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各部會的長官、社創夥伴,很感謝大家來參加數位創新第 12 次的聯繫會議,首先請主席致詞語
-
非常高興疫情獲得控制、緩和了,讓大家可以面對面開會。今天都是現場,即使麥克風稍微壞掉,也不需要考慮到線上的人聽不到,能實體見面還是不錯。(笑)
-
也因為疫情獲得控制,所以我們的社創行動方案裡面很多受到疫情影響的朋友,現在也開始有振興的機會了,事實上我們從社創良品到「有ㄗㄜˊ商行」,再到五倍券的電商專區,其實是有一脈相承的脈絡。
-
我覺得這次的振興也是院長也好、部長也好,也都說我們要特別照顧有實質、正面影響力的,不管是在地的小農、庇護工廠等等商家,可見過去幾年臺灣在社創上的投入,現在已經逐漸進入主流政策的過程中,我很開心。
-
我們就進入議程。
-
謝謝主席,首先是報告事項,案由一,歷次聯繫會議辦理情形,請經濟部長官說明。
-
有關歷次會議辦理情形,經濟部報告。
-
第一項,社會創新行動方案 109 年度執行成果及 110 年部會報告,在後面的報告案由二來進行說明。
-
第二項,2022 年社會創新高峰會主辦的遴選結果,主要是由社團法人台南市新芽協會辦理,今天的討論案也會進行說明。
-
第三項,社會創新輔導業師團隊機制,第 11 次的決議是由本部同意取得業師同意後,將業師資料庫公開於社會創新平台。
-
本部已於 5 月底彙整各部會的業師,但因為考量人數眾多、疫情因素,沒有逐一邀請,也另外考量到個資的問題,不便放在我們的網站上,所以本次是想要提供給各部會的聯繫窗口,如果有需要的話,就可以運用。
-
第四項,2022 年社會創新高峰會的進度,本案也會請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進行說明。
-
第五項,協助社會創新資金取得,本部已於 4 月 27 日、8 月 9 日辦理兩場次的座談會,分別以永續金融及影響力兩項投資議題辦理,有邀請政府機關、產業夥伴及社會創新組織共同協助,希望可以透過交流的活動、多元化的政策及影響力評估工具,開拓社會創新組織的籌資管道,以上。
-
謝謝。看起來第一個我們是持續列管,其他看起來都有階段性的成果,看大家有沒有想要詢問或者是補充的?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除了第一案繼續之外,其他解管。我們往下。
-
案由二,社會創新行動方案 110 年度各部會報告規劃,後續依序由衛福部、教育部、原委會、勞動部、文化部等五個部會的長官依序報告,首先請衛福部長官。
-
主席、各部會代表大家好,衛福部報告 110 年社會創新的成果,我們的標題是「社會福利這樣解鎖」,我們用這樣的標題是希望翻轉大眾對於社會福利的想像。
-
下一頁的大綱裡面就會報告推動的策略及執行的成效,我們在社會福利領域的創新,需要很多的公私協力,除了公部門有中央跟地方之外,我們看到幾個面向,像社福團體這邊的 NPO 組織,有一些面臨到的問題是組織的規模不一,大的是全國性團體,可能資源很多,但是小的草根性團體,甚至還沒有形成一個組織,但依然有心,想要解決社會的議題,所以我們在 NPO 這邊推動 A 計畫,是用大手牽小手的攜手合作加速器來執行。
-
面對企業的這塊,我們覺得企業社會責任是我們一個很棒的夥伴,所以在計畫 B 推的是結合聯合國的永續 SDGs 的議題,然後試圖找出有沒有哪一個方案是可以讓企業也切合營運的宗旨、發展目標,也切合社福團體的專長、一起解決社會問題。
-
最後在大眾這一塊,我們推出 C 計畫,是社會福利的數位博覽會,以及實際民眾可以取得的據點、這個場域的改造計畫。
-
在整個策略要開始之前,我們在下一頁,花了很多時間、專家學者一起討論,到底社會創新要解決什麼問題,或者是我們要回應什麼樣的社會事件。我們想要重新定義的是社會福利,其實看到的是,我們的服務對象不是只有人生安全,像大家可能熟悉的家暴、兒少保護,或是經濟的問題,還包含了生活資歷跟品質提升的層面,還有個人價值與社會參與的層面,我們希望能夠有新的服務提供者一起參與,打造新的生態系,並且用新的介面來跟社會大眾溝通。
-
所以我們在下一頁,(呈現)跟專家學者們一起討論了各種的各個服務對象,不同層次的議題。
-
這樣的議題整理為何是重要的?因為一來可以指引社會創新要往哪裡去、為每個行動找到意義,讓有心參與企業及大眾來找到關心的切入點。
-
下一頁是我們推動的脈絡,我們會希望能夠先讓大眾理解跟重新定義,也跟我們的利害關係人來交流、刺激不同的想像、開拓視野,下一個階段是行動推進,降低大家參與的門檻,而且透過實地的改造,跟企業、團體一起造成拋磚引玉的效果,試圖想要讓民眾可以參與在這個使用情境裡,找到可以複製的共創價值,最後帶動大家一起付諸行動,所以我們在每個階段都有設計不同的活動、工作坊、培力課程也好,或者是最終我們不管用博覽會的網站形式呈現,或是辦比賽的方式,或是形成社會影響力報告等等來呈現給大家。
-
下一頁,這是三個計畫的成果,在 A 計畫當中,剛剛報告的,我們想要協助的是比較草根或是草創的社會團體或是社會企業,解決在地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稍微推一把。我們透過初選,一開始有 28 個團隊參與,最終選出了 12 個,他們有非常明確要解決的在地問題,但也有經過一對一的訪談之後,發現現在的困境,所以我們為他們找到 10 位的導師,在資源比較缺乏的縣市推出了 12 個計畫。
-
今年在執行完畢之後,也特別召開了一場線上的成果發表會,讓其他沒有計畫正在執行的縣市一起來聆聽,聽聽看這樣的議題有誰用什麼樣的方法現在在服務中,或者是很多縣市聽完之後,他都想要在下一年跟我們合作,他們表示在地方上也是欠缺未來可以一起公私協力的夥伴,他們知道有一些的團體有心要做,可是不知道怎麼做,可能組織改造的這一塊需要一點幫忙,所以在第二年我們會繼續來推動。
-
B 計畫面向的是企業跟 NPO 的合作,能夠參與的團隊,我們是用比賽的方式,所以相對於剛才的 A 計畫,會是能力比較中、上的團隊,有機會除了靠政府的補助以外,未來可以跟企業做實際上的合作,不管是人力、目的、專業及場地等等來合作。在過程中,我們同樣給了非常多的培力,但這些培力的講師就會是業界的講師。
-
企業會從投資或是尋找合作夥伴的角度,給予我們這些社會創新夥伴一些很實質的建議,我們最後是在社會創新基地那邊辦了一場大場的成果發表。
-
