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就直接開始。

  • 唐政委、各位長官大家好,虛擬健保卡就醫模式試辦方案,今天健保署出席的同仁包含資訊組的同仁、醫管、醫審、承保組及企劃組的同仁,就去年所執行成果、未來的想法,先跟各位說明及報告。

  • 虛擬健保卡就醫模式的試辦原則及方向有幾個,一個是虛實併行,也就是有虛擬健保卡跟實體健保卡同時在進行,另以試辦計畫為主,以就醫的模式來思考,所以試辦的重點是多選幾個醫療場域,進行利害關係人使用經驗、障礙及影響分析、資訊安全、費用成本的評估等,另也從對醫院的衝擊影響方面來考量,未來是不是有擴大試辦的可能。

  • 在執行重點裡面可以看到虛擬健保卡的設置當中,我們是跟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來做虛擬健保卡的申請。在場域的部分,包含不同層級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乃至於藥局、復健治療機構、居家醫療個案,我們蒐集了2,000名以上個案的經驗,也對利害關係人的使用經驗進行分析。可行性分析方面包含就醫流程、資訊安全,個資保護及系統設計。

  • 其實我們執行是6月至12月,經費是900萬元,去年團隊是來自於遠傳,遠傳因為他們跟亞東醫院的關係滿良好的,所以在今年的試辦情形比過去順暢很多,在場域的部分,醫學中心有三家、區域醫院三家、地區醫院三家、診所八家,這個人數是表列的。

  • 復健治療機構六家、藥局六家,比較特別的是對於居家醫療照顧、遠距診療的5G運用,選擇了大武、海端兩個衛生所。收案的原則部分,儘量是有男、有女,在個案當中也包含一般民眾、視障、精障、失智患者跟高齡族群,有效個案的1/5必須要有再次回診使用虛擬健保卡的經驗,這樣希望能夠完整蒐集使用者的經驗,也開了三次專家會議,專家會議包含了醫院院長、法律、經濟評估及資訊科技的專家,以蒐集各界給我們的建議。

  • 在下張可以看到就醫流程的架構,因為是試辦,所以需由醫事機構行政人員對有意願參與的民眾做說明,這部分花了較多的時間,從診間看診、檢查及檢驗,每個就醫流程都需掃描QR code,在診間醫事人員也使用產製的QR code進行身分確認及用以查詢「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這個是流程的部分,有關流程的細節,我請資訊組的孫副組長再來說明。

  • 剛開始比較謹慎一點,像個案要簽署試辦的同意書,必須要帶政府合法有效的照片證明文件,由院方建立資料,所以行政流程確實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最後確認虛擬健保卡個案產生的資料,這個QR code跟整個健保行政流程,包含用藥、申報都能夠使用。

  • 接著是健保快易通APP進行虛擬健保卡的身分驗證,也就是在快易通有一個虛擬健保卡icon,透過這個入口申請,進行身分驗證後產製出QR code,這個是在健保快易通留有這樣的入口,以備未來要擴大辦理的時候,大家都可以來使用。

  • 在試辦方案的場域當中,可以看到不管是花東地區或者是北、中、南,大概都有一些試辦的場域,在收案情形的分析裡面,這次遠傳非常積極,總收案數超過我們的預期,達到2,633人,包含特殊族群177位,這是剛剛所提到的失智、精障、視障及80歲以上高齡者,場域的分布是這樣子,雖然大武、海端鄉衛生所只有17個個案,但比我們預期的達成率高,都超過100%。

  • 收案特質的部分,分布最多年齡層是41歲至64歲,占了整體個案的4成,最多的個案其實也在北部,也是占了四成,民眾問卷的結果,其實民眾是滿支持虛擬健保卡的,因為83%的民眾,都希望為自己來申請一張虛擬健保卡,尤其是在特殊族群家屬的部分。

