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司會加速意見統整時程,以符合預算期程。
主要是要修正內容,具體建議是本部修改之後,先跟相關部會協調確認取得共識後,再行上陳,並應於本年完成核定程序。
另外再補充說明公建計畫,民主司所提公建計畫,已收到行政院回函,本司將針對公建內容再作更細緻說明。
有關於人工智慧的部分,在 16 日已經提供 AI 相關資訊給英國,英方回信表示對 AI 的評測及認證框架非常感興趣,本司已協助產業署跟英方建立聯繫窗口,後續再麻煩產業署持續跟進。
這個部分先跟部長報告一下。
第二個部分是中文化的部分,數政司也正在幫忙做 WCAG 中譯的校對,預計應該可以在一個月內貢獻給 W3C;另外,因為 W3C 在今年 1 月改組之後,目前正在做 W3C 內部的改革討論,並進行 Advisory Board 諮詢委員會的遴選,票選的截止期限是 5 月 31 日。
民主司補充說明 W3C,非常感謝部長、次長及主秘的支持,本部在今年 1 月已正式加入該組織,加入之後到現在約 5 個月,在數政司、產業署及資安院的共同合作下,我們目前已經參加 8 個不同主題的組織並持續參與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非常感謝數政司在網頁無障礙規範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WCAG)的努力,經過數政司的比對,我國現行規定已跟 W3C 無障礙規範 2.1 版對齊。
第二件事,因為近期國際機票跟海外生活費用大幅成長、參與國際組織數量較多,造成本部及兩署的 113 年出國經費將較 112 年成長。民主司為了節約經費,正在重新調整所有的計畫內容,並且參酌實務運作,減少部長、次長一起出國的情形,以符合政務安全考量,預計下個禮拜就可以跟督導次長討論報告。
第一件事,民主司已經蒐整本部各司處及兩署的出國計畫草案,也接收了來自外交部及國發會等等機關的國際活動場域資料。另外,本部成立至今,在國際上也開發出非常多的國際合作夥伴及機會,這些國際合作管道是臺灣對外發聲的重要渠道。
我的建議是,如果本部開發的功能,可透過 Open Source 的方式提供給公務機關使用,應當可大幅協助各機關導入密件電子化作業。
謝謝主秘及秘書處的協助,密件公文在各機關的使用量不少,如果真的可以促成以電子化方式,處理密件公文,相信可減緩各機關辦理密件公文的壓力。
我一開始是需要一些資源放進去,所以剛開始,感覺聽起來有一點像是公共建設。
對。
不然 miss 掉這次的機會,後續要進去難度就很高。
先把目前 W3C 當中國際標準跟相關的業務先把它盤點出來。我先盤一下,再來找大家一起加入這個組織的運作,因為每一個分組都會開始進行討論,像我們民主司一定是 DIDs,數政司一定會有無障礙的部分。
我也有,要麻煩部長幫我加到您的代理人,因為我要在後台維護資料。
我這邊補充一下,原本在第 26 頁民主司也有一個不公開的國際事項,是要談 W3C 的這件事,因為我們已經在 1 月完成入會程序,目前 W3C 上也已經掛上 moda 的 logo 跟我們的組織名稱,新聞應該在今天就會對外宣布,因此這一點我們會調整成公開。
Ragic 對民主司來講很有幫助,我們有很多訪賓會陸續來訪,以前要透過電子郵件來回多次討論出相關的細節,現在民主司的同仁正在嘗試用 Ragic 設計出表單跟流程,等這個統一的標準出來後就可以試辦。當有訪賓要求接見前,我們把這個 link 給他,請他先提供我們所需要的資訊,後續在幕僚小組評估時,就可以省掉很多電子郵件往返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謝謝柯老師的幫忙,看看是不是可以把流程順化。
是的。
這件事跟推動 Open Data 的時候是一模一樣的事情,當時各機關擔心的也是資料放出去,如果有錯怎麼辦?所以當時我們在訂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的時候,就將免責納入條款內,開放資料的機關,只負一個責任,也就是當資料有錯的時候就必須要處理,並不會因為這個錯誤而被懲處,也許可以用這種方式,也就是當發現有問題的時候,比如民主司提供的資料,後來發現 Key 錯了,只要負責把它修正掉即可。
第二,部分同仁沒有自然人憑證,現階段只能用臨時憑證簽核公文,但在歸檔前,必須要透過自然人憑證才能完備公文簽核程序。本部是否有協助同仁申請自然人憑證的方案?
剛剛的報告有提到,需於特定的遠距辦公場所辦公,想請教的是,要怎樣限制同仁只能在特定遠距辦公場所?好比同仁只能在 A 地或者是 B 地上班,要如何勾稽真的有在 A 地上班?這個是第一個問題。
民主司假日可以很便利的使用 VPN 連線進來處理公文,尚無需申請零信任驗證機制。
也許可以用開口契約的方式來處理。
我們目前還沒有專業的外籍人士。
建議比較重大的新聞,是否可以透過雙語方式,於「最新消息」對外公開?
我們最近接到滿多國際團體,關心數位發展部的相關業務,國發會也因應外商的建議,希望各機關可採雙語方式對外溝通,本部英文官網的最新消息,目前仍停留在 8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