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有辦法像姜峯楠的書《妳一生的預言》,外星人的字是可以勾起來,還可以轉動不同的意思,讓人很有空間感的字的感覺。
對。也意味著線性的思考,就是整個影響了我們所作所為,但是我覺得以前那樣是可以的,像大家都清楚網路時代是個空間,所以你的很多事情讓我覺得是空間感,無論是協作會議、共筆,這都是空間感,你很早就已經在網路裡面,所以受到的訓練跟感覺,在我們以前傳統一直受文字為主要訓練是不一樣的。因為這樣子,反而會覺得很珍貴的是,有點像從未來跑到現在告訴我們未來的空間感是這樣。
你一直在打破線性思考的東西,尤其是過去我們一直是文字作為主要的工具,文字導致大家線性思考,無論是開會或者是把文字作為溝通工具的時候,就變成上命下達的一直線。
我們去拍外面的照片。
可以聊一下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的部分,有規劃這個方案大概要走多久?或者是有沒有階段性的目標?
可以聊一下這一套這麼好的方案,怎麼樣來推廣?推廣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公民至少要知道這個東西怎麼用、好處在哪裡,另外一個是國際上,讓別人怎麼知道其實我們做得很好,可以來接近我們,可以聊一下這個部分,然後再推廣。
可以聊一下,這個案子做到現在,你覺得還有什麼努力的空間?
你剛剛有提到公私協力其實有很大的進展,這個模式其實在以前的政府上是沒有做過的,如何把社團兜在一起,然後大家一起來貢獻心力,這是怎麼做到的?
剛剛說到疾管家的部分,其實發揮了很大的效果,可以聊一下其他的數位工具在這個方案裡面有運用到?成效也不錯。
可以聊一下這個方案最終的目標是要做到什麼?
除了開放資料之外,還會做一些什麼東西?
可以聊一下臺灣做了這麼多的事,對於整個國際地位來講,有什麼樣的實質上幫助?
所謂的開放政府到底開放了什麼東西?
其實從24小時變成到24分鐘,其實差距是非常大的,中間有碰到什麼困難或者是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
可以講一下,我們提供的這些協助,跟其他國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政府為什麼想要推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是不是可以敘述一下?
謝謝。
所以其實是幫助滿大的,我懂了,非常感謝你。今天已經採訪完畢了,下次有問題再請教你。
另外一個想要請教的,我覺得詩歌跟程式語言是很相輔相成,相同處在哪裡?是因為都有邏輯性嗎?其實學程式語言也會去讀詩歌,就像你也是一樣,反過頭來對學寫程式有什麼幫助?
我懂,其實是一個成熟的過程,我瞭解了,謝謝。
但是一般的天才並沒有像你小時候說明天就不見到來的經驗,要如何放棄這種執著?因為一般來說,我覺得這個是人性,我如果有這個才能,我會覺得很高興,我並沒有覺得明天會不見的這個威脅。
我還是想要請教你,作為你在各個領域上,你覺得天才的責任是什麼?我看到這本書之後,就一直在想什麼?
這個例子滿好。因為這個就是互動的過程?
所以文字現在變成是障礙了嗎?因為現在既然有這麼多新的科技起來,我們要如何看待文字的這件事?我會這樣問因為我們還是在閱讀,因為閱讀還是有文字,但是文字的這件事,要如何重新看待它?因為文字有很多力量,有創造力,但是他有破壞力,我不知道現在來思考文字的這件事,是不是有新的想法或者是解構的方式?
不再只是文字了?
我會這樣問,其實文字一直是大家很集體共同使用的,但你對於文字、書、書店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所以文字的這件事,你怎麼來看這件事?對你來說,其實是一種互動的?
你曾經講過,現在有科技,先於語言來創立共感,語言的這件事帶來多少的陷阱?會帶來怎麼樣的陷阱?因為我在看維根斯坦的時候,一直覺得語言的這件事是要打破,他認為非語言其實有更多的空間存在。
其實還是回到自己以身作則的情況?
這種放到組織裡面,要如何營造自然而然的環境?
