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先簡單做個開場,我是唐政委辦公室的幕僚蔡玉琪,歡迎大家今天參與第71次的開放政府聯絡人協調會議,我還是宣導一下防疫的事情,大家進來的時候應該有量過體溫、填寫相關的聯絡資訊,配合CDC那邊的指引,請大家在會議期間都戴著口罩,因為會議外面海委會也有準備咖啡跟茶水,有需要的話可以在外面使用,如果沒有杯子的話,他們有準備杯子。

  • 廁所是出去之後左轉有相關的指引要通過很大的長廊。另外,因為現在是在密閉空間,請大家都要配戴口罩。我這邊是先做簡單的介紹,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名牌,在名牌上有三個QR code,sli.do是大家來不及發言,或者是不好意思具名,可以利用網路的平台留下您想要說的話,第二個應該是議題手冊及第三個心智圖,議題手冊在會前都有收到的會議資料,心智圖是辦公室跟海委會有做事前訪談及資料的彙整。

  •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後方有位速錄師會將我今天講的話都會一字一句打下來,大家不用擔心,像口吃或者是沒有講得不是很通順的話,都會會後寄給大家,十個工作天之後可以編修。

  • 今天唐政委沒有辦法到現場,這邊有預錄一段影片,可以請工作人員播放一下。

  • (播放影片)

  • 謝謝政委,政委剛剛已經說明了今天我們在會議之前跟今天舉辦會議的原因,當然她講話的速度非常快,有些人甚至我自己也還沒有跟上,所以我等一下還會再跟大家作詳細的說明今天到底要做什麼。

  • 我在開場之前有兩件事要說一下,因為今天協作會議地點在高雄,但是我們希望可以鼓勵很多沒有辦法來到高雄現場的人參加我們的會議,所以我們在線上有直播,你會看到這邊有兩台攝影機,我想詢問一下現場有沒有任何人不希望被攝影機拍到?如果有的話,現在舉手或者是私下跟我們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會儘量避免,但是我也有講到線上直播是鼓勵現場沒有辦法到現場來參與的朋友們,可以一同參與我們的討論,所以除了直播之外,也有線上的留言平台sli.do,我等一下也會再介紹。

  • 還有另外一件事提醒大家,因為今天是做向海致敬的會議,實際上我們會鼓勵大家儘量使用自己的環保杯來取用外面不管是水或是飲料,當然假設真的沒有準備杯子的話,非常勉強的,我們旁邊有準備小杯子,希望大家可以儘量使用同一個杯子就好了,謝謝。

  • 今天是開放政府第71次的協作會議,今天要做這些事,我們會簡單開場、也會介紹一下陌生的協作會議到底是什麼,我相信在座很多人都不曉得協作會議到底是怎麼樣的東西,今天到底要來做什麼。

  • 再來,我們也會邀請我們的主辦部會海委會來作簡單說明,我們會有一些心智圖的盤點跟分組討論,大家可以看到座位是到時會坐的分組討論,我們接下來會介紹以不同的情境來作使用者探尋的討論。

  • 這個是我剛剛講到的sli.do,其實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假設你今天在現場,覺得有點害羞或者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你是誰,你可以上sli.do匿名留言,或者是站起來覺得口語表達不好的時候,也可以留言,我們可以在上面問問題跟作盤點。

  • 另外,剛剛有提到線上參與的部分,如果看到會議的進行有任何的問題也都會歡迎上面留下資訊,我們也會回去那邊作盤點,所以線上參與並不是只有看而已,也是可以表達他們的聲音。

  • sli.do的使用可以看QR code或者是打開瀏覽器,會問你今天的房間號碼是什麼,今天的房間號碼是1090821,所以歡迎用這兩個方式來看 sli.do,不管是上面的留言或者是自己想要在上面留意見都非常歡迎。

  • 回過頭來講到今天,大家為何要齊聚一堂,其實大家非常難得、非常多不同的使用情境的個人、協會,或者是中央或者是地方政府一起來討論這個事情,我們到底要討論什麼?也有人在會議前參與訪談,海委會也有做非常多的努力,我們其實想要討論的是海域遊憩活動的一站式資訊平台,會跟協作會議一起合作,是因為我們希望可以以使用者為中心來做數位服務。我自己是設計師,我自己從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已經大約十年左右的時間,可能超過一點。為何要做這個東西?我用非常簡單的方式,大家也許手上或者是或多或少都有聽過iPhone,其實在我看來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使用者著想,會想說使用者平常都是如何用不同的介面、操作,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基本上的概念是這樣子。

  • 有很多政府數位服務,是用政府的部門怎麼樣分工來作設計,實際上會覺得用起來卡卡的,怎麼跟我想要用的東西或者是想要的功能都不一樣,但是這次我們希望跟海委會合作,可以先從使用者到底想要什麼,以使用者的需求,所謂的使用者就是在座的各位,但我們希望不是只有從民眾出發而已,當然也要從政府單位在提供這個服務的時候所遇到的困難跟挑戰出發,所以在今天不管是大場的討論或者是分組的討論時,我們都會鼓勵各位把自己的經驗、需求、挑戰、難處全部都分享出來,這樣子才會知道有了一個需求之後,怎麼樣推進到真正的政策實行,或者是真正的數位服務怎麼樣體現。

  • 又回過頭來,你們為何要參加協作會議?或者是我為什麼要參加協作會議?其實協作會議的類型有非常多種,今天是其中一種,我們希望可以用使用者需求的盤點,來重新檢視政府數位服務應該怎麼樣設計,但是我們協作會議有很多其他不同的類型,有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一個政策非常前期,所需要的訊息跟表達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所以第一個當你們是民眾的時候,你們可以在政策制定的最前期表達觀點跟需求,這個跟今天的目的是非常類型的。

  • 再來,我們在會中會留下完整的紀錄,剛剛有講到直播,之後也會上網公布,不只是你現在看得到直播,之後也可以看到錄影留存,留下討論,速錄師也會把我們每字每句記錄下來,所以今天討論的所有的東西,今天所有的進度都會被留下來,所以日後有人想要討論的時候,也不用從頭開始。

  • 為何要強調面對面的討論?接下來的小組都會互相認識、互相經驗的分享,更瞭解彼此,我們非常相信透過參與可以互相瞭解彼此的難處、彼此的需求、建立溝通或者是互信。

  • 再來,我們希望與多方共創討論,可以完善推進政策的解決方案,這個是為何今天有這麼多人坐在現場,因為我們希望可以邀請各方利害關係人,只要跟海相關的,不只是遊憩相關類型的人,使用、提供服務的人,不管是中央或者是地方,不管是哪一些遊憩類型的人,或者是什麼驚艷的人都應該可以來參與、討論,講出你的需求一起來盤點、一起來看這個東西如何被實現。

  • 工商服務一下開放政府協作會議,這個是我們在協作會議推動的定期會議平台,我們每個月都有兩場的協作會議舉辦,案源有兩個,一個是「Join」平台,所以任何人,包含在現場的所有人,你們只要有個議題想要推動,透過五千人連署的話,我們會一起跟開放政府聯絡人討論,這個議題是不是可以當作協作會議。

  • 今天比較不一樣的是,今天是由海委會自提,他們覺得這個東西對他們來講非常重要,他們也希望在建構這個資訊平台的時候,能夠聽到更多利害關係人的聲音及需求,因此提到這個協作會議的平台,也促成今天的協作會議,希望可以透過溝通跟協作的機制,創造民眾跟機關間的對話及互信。

  • 不多說,以前的協作會議是長什麼樣子?我特別挑了一個跟今天協作會議有點類似的案子,也是做政府數位設計的思考,今天這個影片的對象是故宮,可是你們可以想像成如果故宮是海委會的話,今天是什麼樣的樣貌,可以帶大家看一下。

  • (播放影片)

  • 今天討論的情境非常類似,也是一樣有個題目,希望有各個利害關係人分享他們的經驗與需求,一起統整出這個網站應該呈現什麼樣,才最符合使用者的經驗。

  • 回過頭來,我們來講,其實實際上協作會議並不是只有今天這場會議而已,協作會議都會運用一系列的方法來蒐集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意見,所以其實我們跟海委會,剛剛政委也有提到,在前期的時候,也進行了十一位的深度訪談,有一些與會來參加的人,之前也有被我們訪談到,我們針對這些不同的情境、需求及他們實際上在海域相關活動的經驗分享,統整出一些資料,這個資料也是我等一下會介紹的心智圖。

  • 今天的會議進行其實就跟剛剛影片裡面所看到的有點相似,我們會透過上下半場,第一個是在上半場的時候,會透過心智圖的盤點來探尋現有的需求是什麼,當然這個時候也會非常歡迎現場的各位,尤其是還沒有訪談到的不同的人,藉由這個機會分享給我們,你們心目中非常重要的需求,注意一下的是,我們會希望你們實際上會遇到這個需求的情境描述出來,因為情境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你在這邊想,需要的東西跟你在做海域活動的體驗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希望可以透過描述帶到這個場域來進行真正需求的探訪。

  • 這個是上半場會做的事,下半場因為你們自己看到組員了,所以會針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我們其實有分不同的組別,我們會透過核心問題的分組討論,進一步去看,假設我們已經講出大家都覺得非常重要的需求時,我們到底應該要怎麼樣來實行,然後盤點挑戰或者是困難,來推進看看有沒有可以解決挑戰或者是困難,可以把服務放在一站式的網站上呈現。

  • 我們今天也希望帶著大家,來討論實行的方法。因為我們透過盤點在中期的時候,我們曾經有討論過,今天是不是應該要畫草稿的畫面,讓大家知道這個畫面應該要長什麼樣子,但是實際上透過我們的盤點,我們會覺得還沒有到那步,因為我們現在在需求的部分還沒有非常明確,所以想要在這邊更正,因為原本的議題手冊,如果你們有收到的話,上面是寫草稿的畫面,想要修正一下討論的方向,如何以不同的海洋者的情境,確認實際需求來討論實行的方法,也就是還沒有知道需求要長什麼樣子,不應該討論要用什麼的按鈕或者是介面呈現。我們只需要討論哪一些需求是小組裡面想要的,及討論怎麼樣的實行。

