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都算是臺灣的高等教育跟學術界的一份子,其實前陣子我們在偶然的情況之下,我們有討論到臺灣現在科學研究資料,也是很混亂的,我們這邊有接到中國大陸科學院經營的平台,在此之前想要跟您商量,是不是有任何的機會或者是方式在臺灣也可以做?看到網頁,我想您會挑到這個。

  • 是不是看臺灣怎麼組織,因為絕對不會是只有學術界的人會需要或者是關心的事情。

  • 我們最像的是GRB、國網的資料平台?

  • 不知道政委是不是真的有進去看過GRB的資料?我之前是在科技部工作,我只做了半年,不清楚真正的實際狀況是怎麼樣,但是我試著使用GRB來做學人臺灣現在研發的能量,從國內的角度來看,其實很難可以真正找到很容易整理的東西,因為每個老師寫的計畫,最後的報告、格式會不同,也很難用這樣子的東西來作分析,所以我會覺得是不是有辦法可以統整臺灣科研能量,讓臺灣在未來發展會比較好。

  • 是不是有同一個後設研究的題目,你用「科学数据银行」,跟用GRB和國網中心、科政中心的資料集,看看差異有多大,這個比較容易比較。

  • 因為我不太清楚。

  • 其他國家也可以。

  • 這個是去年以來有的,我還在研究中,我是拿至少介面,希望臺灣的研究能源也可以有這樣的去共享,還有讓政委也可以運用的實際研究結論。

  • 當然。我想目前GRB,之前在開放資料的會議有討論過,有兩個特色,一個是比較難去重複利用資料,先前都是用資訊公開,而不是用開放資料的角度在做管理。第二個是描述資料的格式不一,因為如果已經格式整理整齊了,完全是用機器分析就可以,大部分是用附檔,很像學習歷程之亂一樣,每個人都用不同的結構,這個時候就會很難做後測分析,所以在開放資料院級也有做出決議,也就是要GRB參考國家文化記憶庫,那個是文化部程夏幫忙規劃出來的,像CC授權、格式都做得非常好,我們當時很具體是要用那個介面,用GRB在上傳的時候,並不是資料放在GRB,而是放在國網、科政、重新利用的授權要重新統整在GRB上。

  • 這個已經完成了?

  • 我是那次會議的主席,是請他在下一次,應該是5、6月要做完,而且回來要做報告,在那之後吳部長有作函釋,也就是在利用方法,本來有一個要點,也就是國家出的錢的利用方法,那個方法裡面,本來開放資料並不一定是對公益有幫助,這兩個並不是等價的關係,所以那個研究者還要特別寫如何對公益有幫助。

  • 我自己也知道,我現在還是每年還要寫科技部的計畫,現在還要說這個計畫有什麼幫助。

  • 要重新lobby。

  • 老實說我覺得那個很沒有必要。

  • 目前是有 科部產字第1090076196A號令 ,如果是用open data的話,就自動符合科技部《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第12條第1款「得無償使用」的情形,這個滿新的,也就是去年12月的函釋。

  • 所以我是覺得有這個之後,至少你那邊就少一個行政上的負擔,當你要用好比像國際共用的資料綱要,用開放資料CC0或者是CC BY的時候要先證明沒有浪費納稅人的錢,你用這個結構方法就是沒有浪費納稅人的錢,我覺得這步還不錯。

  • 我的筆記是歐洲主要先開始,我覺得比這個法規更先進,現在對科學是更重要,不只是可以重複使用,而且還可以操作。

  • 就是可發現、可取用、可兼容、可重用。

  • 對。因為大陸的數據銀行本身是宣稱以這個為原則來開發。

  • 但是意思是,如果沒有達到這個原則,尤其裡面的兼容的部分,如果沒有達到就不開放,還是要有方法去輔導他?

  • 他們的做法,我研究看看,因為我想可能是希望可以做到例如像現在有一些可以提供平台,我自己最近發表的研究是有做這樣的嘗試,是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直接重現我分析的結果。

  • 這個我理解,我知道。

  • 現在是有一些平台有在嘗試,我知道數據銀行。

  • 當時之所以放國網,也就是希望資料集平台可以連上高速運算,如果要重現就直接重現,就是現地計算。

  • 對。像有這種觀念的學術界的人還是很少數,算是非常少數有這個sense,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都還是信賴下載下來的資料,要怎麼去弄。

  • 當然,這個跟中小企業很多還是喜歡套裝軟體是一樣的道理,有種不會斷線就不能用的感覺,但是國網斷線的情況⋯⋯至少我希望逐漸不會。

  • 沒想到您對國網這麼有信心。

  • 因為我們辦公室的通訊軟體都架在國網上,每次當掉就會馬上知道。最不穩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慢慢好了。

  • 因為公開資料的困難,所以會變成如果有有個公開資料,我們就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來評估研究者的研究能量,或者是他的貢獻,不只是從impact factor的公共利益,也有社會影響力、其他的方式來評斷,如果這個資料是可以公開的話,會有這樣的好處,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很值得推行的東西。

  • 另外,我們的朋友真正實際去操作,然後希望可以得到國家這些應該要公開資料的時候,會遇到重重的困難,不曉得政委是不是有看到什麼?

  • 是在筆記的下面。

  • 像臺灣屋頂型太陽能板規劃的時候,會想要知道建築的面積等等,這些資料很難取得。

  • 這個是I的部分,如果給你是當年怎麼紀錄,怎麼給你,絕對沒有什麼共通性可言,所以說你的偏好是這個東西乾脆不要給出來,免得丟臉?或者是高應用價值,就編預算下去轉成結構化?