最後的 C 計畫,我們面向的是一般的大眾,本來是想要辦實體的展覽,像文博會這樣,但因為遇到疫情,所以我們是用數位博覽會的方式,有兩個網站,「扭彩蛋」是我們活動的主軸,我們蒐集了 100 多個社會創新的案例、深度訪談的 10 個臺灣自己的組織,會這樣做是因為想要用案例的方式,當剛才提到的各個利害關係人心動了、想要行動,可以在這邊看到目前國內外有哪一些人、怎麼做,有一些思考點也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
這一頁是如果有機會辦實體展的時候,想要跟民眾互動的介質,就是想要設計福利袋,一個小小的紀念品,因為像滿多的民眾看展,希望可以帶走一些小東西或是可以打卡的東西,我們用一個福利袋,除了扣合「扭彩蛋」這個主題之外,這個福利袋是讓參展的觀眾可以自己來製造他的五官,我們用耳朵來代表兒少,希望大家都可以打開耳朵,聽聽兒少關心什麼,他們對於社會議題其實很有自己的想法,用眼睛代表女性,希望可以打開視野,看到女性很多不同的可能,用雙手代表高齡者,我們希望各個跨世代張開雙手來作社區融合。用嘴巴代表身心障礙者,希望大家可以開啟對話,可以化解不瞭解所造成的誤會。
-
(播放影片)
-
謝謝,非常創新,我剛剛也看了一下,互動的遊戲、卡牌、轉蛋,確實是比資料庫這樣列出來,大部分的人看到密密麻麻就轉走了。
-
透過互動的方式,只看到跟你自己有關的部分,這個是滿不錯的設計。看大家有沒有想要詢問或者是分享的?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我們往下。
-
接下來請教育部的長官說明。
-
各位夥伴大家好,以下由教育部來說明,在社會創新裡面我們負責的是價值培育,我們會分別以 USR 計畫、U-start 來報告,首先在 USR 的計畫部分,這支計畫是引導大學能夠帶動師生走出校園外,以在地連結、人才培育為核心,同時在新的一期推動,我們也讓各個計畫可以對準 SDGs 關懷的重點。
-
目前我們 USR 計畫,從 107 年開始推動,現在已經進入第二期的計畫,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因為是引導各個大學能夠盤點自己的能量,還要跟在地結合,找出相關關心的議題與推動,所以我們計畫有分不同的類型,種子型、萌芽型、深耕型,經過兩年之後,我們現在進到 109 年至 111 年的計畫,在這期計畫裡面,我們在前期的種子型計畫裡面,我們已經融入到大學的高教深耕的計畫,我們希望各大學可以有自己的推動藍圖,可以培育相關的團隊,後續比較有能量之後來申請 USR 計畫,所以目前 USR 計畫進行的類型是鄉民要的特色類 USR 計畫、國際連結類的 USR 計畫。
-
在這頁裡面報告的是在第二期計畫裡面,我們總共核定了 97 所大學,有 217 件的計畫正在進行中,這些計畫當中關懷的議題有其他類,一個是產業連結、經濟永續、永續環境、健康促進、食安、文化永續及其他類型的議題。
-
在下一頁的部分,之前政委也有提醒 USR 計畫應該能夠對準 17 項的 SDGs,針對這一期的計畫我們也作了一些盤點,所有的計畫都有對應一項項的計畫,其中我們對應來說,計畫量最多的是永續城市跟社區,這裡面總共有 92 件的計畫有對應;另外第二高的是優質教育的部分,也有 91 件的計畫;第三個是良好的前與福祉,也就是有 69 件的計畫正在對應中。
-
我們綜整了一下,從 109 年到 110 年的推動成果,不管是相關的課程、培育學生能夠瞭解相關在地連結與社會創新的內涵,還有透過辦理師生的活動,跟國內 NGO、NPO 等等團體一起合作等等的這些面向推動,在這兩年內參與的校數、人數都有增長。
-
下一頁,我們從 107 年推動開始,每年會辦理 USR Expo,去年的部分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們採線上的形式來作辦理,不過在整個展期期間也有 56 萬人次的參與量,同時在去年也綜整了前期的成果,也出了 USR 的專書,希望能夠讓這些學校推動的成果,能夠有後續更大的擴散、知識轉譯的可能性。我們目前正在規劃今年度的 USR Expo,預定是在 12 月份的時候,會採線上辦理的模式,屆時也歡迎大家能夠來線上跟我們交流跟觀摩。
-
我們因為在高教深耕的計畫期程,目前也正在規劃下一期的計畫,目前可能會針對這幾年來中,總共 200 多件的計畫,能夠引導學校進行我們中、長程的效益評估,希望讓後續的計畫推動策略,或者是我們關注的議題可以更聚焦或者是更有擴散性,未來也會鼓勵各個學校 USR Hub 相關育成的計畫能夠持續跟地方做一些擴展,能夠提出大家共同投入 USR 的新計畫,這是第一個部分的報告。
-
第二個部分,U-start 計畫再由青年署來繼續說明。
-
主席、各位長官大家好,青年署報告創新創業計畫 110 年度的執行成果,U-start 計畫的推動主要是希望提升校園的創新創業文化,我們的運作機制是結合學校的育成輔導單位一起來推動。
-
在第一個階段,我們會提供創業團隊 35 萬元的補助款,再結合 6 個月的輔導期間,讓團隊能夠有機會來試驗構想,之後團隊可以再申請第二階段 100 萬元的獎金,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資金的協助之外,我們也提供了百大業師的創業門診服務,另外也有 U-start 社群交流,幫忙這些年輕人能夠串聯新創網路,也提供各種聯合行銷機會,例如參加 MeeTaipei 的創新創業嘉年華會等等。
-
U-start 計畫從 98 年辦理到目前,總共已經辦理了 13 年,在這 13 年的過程中,已經協助了 1,111 個團隊獲得補助,成立了 712 家的公司,目前營運中的公司有 385 家,這些公司所擴及的市場,除了臺灣之外,也到其他國家、歐洲,甚至遠至非洲。
-
為了因應政府推動社會創新政策的方向,U-start 計畫在 107 年開始,我們在原本的三大類申請類別之外,另外新增了社會企業這一類,由表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 109 年社會企業類的申請件數是 52 件,110 年的申請件數是 50 件,大概都是占整體 2、300 件申請案件數的 15%,由此可以反應出年輕的創業家已經可以看到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有社會、環保的意識,還有從這邊延伸出來的商機。
-
