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先開始。

  • 第四次工作會議決議辦理情形:

  • 第一,有關於總統盃黑客松網站的進度,第一題跟第三題的提案說明、智慧財產聲明的部分,還有報名網頁中專長的文字調整,已經跟更新於官網。

  • 第二,活動獎品的部分,已經列入本次的會議報告。

  • 接著,工作坊的日期跟地點,也列入這一次會議因應疫情,我們準備了兩個方案。

  • 第三,有關於協辦單位的部分,已經依決議調整,並更新於官網。

  • 第四,公民許願池的時間開放至3月20日,已經更新於官網。

  • 第五,總統盃黑客松對話文件名稱,統一使用到2020年,已經準備辦理。

  • 第六,國際松的規劃會列入本次的說明。

  • 看起來絕大部分都要說明完在可以接管。

  • 我們有預先看到四個講座都非常有創意。

  • 真的。工作進度說明,這一次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我們規劃了兩個方案:方案一是如期舉辦,維持在7月30日進行頒獎典禮,但是在做法上有一些調整。第一次工作坊的部分,我們規劃的日期是5月25日,規劃在林口新創園區,因為包下一整棟,裡面有足夠的空間會議室,是希望以一層、一個團隊的方式來辦理,每一層基本上都有一些休憩的空間。

  • 一至兩個團隊。

  • 才18樓而已。

  • A3的展演空間是比較大的場地,我們會視需要,會議室的部分不同的樓層會有不同的會議室大小,一層是一至兩隊的方式來辦理。

  • 所以每個會議室都有投影幕?

  • 對,也可以同步看有沒有在聊天。

  • 這個是大概的配置圖。

  • 第6頁,在國際松的部分,原本的規劃是活動週為7月27日至7月30日,這個部分調整成全部都線上辦理,比如專題演講的部分,就以錄影片的方式,工作坊就以團隊為主體來提出自己的需求,我們再請導師回覆。

  • 在團隊交流跟諮詢的部分,就是用留言區的方式,讓大家可以自己討論自己想要的題目。

  • 最後封閉式的工作,也是讓團隊可以在線上發起虛擬會議討論。

  • 硬體的部分,可能直接在官網上建這一些線上留言的功能,或者如果有困難的話,就是找另外一個方式去做。

  • 這個留言區,並不是即時討論,是不是?

  • 大家會有時差。

  • 所以是一個討論版,並不是對話的空間。

  • 上個禮拜g0v已經做了一次在家松。國際團隊基本上不到臺灣來,經費就比較寬裕,說不定可以把一部分的經費拿來跟g0v的團隊合作,就是請他們把它做完,有幾個好處,第一個是國內的團隊也可以用,不必每一次都把人找來,平常線上可以有工作的地方。第二個,做完也可以當開放資料,也就是可以做好、投螢幕做好,你如果需要審議式討論的時候,會是一個不錯的東西。

  • g0v在上個禮拜六一整天在線上做,他們是把很多open source的東西把youtube串接,主要是線上協作,討論的軟體很多,協作的需求很不一樣。

  • 主要是臨場感。

  • 當然還有改進的空間,每兩個月一次,未來的小松跟大松短期內也不會把人聚集在一起,那個會再精進,如果有找他們決策的話,也就是人家是不是願意來,如果願意的話,會需要多少的經費支持,我們把我們的需求提出來,我覺得就可以用那個東西轉到線上去,搞不好會變成這一次的亮點。

  • 我解釋一下,剛才像林口每個人一層,可以打破每個人一層的感覺,原因是因為用全部的人都連到類似的虛擬房間的感覺,所以我們在做任何好比像導師巡迴到不同的樓層等等的時候,大家感覺還是在同一個位置,只是分散在不同的樓層,剛剛JR的意思是,像j0v包含日本、韓國及香港,他們都有很多人,有些已經有一點接近VR,他們事實上也在試VR的技術,就是有螢幕可以覺得你只要投影機夠大,就可以覺得大家在同一個場地,即使是在不同的位置,這個技術最困難的是時區,如果時區差太多的話,不太可能覺得有這麼大的臨場感,除非大家預先熬夜,不過如果要來臺灣,也有熬夜的準備,並不是了不起的要求。

  • 但是至少時區類似的朋友,是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臨場感,不過這邊就跟線上的規劃很不一樣,也就是非同步作業來作規劃,JR的意思是可能衝刺的那幾天,也就是活動週,盡可能同步規劃,即使並不是+8的時區旁邊,也要預先熬夜,如果他本來會飛過來,他也得調時差。

  • 當作是一個亮點,並不是困難,如果解掉的話,我覺得會變成一個很大的特色,像國際展現實力的機會。

  • 看這邊覺得怎麼樣?