  • 居家醫療的民眾,其實九成以上都非常贊成以虛擬健保卡來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甚至94%有意願來綁定眷屬功能。有七成以上的民眾認為虛擬健保卡整個就醫過程的經驗中,個資隱私保護的機制是安全的,是比較正向的看法。再來,我們遇到比較困難的是,我們開了專家會議,其實在醫事人員的管理階層部分,他們認為有一些猶豫,認為會耗費一些人事成本,整個系統上從實體到虛擬的話,耗費的經費跟醫院的成本會更大。另外,問卷分析還是有將近四成的醫事人員認為相較於實體卡,虛擬健保卡的讀卡時間是比較快的,有六成以上的醫事人員贊成以虛擬健保卡來領取慢性病的處方箋藥品,不用紙本。六成的醫事人員是期待並支持虛擬健保卡來提供居家醫療的照護服務。

  • 有關於利害關係人對於虛擬健保卡的影響,在民眾端,比較高齡的民眾,擔心對於智慧手機的學習不是那麼容易。另外,年輕的朋友不太放心手機交給行政人員幫忙設定,醫事人員跟管理階層的部分,主要擔心看診的效率會不會比較慢,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跟民眾解釋,民眾並不是這麼熟悉系統,像軟、硬體的佈建成本跟人力成本,資訊人員也會有相關的疑問,也就是對於新系統的教育訓練。

  • 在專家意見的部分,他們認為如果未來是虛實併行時,以民眾的角度為出發點來思考,流程希望不要變化太大,因為實體卡原來是很單純的,虛擬健保卡希望可以儘量簡化,跟實體就醫的流程不要相差太多,民眾接受度會比較高。

  • 另外,如果要全面虛擬化的話,認為因為不只是健保卡,還有醫事人員卡、醫療機構卡都要虛擬化,才可以達到真正虛擬的效果,否則做半套的話,也沒有辦法真正達到效益。

  • 另外,全面導入的時候,系統的兼容性跟永續性,醫事機構擔心未來要花多久的時間全面導入,導入的成本是多少,未來導入的時候,會不會又有新的科技產生,是不是又要再改變,醫院最怕我們一變再變,系統不斷地更改。

  • 另外,民眾端的行動載具尺寸是否也應一併納入設計考量,還有民眾沒有辦法自行操作的時候,比如他昏迷的話,如何由他的家人或是其他方式來開啟虛擬健保卡。民眾想要退出或者是重新加入的流程以及個資處理等問題。

  • 另外,全面推動的成本,他們認為是比較大的,因此他們建議有一些場域,可能在推虛擬健保卡的效益更大,像居家醫療,本來不太容易完全複製醫院的場域,所以比較是虛擬健保卡可以減少醫事人員攜帶設備的醫療場域,像居家醫療或者是像遠距醫療,像遠端跟在地端醫事人員的溝通時,是不是透過虛擬健保卡的導入,可以解決過去沒有辦法解決的困境,他們認為這個效益會是最大的,以上是專家的意見。

  • 109年虛擬健保卡試辦的執行成果,也就是剛剛所提到的一些部分,後來我們就慢慢朝向如果可以滿足沒有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像居家醫療,痛點是居家醫療的看診醫師要拿可以插卡的裝備,就很重,陪診跟領藥的照顧者常常不同,需要傳遞健保卡來領藥,網路如果不通的時候,可能就無法取號等等,這個都屬於在居家醫療可能遇到的痛點。

  • 我們的解決方式是,雖然醫師卡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成功,是不是在居家醫療的場域做健保卡虛擬化,配合機構卡及醫師卡預載機制,不需要帶著實體卡的讀卡機出去,這樣就會減少裝備的重量。

  • 另外,因為在居家醫療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授權綁定多人的裝置,因為居家醫療的照顧者,可能有不同的家人輪流照顧,是不是可以多人綁定同一個裝置或者是一個裝置綁定多人健保卡。

  • 另外,如果網路不通的話,是不是有辦法離線、暫時性地有個QR code可以搭配。

  • 在遠距醫療的部分,像遠距端的醫師,沒有辦法調閱健保的雲端資訊,這個時候如何取得相關的病歷資料?