  • 接下來,因為每組都有非常多多元的成員組合,所以我們希望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我等一下會把麥克風傳下去,從第一組開始,繞一圈,請用簡短的時間,好比30秒內來介紹姓名與這個議題的關聯。

  • 大家好,我是李元治,我自己本身是在玩獨木舟的,像我們每一年都會獨木舟環島,海上的藍色公路要環島一圈是非常困難,我必須要跟很多不同的水域遊憩管理機關來申請、協調,而且不見得每個歡迎我們去,每年都要寄出很多信,很像在打怪一樣,在可以完成這件事,因此這個議題對我來講是滿重要的,因為我希望這個平台未來能夠對我們這方面的活動能夠有一些幫助,謝謝。

  • 大家好,我是亞果的謝依婷,我們提供一條龍的服務,像遊憩的租賃、帆船的考照,目前也很高興受邀來談到協作會議,因為目前遊艇出遊的服務,申請出海也是有比較多的程序上限制,希望在協作會議討論出更便民、方便遊艇休憩服務的程序。

  • 大家好,我是愛玩水的愛好者,是元治兄留訊息給我,我們去海、溪玩,玩一玩發現是要罰錢的,如果政府單位是合法的,然後透過一站式的平台申請,對於以後不管是玩水或者是潛水的活動,是非常好的,不用多頭馬車,中央允許、地方不允許,然後在遊戲的時候,又深怕被罰款,謝謝各位。

  • 大家好,我代表屏東縣政府參加這個會議,屏東縣算是走在開放海洋的前端,因為屏東縣轄內的海域都沒有任何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海域,所以很歡迎大家來屏東縣作海洋遊憩的活動,謝謝。

  • 大家好,我是漁業署代表我姓陳,今天參加協作會議的關聯,是跟娛樂漁業這個業務項目有關,娛樂漁業是我們督導漁民轉型很重要的措施,從82年開始一直發展到現在,我想以目前最近的向海致敬的政策來看,其實越來越多的海域遊憩活動也出現在海上,我們在發展娛樂漁業這塊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在轉型方面跟漁民傳統的作業型態,其實兩者都是漁民,只是有部分轉型,我們也考慮到轉型型態,不要干擾到既有的海域作業。

  • 我想海域活動的多元開放,某種程度在我們的認知裡面是各種活動不互相干擾,以尊重既有的活動為原則,然後再加上比較關注的是還讓在海上討生活的這些人可以比較優先一點,自由是需要的,我們認為在各種海域活動的管理層面上,各主管機關還是必須要有一些適當作為,避免這些活動在秩序面產生不必要的衝突。

  • 大家好,我是交通部航港局的代表何孟芙,跟向海致敬協作會議關聯性主要是航港局有建立遊艇申辦服務平台的系統,而這個系統包含遊艇進出港(入出境)及整合了部分水域主管機關遊艇泊區、泊位等資訊,讓遊艇玩家及管理者從原本紙本申請及需找各泊區管理單位申請等不便方式,改由可透過一站式的平台直接進行進出港預報,查詢遊艇碼頭泊位,及掌握各主管機關審核進度。而本局遊艇申辦服務平台目前已經納入海委會向海致敬的一站式資訊平台,大家可透過這個平台直接連結查詢。

  • 我是海洋基金會的蘇達貞,我們推行海洋教育十年的經驗,最需要的教育不是民眾,而是政府單位,謝謝。

  • 大家好,我是黑潮的海上解說員,這幾年也出帆帶活動,帶人海泳或獨木舟,所以有賞鯨船的環境教育及親海經驗的兩方面經驗,最近也在看一站式平台的系統,希望自己玩過的一些經驗可以分享,對於這個平台的資訊提供多一些的感受及想法,希望可以讓我們越來越多親海的人有更多的管道,謝謝。

  • 大家好,我是海巡的代表,我姓許,在一線執行的時候會碰到開放性的海域、可以實施遊憩的活動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常常會碰到這個地方明明是禁止水域遊憩的玩家來使用,但是民眾常常有不清楚、不知道的資訊,希望在這個平台可以結合各縣市政府的相關規範及法令,可以得知政策更透明的目的。

  • 大家好,我是廖建明,我們的角色就是利用各種科學的手段提供海洋的數據、觀測資料等等,希望有這些數據可以讓使用者判斷自身是不是適合從事這些海上的活動,謝謝。

  • 我是佳玉,我是今天協作會議的小桌長,期待可以跟大家做更多的討論,謝謝。

  • 大家好,我是辛承禧,各位前輩大家好,我是中華民國衝浪協會的辛承禧,衝浪運動的推廣也因為奧運的關係,所以全台很多的衝浪場地,其實從開放到沒有開放的,相對應該是說不管政府有沒有開放,原本因為我們的興趣跟嗜好,及未來的發展需求,其實我們都是私底下訓練,畢竟衝浪在水域活動並不是最主要發展的過程,而是近幾年因應奧運的關係,讓世界看到有這樣的運動,對臺灣來說是比較不是那麼多人在推廣或者是接受的運動,因為臺灣很多的家長對於海域的部分,對於玩水跟海域活動的心理面擔心比較多,希望藉由這個運動跟政府溝通的機會,可以有更多的衝浪場地是可以被開放跟清楚使用的規範,我們在海上也常常跟海巡會有很多颱風浪是不是可以下去的衝突,從國外的標準到臺灣的標準都不一樣,我們也希望跟政府能夠取得一致的看法,也可以對於運動、使用者來說有互動及發展,謝謝。

  • 大家好,我來自台中,是社團法人台中市釣魚人大聯盟協會,楊蔚坡,我們主要過去爭取釣魚是正當的活動,從過去的爭取,我們現在變成服務平台,讓大家一起在這個海釣的時候,我們推展釣魚是正當的休閒運動,也希望大家一起友善釣魚、守護海洋。

  • 大家好,我是柯勇全,我來自海洋保育書,主要是負責海洋的保育,像海洋的釣魚及賞鯨都在相關的範疇裡面,希望今天跟大家交換一些意見,看怎麼樣讓這些活動能夠更順暢、便民,謝謝。

  • 大家好,我是中華海洋總會教練的楊勝全,幫這個議題是多訓練一些救生員在海域活動的時候,可以讓你們的遊客可以更安全參與活動,如果300個客人一次到店裡面,然後說不會游泳,你們的壓力應該很大。

  • 但是如果300個說都是救生員,你們就是會比較輕鬆一點,當然這個救生的專業技能已經歸到體育署去主辦這些事項,所以需要跨部門合作。

  • 大家好,我是碧海藍天潛水社的社長,也是中華搜救總隊、梅花搜救協會的教官,以前不叫消防署,是消防局、警政局的特約山海訓教官。針對這個部分,我直接給貴單位一個建議,因為單純的海洋對臺灣來講是不夠的,因為在陸地上的水域應該也要納入這個議題當中,因為會玩水的不會只跳海,也會到溪邊去玩,對吧!如果我們的資訊只限於海洋,其他玩水的民眾資訊怎麼辦呢?尤其目前以臺灣來講,幾乎有半數以上的民眾跑到水域、溪邊不會少於海洋,如果放到海洋,你瞭解了,謝謝各位。

  • 大家好,我姓陳,我來自漁業署,這個議題跟我相關是漁業署有開放四個漁港,就是八斗子漁港、烏石港、新竹漁港、東海鹽埔漁港,總共有六處的垂釣區,針對垂釣區的部分,有四個漁港可以提供垂釣的愛好者來使用漁港的水域。

  • 大家好,我們是內政部營建署,跟今天相關的議題,我們負責的是濱海型國家公園的部分,我們在裡面會做限制海域的檢討、濱海區環境的維護及資訊的展露,後續的部分在今天希望能夠跟大家交換意見來作後續政策的調整。

  • 大家好,我是氣象局的代表,我們氣象局過去有建海相資訊的平台,我是這個平台的開發者,也接觸了很多,這個平台是在協助機關、搜救及災防的環境資訊,在這個場合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謝謝。

  • 大家好,我是陳文鵬,來自臺灣港務公司,是負責全國七個國際港跟兩個國內港的一些業務,國際商港本身向來都是用裝修貨物、進出口為主,現在要提供給釣客的友善海釣環境,我負責今天這個議題,謝謝。

  • 大家好,我是國立高雄示範大學的金湘斌,我們學系跟目前臺灣大部分的學系都是以體育教師為主,就是有作游泳教育、水域安全教育等等,希望透過這場會議能夠培育未來的新的一代體育老師,會有正確休閒的觀念,及對海洋的一些正確的知識。

  • 大家好,我是黃超邦,來自金管會證期局,跟這個議題沒有關聯,不好意思,但是我很感謝開放政府小組,因為沒有關聯,所以來擔任小桌長,不僅跟這個議題沒有關聯,我活了50歲,第一次來到高雄,因為這個議題的關係,所以即將跟海洋產生正面的關聯,我們是正面看待這件事,謝謝。

  • 大家好,我是李哲明,高雄市愛河邊光榮國小退休的校長,我們退休前服務的學校是高雄市,實際推動海洋教育的水域中心,有自己的碼頭、有自己的船隊,當時受到學校同仁推動海洋教育的熱忱感動,我立志推動海洋教育的終身實踐者,目前在教育部擔任相關的委員會委員,現在代表推動海洋教育的公司來參加這個會議,希望發言對今天的議題有所幫助,謝謝。

  • 大家好,我是邱百合,因為我的身分滿多元的,不管在工作上或者是休閒上,不是在海裡就是在海上,我想這個是我跟這個議題的關聯性。

  • 這個平台我認為除了可以提供不同的使用者資訊以外,在近期比較多的感觸是,不同的海域遊憩活動在同一個海域使用上會有一些衝突,所以如果能夠藉由這個平台,我覺得或許可以減少這些衝突,也是滿好的,謝謝大家。