我們以下簡單分享一下 109 年度、111 年度創業團隊的分享內容。首先,109 年度有四個團隊獲得第二階段的補助,他們創業的主題,包含透過運用教練課程、促進長者健康的必要運動、建立狗狗家庭教育學院的浪犬模式、利用黑水虻處理廚餘與再利用的巨獸科技、研發胸膜產品及幫助女性提升胸部照顧的優妮客公司。
-
我們看到 110 年度的團隊,他們的提案內容,主要包含銀髮失能者的健康促進、環保杯的出租服務、地方公益的振興。
-
此外,還有農廢棄物的開發再利用、二手衣的平台,由於 110 年度,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的評選,所以這邊所提到的是通過第一階段的補助件數,是比較多的。
-
以下我們來簡單分享一下 109 年度巨獸團隊的內容,主要是利用黑水虻這個小小的昆蟲,大概我們的指甲片可以放下兩隻黑水虻,那個是非常微笑的生物,生命週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巨獸科技主要是運用黑水虻可以分解廚餘,依照傳統廚餘的方式,碳排放少了 50 倍之多。
-
110 年度列出來的團隊是 23,他們是台北大學企管系的學生所創建的二手衣平台,我們只要在線上預約,就會有物流業者到家裡來收取二手衣,清洗之後透過真人的試穿,民眾可以自己在上面購買,賣家給 80%的回饋金,如果賣不出去的話,這些衣物就會捐到慈善團體去,以上是 U-start 的簡單介紹跟 110 年度的執行成果。
-
謝謝,兩個簡報都非常清楚,看大家有沒有想要補充或者是詢問的?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沒有的話,我們就往下。
-
請原民會長官說明。
-
政委及各機關代表,大家午安,原民會報告 110 年度辦理社創方案成果,依據 107-111 年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六大項推動策略中,原民會協辦項目有二項,分別為資金取得及創新育成。
-
第一個工項是資金取得;內容為增設融資管道,提供原住民族青年、企業主貸款資金及信用保證等。原民會為協助原住民族社會發展,設置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一種,其主要用途即在提供原住民貸款,基金貸款種類包括原住民族事業貸款、原住民族新創事業貸款、原住民族微型經濟活動貸款、原住民族企業貸款信用保證等,簡報呈現為今年度的預算及截至 8 月 31 日的執行情形,敬請參閱。
-
各位可以看到右上角有個「儲互社的專案貸款」,大家對這個貸款比較陌生或想多瞭解一下,儲蓄互助社被稱為是「原住民的撲滿」,儲互社直接以其自有資金提供族人即時性、在地性小額周轉性的貸款,不是以原住民族綜發基金作放款來源,原民會為鼓勵儲互社提供族人金融服務,以獎勵及獎助的方式,作為跟儲互社間的連結,原民會也期待在原住民金融政策上,能夠提供多元的融資管道來解決族人的資金需求。
-
另外在資金取得項下 - 尚有整合相關補助;就是運用現有補助機制,鼓勵原住民族返鄉創業,提供原住民創業補助金,原民會特推動「原住民族輔導精實創業計畫」,這是一項力挺族人創新創業有效的措施,每年遴選補助 20 團隊,至今已 7 年了,成功輔導 140 家原住民族新創事業團隊,觸及之產業非常多元,簡報呈現為今年度的團隊分布、族別、性別及產業別的分析,從過去輔導大多為初級產業,漸漸邁向二級加工產業及三級整合行銷,就分布圖視之花東較多,前些年度在蘭嶼、金門創業族人不乏其人,補助第一桶金輔導成立公司後,再透過其他計畫加強扶植,實質協助原住民族企業發展,未來持續推動本計畫,鼓勵族人提出創業提案,引導族人實踐多元創意經濟產業。這個頁面所看到的「百萬創業夢、在地原鄉心」,是精實創業計畫閃亮的標語。
-
剛看到第一簡報單位影片分享,讓我有不同想法,原民會在輔導創意產業計畫中也拍攝滿多的影片,假如下次時間許可的話,也希望能夠讓大家欣賞原民會的宣導影片,聽聽族人創業故事,其實還滿溫暖的、感動的。
-
第二個工項是創新的育成;以多元輔導培訓導入商業管理、通路相關課程培訓等,協助原住民族部落強化自主經營能力。原住民音樂創作能量大家有目共睹,運用花東綜合發展基金,輔導地方政府辦理原住民樂舞影音創作產業推廣計畫及原住民文創聚落計畫,各位所看到的右邊兩個圖片,這是台東縣的文創聚落,一個是創作區,一個是展售區,位在鐵花村的展售區造型很特殊,大家稱它為波浪屋,屋下是由貨櫃組成,整個組合很別緻,另創作區是提供樂舞產業培訓及人才培育交流園地。
-
今年因疫情關係影響相關培訓活動。希望疫情快快滾蛋,不然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做,不只影響計畫執行、也影響族人的經濟收入。各位若有到台東,歡迎去那邊看看,政委曾去過創作區,也謝謝政委蒞臨並給予肯定。
-
下張看到的是布建通路據點,原鄉的產品,不管是農特產品,還是文創品都非常好非常美麗,但是好東西無法在市場上提供給消費者就非常可惜,為連結都市及原住民族地區,提供原鄉產品能夠於鄰近消費市場區域拓展行銷管道,原民會自 107 年度協助各縣市政府閒置的空間再利用,建置實體通路據點,到目前為止,補助 8 個縣、市政府設置行銷據點,上架原住民商品。
-
到目前為止,已開幕營運者有 4 個據點,新竹縣本周六開幕試營運,其餘的三家在明後年將陸續營運,希望透過這個據點,幫助原鄉產品銷售,各位下次有到這些縣市,購買一些又好又棒的農特產品或文創品。
-
截至目前有 309 家上架家數,創造 1,800 萬元產值,看起來不多,除部分受疫情影響外,最主要開始營運時間很短,期待這 8 個據點銷售管道,未來能夠增加原住民的經濟收入。
-
政委目前在忙振興五倍券,忙完後,邀請政委利用時間由我陪同到據點或計畫實施地點走走,去那邊感受原住民的溫度與熱誠。謝謝各位並請指教。
-
謝謝。確實指揮中心有討論,只要 7 成民眾都打過一劑的疫苗、3 成民眾打過兩劑,就有進一步放鬆管制的可能性。
-
現在每 10 天就超過 10%的速度在成長,非常非常快,所以剛剛有看到新聞在計算,應該月底之前就可以達成。
-
當然如果疫情持續控制得宜,社創巡迴等活動,也才可以恢復,謝謝。
-
政委、各位與會代表大家好,以下由勞動部報告社會創新行動方案 110 年的規劃事項及初步的成果,簡報大綱請參閱。
-
勞動部的推動策略主要是在社會創新行動方案項下有兩大策略:一個是推動拓展,我們分為兩個部分,在推動拓展底下,我們有創造就業、人才培訓的部分;在國際連結策略上,我們有社創資訊、國際活動的部分。以下分別說明。
-