  • 會後可以到youtube上,也就是「在家黑客松」。我建議看一下,包含中間的talk怎麼做,還有會議室也可以看,有些人覺得突然想說今天想要講什麼,跑跑也寫出來,可以在上面開空白的,然後可以看要做什麼事,大家就來參加。

  • 他們中午也訪問了政委跟Howard,我覺得那個效果還滿不錯的,因為g0v用了很多網路,我們假定真的要做的時候,再找業者來做一些資源,我覺得再做好一點,應該剩下來的都是遠端的問題,比如東南亞國家萬一他們的狀況不好,也就是配套不足的話,我覺得那個另外再來寫,可能來找google或者是FB,也就是要不要來贊助這個東西。

  • 頻寬的話,我想國網是可以吸收的,我們這側絕對沒有問題,而是他們那一側,最壞的情況是用比較低的畫質來看youtube,聲音不會有問題,所以跟這個相比的話,大概是只有專題演講變成預先錄製,那個不太需要即席講,其他的部分按照JR的說法,也就是共同虛擬空間。

  • 因為協作的精神還是要留著。如果有一個個房間的話,有人在做的時候,即使不是那個團隊,因為每一個section就是那個主題。我覺得這樣子甚至臺灣的團隊在那個時候就可以。

  • 等於很像他們自己工作,但是大家可以圍觀,你要不要開放圍觀的人留言,或者是要付30元才能留言(笑)之類的,也就是直播主的概念,那就是互動空間規劃,這個要跟國際松的團隊是線上化,但是用「+8」時區,也就是要熬夜,如果沒有這個,就不要來提案,會變成這樣子,因為事實上等於獎賞之一,也就是飛來臺灣,如果真的要同步的話,是要一個人在那裡面去回答,這個對他們來講是額外的要求,但是比起飛來臺灣是比較沒有那麼額外的要求,這個是JR的意見。

  • 看CK有什麼意見?

  • 技術上的難度可以事先準備沒有錯,某一個團隊時區太遠,像地球另外一端,或者是沒有上線,因為沒有在台北,所以沒有辦法管理,這個是風險如何控管的問題。

  • 接著是參與意願的問題,因為這樣子本來沒有獎金跟誘因了,大家為何會願意來玩?

  • 我會建議到臺灣來,至少受獎是可以保留的,因為這個大家還沒有決議,假定延期到9月15日,理論上到那個時候,如果都還不能做國際的旅行,全球經濟大概已經垮掉了。

  • 有一些地方也許那個地方來臺灣還要等14天才可以領獎。

  • 如果到時的條件許可,我們還是可以邀請他們,也就是保證會對三個人到臺灣來接受頒獎,沒有的話,就繼續給他,變成這個時候不需要先把它拿掉,也就是假定有延的話。

  • 我們那個時候是提過一個想法,也就是即使要來,那14天還安排很多事情給他做,但是這個當然是大家要有一個理解,我們當然國際松的頒獎就會跟國內是切開的,因為也沒有道理讓國內的去等疫情緩和,國際松也不知道9月15日或者是10月15日才可以頒獎,所以JR的意思是,我們把頒獎拆開。

  • 假定推遲到9月16日,假定那個時候國際的飛航還是在那時可以接受頒獎,沒有的話,假設那個時候還不行的話,我們就脫鉤。

  • 意思是活動週是無論如何先往後頒,如果疫情緩和就實體舉辦,如果疫情不緩和,我們就虛擬松,然後寄到國外。但是這樣子的話,國內也要跟著搬到9月嗎?這個是浮動的。

  • 所以我會覺得程序問題是先處理要不要延期的問題?如果確定要往後延的話,其實很多規劃都不太一樣。

  • 到現在聽起來的是,國內還是可以實體,只是為了避免大規模群聚什麼的,我們要分散會議場地,但是剛剛聽到的是國際的部分,如果有實體的機會,延期舉辦比虛擬舉辦有誘因,CK的意思是這樣子,也就是國內維持,國外延期的奇怪狀態。

  • 如果不延的話,全部都不延,如果要延的話,就全部都延。萬一國內延到9月15日,等於你們辦兩個活動,真的會太累,如果延時程的話,整個規劃都會去調,如果不要的話就不要調,這個決議最後不要脫鉤。

  • 如果都延,然後到9月,事實上有一些國家都不能來或者是延14天,就不要第二次,都不延的話,就虛擬松的國際方向辦,也不用想實體,7月還沒有全部都好,是這個意思。CK有沒有什麼想法?

  • 這個要先討論嗎?

  • 這個不討論完的話,就沒有辦法繼續討論下去了,看府方有沒有什麼想法?

  • 其實府裡面的大型活動都儘量減少,如果7月30日的話,現在講頒獎典禮,可能會辦不起來,所以大使的建議,是不是兩個都延。

  • 如果國際沒有班次飛過來,那我們就只頒國內?