  • 大家好,我是李竑鋝,來自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我負責的業務是水域遊憩的業務,很高興來到這邊,藉由多方的意見,也就是一站式的平台,也來檢討自己對於台南市海域活動的作為,希望能提供友善的海域空間,能讓大家共同使用,謝謝。

  • 各位與會的先進大家好,我是體育署的代表,陳俐臻,這個議題與本署較為相關的,是我們有結合水域基地辦理體育活動,會輔導各縣市政府辦理運動愛臺灣計畫,希望可以結合這16處的水域基地辦理,謝謝。

  • 大家好,我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代表張卉君,我想黑潮是從20年前就開始推動海洋親海教育的組織,所以我們自己在花蓮,也是跟娛樂漁船配合做賞鯨的解說導覽,我們當然也會運用一些船支來進行親海的活動,我們認為海洋教育很重要的是這塊,就是要帶人走向海洋、親自海洋,在過去20幾年來的時間當中,人要親近海洋是非常困難的,在座邀請大家也都遇到一樣的類似問題,今天主要是要看各個領域的大家,遇到什麼樣不一樣的問題,我也很好奇這樣子的會議結束之後,對於實際的事情或者是對於我們的討論能不能有更多的發想或者是幫助,謝謝。

  • 我是海保署,我是海洋環境管理組,我們負責的是跟向海致敬有關的是潔凈海洋這塊,希望能夠透過這樣子的協作會議,我們有更多的啟發,對於潔凈海水的這塊來創造潔凈海洋的環境,希望有這樣子的腦力激蕩,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謝謝。

  • 大家好,我是楊懿仁,目前服務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體育室,我不敢稱自己為海洋高手,但是我的學生未來可能從事海洋遊憩相關工作,希望在此學習到相關知識並傳授給學生,另外我過去有一年的經驗在中南美洲加勒比海一個叫聖露西亞的國家中的體育署工作,那邊的海真的很美麗,因為有玩過、待過,也有淨灘的經驗,希望今天可以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謝謝。

  • 大家好,我是洪仁修,我是服務於大鵬灣管理處,我今天代表觀光局來參與這個會議,觀光局是遊憩管理主管機關,也是藉由這個機會來聆聽現在針對向海致敬的民眾意見,可以作為後續管理上的滾動檢討的參考,以上。

  • 大家好,我來自金管會,名字是周怡玫,今天跟這個議題有關是因為我是開放政府協作會議的夥伴之一,我在向海致敬議題沒有太多的知識跟專業,爰我擔任討論分組的小桌長會比較中立。另因為自己的小孩很喜歡海,而第三分組在海洋教育有相關討論,所以很高興可以擔任第三分組小桌長。謝謝。

  • 謝謝大家,透過這樣的自我介紹,大家在組內可以一起瞭解在組內的人跟大場的人是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希望怎麼樣的方式來討論議題。

  • 我們接下來的時間先歡迎海委會的簡報人來為我們作海委會的簡報,謝謝。

  • 主持人、張顧問及所有參與協作會議的公私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海洋資源處王茂城,我也很難得第一次參加公私協力的協作會議,今天的主題是我們現在配合政府推動向海致敬的政策裡,我們推廣海域活動,一站式網站的使用者需求探尋會議。

  • 首先就由我代表海委會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一站式的網站資訊平台是什麼,我就依據簡報大綱來作說明,一站式的資訊平台建置目的,說穿了就是要讓大家在一個地方可以找到所有海洋遊憩的資訊,一個地方就好了,大家可以想像過去海洋的活動涉及了14個部會、19個縣市政府,你要找一個資訊,恐怕要透過各個不同的主管機關來找到資訊,非常非常痛苦,所以我們這次一站式的平台最大目的,就是希望在一個地方可以找到所有的資訊。

  • 向海致敬的五大主軸裡面的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透明」就是現在所有海洋資訊要公開透明,這個也是我們架設一站式平台的最主要目的,這個平台在今年5月聽到大家的聲音,我們立即做了規劃,在今年7月的兩個月時間,我們把它上線了,這個資訊我們提供了海域遊憩設施、海情、海域活動的線上申請資訊,跟大家報告的是,現在海委會只能初步綜整各部會的資訊,我把它放進來,但是這個資訊是不是大家要的,恐怕要打很大的問號。

  • 我們現在推動一站式的資訊平台,大概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我們先求有,各位在「眾開講」或者是焦點座談裡面,你們希望要在一個地方找到這個資訊,我們努力在7月達成第一個階段。

  • 第二個階段的部分,大家可以想想看,我們各部會之前所建置的資料庫,用的檔案格式五花八門,這個要放到一站式的平台,如果資訊格式不一致,說實在的我做不來,這個是真的非常謝謝PDIS小組,花了很多的時間協助我們把各部會的資訊作整合,放到資料圖台上,讓網站可以直接介接。

  • 第三個階段是今天的協作會議,我們希望透過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參與,我們想要知道你們要的是什麼資訊,我們優化一站式資訊平台。

  • 目前還在規劃做動作,一站式平台上面的資料跟原始碼,我們規劃於9月作開放,做什麼?讓所有的這些使用者,如果有需要,你自己可以下載、做加值的運用,運用完,我們更希望把你們運用的結果回饋到這個網站上,這個是我們要來作處理的。

  • 目前我們一站式平台放的資訊有哪些,簡單跟大家說明,基本上是一些漁村旅遊資訊、海洋水文、海流的資訊,像商港、漁港區的垂釣資訊,像國家公園、風景特定區、熱門潛點、海域活動及保險商品,現在通通擺進來了,但是這個還是要跟大家強調的是,這個是政府現在開放給大家的,但是是不是你們要的,我們不知道。

  • 各位在很多「眾開講」的平台及焦點座談裡面,你們也提了很多的意見,我們這個平台裡面,我們有設計了意見回饋的調查表,拜託大家,如果上到這個資訊平台,你發現不夠優化的,你需要再擴充什麼功能的,也可以在這個回饋調查表,直接在網站上填列,像之前很多民眾反映,希望要有一些海氣象的資料,我們趕快聯絡中央氣象局,看能不能直接跟我們介接整合,而這個部分我們一部分上線了。

  • 另外,也有人想要知道,像剛剛幾位參與者講的,我想要去活動,問題那個是禁限式的水域,擔心會被處罰,禁止遊憩的資料,也想要知道,要求相關的部會把這個資訊提供上來,問題這個只是文字的表述,文字的表述是讓你很難去身歷其境,如果把它圖像化,可不可以讓你更清楚知道,原來這個水域從哪個區段到哪個區段是我們不能下水的,我們都會持續來做優化的檢討。

  • 未來這個平台的架構規劃,老實跟大家講,說實在有點單調,功能也沒有這麼齊全,後續能不能把這個平台設計更精緻有很多查詢的功能,我就只愛好獨木舟,只查獨木舟有哪一些景點,在北部的海域有個複合的查詢,打個北部就通通跳出來,這個是我們跳出來的,像現在的內容是很呆板,就簡單幾個名字、文字的敘述,很單薄,我們未來也希望未來圖台資訊,是跟國內外知名景點的指南一樣,非常細緻與豐富,像這個景點可以從事的活動,周邊有什麼景點設施、景區的開放時間及聯絡資訊,我們希望通通擺進來。

  • 問題還是回歸到一句話,我們未來的規劃還是政府部門想的,重點是我想要的是不是你們要的,所以今天非常希望透過協作會議,把大家的需求提供出來,今天有使用者、政府部門,沒關係,大家敞開心胸,大家在協作會議當中把你想的充分表達出來。

  • 我也要拜託相關政府部門單位,你也不要客氣,對於這個資訊的提供,你有困難,我們就好好跟我們這些的利害關係人講清楚,我也什麼機敏性不能提供,或者是有什麼困難度需要一些時間,也沒有關係,大家把這樣的想法通通在這邊溝通。

  • 我們真的非常希望透過這樣的公私協力的方式,好好建立符合大家想要的海域遊憩活動的資訊平台,方便大家便利查詢這樣的資訊,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裡面提供很精準的資訊,可以降低大家的遊憩風險,我們更希望透過這樣的平台資訊加速推動海洋的政策,以上簡報,謝謝大家。

  • 謝謝海資處的王處長。

  • 謝謝他非常精確介紹了海委會對於平台的期待,還有提到利用協作會議及後續的管道可以精進的空間,不管是政府的數位服務,或者是大家心理面也很想要推動的其他部分。

  • 實際上有講到透過事前的盤點、聽到大家的聲音,我先回答一下自我介紹、處長這邊的簡報綜整,我們其實知道向海致敬並不是只有資訊的議題,我們有非常多,像剛剛各位也有提到一些其他的期待或者是其他希望可以努力的地方,為何今天要找聚焦的地方?根據我們的經驗,很多的時候,如果你把題目開得太大,大家很發散討論是沒有效率的,所以會希望透過聚焦,讓大家針對某個焦點來討論、精進,這個只會是個開始,所以也許會像剛剛某位有提到,如果是水域,為何不能是所有的水域?而是只有海洋?我會建議大家先從一個地方開始,開始把這個這個做好之後,也會下一步盤點,不管是不是其他水域的討論,甚至是我們今天提到其他方向的討論,都有可能可以整併到這裡面。

  • 另外一個方向是,其實向海致敬是另外一個政策,處長跟政委都有提到,我們總共有五個主軸分別來做不同的討論,今天的協作會議會focus在資訊的部分,實際上也有很多不管是開放或者是教育,甚至是責任的主題,也會在9月4日的論壇來做一併的討論,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先focus在資訊的部分,然後來作很全面的綜整及細緻的討論之後,如果有其他不管是開放、教育、責任的討論,我們可以留待,因為也有留著這樣的空間,在下一場論壇的時候來作更精確地討論。

  • 我今天會花一點時間來向大家介紹現在看起來非常複雜的圖,這個是透過十一個深度訪談之後綜整出來的結論,我快速帶大家瀏覽。

  • 首先如果談到向海致敬的話,以前傳統禁水的觀念,沒有辦法接近海、瞭解海,像是鬼門開是不能去海邊玩等等,其實透過這樣的訪談之後,近幾年我們發現親海意識的抬頭,包含訪談者有提到海域遊憩活動日漸興盛,或者是很多身邊的朋友接觸海、瞭解海、玩海,所以我們盤點了兩個方向,一個是以海為樂、一個是以海為敬,我們現在是以海為樂來介紹。

