽看六個小組討論的情況,六個小組討論出什麼樣的想法、創意、意見及建議等等,最後唐鳳也會收一個尾做個總結。後續健保署其實還會再規劃第二場、甚至第三場類型的會議,一起來聽聽更多人的意見、聽聽更多人不同的想法,一起把未來健保的案子做得更好。

  • 最後,我簡單介紹一下會議室的場地跟可能會用到的一些工具,第一個是如果各位的手機可以上網的話,你們可以在網路上搜尋sli.do,會議輸入今天的會議代碼是NHIA,不過不急著記,每個人的桌上都有QRcode,直接掃也可以到同一個頁面。

  • 我們其實可以看到slido上面,主辦方健保署已經有一些大會報告的事項了。如果麥克風不在你的手上,但是你有意見想要表達,你可以透過打字的方式送入slido,主持團隊看到也會做適當的處理。

  • 茶水的部分,打開門口,有一些茶水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隨時取用,往左邊繼續走就是洗手間,如果有使用上的需求就可以隨時過去。桌上也有之前曾經寄送給大家的議題手冊,讓各位可以查閱紙本。以上是有關於今天會議的環境、可能的流程及會用到的工具及唐鳳什麼時候會來——大家好像還滿關心這個。

  • 大家有沒有在程序上或者是議程上想要瞭解的地方,或者是想要詢問、不清楚的地方?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把今天的麥克風交給主持團隊,謝謝大家。

  • 大家早安,我是PDIS的專案顧問張芳睿,歡迎大家來到「新一代健保憑證規劃協作會議」,我們先介紹會議流程與用到的工具有哪一些。

  • 先說一下為何今天的會議是這樣的安排,一開始先講解一下今天協作會議的流程、討論什麼題目,接著會讓來賓自我介紹,以方便大家問問題。一開始會介紹這個流程是,希望幫助大家更加瞭解我們今天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討論。

  • 來賓自我介紹的部分,是幫助大家等一下有問題要詢問,要交流意見時,會比較知道等一下要找誰討論。

  • 接著就會讓健保署的同仁針對現在健保卡的現況做說明,主要是讓大家有一個資訊對齊,可以有同樣的資訊來幫助接下來討論的一些內容,有了這些資訊之後,其實可能有些人會針對討論的這一些資訊有一些問題,所以我們也有安排了一些QA的時間,如果有哪一些已經講過的東西可能再詢問的部分,大家也不用擔心,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在這個階段都可以針對需要釐清的東西來作確認,以幫助我們在之後的議程要去分組、實際要討論時,可以有一些資訊內容是大家都已經清楚的。

  • 接下來就會進到分組實作的部分,我們會有兩個階段,可以跟大家說明這兩個階段要討論什麼。

  • 兩個協作的階段是很重要的部分,是讓大家小組可以討論出一些意見,而這一些意見可以作為後續要怎麼樣規劃健保卡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 接著因為每一組小組都是在組內討論,可能不知道別組討論什麼,所以我們會有一個時間安排給每一組,派一位代表來說明一下這個小組討論的內容。

  • 每一組講完可能還不夠,可能會需要知道今天這一場內容哪一些是有共識的,哪一些是需要再釐清的內容,所以另外一位主持人雨蒼會協助大家整理今天討論出來的內容,哪一些是一樣的、哪一些是不一樣的來做彙整,彙整的內容也會跟大家說明,確保今天的資訊都有盤點到,因此會在2點時結束會議。

  • 接著會跟各位說明,為什麼今天大家會在這邊?因為現在健保卡規格不足因應未來的趨勢,所以邀請各位一起來協作,想像可能的虛擬卡與實體卡,未來會是什麼樣,讓大家一起想。

  • 可以不用擔心雖然是要去要想一個新的樣子,但是也可以思考現在是不是比較好?這個討論空間都是開放的,沒有想出一定要很新的東西,這個是小組裡面一起討論。

  • 如果以整體流程來看的話,我們今天就是有一個共識,知道今天是這個題目而坐在這邊,我們接下來會做幾件事,協作的內容有兩個題目,也就是我們接下來分組協作時的兩個題目:

  • 第一,我們希望蒐集大家對於新一代健保憑證新功能、其期待與顧慮。大家可以想像是健保卡,形式是實體或者是虛擬,都可以在小組裡面討論,這個是開放(討論)的,如果未來有新的卡片要出來,新功能是什麼,就可以讓大家自由提出,而這個新功能有什麼樣的期待或者是這個新功能提出有什麼樣的顧慮或考量,就可以在協作題目一時提出。

  • 第二,第一個題目比較大,然後會抽出虛擬卡的題目,因此第二個題目是針對虛擬卡片再延伸虛擬卡片大家期待使用的情境是什麼樣,可以盤點今天拿到卡、使用卡的註銷,這個願景的流程當中有什麼樣的顧慮,因此第二個題目比較細去討論虛擬卡片的情境、期待與顧慮。

  • 我們在整個流程來看的話,我們就是來盤點大家的需求與可能看到的問題,因此我們會比較發散來做這一件事,下午會有大場的收斂,因此會做一點收斂;但是不代表我們今天做完這一場,就代表問題與需求都盤點完,然後收斂都完成,代表有做一個部分,不代表全部都做完。

  • 協作之後會把今天整理出來的東西,會讓今天主辦健保署同仁會再回去思考今天大家提出這一些意見,我們可能會有幾個什麼樣的方案,會再繼續做後續的研議,所以這一條路線就會繼續往前,也就是可能會盤點多一點的問題與需求,可能會再收納多一點,也會做一些初步可能的方案,因此在概念發展的階段就會再多一些。

  • 剛剛致翔在一開始開場的時候有提到今天不會是開始、也不會是結束,後面會有很多次收納大家的意見,會針對後續產出的方案會徵詢各個不同利害關係人來做更深入的評估,會滾動需求後續的方案,會把後面的幾個流程,像發散、收斂來聚焦出最後可能的執行方案。

  • 我們今天要做的是盤點大家的需求、願景、可能產出的問題點,以及做一點今天產出的歸納。

  • 也說明一下我們今天意見蒐集的方式,因為等一下小組的人會講出自己的意見,幫助每一個人的意見都可以收納到,所以小組主持人會幫助大家彙整一些意見,大家也可以把意見寫在便利貼上,也可以由小組的主持人幫大家寫,如果有同樣的意見就寫在一張便利貼,如果有兩個人講一樣的意見,不會寫兩張,這個方式可以快速幫助彙整每個人的意見。

  • 希望大家是雙向溝通,可以聽別人說、也可以說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今天有任何的顧慮,務必請各位在會場中提出,聽到小組另外一個同仁說的若有意見,然後自己有一些顧慮及考量,卻放在心中,而於會後才講出來,這樣有一點可惜,這樣的意見沒有辦法收納到議程當中,如果各位有任何的顧慮、考量或者是願景,都希望大家在今天的會場提出,不要後續提出,這樣我們可能會很難收納意見。

  • 今天是協作的場合,大家都是在同樣的水平上一起合作、偕同工作,因此有任何的想法,務必在小組當中提出。

  • 如何選出這三十個人?我們秉持一個精神,希望跟這個議題有關的不同面向利害關係人都可以找到,像如果這個議題有跨業務單位的話,業務單位的同仁都必須要來,這個議題相關的專家學者、組織與可能受影響的人,今天的場次有尋求了這一些面向的人,分別再分成持卡人與用卡人,因此我們可以聽到不同面向的人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

  • 今天來的人找到的方向除了用這個盤點方式之外,來的管道可能是從民眾的信箱,或者是之前健保署有做過問卷,而有填問卷的人提出說希望可以來參加今天協作的討論,會透過這樣的管道到今天的場次,因此跟大家說明一下為何今天是這三十個人及組成是什麼。

  • 等一下會有自我介紹的時間,可以更瞭解彼此。

  • 我們說一下為何會在政策很前期的階段,就把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找來?因為我們在做傳統政策時,可能政治人物有一個想法,請相關的公務同仁把相關的流程、系統、法規訂出來,但是法規如同剛剛開場致翔所說的,民眾都會在法規出來的時候才看到這一件事,有一些考量與顧慮沒有在一開始政策規劃時被放進去,因此後續有一些意見的時候,有一些辦法沒有辦法改,法規在立法院正在三讀,因此沒有辦法繼續處理,所以只能做停滯的狀態。

  • 因此我們會希望把各位不同利害關係人找在前面,在政策規劃的前期,也就是希望在政策規劃的前期可以容納不同的想法,我們用這樣的想法去規劃提供什麼樣的服務,而這一些服務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系統去支持,什麼政策要去配合,到意見回饋時,可能比較不會有之前的狀況,看看有什麼問題。

  • 今天會讓各位坐在一起的其中一個期待是,因為今天大家都是非常多元面向的人來看這個議題,可能每個人都覺得對於這個議題很瞭解,今天這個場合是希望讓每一個對這個議題很瞭解的人,可以一起討論,看到不同的人的觀點是什麼,因此我們希望大家彼此理解與對焦想法,這樣討論出來的東西也比較全面,這個是我們今天為何會這樣子安排的原因。

  • 接下來就讓與會者自我介紹,介紹的方式可以簡短就好,像我先示範一下:我是張芳睿,我的單位是PDIS,是PDIS的專案顧問。我傳麥克風下去,可以讓彼此各位認識。

  • 各位好,我叫朱益宏,我是臺灣社區醫院協會的代表,主要是代表醫院團體及健保署在政策上的討論,所以才會被邀請來參與這一件事,本身也是在醫療機構服務,謝謝各位。

  • 大家好,我叫林政宏,我服務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我今天來,主要是因為醫院常常要跟健保署溝通,都要透過健保署,會遇到一些困境,應該是這個原因(被邀請)。

  • 大家好,我是吳昕,在中央健康保險署的承保組服務,我們負責保險憑證的製發,也就是製發卡片的部分之相關作業規劃,跟這一場會議最主要的關係是發卡的部分。

  • 大家好,我叫陳宏賓,現在在衛生所,我們的關係主要是居家醫療的部分,因為在鄉下的地方,很多需要用到健保卡,當然有一些問題,所以相關的部分,我們需要探討。

  • 大家好,我是臺灣科技大學資管系副教授查士朝,因為我之前有參加健保署的卡片規劃技術事情,我是以技術的角度來提供一些相關的建議,謝謝。

  • 大家好,我是PDIS的Mark,我今天的角色是負責第四組的主持人,不是幫忙測試麥克風的,謝謝。

  • 各位大家好,我是李志宏,我在84年3月1日以前是固定的公務人員,3月1日以後就成為健保署的約僱員工,我的角色應該是資深的診所醫師,但我來的時候,我發現把我編在年輕醫師,這是今天健保署給我最大的鼓勵。

  • 我是王建人醫師,我是代表中華民國醫師全聯會到這邊來參與會議,事實上在第一線的會員面對健保卡及雲端時,我們希望從健保卡找到資料,常常找不到或者是等很久,又或者是要到雲端找,但是找不到,今天面對這一些問題提供給會員一些相關訊息,謝謝。

  • 大家好,我是陳盛煊,我現在在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服務。

  • 大家好,我是江志醮,我服務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機電的部分應該就是勞動代表的基層使用者。

  • 大家好,我叫巫敏生,是健保局前身籌備處的員工之一,所以一定要努力創辦成功,要不然會變成將來健保的黃埔七十二烈士,我當時負責教育訓練組,所以對於醫療院所、投保單位、公證單位接觸很多,我當時話講很多、在報紙投書最多的人,所以有人笑稱我是健保發言人,今天有這個機會在這邊,我現在在台北服務處當志工,如果當班的話,每天有人排隊來換卡,所以對於換卡接觸所看到的景象非常多。

  • 以前很多人常常會來爭吵說政府扒皮,現在不只扒皮,再加上長照,等於多剝一層皮,但是現在有這種的爭議很少,可見這個宣導還算成功。

  • 當時有宣導健保卡如何推廣,當時很多人不看好,總算克服了,健保局也成功,運作二十年了,因此今天有機會到這邊重溫舊夢,謝謝。

  • 大家好,我是第四組的徐佳鈴,服務於中央健康保險署承保組,承保組的業務範疇,在今天健保卡議題中,屬於健保卡核發階段。今天我在此會議的角色是協助第4組主持人Mark相關事宜,謝謝。

  • 大家好,我是皮卡丘,不是;我是今天第二小組的主持人賴致翔,很高興可以跟大家完成政策很前期的工作,謝謝。

  • 大家早安,我叫葉芃宜,現在服務於社區藥局,目前有在執行一些居家家庭藥師及健保方面的執行作業,這方面其實也滿有關係,謝謝大家。

  • 大家好,我是孫浩淳,我是健保署的資訊人員,今天是儘量放空自己,協助會議的進行,謝謝。

  • 大家好,我是魯美玲,我是台北業務組聯服中心櫃台實際在幫忙民眾辦理換發健保卡業務的服務人員,今天很高興到這邊跟大家一起討論,謝謝大家。

  • 大家好,我是蕭怡萍,我現在服務於和信醫院,目前是在做費用申報,有兩年的批掛經驗,今天的角色是三明治家庭民眾,謝謝。

  • 大家好,我是葉蓮瑛,今天是代表社區醫院的資訊人員來參加這一次的協作會議,謝謝。

  • 大家好,我是簡韻真,可以叫我小班,我現在在開放文化基金會開發一款議題整理的工具,我猜我在這邊是在想如何把今天的討論帶到網路上,讓更多人可以在網路上討論。

  • 我本身的工作是在開發於這樣的會議中更可以討論數位工具,如果大家想要開發什麼數位工具,也可以來找我。

  • 大家好,我擁有一對雙胞胎的女兒,是六歲,我想我應該是最頻繁使用健保卡的人,我今天是代表家長,謝謝。

  • 大家好,我是胡中武,我今天是以健保署資訊人員的身分來參加協作會議,謝謝。

  • 大家好,我是連新傑,我代表牙醫師全聯會來,我本身是常務理事,在基層院所服務,所以代表專業的團體,謝謝。

  • 大家好,我是林書漾,我是唐政委辦公室的機要秘書,今天是以小組成員的身分來協助大家進行討論,謝謝。

  • 大家好,我是范仲玫,我代表的是臺灣醫院協會,我們協會底下有一個資訊管理的委員會,主要其實是協調醫院的一些相關資訊,尤其是在健保卡這一方面的使用,這個資訊委員會其實也曾經協助推動第一代的健保卡,從上線、使用、讀卡機、卡片內容及上傳這些的稽核,也很高興有這次機會能夠再參與第二代未來的規劃,謝謝。