  • 這樣在家松可以多兩個月開發。

  • 不然就是進來14天頒獎。

  • 14天起來做什麼呢?檢疫松,好像滿不錯的概念。我覺得應該都延,不然都不延。我剛剛聽起來府方的意思,如果不延的話,府方是有貢獻的。

  • 如果都要延的話,我們就配合,不然造成府方的困擾。

  • 仁甫來了。我們說需要創意的話,要等您來。

  • 現在的情況是,剛剛府方給我們一個資訊,如果7月要辦頒獎典禮或者是工作坊這一些,都算是大型活動,像虛擬化等等,府方希望在7月辦這個東西,現在是全部都移到好比像9月15日,這個9月15日也是暫訂,要看府方是不是覺得可行,黑客松有國內、國外兩個部分,國外的部分也沒有這麼確定到9月15日,所有的國際團隊都可以來臺灣,或許都可以來,但是要等14天,也亦可知。

  • 如果9月15日大家可以飛來臺灣了,就可以按照實體的方式舉辦,如果9月15日還是很多人來臺灣的話,我們就用類似在家黑客松的方式,但是盡可能做有臨場感,在不同時區要調時差的方式,讓他也是虛擬走進總統府的感覺。

  • 但是無論如何,兩個不應該脫鉤,國內無論如何7月辦完,但是國外9月才辦完,所以剛剛聽起來,這樣全部都推遲是比較合理的,但是看仁甫有沒有什麼創新的想法?

  • 我建議往後延遲,因為現在的疫情狀況不明,只是剛剛有說要做虛擬的總統府,之前總統府之前也可以做虛擬的東西。

  • 總統的3D模型。

  • 都不錯。我建議日期,像9月的部分,如果延到9月15日,大家有把握嗎?或者是要再往後延?

  • 其實國內的部分,剛剛聽起來,如果用林口,一層完全給一、兩個隊伍的話,其實以目前的集會指引,我們在前面的工作坊,問題都不大,只是最後頒獎的時候要怎麼頒而已,因為頒獎是一個大型活動,現在超過千人不舉辦的活動,但是前面的工作坊不一定要延遲,這個是剛才執行團隊的意見。等於已經贏了,只是頒等一下再頒。

  • 頒獎可以晚一點沒有關係,可以用AR、VR的模式,其實頒獎的模式是讓大家知道你跟總統合照得這個獎,至於頒獎的模式是不是要用過去的傳統模式,我覺得都可以思考,畢竟都是黑客,有一點創意點,也就是用A、VR的模式頒獎,都可以。

  • 所以這樣聽起來的意思是,國內松如期舉辦,只是用VR頒獎。(笑)

  • 延到9月。我剛剛講的太保守了,我覺得大家還是要有配套,頒獎一定要留配套,畢竟他們努力這麼久了。

  • 所以剛剛聽起來,兩個國際、國內都延到9月,如果國際疫情好一些,還是以實體為主,因為之前真的沒有見過面,見面三分情還是非常重要,這個是大家的共識。

  • 除了國際松頌的部分要變成同步虛擬松等等的配套要做之外,國內的剛剛王仁甫也提醒在最後的頒獎典禮也要備案,如果大型活動還沒有辦法舉辦的話,像浮空還是怎麼樣,都可以儘量發想。

  • 中間還有一個工作坊,大家希望跟總統一起合照的部分,這個部分已經割成很多小房間了,是不是在總統考慮的行程裡面了,也要考慮,前面都不列入考慮,這一些都要府方給我們,這個並不是頒獎那一次,通常按照慣例,第二次工作坊總統也是會來,這一個部分也要看你們對這樣不是大型活動,而是很多小房間,但是總統無論如何還是要巡視,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要等到幾月以後才可以,或者是出什麼分身機器人的東西,又或者是什麼之類的,你們也要評估,執行團隊才可以作業。

  • 是不是要準備Plan C、Plan D等,根據屆時疫情狀況的集會指引,像在林口分開小房間是否適當?有劇本在那邊,到時按照劇本走就好。

  • 剛剛的意思是連出門都不行了,也沒有出門到林口的事情,那就是所有的人都變成在家松,就變成這個方法,這等於國內松比照國際松去辦的做法。剛剛JR已經有一個意見是無論如何都要規劃國際松,也就是大家在家裡熬夜,有一種像在同一個地方的感覺,剛剛CK只是提醒如果接下來非常不幸,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大家都不能出門了,這樣的情況之下,至少我們保證網路是通暢的,不然居家檢疫沒有辦法做,工作坊都要用國際松的模式來辦,這個也要列入plan C。剛剛是說plan D?

  • 應該要問現在政府集會執行有幾個層次,就要對到幾個層次。

  • 我想不能到大家都不能出門的層次,如果比那個還要誇張,就不用辦活動了,所以應該先做到plan C就可以了。

  • 這個是時程的部分,剛剛這樣子就確定了,第一個是兩個都延期,第二個是兩個都要備案。

  • 起點延期嗎?截止日會不會延期?

