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在會議前寄給大家連結的「開放政府聯絡人機制原則」文件為例,這個文件我當時權限設定是can comment,也就是不能編輯內文,我們初步覺得,這類型的文件和逐字稿不同,每個參予者都可以上去修改文句的話,在討論上比較不容易聚焦。但大家如果有意見的話,可以透過評論的方式,例如:某人覺得第一句話不好,即可在旁邊留言說應該怎麼修,當留言經過好幾位參與者討論後,就有可能產生共識,我們可以把共識收進文件裡,再改成新的版本。這是我覺得設定成「can comment權限」的好處。( 示範中:使用者按下「對話框」符號,畫面右側就可以寫上評論。 )
我們看到畫面右上方有一個「+Share access」,其中有兩個方式,一個是透過email的方式分享,另一個則是提供分享的連結,(下拉式選單)拉下後有3種權限設定,第一個是大家都可以編輯( can edit )、第二個是只能看( can veiw )、第三個是能夠評論( can comment )。
當然在雲端平台上,和單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資安問題。Sandstorm的權限設計跟剛剛一開始提到的google或其他雲端平台是一樣的,權限掌握在創建文件者的手中。例如我們在Etherpad開了一個文件(取名叫「我愛PDIS」),除了創建者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看得到這個文件的內容,那我們要如何透過分享權限,讓這個文件的內容邀請大家協作?
我自己個人的理解,比較像是一個虛擬的手機平台,你可以在這一個手機上裝各式各樣的APP。我們來看畫面,點進「+」,這是Sandstorm上APP的market,除了我們常用的3、5個app之外,還有其他超過60個APP在裡面,全都是開放原始碼的。在開源理念之下,有個重點,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原始碼,如果有程式能力的話,就可以自己去改進這個平台或裡面的APP,所以這平台是可以越用越好、越用越有趣的。
回過頭來談Sandstorm,Sandstorm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平台,也就是說,如果某部會覺得Sandstorm還不錯,就可以整套搬回去在部會自己的主機上運行。
因此,透過Open Data、Open Source或Open API等等作法,來減少官方跟民間之間的資訊落差,以降低剛剛所提到的社會成本,因此PDIS小組目前工作都是採用這樣的理念,跟PO們或跟各部會接觸的日常工作當中,都透過這個平台和其他資訊工具來起一個示範的作用,讓大家瞭解到為什麼做這一件事。
而使用Sandstorm平台上的工具,更上位的觀念是,我們談公共治理的時候,在公部門跟民間的溝通,常常因為資訊不對等,事務官都有自己的專業,像財政部有稅務專業、衛福部有醫療專業等等;而在推動政策的時候,常常因為自身的專業,要把專業的內容要讓民眾輕易瞭解,或取得「政府到底在做什麼」這樣的資訊時,如果存在巨大的資訊落差的話,常常會造成互相指責的情況:民眾說政府太官僚、政府說民眾是刁民。這樣的狀況不但不容易改善,而且會造成官方推動政策(即使是好政策)的成本會很高,整個社會的成本也很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剛剛提到那一些好用、慣用、經常使用的網路工具,主機可能都不在國內,像Google或LINE等大型公司的主機都不在國內。我想大家還記憶猶新,之前新聞上曾喧騰過用一陣子,使用LINE來處理公務到底是不是好事?如果考慮到資安的問題,如同政委剛剛所說的,而Sandstorm平台已經通過資安的滲透測試,因此原則上是安全的。而且把不同的工具app集中在一個平台上,也可以便於管理使用,不會散落各處。
大家會非常好奇,共同協作的工具其實很多網路平台都可以找得到,像檔案分享多數人可能習慣用Dropbox或者是Google drive;共筆則是Google文件或hackpad也做得到;又或者通訊軟體大家可能會常用的LINE或Telegram等等,也就是各式各樣的工具都做得到,那為什麼PDIS小組要特地建立Sandstorm平台,讓大家改變這些使用習慣呢?
