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第19頁)我們預計之後要開第三次協作會議,就以這樣的方案來跟相關利害關係人討論,看這樣的方案大家有什麼意見。
如果卡片註銷的時候會如何處理?實體卡、虛擬卡不在的話,會有兩個情況,如果遺失的話,就是要重新申請虛擬卡,如果要註銷你的虛擬卡,就直接上我們的署的網站去辦理註銷就可以了,如果實體卡不在,虛擬卡還在的話,因為實體卡遺失,所以同步虛擬卡也失效,所以民眾實體卡不見,就是要重新申請實體卡、也要重新申辦虛擬卡,但是兩個一起都不見的話,那就先辦新的實體卡,再申辦虛擬卡,以上是健保卡從申請到醫療使用至註銷。
剛剛提到到底實體健保卡及虛擬健保卡有什麼不一樣?實體卡上有的欄位虛擬卡也有,院所連到雲端原先在健保卡的資料,如果是B方案,是直接從手機端可以取得資料。跟現行健保卡一樣,民眾有設密碼,可以限定醫療人員來設定資料。如果沒有網路的情況下,民眾用QR code的方案一,如果沒有辦法連線的話,就沒有辦法查詢我們寫在雲端的資料,這個就會對於緊急情況—也就是網路不通的話—其實會對民眾就醫在這個地方會有一點不一樣。
讀寫的時候,因為NFC方案可以直接寫在手機端,但是目前會有一個問題,iPhone目前沒開放,民眾iPhone的手機沒有辦法使用,但是好處是民眾手機上讀寫的資料就會跟實體健保卡是一樣的,所以A、B最大的差異是,QR code方案是沒有要寫資料在手機端,用NFC方案,資料會寫在手機端。
我們再看看診的情況,因為我們有兩個方案,因為QR code在手機上是沒有辦法寫資料的,所以民眾拿這個虛擬卡之後,產生畫面3的QR code,院所的電腦也出現民眾的照片及其他一些資訊,確認掃描讀完之後連到民眾的就醫序號、保險的身分註記看病,我們預定不要寫資料,所以我們希望醫生看完診就寫到雲端資料庫,雲端資料庫現在存的資料就是實體健保卡存的資料,院所在24小時,在最後申報的資料再傳給我們,這個是方案A,跟NFC方案最大的差異是讀寫必須要寫在雲端,我們看方案B,也就是NFC方案的話,前面都一樣。
(簡報第14頁)這個是取得卡片的部分,掛號報到的話,剛剛有提到兩個方案,一個是可以用一次性通行碼來作掃描的報到,院所端要有什麼配備,如果是A方案就是一次性條碼,要購買掃描器,價格是1,500元至3,000元,如果是採NFC方案的話,讀卡機的價錢比較低是1,000元,因為上面有照片可以來辨識及確認身分,剛剛提到如果虛擬卡上面有設密碼也是要進行認證,醫師卡的部分就按照現行,或者是未來醫事司的卡虛擬化也會變成調整。
(簡報第13頁)民眾帶了身分證文件及相片來之後,可以取得QR code或者是密碼,我們模擬一下在手機上會show出一張畫面,就是拍出一張QR code,完成之後再離開。
(簡報第12頁)我們從民眾請領卡的部分,我們比較建議臨櫃辦理,民眾來的時候,拿著有照片的證件來臨櫃綁定手機民眾附的照片是最新的,針對行動裝置我們建議一個人就申請一張的虛擬卡,剛剛提到沒有授權的設計,一臺行動裝置就綁定一張虛擬卡,所以如果民眾有更換行動裝置的話,我們建議要重新綁定新的虛擬卡。
(簡報第11頁)我們等一下會就整個領卡、報到、就診、遺失處理報告,如果民眾都可以用NFC或者是QR code,希望可以取代網路現行的服務認證,可以取得健保認證,也就是變成網路認證的基礎。
(簡報第10頁)區域連線跟一次性token,也就是條碼的方案,院裡建議的第三個方案,只是我們建議是採NFC,署的主要建議是用一次性的條碼,是one time password,這個是署的建議方案;另外一個院裡建議的區域連線,我們建議採NFC的方案,我們還是希望以條碼為主,但是如果民眾在掃描的時候,如果選擇要有個人密碼的話,我們認為這個一定要做驗證,因為考量這兩個技術,QR code跟NFC都是市面上比較成熟的技術,我們覺得用這個方案來執行,可能會相對比較容易。
(簡報第8頁)有一些居家還是居家環境網路不是那麼方便連線,我們看一下上面,如果團隊到容易有網路環境的話,其實整個提供服務就跟現行的診間一模一樣,服務完就可以上傳一些資料到健保署,就可以產生處方箋,整個技術好像在市面上並不是那麼成熟,院所可能要為了臨時性的IC卡,整個作業流程跟現行不太一樣,我們擔心院所感覺這個流程很複雜,所以我們最後的建議是請大家看下一頁。
居家民眾還是用實體的健保卡,居家訪視的團隊,他要申請中華電信VPN行動上網,可能手機是Android或者是Apple,我們安裝藍牙的讀卡機用實體卡的方式來模擬現在的診間,地區是網路通暢的話,跟現行居家不同,醫療人員到居家可以連到健保署的IDC來取得資料,目前這個部分是沒有辦法做到,我們建議採用模擬診間的方式來用居家藍牙的方式來提供服務。
另外,因為案家是網路通話的地區,這一些個案都是行動不便,使用手機的機率也不高,針對居家的情境,我們署內提出儘量模擬現在診間情境的居家輕亮藍牙讀卡機的方案。