  • 後面有。直接看第二欄比較容易理解,大家都參加多次的籌備會議,我想這個大家看得懂。

  • 國際松的徵件是3月20日至5月22日,國際松的時間可以往後延一點。

  • 已經截止了。

  • 是不是可以延後到5月5日再來截止?因為時間比較長,所以讓提案的人可以多一些提案。

  • 平方投票法就可以配合這樣的時間來往後做,因為5月5日才截止,就可以讓民眾來做平方投票,還有委員的評審會議,是在4月18日,就可以往後,也是配合的時間往後調整,是在評審完之後的共識會議。公布的入學名單是6月1日再來公布就可以了,入選的團隊可以進行媒合,也可以長一點。

  • 第一次的工作坊本來是在5月22日開始,可以稍候延一個月到6月18日,第二次工作坊也可以延一個月,複審的會議延一個月。

  • 英文提案本來有一個要讓大家補習的時間,可以做一些補習,國際松的入選名單也有25天,整個活動週就可以延到9月11日至15日,爭取到的時間,應該也是一個多月,也沒有延很久,大概是這樣子。

  • OK。所以這邊要請府方幫忙評估的是第二次工作坊,也就是7月12日、13日,像之前總統每一隊合照嘉勉等等,像剛剛講的機器人並不是開玩笑,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又或者是會偏好什麼時間之後再來決定,或者是更晚再來做決定?

  • 我建議要邀總統,其實線上也可以,總統在線上聽、講,多一點人聽也是很好的,只是平台的軟體要用什麼,可能要討論一下,因為如果要用Zoom,那個是中國的。

  • 我們現在都改用Jitsi Meet,是架在國網上的open source視訊平台。

  • 用總統對談的模式,用線上直播,大家來看。

  • 這個畢竟是額外的流程。

  • 可以看網路的網域,看哪一個人講得比較好。

  • 總統是以虛擬評比、虛擬巡迴的方式,還要虛擬合照、虛擬打卡大家在前兩屆跟總統一起做的事情,大家就要麻煩一下在虛擬的狀態怎麼樣達到效果,或者是被選到前20強就被3D建模,也就是在VR裡面合照,也不是完全開玩笑,也就是多一個半月,大家多想一下。

  • 新的國際、國內合併時程,看CK覺得?

  • 還ok。我在想的是從提案單位從角度來講會不會改變他們參與的配合程度,像意願或者是時間上的考量,因為政府機關有一些工作的週期,我不知道,也在想這一件事。

  • 國內的。不過我想延長提案的階段,無論如何都會比較多人。

  • 地方政府都在防疫。

  • 但是多兩個月都是振興,也不會說不忙,但是大家心情會好一點。當時為何在7月做出這樣的聯合頒獎典禮,很重要的理由是預算週期,要看到前20強,也要開始協調,像下一個年度的公務預算等等,我們因此晚了一個多月,這個跟明年的預算週期有一點脫鉤的狀態……這也是另外一個考慮。

  • 今年的疫情可以反向操作,我們是讓公民許願,這一些政府的人幫你還願,衛福部這一些人很辛苦,許50個願或者是幾十個願,可以一起來完成。

  • 像口罩5.0怎麼樣做,從2.0到5.0,類似這一種東西,讓公務機關的一些公務員比較辛苦來許願跟拍短片,然後找一些黑客志工跟年輕人,透過他們的想像來完成,然後加入民間的力量。

  • 有點像分擔,前兩年是公民許願,第三年是政府許願,明年就是總統許願,也就是每一個層次都不一樣。

  • 不過這裡有一個困難是,我們的總統盃黑客松的作業要點部分,不管是評審也好,或者是兩年一任,我們現在這一個評審是不是適合來評衛福部的願望,那個是一個問題。 這邊的執行是以課發、功建為主,那個就等不到一個預算週期,我們跟執秘討論過,防疫松是非常好的想法,而且也有可能舉辦,也可能可以把AIT抓進來,但是這個可能沒有辦法請這個團隊做,因為這個團隊現在振興,都落在這個團隊身上,第二個是要運用特別預算去幫中央指揮中心解決問題,這個似乎在中企處的工作範圍之外滿多的,已經有一點遠超出他們社創的業務範圍,我們會找另外一個團隊來做這一件事,這個事情非常值得做。

  • 如果這邊延期一個多月的話,在這邊會有一個空檔,剛好來辦防疫松,果然王仁甫非常有創意,我們會來做這一件事,但是沒有辦法請中企處做這三件事,已經遠出他們的負荷了。有沒有什麼想法?即使預算週期擠一點就這樣。

  • 先這樣,很多防疫預算的提案也會對到這邊。

  • 我還是談一下,雖然110年的預算,我們照理講,7月行政院不管是你編在科技預算或者是行政部門的業務預算裡面,差不多要寫出計畫書到明年去執行,所以如果對團隊的溝通上,應該是這樣講,我們在110年其實預算已經規劃出框架或者是編列預算的情況之下,他們好的點子,如果對於當時政府施政或者是經濟持續的振興,又或者是產業界發覺原來疫情都已經被迫轉型,現在就繼續轉型,這樣持續性的需求,我們在後面的計畫書,政府在執行後續110年額外的idea,歡迎在過程中貢獻,因為這個部分不太可能看到優秀的勝選團隊一定要編一個計畫點,不太可能,即使脫鉤也是把承諾的範圍來說明。

  • 簡單來講是要事前告知,一個是如果我們覺得各部會真的是很棒的點子,無論如何明年的施政計畫會對齊,也不用等到9月15日,7月13日長官就會來了,看到就會寫進去,如果9月15日得了第一名的點子,已經過了預算週期,也沒有辦法承諾一定會在下一個年度,也就是會有經費支持,但是如果真的是很好的點子,我們可以用試辦或者是其他的辦法,可以小規模先行試驗,像救急救難一站通全部施行,是高雄、屏東開始,並不是全國施行,像前兩屆講這麼大的東西,而是會盡可能媒合、盡可能讓它小規模施行,所以承諾的力道會稍微弱一點,這個先講清楚。

  • 看有沒有要提出來的?