  • 政府數位服務盤點的時候,我們希望可以讓大家focus在人上,人的使用情境可以分成比較大的三類,第一個是多點進出,指的是有遊艇或者是獨木舟,假設想要從台北出發及想要進去宜蘭,經過宜蘭再到花蓮的時候,我會有怎麼樣的使用者需求或者是情境的發生。

  • 再來也有定點的遊憩,像衝浪、潛水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會發生什麼樣的需求及挑戰,還有一個是海洋體驗、海洋的生態解說、淨灘等等。

  • 大致上有非常多不同的遊憩類型,也有分成新手或者是老手,如果是新手的話,希望可以跟隨在座很多的專家,自己不會進行太多的查找資訊的行為,但是如果是老手的話,甚至在很多不同的平台去比較同一個數據,像氣象會使用Windy或者是很多的資料來做查著,所以在很多使用行為上是不同的。

  • 再來,我們看到這邊是使用者的部分,其實透過我們的盤點,我們也看到大家對於政府有非常多的期待,一個非常大的期待是,期望政府可以在對的資源,也就是把資源放在對的地方,我們接下來所有的期待,我們分成五個大類,分別是責任、開放、服務、教育、資訊,但是剛剛有講到,其實今天是focus在資訊的討論上,當然就很像剛剛李先生所說的,如果海域的開放與否,我們要做討論的話,在這個焦點上的資訊需求到底是什麼,我會希望大家透過你自己關心的議題,然後去思考你的資訊需求也許是什麼,讓我們可以在今天的討論聚焦。

  • 因為心智圖大家都有,就不focus在這部分的盤點,我們會直接進入到資訊的部分。

  • 我們會看到既有的挑戰、盤點出來的需求,第一個挑戰是與海相關的遊憩類型多元,有非常多分數屬於中央、地方來作管理,使用的情境很多,一開始的時候,海委會著實花了很多時間來想需求如何呈現,接著是法規資訊的必要性,這邊有非常多不同的使用者,使用者想要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是法規或者是想要知道遊憩的資訊,甚至也有分成不同的類型,這個到底要怎麼樣歸類,這個是他們目前遇到的挑戰。

  • 如果focus在需求的部分,我們可以看成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有整合,所以我們聽到非常多的聲音是希望可以告訴我們是不是可以由中央來統合呈現地方零散的遊憩規則,還有須知、政策法規,又或者是剛剛講到的如果要去玩獨木舟環島,要花很多時間作公文的申請,但是如果有個方式可以簡易申請取代繁雜的規定,這樣是不是有可能的?

  • 接著資訊的部分,有很多使用者提到希望可以看到即時符合現況的資訊,現在國家公園有即時的相機,怎麼樣才可以得到海的即時資訊呢?

  • 接著是資訊可以分門別類提供不同的使用者參考,現在的資訊有非常多種,有幾個大類是天氣的海況、遊憩景點,像想要知道景點周邊的設施,例如廁所、沐浴等等,是不是可以針對危險程度分級分類,希望可以知道開放水域的範圍是不是可以下水的相關資訊,當然也有非常多人是非常強調安全的措施,所以希望可以知道周邊的救生資訊,像救生員的配置、海巡、上岸點等的一些提醒視訊。

  • 剛剛也有提到遊憩的新手,會希望知道哪一些遊憩中心或者是業者,受訪者也有提到如果有歷史資料,或者是資料的管理單位,像有歷史圖層的話,可以隨時查詢歷史的資料,有源頭及管理者,隨時可以追溯。

  • 像我們提到很多受訪者可以提到希望知道海洋保護的資訊,或者能夠知道可以淨灘的範圍、概況,是不是有衝突到的淨灘,還有希望知道動物出沒的狀況,這個部分是資訊的部分,我們盤點到非常多的地方,也就是以海為淨的方向,我們盤點到了淨灘的單位及黑潮,他們會提供非常多近海的體驗,大家會覺得是不是要會游泳才可以接觸,但是並不是,而是鼓勵一般大眾來親近海,也許你沒有游泳的技能,你可以去參加保安林解說來瞭解海,也可以學習到與海很多的經驗與知識。

  • 我們發現近海有非常多的年輕人,不只是為了保育海洋來淨灘,也就是透過遊憩的經驗來學習跟海相關的知識,所以這個跟遊憩、以海為敬的相關活動的界線已經非常模糊了,我們希望盤點以海為淨的活動來擴大看看,可以提供這樣的資訊,讓原本並不是很瞭解海,但是有個想知道的人要怎麼接近海。

  • 像中央跟地方不配合,或者是標案上會難以治理,總結這個部分是在這麼多的訪談之內,我們有看到很多的受訪者傳遞給我們很大的價值,我們要從知道海洋、進一步愛海跟尊敬海洋,大家知道其實在座的各位會曉得,學習海的方式是實際下海的體驗,透過很多的體驗跟經驗學習來管理你的風險,其實這個是非常大的呼應到,大家想要討論的開放或者是不開放,假設我如果要討論開放的話,這兩個東西是絕對不能少的。

  • 再來,假設我已經知道海了,是不是可以進一步愛海、尊敬海,對於這個意識提升之後,我們的整體價值跟方向都一致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創造更好的海洋國家。

  • 我們其實也有聽到很多聲音告訴我們政府不應該一攬海洋的清理責任,因為我們有在盤點pol.is的數位對話,有一位提到認為海岸清潔應該是政府的責任,但是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民眾是不同意這樣的做法,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有非常多的力量跟經驗可以給我們參考,甚至是學習,也希望透過協作會議的平台來創造對話,可以讓大家互相合作、互相精進有關於海洋的議題,這個是心智圖目前盤點的資訊,我接下來會把時間交給在座的各位,我會希望尤其是還沒有盤點到的訊息,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透過大家心裡面來想一下你的使用情境、需求,來告訴我們你覺得在這個資訊的平台上,可以做怎麼樣更好的呈現。

  • 我不想用點的,想先邀請看看有沒有人可以跟我分享一下經驗、使用情境及心裡面最想要的資訊需求。或者是針對剛剛所作的不同盤點,有沒有人想要補充或者是說明?

  • 各位與會的好友們,我是吳勇龍,第一次發言,既然大家不好意思開口,我臉皮比較厚就先說了,目前誠如蘇先生所提的,其實臺灣對於海洋教育也好,對於水域教育也好,真正不足的不是民間,而是政府,對吧!所以必須提出這個協作會議,由民間來提供政府怎麼樣協助我們,這個才是會議主要的目的跟精神吧!

  • 簡單來講,對民眾來講,需求很簡單,我有的玩、有的吃,安全無虞,只要達到這三點,民眾就會去處理,其他的部分包含教育、怎麼樣去創造這個活力,民間的業者會更努力來做這塊,甚至不需要政府怎麼動,為什麼?因為我們都希望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提出創造經濟活力。

  • 相對的,臺灣過去的歷史背景跟這一代來講,其實最主要的問題是政府把大家都綁死了,所以與其現在唐委員很好,願意提出來拋出這塊磚,讓大家來整合,但是我覺得目前為止看到的東西還是有一個部分,是不是政府單位要先整合一下,比如說這麼陳年的法規,目前為止我們只看到唐委員很努力跟民間取經,但是沒有看到跟各單位、地方政府的協調上出現一點點對民眾比較友善的部分,像李老師最近推各種水域,我是李老師的粉絲,也是水域解嚴的其中一份子,我們很努力在推動為民間、百姓、臺灣這塊土地在推動,因為我們必須創造更好的環境,讓國外的人士願意到臺灣來,為臺灣這麼沉重的經濟活動提供一點新活力,但是如果我們單純就這個關節部分,我們換不到很多友善部分,只看到民間不斷努力推動,但是政府及其他的各單位,我相信包含漁業署,像海巡弟兄是最可憐的,因為上有政策,對不對?他們很無辜,這些都是不應該的,我希望能夠在短期之內看到政府釋放一些友善,否則釋放不出來的話,最根本的部分,我們談這些有用嗎?這個是我的建議。

  • 其他的部分我們都很願意協助,政府需要什麼資訊,民間都會相當願意配合跟整治,像敬海、愛海,其實不用你教跟政府教,像住海邊的孩子,大家都很愛海,真的不用政府教,臺灣人沒有這麼糟。

  • 謝謝經驗分享,其實你剛剛有講到需求,很簡單,我只要有得吃、有得玩,這些東西都會是大家的需求,再接近一點是文化、教育,怎麼樣注入活力,如何對海相關的活動來產生連結,甚至是產生一些不同的經驗。

  • 當然回過頭來看到政府,是不是有這樣的善意釋出,關於整合的部分,能不能有更多的改善,還有成年法規的部分,可以怎麼樣來推動、鼓勵大家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在海域活動。

  • 在這一個部分,我不曉得,因為剛剛自我介紹的時候,有聽到屏東縣政府大鵬灣那邊有提到開放,對你們來說是不有非常多的經驗,你們其實沒有很多禁止的部分?當然在縣市政府之中也有其他可能針對禁止的規範,但是我們也可以期待聽聽看對於你們開放的態度來分享的話,對於其他的縣市政府是不是也是參考?