在創造就業的部分,我們主要有三項計畫,一個是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及培力就業計畫,這個大家非常熟悉,我們預計今年是提供在地就業機會 1,000 個,目前已經有將近 1,800 人次的就業。
-
第二項計畫是安心即時上工計畫,這個計畫跟下一個輔導民間團體即時上工計畫,都是因為因應疫情對國內就業市場造成影響,所以我們是由政府機關提供符合公共利益部分工時的計時工作給勞工,我們在今年 6 月 18 日也放寬參與的對象,我們提供的工作機會有 6 萬 8,000 多個,截至目前上工的人數 5 萬 8,000 多人,規模還滿大的。
-
請政府機關提供就業機會之外,我們也有第三個計畫,就是輔導民間團體即時上工計畫,這是開發了 NPO、NGO 的量能,也是提供計時的工作來協助勞工,目前上工的人數有 287 人。
-
有關於我們在輔導發展這些就業機會的部分,我們有 7 個措施,第一個是拓展行銷的網路,我們輔導民間團體,從實體的門市,擴增學習使用網路電商平台的部分,目前參與的店家有 48 家,上架的商品其實還不多,因為慢慢輔導他們。
-
在第二個部分是整合跨域資源的部分,我們整合了本部內部的相關資源,包含創客、職訓等等資源,今年是以休閒農業為主題,協助民間團體提升他的產銷能力。這個照片中間是我們新任的署長,也非常重視社會創新的這一塊,所以他也有親自蒞臨相關的觀摩交流活動。
-
第三個是輔導登錄社創的部分,我們也持續輔導我們的單位加入社創組織,目前有 97 家是我們曾經輔導的單位。
-
第四個是 Buying Power 的部分,本部在去年的時候,其實就有獲獎,在今年我們會持續依照內部訂定的實施計畫,來鼓勵內部的單位持續採購社會創新的產品與服務。
-
第五項,有關強化社創知能的部分,這部分是打算對內部的人員來作相關的知能擴展,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會延到明年再辦理。
-
第六項,為了配合行政院振興五倍券的推出,有振興經濟促進就業獎勵的計畫,我們為了要協助多元培力的單位,還有創業貸款初期、庇護工廠,如果到這三種單位使用五倍券的話,不用抽籤就可以直接加碼 50%,我們預計有 1,000 個店家會參與,會產出 28 億的經濟效益,針對數位綁定的部分也有優惠,歡迎大家來消費。
-
明天就可以開始用了,我們的網站也是從社會經濟入口網就可以找得到,裡面的店家都有聯絡的方式。
-
第七個,推廣活動的部分,我們一直都有在辦的市集、工作坊、講座及參訪活動,總參與人次有 5,300 多人。
-
在人才培訓的部分,我們也分兩個部分說明,一個有關於社創人才培訓成長地圖的部分,在這個金字塔圖形的最底端,也就是最基礎的社會創新專業人員訓練課程,我們今年參訓有 119 人,也將持續完成 iCAP 的認證來確保訓練品質,中間的職能補充訓練,今年預計辦理 4 班、80 人次參與,最上面的種子師資培訓,我們今年會完成教材範本的部分。
-
下一頁是人才培訓第二個部分,也就是有關於社會創新價值展現的課程,這也滿獲得好評的,是輔導我們的單位如何學習簡易呈現社會影響力,我們今年也是繼續辦理。
-
有關於社創資訊的部分,我們會採訪一些社會創新領域的資訊、提供大眾獲得相關創意的思維,所以我們也有以社會創新永續發展主題的報導,也不限於一般過去一直在社會經濟入口網推廣,我們也放在微型創業鳳凰等等相關領域推廣,希望可以啟發不同領域的人更多的社會創新的創意思維。
-
我們預計今年也要完成 podcast 的節目,我們會挑選五個亮點,邀請專家、業者一起來分享這些典範、案例的啟示。
-
接著是有關於社會經濟入口網的部分,我們會持續經營,相關的資訊也都會跟社會創新平台互相連結、互相共享,我們今年也有一個案例故事集,當勞動力遇上社會創新的 30 個故事,這個除了有電子書、也有實體書籍的發布,國內外資訊的部分,我們持續一直在蒐集國內、外的案例,也有訪問一些達人來作專欄,總共有 54 篇都有獲得 CC 授權,這些總共有 24 萬多人次的瀏覽。
-
在國際活動的部分,我們仍然積極參與,像今年辦的亞太社創高峰會,本部有 250 幾人共同參與,包含實體跟線上的部分,像今年 SEWF 我們仍積極參與,並持續鼓勵我們輔導的單位報名參加。
-
在輔導參賽的部分,我們今年輔導的青年團隊 Be Change Maker 獲得世界第二名的佳績,BCM 是國際技能組織 WSI 舉辦的國際競賽活動,主要是在激發青年成為社會創業家,蒐集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方案。
-
我們在今年也辦了一些輔導獎勵的機制,先辦一些初步的徵選、並且提供獎勵金,我們輔導了 10 隊臺灣團隊去報名,最後有一隊獲得了世界第二名的佳績。在 375 個參與團隊中脫穎而出。最後在未來展望的部分,我們在推動拓展、創造就業的部分,我們在辦理相關訓練時,我們會加強這個實地參訪,也會持續鼓勵社創採購。
-
人才培訓的部分,我們也會有職能導向課程、取得 iCAP 認證來提升訓練的品質。社創資訊的部分,我們會持續蒐集大家的新知觀點。在國際的部分,我們也會在全國技能競賽相關的場合,由高層長官來頒發 BCM 得獎的臺灣團隊,激發更多的青年團隊來投入,以上報告,謝謝大家。
-
謝謝。我也是聽了這個報告之後,才知道「好康助弱勢」有自己的網站,也就是「社會經濟入口網」,我們現在很熟悉的那個,現在變成加碼券的網站,這也是滿創新的。
-
因為五倍券的官網是寫八大部會加碼,可是這樣聽起來,其實是九大部會加碼。
-
建議 中企處自己的五倍券網站,或者是 中央加碼券的 5000 官網,我覺得都應該要把這個連結加進來,因為性質跟好食券是非常像的,都是不抽籤、人人有獎,我的意思是這樣加進來,這樣社會經濟入口網就會導流到比以前多人來看,我覺得對社創方案也有幫助。
-
謝謝今天的報告,我現在才知道。
-
我們會後就來處理。
-
反正是同一組人做的。(笑)
-
中企處已經有幫我們放在網站了。
-
對,但是連結還沒有連到社會經濟入口網,我剛才上去看。就是有計畫的說明,但是沒有導流到社會經濟入口網。
-
行政院的網站我們會再努力。
-
因為那個官網是我管的,我們會跟廠商說一下。
-
謝謝政委。
-
接下來請文化部長官說明,謝謝。
-
主席、在座各位先進,文化部針對 110 年跟社創有關的成果及未來的規劃,跟各位作一下的說明。
-