  • 目前看過來是傾向於延到9月15日,也就是中間的時間點,最右邊提到「有些地點會改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考量。

  • 目前來講,9月15日的場地,不延期的情況之下是在林口,6月18日的第一次工作坊也可以在林口,這個沒有問題,也可以在科服大樓,兩邊的程度都有預約。第二次工作坊的時間點,我們兩個時間點也都有。

  • 就是看當時聚會指引的情況跟疫情等級,決定是要用鬆散或者是人口密度比較高場地。

  • 看有沒有要提出來的?

  • 或者是直接考慮開放的場地,一定要在封閉的場地嗎?

  • 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嗎?

  • 我們也可以用當代文化實驗場,那邊的通風條件很好。

  • 偶爾有松鼠。這幾個地方當時考量幾個地方,維安不是考量,所以王仁甫的提醒也有道理,網路品質一樣好、通風條件更加,也不妨去發想。

  • 中華電信是全臺灣都可以的。

  • 室外場地也可以。

  • 7月沒有空調,人跟電腦一起冒煙。

  • 疫情很嚴重是C案。

  • 我是說第一次跟第二次的工作坊,你們再考慮一下。

  • 這個就列入C案的評估裡面,除了純虛擬之外,還有通風條件非常良好地方的可能性竟然又不會很熱,這個好像只有山上。

  • 這個也可以。

  • 反正大家多一個月可以想,也就是時間先確定。國內、國外都要做這一種互動式的即時、感覺總統就在你身邊的這一種,這個也是確定的,所以這兩個至少先確定。

  • 接下來的其他部分?

  • OCP有建議,可以提供獎金,一隊是5,000美元,第二個是分階段完成,也就是經驗分享,參與開放採購的社群會議,繼續分享他的經驗。第二個階段是在活動結束,原本是訂7至8週完成這一些項目,就可以再拿到3,000元美金。第二個方案是一次可以完成所有的條件,就可以拿到5,000元美金,這個部分的辦理方式要請示。

  • 這個是禮貌性告知我們,這個是活動性結束之後才發生。

  • OGP上個月有提建議,5,000元是他們出,沒有錯,他們爭取到5,000元乘以2的部分,但是問題是給的方式,因為按照最原始是7月30日,在總統府頒獎,那個大支票是誰要去合照?這個形式上我們覺得不會適合主辦單位的正式獎,這個是協辦單位的特別獎,像行政的流程要如何處理的問題,這個到時要考量的。

  • 這個給的方式,也就是特別獎的領錢條件,也就是要參加這一些事後的宣傳活動,然後才可以領,他們自己處理就可以了。

  • 因為這個是頒獎結束之後才發生的事情。

  • 是整個國際松評審團選出來。

  • 這邊是寫「完成後獲得錢」,這個是7月30日結束,他們要到9月才拿到錢,如果9月頒獎,他們要到11月才拿得到錢,所以這個支票並不是支票,而是類似契約的東西,這個是對價給付,沒有完成工作是不給付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倒是還好。

  • 這個註記在頁面。因為我們去年是如果有錄取的話,也就是for這一些東西的話,如果配合OGP來完成這一些東西的話,我們有OGP的贊助商就可以成立。

  • 就成為種子隊伍,如果要再給別人,我們管他嗎?所以我會建議宣傳上這兩個脫鉤比較好,我們頒獎的時候,同時頒支票覺得很奇怪,因為他們還沒有完成這個工作。

  • 活動官網要寫。

  • 不要叫prize,是要叫offer。

  • 不要 prize 的意思是?

  • 這個是勞務對價的關係,並不是做得好不好,而是有做就拿錢,這個比較像一紙合約,也就是工作契約的那一種感覺。

  • 假定沒有完成,像第一階段有完成,第二階段可能會覺得,不做了,那也沒有關係。

  • 這個是open contract。

  • 也就是介紹一下,他們為何要做這個,然後配合他們可以,並不是為了這個錢,而是可以幫助OGP,把open contract……

  • 有確認過,萬一前兩隊都有處理,他們也願意,我已經跟他們確認過了。

  • 並不是辦支票,而是簽約儀式,他們跟OGP合作的MOU之類的,我覺得這個並不是他們形式怎麼樣,只是如果不認同他應該給支票或者是award,因為性質上並不是這樣子,這個先這樣。

  • 像另外一個並不是我們決定的,而是他們決定的,這樣就往下。

  • 這個是目前徵件的狀況,提案的件數是50案,提案的單位請大家參閱。

  • 這邊是公民許願池的結果,總共有121個公民的願望,我們會把這一些公民的願望放在官網上,這樣子也會發函請各部會去參考公民的願望,並且來提案。

  • 這個是我們一直在推動的宣傳狀況,我們透過影片宣傳,還有社群網路、要請科會辦這邊來幫忙發文,邀請各部會、地方政府來提案,我們也會電話繼續追蹤,也會一直去拜會工研院、人工智慧學院,比較有可能提案的單位。

  • 這邊要請示的是當初參加獎的部分,這個是扇子,因為扇子沒有辦法用循環經濟的材質來做,所以現在選了兩個,一個是識別證,一個是溪水陶瓷的杯墊,這個是社創或者是共同供應契約的廠商要共同選一個。

  • 請自由發表意見。

  • 沒有發口罩嗎?