  • 各位好,我是林啟文,我代表醫院醫學中心代表的身分,目前服務於醫療事務處,所有醫事服務相關的行政業務都與我的部門有關,我代表的角色原則上是在於使用者的各種經驗,這部分可能可以帶給二代健保卡一些很好的建議,我也期待在這一個會議上能夠為二代健保卡貢獻一些心力,以上。

  • 大家好,我是陳映蓉,我現在服務於台大醫院藥劑部,我想我代表醫院第一層人員接觸到的民眾在使用健保卡的一些經驗。

  • 今天也可以讓我們有一點機會,對於一直要求我們做健保的雲端案例來核刪的一些情況,所以我想會把自身的經驗、想法跟大家一起分享,以上。

  • 大家好,我叫李香瑩,我今天在這個會議的角色應該就是首辦新生兒健保卡的家長,我也是健保署的署內的同仁,謝謝。

  • 大家好,我是黃坤耀,我是代表偏鄉的意見。

  • 大家好,我是雨蒼,是今天第三組的桌長,同時也是今天的助理主持人。

  • 大家好,我是徐維志,我是健保署的員工,我目前負責的業務是屬於今天要討論的健保卡使用跟健保卡裡面存放內容的規範業務的承辦科,我今天聚在這邊,是負責協助本組的主持人進行協作會議的相關討論,謝謝大家。

  • 大家好,我是何明諠,我代表臺灣人權促進會,在這邊是因為過去我們這個組織跟健保署有很多過節了,反正在場的健保署同仁都有聽過,台權會在過去基本上對健保IC卡是持反對的態度,我在這邊很難再說回去之前還沒有IC卡的狀態,但是我還是會積極參與討論,如果有任何的結論是往IC卡之上的應用推廣的話,不會代表台權會的立場,謝謝大家。

  • 大家好,我是陳權忠,我是台大醫院資訊室的人員,因為我負責的是健保卡相關程式的撰寫,流程的部分應該還算熟悉,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討論一下,謝謝。

  • 大家好,我是陳炯旭醫師,我是代表全國診所協會的聯合會,全國有4萬多間的診所,是民眾第一線接觸最多的,診所醫師跟醫院醫師有特別不一樣的地方,診所醫師通常是院長兼工友,各種醫療問題都要第一時間排除,因為診所不會有資訊人員,所以希望在今天的會議,可以提供實際上看診時,碰到健保卡使用的經驗,能夠對會議有所貢獻,謝謝大家。

  • 我今天的角色是年輕族群民眾,我是一名一般的上班族,我之前有寫信給健保署提供一些意見,所以今天被找來(笑)。

  • 大家好,我是陳怡君,我是行政院PDIS小組的成員,我今天是被推坑來討論第六組的分組主持人來協助大家討論,我們希望廣收議題的意見,所以我們今天特別邀請了一位已經看不出來八十幾歲的吳媽媽,她代表的是沒有使用手機的族群。

  • 大家好,我叫朱粉妹。

  • 大家好,我是黃珮珊,我是健保署企劃組的同仁,我跟這個案子的關係是,我們組是負責統籌新一代保險憑證的規劃與會議,我今天的身分跟怡君高分是第六小組的主持人,謝謝。

  • 大家好,我是李佩臻,我是就讀長庚大學醫管系,我代表學生族群。

  • 不好意思,我是中央健保署企劃組組長張鈺旋,今天這個會議都是由署內同仁及唐鳳辦公室PDIS工作同仁協助來做這樣的協作會議,主要是在新一代健保憑證的規劃案是由企劃組來負責規劃。

  • 我想等一下黃珮珊會跟大家說明一下新一代健保卡過去的歷史、規劃的過程面,讓大家比較充分瞭解之後,才有助於今天的討論,在這邊非常謝謝大家今天一大早的參與,謝謝。

  • 謝謝各位的自我介紹,接下來請黃珮珊說明一下議題的內容。

  • 我說一下為何要召開這樣的協作會議?大家的卡已經用了十五年了,有一些使用的經驗,當初這一張卡十五年前的設計是不是符合現在的醫療服務?就像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這樣的卡片是否符合現在的醫療情境使用,因此很想要透過協作會議來做卡片意見,是不是有一些創新的規劃?

  • 不會在這個會議就做成一個決策,但是這個意見很重要,就變成是後續規劃的參考。

  • 我們在會前有寄發給大家會議手冊,這個是行政院PDIS小組共同合作完成,等一下的簡報是就手冊的重點內容再跟大家做一點簡單報告。

  • 剛剛有提到桌上有QR code可以掃sli.do,如果對我的報告有疑問可以在系統上提問,等一下有QA的時間可以釐清大家的詢問。

  •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們先就一些名詞來跟大家統一說明,到後面溝通認知比較不會不一樣,我們今天的題目叫做「健保憑證」,大家說為何要叫「憑證」?那不是健保卡嗎?那個是我們民眾就醫的身分證明,可能是不同的形式,可能是實體的,就像一開始發的紙卡,那個是實體憑證,現在發的晶片IC卡也是具體的實際物體。

  • 但是未來憑證也有可能是一個虛擬的,也就是不是一張實際真正的卡片,可能新光三越的會員卡可以存在手機,或者是手機也可以用Apple Pay,不是實體的卡片,所以後續都會用健保憑證來代表你的就醫健保身分的證明。

  • 第二個是授權機制,如果以後的卡片是虛擬的,而不是實體的,如果我並不是那麼方便,我這個人沒有手機,我要存在哪裡看病?我是透過一個授權機制,放在別人的行動裝置來看病,但是需要透過授權的機制。

  • 第三個是電子簽章,大家相對會比較不熟悉,我舉一個例子比較容易說明,像家人如果有需要手術,是不是家屬都要簽一個同意書?也就是本人要親簽書面的同意書。電子簽章主要是透過電子的方式來簽署並不是實體的文件,以剛剛的例子來看,假設今天家屬要簽手術,可能他的家人在別的國家,他如果要確認這個、簽署這個同意書,要透過電子簽章來簽署,確認那個是美國小孩所簽的簽章,因此電子簽章效力等同手簽的,只是形式不受空間的限制,而比較簡便。

  • 過去付款都是用現金,現在可以用行動裝置來做一些付款的動作,以取代現金的交易,像LINE Pay。

  • 像電子錢包,很多人都有一個悠遊卡,上面有一個儲值功能,可以做一些小額支付。

  • 接著是透過指紋、虹膜或臉部等生物特徵來進行身分辨識,也就是可以掃臉就通關,這個是我們就一些名詞來簡單說明。

  • 先說一下大家手上的健保卡,其實在健保開辦84年時,只是一個紙本卡,後面有六格,過去一開始是這樣。蓋完之後就要換第二張A、B、C卡,這樣非常不方便,因此在84年的時候,就開始對澎湖地區(實行),因為澎湖是比較小的地區,就把卡片晶片化,就不用每六格換一次卡,院所端對資訊傳遞也比較方便,這三年試辦很成功之後,93年對全體的民眾發放晶片卡,這個卡也結合了重大傷病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這個文件都整合到大家手上那一張的晶片健保卡。

  • 上面會有名字、身分證等等顯性資料,大家去辦一些手機,都要求雙證件,卡片上有很多防偽的功能,現在列舉四個,以免當作雙證件的時候,別人也可以很輕易複製你這張卡片。

  • 到底這張卡片在使用上跟醫療環境有沒有一些地方需要功能的提升?我們初步盤點起來可能會有這幾種狀況:

  • 第一,大家知道卡片上有晶片,容量只有32K,也許大家對K數不一定有概念,但是想要跟大家報告這個容量已經用滿了,裡面有存一些醫療資料,如果有一些重病不要急救,而要做安寧,重大的資料都在裡面。也會提供健保資料的應用程式,32K全部用完了,如果有人期待要存進來等等,這個功能是沒有辦法再擴充的。

  • 另外,卡片本身有加密,但是十五年前的加密技術,現在比較容易被破解,大家手上卡片的加密技術,在美國已經不核可做記名資料的加密。但是不用太擔心,我們跟院所間的傳輸是私有的網路,雖然卡片資訊的加密有機會可以被破解,但是我們傳輸的管道是私有、比較安全的,但是這個是可能存在的問題,未來使用的環境是開放的網路環境,卡片被破解的風險會提高。

  • 第二,大家可能不太知道,2,300萬人裡面有1,100萬人還在用十五年前發的第一批健保卡,小朋友從小長大了,醫療院所端不可能是不是這個人。有些人又沒有放照片,院所在很忙碌的情況下,正常是如果拿沒有照片的健保卡還要再附身分證明,但是沒有照片,會讓醫護人員在辨識上有一些限制,有時會出現一些冒用的情況,這個是確實現存的問題。

  • 另外,大家知道看醫生的時候要插卡,但是十五年來不知道插多少次,那個讀卡機用非常多次,讀卡機、卡片都很容易損壞,大家用橡皮擦去擦晶片好像比較才能用,這是現實生活遇到的情況,這是接觸時會遇到的限制。

  • 另外,大家知道臺灣的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現在居家醫療服務非常多,醫療服務人員帶東西要到你家要帶非常多,醫生的前置作業就要花半個小時,醫生的時間非常珍貴,如果花這麼多的時間來做架設是非常可惜的,未來居家設備簡化,也許「嗶」一聲就可以了,這個是未來因應人口老化的新規劃。

  • 再一次告訴大家,十五年來都沒有再更新,希望聽聽大家十五年來使用的經驗,對於後來大家有沒有什麼寶貴的意見?

  • 因為我們有考量到前面的問題,也做了一些民意代表,我們對民眾及醫療單位有做一些調查,我們先報告一下意見。民眾是不是支持要換新一代的保險憑證,大家可以看到支持與否的比例很相當,都是三成多的民眾覺得要換或不換,又或者是不回答,因此意見看起來沒有很明顯。

  • 第二題是「民眾是否支持換虛擬健保憑證」,民眾不支持居多,七成的民眾覺得不要換成手機或載具的卡片,但是這一個跟醫療人員顛倒意見,所以我們需要大家給我們意見。

  • 第三題是「卡是否要電子錢包的功能」,剛剛也有一位代表說寫信進來,我們也有收到民眾的意見是為何不拿來做電子錢包?他們支持與不支持的比例是很接近的。

  • 我們看到醫療院所端目前使用的經驗,有九成三的健保卡使用是很滿意的,但是有一些負面的意見是讀卡的時候,常常故障,因此醫療人員端看看卡片比較不便之處。

  • 第四題「院所是否支持全面使用虛擬憑證」?認為是不是要全部換掉變成虛擬的憑證,有六成是支持。

  • 第五題「院所是否支持實體健保憑證與虛擬憑證併行」,民眾可以拿實體卡及虛擬卡看病,院所有更高支持的比例,院所會覺得有一些民眾會覺得需要實體的憑證。可是這一點就跟剛剛民眾端完全不同方向,因為看起來院所端對於虛擬憑證是偏高,但是民眾對於虛擬憑證是偏低的;因為現在行動時代來臨,也問問看院所端是否支持民眾使用行動支付,看起來有六成院支持的,這個可能是新的憑證可以的方向。

  • 大家說做了民意調查,為何還要開這個會?因為民意調查是自己想的,因此我們覺得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資訊,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會議來收納訊息。

  • 另外,針對虛擬憑證,這兩個大家意見不一致的地方,我們會有今天第二個子題的討論,也就是大家對於虛擬憑證可行性的意見,因此才會設定第二個主題。

  • 在正式討論會議之前,我們先提供其他國家的意見參考,完全用虛擬憑證來當作健保的身分認證,像德國是非常先進的國家,用的也是晶片健保卡,卡的使用範圍是單純的醫療用途;法國是晶片健保卡,但是他們可以用這一張卡來簽署一些同意書,也可以做一些你要的動作;比利時是用晶片身分證來看病,也可以使用除了醫療之外的其他服務功能;愛沙尼亞也是用晶片的身分證,因為是身分證,所以可以做投票、報稅的功能;日本是滿意外的,是用紙本的健保卡,也就是還是維持紙本健保卡的使用,用途是只在醫療用途。

  • 我們給大家幾個可能的想像,也就是可能是什麼樣,但是不限定PPT上的範圍,請大家發想。因為接觸式是重複抽插,認為會有困擾,也許非接觸式是一個感應的選項。

  • 另外一個是虛擬的健保憑證是一個選項,大家不用帶一張卡就可以去看病,帶個手機憑證就可以去看病。跟實體憑證的差異是,因為也是感應,所以比較不會損毀,而且手機比卡片不會低,遺失機率比較低,也不會有一些製卡的費用,依據我們署內的統計,一年有一百六十萬張的申辦或換發,裡面有一百萬張是換發,有六十萬張是新申請的,所以表示有滿多民眾是損壞或不能用,所以調整創新為保險憑證,可以降低民眾相關的成本與遺失的可能性。

  • 如果我們變成行動憑證,是不是必須要設置一些授權機制?像小孩子很小,不會買手機給他,是不是要透過授權機制,把憑證存在像父母的裝置來使用,又或是菲傭帶著家屬去看病,是不是要做一個授權,也就是未來變成行動憑證。

  • 另外,生物辨識是不是也是一種可能性,我也不用帶卡片、手機,也就是人去就可以了,但是這個是舉幾個例子,像最右邊是我們的同仁刷卡,按一個指紋就上班、簽到了,又或是像剛剛一開始提到的,也就是通關的時候,人臉可以作身分的確認,這也都是可能性。

  • 另外,也有人會期待,是不是可以結合行動支付或是電子錢包來支付一些醫療相關的費用,有時候醫療的費用都是好幾十萬,就不用帶現金,這也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 綜合上面剛剛主持人所提到的,今天最期望大家給我們的意見是,大家過去使用健保卡的經驗,以這樣的基礎對於新一代保險憑證有什麼?有這樣的新功能時,是不是有相對的擔心?