  • 另外,遠距端的醫師沒有辦法過卡、取號、上傳申報,這些都是過去的痛點,解決的方式是在遠距會診的時候,可以透過虛擬健保卡來傳遞資訊,到遠距醫師的遠距會診系統或畫面當中,遠距醫師也可以透過虛擬健保卡的機制來調閱健保的雲端資訊,並且取得就醫序號,這些是初步的想法,所以110年虛擬健保卡就醫模式的試辦重點,這次的預算是628萬,所以我們將可以做的先列出來,也就是5G創新運用的部分。

  • 劃掉的部分是沒有辦法馬上試辦或者是礙於經費的有限,因此我們會做的是在居家醫療及遠距診療的部分,會擴大來試行。因為今年健保署有開始給付遠距診療,配合衛福部的一些示範計畫,署裡面的醫管組在遠距通訊診療的試辦點,我們來試辦虛擬健保卡,整個達到更完全的虛擬化。

  • 另外,有關於授權綁定機制,像一機多卡或是一卡多機及個人隱私保護,因為一個照顧者可能有兒子、女兒,所以可能是一機多卡或是一個照護者,同時要照顧爸爸、媽媽,也就是一機多卡或是一卡多機的機制,在這樣的機制之下,如何可以做隱私保護,而且還可以輪流,有時哥哥看、有時妹妹幫忙帶著去等等。

  • 另外,虛擬健保卡離線數位簽章機制,或是5G應用導入健保VPN網路,結合居家醫療與遠距醫療服務來試辦。

  • 有關虛擬健保卡系統及醫事機構端SDK軟體開發建置這部分,礙於經費,我們先把它劃掉。

  • 另外,虛擬醫事卡的試辦系統,因為是由衛福部的資訊處來做核發,這個部分對於我們的權限來說,可能會有更大的困難。衛福部的資訊處,我們聯絡過他們,其實也嘗試過試辦,但是覺得那個難度是沒有辦法短期之內解決,所以這兩個就先劃掉。

  • 另外,我們也會繼續地辦理利害關係人的使用者經驗、障礙評估,同時提出優、缺點分析、資安報告及未來的策略方向。

  • 因此我們虛擬健保卡可以創造三贏的效益,在醫療院所端,尤其防疫階段,我們看到很多防疫在醫療院所端所造成的一些負擔,因此虛擬健保卡可以減少執行居家醫療醫護人員攜帶裝備的負擔、降低接觸實體卡感染的風險、提升醫療效率品質,並且可以提供檢疫隔離民眾就醫的便利性、醫護人員的安全性。

  • 另外,在民眾端的部分,就是慢性病患就醫的便利性,提升居家醫療的行動不便的民眾,不同的家屬領藥的便利性、醫療資源等等,還有提供檢疫隔離民眾就醫的便利性、安全性,現行來說,我們看到在遠距醫療照護,像居家隔離的個案,其實還是要他的家屬、朋友來刷卡、過卡或是付費,如果可以達到虛擬健保卡或是QR code,在一卡多機來處理的話,也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真正遠距醫療的方便模式。

  • 因此在三階段的試辦部分,我們從108年第一階段門診主情境測試,109年第二階段擴大多元門診醫療場域試作,希望在今年達成剛才所提的三個目標,但是事實上我們曾經被賦予比較大的期待,也就是能夠來全面試辦,不過在去年也檢討一下,我們稍微調整了一下腳步,所以今年還是虛實併行、擴大試辦,針對比較特殊的場域發展出比較好的方式。

  • 簡易隔離現在算在遠距嗎?當然不是居家。

  • 算是在遠距。

  • 剛才提到第14頁,民眾提到不放心出示手機,稍微釐清不放心,在設定的時候交給別人設定?