文化部跟社會創新有關於計畫大概有四項,分別是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青銀合創實驗方案,這兩個計畫案基本上都是文化部從 105 年知道推動到目前,青銀合創方案其實是今年開始面臨轉型,我們今年在做盤點,檢討在 105 年至 109 年執行的問題、狀況,也就是計畫執行過程中,青年或是社區或是組織所反應回來的問題,我們再來去滾動式修正下階段的一些資源跟補助的部分。
-
另外還有兩個是比較新一點的資料,一個是設計驅動跨域整合創新輔助計畫以及今年創業及啟動金的貸款要點,這個等一下我們會由文創司的另外一位科長來為各位說明,以下先針對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來作簡要的說明。
-
這個計畫其實主要的目標是在為青年及在地尋找文化創新前進的力量,因此計畫主要是以補助青年個人為主,現在目前一年最高補助金額是 120 萬,最多可以提出兩年的計畫,而且為了簡化民間跟青年行政核銷的作業,所以我們是採獎勵金的方式來支持這個青年的計畫方案。
-
主要在執行方式上,包含支持青年的計畫是在於進行在地智慧、在地文化保存之外,包含創新設計,以運用社區營造的方法來進行推動。
-
事實上我們會期待的是,在每一年的青年村落文化方案當中,我們會期待看到青年所提出來的計畫,能夠對於社會的議題或是在地社區的議題,或是面臨的問題有所盤點,包含對於社會、產業及人口結構標籤所產生的,包含文化、社會各個層面的問題。最後的目標,我們是希望能夠達到地方文化的能量跟創造跨域協力共好的社會。
-
因此,在今年的推動成果上,去年我們年底的時候已經核定了,今年實際上在執行的是有 64 個計畫案,原則上文化部跟青年們,他們透過相關的主題、課程、工作坊或者是成果展覽,總計辦理 9,000 人次以上的參與,這裡也跟各位先進報告,因為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文化部其實在疫情當下,影響當下就啟動了行政調控的方案,所以有關原來要辦實體展的,都可以容許改成線上策展的方式,包括要辦理課程、工作坊的部分,我們也是馬上可以轉換成線上、互動的模式。
-
現在疫情趨緩之後,我們也很樂見這後續可以線上跟線下,實體與線上併行的方式,在執行的面向上,以下的四個面向,從族群照顧到地方產業創生的部分,都是這幾年以來,這些計畫所提出盤點議題之後,提出要努力跟推動的方向。
-
這是一個案例,在今年推動坪林,他的計畫是「請聽我們說故事 - 坪林跨域新野台計畫」,陳科廷這位年輕人,其實就是跟坪林國小,還有在地坪林的茶葉博物館及坪林老街以茶產業文化為營生主題性的產業,這三個由青年來作串聯,年輕人希望能夠整合在地茶葉博物館的知識,以及把這些知識升化到坪林國中、小學生在地課程並結合課綱來推動。
-
同時也可以轉譯這些知識,成為老街再造或創生的契機,所以這是在今年我們提出來個案成果的說明。
-
第二個,跟社創有關的計畫,其實就是我剛剛報告 105 年到 109 年我們推動的青銀合創實驗方案,有別於青春計畫,其實是以青年為提案的主體,青銀合創的實驗方案,主要提案主體還是組織,我們當時是分了兩類,第一類是法人、大專院校跟民間團體,第二類是加入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這兩類的區分,第一類文化部這邊支持的是聘請青年的人事費用之外,我們也支持一些業務上行動計畫經費。
-
第二類的部分,我們其實支持的就只有聘用青年的費用。執行到 109 年的四年,當時青年的條件是 35 歲以下,我在這裡說明我們檢討的結果,因為這四年執行下來,我們發現原先在 105 年的時候,提出來合訂的計畫總共有 36 案,執行到了 109 年的時候,包括進退場機制的情況之下,到最後結案的是 26 案,這中間少掉了 10 案,少掉 10 案當中,有 8 案是屬於第二類,換句話說,這個問題其實是青年跟組織的磨合上有一些問題。
-
再來,只有單單提供青年的人事費用,但沒有實現想要行動的計畫在支持,常常導致於像這樣第二類比較小型的案件,撤案率就變高了。
-
接著是 35 歲的門檻,對於執行社造在青銀合創上,不論是組織或者是青年都是門檻,因為可能臺灣人的平均餘命往後延的關係,所以青年的年齡,我們聽到了民眾的聲音,希望能夠往後延伸。
-
在這個階段是 105 年到 109 年,推動的成果是,最後成功促成 26 處的知識活化活動,總共有 450 位的青年志工來投入,相關的資料請各位參閱。
-
亮點案例的部分,這是台南銀同社區,他們發展了「Oh Old!」的平台,主要是結合青年跟銀髮族的智慧,共同推動跟社區經濟有關的產業。
-
我也跟各位報告,青春計畫在 111 年開始的計畫,正在徵件當中,截止時間是到 10 月 17 日,青銀方案的下一個階段是多元跨域共創計畫,我們已經在 9 月 30 日截止徵件了,因為從 8 月 31 日徵件到 9 月 30 日,目前收到了 231 件的申請案,文化部最近也會去進行審查。
-
青年的年齡,剛剛跟各位報告盤點的結果,我們在下一個階段已經把青年的提案年齡開放到 45 歲。
-
大家好,這個計畫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透過社區來推動創新,提升整個國家永續的競爭力,是由經濟部、本部共同合作,執行的期程是 108 年預計執行到 112 年。
-
110 年的部分,今年是邁入第三年,我們還是希望延續透過設計思維來驅動,我們希望透過導入創新的方法、科技的元素、結合公眾參與機制,促成跨領域的合作,針對社會的議題、地方發展等等的課題來提出整合的創新方案。
-
110 年是透過四個主題,分別是平衡、再生、印象翻轉、共融設計及責任樂活,我們透過 Open Code 的方式,鼓勵在地的文史工作團隊、地方企業 NPO、NGO 等等共同參與。
-
接著 110 年總共徵選了 14 案的團隊,我簡要說明我們選的議題非常多元,主要是著眼於在地的文化,有青年、新住民、原住民共同來協作,希望可以有文化的保存、推廣,來達成所謂文化認同,進一步可以讓人口回流,整個鄉村成為移居的村落等等。
-
有三個 Case 請長官參閱,主要是針對我們也活絡在地的產業、區域,來翻轉對於地方既有的印象。
-
我們可以看到議題非常多元,主要也是希望透過在地文化的推廣,包含地方誌、特色產品的開發、活化整個在地的社區,進一步可以讓大家認識在地的環境,也推動永續的觀光。
-
另外,這邊比較特別的是,我們也有邀請重度的身障者跟業界,我們共同來作一些文化的創作,希望可以翻轉對於身障者一般只能被照顧的刻版印象,對於社會的參與機會,實現文化共融的目標。
-