  • 另外,剛剛說意見不一致,也就是到底發展虛擬健保憑證這一件事的意見是什麼?

  • 另外,署內預先的設定是,如果大家想要討論的話,在這一個會議先暫訂不討論:

  • 第一,有些民眾會覺得為何不跟國民身分證、自然人憑證合併?這一件事我們在唐政委主持的會議有先初步討論一輪,健保卡跟以上兩個憑證脫鉤,主要是身分證規劃的方向跟自然人憑證,主要是有電子簽章功能,有電子簽章功能的卡片要換發都要親自臨櫃,但是我剛剛說每一年都有160萬人在換發,都要臨櫃換卡的話,有時民眾就醫滿緊急,民眾沒有卡也是可以自墊費用,但是如果費用很高又沒有辦法付的時候,因為有關民眾的健康,我們認為換卡不方便會造成影響。

  • 第二,很多老人的卡是交給菲傭,等於是把身分證交給菲傭或是其他人代管,會產生一些風險,我們初步認為還沒有共識的時候,先不合併。但是政委說如果要合併的話,未來再討論,因此我們今天先不討論。再者,有簽章就必須要臨櫃換,因此健保憑證,目前的規劃是不朝要有簽章功能。

  • 第三,有些民眾會覺得健保卡有空間,是不是可以存一些電子發票等等,就不用存這麼多的載具,依據健保卡的規定,裡面存放的東西跟醫療相關,要存放跟非醫療相關,今天不討論。

  • 第四,今天有討論到生物辨識的功能,在法律沒有明訂的情況下,我們不會全面向民眾蒐集身分資訊的,這個是民眾有意願的時候才有蒐集,但是在法律未明訂前並不會蒐集。以上報告。

  • 接下來把麥克風提供給主持人,如果有問題都可以在sli.do上提問,謝謝。

  • 在組長說明之前,我們先說一下Q&A的時間,儘量不要進入實質討論,因為實質的討論是在下一個階段,因此這一個Q&A是針對剛剛簡報的內容,像程序面或者是議題的設定,又或者是針對剛剛的內容,如果有需要釐清才能幫助討論的內容,在Q&A的時間進行,接下來把時間交給組長。

  • 剛剛芳睿顧問有特別跟大家說我們有一個QR code,如果手機還沒有掃描完的話,請掃進去,比較方便大家的提問,如果不方便用麥克風提問的話。

  • 另外,我們現在已經在sli.do上已經有問這一些問題,我會cue人,我不是負責回答的人,我是主持人。

  • 我先按照大家所看到的部分,因為題目一直在更新當中,「是不是用虛擬憑證就沒有實體卡?」這個部分請珮珊說明一下。

  • 跟大家報告一下,確實有人會擔心如果用手機(憑證),如果手機換掉,就不能看病,並不一定有虛擬憑證就不會有實體卡,當然如果有虛擬憑證,而不發實體卡,是可以節省法卡的成本,但是不一定,民眾手機不一定隨時都可以work。

  • 我們一定是以民眾的就醫權利考量來設計,並不是有虛擬就沒有實體卡,院所有七成的意見是雙軌併行,因為確實有一些沒有手機的民眾還是想要延續本來的實體卡。

  • 第二個問題「健保憑證目的是要確認就醫身分證明,所以健保憑證可以跟健保資料存放分開嗎?」

  • 這個題目的意思我不是很理解,健保憑證的目的是要確認就醫證明,目前規定是就醫的時候要帶健保憑證,因此要達到就醫身分證明的部分就可以,健保憑證跟健保資料存放分開,健保資料的部分,並不是只有在健保憑證上,目前的健保卡是有存放資料,但是有部分的資料放在雲端或者是其他的地方,所以解釋成分開或沒有分開都可以,所以這個題目光這樣寫不太容易回答,我儘量就我的理解說明,謝謝。

  • 健保憑證在目前的規劃,因為我們以前所熟悉的,我們是從紙本的資料變成有IC卡,就會把就醫紀錄、用醫資料放在健保卡裡面,但是越放越多,我們的報告有提到,我們的容量如果是第一代的健保卡只有32K,容量已經滿了,沒有辦法應付現在社會上的需要性,因此我們現在的資料儘量都是走雲端,只有非常少數的部分資料會放在健保卡裡面,大部分的資料都會上雲端,因此這是我們這邊的說明。

  • 如果大家對於剛才的說明還不清楚的話,沒有關係,可以繼續再追問下去。

  • 另外有特別提到:「健保憑證會不會兼具小額錢包功能」,我想這部分是個期待,開放等一下討論,今天的協作會議就是會討論這部分的議題。

  • 另外有問到:「虛擬憑證、感應式健保卡等,是否會補助醫療院所所增加設備的費用?還是院所可以不接受虛擬憑證的就醫?」這個部分麻煩珮珊說明一下。

  • 這個是院所端最關切的,會不會補助,因為確實院所每個診間都要做相關的配合,因為現在還在規劃中,還沒有很確定的答案,我們的想法是,如果省掉發卡的實體卡成本,是不是有一點空間在費用的部分,這還在研議當中,這不是很確定。

  • 我先跟大家報告一下,也就是現在手上的那一張健保卡,那一張健保卡如果我還有依稀印象,第一代的健保卡對於讀卡機的部分,應該不是全面補助,後來都是由醫療院所的成本自己吸收掉,但是因為現在要換成未來的虛擬卡片,會不會在醫療院所配合的成本相對增加,我想這個確實是要審慎評估的,每一家醫療院所的就醫情境不太一樣,每一間診間都有讀卡機,留待大家參考,成本是多少,目前還在評估當中,我先把這個空間留待討論,現在應該沒有肯定的答案,現在先說明。

  • 請問大家有沒有繼續的問題?

  • 剛剛有一個問題我想要追問,也就是有關於資料是不是可以分開存放?我們過去常常聽到一些團體會在意自己的健保卡上面有六次的紀錄,我不是說在座的醫生,但是醫生看到特定的疾病就會有一些反映,因此會有團體覺得這一些資料是不是可以跟憑證分開來的?也就是不一定要讓所有的醫生都可以看得到看了什麼病,我猜用意是這樣,問題才會是這樣。

  • 我稍微瞭解到你的提問,某些issue涉及到人權的issue,有一些特殊的民眾,其實不想在健保卡上面的註記讓人有一些不同的差別待遇,應該是這樣的意思。

  •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其實在人權的issue上,不但是病人的issue,也是醫護人員很重要的issue,所以這一件事一直在討論當中,所以到底天秤兩端哪一些比較重要,我想兩邊都很重要,如果有一些註記在醫療訊息的提示上不完整時,可能在醫療的照顧上有一些疏忽,或者有一些安全上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把問題留下來、瞭解,但是這個是更高層次的討論。

  • 我們回到剛剛現實面的討論,確實在健保卡的卡體註記上只留下一些必要的資料、安寧療護的資料,大部分的資料都走上雲端,健保署最近在推雲端查詢系統及健康存摺,這個部分可以做很多讓醫護人員及民眾為更好的照顧,這個資料是越來越大的,卡片本身的載體是沒有辦法應付的,我想前面的背景也讓大家充分瞭解一下。

  • 事實上最根本的問題是到底健保卡是要保留的,剛剛有先進提到最主要是就醫的證明,可是因為卡上如果未來還有實體卡的話,卡上有一些就醫的資訊,假設要換實體卡片,是因為舊的容量不夠,但是你又說只保留精簡的資訊,直接丟到雲端就夠了,像器捐資訊或非常重要的資訊留在上面的話,依這樣的邏輯來看,現在的卡片存放量是足夠的,而且基本上有換發的必要,卡片存在跟這個東西要不要做虛擬化,這個是可以併行,沒有說要放現行的卡片才能虛擬化,這個是兩件事。

  • 謝謝提問,可能我剛剛的說明還不夠完整,因為我剛剛是只針對那個點的issue說明。

  • 剛剛的簡報有特別提到卡片為什麼要換?一定有想法要換,第一個確實容量是不夠的,以現在一代卡,像我自己是一代卡,現在卡片確實是32K,最近我的朋友新換發新的卡體可能是80K,容量確實比較多,為什麼?因為十五年前一代卡的技術,那時候認為是高規,但是十五年之後資訊環境來看,其實標準不夠,不是只有容量的問題,還有包括加密程序性,今天是開協作會議,我們大家都是工作夥伴,如果以現在資安標規,其實十五年的技術是不符合資安標準,因此還有很多問題。

  • 還有包含外面的顯性資料,包括照片,像我的小朋友現在健保卡上面還在放娃娃的照片,但是我的小朋友已經唸大學了,很多外在因素或者是內在因素,因此我們才會促成卡體來做一些改變。

  • 至於今天是一個開放式的討論,可能是實體卡、虛擬卡或者是未來想像的空間,非常謝謝大家今天給我們一些意見,我們再來凝聚一些共識,然後做一些政策上的思考。

  • 現在一個問題是:「現在要加入任何方便功能在新卡內時,先考慮第一線的醫療人員的使用便利及快速讀取。」我可以點名維志。

  • 我們在卡片設計時,如果按照目前現在使用的卡片,因為有儲存空間的限制,以後規劃新一代(卡片)時,如果要求的功能越多,或者我們要檢核持卡人就醫的身分及其所需要讀取的一些基本資料及之前的就醫紀錄,如果這一方面的需求越多的話,自然就會影響讀取的速度。

  • 所以剛剛主持人也才會講說我們在新一代的憑證裡面規劃,希望能夠儘量把卡體內容作簡單的資料存取,在診間就醫的當下,沒有必須立刻檢核,儘量用雲端的速度來處理。

  • 我們第一個要考慮的是,不要影響診間的診療作業的順暢度,以上。

  • 非常謝謝科長的說明。

  • 剛剛那個題目是我提出來的,那個題目的內容有幾個狀況出現,健保卡在推慢性病用藥有沒有重複用藥的相關資料,把責任推給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如果你們沒有發現這病人是重複用藥的時候,就要扣你們的錢,這一點事實上引起一些醫療人員很大的反彈,這一件事件事實上也可以看得出來,如果政府單位沒有真正考量到第一線使用醫療人員的痛苦,這個問題是沒有辦法處理。

  • 我為什麼會提到這個?因為沒有辦法快速讀取或資訊沒有辦法夠快速的話,會造成困擾,當醫生在看資料的時候,也就是這個病人有沒有重複用藥,等一下健保局會扣我的錢,因此要趕快看,如果你們是病人的話,你們會希望醫生這樣看嗎?你們會希望把你們的病看好,哪有心去兼顧到醫療資訊的這一件事?

  • 所以新一代的健保卡出來的時候,希望考量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在醫療服務品質上是不是可以落實?很多屬於醫療資訊可以解決的問題,像我個人還在看診,我們病人進來掛號的時候,他能不能掛,有沒有在之前的慢性病的部分,會不會時間還沒有到就來掛號,第一線就在那邊看而不能掛號,因此這一點是不是要同時考慮到第一線人員。

  • 主持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時間,10點20分是下一階段,大家還要透氣跟上洗手間,我先跟大家做程序上的報告,有一些題目是協作會議大家的討論,但是我還是跟大家順著把題目稍微講完,也許現在這樣的討論,暫時會先告一個段落,會進入到下午2點的時間,我們會再找一個時間來看sli.do的問題。

  • 這個題目比較長,我稍微再跟大家報告一下,還有一個問題:虛擬卡片的相關資料存在哪裡?放在手機或者是哪裡會比較安全?另外還有傳輸安全性的問題,這個是上面的提問,大家稍微想一下,如果有需要討論這一個題目的話,可以在小組時討論。

  • 第二個問題:實體卡有其必要性,雲端有時會有gap,如果沒有辦法立即載入及立即傳輸的部分。

  • 第三個問題:「今天的會議代表健保卡未來會全面廢除實體卡嗎?」沒有。我們對於未來健保卡怎麼樣的呈現方式,目前是用開放的態度是用provider、民眾的意見,還有第二場、第三場而後的代表來作討論。

  • 第四個問題:「實體卡與虛擬卡併行的話,如何確保載體一致?」這個會上等一下討論。

  • 第五個問題是提醒的事項。

  • 這個議題是非常前期的,所以健保署不一定有相關的立場,今天大家可以儘量提出一些想法或者是可行的建議,這個是給大家的提醒。

  • 接著:「健保卡改採虛擬化,是否應同時考量醫事人員卡感應或虛擬化?」今天可以把新生代回去討論,今天在座有一半以上都是醫療提供者,也許可以提供給我們建議。

  • 接著:「還有一千一百萬用第一張卡,但是每一年換卡有一百萬,兩個數據是否有矛盾?」

  • 會掉的就一直掉,不會掉的就不會掉,這兩個不矛盾。

  • 像我的習慣就很好,就不會掉(笑)。

  • 接著:「虛擬卡會跟健保署的內容有關,卡片寫入的內容是否在討論的範圍內」,麻煩等一下小組討論。

  • 接著:「沒有網路的話,能不能用虛擬卡片」,等一下也可以一併進入討論,因為有些是進入到實質的討論。

  • 有一些是實質的討論,沒有辦法在一時半載的時間內沒有辦法說明,緊守會議的時間。雖然表定時間請你說明流程,小小的休息一下,表定時間請看到牆壁上的桌子,現在是10點27分,我們在10點40分麻煩回到座位上,可能要換場放一些延長線的部分,有一些行政準備的工作,非常謝謝大家早上的參與。