  • 口罩套呢?可以拿起來當作名牌,不然就可以當杯墊。

  • 我們覺得送口罩有一點敏感,可能不要比較好。

  • 那個材質是循環經濟的作品嗎?

  • 那家是非營利組織來登錄,材質並不是回收的,但是製作的那一些是身心障礙者的朋友,也就是20歲至45歲。

  • 右邊是循環經濟?

  • 是天然材質。

  • 如果大家都沒有意見的話,我覺得就右邊,因為右邊比較萬用一點,不會隨手被丟掉的感覺。

  • 沒有辦法登入。

  • 想辦法算SROI。我自己覺得右邊不會隨手丟掉,左邊是非常有意義,但是並不是內建在材質裡面,並不是很容易理解,並不是很容易聯繫,大概是這樣子,如果沒有意見的話,大家用陶瓷杯就好了。

  • 適用性比較高,但是要號稱是否真的有循環,或者是號稱的天然材質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天然材質。

  • 跟各位長官報告一下,第一項是獎座設計,我們有去找這個設計師,因為我跟他溝通過,我們期待環保性的材質,他們說如果要講環保的話,也就是生漆是天然的,因為他的專業並不是在這一方面,所以並沒有辦法承作。

  • 後來其實我們有再循環另外一家廠商,第二、三廠商,像社創登入的廠商,也是經營共企的廠商,用窯燒玻璃是回收的,標注2是堆疊的方式,像折射的關係,會因為燈光的不一樣而改變。因為這個圖案比較小,上面的圖形是0至1的數字鋪陳。第三個設計是同一家廠商,設計是六角形是最有效率的形狀,黑客松其實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的問題。第四項,其實這樣子設計是buying power的講座製作者,他們是把17個都刻上去,其實是用金屬串接的,因此黑色的部分是金屬,每一個都有大座跟小座,小座就是給個人,所以這個部分是給長官參考,這個是材質上的不同,這個也是我們訪視之後的結果。

  • 看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仁甫有一些意見。

  • 我剛剛跟隔壁講,第二個跟第三個並不是很好看,尤其第二個有一點像神主牌,我都講實話。

  • 第四個你覺得?

  • 第四個我覺得很有創意,但是感覺上淋淋落落的感覺,第一個我們當初選很久,是因為代表臺灣,第四個你們要做DNA。

  • 17個SDG各一個方塊。

  • DNA跟臺灣的關係是什麼,我覺得要更明顯,第二個跟第三個,我覺得很像工總或者是中小企業協會會送的。

  • 我們沒有這麼高級的。

  • 不然就要他們設計一個形狀,也就是請他們考慮第一種的原來形狀,也就是用玻璃或者是什麼形式來做,還是以臺灣為主軸的方式,就是材料不同,每兩年或者是幾年換一次,但是主軸還是以臺灣為理念,所以每一年黑客松的理念是什麼,還是要抓清楚。

  • 因為金馬獎或者是金象獎會這樣子,是因為都有考慮過,並不會考慮不過來,因為上面就有標注性,我建議你們思考一下。

  • 簡單來講,「2」是不是可以做成「1」的形狀。

  • 其實第一個設計師的設計圖,還是沒有拿到,所以是看如果煤灰可以設計的話,我就可以問,臺灣意向,其實每一個藝術家對於臺灣意向不太一樣,我覺得最主要是材質。

  • 我想玻璃的色澤可以得很特別,因為有一個目的是拿到的時候,不像市面上任何的講座,這個是最主要的目的,像剛剛講臺灣扣合是最主要的,最主要不要讓人家覺得這個獎跟別的差不多,也就是用玻璃模擬本來講座的意向,並不是每一個邊、面都一樣,並不是致敬,而是抄襲了,而是腦裡有一個類似的感覺,是一個島嶼被你握在手中的感覺,玻璃是非常有彈性的材質,可以做成任何的形狀,這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