我們除了 Open Code 的徵選、經費挹注以外,我們這邊也會聘請業界的業師、建構顧問團,透過訪視及相關的資源分享,希望可以讓這些獲選的團隊,不只是得到這次的補助,也可以建構他們未來實際落地永續經營的狀態,來擴大整個社會創新的影響力。
-
下一頁,我們是要針對融資的部分,文化部這邊為了落實總統的政見,我們也有開辦 100 億青年創業第一桶金的融資管道,我們主要是從去年 9 月 23 日開辦到目前,有我們的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來作專業的諮詢輔導窗口,並給予新創者一些支持,目前有 17 家的合作銀行來作整個案件的推動。
-
我們青創這邊主要是針對未滿 5 年的事業,負責人必須要是 20 歲至 45 歲的青年。整個適用的類型,除了一般我們印象中的文創產業、書店及工藝創作等等之外,我們納入新興的 Youtuber、Pocaster 來作為新創貸款的對象。
-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青創貸款的內容,包含了開辦的準備金、周轉金及資本設備等等,最高可以貸款到 1,800 萬,由本部信保基金會來提高 9.5 成的信用保證,由文化部提供 5 年全額的補貼利息給予支持。
-
截止到 9 月底的成果,我們融資的成果是 17.4 億元,獲貸的類型也相當多元,包括池上設計、地方創生、VR 虛擬實境、Podcaster 等等經營的跨域事業,也充分展現年輕世代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活力,以上,謝謝。
-
謝謝,非常豐富的簡報,看大家有沒有要詢問或者是補充?
-
主席、各位先進,看完每一個部會的報告,除了最後一個是文化部、經濟部的合作,大部分都是自己走。
-
我建議像我們現在拿到五倍券,要買什麼社會創新產品就不知道,所以為了行銷這些出來的產品,像我常常在購物網站,打「社會創新」就找不到東西,我建議中小企業處是不是可以辦社會創新產品,就是針對這個產品類似做 OTOP 賽,中小企業處有個 OTOP,有個方法在裡面,也就是有個分類是社會創新產品,在那裡面一起辦。
-
辦完以後當然不會只有前三名,後面也有「推薦」,最後就是由社會創新大臣來頒獎,這樣就有行銷效果,把大家的成果一起提供給社會大眾選擇。
-
謝謝。有人要回應嗎?
-
我們現在是有選品,都有選出一些不管是產品類、服務類,不過處長講的部分,我們也會回去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其他行銷的方式,像搭配五倍券市集等等,我們再來評估,謝謝。
-
之前在 PChome「有ㄗㄜˊ」旗艦館裡面,我也感謝中企處的這個協調,所以在社創良品清單,直接免審核,直接進入明天開張的五倍券專區。當然從這個角度來看,社創這個品牌好像有點被稀釋掉,有點變成是在地的一部分。
-
不過對社會大眾來講,只要點進去還是可以看得到完整的,包含扣合到哪一些永續發展目標等等,以目前的教育意義,目前教育的意義,並不是對「社創」這兩個字,而是對具體的永續發展目標,我覺得也要看這個電商願意配合到什麼程度,但我想「社創」的品牌確實是可以再檢討的。
-
我再補充一下,包含徵選、報名等等,這個是促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跟 OTOP 不一樣的是,每個社創產品背後都有故事,我們是要講那個故事、賣那個故事,不是賣產品本身。
-
我覺得這個是很棒的,是把評選的過程,本來都有,但是本來沒有像每天抽籤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最大化能見度,這確實也是在中企處承辦某個每天抽籤的活動中,也從這個經驗想一想,因為五倍券這次用了很多這幾年社創開發出來的一些做法,所以五倍券這邊新興的做法,哪一些也可以回饋到社創上,也可以請同仁再多想一想,希望各部會一起想這這件事。
-
2021 年社會創新高峰會辦理成果,請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說明,謝謝。
-
政委、各部會的代表,首先我要先感謝政委及辦公室對於各部會亞太社創高峰會第四屆的大力支持,很幸運我們是在今年 4 月 10 日、11 日這段期間,也就是在疫情爆發前順利舉辦完成,再次感謝各位協助。
-
在今天報告之前,中午剛好接到指令,希望能夠就我們的承辦經驗來作一點分享,我也覺得還滿應該要分享我們的經驗。所以,就這個過程中,我們承辦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什麼、發現什麼事來交流,以我的語速,應該可以在 10 分鐘內搞定沒有問題。
-
就承辦單位而言,我認為就是 empower 很重要的過程,因為感覺就像被丟到滾燙的熱水裡面,然後突然間發現自己的潛力大爆發,我覺得這一點對於整個組織加速的轉型,那個轉型是怎麼樣把創新的思維變成基本的 DNA,我覺得這是滿重要的過程,所以不只是工作模式的改變,而是在思維的改變,這點是我覺得非常感謝,也是透過這樣的過程,讓整個組織的文化、做事的方式上,甚至是思維上的改變。
-
另外,因為是跨域、跨界的協力,所以對於承辦單位,我覺得是全方位能力的培力與建構,站在不同單位的協力角度上來思考彼此間怎麼樣可以共創跟互利,所以那種同理心,可以怎麼樣共融、共好的情懷,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展現出來。
-
另外,對於協力單位而言,也因為認識了不同的社創組織,所以可以促進更多對於彼此的認識,尤其今年特別強調性別議題,因此很高興性別議題可以接觸到各種以前沒有接觸到的單位,所以這個是我們承接這樣的工作,一路過來我們現在來看,對我們來講是很大的加值,如果有機會再讓它可以做得更好一點,我們還是覺得有一些建議。
-
第一,因為每年是不同的單位,也是不同縣市的合作,所以我覺得今年的傳承滿重要的,這部分我們今年會很努力來協助這一個單位,讓他們可以減少一些,我們的經驗可能沒有辦法完全複製,但是總是有一些經驗可以互相交流。
-
第二,我也想提出一個可能性,我們在經費的核撥是不是可能可以分階段,比如可以確定執行單位之後,先有第一筆第一期款,這樣在財務的壓力上,大家比較不會這麼吃力。
-
再來,我們在宣導期,可能要更早開始,因為我們覺得今年啟動有點晚,所以這個部分我們認為為了要打破同溫層,可能在宣導的部分,應該要更早規劃與執行。
-