  • (中場休息)

  • 各位好,我們第一個階段的討論,是「新一代健保憑證的期待與顧慮」,在剛剛Q&A的時候,同仁已經有開始提出一些新的功能,像卡片是不是可以存重大的傷病註記,或者是不是可以有小額錢包等等的功能,這個部分麻煩各位往右邊繼續填,也就是目前這四個新的功能是健保署同仁在簡報中提出的,讓大家有一些初步的想像,但是不代表新的功能有這一些。

  • 像剛剛所提的,可以讓卡片存重大的傷病註記,或者是剛剛各位有想到或者是討論時有想到的,都可以再往右邊寫。

  • 有些人會覺得怎麼會有這一種想法,不要寫這個,但是其實不要打斷想說這個想法的人,因為如果真的對這個想法有意見的話,就可以想說這個想法可能會有一些考量,我們要把這個顧慮寫進去,而不是把別人的想法拿調,我們希望可以儘量真實紀錄每一個人提出來的意見,並不是因為討論中就把意見抹煞掉,因此如果有新的想法、希望有新的功能,就希望把它寫上去,但是有些人如果把這個想法有顧慮的話,也請把這個想法寫在上面。

  • 當然,如果對這個想法沒有顧慮、而有願景,像剛剛有人提到卡片可以存商品註記,我們就可以想說在願景的部分,我們要如何存,是不是可以把情境稍微描述一下,可以更清楚那個概念。

  • 我們可以做三件事:第一,想新功能,而這個新功能有什麼樣的顧慮;第二,真實情境是什麼樣的狀況,大家可以把意見都想出來或者是寫下來,小組的協助討論同仁就可以幫忙大家把意見放在對的位置上,所以這個階段討論的時間,有五十分鐘,從10點40分至11點30分。

  • 對於目前的解說有沒有什麼樣的問題?健保署同仁剛剛有講了幾個限制。

  • 是非醫療資料?那個是限制嗎?

  • 對,就是健保署提到的限制。

  • 我補充一下他的想法,因為有一個設限的前提,是卡片裡面不能存放非醫療相關的資料,但是如果今天要拿卡片來做行動支付或者是電子錢包那就很明顯,一定要存放非醫療資料,這個好像是一個衝突的狀況。

  • 因為原本健保署的簡報裡面有提到這個部分,我們是不是可以請科長幫忙協助說明一下,有這個限制,但是這個意見也是原本在簡報裡面有提出,也就是可以往這個方向討論。

  • 我們剛剛的報告有提到,因為卡片本身,晶片裡面不能再存跟醫療非相關的,我的意思是如果行動支付來付醫療相關的費用,如果真的要做,其實就要透過修法的機制,因為目前現在法的規定是不能這樣子。

  • 所以你的議題是到底能不能討論放非醫療資料?

  • 我具體問一下,有兩個情況是:

  • 第一,行動支付跟電子錢包是行動憑證的狀態下,就是行動支付或者是電子錢包的樣態,或者是卡片上晶片存放的資料,其實今天在法規上不設限,就算法規有規定不能這樣放,但我們討論的方向,大家覺得要解鎖、應該要存放更多的資料,那也ok,是哪一種?或者是兩個都可以?

  • 其實我們也可以廣泛收納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家都要存一些別的東西,因為今天是廣泛蒐集,這個是大家的期待,勢必後續要修正法律。

  • 為何會提到行動支付?為了因應國家行動化發展的需要,這個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我們會把這個列為可能的選項。

  • 其實不一定衝突,我自己的想像,在座很多專家可以直接反駁,沒有關係,健保卡不能儲存健保以外的東西,又要有功能,就把健保卡虛擬憑證存在有行動支付的載體上,這樣就不衝突。

  • 我不知道這樣的解釋您ok嗎?

  • 健保卡對於行動支付、電子錢包,如果可以的話,是如何被限制在醫療相關的,或者是所有的消費都可以?

  • 這個我覺得可以放到小組討論。

  • 等一下貼的部分,為了要區別大家的願景跟憂慮,所以願景統一用藍色的便利貼,憂慮統一用黃色的。

  • 大家覺得我的意見除了願景跟憂慮之外,有一些前提或考量,因此就放在下面的部分,可以自己加一個前提,然後前提是什麼,因此新增的欄位可以用藍色的部分去key。

  • 接下來這個部分就交由每一組小組的主持人討論,討論的時間是到11點30分。

  • (分組討論)

  • 接著第二個部分,討論完願景、顧慮之後,大家可以再思考這個問題,看大家的想法怎麼樣。

  • 第二個後續討論的問題,如果實體卡要退場的話,看有什麼樣的前提,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針對第二個階段討論的內容,大家有沒有什麼樣的問題?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大家好,不好意思,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們需要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討論,所以麻煩大家回座一下。

  • 我們分組討論二的題目,其中一個是虛擬卡片,我們第二個題目是針對虛擬卡片本身在使用的情境當中,可能大家會想像到比較好的情境,大家期待中虛擬卡片使用的卡片從健保卡核發到健保卡使用的過程中,大概會是什麼樣的狀態,可以請大家描繪一下,所以第一個就寫想像怎麼做。

  • 我們今天有六組,有兩組就醫的情境,因為就醫的情境有很多不同的狀態,所以每一組的討論就醫情境都不同,有兩組是討論一般的門診,有其他組別分別討論急診、住院、居家醫療及社區領藥,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就醫的情況,但是其他組從健保卡的核發或者是討論非就醫用途都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是作急診或者是住院,我們都會有核發的程序,所以前面的流程,大家都還是可以討論的,所以可以先想像一下比較好的流程怎麼樣。在這個流程中,有沒有什麼樣的考量點、顧慮,也可以照著寫下來。

  • 這個階段多一個部分,如果我們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針對那一些顧慮想說有沒有什麼樣的辦法、解法,可能可以幫助大家解除這個顧慮,有的話也可以寫在解法。

  • 這樣子討論完之後,我們小組的協助討論者,可能要協助詢問一下各位,有兩個附帶的問題,討論完之後可以請問大家對於這樣的流程,大家規劃完之後,期待的是只有虛擬卡片,又或者是要同時有實體卡及虛擬卡,又或者是今天都開放,讓大家選擇,如果今天想要選擇有實體卡,就不要有虛擬卡,又或者是兩個都有,又或者是其中一個不要有,都可以選擇的話,這個是第三個。但是討論完流程、願景及顧慮之後,大家可以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看大家的想法怎麼樣。

  • 第二個後續討論的問題是,如果實體卡要退場的話,有沒有什麼樣的前提?大家可以討論一下。針對第二個階段討論的內容,大家有沒有什麼樣的問題?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這一段的討論時間是到12點20分,討論完之後會請每一位派代表說明,說明討論一及討論二的討論結果。

  • 剛剛有講到附帶問題一是虛擬卡片,同時有虛擬卡,或者是可選擇這樣的方式。

  • 其實除非第一題的答案是一,不然第二題沒有討論,所以大家的共識如果不是一的話,就不討論第二題?

  • 我們這一組討論了一下,覺得虛擬卡的憂慮滿多的,黃色比藍色多很多,想問附帶問題一,是不是可以選「0」,只有實體卡的選項?

  • 最後附帶問題一的實體卡也是可以。

  • (分組討論)

  • 有關於行動支付與電子錢包的部分,覺得第一個最好的好處是方便,套用再掏錢及找錢,當然第二個除了方便之外,也可以節省時間、節省批價流程,假設在醫院裡面可以批價再領藥,你們電子錢包的部分,你拿著健保卡,然後直接在藥局那邊,直接完成批價的辨識,然後可以直接領藥,也就是可以簡短流程。當然,這個就憂慮的部分,醫療院所的流程也必須跟著改變。

  • 當然,還要擔心駭客的部分,假設是用虛擬卡,那個地方如果在醫院比較內部,沒有網路會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

  • 第二,有關於虛擬卡片的部分,大概是討論比較多的地方,當然好處是,以手機來講就可以看病,那就不需要帶任何卡片;但是憂慮的部分比較多,以目前來講,假設沒有實體卡可以寫入,你這樣子在查詢資料,像雲端會有時間的gap,會造成安全上的疑慮,包括藥物的交互作用查詢,這個是醫師代表十分在意的部分。

  • 再來,假設沒有智慧手機,有高齡的個案,這樣子不方便,又或者是手機的資料移轉,然後擔心容量的問題,所以在這一個方面有帶到第二個部分,也就是會建議要有實體卡。

  • 再來,有關於非接觸行動化的部分,大部分是正向的,認為第一個可以節省時間、第二個可以節省成本,不管是卡機的消耗的部分,或者是卡片消耗的部分,這個是可以節省成本及方便性的部分。

  • 如果是虛擬卡的話,這樣子要能夠寫入資料的狀況,診所設備要更新,又或者是醫療院所更新要增加一些費用,這個可能是會有憂慮的部分。

  • 有關於授權機制,這個會對一些小孩或者是老人行動不便,會增加很多好處,有幾點可能要注意、要思考的,你可以授權多少人,那一些授權人的關係怎麼樣,假設長期由菲傭或者是外籍勞工協助的,這樣子外籍人員的關係,在法律上是ok的嗎?如何去證明這個授權是他本人授權的意思?如果是網路上授權,那如何確認那是本人的意思?是單次授權或者是永久授權,授權的時間長短,這可能都要考量到。

  • 假設被授權人不見得有空,可能有時三個月住大兒子、三個月住小兒子那邊,這中間怎麼辦?或者是小孩子的父母離婚,他們的監護權這樣會很複雜,在授權上都要考量到。

  • 生物辨識的部分,當然最好的好處是看診方便,而且可以更準確,因為之前可能會有一些冒用卡片的部分,如果加上生物辨識的部分,那麼會更準確。

  • 當然,這個疑慮是生物辨識的機器通常會比較貴,所以包含醫療院所的成本是會增加的,醫療院所有沒有補助?再者是資料加密性的問題,生物辨識以現在健保的cover是97%以上,這樣的資料如果沒有好好保存,而被不當應用,大概會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個第一個階段討論的結果,謝謝。

  • 大家好,我是吳厚臻,我主要是要講第二個問題的部分。

  • 有關於健保卡假設都是用虛擬卡片全面換發的話,我們的期待是不用出門就可以換發,在家裡用網路就好了。但是我們有一個憂慮,有一些年長者或者是有一些人並沒有行動裝置,因此沒有辦法享有這樣的功能。

  • 還有投保的部分,希望醫院那端可以主動通報,因為投保的部分主要是新生兒才會特別有投保的問題,如果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醫院可以主動通報,並且協助發放虛擬健保卡,像二維條碼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虛擬健保卡,這樣會比較方便。

  • 缺點的部分是,現在的憂慮是配發機制,因為新生兒的部分有可能是單親家庭或者是比較複雜的情況,像小孩出生,本來是爸爸在照顧,平常是爸爸帶小孩給醫生看,結果爸爸跑了,不照顧小孩,或是離婚了,要怎麼辦。講到授權機制的部 分,如何做移轉,我們會有這部分的憂慮。如果剛剛的情況,授權在爸爸那邊,他要是不交給媽媽或是其他親屬要怎麼辦。

  • 還有裝置綁定的部分,我們期待可以用APP,剛剛知道健保署這邊有開發一款軟體叫做「健保快易通」,應該可以用這部分來實現。

  • 另外,很多時候裝置綁定,我們很多時候會輸入密碼,密碼因為強度的問題,可能是強度太強,有時我們自己會忘記,像我很多的經驗是,用過很多軟體或者是APP,需要輸入的密碼,每個規定都不一樣,有的時候規定英文要大小寫或者是包含數字,甚至是特殊字元或者是長度,通常很多時候會設不一樣密碼的原因,是因為各家的密碼設定規定讓你變得每一次都不一樣,最後可能導致密碼忘記。

  • 遺失換發的部分,我們也希望可以用APP來申請換發。在申請就醫的部分,我們這是討論門診的部分,我們希望可以有很大的方便性,例如是用手機當載具,在診間可以作掃描,可以簡化一些流程與時間,也比較不會遺失。

  • 我們在掛號時,因為已經有APP或者是用手機掃描的話,我們也不需要額外的護理師或者是櫃台的人員,一方面可以降低醫院的人力成本。因為我們有時去看醫生,可能會不清楚等待的時間,或者中間有什麼事情會離開,希望可以有一個回報系統,也就是提醒你說下一個病患輪到你了,比較不會過號之類的。

  • 但是主要的憂慮是,剛剛提到裝置綁定會有一些密碼,如果今天是用虛擬裝置,密碼是不是每一次都要輸入,因為現行的健保卡在使用的時候,醫生會邊看診邊寫入一些資訊,如果操作到一半螢幕又自動上鎖,反而影響醫生在看診時的方便性,進而延長看診時間,這個部分會有一些疑慮;非就醫用途的部分,我們並沒有期待要如何做,但是有一個很大的憂慮,健保的資料,最後有可能會用在非授權用途,包含原本提到的生物辨識資料。

  • 後面還有一個衍生的未來發展,我們接受虛擬卡,但是實體卡必須要存在,假設實體卡要整個廢除,我們認為最大的前提就是虛擬卡會完整擁有實體卡本來的功能,包含了醫生能夠即時讀取病患幾個小時前就診用藥的資訊。

  • 還有網路的品質,我們也會希望全面可以提升,因為有些山區的醫院或者是醫院本身結構的問題,造成網路訊號有一些死角,會希望這部分都可以考慮到,謝謝。

  • 我先彙整一下你們大概講的東西:

  • 第一,行動支付或電子錢包的部分,方便不用拿錢,可以省時間,因為可以直接批價。缺點是醫院的流程要改,還有擔心會被入侵。

  • 第二,虛擬卡片是手機可以看病且很方便,但是缺點是醫生這邊有一個時間差,有安全的疑慮、手機的資料要移轉的問題及容量的問題。

  • 長者可能無手機、不會使用。

  • 在授權機制的部分,被授權的人如何是誰、授權的期限多長、監護權有爭議該怎麼辦。

  • 可以線上授權給家人。

  • 生物辨識的部分,好處是可以可以準確識別是誰,但是問題是這個設備比較貴,而且這個東西有加密性的問題,如果被盜用會很麻煩。

  • 全面換發的部分是在家裡使用方便,但是有人沒有行動裝置,投保的部分醫院可以提供通報,但配發機制要健全;同樣的,家庭糾紛該怎麼辦?