接著我們就這五個院裡建議的方案來回應,針對第一個是透過居家網路不通的地區,也就是透過電話來取得服務的部分,因為署裡覺得可能要有電話總機,比較特別的是居家的個案是比較不方便,也就是可能協助他處理這一些,因此如果有人登入這一些token,可能會有登入錯誤的情況。
先前在協作會議也有談到是不是要考量授權機制,但是署內是考量到底要授權給誰,因為費用能不能授權或者是小朋友的撫養權會轉換,我們認為整個授權機制很複雜,可能不是資訊方面的複雜,到底誰被授權這一件事很複雜。而且如果虛實併行,不方便取得行動卡的部分,他就用實體卡,因此我們建議未來虛擬卡不要去規劃授權的這一件事,我建議朝這個方向辦理。
另外,按家的網路方便,我們透過APP及網路的方式來認證,這個是居家的情境。在民眾看診的情境有三個健保卡的虛擬卡的建議方案,一個是用區域連線,當時談到的是用藍牙,還有一個是一次性token的方式,還有政委建議的是暫時性或可讀化的IC卡,大概是這五項。
我們針對8月21日跟政委及PDIS討論的就醫情境的五項建議,我們跟大家摘要一下,針對居家有幾個建議情境,一個是電話的方式來取得token,民眾家裡會沒有網路,所以用電話來當作token來當作媒介。
我們這一張卡片在以醫療情境使用為主,不再附加其他的行動支付或者是其他的功能,這個是政委跟部長那邊討論主軸的指示。
我們署內召開這個會議之後,有提出方案上的規劃:部長跟政委的討論有三個主要的方向,現行的實體卡我們保留,採虛實並行的方式,但是因為實體卡先前有提到是Triple DES的加密技術,所以是不是在實體卡的資安部分,也就是不影響user端的情況之下進行改善,虛擬健保卡的部分有多種方案來進行試辦,但是不要設期限,測試好的時候再全面上線。
大家好,健保署報告一下在這段期間於健保卡規劃的方向,等一下也會針對院裡提供建議,本署有一些回應,第三次協作會議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方案來跟相關利害關係人進行討論,從國發會審議後,署內召開兩次的協作會議,期間也有跟PDIS共同討論出五項建議。在今年9月部長跟政委有一個會面,有個初步的指示我們等一下會說明。
開放討論。
為何會提到行動支付?為了因應國家行動化發展的需要,這個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我們會把這個列為可能的選項。
其實我們也可以廣泛收納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家都要存一些別的東西,因為今天是廣泛蒐集,這個是大家的期待,勢必後續要修正法律。
所以你的議題是到底能不能討論放非醫療資料?
我們剛剛的報告有提到,因為卡片本身,晶片裡面不能再存跟醫療非相關的,我的意思是如果行動支付來付醫療相關的費用,如果真的要做,其實就要透過修法的機制,因為目前現在法的規定是不能這樣子。
會掉的就一直掉,不會掉的就不會掉,這兩個不矛盾。
這個是院所端最關切的,會不會補助,因為確實院所每個診間都要做相關的配合,因為現在還在規劃中,還沒有很確定的答案,我們的想法是,如果省掉發卡的實體卡成本,是不是有一點空間在費用的部分,這還在研議當中,這不是很確定。
我們一定是以民眾的就醫權利考量來設計,並不是有虛擬就沒有實體卡,院所有七成的意見是雙軌併行,因為確實有一些沒有手機的民眾還是想要延續本來的實體卡。
跟大家報告一下,確實有人會擔心如果用手機(憑證),如果手機換掉,就不能看病,並不一定有虛擬憑證就不會有實體卡,當然如果有虛擬憑證,而不發實體卡,是可以節省法卡的成本,但是不一定,民眾手機不一定隨時都可以work。
接下來把麥克風提供給主持人,如果有問題都可以在sli.do上提問,謝謝。
第四,今天有討論到生物辨識的功能,在法律沒有明訂的情況下,我們不會全面向民眾蒐集身分資訊的,這個是民眾有意願的時候才有蒐集,但是在法律未明訂前並不會蒐集。以上報告。
第三,有些民眾會覺得健保卡有空間,是不是可以存一些電子發票等等,就不用存這麼多的載具,依據健保卡的規定,裡面存放的東西跟醫療相關,要存放跟非醫療相關,今天不討論。
第二,很多老人的卡是交給菲傭,等於是把身分證交給菲傭或是其他人代管,會產生一些風險,我們初步認為還沒有共識的時候,先不合併。但是政委說如果要合併的話,未來再討論,因此我們今天先不討論。再者,有簽章就必須要臨櫃換,因此健保憑證,目前的規劃是不朝要有簽章功能。
第一,有些民眾會覺得為何不跟國民身分證、自然人憑證合併?這一件事我們在唐政委主持的會議有先初步討論一輪,健保卡跟以上兩個憑證脫鉤,主要是身分證規劃的方向跟自然人憑證,主要是有電子簽章功能,有電子簽章功能的卡片要換發都要親自臨櫃,但是我剛剛說每一年都有160萬人在換發,都要臨櫃換卡的話,有時民眾就醫滿緊急,民眾沒有卡也是可以自墊費用,但是如果費用很高又沒有辦法付的時候,因為有關民眾的健康,我們認為換卡不方便會造成影響。
另外,署內預先的設定是,如果大家想要討論的話,在這一個會議先暫訂不討論:
另外,剛剛說意見不一致,也就是到底發展虛擬健保憑證這一件事的意見是什麼?
