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形成的過程或者是會議服務,大概有分六個階段:1.從一開始的「共識形式」,像今天確定要開與免稅額相關的會議,因此這就是共識。2.我們接下來會做的是「問題盤點及歸納定義」,等一下會有一個相關的心智圖幫大家盤點問題,因此我們最後會做到「歸納跟定義」。3.定義到問題之後,就會帶大家做「概念發展」。4.如果把這樣的流程放到「發散、收斂」的狀態來說,像問題盤點是發散的過程,所以等一下會徵集到大家的意見看有沒有希望可以補充問題點,我們就一併盤點,盤點到大家滿意的情況下收斂。
「思維」很抽象,但用講得很簡單,(投影一張照片,該照片顯示是一條河),好比今天命題是「如何過去對面小島的橋」,這個命題想到的答案可能是會蓋不同材質、長度、寬度的橋;但如果命題是「如何過去對面的方式」,因此答案可能會有想搭橋、坐船等方式。後者命題的方式跟方向會比較開闊一點。
如何達到像剛剛提到的這一些願景,思維很重要,這一個思維是需要流程跟工具來支持這一個思維,所以先跟大家說一下「思維」為何,接著再介紹如何使用流程、工具來開此會議。
我們希望今天能夠產出一些核心問題,也可以針對問題點去產出一些大家比較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而我們的解決方案其實有不同的程度,今天因為有大家各個不同領域的協作,所以大家都非常專業,我們想出來的辦法並不是一次性解決問題,而是能夠透過協作,甚至變成一個常態政策的方向。
這一個會議精神是秉持著「開放政府」的精神,希望可以扭轉政府架構及組織文化,開啟一個開放溝通的平台,讓大家在平起平坐一起討論一些公共事務。
以這樣的型態,我們再思考服務可以如何改善、系統如何發展,而政策如何檢核、法規如何訂定及如何維護,這樣的流程下來到最後的意見回饋,這樣的步驟跟反彈的聲浪並不會這麼多,也就是在一開始的意見都有被納入,這個是這一次協作會議最大的精神,是用這樣的精神去處理每一個議題。
因此,我們希望把使用者拉到最前面,這邊(一般政策流程)的使用者是末端的使用者,而這邊(協作政策流程)的使用者是所有的利害關係者,也就是在場的全體各位,並沒有忽略誰的聲音,而是取代最大的公約數。
一般的政策與服務流程,像一般的流程、服務是由上而下的處理方式,因此政策接下來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流程的處理,接著是建構政策相關的系統、維護系統及相關的法規,因此政策發布時,使用者如民眾等,因對前面的訴求可能不滿意,該流程就會停滯,即使前面的政策、流程及系統都已經架構完成了。
我們每個禮拜五處理的跨部會協作議題,都會有主責的單位跟相關的單位出席,像廠商、業者、專家學者或末端使用者(買、賣家),有越多的利害關係人討論,大家的想法與背景不一樣,所以這樣對焦才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
我們作公共政策或服務設計時,我們都會有一些思考的方式,比如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協作會議,最重要的事情是參與,如果越多人去參與塑造建設——不一定是實際參與,虛擬參與也是——而越多人參與這一個討論過程,越多人參與、使用,越來人也會滿意,因此會納入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一起討論。
大家好,我是專案顧問芳睿,我會跟大家簡報協作會議的性質,希望大家都可以充分表達意見,我們開會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流程,所以跟大家簡單介紹。
謝謝剛剛關務署這邊的簡報,剛剛有民眾提到能不能把這個簡報分享給大家,是可公開的嗎?
有針對貨運業者提出。
謝謝副署長報告,我們請邱先生幫我們說明一下,謝謝。
在關務署這邊報告之前,能不能請副署長幫我們大概說明一下,有關於這一個議題的前導,謝謝。
謝謝大家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芳睿,在會議主持之前,是不是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您的說明、匿稱、單位及與這一個議題的關聯。
我會問這一個問題的原因是,如果原本當地的資源就有這一些可以處理,為何又會被轉診出去?
那轉出去的比率或者是科別?
請問你們轉出有無當地或外地人的數字?
轉出「576」是到哪裡?
是轉到高雄嗎?
提案人的想法是原本急重症的資源不足,所以才會提後送的建議,不知道這樣的資源是否不夠,所以才會提後送,或者是資源需要到多少,才可以減低後送的需求?
(簡報第3頁)八名的急重症醫師是指這八名要服務這整個恆春的急重症病患嗎?
我只是盤點進去,但這個部分還是需要跟衛福部確認。
另外一個是:連署人覺得人力因不信任,有待加強,因此這一些傷患外流之後,所以對於醫院本身的經濟影響,變成無法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想跟衛福部作事實的確認。
就我理解,科別不足是在另外一個部分。而附議者的部分也有提到關於醫護人員的專業度並不是到非常完善,所以他們並不會傾向在就地看診,還是會傾向外送的情形。
這邊指的專業人力指醫戶人員的部分。
這裡有標三個要跟衛福部確認的部分(如簡報),因為這個是辦公室同仁一起盤點,閱讀附議人的意見,把他們的意見截取並盤點上來,因此要跟衛福部確認這幾個盤點到的問題是否夠精確或者是您覺得問題需要討論的部分。
我想跟衛福部再確認幾個點,也就是有關於數位白板的紙本部分,上面有多盤點幾個問題。
這個部分由主辦機關決定。
醫院那一端審核的作業時間會需要多少?
不好意思,簡報當中有提到把整個總隊移到恆春是有支援上的困難,如果是擴編一組會有什麼樣的限制?
(搖頭)
逐字稿、數位白板提供給主辦單位,如果會後要再回應或者是更多的進度,就讓主責機關帶回去參考,有任何後續處理的問題,可以follow的回應情形。
今天的議題都有充分討論,有針對議題而沒有解決到疑惑的部分嗎?今天的會議紀錄,致翔提到逐字稿在十天內可以讓大家編輯,也會公開在PDIS的網站上,今天討論的數位白板,也就是有記錄大家討論的過程及相關的回應,比如問題、建議、官方及不同的利害者,像經濟部、公平會及業者的回應,我們都有針對問題脈絡去做連線及整理,如果日後對於這一個議題有哪一些癥結點,希望回顧,這個網站會一直在,大家可以上來瀏覽。
這個部分就是這樣處理的方式。
這個像是消費糾紛,也就是業者有無處理這一個部分,還是直接跟業者的客服反應,這個是最佳的解決之道,是不是?
對於證據這方面,業者其實有針對這一個部分說明了應該是有清楚這一個部分,對不對?因為這個部分是沒有辦法直接提供具體的?想請問一下這個部分的癥結點在哪裡?
這個部分好像不是針對六位數字的部分,而是整個?
這個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共識嗎?
會後補充就可以了。
所以現在的共識是,增加註冊性帳號難度的解法,除了原本的手機帳號綁定email認證之外,再加六位數字。這個是剛剛的結論?
所以是增加新帳號的難度,您剛剛提到這個只能綁一次,所以只能是一種增加一次……就是要買一支新手機的意思,門檻比較高一點,所以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彌補實名制無法達到的辦法?
所以剛剛提案人是指希望用?
這個方向大家希望怎麼討論?或者是說怎麼樣的方式是大家比較可以接受的?
這個是其中一個限制。
這個在執行上有風險嗎?
是不是有一個不是大家都很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