  • 各位夥伴好,因為我剛接這個業務也沒有很久,屏東縣目前的狀況是這樣子,屏東縣目前的海域範圍,除了我們之外,還有澎管處跟墾管處的三個單位在管屏東縣內的海域,當然其他兩個單位,他們也都有禁止跟限制海域使用的情形,屏東縣目前是沒有的。

  • 之前我們為了這件事,因為之前好像也常被檢討,但是我們首長就堅持開放海域的角度,我們不限制、也不禁止,所以目前來講,現在的海域範圍是沒有做任何的禁線。

  • 另外,因為剛好配合到這次政府,中央海委會大力在推行開放海洋,我們剛好也就追上這個腳步。海委會也特別規劃在我們的海域範圍內,能做風險海域的劃設,當然如果這個風險海域劃設進去之後,勢必會有管理的作為,當然有公告就需要管理,所以我們也正在朝這個方向邁進。

  • 另外,也可以建議海洋一站式的遊憩平台,應該跟這個政策互相搭配,平台的資訊才可以更加透明,以上。

  • 最近在大鵬灣滑Sub板,我們到一個休息很好的地方,就有遊艇的地方,但是公告的範圍是開放一般民間,像我們是個人遊憩者去,整個大鵬灣都是帶客的遊艇,但是公告只有一小片,像桌子這麼大,但是只有一個小角落。

  • 跨海大橋是帆船要經過,所以不行,這個範圍我覺得政府應該更清楚了,而不是像我們,不曉得在玩的時候就觸法了,罰責就是3萬起跳。

  • 像你剛剛有提到相關於資訊,像這個範圍標示得不清楚,如何透過資訊的透明呈現,如何讓大家哪裡該上、哪裡不該上,但是第二個部分我聽到的是,假設這個規範是這樣,但是到底是不是合理,對於不同的遊憩對象、不同的使用情境下,如何分類、分級來判斷到底是不是危險的地方,到底是不是可以上下,或者是做不同的情境盤點,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請到廖先生,剛剛有提到科學的數據,其實今天邀請你來是希望可以分享,因為在分類分級的危險制度有做研究,是不是可以麻煩你分享一下相關的經驗。

  • 大家好,國海院有進行一個計畫,透過一些科學的資料,因為這個地方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海域危險,影片上這些海相跟海洋的資料,很多從事海上遊憩活動的人,訂定了簡單的標準,適合滑SUV的人是怎麼樣,適合遊艇衝浪板等等的活動,適合的條件應該怎麼樣,我們配合已經有的這些科學,不管是電腦計算或者是現場觀測的數據,我們利用這個數據來判斷這個海域在哪個時間是夏天或者是冬天是否適合從事這樣的活動,因此我們用這樣的方法來把風險的等級,就是很快可以劃設出來,而這些資料已經跟各個主管機關討論過兩次,我們希望這個風險的等級劃設出來以後,就可以提供給這些主管機關,怎麼樣來進行這樣的遊憩活動的管理。

  • 不過這個計畫還在進行,還有一些應該要做的事情,假設他的能力很強,這個海相的條件下,對他的風險等級是很低的,但是我們講的這個事情是針對一般社會大眾的人來說,不是真的pro的人來講。

  • 所以明年的計畫,我們希望能更進一步提升,進行運動分級的能力劃設,像pro的人可以接受的條件怎麼樣,一般大眾的人可以接受的條件怎麼樣,以這樣來區分的話,就不會碰到旁邊海巡的弟兄,把所有的人都趕走了。

  • 在某些條件下,像衝浪的大哥,反而希望有這樣的東西,如果領有這樣的證照或者是資格,就可以在這個海域裡面,因為知道自己的風險程度怎麼樣,就可以在這個浪況來作活動,並不是一視同仁,我們希望大家可以知道自己的程度怎麼樣,也就是風險自負的概念,大概是這樣子,謝謝。

  • 謝謝您的分享。剛剛也有提到著手進行分類分級的數據建置,當然這個部分去判斷人跟時間、情境是不是適合做這樣的遊憩活動,但是這個也會有主要的挑戰,也就是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針對一般人的情境,但是我們也知道在海域活動當中有非常多的專業者,就像在座的各位,能力是用主觀來判斷,所以希望下一步建置運動的分級,讓規範可以更清楚,也就是讓這些資訊更清楚,進行開放的討論時,我們也可以去參考這些比較科學化的數據,還有很多專業者的不管是能力判別或者是不同的情境判別來做更好的分類。

  • 其實這個也跟大家提到的開放相關,開放不能真的一下子就完全開放給所有人,我知道有很多在座各位提倡終極的目標是這樣子,如果教育、文化都還沒有到位的時候,我們一味開放,是不是有一定的風險要承擔?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怎麼樣運用,不管是數據或者是各位使用者經驗分享,也就是在中間的過程中能夠更順利進行,向我們的終級目標來推進。

  • 像剛剛提到的分類分級制,不曉得各位有沒有人可以分享?

  • 我們會把機會留給還沒有發言的人,再看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 其實今天討論的面向真的滿多,也就是整個海域的使用,像水面使用行為,有船舶及水域遊憩活動,要使用的面向很多,這個案例其實也有通報,剛剛主持人有提到資訊揭露的部分,其實在公告的資訊,也就是官網跟現場都有,只是民眾到現場的時候,可能更容易接受到這個資訊,這個是要討論的面向。

  • 對於水域活動的部分,像今天的業者,包含交通船的業者來,他講的意見可能不一樣,比較抱歉,因為管理單位待久了,剛剛與會的先進也有提到要被教育的那群人就是我。

  • 像交通船的業者在連假期間,也在罵管理科,水域交通船要開,也包含到很多水域活動,像從大鵬灣去橋下,覺得太危險了,他們這樣開覺得很危險,這就是所謂的介面使用衝突的部分,因此在水域的部分,我們會有所謂的分區跟分級的管理。

  • 針對水域遊憩活動來講,就會有動力跟非動力,其實整個活動項目的速度跟類別不一樣,基於安全的考量,當然會有一些分區的部分,但是使用範圍,灣域的部分還是滿大的,不會像剛剛提到這麼小。

  • 這個先進在遊憩的部分,像玩到碼頭泊區的部分,那邊是船舶進出的部分,像港口的部分也會作禁止,我們在管理上也不會馬上開罰,也是要勸導跟說明,知道民眾到這邊會不太清楚範圍。

  • 有關於管理面的部分,其實管理單位會比較著重的幾件水域的國賠案,民眾玩水,會造成行政人員的壓力。向海致敬在這方面有調整的方向。

  • 至於,剛剛提到海況監測及分級,我小小的心得跟建議是,其實在玩水,我們也有在颱風過後勸離衝浪客,就這個沒有浪要怎麼玩?所以在浪況的部分,我們很難取得海浪的即時性的監測,因為比如在大鵬灣沒有問題,但是浪況的監測很難取得,如果要取得即時的監測,整個設計的費用其實是相當驚人的,這個是要從中取得平衡的,以上發言。

  • 謝謝洪先生的補充。

  • 你剛剛講非常多的面向,我重複說明一下,你一開始有提到公告,到底應該要怎麼樣更容易觸及民眾,你也有分享到在現場上的執法挑戰跟困難,包含希望可以知道範圍明確、怎麼樣來作分區、分級的使用。像剛剛余先生有提到在遊艇上如何跟不同的遊憩對象來分類、分區來使用,實際上也是有困難的,我也會鼓勵大家,如果是在資訊平台的呈現上,可以如何運用這樣的挑戰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或者是有一些更明確,不管是規範上的修改,甚至或者是區域上的劃分,能夠讓民眾更清楚知道哪裡是我可以去的,哪裡是真的適合去的地方,包含剛剛講到的,就是怎麼樣好好分區。

  • 你也有提到實際上其實是一樣的,也就是動力跟非動力應該怎麼樣去區分。

  • 最後你也有補充到海況的部分,有個挑戰是要怎麼樣得到即時浪況的監測,這個聲音不只是在執法單位上有聽到,其實民眾也會希望到底應該要怎麼樣知道即時浪況的部分,我會鼓勵大家等一下進小組討論的時候,大家知道怎麼樣運用資訊。

  • 除了運用政府的資源之外,會不會也有一些民間的資源來進行盤點,也許有機會可以在一站式的網站上來作不同的呈現,而這個部分我們等一下可一留待現場的人想要發言或者是小組討論時,都可以進一步釐清。

  • 針對目前現在有很多不同的盤點,還有沒有人希望可以補充資訊的?

  • 各位同好、朋友,我第二次的發言,剛剛幾個部分以民眾、玩家的心態來分享一下,第一個是,海保署的柯先生,你們把水域活動當成游泳池或者是漁池?第二個,我們所玩的東西,不管是動力或者是非動力,也就是行動載具,但是包含像剛剛SUP的玩家提供的資訊來講,你們圈在一個小地方,那個地方說實在話,我知道啦!大概等於是四個游泳池大,大家知道四個游泳池大是多大?知道那個SUP是多長?說難聽一點,一個小孩子丟在幼稚園裡面可以跑,你丟到大孩子裡面,他跑得動嗎?

  • 它是交通工具,請各位記住,獨木舟也好,SUP也好,遊艇也好,輪船也好,他們都是交通工具,所以政府在設計這塊的時候,請從這個部分去思考,而不單純是當作遊憩,就像街上,你看過哪台腳踏車,不可以從臺灣頭到臺灣尾,或者是汽車才可以?政府單位有沒有這個思維?如果這個思維都沒有,如何處理民眾的心態?你們應該制定的是,我如何在這樣的規則裡面,讓大船跟小船可以安心在同一個海域中行駛,或直接回答漁業署的問題,也就是漁民的生計是要照顧,也就是非常需要照顧,但是不可能把這塊地方都挖給你吧!你們去捕魚,這個漁船都給你們跑就好了,其他的人呢?這個是漁業署去思考的方向,就是如何讓這些載具的交通規則能夠訂定好,這個是國外既有的規則,說句實在話,臺灣根本不用太多的東西,可以取經跟借鏡,也就是把這個圈子給你、那個圈子給你,一塊大餅就切,用這樣的切割法,這個是一個交通載具應該有的規劃法嗎?如果連基本的觀念都弄錯了,我們談半天,有用嗎?