  • 同樣的,裝置綁定的話,會擔心密碼記不住。遺失換發的部分,是可以用APP來換發。門診的部分是在門診間掃手機,降低人力成本,回報看診的狀況。另外,密碼要不斷地輸入,醫生會非常不方便。用健保快易通來作授權設定。還有擔心資料是會被濫用的,這個是你們的憂慮。

  • 你們認為一樣是要有實體卡,你們的退場條件是虛擬卡的功能可以完整,然後網路的品質要做好。

  • 接下來換第五組,有前面組別講過的內容,其實在第一個部分就可以講不同的就可以了。

  • 第五組代表發言,其實我們這一組非常發散,有很多正反不同的意見,我們儘量忠實呈現,我們儘量不重複。

  • 原來表定上是五個,但是我們覺得針對新一代的健保憑證功能,我們還是有一些願景跟疑慮的部分,所以我們有另外再提出。針對行動支付的部分,我們還是認為應該是在實體上,而不是在虛擬上,建議是在實體上,而且要有一個上線的支付,這樣比較好。

  • 但是我們的疑慮是,不管是在實體或者是虛擬上,是有一些適法性的問題,健保法是針對健保卡的部分,是不能超出醫療用途之外,因此放行動支付或者是電子錢包,這其實跟健保的法規有牴觸。

  • 第二,針對金融法的問題,其實電子錢包不管是健保署或者是醫院端不適合作為發證或者是發電子錢包的單位,應該是要由第三個公證的機構,甚至還要有清算中心,真正要實施電子錢包這一塊,還是有適法性的問題要討論。

  • 第三,針對行動支付的部分,我們已經已經解決上面的問題,已經遺失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應該要補發或者是這樣的機制,也就是SOP來提出事宜及討論。

  • 在虛擬卡的部分,其實我們的願景還是給予比較多,希望未來是可以這樣子的發展,尤其對於可能是老人、小孩,也就是三明治族這一群,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小孩,也就是虛擬卡可以多解決一些問題。

  • 但是虛擬卡裡面,因為卡裡面其實還是有一些辨識身分,現在可以作為照片的辨識身分,虛擬卡是我們期望有這樣的發卡機制,應該還是要有顯性資料可以放在虛擬卡上,作為不管是醫療或者是憑證的使用機構上,可以做身分的辨識。

  • 在疑慮的部分,我們有提出五點:

  • 第一,緊急狀況,我們目前的醫療機構其實是健保卡可以直接插卡讀,但是如果是緊急狀況,手機往往會上鎖,虛擬卡沒有辦法用,所以是在使用上的狀況。

  • 第二,剛剛有提到身分的辨識,有講到顯性的照片及基本的資料,在醫院這一端,其實虛擬卡跟非接觸都有卡片的型態,是要用NFC、QR code或者是二維條碼,這都會涉及到醫院端設備的投入,不管是兩者非接觸性的行動化,也會增加醫院在設備端如何投入與布局,因為現在健保卡不管是每一個點,不管檢驗、檢查,甚至報導都在用健保卡,這一段也是我們在醫院的疑慮。

  • 第四,有關於併行的部分,其實有資料評估的問題,假設一個人持有虛擬及實體卡,這些卡片上的資料要如何同步,這個在同步上其實會增加很多要測試的,然後這些疑慮要去解決。

  • 接著是實體卡還是比較安全,就安全的角度上來講,其實在發卡上,實體卡上有一些規範的安全機制,但是虛擬卡的資料是放在手機上嗎?手機上是不是大家都可以碰得到?也就是虛擬卡的資料放在手機上,這個資料的部分是寫在哪裡?安全疑慮是我們要提出來的安全性問題。

  • 非接觸與行動化,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對它的期待比較高,願景比較多、憂慮比較少,我們可以減少實體卡,目前是讀卡其他的損壞,其實失敗率滿高的,要擦一擦或者是根本沒有辦法讀,非接觸性是減少磨損。接著是針對感控的部分比較好,因為是近距離接觸性的就可以了。

  • 第三,我們也強烈建議HCA應該要同步發放,不然一個麵包機是醫事人員卡跟病人一起讀,如果病人變成非接觸性,病人怎麼辦?裡面還有一個機構卡,機構卡是可以雲端化,但是醫事人員卡假設沒有同步還是要有三個,也就是雲端、病人非接觸性跟醫事人員卡,我們期待可以一併發放。

  • 在非接觸性裡面,大概只有一個疑慮,也就是資料同步的問題,我想這個還好。

  • 但是,有關於授權機制的部分,我們在討論應該是搭配虛擬卡的授權,有虛擬卡的狀況之下,我們可能才會有授權這樣的機制。這當中有幾個我們認為授權的問題,其實剛剛也有提到,也就是身分確認、有效期都不再提了。

  • 另外監護權剛剛也有提到,問題是有沒有一個叫做「取消授權」,我們有正向、有沒有逆向的SOP?這個部分也要考量,同樣也有身分辨識的問題。

  • 另外,一個手機上可以幾張虛擬卡,或者是一個手機只有一張虛擬卡。生物辨識很好,是不是可以增加健保卡的一些安全性使用?這個是我們對它的願景,但是在憂慮上,是不是醫院也要相對的?進去就要有讀,所以是不是有醫院要相對投資的成本?

  • 另外,對新一代健保卡憑證,我們比較多的期望是,內容應該要重新被檢討,是不是應該要列入討論?包括有一些重大傷病,像六次就醫,國民用藥只有三次紀錄,我們覺得不夠,因此我們希望在內容的部分要重新檢討適當性,甚至要擴充。

  • 新一代我想不管是在設備或者是速度上,雖然擴充,但是速度也可以一併做改善。

  • 另外,在虛擬卡發證的部分,不管是虛擬或者是實體,雖然不在討論的議題當中,我們表達可以加上電子簽章,很多病人知道是同意書,大家有簽過就知道那個其實滿繁複的,因此這個部分如果可以有納入議題考量的話,我們希望有憑證可以執行電子簽章。

  • 儲存非健保資料的部分,我們希望可以放電子處方籤的部分,醫院裡面有很多需要無紙化,但是因為交付給病人,都一定要實體的紙本,有沒有這樣的空間,可以讓非醫療用途的那一塊是可以擴增到處方、檢查、檢驗及電子收據這一塊,這個是針對健保卡規劃的回應。

  • 在虛擬卡的部分,我們有針對幾個(討論):一個是全面換發,大家的期待是,是不是可以當成跟身分證換發一起?我們是不是可以訂明確的時間?必須要討論開始公告有所謂的新一代(健保卡)時,是要多久的時間換發?是一年或者是半年?跟相對作業期都有非常大的關係。

  • 在憂慮裡面,其實換發之前有一段測試,而測試並不是只有流程測試,可能還有卡機,也就是所謂的虛擬卡、讀卡,有各種不同卡的方式,新卡也都要測試,因此測試的時間或者是廠商的設備,是不是要做驗證或者不需要,這個也大概都會有我們的憂慮在裡面。

  • 另外,剛剛講醫院是用什麼型態的卡片,我們就會搭配什麼樣的設備,這一些其實都需要一些評估的時間。

  • 另外,投保的部分,大家的期待是希望可以做線上申請,但是有一個疑慮是,我們如何確認線上申請那一端身分的確認,因為要有確認的問題,大家在雲端,其實都不知道用的是不是他,投保可以很方便,但是身分確認是我們另外要討論的議題。

  • 在裝置的綁定上應該要有手機,當綁定在手機上時,換機的時候怎麼辦?是不是要註銷再換到其他的設備上?我們希望有一個SOP。

  • 既然是虛擬卡,我們希望在操作上是不是有瞬間註銷的功能,也就是比較快速可以換。

  • 疑慮的是,在綁定的部分,這一些輔助並不是每一個人針對智慧型設備在做這一些事的程序很清楚,誰要輔導他們?是醫院端或者是投保的時候或者是註冊的時候,技術上的問題是誰來做處理?

  • 剛剛有提到一個裝置是不是只能綁定一個虛擬卡?或者是可以很多人?像我們的期望是針對老人、小孩有利的話,是不是一個手機可以綁兩個老人、兩個小孩,這也是我們的疑慮,包含在撤銷的時候也會有這個問題。

  • 遺失的換發,一樣回到怎麼辦理註銷,假設線上註銷一樣,也是確認身分的問題。

  • 有關於確認就醫的部分,目前現狀的卡,我們知道針對卡片上的多胞胎,尤其第一個月是依附媽媽這一塊,上傳的時候,對多胞胎部分的一些資料,在新的換發,不管是實體卡或虛擬卡都需要做一些改善。

  • 在醫院配置的部分,剛剛其實有講到,每個地點都必須要報到、身分辨識上傳及寫卡,所以其實醫院的投資成本也是很高的。

  • 非就醫用途,我們希望無紙化,包含同意書、檢查單、檢驗單及處方單是不是可以用電子單據放在卡片上來使用?

  • 另外,有關於虛擬卡的部分,如果沒有照片就沒有辦法當成第二證件來使用,以上是第五組針對這兩個議題的討論,謝謝。

  • 有幾個東西是新的,行動支付可能要像信用卡一樣,要有支付的上線。這個地方可能和法規牴觸,你們建議是要由第三方來做,並不是由政府來做,需要一個金融機關的控管。

  • 虛擬卡片的部分,你們認為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要有資料做身分辨識,你們擔心的是,補發的部分是要SOP,資料同步的問題。有時有的人可能出了事、送到醫院,但是他的手機卻已經上鎖,無法使用健保卡,但反過來說,手機資料安全也要有相關的保障,這是你們的想法。

  • 非接觸及行動化的優點是減少手機的磨損,但醫事人員的卡也要一起做相關的發放,而且這個設備要有投入跟相關的成本。授權機制你們建議要取消授權的功能,不希望授權給他繼續使用了。

  • 生物辨識的部分,要可以很準確辨識,這個剛剛提到的。你們認為卡片的內容要重新來檢討,你們希望速度可以提升、電子簽章功能及方便存處方籤的功能。

  • 這邊有沒有有漏掉的?你們也認為要有實體卡,對不對?

  • 第五組的小組長有給我們一個議題,也就是實體卡的退場機制,有考慮到各個族群,第一個限制是人人要會使用、要有智慧型手機,人人都會操作,包含老人、視障等族群,才有可能發放虛擬卡。

  • 所以智慧手機的普及、人人會用,這個是你們認為退場的條件。

  • 假設我不要的話,我要有一個取消的SOP,測試的部分要全面,包含設備也要進行相關的測試。

  • 投保的部分你們建議是由醫生主動通報?

  • 裝置綁定的部分你們認為是一人綁多人、多張卡或者是只有一張卡,這個是需要討論的問題。

  • 接著是遺失換發如何確認身分,這是大問題。

  • 你們討論的是住院,住院其實還是一樣,因為有使用到卡,所以設備要有成本。非就醫用途,你們會建議要有電子處方籤?

  • 要交付給病人所有的單據。

  • 電子處方籤及電子收據。

  • 我可能會有一點忘記剛才收了什麼東西,所以如果我漏掉或是我重複講,請大家多多包涵,或者提醒我弄錯了,謝謝。

  • 我再補充說明一下,等一下會請大家投票來說覺得最重要、最需要考慮的,如何來分配權重,請大家在聽的時候好好聽,也有一些別人提到的東西,你覺得非常認同,所以可以投給他。

  • 我們這邊是第四組,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討論的結果。

  • 像行動支付或者是電子錢包的部分,其實光這一題出來的時候,我們這一組有一個很大的共識,健保憑證應該要當作純粹的健保憑證使用,不應該有額外其他的用途,因此在這上面的每一個用途都有往這方向來發想。

  • 像行動支付或者是電子錢包的部分,因為健保卡很容易在某些就醫的情況下,你必須要交付給別人,比如你在護理之家及幫傭的情況下,要交付給他人,如果有結合行動支付及電子錢包的功能,會相當不安全。

  • 另外一個想法是,其實支付這個東西,信用卡跟悠遊卡之類的非常普及了,其實我們的想法是,沒有必要用健保卡來做電子支付的部分。

  • 虛擬卡片的部分,我們覺得是一個未來的趨勢,有很多的實體都會變成虛擬化,但是我們的憂慮是,這個有呼應到最後一題,也就是必須要與時俱進,不能只有虛擬存在。

  • 再者是當虛擬卡片出現的時候,要如何做身分確認,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要如何做?沒有網路的情況跟現在實體健保卡有一點像,這個是「例外就醫的程序」,如果是虛擬程序的話,是要另外制定一套程序。

  • 接著是非接觸式與行動化的部分,大家知道如果轉成非接觸式或者是行動化的話,有一個優勢就是不容易壞掉,這邊的憂慮是大家提到接觸式健保卡,其實在讀卡機是用一種特殊的規格,可能比一般坊間看到的讀卡機還要改,如果改成非接觸式或行動化,希望不會被綁定在一般的規格上,希望一般的機器都可以用。

  • 讀資料的時間很長,他們擔心在非接觸式或者是行動化的時候,這個時間依舊這麼長,這個是需要考慮的部分。

  • 接著是授權機制的部分,授權機制是年長者跟小孩是非常需要這一個部分,像失智及昏迷的人是需要的,希望在授權的過程中,必須有本人出現或者是有同意書出現。這其實是互相的,他們希望有一個同意書的機制,而且能授權的,可能是現在健保卡可以授權的一些監護人或者是代理人的角色,才可以授權。憂慮是如何防範冒用的情形,前面幾組有提到過。

  • 生物辨識有幾個沒有提到過,當生物辨識被留下來之後,有可能被用到其他的用途,我們剛剛這邊也有提到一個比較敏感的案例,像你去醫院抽血,那個血沒有用完,那個血會被醫生拿來作其他的實驗,這其實是另外一種用途,如果你的生物辨識存在卡片裡面的話,很有可能會發生這樣的誤用。

  • 我們有提到另外一個希望,新一帶健保卡的功能,雲端健保資料庫存了很多資料,實體的健保卡上面也存了一些資料,但是據第一線的經驗是實體健保卡的欄位其實是鎖住、不讓人讀取、寫入之類的,希望把這一些限制可以解開。

  • 另外,提到雲端資料庫的部分,還是擔心讀取的時間是不是很慢,這個是大家共同擔心的地方。

  • 解開鎖住的部分是不是可以補充?