  • 有沒有人要為煤灰說話?沒有。

  • 那就麻煩用窯燒玻璃來看,至於看是不是能把澎湖也放在旁邊,我想大概做不到(笑),也就是本島的感覺。再往下。

  • 這個是原本第一次工作坊的規劃,還是希望總統、院長、副秘書長、提案單位的首長,還會有一個啟動儀式,讓團隊可以開始實作。

  • 中間也會搭配一些專題的課程、108年卓越團隊的經驗分享,最後都是看長官的時間,我們來安排跟團隊的勉勵,最後是綜合討論的會議,也就是讓評委、專家輔導團來討論。

  • 看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這邊講線上操作就是real time的意思,預錄就是先錄好的意思,大家還是可以錄一個plan B,如果連不上的話,有一個預錄的版本可以放,這並不困難,所以可以這樣做,包含按下啟動鈕的部分,我的3D建模也可以給你們隨便使用,稍微接個什麼就可以了。

  • 根據去年或者是再往前的經驗,做資料媒合的時候,都會利用工作坊的時間來處理,以上次的經驗來講,是在辦實體工作坊時,同時在旁邊另外借了一間教室,把需要資料的單位,他覺得哪一些單位要提供面對面來談,我不知道現在的規劃有沒有規劃這一塊?我沒有說一定要在這個地方規劃,如果不規劃這一塊的話,是不是有這樣的需要?即使是在做這個規劃工作坊的時候,像需求端、供應端當面來談這一件事的時候,也要事先做攻克。

  • 我們要瞭解需求端哪一些資料目前還沒有找到,如果已經有掌握了,不需要再把供應端當天找過來談,這個沒有意義,如果覺得哪一些資料還沒有辦法掌握,要事先知道,我們這邊才可以找到供應端的人,當天才可以來,那個功課可能要先提供,如果臨時請機關來的話,來的也不是對的人,一定要發文,要一點時間,而且即使臨時通知,那個機關又派了一個不熟悉的人來,兩個人談不出結果來。

  • 發文的前兩屆,之前都是兩個禮拜或不到,現在有17天的時間,因為我們延期了,從20組出現到第一次工作坊的時間拉長,17天的公文有到了,再不到還是很奇怪,所以一定會辦。

  • 在做林口案的時候,其實也有公共的討論空間樓層,我看到A6其實會做很多類似諮詢室的做法,所以即使大家因為疫情要全部跑到林口去,可以一整間都是你們的,這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才對。

  • 可能行程時間的部分,也稍微要安排一些,當然團隊包含像總統或者是長官來,團隊必須要在大會議裡面去聽,有的時間有一些彈性,可以單獨跟他希望資料的那一個,現在不參與某一個會議,單獨去談的協商室。

  • 例如11點30分至1點中間這一段,包含影片預錄的部分,其實回家慢慢看就好了,所以這一段時間是非常適合的。

  • 可以跟希望的供應端去做。

  • 第一次就要資料媒合了。像剛剛幕僚團隊提醒的是,我們這邊所謂的長官致詞也都是線上,如果沒有看螢幕,我們也不知道,所以跟長官實體來現場的時候,並不會大聲喧嘩,是不一樣的,我們線上操作一定是大聲喧嘩的,大家都不用特別擔心只有那一個半小時可以媒合,在那之後可以有非常多的時間可以媒合,大家會比較自在一點,因為反正致詞的長官也看不到,台下的人也只剩兩個了,大家也比較不拘束一點,這個是線上化的好處。

  • 這次要邀嗎?

  • 有一個期許的影帶。就是講幾句話勉勵大家的帶子給我們放。

  • 所以第一次工作坊,是致詞。

  • 對,因為我一直在等,但是都不講。

  • 第二次才要來。

  • 第一次要預錄。

  • 是不是可以在第二次的會議紀錄當中放進去。

  • 大家看5月22日並不是5月22日,而是6月18日。我相信總統盃滿好的,因為520的關係。

  • 為了讓評選委員的審查標準,可以先在會議前先討論,也擬訂專家輔導團對於之後團隊輔導的一些規劃,我們在4月6日的時候,會辦理評委、專家輔導團的討論會議。

  • 議程的部分會由執行團隊先跟委員、專家報告一下收件的情形、審查標準,又或者是規劃陪伴是技術顧問的一些服務規劃,又或者是專才的媒合作業,然後會請大家給我們一些feedback,也就是看規劃是不是妥適。

  • 就這樣,因為時間都已經約了。會議資料也盡可能提早給。

  • 我們規劃技術顧問來陪伴團隊的時程,在討論會議的時候,資策會的種子顧問會一起出席,在媒合的時候,種子顧問會先去拜訪團隊、瞭解需求,之後就會去找適合的技術顧問,大概是一隊希望可以有一個技術顧問,是希望陪在旁邊的,在第一次工作坊、第二次工作坊,技術顧問都會陪伴著。

  • 平常不一定是在工作坊的時候出現,平常會不定期跟團隊聯繫,然後做各種的工作會議紀錄來協助團隊。

  • 技術顧問跟種子顧問的名單,我們有放在附錄,請大家參閱。

  • 看起來討論事項已經全部討論完了,第一次工作坊的長官出席層級越高越好,但是用錄的,其他的我覺得都已經延期過了,其實多滿多的時間來做空間互動上的規劃,像plan B、C等等,也不用把這一次的工作會議太展開。

  • 會有專業的攝影師來幫我們錄?