原則上所有PO都有使用過Sandstorm,像是最常用到的共筆APP<etherpad>,也可能有一些同仁用過裡面試算表APP<ethercalc>或是其他APP。當書漾在投影布幕上示範操作的同時, 我先從源頭開始說起。
謝謝書漾。
另一個粗淺的建議是:也許可以在特定法規中明訂,當政府要跟全體公務員討論權益問題的時候,比如調薪或人力問題,可不可以在法規上明定需要跟工會討論過,才能推出政策?而不是等著政府主動去提「這一個政策找你們討論」,或許「下一個政策就不找你們討論」,所以要有一個法規上的定位,謝謝。
因此我目前的想法是:不管是對內、對外或對整個社會,我們都能以光明正大的立場來跟資方協商溝通的話,我個人比較傾向組工會。
如果比較組工會或者是協會的話,我比較傾向工會,會比較有彈性。如同之前幾位先進提到的,用稅務人員或消防人員的名義去組工會比起用機關名義組協會,更能夠跨越中央地方機關的藩籬。
「光明正大爭取權利」這八個字,只是想解釋一開始提的「組工會的目的」。剛剛許多先進已經提過了,我們希望能夠讓公務員族群能夠光明正大站在合法的立場來發聲。所謂「合法的立場」,例如前一陣子台鐵及華航的工會罷工,社會上支持他們罷工的聲音已經不算小聲,即使這樣的事件會造成生活上的諸多不便,但是還是支持他們罷工,因此我們知道,工會不只是提供勞資雙方溝通的管道,更可以是讓外界對公務人員的觀感可以比較合法、合情、合理,而不是被認為公務人員想要加薪自肥。
各位先進大家好,我是賴致翔。
對不起,會議室管理員要我在這個時間提醒,四點還有下一個會。
辦活動、澄清留言及發新聞稿是完全不衝突的。
換句話說,有關於金額、招標規額及整個採購、執行、核銷的流程,會是公部門小編在專業上,比其他民間小編更不一樣的地方。
政府標案就是開招標規格,廠商就來投標,得標之後營運情形好不好,全部都壓在承辦窗口及廠商間的溝通,如果廠商說KPI沒有寫部分他們就不做了,或者是不了解機關的核心業務和重要價值,那其實FB的外包效果會很差。所以外包的窗口是否專業就非常重要。
應該這樣說,如果機關裡面有一個很強大的團隊可以一起成立Facebook,例如NPA署長室好了,他們很特別,有自己的警政雜誌、攝影、編輯等等,所以高難度的東西也可以機關自己做起來。但如果沒有一批專業人力去做這一件事的話,外包的窗口會非常重要。
需要。
應該是說我們背後的整個服務團隊是否扛得起來,如果財政部(賦稅署)遇到了稅務案件個案的申訴,其實我們用部的立場,我們也可以轉請所在地稅務機關協助,因為整個稅務體系人非常多,可以找到後勤支援團隊來實體介入。
衍生出來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針對自己個人的案件在問,我們會提供對方正式輔導管道;另一種是,粉絲問了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這個就變成FB貼文的題材,就不用老是在愁沒有哏,反正只要有人丟資料給你,你就有辦法生得出哏。
互相支援的運作方式像是:在Facebook上推廣機關有LINE@,LINE@就可以某種程度取代Facebook的私訊功能。
剛剛有提到LINE的部分,我的經驗是LINE可以結合Facebook,大家都只講LINE,但是建議要區分一下LINE跟LINE@的不同,LINE的官方帳號很貴的,如果要申請一個LINE的官方帳號大概要200萬起跳,但是LINE@是免費的,目前就是只要付少少的,比如一年所謂的綁定帳號費用,頂多2、3,000元,你就可以用LINE@帳號跟別人作互動。
對,一年。價格比較少可能只有協助貼文跟留言管理,價格比較高的可能會包含整個廣告投放、網路虛擬活動、甚至結合實體活動等等,如果有包含拍攝影片這些高難度的項目,當然價格比較高。
政府機關的經營社群的預算額度我打聽到的,自60萬至200萬都有,要看經營的強度。
這樣的做法有幾點的好處:第一,有人味,人家就願意跟你互動,當有狀況的時候,就有死忠鐵粉願意幫你護航,這個很重要。第二,如果你有人味的話,就代表你不代表機關,當你犯錯的時候,機關是可以免責的。