  • 等一下請醫生補充(笑)。

  • 有關於第二階段,像全面換發的事,大家想像中的期待要怎麼做?其實希望多一點的資料可以一次到位,如果要全面換發的話,可以把一些相關的資料放進去。

  • 這個憂慮從頭到尾都存在,大家認為認證及控管機制都沒有成熟,因此是不是要換發,其實大家一直存在一個疑慮。

  • 我剛剛有試圖詢問大家說你覺得要做到怎麼樣,你的疑慮才會消失?他們說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一些做法,像拿美國的認證來說是用某個機制,然後就可以被說服,但是比較不相信說自己做得多好,大概是這樣的東西。

  • 接著是投保的部分,目前如果是虛擬卡的話,民眾希望可以在線上投保,投保跟退保可以一次完成,並不是可以跑兩個地方,接著是可以個人作為投保單位,我對健保不是很熟,但是現在的投保單位是全臺有固定幾個可以投保的單位,如果有虛擬卡的話,是以個人為單位來投保。

  • 接著憂慮的部分,以前我們在投保的時候,可能需要給要幫我們投保的代理人一些資料或者是資訊,現在如果是虛擬的話,大家在先上按一按就可以了,這樣要如何授權給代理的那一些人?這個是他們的疑慮。

  • 其中有一些想法,像可以用自然人憑證來證明你是小孩的監護人之類的,又牽扯到其他的憂慮,像如果你是外籍人士,你沒有自然人憑證,該如何做?

  • 接著是裝置綁定的部分,希望綁定的時候,同時可以跟手機本身的機碼或者是門號之類的東西可以綁定,這部分完全是安全性的考量。

  • 遺失換發的部分,其實我們這邊有一些想像,假設虛擬健保卡可以綁帳號密碼之類的東西,在遺失換發的時候會非常方便,因為知道帳號密碼就可以馬上申請一個虛擬的健保卡,但是同時也是會有忘記密碼之類的問題存在。

  • 但是就醫的部分,因為我們分配到的是門診,如果大家覺得有虛擬健保卡的話,唯一的好處是方便,憂慮非常多,虛擬卡儲存雲端資料的時候,跟實體卡很慢,這個是擔心的。

  • 實體卡是上面有照片,但是十五年不換,但是至少上面有照片,如果沒有照片的話,你如何做人員的辨識?

  • 像虛擬卡跟實體卡同步的問題,像我們有講到早上看一間、下午看一間,早上用實體卡、下午用虛擬卡,大家知道實體卡會儲存前幾次的醫療資料,如果有的話,如何跟前幾次的醫療資料同步。因為實體跟虛擬雙軌併行的話,怕會增加第一線人員的負擔。

  • 以前我們用實體卡的時候,醫生插卡就可以讀到我的資料,拔了之後就不能讀到我的資料,但是用虛擬卡的話,如何讀?假設是QR code好了,這個是不是就一直存著?你人走了之後,這個資料,說不定醫生還可以繼續讀,這個是我們在就醫流程思考到的問題。

  • 剛剛提到虛擬卡看雲端資料很慢的話,我們希望虛擬卡上面可以儲存部分的醫療資訊。

  • 非就醫用途的部分,我們留下一個,也就是本來就不應該在非就醫用途使用。

  • 另外,剛剛有提到一定要有實體卡的題目,我們這一組的結論是,在還沒有很完整的安全規範及究責規範底下的話,我們是不同意有虛擬卡;就算有了,也是雙軌併行,也不是虛擬卡的機制,謝謝。

  • 一定要有實體卡,如果有虛擬卡的話,一定要有責任歸屬的完整規劃。我們認為實體卡沒有退場,所以根本沒有討論退場機制。

  • 虛擬卡第一個是資訊安全,第二個是?

  • 比如資料外洩或者是怎麼樣之類的整個究責路徑的規劃。

  • 我先確認一下,第四組是行動支付或電子錢包,怕被盜用是第一個,認為有很多的支付方式是不缺健保卡的方式;接著,要建立另外就醫SOP的流程。

  • 另外就醫是沒有網路的情況之下。

  • 接著是速度要提升,但是不希望這個東西綁特定的設備規格。授權機制裡面要有一個同意的授權機制,這個是機制的建立。生物辨識的部分,怕生物資訊被用在其他的用途。

  • 後面有一個要能夠解開鎖住的資料,是不是可以幫忙說明?

  • 現行的健保卡32K當中有四個區段,有基本資料,總共有八項,健保資料二十二項,醫療專區資料有四項,衛生行政專區資料也有三項。

  • 醫療專區的資料當中,第一個是門診處方籤,第二個是長期處方籤、第三個是重要廚房項目,這個是比較貴的檢查,第四個是過敏藥物,現在只允許寫入、不允許讀取,現在要上雲端才可以規劃這一些資料,這個非常奇怪。

  • 如果把資料上雲端傳的話,這個二十四小時之內,有可能早上看一下診所、下午看一下診所,就讀不到早上的。

  • 是早上還沒有上傳嗎?

  • 對啊!還沒有,因為讀不到。而且上傳讓人家讀到雲端訊息,也可能是兩、三天以後了,所以如果可以解開、當場看,或者更進步,也就是我根本不用解開,因為現在的藥品叫做「三同政策」,同成分、同距離、同價格。慢性病的處方籤上面還存在,沒有消掉的資料,那個寫不進去,這樣連讀都不用讀。

  • 第一個部分是起碼解開就不要上雲端,現在是很多醫療院所的痛苦,還有適法性的疑慮。

  • 資料要能夠同步。

  • 也就是醫療專區資料的這一塊。

  • 如果資料同步的話,就沒有必要解開,因此第一個問題是資料要同步,我確認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 像早上看病資料要上傳,不應該拖到下午的時候。

  • 這個不可能,不要分上午、下午好了,10分鐘在這邊看、10分鐘後在那邊,這個是不可能的事,再快的訊息也沒有這樣子。

  • 所有的控管機制都在那一張卡片當中完成,我想唐政委應該瞭解我的意思,因為今天的議題,我感覺是這樣,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變成複雜化,如果可以單純化,也就是卡片當中解決,就不需要在雲端解決。

  • 我的意思是資料要同步,可以分兩個層次,一個是線上同步,如果線上同步不可能,至少線下同步,你們的層次是鎖住的資料可以解開,這樣可以嗎?

  • 可以,這個是第一步。

  • 你們會認為換發這一件事要一次到位,但你們的疑慮是換發的控管機制什麼,你們希望投保這一件事可以一次完成,不要跑多個地方。

  • 投保跟退保。

  • 希望有一個新功能是以個人為投保單位。

  • 如何授權去辦理投保與退保的人?

  • 另外裝置保密可以跟手機的機碼跟門號來綁定。

  • 另外,遺失換發的話,像裝置綁定的時候,也可以用密碼來綁定,這樣遺失的時候,就可以用密碼來認證。

  • 門診的部分你們擔心速度很慢,你們如何確認門診的人是本人呢?如果要確認,有時需要這個人不斷輸入密碼又很麻煩。

  • 再來,剛剛提到資料同步的問題,我今天早上去別的地方看病,下午再去別的地方,這兩個地方要如何同步?不是線上就是線下,上午的診所要看到上午診所的資料。

  • 是虛擬跟實體卡分開。

  • 所以是虛擬卡跟實體卡資料同步。

  • 我們好像沒有講到不斷輸入密碼很麻煩。

  • 對不起,我把這一張卡拿掉。

  • 離開門診後,醫生就不能讀卡上面的資料。

  • 實體卡是會把卡帶走,卡不在醫生手上就讀不到資料,虛擬卡你授權讓他讀之後,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或者是虛擬卡的樣子是不會變,就可以永久讀你的資料,類似像這樣的疑慮。

  • 你們認為不應該有非就醫的用途。

  • 另外,你們認為也一定要有實體卡,你們沒有退場機制,而是討論虛擬卡出現的條件是什麼,第一個是資訊安全要落實、第二個是究責機制要完善。

  • 接著請第三組。

  • 大家好,我是第三組,因為前面講了很多,所以我們都會差不多,因此想要介紹這個主題就下場了,這樣比較簡單一點(笑),不過還是碎碎唸一下。

  • 有關於行動支付及電子錢包的部分,主管機關雖然是健保卡的運用,但是還是由現行的金管會或者是主管機關,相關的資料不應該是經過健保署。

  • 第二,如果是用健保卡去做行動支付,消費是不是限於醫療用途上就好了,而不做其他用途的消費。

  • 隱私權的侵犯,像我們的資料都還是會存在手機上的話,有時你的消費紀錄,任何人拿到你的手機就可以開或者是你老婆看到就看到你的所有消費紀錄,這個是普遍性的問題。

  • 第三,消費紀錄跟醫療紀錄建議不要放在一起,如果被解開之後,就算裡面有一些資訊被隱蔽了,但是事實上透過資料連結是連結到某些人相關的資料,所以這兩個不管是在手機內或者是雲端上,都不應該放在同一個區塊,會比較危險。

  • 第四,虛擬卡片的部分,如果卡片已經虛擬化的話,可以在手機或者是PC就可以利用虛擬的卡片來查到所有的就醫資料,包含健康檢查的資料,這樣是比較好的。

  • 剛剛講就醫的時候,你會拿一張實體卡片,上面會有照片,所以你的身分認證方面是卡片加照片,虛擬的部分我們認為這個認證機制還是要一致,有人提到說不能拿了虛擬卡片就就醫,跟實體卡片就醫的原則不一樣,因此虛擬卡片是不是要做個人辨識的部分,希望實體與虛擬都要有一致性的做法。

  • 虛擬卡片是手機有可能轉賣,資料消除如何讓大家安心,這個是很大的問題,不然有一些東西外流就不是很好。大家講一些虛擬卡片上資安的問題,這個要注意。

  • 有關於非接觸與行動的部分,行動化當然很好,但是要考慮到虛擬化或者是行動化的當下,像有一些遠距就診的部分,希望虛擬化之後,然後有一些周邊的東西都可以配合,也就是減少醫師、護士看診時的負擔,這個是要跟著搭配。

  • 授權機制的部分,我們這一組比較特別的是,剛剛講到授權的範圍,我們會想到授權分級,授權外勞只是帶他去看病,但是授權的範圍是不可以讓這個人看到就醫資料,這個是兩回事,授權的人員、類別之外,還要有一個分類,像Level 1是只能帶他就醫,Level 2是一個程度,Level 3是隱蔽的資料,也就是資料要分級。

  • 而且授權機制對老人家來講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現行實體卡片拿在手上知道不會被冒用,因為理論上它在你的手上,有一些授權機制之後,長輩不知道你的卡被授權了,有些人去冒用幫你辦一些健保服務,健保卡要給我,事實上拿到外面用,未來虛擬化的部分,我相信在這一個部分是會更常發生,因為卡不在你的手上,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卡」。

  • 有關於生物辨識的部分,其他組提到用健保署來保管身分辨識的東西,因為現行手機本來就有指紋辨識,也許只是透過手機的指紋便是來做身分認證,理論上很好用沒有作,但是手機的開發者可能是Apple或者是Android的廠商,你用綁定的辨識是ok的,但是很難保證是不是會去做其他的用途,所以手機原來有辨識或者是原來做生物辨識,我們這一組希望在法上就要有嚴謹的規範,這個是跟個人的隱私權非常有關係。

  • 現行有一個問題,未來也是會有,現行健保卡也就是愛滋病的部分,像那個層級是不是要開放給醫師看,現在跟未來都會有,如果不給醫師看,你又可能會影響醫師的判斷,這一個部分不管是新舊,健保署還是要做比較大的考量。

  • 偏遠地區提到一些問題,像一些資料同步性的問題,偏遠地區事實上在A診所看病、在B診所看病的話,資料上頭沒有那麼即時,所以現行偏遠地區用的方法是醫生還是會請你拿藥袋出來看,並作判斷,未來虛擬化之後,這一種基礎建設還是要做好,才有可能往後推,網路的建設還是要做好。

  • 我們這一組報告到這裡。

  • 第二個問題,我們這一組主要的共識是,實體卡片不能亡,還是要有實體卡片(笑)。要換發就換發,但是我們有一些憂慮,有些人沒有手機,如果你虛擬的話,是要虛擬到哪裡去?