  • 想問技術顧問、專家輔導團……其實跟前兩次不一樣,所以我想問一下。

  • 前兩次也有,只是沒有浮上檯面來做,之前資策會看到要幫忙的,就跳進去,這一次等於是預先承諾至少這一些人跑不掉。

  • 他們可以說不要嗎?

  • 也就是「我不想被陪伴」?

  • 如果不先講,會有壓力。

  • 當然有可能。

  • 這個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是壓花嗎?或者是什麼方式來選?如果要的話,就要設計這個機制。資源的話就沒有問題,願意花時間來協助活動的進行,這樣就沒有問題,倒是民間的高手自建了以後會有什麼?

  • 會有一個介面,去年的情況是平方投票法投一投,就可以看怎麼投就比較知道喜歡哪幾個案子,會變成第一志願、第二志願之類的,去年是到第三志願,然後評審團就會稍微看一下,這個現成的,我們去年有操作過。

  • 像顧問或者是專家類的問題,也就是對到隊伍的數量會比隊伍還多,而專家這邊的名單有審查過還好,也就是要如何配置的問題,也就是自我推薦的問題,也就是沒有過濾機制,也就是只有配對。提案等於沒有審查。

  • 自我配對是有興趣留在網頁上。

  • 我們會把配對結果放在網頁上,如果你是一個人,也會跟你說你作為第一志願,也就是線上交友APP的狀況,要不要聯絡是團隊的事情。

  • 不過我覺得CK講得很好,因為這邊是講陪伴式技術顧問,也就是會一直跟著你,有些團隊不一定很喜歡這樣的工作節奏,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可能要講清楚的一件事。

  • 如果專長不是他需要,這要怎麼處理?這都要想清楚,不要造成雙方的困擾。

  • 我們加「陪伴式」三字的原因是什麼?這個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三個字。如果本來的辦法或者是最前面沒有看過的字,是不是不要在這邊加比較好,是不是叫「技術顧問」會比較好一點,這樣你也比較不會有第18頁的技術顧問的定義是陪伴式技術顧問的循環定義。

  • 種子顧問是判斷需求,然後由「技術顧問」來提供定期跟不定期的工作,也就是協同工作,你就當作是協同工作,陪伴式真的像CK所講的,會有主客意味的狀況,中小學科展是老師在做的狀況,如果叫技術顧問,如果不顧就不問,發動權一定是在團隊的身上,這樣技術顧問可以出席,如果團隊覺得跟他合作有價值,要看有沒有設計,團隊覺得這個技術顧問還好,也不會有壓力一定要選哪一個團來陪,這樣可能CK的疑惑就少一些,這個跟去年輔導團並沒有這麼不一樣,只是把它形式化而已。

  • 您的意思是?

  • 會覺得最適合是這幾位的顧問,種子顧問是幫忙訪查,這個團隊不一定要照單全收,而是跟毛遂自薦是一樣的地位,畢竟學有專精等等,會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可以提供怎麼樣的幫助,但是最後團隊是不是需要他們的幫助、需要到什麼程度等等,還是由團隊作為主體,並不是技術顧問作為主體。

  • 種子顧問是一開始比較瞭解,但是在推薦技術顧問的過程中,像技術顧問假設自我推薦的人選有這麼多,然後去挑,資訊非常有限,我們有什麼機制讓他們進一步去瞭解技術顧問的能力嗎?也就是是不是有一個統一的?

  • 技術顧問都是同樣的人。

  • 種子顧問跟技術顧問不一定完全match,如果背景資料有限的話,怎麼樣會比較有效率?

  • 或者本來都很熟了?是不是資策會一起工作過的人?

  • 其實是他的長官。

  • 從兩年就是這樣子。

  • 從種子團隊幫你協助,但是你自己看有其他的需求再提出,不要說塞給你,不合就不合。這個是建議名單,也就是讓他可以開始。

  • 這個是資策會的數位所,他們或許對於商業模式、企業的運作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公共服務不熟悉。對於政府相關的提案,可能比較沒有經驗,那怎麼辦?

  • 我這樣覺得是到前20強的時候,無論如何會輔導有公部門、私部門、社會部門的人進來,倒不一定要靠這一些種子顧問來判斷公共行政上的可行性,尤其是按照我們之前的經驗,其實到前20強的時候,根本一半是公務員自己提的,所以反而這個陪伴要拿掉比較好,聽起來是這樣子,因為他們的目的只是告訴他們還有哪一些技術上的可行性,比這一些提案者的想像更多,或者是更有效達成,但是公共服務裡面,最需要考慮的正當性、正義性的東西,似乎並不是這一些技術顧問來評估,所以可能就技術的部分來作顧問。

  • 他們是只有AI的能量。

  • 如何融入公共行政,這就不會是技術顧問主要的工作了。

  • 要不到資料就請這一些人拿,如果要code就找這一些人來。問題意識是靠這一些團隊來做或者是靠這一些夥伴來做,聽起來是這樣的意思。

  • 感謝釐清,看有沒有其他要討論的?議程好像就這樣。如果沒有的話,就提前10分鐘結束這個會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