  • 第二點,我想請問一下台南市政府跟高雄市政府,我也想屏東市政府來談,現在完全沒有任何限制、管制,請問一下民眾的危險程度有沒有提高?如果事故比率沒有提高的情況之下,為何台南市政府是全線禁止?而高雄市政府是禁了80%?既然全線開放,而沒有提高民眾的風險,為何你必須全部管制?等一下三位政府代表好好就這個部分談論一下,讓大家都知道,如果管制沒有辦法提高安全,為何要管制?我想這個也是李老師最想知道的部分。

  • 第三點,所謂的教育有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必須實踐才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並不是紙上談兵,剛剛談了很多的管理跟風險,什麼浪才可以用,像海研會的代表所提到的風險管理,也就是什麼浪適合什麼樣的人,對,這個部分我們非常需要這方面的建議,但是請問你沒有實際去碰過,請問什麼是十級浪?我從圖片上看得出來什麼是十級浪嗎?你告訴我這裡是多有風險的,我從你的文字敘述上可以知道嗎?我知道不了,所以理論必須實踐之後才能夠印證。

  • 民眾就是因為你說的,我聽不懂,所以還是去了,去那邊看了好山好水好漂亮,所以就去了,我希望政府在這個部分的規劃,也特別注意到這個部分,民間各個機構很努力在推動,包含我們各個獨木舟也好、遊艇業者也好,SUP的業者也好,甚至游泳、潛水的各個業者在推動這塊活動時,他們都會很努力去,帶領遊客的同時,也會教育遊客,甚至會評估風險,讓遊客也知道什麼樣的浪我們是不能下去的,就算你交了錢,也不會下去,因為我必須確保你的安全。

  • 民間業者很努力做了這些,非常多,我不希望他只有各位在研究所上所做的數據而已,而且說實在話,這些數據很多是來自於民間業者,這才是唐政委、貴單位能夠為我們努力的部分,真正聽見民間的聲音,包含業者,這些風險你們怕,我們更怕。

  • 真正的教育一樣是來自於民間,政府單位請做好領航的方向,把不適合的東西適當修正,並且告訴我們,如果要管,理由是什麼,而不是一句話「我是政府」,這樣是聽不懂的。

  • 謝謝吳先生給我們非常多的建議,非常有幫助。我想要簡單回應一下您剛剛提到的幾個事情,你剛剛也提到開放的部分,其實我也會鼓勵大家今天坐在這邊用更開放的心態來參與所有的討論,包含了剛剛所講到的,其實參與的縣市政府,或者不管是誰,他們都是代表個人,而這個政策到底是怎麼執行的,剛剛提到非常好的例子,有非常多的執法是海巡單位需要做第一線的執法動作,但是這個是他們制定的嗎?可能不是,所以我會鼓勵大家用更開放的心胸來參與今天的討論,因為我們有很多的東西,當然值得被質疑,可是我們要花很多時間來討論我們的主軸,會比較可以聚焦。

  • 當然你剛剛提到非常多的挑戰跟問題,都是我們政府需要面對的,但是我會鼓勵,如果針對開放的部分,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導到9月4日的論壇來做更詳細的,到時會有更適合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 第二,你剛剛有提到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實踐,所以剛剛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議是在國海院的研究之下,除了理論的數據之外,其實實際上也需要經驗來支撐,我們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也有收到了,希望後續的單位也注意,除了實踐之外,也要讓民眾瞭解,怎麼樣更有意義,這個是我們今天非常歡迎討論的主軸。

  • 另外,發言都落在定點的討論,還有獨木舟的不同資訊開放,對於海洋文化的推廣,不曉得第三組是不是有一些經驗分享,讓我們知道這一塊你們對於資訊上的期待或者是自身的經驗分享?

  • 大家好,我是第一次發言,太多了,不知道要講哪一點,因為就像前幾次的會議有講的,整個海洋開放的問題,就是海洋線還在戒嚴,解嚴了很多事情就會解決。

  • 像各位先進發言了很多,其實就講到很多的重要點,像這個是以文化跟教育方面來說,特別講到很重要的點,公視剛開放的那種,李先生也有接受訪問,有提到我們對於海洋的危險訊息的蒐集,我們在講一站式開放的時候,因為遊憩的需要,會在這上面取得想要的資訊,但是取得這個資訊的時候,我們要開放,目前上面顯現的是法令部分,但是所需要的技術,因為我們現在是講遊憩,所以我們在海洋教育裡面提到文化、社會的部分,我們現在先不提那個部分,但是在遊憩上,不過那個是釣魚、SUP、設備資訊、技術資訊,甚至是證照的資訊,這個部分在那上面是沒有辦法顯現出來的,而且目前的那個站上,所點的地方是有標示的地方才有資訊,沒有標示的地方點下去是空的,也會停留在仍然在標示的地方,會誤以為讓使用者直接點到,現在看到資訊就是點到的資訊,所以這點是需要說明的。

  • 從這點延伸出來也是很重要的,也是要就教於各位,像第二組的部分,第一組有很多的前輩大哥們,我們在水域遊憩的部分,臺灣在整個海岸線的開放在沒有做之前,其實很多的民間單位,其實前面做了很多的努力,而這個努力也造就了前輩大哥,不管是他們的技術、知識,很多時候並不是博士級了,而是超越博士級,那個技術是很難顯現的,但是我們在教育的部分,我們在跟教授們接觸跟相處,我們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民間大哥們所具備的,也就是在殿堂裡面的知識跟民間的技術,那個落差其實很明顯,可是沒有接觸的人卻不知道。

  • 尤其是在教育理念、遊憩理念,民間單位很認真去國外取經、拿到證照,國內沒有,常常取信跟建立規則,學術單位再跟民間單位來做相對的印證跟調整,這個部分跟我們剛剛所講的,政府跟民間的政府期望值,或者是政府跟民間的想法差距,海洋殿堂的教育、民間技術所想像的,這兩者的差距其實是同時存在的,也就是說,我們一直在講遊憩式的開放等等,但是這個差距確實常常被忽視,尤其是我們在講教育部分差異時,因為會影響到生計,很多的業者聽不下去教授們或者是政府單位所講的話,因為海岸還在戒嚴,所以根本不想聽。

  • 因此我想提出個想法,現在先不講海洋,大家開車來這邊開會,不論您是走路、搭公車、搭大眾捷運或者是摩托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我們都可以進到這個會場開始開會,我們依靠的是什麼?我們是用什麼方式來到這邊很安全?我們在路上已經建立了很多的規則,因為我們已經開放了,從以前到現在就開放了,但是因為很多的因素,所以海洋並沒有開放,所以不僅會像剛剛發言人所講的,也就是各個歸屬、切塊,你要通勤的時候,都必須要有很多的問題,像今天的海洋能夠像路上那樣,不論是小船、大船,我們都有一定的規則、方法、證照及技術,像路上的思維,相信海洋整片就可以像路上通行無阻,大家都可以各取所需,達到各自要到的地方,謝謝。

  • 謝謝李先生的綜整跟補充。

  • 你剛剛一開始提到不管是設備、技術或者是證照,這都是目前在這個網站上缺乏的,你也有提到在介面上的操作有點不便,我們都收下來,讓回海委會作更進一步精進。

  • 其實我們討論更前面的是這個網站上會需要什麼,你又更進一步推進,也就是實際上現在的現況,像在教育的部分,殿堂教育跟實際上的狀況落差,而中間的落差應該要如何補起來。

  • 也有提到需要依靠國外證照才來建立規則,有很多的不便。統整起來你用了非常好的比喻,我們其實是在路上的交通邏輯,因為很長一段時間的累積經驗所建立起來的平衡,但是因為現在海洋才剛啟步、開始,是不是可以依照這樣子類似的邏輯思考、更縝密的規劃之後,然後建立更友善與海洋的規則,然後達到各個單位或者是各個個人,甚至是各種遊憩類型都希望達到的平衡。

  •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剛剛盤點到了非常多不同的東西,我想要邀請最後一位或者是兩位的發言跟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之後,其實我們進入小組會有更細緻的討論,大家可以針對各個小組的需求來做不同的盤點跟推進。

  • 大家在心智圖上想要討論資訊的部分,不論是在工作上或者是一般民眾上,我認為可以補充的資訊是什麼?我覺得在海洋保育的項目裡面,其實缺乏了遇到海洋生物時應該如何互動的資訊,因為用海的人會在海上,會遇到海洋生物,尤其是保育類的野生動物,遇到的時候應該要怎麼樣互動,不論用什麼載具可以怎麼樣反映,這個是可以補充的。

  • 相對應的,你也可以在網站上補充,讓大家知道這個地方可能是什麼樣的生物會出沒的熱點。

  • 第二點,想要提出來的是,像剛剛有提到浪況,其實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也有提到不同的載具是有用海的衝突,其實在不同的載具間適合下水的位置,或者是在不同產業間怎麼樣可以協調使用的規則,這個部分是不是也可以有這個資訊,也就是當有這樣的衝突時,他們可以找誰去協調,因為海如果是共用的區域時,在海域間如何分辨也是大家需要能夠知道的資訊。

  • 第三點,各縣市政府的港區及垃圾處理的部分,很多的用海人都是要回港的,不論是遊艇或者是娛樂漁船又或者是漁船,大家會想要知道我們的垃圾怎麼樣除了,不然很容易直接丟在海上。

  • 第四點,是否也可以提供船支停泊的位置資訊,這個其實是我們過去在導航的經驗裡面,我們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我們進到每個港,每個港的船的位置都是停比較慣性的方法,我們不知道其他外縣市的船到其他的港,在什麼地方有補充,像加油、補水的地方,我覺得這個對航行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資訊,但是這個是都沒有的。

  • 最後,以民眾的角度來想的是,當民眾在不適合下海的情況,假設氣候真的不好,民眾到一個地方是去海邊,不適合下海的時候,附近有什麼樣的選擇呢?也就是有什麼樣的親海的遊樂設施?或者是有比較靜態的館方的設施是可以串聯的嗎?這個地方也可以跟觀光局合作,把資訊導入進來。

  • 謝謝給我們很多的具體建議跟補充,我重新綜整一下海洋跟生物間的互動及出沒的熱點,其實有提到非常多次,針對載具適合的位置,可以怎麼樣做更清楚的標示或者是規劃,怎麼樣來判別,萬一有衝突的時候可以聯絡怎麼樣的單位來進行不同的調節、判別。

  •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垃圾處理,像這麼多的漁船、個人在海上進行活動,針對上岸以後可以怎麼樣處理。