另外,在議題部分的醞釀需要更多的對話與時間,可能沒有辦法透過一次的會議就把我們想要處理好的議題,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這一塊是需要長期的努力。
-
最後,我們認為其實在公部門的參與上,像我們現在的公文都非常有創意,而且也很努力在做創新的事,跟社創高峰會的結合上,經費的分攤支持以外,有更多實質在創新方案的合作,透過這樣的高峰會可以彼此回饋,這個是我們在經驗上的分享,如果有不足的部分,之後可以再跟大家報告。
-
先進入高峰會的成果報告,我們今年是在 4 月 10 日、11 日是在新板的希爾頓飯店、廣場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已經舉辦完成了。
-
在高峰會的三大目標上,我們覺得今年度有幾個還不錯的成效,因為我們在企業參與的部分,透過高階論壇、相關比較有創新的議題發展,又成功連結到很多專業經理人或者是對這個議題有相關的企業關注。
-
也在影響力投資跟 ESG 的議題上我們有持續合作,另外在國際連結的部分,除了跟 SEWF 之外,跟 AVPN 有個還不錯的發展,包含 platform,我們已經是成為他的 member,我們也把 GIA 的這些得獎單位,他們所提出來的這些解決方式,放到這個 platform,協助他們去連結更多國際的資源。
-
今天才剛完成一個短片,希望把臺灣好的、社會創新的 practice,能夠透過這樣的 platform 可以有更多單位看到臺灣的努力。所以在實際連結的部分,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會議,也跟不同的國際組織,可以有機會連結並產生更多的合作可能性。
-
今年度我們希望把性別納入議程,希望從 Goal 5 來連結不同 SDG 的指標,所以在今年三個大的目標上,我們也希望不只是喊出來我們要做這些事,我們也希望真正達到一些效能。
-
我們在前導活動的部分,有透過實質跟線上的活動,有舉辦幾場暖身的活動,整個活動的成果部分,有包含圓桌會議、爐邊對談、社創工作坊、平行論壇及社創市集等等。還有,「一個人也能成行的社創小旅行,青年的繁星之夜,女力的發表及性別影響力的加速器 」,這都是在活動的規劃設計上。
-
在整個量化效能的部分,今年有來自 20 個國家、70 位講者、29 組社創組織,相關的指標就請大家參閱。
-
在效益的部分,如同剛剛所講的,今年在 SEWF、AVPN 的實質開展的建立上,我們希望能夠持續進行。同時,今年在一些新的連結,包含 Value for Women、GIN,這些都是我們在今年有接觸到的一些重要國際組織、倡議性的組織,我們也希望這幾個組織可以持續跟我們有互動。
-
我們有一些相關的活動計畫,也是持續在進行中,在整個臺灣社創事業的部分,透過影響力投資,這個等一下會再跟各位作進一步的報告。
-
我們的宣傳活動包含記者會、官網、臉書、媒體的合作,還有透過新北市政府相關的宣傳管道來做一些宣傳部分。
-
在整個宣傳效益的部分,我就不再贅述,相關的內容請參考。
-
接下來很快跟大家講一下,今年在高峰會之後,有衍生從高峰會出來的活動,像公私部門的合作內容,首先是我們在今年政策論壇,我們有特別針對影響力投資的部分,我們有做政策高階論壇,目前大概有分成 6 個主要的議題,包含資金需求、資產管理、高等教育、資金投資、中介組織及政策規劃等等,目前這些部分的組別都有持續透過這種社群的討論,針對這些內容再作一些研議跟討論。
-
所以 8 到 10 月,我們已經開過六組的討論會,也希望在 11 月 17 日,透過臺灣影響力投資論壇,希望將這樣的討論結果來作初步的發表,同時我們還搭配研究計畫,希望能夠引導慈善性的公益組織,透過資金能夠投入影響力投資的規劃,所以這個部分是持續在進行中的。
-
另外在相關的社創行動方案部分,今年我們的婦女亮點平台裡面跟寶佳基金會的部分有十組,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怎麼協助對接我們的紓困、如何來做電子商務平台的合作,這都是我們這一段期間的努力重點,希望這個案子努力持續下去。
-
今年我們跟公益支持也有這樣的配合,透過認識他們之後,也跟我們開展了另外一個可能,就是要在花蓮的奇美部落來商討怎麼樣透過在地創新、共好的模式,這也是持續在進行中。
-
另外,性別創業加速器,像今年 19 組的社創團隊,我們協助到 AVPN 這樣的平台上對接國際的資源。還有一個,這個案子已經在招募了,希望能夠至少有 10 位的中高齡婦女,拿到居服執照、駕照,可以在偏鄉的部分帶動服務一條龍的模式,促進中、高齡的就業,希望這個方案可以有些成果,希望到明年相關的會議可以有執行成果的展現。整個經費的部分,感謝部會的贊助,我們也達到了這樣的募款目標。
-
我們最後有個短片,如果可以放得出來就放出來,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簡單報告到這邊,謝謝大家。
-
看有沒有補充或者是詢問?如果沒有的話,就非常謝謝各部會在這邊的協助,剛好在疫情前把這件事辦完,也很希望剛才提到這些比較具體的建議,可以讓下一個⋯⋯就是坐在旁邊的⋯⋯承辦者,可以省去一些摸索的力氣。
-
接下來進行討論事項,案由是「籌辦 2022 年社會創新高峰會進度」,請社團法人台南市新芽協會說明。
-
各位公部門的夥伴大家好,因為我要趕 5 點 51 分的高鐵,我 10 分鐘也會講來,從南部來就是要趕回去。
-
今年的主辦單位是台南新芽協會,我們是 2016 年成立的在地青年組織,很榮幸今年有這個機會可以來主辦這個高峰會。
-
指導單位不好意思漏了外交部、教育部,我們回去會補上,不好意思,協辦單位陸續在邀請中,包含台南市政府、成功大學都是確定的合辦單位,很多不管是台北的倡議團體或者是南部的倡議團體,也都是我們的協辦單位。
-
今年的活動主軸是:重「健」亞洲。本來不是這個主軸,本來是「共融亞洲」,但是我們在 5 月遇到疫情非常大的衝擊之後,我們覺得還是要拉近我們跟疫情間的一些討論,所以我們重新提了這個主軸,我們的英文其實是「亞洲新日常」,我們就是要談怎麼樣重建健康及健全的新日常,因為我們的「健」是加了人字邊,所以很希望把焦點放回人身上,不只是硬體建設的重建。
-
我們也呼應了相當多項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這次的高峰會的架構,我們大概分成兩大塊,第一塊是疫情相關的專題討論,包括不少的政府治理、勞動權益、弱勢族群、社區協力,我們都會設計專題討論,這些專題討論都會透過暖身活動及籌備,然後變成進展討論的子題。