  • 這個簡報在大家編輯逐字稿10個工作天之後,可以公開的部分會對外,所以有些字樣如果要更新的話,請提前抽換。

  • 看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

  • 我有很多想要請教的。不過首先感謝健保署,從去年聽了那份報告,就發現其實你們做得出乎我們的期待,試辦結果民眾滿意度很高的這件事其實也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以我覺得健保署在試辦的時候,非常用心做得非常好。

  • 幾個問題請教,我們在做試辦的時候,應該是雙軌機制?也就是試辦虛擬健保卡就醫領藥的時候,民眾雖然以虛擬健保卡協助我們做整個流程的試辦,但實際上民眾要領藥或是就醫時,實際上還是用實體的健保卡來完成那個流程嗎?我想要確定的是在試辦這件事的雙軌機制怎麼做?因為這可能涉及到未來其他專案要試辦的時候,可參考一下這邊的經驗。

  • 馬上回答嗎?

  • 可以,如果是試辦的民眾,我是一進入試辦的時候,就都要用QR code,或者中間隨時想要用別的都可以。

  • 對,這不會有適法性的問題?

  • 剛剛組長有報告過,基本上參與試辦的民眾,是希望全流程都是用虛擬卡的方式走完。

  • 只有認證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健保卡,但是整個流程都用虛擬?

  • 像去年做得相當完整的亞東醫院,他的部分幾乎把院內都改完,所以只要是收案進來的虛擬卡個案,HIS自己註記,就會引導民眾包含高分剛剛講的,診間、後續的領藥、批價都希望出示QR code。

  • 不需要出示實體的健保卡?

  • 不用,就這樣走完。

  • 這樣沒有法源的問題嗎?我們在實施健保醫療就醫時,有沒有所謂的規定,必須要拿健保卡來就診,然後現在走虛擬這件事的時候,還是試辦?

  • 我們還是健保卡,也就是虛擬健保卡。

  • 虛擬健保卡還沒有正式取得⋯⋯

  • 這個是試辦案。

  • 所以你們有試辦要點,就是賦予試辦的角色?

  • 本案是以委託辦理的方式去試辦,所以沒有涉及試辦要點的問題。

  • 第一次跟這個病人接觸的時候,是先要簽署一張同意書,要跟他說明,協助以他的手機去下載健康存褶APP,在APP的當中會有虛擬健保卡QR code,從開始看診、領藥,或者批價端,每個步驟都去掃QR code,也就是試辦的院所全部看診過程都是虛擬化來進行,但個案可能也會到不同的院所去,不一定是試辦院所,這時用的是實體健保卡,換句話說,如果在這家試辦院所,利用虛擬健保卡,而所有的就醫資料都能夠上傳到健保雲端,病人在不同院所之間就診時查詢雲端的資料也是完整呈現。

  • 我比較關心的是這個試辦的作業是不是有法源的依據?

  • 跟憑證製發及存取管理辦法的關係,這個虛擬健保卡就是憑證製法及存取管理辦法當中泛稱的健保卡,只是多一種載具型態,或是為了這個有另外一個辦法?

  • 參事應該知道我想問什麼。

  • 我知道,但是我不想跳這個坑。(笑)

  • 我純粹就教、學習。(笑)

  • 我們的簡報當中有提到我們的試辦對象有包含精障、視障及失智者,因為他們其實算特殊族群,在試辦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什麼問題或者是授權的問題,也就是精障者真的知道做這件事是他同意的,或是失智者真的有表達同意試辦這件事嗎?或是其他在服務這些特殊族群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樣的意見回饋?也就是我們試辦的過程中,團隊有沒有什麼回饋,讓未來服務的對象更擴大,不只是這幾個特殊族群,是不是有要強化的部分?現在沒有想到沒有關係,我可以往下一個。

  • 或者是交給法定代理人來安裝及操作APP?

  • 這塊也是我滿關心的。

  • 像目前的失智、精障及智障的,通常都有陪同的家屬。

  • 所以由家屬來簽署同意試辦的這件事?

  • 假設未來執行虛擬健保卡時,「同意」這件事是讓陪伴者來執行同意?