  • 接著,很多載具,不管是動力或者是非動力的載具會提到的是泊位的問題,怎麼樣可以呈現泊位,像你剛剛也有提到在黑潮島航時的經驗,可以怎麼樣有更清楚的泊位,讓大家知道這些位置。

  • 還有讓大家一直提到的安全,怎麼樣可以提供給更不瞭解海的民眾,萬一你今天不適合下海的時候,你是不是有一些其他親海或者是相關的活動來進行,並不是因為今天天氣不適合就沒有辦法來瞭解海洋,而是有其他的選擇透過不同的整合來做不一樣的參考,或者是排序。

  •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的心智圖盤點到這邊,但是這不代表大家就失去發言的機會,其實我會更鼓勵各位小組的討論才是可以展現經驗的分享,還有一些不同的需求盤點補充,所以等一下各組的小桌長,將會帶領著各位,你們可以繼續補充想要的資訊需求,可以補充上去,小桌長們也會帶領著你們一起針對重要的程度來作不同的排序,把這個解法或者是想法更進一步推進到可以怎麼樣實行。

  • 因為時間的關係,鼓勵大家休息五分鐘裝水、上廁所就趕緊進入小組的討論,所以進入休息的部分,再對小組的討論來作介紹,謝謝。

  • 因為在網路上看直播的朋友們也有一些留言,我大概帶一下,他們也有一些不同需求的盤點。

  • 第一個有提到平台的建立,目前看來資訊來源亂了一些,具體建議是希望海委會要求14個部會、19個縣市單位主動提出對於海洋遊憩推廣的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的內容到底是什麼,這個就是包含了整個向海致敬的政策。

  • 例如觀光局各風景區管理處辦理了哪一些知海、愛海的活動,各個縣政府開放了哪一些轄區、海洋休閒希望先整理出資訊,然後再出有功能的資訊平台。

  • 再來,蘇先生也有討論到一站式資訊平台,未來必須跟國際接軌,有提到下一步的進行,像海洋任何人都可以無害通過,有一般人的網友意見,在常態活動岸邊設置定點資訊站,如同紅綠燈告知附近海域資訊,既即時又可以上網,因為常常訊號或查詢不到的問等等題。

  • 這個是現在網友在sli.do平台上留的建議,我們休息一下再回來進到小組的討論,謝謝。

  • (中場休息)

  • 複習一下題目,也就是如何以不同海洋情境來細看使用者資訊需求並討論實行做法,討論一下心智圖的三個情境。

  • 我們進行了很多不同的需求、盤點討論,其實現在分成三個組別,以多點進出、載具,還有以定點的部分來討論,第三個是海洋體驗,我們針對剛剛所有的發言來進行大致上的分類,也有看到很多其實都是共同需求的部分,像剛剛提到的天氣,還有非常多人在意的安全分類,所以我會建議由這邊開始,在自己的小組裡面來進行情境細探,旁邊的共同需求都是剛剛盤點出來的東西,像剛剛三位小桌長以這邊的資訊為前提,當然你們可以進行補充、不同的排序,還有接下來的動作,歡迎大家移駕到自己的白板,第一組、第二組及第三組的討論,謝謝。

  • (分組討論)

  • 再次感謝大家,不管你從哪裡來,聚精會神經過了大場的盤點、小組討論貢獻了自己的需求,小桌長帶著大家進行盤點之後,不管是現況、挑戰或者是怎麼樣解決有了一些討論,我們非常期待接下來三組要報告的代表。

  •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我們現在報告的時間大致上每組有5分鐘,所以在5分鐘之內,你可以盤點一下你們剛剛講到的,不管是需求的排序、推進的解法,還有現況跟挑戰的這些東西,都可以跟我們分享。

  • 我們先歡迎第一組,佳玉。

  • 雖然我是小桌長,但是由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我們這組很多都是經驗非常老道的海洋專家,還有很多公務經驗的夥伴,所以後來還是想說由我來跟大家報告,雖然今天的主題是在討論海洋資訊,也就是向海致敬的網站應該要呈現什麼內容,我們這組很快就跳到這個網站的呈現背後很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海洋管理的藍圖跟願景是什麼,就是要思考海洋的活動跟遊憩的各個行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資訊,其實就會影響到可以在海洋上從事什麼樣的活動。

  • 所以我們其實這組因為很多夥伴過去都有跟機關互動的經驗,所以他們其實也會特別想要知道在不管是我們今天呈現活動資訊或者是經歷怎麼樣的申請,這些背後都暗示著國家或者是政府在思考海洋管理的過程,所以其實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有關於海洋管理方面大家有一些想法。

  • 雖然如此,其實我們這組非常認真思考這個網站上要怎麼呈現的東西,所以要分享一下這組海洋應該要有的資訊之外,還要有從這些資訊裡面背後反射出來海洋管理會需要處理到的問題及困境。

  • 我們是讓大家用五分鐘的時間寫在這個網站上看到的訊息,很多人提到活動資訊,像這個活動資訊包含了木情況,像我們這組有些人會提到有公私協力的過程,公部門跟民間協力的過程是,我們民間可能可以提供很多觀察海洋或者是海洋活動上的經驗,然後用比較質化或者是文字敘述的方式來說明海洋的近況及使用上會遇到的狀況。

  • 不過其實後來也討論到為何會需要做這樣的分享,因為目前在整個臺灣海洋管理的法規或者是在整個管理的過程中,常常會有的狀況是,政府太想要管大家或者是禁止大家,反而忽略民間想要做推廣做的活動,因為這樣的關係被禁止,所以非常可惜。

  • 比較直覺的是海域附近常有的活動,像海域附近有比較多的人在玩獨木舟、遊艇或者是進行沙灘的活動,相關周遭的比如附近有哪一些業者、哪一些優良的團體或者是店家,像教育推廣的活動可以在上面做一些推廣跟呈現。

  • 這個部分也包含了剛剛提到的目前在平台上比較少看到的一些安全救生衣的資訊,也就是透過某個管道瞭解這個海是很好親近的,也就是調客有哪一些救生衣或者是洗澡,也就是漁港沒有在放的設備,是透過這個管道來看怎麼樣使用資源,這樣會比較達到老鳥來看平台可以知道很多事情之外,一般的遊客也可以透過這個管道知道現在的海洋資源有哪一些是可以使用的。

  • 像不定期的活動是可以分期,像哪裡有一些音樂季或者是淨灘或者是海洋推廣的活動,我們這組有討論這個活動因為是民間的所以自己處理就好了,但是也有討論到其實也有網站可以推廣一下,不過這個部分我們先把討論的列出來讓大家參考。

  • 但是後來又討論到安全須知,其實我在講的是,目前這個網站上在安全的部分,也就是建議應該要好好放一些法規的規範性的東西,或者是在海的親近過程中會需要什麼東西,有關於危險海域的概念,危險海域在各國危險海域的概念有海盜的地方,像七星潭是危險海域,如果是的話,花蓮並沒有地方被歸類為不是危險海域的地方。

  • 像部會在做劃定的過程中,很多污名化的地方,很多可以清靜的地方變成沒有辦法清靜了,像資訊整合出去,是不是背後象徵了海洋的觀念,反而限制性的去親近海洋的資訊呢?所以後來我們這組比較多的,也就是後來的討論有些是在講到底要怎麼樣呈現比較好的海洋化,不好意思,我剛剛漏講了,還有夥伴提到的是航線、海域管理的部分,如果有可以畫區域、申請,這個是審查機制是整個法規管理的問題,但是民間這邊會認為如果可以鬆開管理權的話,可以親近海洋、習慣海洋,並不是什麼都被政府劃了界限。

  • 另外一個面向討論到的是,有關於航線的部分,現在會很希望漁業活動跟海上活動可能會需要做航線的管理劃分,也就是在航向上不會有衝突,這個是不是把彼此區隔開來之後有各自的空間,但是事實上有一個可能是像大船跟小船相會的時候要如何處理,或者是遊艇如何在漁船旁邊可以如何互相干擾、然後共享這片海域,所以雖然回過頭來很單純講說這個問題,但是資訊背後所代表的某種政治性在思考,我們到底要如何管理海洋,海洋是該被管理的狀態或者是足夠的空間來處理及活動,怎麼樣的方式才可以讓公家機關、民間部門好好認識海洋,並不是管理海域的方式來思考,我們這組有點是未解之迷,海委會聽完這整個簡報及討論之後,也許這個是更核心關鍵,並不只是網站的部分。

  • 我們後來有幫海委會工商,9月4日會有大型的論壇,活動資訊是重要的,安全須知是重要的,航線的管理是重要的,但是背後的邏輯還沒有好好確定,還有其他相關的像海洋推廣的東西是重要的之外,可能也留待未來有更多是公部門跟民間要再做更多的溝通,以上是這組的報告。

  • 有沒有要補充的?沒有的話,我先報告到這邊,謝謝。

  • 第二組的報告人。

  • 大家好,我是第二組負責報告的,我在海保署服務,因為我是主人,所以由我們報告,跟第一組一樣,討論非常多,都會不免流於行政的操作,雖然都是討論網站,還是會討論到行政層面,如果有疑慮的話,9月4日那場還是可以參加。

  • 我們這個是定點區域的資訊提供,像要提供的是點位資訊,雖然我們都宣稱臺灣這些周遭的點位都沒有限制,但是其實我們這組在討論,有些點哪裡比較好下水,或者是哪裡比較好親近到海洋,其實這個點位還是沒有這麼清晰,所以如果在網站上可以提供這個點位資訊的話,包含釣點、下水點、潛水點,哪裡是適合風帆的點位資訊,如果可以提供給民眾的話,會有比較好的親近方式。

  • 伴隨著點位而來的是點位周遭的服務資訊,包含了到這個點位之外的廁所、洗手、垃圾桶、停車場,甚至於我們這組有提到的是,在這附近有哪一些商業服務,像相關的服務商家都可以提供;當然如果可以做到這個地步的話,就會提供非常多的資訊給願意到親海的所有使用者。