  • 另外,手機的規格也很重要,如果未來要用虛擬卡片,如果不走QR code,像剛剛有人提到,比如掃了以後,永遠在醫師的PC上,要看就看,如果採NFC的方式,可以「嗶」的時候就可以看,但是拿走就沒有辦法看,對於非接觸式的部分,規格的方向是固定或者是沒有固定?如果沒有固定的話,可能80%的人有這一種是可以的,但是20%的人用這一種就不行,因此推出的時候還是要考量現行設備的資源。

  • 資料轉移跟遺失換發都有關係,從A手機到B手機的時候,你要怎麼做,可能要思考一下。

  • 裝置綁定的部分,我們會希望不要同時多個裝置,一張卡出現在多個裝置上,這樣會造成一些誤用及冒用的情形,我們希望一張卡同時在裝置上使用,也就是虛擬的部分。

  • 可是這個有一個問題,也就是你的移轉機制要做得更好,像這個不能用的時候,要如何移轉?好比給爸爸的時候,媽媽帶小孩子去看的時候,轉換機制可能會更好。

  • 另外,虛擬有一個問題,也就是手機沒有電的時候,怎麼辦?那就不能看病嗎?當然解決方案很簡單,每一個醫院都裝充電站之類的,那就可以解決了。沒電跟壞掉都是另外一個問題,轉換快的話,也許可以解決某一個部分的問題,但是終究還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遺失換發的時候,像剛剛講換發還有一個問題,手機不是壞掉,而是送修的時候,怎麼辦?有一些配套的機制,綁定的方式都還是要想清楚。

  • 以就醫端來看是急診,很急的狀況下,在沒有網路的狀態時,還是要能夠看病,所以現行還是有這一個問題,離線怎麼做?大家現在存在健保卡的實體卡,未來是虛擬卡片,事實上可以存的東西更多,但是那一些機制都是要想好。

  • 第二,你用手機去看病,這個並不是急診的問題,而是所有都有問題,現行是一張卡片,但是那一張卡片如果讀不出來,很多人都有讀不出來的狀況,那怎麼辦?卡就壞了。

  • 手機讀不出來,怎麼辦?人家問什麼問題,人家是問手機的問題或者是裡面的卡壞了,或者是健保署的網站有問題,那個問題變得更複雜了,實體卡片很簡單,所以當未來用虛擬卡片時,有一些壞掉的狀況,你很難讓護理人員,或者是前線的醫師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醫師怎麼知道是不是手機壞了。你怎麼從程式面來判斷哪一個階段壞了,這個機制可能要再思考一下。

  • 接著,這一種虛擬的卡片最怕的是資料外洩,不好意思,雖然大家都是很高學問的人,但是事實上對資安的認識是非常低落的,因此怎麼樣教育民眾,甚至是護理人員、醫療人員,事實上政府還是要做到,因為所有都虛擬化了,因此資安(硬、軟體)的部分都要做到好,軟體的部分是指人的部分。

  • 現在直接卡機讀實體卡片,可以做一些認證與報稅,如果未來是做虛擬的話,稅捐機關的程式要做一些修正,要讓你的憑證來做一些報稅,這個是一些用途。

  •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剛剛已經講過了,也就是「實體卡片不能亡」,謝謝。

  • 時間的問題先不總收,請第二組先報告,然後再第一組報告,我最後一次收完。

  • 大家好,我們是第二組,第二組在行動支付跟電子錢包的部分,我們認為政府不應該來做支付的金流,應該要鼓勵現有的行動支付方案跟前面一樣,主要的憂慮是卡片遺失不管退款或者是與其支付卡混淆,在行動支付,我們覺得國家不要做,但是如果未來有更方便,像可以在行動支付的裝置上放虛擬卡片的話,也要考慮到非信用卡族群是不是可以享同樣便利的功能。

  • 在虛擬卡片的部分,我前面講過就儘量不講,我們覺得應該要併行行動裝置,例如手機未來是不是可以授權到更多的裝置,像醫療用的手環之類的,需要加密或輸入密碼的,整個設計的就醫流程要改變,如果是虛擬卡片,你進去是刷你的手機,現在健保卡是插在那邊,但是你看病的話,就把手機放在醫師旁邊,整個流程設計就會不一樣。像有時健保卡會夾在病歷上,這一種事就可能要改變。

  • 虛擬卡片要很注意的事情是,虛擬卡片任何的資料內容,不應該跟任何非醫療相關的東西做資料交換,像你都在手機的APP上,不應該你的健保卡資料、信用卡錢包,又或者是錢包帳戶可以讀到那個資料,那個限縮在虛擬卡片本身上。這邊也要注意城鄉落差與數位落差,所以我們也會覺得實體卡片要繼續存在。

  • 接著,我們會想到虛擬卡片還是需要放照片、身分證字號,這個包括在不容易搞混,假設有三個小孩,要看到底是三個小孩的哪一張卡。

  • 在接觸跟非行動化的部分,就是讓醫師可以少帶東西,我們基本上想像的接觸跟行動化是base on NFC或者是「嗶」卡的動作。

  • 在授權機制的部分,我們認為授權要有期限,例如可能是慢性病三個月的藥要跟他領,或者是短期的,或者是可以臨時授權他人看診,但是我們剛剛說萬一有三個小孩刷錯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爸、媽看病,但是有五個兄弟姐妹,到底是誰可以拿到這個授權帶爸、媽去看醫生,還有看診的問題與資訊安全。另外有醫療院所更換裝置的成本問題及隱私權。

  • 在生物辨識的部分,這邊是搭配虛擬卡片跟授權機制,我們認為生物資料不應該全存在健保局的總資料庫裡面,應該儘量利用現在手機本機端的資料辨識,可以讓醫院不要建置成本,也就是不要建一個資料辨識及人臉辨識器,還有資料丟失的時候,不會一次大量資料外洩。

  • 第二組報告第二個階段的部分,因為我是健保署的員工,所以麻煩影片後製的時候,cue一下「以下言論不代表本署立場」(笑),因為我只是代表忠實呈現本組討論的結果。

  • 健保卡核發的部分,我們也是認為虛擬跟實體卡應該會一直存在,至少在我們聰明才智看得到的地方,應該不太可能做到實體卡完全退場化。

  • 不過我們認為還是要有進步,目前接觸式卡片的一些問題,大家都有提到,這個部分應該可以有落日條款,讓實體卡提供感應式功能就可以取代接觸式的做法,這個是大家的期待,但是這個部分要有一些醫療院所要跟得上換發速度,這個是很重要的問題。

  • 後續如果要全面換發的時候,怎麼樣提供很好的作法,像剛剛提到的網路申請或者是什麼樣的方式來提供全面換發,不要像過去一樣這麼複雜、困難的方式,才可以達到換發便民的效益。

  • 在投保的部分,剛剛也有提到一個東西,因為已經虛擬卡化,有一些權限設計的部分,都要考慮進去,剛剛有提到是虛加實,因此我們還是希望可以保留讓民眾選擇。

  • 另外,剛剛也都有提到裝置會有控管問題,像一張卡最多可以綁幾張虛擬的問題也要思考。

  • 大家沒有提到如果換虛擬卡以後,不是可以省200元嗎?當然前提是不要把系統的開發維護費用攤進去算虛擬卡成本。

  • 這一組的題目是社區藥局領藥,我們這組有年紀很輕,但是很資深的藥師可以提供實務經驗。我們剛剛有討論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處分籤目前是用紙本,希望以後可以用電子化,目前是診所印出紙本,但是紙本有一些民眾是會影印或者是不合法的處理去重複領,其實這個對整體來講不是好事,未如果可以搭配一些防護機制或方式,讓藥師可以快速辨認,也可以達到避免這樣的問題。

  • 剛剛先進提到一些雲端應用的部分,如果這個政策繼續規劃的話,希望虛擬卡可以考量到這一些問題。

  • 還有非就醫的部分,目前民間很多的運用都是屬於第二張身分證明的部分,這個回歸到目前法律上有一些考量的問題,未來我們希望在尊重資訊安全的情況下,由持卡人來自行決定,謝謝。

  • 我們是第一組,各位長官大家好,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剛剛很多先進講了一下,我很快帶一下討論的主題。

  • 第一個部分,就實體卡片來講,還是有一些在離線、使用習慣的問題,實體卡片必然還是需要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討論支付議題時,健保署本身當然不太適合來支付,但是有一些的情況,因為我們畢竟沒有這麼多錢來發卡,或許可以想一下勞保卡來結合信用卡或者是金融卡的方式,讓銀行協助與貼補健保卡發卡的費用,這或許是做法。

  • 如果是以這樣的做法,一定要有一套比較健全的規則來做到這樣的事情,我舉一個例子,如果你跟信用卡結合的話,像Apple Pay直接用下去,就不用再做後續的事。

  • 接著,有關於虛擬卡片的部分,其實技術上來講,要做到這個程度,其實很多先進都有提到可以做到一些事。但是最主要的地方談到是,如果你用虛擬卡片之後,當然有一些延伸的功能或者是可以做到,也就是可以有一些照片,因為現在大家在就醫的時候,醫生會希望知道病人是誰,當然有一些比較清晰的相片可以協助醫護人員確定是本人的話,這當然是比較好的地方。

  • 另外,如果我們有多張的話,虛擬卡片要建立一個規格,是不是要多張,如果多張的話,如何維護一致性的議題,這其實有很多選擇,舉一個例子來講,像我們有實體與虛擬卡片,如果你用你的手機去讀卡,一讀實體卡片,實體卡片就作廢了,所以要看我們的政策到底要怎麼做這一件事。

  • 至於非接觸化與行動化來講,第一個部分其實以現在的技術來講,我們其實都可以做到雙膜的卡片,我們可以同時也接觸式的晶片,其實只是要不要支援非接觸式而已,這個部分其實以非接觸式讀卡機的費用,大概是接觸式讀卡機的兩、三倍來講的話,這或許可以做一些保留,當然以接觸式來講。在使用上來說,會需要一些時間,而且其實會有一些容易磨損的問題,這其實是大家要評斷的部分。

  • 我順便講一下,一般來講,之前有提到卡片讀取速度過慢,那個跟接觸式與非接觸式相關,那個會經過多卡認證裡面,卡片的程式要經過很多不同的step來轉換,因此可能還是跟基礎建設會比較相關。

  • 接著,有關於授權的部分,有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是,我們授權的對象到底是允許任何人都可以授權嗎?又或者是只能授權給特定人?我們是不是可以多方授權等等,這其實是有一些數量的限制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考量。

  • 我們最後有一個其他的顧慮或者是其他的建議,現在大家講說密碼是用Triple DES,可能強度不夠,我們知道量子電腦那麼厲害,都已經出來了,所以我們可以考慮用量子電腦機制的密碼,可以作為下一代健保卡密碼機制的設計,這是我們第一個部分。

  • 我們很快講第二個部分,也就是就首先健保卡核發的部分,基本上除非我們是用實體卡,要不然虛擬卡沒有全面換發的問題,因為虛擬卡其實只有今天來講有空的時候,就把它轉成APP,所以我們現在既有健保快易通或者健康存褶的系統,都有這樣的系統了,只要做一些更新的動作,我們就可以做。

  • 甚至,我們如果未來要發新卡的時候,也可以仿照既有身分鑒別仿卡機制,由實體卡再去建立到虛擬卡的部分,只是這個point我們要如何推廣,讓各個民眾可以做更新的事情,一般會建議由診所或者是醫療院所可以做一些提醒的功能,只是自然就會增加一些人員的負擔,這個是另外一個問題。

  • 就投保來講,我們一般討論是分新生兒與外國的部分,前面大部分是有卡了,後面就會說沒有卡,通常是新生兒跟外國人,新生兒我們有討論過不太可能給他一張虛擬卡,直接綁到虛擬卡上面,因此基本上是跟戶政機關合作,也就是帶著去戶政機關登記,然後讓戶政機關處理,綁定到父母的手機上來處理這樣的事。

  • 就外國人來講,可能要臨櫃的方式,要到特定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或者是投保單位來做這樣申請的事情。

  • 接著是裝置綁定,一般來說我們現在既有的健康存褶,其實有非常好的裝訂、綁定的機制,也已經做了很久,其實沿用既有的機制就可以了。不過據說現在用的機制,好像那一家公司年底宣布要停止營業了,所以各位可能要做一些因應,或者是政委可以想辦法讓國發會接一下,這個是小小建議。換發的部分,我們會建議跟投保的程序有一些類似的情況。

  • 最後,就醫的部分,我們分到居家醫療的部分,其實我們會覺得有一些問題滿麻煩,像今天一個居家照訪員去作配對,我還要扮演MIS的能力,其實相對來講,引發的cost會很高,不管用哪一個介面,是要做配對或者是做處理,其實居家醫療的地方,如果民眾用得是虛擬卡,我也是用行動裝置處理,這其實會有很多環境設定的問題,因此我們會建議在這一個地方還是用實體的方式來解決會比較好。

  • 總體來講,我們還是建議用實體及虛擬兩者併行的方式來進行,謝謝。

  • 不好意思,我知道時間上趕不及,但是我大致幫大家把意見彙整一下,如果我沒有講好的話,請大家務必補充,也請大家確認一下自己的意見都有被放在上面,也請大家儘量幫我補充。

  • 我一次總收好了,行動支付或者是電子錢包的好處是不用拿錢、省時間,可以直接批價,但是建議要有一個支付的上線、限制只有醫療用途,有人建議可以結合金融卡,讓銀行不要來負擔一些成本。但是缺點是醫院的流程要改,可能要跟法規牴觸,建議不要由國家做,由第三方來做,這個要經過金管會的監管。

  • 有人擔心弄電子錢包是,手機被入侵,或者是被其他人拿了手機,被授權以後去使用,因此消費紀錄就會被看到。還有消費資料不應該跟就醫的資料放在一起,以避免交叉稽核導致個人的足跡被看到,也有人認為相關的規則要把它建立好。有人覺得已經有非常多的支付方式,並不缺健保卡一個。

  • 「虛擬卡片」:願景是可以用手機來看病,很方便,要有資料來作身分辨識。身分辨識機制與實體卡機制要是一致的,有人覺得好處是可以解決卡太多的問題。但是資料消除的機制要完善,以免手機轉賣之後被還原出來濫用,甚至要把加密的機制設計好。

  • 虛擬卡片有時間差、有安全的疑慮,因此資料補發的部分有SOP,容量會有問題,手機是出事的手機上沒有辦法用,有人不會用及資料同步的問題。

  • 資料安全要有保障,醫療的流程要重新設計來符合虛擬的卡片,以及要注意數位落差,也要考量如果沒有網路的話,要怎麼辦?另外建立SOP。

  • 「非接觸與行動化」:好處是可以減少磨損,有人希望速度可以提升,像剛剛老師有補充,這一些東西是有程式要處理。像醫事人員卡要一起發放,但是缺點是設備要成本,不能綁特定的規格。

  • 授權機制方面,可以授權給其他家人使用,可以同時授權給多人,都是很不錯的功能,但是同時要有統一授權的機制、取消授權的功能、要規劃,有一些被授權的人可能不應該看到其他的資料。

  • 再來被授權的人是誰,這個身分可能要做一定程度的限制,有些人可以被授權、有些人不可以被授權,如何證明這個授權是本人的機制,這個授權的期限要多長,有沒有可能被盜用?甚至如果這個小孩監護權有爭議的時候,這個授權該怎麼辦?