所以,不需要很隱瞞電腦鍵盤背後那個人的個性,其實你可以適度放一點個性在裡面,大家就會覺得你是一個真實的人,並不是代表公司或者是代表誰。
狂新聞每個禮拜該上影片的時候都上不出來,然後就直接在頁免上喊:「我影片生不出來,又要拖稿了」,所以從此以後他的人物設定就是「拖稿的小編」,拖稿這一件事沒有人會罵他,只是取笑他,當成和粉絲之間互動的梗(笑)。
Facebook我個人非常建議「小編要有人味」,以前的說法是「粉絲團要有人味」,但畢竟粉絲團不是人,是某個虛擬的集合,所以粉絲團有人味,只是第一步。具體來說,要像狂新聞的小編或者是全聯的小編這樣。
我們剛剛有提到司法訴訟輔導,或者是其他一些協助民眾去解決司法問題的管道,如果這一些故事Facebook適當曝光,我覺得一定可以幫到人;有一些可以說的故事是很重要的。
訴諸感情跟處理很硬的議題兩件事是不衝突的,前一陣子NPA署長室有一個很紅的影片,是警方的後勤單位對他們的員警介紹新的槍械是什麼類型,題目非常硬,但影片拍得很生動,再加上這個冷僻的主題反而激起民眾大量的興趣,大家對警察槍械的性能非常好奇,所以那則貼文觸及非常廣。
我很常舉一個例子:「NPA署長室」的Facebook粉絲團,他們原始設置粉絲團的目的,是為了讓基層同仁或警眷有一個跟警政署署長對話的機會,但是因為他們經營非常亮眼,造成無關的一般民眾全部都進來這一個粉絲團湊熱鬧,看看警察圈子內發生什麼事。
我具體的建議是:Facebook在所有的網友眼中就是同溫層,講的就是訴諸感情,我擔任社群小編的觀察到的是:訴諸感情這件事很重要。而且不見得司法院就不適合訴諸感情,我反而覺得很適合。
特別是當營運目標設定成一個官方實問實答Facebook來經營的時候,最大的困難是我們的人力會不夠。因為網友知道這個粉絲頁真的有做事、留言真的會處理,就會有更多棘手問題跑來這邊——當然這是好事,但還是要考慮到人力的問題。
有關各部會在社群經營上,有關於實問實答或者是處理工作面的部分,政委講得很清楚,但我比較浪漫派,我認為Facebook在一般民眾眼中是下班之後躺在床上滑手機的休閒活動,如果議題都很硬的話,效果不會太好。
有啊!
沒有,只有我在用。應該是說所有的訊息集中在我的手上,他的文字很硬或者是新聞稿很難閱讀,我會幫忙做語氣的修正。
其實財政部(賦稅署)當時是機關內部只有我有權限,所有文章都要經過我。
敏感議題決行的層級,是到機關發言人(副首長)。
整套遊戲規則明定在要點裡面,不管是非正式的回應跟正式的回應速度都會很快。
上述的過程就在這個內部要點中,明確地用敏感跟非敏感議題區分決行層級,非敏感議題只要內部群組沒有人有其他意見,我們就發文直接回應,不需要經過陳核。如果是敏感議題,比如會鬧上頭版的,我們用簡化的陳核機制,回應時間不要超過一天,正常公文程序可能需要蓋到8個章、10個章,我們把它簡化成3-5個章就結束了。
我原職在財政部(賦稅署),經營過三級機關的粉絲專頁跟LINE,以部會處理Facebook經驗的話,最簡單的方式是,我們可以訂一個內部作業要點,以我們家的例子,不一定是新聞傳播或者是管考人員,各業務單位指派一位可能是比較年輕或者是對網頁經營有一些經驗的同仁,當網友在Facebook上問有關於所得稅的問題,可以透過內部的群組去cue的所得稅同仁,請他提供資料。
我補充一下我經營的經驗好了。
不用,隱藏就好了。
如果想要投零票,但讓我們可以掌握投票人數,可以勾選、取消再送出,這個時候投出來是零票。
對不起,我打斷一下,發言之前,可能要先報一下單位跟姓名,以方便速錄師做紀錄。
最後是例行性的,我們稱之為「開放政府聯絡人及第○次協作會議」,這個需要大家具體討論出成果,原則上會在早上十點到下午二點,類似午餐會議的形式,但時間是暫訂的,有可能立法院備詢期間或者是因為這一個議題輕重緩急的程度來作調整,會議的內容最主要的目的是具體協作,以上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