  • 接著是談到比較多的是氣象跟海況的資訊,我們組內有氣象局的夥伴,在這邊做得相當完整,氣象的部分是天氣、氣候、潮汐、海流跟浪高,跟所謂的物理、資訊已經做得不錯,現在進一步就會要求到即時,就會跟第一組提到的一樣,政府的服務不在每個地方設站,所以就會建議網站上未來有沒有可能做所謂的由民眾提供的,也就是共享型的資訊提供方式,這個部分我想在技術上應該可以嘗試去解決這個部分,所以氣候資訊的提供上,這個是比較明確的方向。

  • 再來,有關於教育的部分,因為整個定點海域附近是不是有相關的保育類物種,或者是這裡是珊瑚礁的海域,或者是一般的灘地,這裡有沒有值得重視的物種,下去會不會不小心侵犯到特定生物的生態,在我們這組提到非常多,因為歷年都有做相關的海域生態調查,像相關的廠商也有做非常多這方面的調查,所以在整合上,海洋保育署在生物類的調查上,我們也有在做,國家海洋研究院也做這一類的調查,我想未來提供這些基本的data,應該問題不大,應該也可以給親近海域的人參考。

  • 討論非常多的部分是,像法律安全面向,不知道應該訂為法律面向或者是安全面向,海岸線是定點,不見得每個定點都可能有公部門可以管理它,所以這類可能在安全面向上,可能會談到國賠法上,風險自負跟安全自負的這件事,要在哪裡對民眾做宣導,很可惜今天沒有邀請法官來,我覺得他們應該來參與,就知道人家在想什麼,也就是這個部分到底未來要判斷所謂的風險自負的這件事時,風險應該要放在哪裡。

  • 我們有考慮是不是應該要放在網站,因為海灘上不太可能擺到每個地方都看得到,所以在邏輯上是不是有可能處理這個事情,因此這個安全聲明、風險自負的教育觀念,是不是可以擺在資訊的提供上,這個是未來會解決很多公部門對於這些地點管理很重要的問題,這大概是以上五個面向我們想到的,也跟其他的組分享,謝謝。

  • 第二組有沒有要補充的?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歡迎第三組的報告人。

  • 謝謝。第三組有兩個人來報告,時間上希望控制。

  • 需求上我們盤點出來現在網站上需要的一些需求,包含剛剛大家提到的海況、友善環保、商家,還有很重要的其實是各個遊憩點的環境承載量,因為某些點都已經過度承載了,這個是我們盤點出來覺得應該被解決的事情,接著是遊憩的設備教學,污染及水質的狀況等等。

  • 我們所盤點出來的這些需求當中,我們提出前三個需求,我們並分析現況、解決方法及目前遇到的挑戰,還有怎麼克服。像前面歸納出來的前三點,一個是生態教育的部分,我們認為網站上應該要有生態熱點,還有怎麼樣可以跟海洋生物互動的資訊呈現出來,現況是目前比較缺乏,民間雖有一些資訊,但是比較分散一點。

  • 針對校園的教育來講,因為沒有什麼體驗的機會,所以如何接近生物這塊,其實也沒有適合的師資,我們認為解決單位可能是公部門,像剛剛有提到官方有蒐集一些完整的資訊,還有公民跟業者對於資訊的回報,但是我們認為這個是需要審核系統,而且需要滾動式的檢討來更新資訊。

  • 第二個是設施的部分,我們認為官方跟民間資訊都不完整,所謂的設施例如你到海邊可以去哪裡上廁所,或者是港口,哪裡可以停船跟加油、加水,現在資訊都不完整,可能google的功能還強一點,因此我們認為網站上應該是要有完整資訊的,解法部分是官方設施的申請跟使用情形的揭露,這部分其實公部門可以來作一點施力跟整合。

  • 第三,我們認為在網站上本身是不人性化跟不友善的介面,在使用上常遭遇困難,我們希望既然是一站式的網站,必須看到哪裡,就有你需要的資訊會出現,這才可以做到一站式。另很重要的是搜尋功能的出現,這個使用功能,我們認為網站的設計公司可以做需求調查,也就是徵求大家對於使用這個網站搜尋的需求意見。

  • 後面請人平接續報告。

  • 其實我們的三個點是軟體、硬體及介面,軟體是教育價值、硬體是設施、介面的部分是我們剛剛所提到的可以增加搜尋的功能。

  • 在解法的部分,其實第一個說實在的,現在有非常多的平台,海科館、海生館或者是民間機構或者是在地協會,都有自己的在地教育資源跟使用方式,但是重點要整合,有錢就能整合,沒錢就沒有辦法,所以我們覺得是可以做的。克服的方式還是可以透過開放式平台的方式,讓大家共同建置,這個是比較重要的。

  • 在設施的部分,其實官方跟民間本來就有一些設施可以使用,舉凡活動中心,像剛剛有提到蚊子館之類的,我們希望透過一些方式來蒐集這些資料,才可以作處理,蒐集的方式是公民參與,接著是官方可以盤點,像很多的縣市政府的海邊活動中心可以租借、使用,這個是可以盤點出來,不要變成閒置的狀態,甚至民間、官方可以統一合作。

  • 在介面的部分,到時一定是由廠商來全權處理,並將我們的需求提供給廠商。我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最好是可以找到親海的廠商,比如廠商有從事自然或是海上的活動,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親海的經驗,我們建議在標案的內容是可以請廠商來上課,如海洋教育跟海洋遊憩的課程,讓廠商知道及認識海洋,不然做出來又會跟一站式的網站一樣,不知道是在呈現什麼。希望透過三個不同的層次,讓大家理解到我們關心及需求的內容,謝謝。

  • 請問第三組的夥伴有沒有任何想要補充剛剛的資訊?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謝謝大家,會議接近尾聲,希望總結三組的報告。當然三組有非常多的東西在討論,但是我有看到共同的願景跟希望,其實很多組都有提到有關於不是只有資訊,而是海洋管理的藍圖跟願景,規則的建立跟開放,管理跟開放有時想起來是衝突的概念,但是怎麼樣讓這兩個衝突達到平衡,這個是我們非常需要思考的部分。

  • 第二個,三組都有提到基本的資訊提供,像剛剛提到的設施及安全的部分,其實這邊都會是很多這個網站上可以提供的資訊,但是我覺得最感動的是聽到第三點,有關於政府與民間合作,怎麼樣運用政府的資源、民間的資源來解決現在的挑戰,像早上處長有提到資訊平台有開放資料,這個是我們在議題盤點時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知道民間有非常多的資源跟經驗是需要來借鏡跟一起合作的,所以剛剛也有提到公私協力的觀察、共享的提供,甚至生態教育的部分,還有很多不同的資源,我們到底應該要怎麼樣再運用,利用開放資料的方法,我們可以怎麼樣合作來介接。

  • 所以,今天其實有不同情境的盤點,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共同資訊要共享,我們看到非常多民間的資源、經驗,可以介接到我們政府這邊來,我們知道有非常多地方需要去學習、改進,但是我們也希望可以透過合作,可以讓不管是資訊的平台,甚至是大家在乎的向海致敬,一整個政策,不管是開放或者是責任,又或者是教育上可以做精進。

  • 最後的時間想要帶回sli.do,我們花一點時間來看看,不管是線上或者是現場的人怎麼想的,大家已經把sli.do的留言綜合到心智圖上,因為都會做完整的保留,所以所有的人的意見都會在這上面,我們看一下還沒有盤點到的部分。

  • 當然也有人提到海況的即時偵測與資料,現在有不同的浪況,都有更細緻的方式來提供。還有在地的居民最瞭解安全性,也像蔡良老師呼籲不要再下海。

  • 另外,也有人提到希望可以把休閒海域區域的劃設及漁業作業區的區隔,這個是剛剛有講到的部分,像把高速動力系統、水上摩托車等等分流來做完整區分。宣導也很重要,因為有時你把它分清楚之後,民眾還是搞不清楚哪裡是、哪裡不是。

  • 還有非常具體的是在常態活動岸邊設置定點資訊站,這個是活動的資訊意見。

  • 當然還有像第三組給我們的參考,比如要著重使用者的調查之外,還是有非常多的是曝光率沒有很高,到底是要給業者或者是民眾的使用區塊要劃分清楚。還有就是用語要再簡單,要淺白易懂,這個是民眾給我們的回饋。

  • 還有聲音,像蘇大哥也有講到,前面有提到這兩個部分,上半場已經提過了,剛剛留言沒有講完的部分是一站式的資訊平台未來一定要跟國際接軌,總共有三個觀念,第一個是海洋是任何人都可以無害通過,非任何團體所所有。第二個是海域安全最好源自於International Marine time Federation SOLAS的建製,這個都是非常好的參考。接著是海域,不要隨便定義海況,所以危險到底怎麼樣定義的這件事,也許可以重新思考一下,因為外在帶來的危險,還有自身因為不瞭解的危險,這兩個可能是有所區分的,我們要怎麼樣界定這樣的狀況來作更好的區別。

  • 元治先生也有提供給我們不同的樣貌,像大家會後可以參考真正海洋國家的樣子,這個是阿姆斯特丹的縮時影像,還有請海巡趕快廢除全國危害海域的公告,太過時、太落伍了。還有是敦促海洋的宣示,建立安全機制,協助廢止不當的水域禁令。

  • 謝謝今天大家,不管來自於資訊方面的發言或者是大家對於開放水域或者是海洋政策有個更大的期待,我們都非常希望可以聆聽到這些聲音,當然我要說聲不好意思,因為今天在這部分有擬訂了核心問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滿足對於你自己倡議的想法或者是這部分也許沒有辦法盡情表達,但是也會一再鼓勵大家,實際上向海致敬是更大的政策,我們也認知到這件事,今天沒有辦法討論完、處理完的事情,都有記錄下來,我會說協作會議只是個開始而已,不管是資訊的討論或者是其他,我們會希望再更接續下去,也會說其實這個政策的討論,絕對不會只留在9月4日,那只是開端,接下來要怎麼樣更緊密合作,更加強串聯所有的人資源一起推動海洋文化的發展,在這邊要謝謝大家花這麼長的時間聽我們這麼多不同的敘述,貢獻你們的經驗,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