  • 「生物辨識」:好處是可以準確識別人,可是法律要作嚴格的規範,以及身分辨識的資訊,有人會認為不應該被存在資料庫上,建議只要用本機來做生物辨識就好了;但是缺點是,有人會擔心,假設生物辨識是由醫療院所來做的話,設備會比較貴,怕資料會被用到其他的用途。

  • 卡片的部分,就整個大的願景功能,卡片存放的內容是放在哪一些該放、哪一些不能放,有人會加上電子錢包,還有放在電子處方籤的功能,這個資料是不是再開放給大家或者是開放給醫生看,這可能是需要討論的問題,但如果開放的話,擔心有些人註記會遭到被歧視,如果不開放的話,擔心醫生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 有關於資料同步的問題,因為有些地方,像偏鄉地區的網路非常嚴重,因為網路不一定是通暢的,線下的地方,卡片資料沒有辦法解鎖,所以資料很難同步,有人會建議鎖住的資料看有沒有辦法在線下也可以同步。還有加密的機制,未來Triple DES是不能用了,加密的機制要再強化。

  • 現在看起來所有的組別都認為不管虛擬卡怎麼樣,一定要搭配實體卡的存在,實體卡有一個退場的條件,有些人說功能會完全取代實體卡或者是網路品質好,智慧手機普及及人人會用,這是實體卡會退場的條件;虛擬卡要導入的條件,資訊要安全、究責機制要建立。

  • 第一個部分有沒有人要補充?

  • 剛才看到上面所列的影響,方便性、實用性也有了,我可能要加一個,也就是有關於目前整個改變硬體的費用,還有軟體可能影響,是不是造成第一線醫療人員負擔的部分,像特別編列一個預算來幫忙醫療院所,而不要造成第一線醫療院所去應付這個,然後增加他們的負擔,這個會讓第一線的醫療人員覺得有受到一些照顧。

  • 按照以前的做法,政策改變時,預算在哪裡都沒有編列,我們就要吞下這個苦果,因此是就第一線人員的負擔要注意。

  • 行政流程的負擔、機器的改變,以前都發生這樣的改變造成醫療成本負擔,我們想說如果要這樣的改變時,是不是要跟第一線的人員討論。

  • 第二,我再講一個實務的例子,所有的改變,假設我們用現在整個雲端系統來做,只要上去雲端,全部雲端所有的管理是由政府來做,我們不要,我們只要接受我們的運用就好了,這個在實務上,我不知道唐委員是不是覺得可行?因為在醫療全聯會討論過非常多次,我們剛剛講了整個預算的部分都是一個問題,但是假設政府能夠提供雲端系統,上去使用再下來,其實是很簡單的,我們只要負責硬體的部分,請你們可以考慮,謝謝。

  • 第一個是設備與人員轉換成本的部分要被考量,其實很多地方都一直不斷提到設備的成本,人員的成本可能是新的部分,還有一個是資料上雲端,這個會讓你們比較方便。

  • 我再看一下使用歷程的願景。

  • 「虛擬卡」:假設我們有虛擬卡的話,再加使用網路換發是方便的,換發的時間點可能要好好討論一下。

  • 如何確認升級者的身分,這是本人或是有授權的人,可能要處理一下。換發以後,如果取消的SOP要建立。有人會建議也許可以用升級快易通的方式來做。也有人覺得換發一次到位,會避免轉換的時候發生成本。建議插入式的IC要分階段落日,但是缺點是有人會說可能沒有行動裝置,測試全面、也要有的測試,控管機制是什麼,手臂設備會不會有技術上的限制,如果醫院要放設備的話,可能還要有成本。「有人沒有手機」、「不會用」就放在同一欄。

  • 投保的部分,想像中醫院可以主張通報,也就是小孩主動通報去投保,也有人建議一次完成,不要跑很多地方,不管是投保或者是退場,以個人為投保單位,外國人是不是可以請第一組幫忙補充?我不太確定你們做了什麼?

  • 外國人也有辦健保卡的需求,一般外國人如果要辦卡,等於是要到一些原本外交單位或是其他的特定地點去作申辦的動作,因為畢竟來講還是需要一個人去確認他的身分才能轉換,因此這個可能是要到特定地點來做。

  • 新生兒的部分是由戶政機關直接綁定到父母的手機,但是配發的機制要能夠健全,也有人提到家庭糾紛該怎麼辦,像父親或是母親跑了。

  • 「裝置綁定」的部分:要能夠綁多人、多張卡,但是也有人認為要有一台裝置。

  • 跟機碼或門號綁定,這個裝置上的階段運用可能是重要的。運用健康存褶的機制可能是一個解法。也有人擔心綁到裝置上,如果密碼記不住怎麼辦?轉移資料的SOP可能要建立,今天手機是從這個裝置轉到另外一個裝置的資料怎麼辦?有人擔心綁定裝置之後,手機沒電了怎麼辦?因此需要醫院充電站,但是醫院充電站,也有人擔心會被入侵。

  • 「疑似換發」:有人會希望不要用APP來換發,用密碼綁定來認證。也有人提到特別的好處是可以省200元來作核發卡的費用。但是如何確認身分是很大的問題,有人會建議用健保快易通來做授權的設定。

  • 門診的部分,在診間掃手機是很好的做法,可以降低人力的成本。APP也可以回報看診的狀況,不過也可以從這個地方來建立一些防衛的機制以避免大家印的領藥單重複領藥。

  • 但是密碼解鎖才能夠給醫師使用,密碼可能要不斷地解鎖,醫生會不方便,也有人會擔心很慢,要如何確認本人,這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健保卡上面有照片,但是虛擬卡用什麼樣的機制來確認,這可能一直都是問題,有可能照片或者是其他的機制。

  • 資料同步一直都是個問題,虛擬卡跟實體卡的資料不同步的時候,要如何同步?也有人認為離開門診之後,醫生就不應該讀到卡片上的資料。

  • 「急診」上是有時手機故障的時候該怎麼辦?甚至其實急診的時候,也許緊急,手機就被撞毀,故障怎麼辦?就醫內容要能夠離線存取,相對的資安交易也要強化。

  • 住院的部分,其實設備的地方要成本。居家醫療,要有居家醫療的人力,要有人力的排錯,需要相關的成本,因此也需要解決。

  • 感謝芳睿補充,居家醫療的部分,醫生可以用虛擬裝置來讀NFC、QR code或者是藍牙連線的方式,但是憂慮是藍牙配對是一對多,不知道是在讀哪一個。Apple手機不支持NFC,這個也是技術上的限制。

  • 非就醫的用途,希望裡面可以存放一些電子處方籤、電子收據,也有人希望健保卡可以繼續像現在這樣報稅來使用,但是也擔心裡面的資料被亂用、資料保障,也有人認為應該要非就醫的用途,應該要由持卡人來決定非就醫的用途是哪一些。

  • 有沒有人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漏掉?

  • 我是針對社區藥局的人,想像中要怎麼做?基本上我會說既然卡片都可以虛擬化的話,處方籤的部分是不是應該也要電子化?

  • 如果有電子化這一件事產生的時候,我要怎麼去辨別這一張處方籤是真的?可能會想到處方籤如何做防偽。尤其有關於管制藥品的部分,可能會嚴重一點,因為可能會變成重複領藥、複製領藥,可能在短時間內都沒有辦法察覺到,可能等到下個月,才發現重複領藥很多次了。

  • 這個部分會比較偏向於像剛剛提到電子領藥的這一件事要即時化,如果可以做得到當下就可以把處方都送到雲端的這一件事,那是最好的,因為這樣就可以避免二次看診、領藥這件事,還有可以包含重複用藥的這一件事。

  • 既然有領藥這一件事,我就會想到電子憑證這一件事可能要有期限,剛剛也有提到電子憑證的部分要有期限。

  • 慢性處方籤的部分,我想到因為一次性的領藥,憑證是不是要有一次性跟即時性的考量?

  • 領藥一次性的部分,可不可以再說一次?

  • 每一張處方籤領取時的憑證,應該是即時、領取完就會失效。

  • 或者那個憑證只能來領一次。

  • 對,沒錯,就一次性憑證而已。

  • 再來,在領藥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管制藥品的部分,管制藥品的部分,我們會遇到要簽收的這一件事,因為要確認真的有拿到這個藥品,並不是事後再來說藥量不對的事,因此既然要做電子化的話,藥局這一端就會需要電子簽章,像信用卡結帳之後電子簽名。

  • 所以社區領藥的部分,處方籤要能夠電子化,但是如何分辨處方籤是真的,這可能是一個問題,所以為了避免重複領藥,領完藥就不可以再繼續領了,因為這一件事,另外一方面是,也許可以做線上即時化的功能,這個地方可能要補充簽收藥品的功能。

  • 另外,這個地方整體建議是,假設我們今天有電子憑證,要有一個期限來避免重複領藥的問題。

  • 剛才還有補充QR code只能單向讀取,不能寫入,這可能是QR code的困擾?還有人要補充嗎?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請政委來最後總結。

  • 非常謝謝大家,早上的討論雖然我不在場,但是透過逐字稿,其實都有跟上大家的討論。

  • 今天可以看到,透過這樣比較結構化的方式,我們大概就把大家的疑慮都蒐集了。其實我們之前在跟健保署規劃這樣的會議時,健保署的同仁雖然說一定使命必達、要開什麼就開什麼,但其實也是有一些疑慮的。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因為健保署之前的一些溝通,往往大家會感覺健保署會先有一個想法,再問大家對於這一個想法有沒有什麼想法。

  • 但今天是政策的最前期,在還沒有既定的想法時,就先把大家所有可能想像到的使用情境、疑慮蒐集起來,這個是政策最前期的溝通。就像剛剛健保署同仁報告時要特別強調「這次的分組立場,並不是本署的立場」,這跟過去執行單位的作業習慣確實不太一樣。

  • 不過,我會希望這個變成慢慢變成新的作業習慣,在每一次政策有大改變的時候,大家並不是看報紙才放風聲才知道,而是一開始把對這一件事的期待,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對齊。畢竟上次IC卡轉換的時候,十五年前也經過這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動,但是就一路用了十五年。

  • 我們希望經過這樣子好幾輪的蒐集,可以讓新做出來的一套系統,並不是求快,而是做到能夠繼續用十五年。所以我非常感謝剛剛有朋友提到十五年後,要考慮量子電腦等新技術的空間,我們希望這次的設計方式,至少可以呼應接下來的社會需求。

  • 今天大家這樣子討論的成果,是大家共有的。接下來不只是健保署自己拿去作研擬,也會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把今天匯集到的、可以具體討論的子項目,開放讓大家討論。

  • 所以回去之後,如果有親朋好友關注這一件事的話,很歡迎在「Join」平台上,參與接下來進一步留言及關注的地方。

  • 雖然我們今天儘量讓各種不同身分、使用者都在現場,但一定還有我們漏掉的。如果各位回去之後有想到更多元、對這個有意見,也願意分享生命經驗的朋友,很鼓勵大家繼續留言。

  • 在網路徵詢之後,會接著有至少兩場這樣的協作討論。如果各位接下來有空的話,我們已經有討論過的經驗,之後接續參加,我覺得會非常好。如果剛好沒有空的話,也希望能夠推薦對這一件事有關注,然後願意承接這樣討論的朋友,我們會把大家的疑慮和期望,不管是法規上、作業流程上、費用上、技術上的,都整理到讓大家覺得可以接受的情況之後,我們才會協調健保署和行政院,變成一個具體可行方案往下推行。

  • 總之,非常感謝大家對第一次的「新一代健保憑證規劃協作會議」的貢獻。

  • 最後,同仁們剛告訴我有一個橋段,是讓大家對這一次的討論,除了文字記錄會分享給大家之外,還有一個影像上的回憶。

  • 接下來請大家做大合照,大家有一個紅點,我們會把這個推到外面去,拍照完之後請稍微留步,這六個點,這邊有一個白報紙,外面也有一個這個是兩個階段不同的討論,大家可以感受到可以把這六個點分配到你覺得有共鳴的東西。

  • 比如這六個點要分到六張便利貼上,這是可以的,但我也可以一張是三個、一張是兩個、一張是一個,或者一張是六個,如果超級認同就六張全部貼上去。比如:假設大家覺得設備成本非常重要,我就六張全部貼到設備成本上面。

  • 上去的原因是我們要對技術可行性來作規劃,在規劃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哪一些需求是大家最優共鳴的,哪一些是大家最需要處理、哪一些是放在後面,需求之間有一些衝突,我們需要一些取捨的機制,請大家有一個投票的機制。

  • 每個人手上會有十二個點,請PDIS的成員跟健保署的同仁不要投票。

  •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