你熟讀老子,想要請教你,如何用老子的管理來管理一個組織、領導力?其實上次你有提到。你上次有講到老子是open的心態?
其實應該是反過來,應該先創立自己的自我價值,可以這樣講嗎?又是共創的經驗?
原來如此。回到剛剛一開始請教你的,我其實對於向上管理這一個部分還滿感興趣,所謂的「向上管理」是指為人父母、師長,我們要如何培養小孩來成為無用之人?這個哲學的思考很大,就是不要讓他被輸贏的框架框住,你過去的受訪,我看了滿感動,我們今天社會建立了這樣的機制,但是贏家只有少數的人,因為贏家只有一點點,然後大部分的人都是輸家,就會是社會的氛圍,所以我覺得要打破這樣的思考,要如何培養這樣的心態?
如果現在你又創業了,你要怎麼樣去評核員工?我用「評核」好像又不太符合你的標準,所以我才想請教你,如果你今天創業了,然後下面又有員工,員工也期待有年終獎金、紅利等等,但是又會覺得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應該要怎麼去才完善、激發他們⋯⋯你會怎麼評定員工?
不好意思,我想再繼續請教,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我們看到滿多創新的企業,後來我們聽到很多名詞,像「扁平」或者是「平行」、「打破階級」,從KPI到OKR,我可以感受到這些越來越新的企業,其實是希望能夠不要用這麼傳統的評定方式,但新的OKR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也還是一個評核的方式?
你創過業,在企業組織當中,你要如何評定一個員工呢?每個人都各自有才能,也許這個人才能完全吻合公司的方向,但是有些人的才能沒有公司的方向,但是他的能力在這個團體還是有作用性,我們該如何評定這些員工?不應該是傷到他們?而是怎麼樣才是公平?
或者一些證據之類的?
那如果把自己打得很低的員工,你明明覺得他表現得不錯,怎麼辦?
因為主管不評,大家不就是全部都打甲?
在國內企業一定都有陞遷,但又想要學你這樣的方式,那應該怎麼辦?你說簽了個滿分,但是企業還是有一個制度,因為考績最後會回歸於年度、年終將獎金的比例調配,應該給誰,甲等就應該給他多少比例,但如果員工是打自己考績的話。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主管要如何陞遷好的員工?也就是如果是考績自己打,作為主管要怎麼樣真正公平對待員工?
作為主管,如果考績都自己打,那到底要如何評定自己人呢?我很好奇當初你在Socialtext的時候,你們如何評定員工的表現?
對,因為在他自己的認知裡面他做到百分之百了,但是也有人做得好,但是過度謙虛,一律都只有給自己60、70。
像講到考績的這件事,我覺得這是職場之痛,因為我知道你說考績自己打,其實在職場上,像企業很習慣打考績,第一次是先自評,自評完之後,然後主管再評,但是職場工作者最討厭的是自評,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沒有用的,也有人自己評百分之百的,因為他真的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大家就不會走這個冤枉路。
可能中間開完會之後,回去思考又有新的,每次一直推翻,這個東西是不是也會因此被迫拉長時程?
我想到了,我們又有更好的想法?
你的下一次會議是建立在上次會議的結論跟逐字稿上,我比較疑惑的是,結論完,也有明確的方向,到下次開會中間的灰色地帶,如果我是參與者,我想到更好的方式,該怎麼辦?如果每次的會議是建立上一次的,這樣才會有進展,可是如果中間想到更好的,再翻案上一次的開會結論,這樣是不是回到原點?
因為你到公務部門,你建立會不要白開的機制,因為我都會以企業的心態來學習你的方式。
這到底應該怎麼辦?你會怎麼看?
只是站在企業的立場要怎麼用呢?因為企業第一個會想省成本?通常開會是臨時找一個同事,然後做今天輪到你來做摘要紀錄,可是今天如果是用逐字紀錄,企業想的是會額外花成本,但如果我是員工,我會覺得這樣很好,因為每次開會,逐字很清楚,我接到命令要做什麼事的時候,我再看上次的會議才知道我清楚講了什麼,我覺得這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