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基本上都是資訊不流通,不是說沒有這一些東西,只要把資訊流通,然後看需要什麼樣的服務,我們這邊都非常歡迎,謝謝。
剛剛有提到像貸款,那個也是中小企業處在做,信保基金也是中小企業處在做的,所以如果需要相關的服務或者是資訊,很歡迎跟我們洽談。
我稍微比宜珊負責多一點,我負責新創跟青創,如果有相關的議題需要我服務的話,歡迎。
醫療的人力,這個裡面也是一樣,也就是醫療資源畢竟還是短缺,因此像在職服務,通過不同的部分,去把自己最少能夠讓協會的資源可以最最有效的運用,也可以永續經營,這個是大家一起合作的,因此如何公私合作是最重要的,謝謝。
還有要配合原鄉的特色,如何符合原鄉的一些鄉民特性或者是人性,有一些人對於醫療的行為是有一點抗拒的,這個可能要去做一些比較柔性或者是可以合作的,另外還要再配合在地的,也就是配合在地化的部分。
另外,有關於產品的部分,也就是責任點的概念,有一些東西是標準或者這一些東西是不是衛福部也可以接受的,也就是這一些產品,看看是不是經過衛福部的認可,像一些產品,如果衛福部可以認可的,如果這樣子還比較好推動,醫戶人員的責任也能夠降低,這個是很相關的。
另外一個是人才的培育,這個是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在地是否能夠承接,或者是在地的人力是否可以幫忙,不是只是單純第一次或者怎麼樣,需要再做一些部分。
在地醫療的部分,大家在推產品或者是推服務的時候,可能要考慮成本是否可負擔,也就是南澳各個醫療是否可以負擔。
另外,可能有一些規劃,就是像宜蘭在地有一些時間銀行的概念,怎麼樣跟時間銀行合作,這個也是可以去談的。
我們有在地的林副主任,提了很多問題,把所有的人的興趣都講出來,業者的發言其實非常支持,尤其剛開始的試辦計畫,我想他們都很願意支持,他們大概初期願意去捐兩台設備,然後就開始做,還有其他的業者,其實都很願意支持、先投入資源來投入試辦計畫,還是要做一些比較長久的,因此要做一些CSR,也就是用其他的一些資源,這個可能我們在後面可以做一些規劃。
像前兩年確定後年的,大家比較確定大家就各自先去努力,我們原本預期很早會辦募款餐會,像餐會跟贊助商都有第一屆的經驗,第一屆有跟我們聯繫,就沒有繼續往下延續下去。
其實像第一屆,比如日月光就已經在裡面。
這個也是一個問題,我們要辦募款餐會,結果一直被取消。
也就是方法的問題,資源有限,如何爭取資源,因為希望串接宜蘭的資源,因此跟委員討論的時候,那個面向要如何提供。
有一個問題是,審查委員可能對那個是很多選擇,但是委員裡面在地這一塊是找CSR的業者。
我們分三個購面,一個是創業加速器,第二個是放大器,第三個是在地創生機構,這個是主要的面向來申請,都歡迎大家申請。
現在目前為止,原本是有學校,現在都進入到這個機構來做,因為經濟部主要還是以經濟發展為主,看怎麼樣促進,這個是最重要的。
我回答一下,有關於育成中心的計畫,基本上是競爭型的計畫,因此基本上是要提案的。
各位大家好,我是中小企業處創業育成組組長,這邊主要是當社會企業的幕僚。
黃秀玲跟鍾宜珊。
這個可以國際化。
介紹社創中心的進度。
也許是用另外一種,像新創這個題目,像原本大家所熟知的新創,社會創新也是一種新創的可能。
我想說如果跟他要的話,會回過頭來要跟我們要的話,就會有一點尷尬。
早上有跟副座提,這個不用到市長層級。
現在這樣子,我們在南部的高雄有一個新創基地,當然有在地聯盟,我們一直希望把資源整合在一起,這是location,也就是現有資源如何統整,這變成是我們後面可能要處理的事情。
最主要沒有預算。
建議你們要不要找觀光局?現在觀光局比較好,而且可以找飯店。
也可以考慮友善農業。
剛剛處長講的是富勝紡織。
因為旁邊就是愛河。
一年才兩個展而已。
你們可以再發文。
現在是委外的。
其實可以設計,我們原本要跟他談,他原本在台北要有一個點,就是要做一些串聯。
看要什麼氛圍。
政委什麼時候要去場勘,我們可以安排。
這個是我們最近使用時碰到的一些狀況,很多接待外賓時就跳掉,應該是串聯沒有處理,所以代表電的費用根本沒有辦法分開。
我有重新處理過水、電,水有重新拉管子,電的部分有請文化部幫忙,今天空總跳了幾次電,我們原本想要改善串聯時,電沒有處理,當時拜託在交接的部分,希望就電的部分請文化部處理。
我想原本有預估到年底,今年剛好碰到緩衝的需求,所以可以請文化部幫忙。
當初工業局在承擔的時候,其實連3,000萬都沒有,因此所有的維修都4、5,000萬了,那時行政院給我們5,000萬,所以拜託一下,是不是可以真的給我們一些緩衝期。
稍微補充一下,經濟部交給前一手……經濟部其實負擔了十四個月的交接費用,其實交接費的水電都是由經濟部來負擔,這一次因為剛好是緩衝期,沒有經費可以幫忙,所以懇請文化部幫忙。
就法規的部分,經濟部也有做一些相關的整合工作,主要的是像法規的沙盒,這個部分也是經濟部協助的。
第三,未來5月的社企年會,看看要如何做後續的規劃,讓這一件事於臺灣的知名度越來越好。像經濟部在做相關的整合工作,主要是這一個部分。
再者是國際永續的部分,這個部分其實怎麼樣提升在國際的能見度,怎麼樣把現在目前為止社企可以做國際事務挑出來,然後可以在國際的空間來提供舞臺;再者是如何跟國際像社創的組織來做配合。
接著是做社企獎勵的部分,讓大家或者是更多的企業願意做相關的採購及工作,這個是我們現在做的第二項工作。
我們第一個會去做的事情,第二個是社創的實驗,我們先把自己的社創中心再弄得更好一點,再複製這個經驗到各地方去,接著是我們做科技型社會創新,這個是未來的重點。
第二,創新育成的部分,其實主要幾個重點工作,請看到第14頁的部分,也就是社會企業的地圖,其實我們就是要把議題先挑出來。
請大家多費心幫我們文字寫清楚一點,我們後面在統整的時候會比較清楚。
現在還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