  • 如果是有授權機制,因為像這是比較特殊的個案,當時要選這種特殊的個案,我們也是想要發掘這些人如果真的在未來要實施時,會不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有沒有其他的困難,而這個問題跟困難,是不是在未來設置的機制當中,可能要考量、建置的。

  • 所以我滿好奇這半年的試辦,針對目前這幾位特殊族群有發現這樣的回饋嗎?也就是試辦的過程有沒有什麼困難?我們未來有沒有哪個部分需要去補強的?

  • 因為是去年6月開始,其實當時很感謝已經把快易通改成視障人士可以使用了,概念上這位視障者在這個虛擬健保卡上,一定要他的代理人幫忙他用,或者是用某種方式就可以自己用了,這個是我比較想要知道的。

  • 我記得之前有提到這個,我記得好像有點問題,這個資料我有點忘記了,所以是不是可以容後提供。

  • 沒關係,之後再提供。

  • 第三個還是法的問題,也就是接下來110年如果要試辦授權綁定機制的事情,我們目前是不是有評估到什麼法的問題需要去突破,或是我們純粹就機制上來作試辦?

  • 今年的定位,有點像眷屬授權,或是試辦的場域,像居家醫療或是通訊診療,其實都是在機制跟模式的試辦。

  • 快易通以我的理解,其實已經可以多卡對多機了,好比像我有三隻手機,我在上面都安裝快易通,以我的理解這是可以的。

  • 之前買口罩的時候,也有人家裡一整疊健保卡拿去櫃台,請你們幫忙綁定,想必也是綁到同隻手機裡面,因此這兩個以APP來講是現成的,也就是健康存褶都是可以這樣用,也就是這個QR code的功能是否支持而已,我先確認一下是不是?

  • 目前健康存褶上,確實是可以用眷屬的機制來做剛剛政委所說的。

  • 不過跟政委報告一下,因為過去我們講的是眷屬,很明確是有某個關係,但將來如果跨到陪病者,這個人可能跟你是沒有任何實際親屬關係,就是陪你病,但當下又有授權給他問題,可能是隔壁鄰居。

  • 或者是外籍看護。

  • 不可能永久授權。

  • 概念上比較像健保卡暫時給你用一下,但你當天一定會還我的感覺。

  • 這是有可能今年要考量這個問題。

  • 我補充一下,因為這裡面有些細節要跟各長官報告一下,在整個就醫流程的架構當中,這個QR code的產生是在每個就醫流程,是不是可以請孫副再講一下?請翻到第6頁。

  • 這個概念上,經過類似健康存摺的實名制或者是統計的方式確認以後,就會連到中間上方的虛擬健保卡系統來取得隨機的QR code,我們有個時效性,大概是5分鐘左右會更新,同時上面會有個基本資料,就像健保卡表面一樣的基本資料,這個出示是要讓醫事人員確認用的。

  • 民眾叫到你的號碼或者是到診間的時候才產生這樣的QR code,當然超過5分鐘重新產生就好,這樣也ok。進入診間之後,醫事人員或是護士拿掃描器來掃QR code,從VPN端連回健保署系統去確認這個QR code的有效性,大概是這樣子。

  • 因為這個SDK同時會產生虛擬的簽章,後續就會做就醫資料上傳、依據,醫事機構端真的有過卡,因為過去刷健保卡有一個很重要的依據,也就是要證明有過卡,這才不會是假的資料,類似虛擬卡也要有這樣的機制。

  • 到底是5分鐘或者是10分鐘?

  • 基本上是5分鐘。這個時效性要考量,因為越久越不安全。

  • 因為你產生就一定會被截圖,你不可能攔著他截圖,所以一定要加時效。

  • 110年的規劃當中有提到虛擬健保卡離線的數位簽章機制,但是我們知道健保卡本身並不是CAA核發的憑證。如何來做數位簽章?