綜合上面剛剛主持人所提到的,今天最期望大家給我們的意見是,大家過去使用健保卡的經驗,以這樣的基礎對於新一代保險憑證有什麼?有這樣的新功能時,是不是有相對的擔心?
另外,也有人會期待,是不是可以結合行動支付或是電子錢包來支付一些醫療相關的費用,有時候醫療的費用都是好幾十萬,就不用帶現金,這也是一個可能的選項。
另外,生物辨識是不是也是一種可能性,我也不用帶卡片、手機,也就是人去就可以了,但是這個是舉幾個例子,像最右邊是我們的同仁刷卡,按一個指紋就上班、簽到了,又或是像剛剛一開始提到的,也就是通關的時候,人臉可以作身分的確認,這也都是可能性。
如果我們變成行動憑證,是不是必須要設置一些授權機制?像小孩子很小,不會買手機給他,是不是要透過授權機制,把憑證存在像父母的裝置來使用,又或是菲傭帶著家屬去看病,是不是要做一個授權,也就是未來變成行動憑證。
另外一個是虛擬的健保憑證是一個選項,大家不用帶一張卡就可以去看病,帶個手機憑證就可以去看病。跟實體憑證的差異是,因為也是感應,所以比較不會損毀,而且手機比卡片不會低,遺失機率比較低,也不會有一些製卡的費用,依據我們署內的統計,一年有一百六十萬張的申辦或換發,裡面有一百萬張是換發,有六十萬張是新申請的,所以表示有滿多民眾是損壞或不能用,所以調整創新為保險憑證,可以降低民眾相關的成本與遺失的可能性。
我們給大家幾個可能的想像,也就是可能是什麼樣,但是不限定PPT上的範圍,請大家發想。因為接觸式是重複抽插,認為會有困擾,也許非接觸式是一個感應的選項。
在正式討論會議之前,我們先提供其他國家的意見參考,完全用虛擬憑證來當作健保的身分認證,像德國是非常先進的國家,用的也是晶片健保卡,卡的使用範圍是單純的醫療用途;法國是晶片健保卡,但是他們可以用這一張卡來簽署一些同意書,也可以做一些你要的動作;比利時是用晶片身分證來看病,也可以使用除了醫療之外的其他服務功能;愛沙尼亞也是用晶片的身分證,因為是身分證,所以可以做投票、報稅的功能;日本是滿意外的,是用紙本的健保卡,也就是還是維持紙本健保卡的使用,用途是只在醫療用途。
另外,針對虛擬憑證,這兩個大家意見不一致的地方,我們會有今天第二個子題的討論,也就是大家對於虛擬憑證可行性的意見,因此才會設定第二個主題。
大家說做了民意調查,為何還要開這個會?因為民意調查是自己想的,因此我們覺得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資訊,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會議來收納訊息。
第五題「院所是否支持實體健保憑證與虛擬憑證併行」,民眾可以拿實體卡及虛擬卡看病,院所有更高支持的比例,院所會覺得有一些民眾會覺得需要實體的憑證。可是這一點就跟剛剛民眾端完全不同方向,因為看起來院所端對於虛擬憑證是偏高,但是民眾對於虛擬憑證是偏低的;因為現在行動時代來臨,也問問看院所端是否支持民眾使用行動支付,看起來有六成院支持的,這個可能是新的憑證可以的方向。
第四題「院所是否支持全面使用虛擬憑證」?認為是不是要全部換掉變成虛擬的憑證,有六成是支持。
我們看到醫療院所端目前使用的經驗,有九成三的健保卡使用是很滿意的,但是有一些負面的意見是讀卡的時候,常常故障,因此醫療人員端看看卡片比較不便之處。
第三題是「卡是否要電子錢包的功能」,剛剛也有一位代表說寫信進來,我們也有收到民眾的意見是為何不拿來做電子錢包?他們支持與不支持的比例是很接近的。
第二題是「民眾是否支持換虛擬健保憑證」,民眾不支持居多,七成的民眾覺得不要換成手機或載具的卡片,但是這一個跟醫療人員顛倒意見,所以我們需要大家給我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