-
後面是行動方案,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可以跟合作夥伴有什麼樣的協力,像公私協力以解封指引為例,這是我們跟 g0v 社群現在在討論是不是一起要來推這個專案,可以把世界各國的解封指引,拿來看一看別國怎麼寫、怎麼推動,拿回來臺灣的經驗可以怎麼樣,這些都是我們著手進行的行動方案,其實內容滿多的。
-
跟非疫情相關的,其實也就是社會創新在談的東西,像商業環境的一些創新、政府治理的創新,對我們來說,其實不只是商業需要創新,其實政府治理是社會創新很重要的基礎,所以也會放一些力氣在討論這些事上。
-
今年的活動期程就像剛剛鈴翔,真的非常感謝婦權會做了非常多傳承的工作,我們非常早就開始起跑跟籌備,我們在今年 11 月 6 日就會準備暖身記者會,其實比今年的記者會提早了三個月左右就開始了,我們也會辦理一系列的暖身活動,目前是預計從 11 月到明年 5 月間,我們會辦理 30 場的暖身活動,透過這些不斷跟各種團體、各種面向的討論與發酵,最後把這個成果集結在高峰會本身。
-
明年高峰會舉辦的時間是 5 月 14 日跟 15 日,地點會在成功大學,剛剛也才跟成大開完會,也就是開始討論完各個不同的場地,我們可以怎麼樣使用。
-
高峰會的議程原則上也是兩天,但是我們這次除了每次高峰會都會有很多很豐富的平行論壇之外,我們更期待的是所有來參加的會眾,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所以其實像今年的 opening,反而放得比較後面,我們前面會先用一些引導的過程,讓所有的參與者意識到這兩天大家是共同體,比如在平行場次的中間,我們也會穿插一些小活動,甚至像在第一天的傍晚,我們可能會有協力創作的時間,創作什麼可能也許在下一次的聯繫會報時,再跟大家報告會是什麼樣的創作內容。
-
第二天,其實很有趣的東西是,如果各位看 11 點到 11 點 45 分有個 open space,然後 2 點 45 分到 3 點 10 分有個 Fuck Up Show,在 3 點 15 分有另外的活動,這些都是所有會眾一起參與、互動的內容,也就是平行場次展現各種不同的社會創新成果,可是在這裡,我們可以進行更多、更細緻有機的個人式交流,這是我們今年在做會議設計的時候,很希望達到更多的成果,可以發生更多有機的串聯。
-
一樣,我們還是會有非常多的周邊活動,像 30 場的暖身活動、SDG 的永續小旅行,這個小旅行不會只發生在高峰會前,像在明年 2 月起跑記者會之後,我們推出各種不同的,像大家也知道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所以 SDGs 的小旅行會變成旅遊商品,長時間在台南這邊被參與、被販售。
-
一樣也會有社創市集,今年社創市集的主軸是我們找了一群在台南的小文青店家,他們在疫情期間其實很快自己形成網絡,不知道有沒有買過里民活動中心的食物箱,我們就是找非常多的小農、小店家也好,自主串聯的有機連結來共同經營這次的社創市集,所以可以期待很多有趣的小商品,我們一樣也會有晚宴,而且會有兩個場次的晚宴,第一天晚上會有比較正式的官方晚宴,第二天目前會議設計團隊在想說是不是要辦一些誰來晚餐,讓會議參與者跟台南市民間可以有更多有趣的交流。
-
今年的預算規模,我們一樣希望大概在 2,000 萬到 2,100 萬之間可以把整個活動辦理完成,我們也很積極在募款。這邊要請公部門協力,其實我們之前都已經用這張列表跟各位請求與協助,因為我們有非常多的主題,每個主題對應到部會不一定會相同,我們在會後也會就每一個主題,我們也會需要部會提供的協助,不管是講者或者政策的溝通,比如像我們今年推的其中一個方案,像結清銷戶零錢捐,這邊就會需要跟金管會溝通是不是有法律上的問題要注意之類的,類似像這樣的事,我們都會透過經濟部中企處、KPMG 這邊持續跟公部門的夥伴溝通希望有什麼協助,這個是目前列出來的部分。
-
勞動部的部分,我們在最新版的簡介有修改一下。
-
我們今年的暖身記者會在 11 月 6 日下午,這是目前暫訂的時間,都有機會調整。目前是安排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昨天也已經作過場勘,社創中心也提供非常多的協助,這些都是待邀請的長官,也非常希望各位配合的部會,到時可以派員參加,我們也會在記者會上感謝各部會的協助,這是目前暖身記者會的流程,都還有再修改的空間。
-
不曉得對於我們剛剛報告的內容有沒有什麼疑問或者是建議?謝謝。
-
你還有幾分鐘要去趕高鐵?
-
差不多了。
-
好的,那就請各部會就像之前幾次一樣,主要是要有聯繫窗口給主辦單位,提供聯繫窗口的同時,對於剛才的報告有哪一些想要加強的部分,目前都還在形成還滿早期的部分,其實大家的議程參與權其實還滿高的,就給聯繫窗口的同時,也可以給出對目前的議程有什麼樣想要調整的部分。
-
畢竟明年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充份安排實體會場,比較不需要擔心防疫非常長的距離,所以大家疫情前習慣的一些團體動力等等的這些做法,其實這次有加回去的機會,所以也很希望大家一起幫忙。
-
這邊有沒有要提醒或者是需要大家配合?
-
最後會跟大家保持密切的聯繫。
-
看大家有沒有最後的詢問或者是要提出來的?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洽悉。謝謝前後任主辦者的傳承報告。
-
最後是臨時動議。
-
看大家有沒有意見?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再下次的報告案,我這邊看到的是農委會、科技部、外交部、內政部、金管會及國發基金,看有沒有調整或者是提醒的?
-
外交部說因為今年沒有組團參加 SEWF,所以暫無相關組團成果可以報告。
-
外交部也不是一定要報告 SEWF,應該還有一些關於國際 INGO 來臺灣設點,或是我們在總統盃黑客松之類的其他社會成分,外交部在推案上的一些協助之類,或許還是可以稍微問一下,部裡面其他跟 SEWF 比較沒有關聯的機關,有沒有什麼可以報告的?如果真的都沒有再拿掉,謝謝。
-
其他都沒有什麼問題,今天就到這邊,這樣就可以去趕高鐵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