  • 其實他們講的簽章跟我們講的簽章不一樣。

  • 我們儘量避免不要用這個詞好了,避免對外溝通的時候會產生疑問。

  • 他們的疑問就是留個timestemp。

  • 將來院所可以拿這個當作佐證這個是有過卡。

  • 紀錄、時間、戳記之類的。

  • 這樣名詞上改一下,不然溝通上還有問題。

  • 他們講憑證跟我們講憑證也不是一樣的意思,當年協作會議的時候,也有很認真討論過。

  • 對,但如果寫「數位簽章」就會往這個方向想。

  • 我再請教一下,我們在做第一次協作會議工作坊的時候,其實與會的人員,大部分都反對虛擬卡的這件事,只是最後我記得那場會議有導引大家的討論基礎是在實體卡也保留的情況之下,儘量參與我們的討論、研議如何虛擬的流程。

  • 但是這兩次問卷回來的時候,感覺上虛擬卡作業滿意度跟支持度都非常地高,不曉得健保署這邊就您的專業或是試辦的過程中,您覺得這樣的轉折點是甚麼?滿足或消除這些專家學者的疑慮,所以基本上算是滿支持虛擬健保卡的機制?是因為有需要實體卡來認證嗎?

  • 其實我們看到的是專家,而且醫管專家還是滿反對的。

  • 直到今天還是滿反對的。

  • (第14頁)他們認為與原來實體卡的就醫流程改變頗大,醫院太大了,再加上資訊系統面可能要負擔的成本,以及教育訓練等人力成本,他們覺得這些費用很大,他們也提供的初估的費用,是很大的,所以除非政府要買單,不然其實希望我們能夠審慎考量,在三至五年之內先把東西都確定再來處理。

  • 這些理由跟遠距診療的理由完全一模一樣,並沒有任何的差別。

  • 我們看到滿意度高的部分,也就是所有來體驗的民眾,因為在體驗的過程中,像試辦的醫院花了一些人力對他們解釋,對一些高齡者來幫他們設定,所以滿意度會比較高。

  • 最後一個提醒一下,在去年6月9日所做的報告當中,有提到109年時就要提出可行性評估報告,內容有包含像資訊安全、法律層面的探討、未來的政策建議等等,目前看起來我們做完前面方案的試行跟經驗的整理,但是在法規評估這塊,在目前比較沒有看到具體的成果,在110年推動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些推動的進程,要有具體產出。以上是我的建議。

  • 就算最後只在遠距情境跟居家情境用,說不定剛剛講的那個全民健康保險憑證製發及存取資料管理辦法,可能還是要做一些必要的檢視,剛剛的意思是這樣子。

  • 標題是「虛擬健保卡」,後面是「為使新一代的健保卡契合數位國家發展方向」,到後面是現在導入的方式是虛實併行,也就是片面的,「虛」的部分看起來有推進,「實」的部分我的理解是不動。對不對?

  • 「實」的部分有一個可以動的,那是醫事人員,那可能是另外一個會議來討論,並沒有這麼容易的一件事,而且最好跟這個是脫鉤的,我聽起來意思是這樣。

  • 「實」的部分不動,而且理論上「實」也不會介接其他政府服務。

  • 讀取的部分是一定會的介接的, 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跨機關合作服務項目 這個月就有新增的項目。這大家應該比我熟。

  • 所以就解決怡君你剛剛問的法源問題。「實」的不動,而且也不會當作其他政府服務的介接。

  • 我有個問題要請教,在你們報告第17頁有提到,像遠距醫療,你們提到的點是遠端的醫師沒有辦法去調資訊,就我所知,之前是因為不管是網路的問題,或者是一些醫師設備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去調閱。

  • 你這邊又提到未來會透過5G的這種應用來作導入,你們示範點是在台東大武、海端這邊,我不曉得就你們原來的想法是,原先這些點的網路基礎設施可能不足夠,結果現在你們又說是透過5G的運用,我不曉得在這塊基礎設施或網路建設是有做什麼樣的突破?

  • 遠距醫療的部分是這樣子,因為今年有個試辦計畫,其實是衛福部在推遠距醫療的時候,針對一些特殊的專科會診,像眼科及急診照會的部分放寬了,健保署也同步支付遠距醫療,因此過去遠距醫療好像有出現在比較偏鄉、離島的部分,會稍微再擴大,因此有一些擴大的點。而那些點就會變成我們優先推行虛擬健保卡的場域,所以遠距醫療會有更多的試辦點,不只是在大武跟海端,大武跟海端是針對那兩個地方來做,但是未來遠距醫療,我們就會做更多的試辦點。

  • 而這個試辦點,其實本來去年底在講的時候,因為像現在防疫期間,各個衛生局對於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有醫療需求的時候,其實就在推遠距醫療了,這些遠距醫療,有的縣市做得比較積極、有的縣市比較不積極,所以盡可能把縣市衛生局所做的醫療,也都盡可能納入作為我們虛擬健保卡的試辦,所以去年底在講的時候也有講到這個。因此我們做的這些試辦場域如何能夠更擴大,就變成是我們今年的重點。

  • 因為我們之前在測試的時候,都是民眾到一個可以做遠距醫療的地方來測試,並不是在家裡,但是今年會有至少50場的偏遠地區巡迴醫療的即時醫療車,那跟這個是兩回事,或者其實行動巡迴醫療車也會導入測試?因為是5G的同一支計畫,那個巡迴醫療車是在細部計畫一,而巡迴醫療車是在細部計畫二,但是巡迴醫療車的情境跟去年測過的情境是完全不一樣的情境,我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討論,或是還在討論中?

  • 我說明一下,我們去年在做大武鄉的時候,因為這個標案是遠傳的,所以佈建該鄉完善的基礎建設,所以在那邊試辦收案連線是順利的。

  • 如果今年要做的部分,就會牽涉到部裡的遠距計畫推廣,試辦不一定是在偏鄉,就會比較像我們這次的疫情可能會用到的,也可能就像是在衛生所或診所,可遠距連線的地方提供這樣的服務。

  • 不一定是在偏鄉、也不一定用5G,因為偏鄉也不一定用5G。

  • 還是就是5G行動計畫當中,有一個建構5G創新應用環境,衛福部當時提的是與電信業者規劃5G創新醫療照護的合作模式,所以理論上都有在電信業者合作的狀況之下,所以那個場域是電信業者已經把基礎建設做好了。

  • 今年部裡的這個案子,細節的作業研議中。

  • 理解,細節上還沒有完全對齊。

  • 知道有這樣的方向要做,未來可以一起搭配。

  • 因為我看他們的字樣是可以在5G使用,並沒有說只在5G。

  • 像遠距會診的部分,目前看到5G比4G強的地方是,像遠距會診時是要即時傳遞高解析度的影像或是影片,因為前端是家醫醫生,後端是專科醫生的時候,也就是即時來做這件事。

  • 所以像這個痛點,像遠距醫療的「1」,這裡講的是那個家醫或巡迴車上的醫師或者是專科醫師?

  • 遠端醫師會在原來的院內看,所以並不會有診療設備上的困難,痛點是講無法調閱雲端資訊。

  • 那位家醫本來沒有辦法調閱雲端的資訊?

  • 應該是後端。

  • 我說明一下好了,遠端醫師應該指的是後端的專科醫師,因為現行雲端是要三卡認證,必須要有病人的卡,所以遠端沒有病人卡就不能使用。

  • 在離島不孤無限支援的總統盃黑客松的案子,也就是零時差隊,他們在蘭嶼衛生所,沒有辦法跟遠端的人過卡,就算雙方有讀卡機,雙方都連到VPN,但是還是不能進三卡認證的介面,所以聽起來是那個專科醫師需要取得病人授權的時候,可以透過掃視訊上的QR code來解決,是不是這個意思?

  • 剛剛政委一直在問居家醫療的那塊,其實遠距醫療應該是要遠距端的醫師跟在地的醫師,但是在居家隔離跟居家的病人並不是這樣的,他們都在家裡,所以旁邊不會有人,衛生局在執行的居家遠距醫療,是病人就在家裡用手機,醫療機構有個醫師用手機,他們來執行醫療,只是在執行遠距醫療的時候,還是要有插卡的動作,所以要請家屬、朋友還要到醫院跑一趟去插卡跟繳費,所以這塊是不是有可能在今年透過試辦的計畫,變成QR code或者是什麼方式來傳遞,比如我在這邊產生QR code,而這個QR code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傳遞到醫院,醫院就來進行認證或是申報等等,也就是免掉家屬或者是朋友必須要跑一趟的部分。

  • 這個也會有法律上的問題、技術面上的問題,也是我們在今年試辦計畫當中想要解決的,因為以實務來講,今年這個問題會是滿常會遇到的,像部桃專案有5,000多個人居家隔離者,是需要透過遠距醫療來滿足他們的一些醫療需求。

  • 所以這樣聽起來,反而邏輯上如果這個遠距是不是涵蓋剛剛講的居家隔離的狀況,還不確定那個細部計畫,還未必有對齊的情況,把它直接先放在前面,也就是居家醫療照顧的情境,只是不是醫生帶著設備來你家,而是醫生在遠端,其實我們重新把它放到居家醫療照顧情境,說不定也是合理的,而且可能確定性更高?

  • 所以在集中檢疫所的時候,也可以定性成居家?

  • 對。因為通常指的居家醫療是醫生要背著設備到人家家裡。

  • 我理解。其實是三個情境,居家遠距、居家又遠距。展銘要問什麼?

  • 我想要問就醫流程這塊,像亞東醫院的整套機制沒有問題,從掛號、就診、門診看病、抽血,像要排隊的領藥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實體健保卡是需要被註記的,比如我有特殊的傳染病,我的實體健保卡需要註記的時候,會在哪個流程辦理?

  • 寫入實體卡的那動。

  • 因為其他的醫院沒有辦法。

  • 目前來看,因為虛擬健保卡當初的定位是身分驗證,所以並沒有像實體健保卡一樣,並沒有把所謂做過診療的紀錄寫在那裡面,沒有那一動作,所以那塊還是註記在自己的HIS裡面,但是會上傳給我們,將來在雲端的系統當中,還是可以查詢得到。

  • 現在幾乎沒有哪個院所有HIS,但卻連不上網路的情況,這已經很邊緣的情況,所以就算不註記,也感覺不到差別?

  • 發現這位是有特殊傳染病的,後面整個都會進來。

  • 虛擬卡的流程是回去雲端拿,然後再回來。

  • 就是HIS那端修改?

  • 對。這可能是醫管人員為何接受度要低一些,因為幾乎都是他們要做事。

  • 我覺得這個是協作會議出來的一些基本方向,我覺得跟當時討論的方向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我想逐字稿會公開,所以之前來參加過協作會議的朋友,如果有什麼想法的話,也許我們最後可以再email聯絡。

  • 具體建議是,除了剛剛所講的可能對於法規的部分,也許還要再做一些釐清之外,其他像場景上,三個情境,像居家加遠距的情境,也許自己拉出來變成一個情境,不一定要硬放在居家或者是遠距裡面,我後來想想都會有偏廢的問題,不如既然就算等我們試辦案出去,疫情已經完成結束了,所有的人都打完疫苗了,未來還是要超前布署,這也是值得處理的情境。

  • 因為在前面這兩個情境裡面,像居家、遠距,但是有兩個醫生的,其實目前的方法都還有一些雖然沒有這麼方便,但其實硬要做,還是可以做的方法,但是只有在居家,而旁邊又沒有醫師、護理師或是助產師的時候,確實就有真正的問題要解決,目前也沒有什麼能夠繞過去的辦法,所以也許值得集中做,這個聽起來也不需要額外的設備或者是人員。

  • 如果集中在這上面的話,接下來這個階段的試辦,我覺得更讓人覺得確實不是改現有的HIS系統,就可以解這個情境,這個情境真的值得新的技術來做,這整套計畫的正當性可能會比較高。

  • 今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