  • 我們認為應該要分享出來。

  • 開放科學的概念,也就是科學是人類的共通財產,應該要share。

  • 因為研究的時候,和商業的運用不同,沒有那種跟上下游供應鏈整合的場景。

  • 我們的i跟商業的i不一樣,也就是任何有能力去詮釋、理解其他人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用他所熟悉的工具。

  • 就是用JSON-LD、OWL,通用的知識表示法。

  • 但是至少是他們會的套裝軟體,並不是我或者是你。

  • 因為我看這個網頁對「i」的部分是非常理想化,我看科學家真的在發表的⋯⋯

  • 真的是只有跟我一樣有⋯⋯

  • 資料科學家應該是可以期待。

  • 不然現在其實是有的,也就是大家需要處理資料的科學領域都能夠讓科學家也有data科學家的素養,比較遠景也是這樣子。

  • 所以現在分兩個角度,現在已經有資料了,並不是不願意給你,蒐集的時候並不是不用「i」的方法在做,這個是我的建議也,就是到data.gov.tw,有一個「我想要更多」,你用那個對資料品質進行增進,目前每個部會都有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會,很快會有額外的任務,也就是定義哪一些是高運用價值的資料,有了這個是top down,也就是在可以把資料品質清成要用的話,可以請這段的預算,不然跟廠商是維護合約了,並不是開放合約了,根本不可能在維護合約裡面有開口,把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新舊的格式清理掉,如果現在他的次長在開放資料資訊委員會在這一季或者是半年的高運用價值資料,包含臺灣屋頂型的太陽能,就有這個依據,有這個依據就可以用部本部的預算或者是科技預算,也就是請這個計畫專門來清這個資料,這個是目前的方向,就是不要不教而殺。

  • 還有另外一種做法是非常top down的。

  • 我們要想的是有沒有bottom up的可能性?

  • 你可以去lobby該部會的開放資料諮詢委員。像總統盃黑客松,還有資料運用小幫手,像g0v變成總統盃黑客松的卓越團隊,他就說他想像中的新資料品質從需求到回應的流程,必須要重新改造,其實整個平台已經是跟著g0v的卓越團隊的想像,已經重寫過了,也就是前端,這個已經是民間一起進來做的結果,所以第一個可以多用。第二個,如果還希望有更大規模的改造,總統盃黑客松也是一個途徑。

  • 你是說總統盃黑客松?

  • 每年會有五個團隊,這些贏的團隊就會取得相當於總統政見這麼高的說服力,部長至少不可能忽略他的存在。

  • 我們想要聊的是有關於高等教育的結果,或者是學術環境的改善。其實陳老師也一直很關心學術誠信方面的問題,我在學術界裡面,大概多少都會聽說一些不誠信的科學家或者是學者,但是他們還是一直在學術界裡面,不會被打下來,他們做事的方式,可能一直都是那樣,雖然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名聲上的不好,或者是得到一些小小的懲罰,像我們都是從國外回來的博士,或者是想要進入學術界做一些改革,很難進得去,因為那些人一直都在那裡,學術的資源都在那邊,所以可以容得下的人也不多。

  • 所以學術結構來說有一點難,也就是歷史脈絡跟臺灣學術界發展下來的結果,我們很想做這件事,可能是以結集大家的聲量,所以希望大家一起想出好的辦法,可以讓這樣的狀況漸漸地改善,不曉得政委有沒有什麼樣的建議?

  • 因為學術誠信有非常多的方面,像研究方法、研究紀錄、同儕審查、利益迴避,每個都可以是誠信的判準。

  • 而且有一些時代的觀念在改變,像抄襲到怎麼樣才是抄襲,每個學門也都不一樣,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是有哪個特定的部分,或者是要對全部檢討?

  • 其實我覺得滿需要作的關鍵,也就是整個都要。

  • 有沒有什麼focus?

  • 問題確實在哪裡也不知道,因為每個學門都有自己的問題,我其實是想要幫助研究人員的工會或者是協會組成起來,雖然有個不同的問題,但是總有一起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是我可以想到的方式,我不曉得臺灣一直都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當然也有高等教育協會,主要是老師們在參加,不是老師、不是學生的這群人,也就是從碩士、博士,他們只是學生,但是拿不到大學生國家保障的這些福利,他們也不是正式的學校約聘人員,所以從碩士開始到博士後、兼任教師,都是背負著很大的責任,但是並沒有得到該有的友善發展職涯的環境,我們覺得這個是需要的部分,不曉得政委是不是有什麼看法可以有什麼幫助?因為我不知道要往科技部、教育部或者是什麼樣的管道?

  • 教育部有個資源中心,你有接觸嗎?因為號稱已經納入112間研究所的新生必修,讓他知道有這些資源。

  • 他們的做法是⋯⋯

  • 有兩間納入評鑑。

  • 就是發個影片的連結給你。

  • 實際的做法是無限上通各種影片。

  • 跟環境教育一樣?

  • 像這樣由上而下的方式其實並沒有內化到,或者是學生要寫論文的話,他們其實只是很制式地上一些課、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實際在操作的話,那個是另外一回事。

  • 其實講到這個,像中心我覺得還有很多沒有做到的地方,像學術中心有提到的一部分是關於學術貢獻的部分,其實在國外現在已經開始推動叫做CRediT,像交大的老師在組織,我看到最新的評估。

  • 像電影最後面的團隊名單,用結構化的方式程現。

  • 現在其實很多的國際期刊都要求,要投稿的話,一定要根據把每個掛名的人貢獻什麼,但是現在我們的科技部、教育部,不管是跟學倫中心,還只是觀望這個架構。

  • 我看到的是可以使用,現在還是opt-in?

  • 如果你要投稿,一定是要說清楚,你在這裡,你扮演、貢獻了什麼樣的角色。

  • 所以你的意思是nature每個人旁邊一行字,已經是機器可讀的了。

  • 對,有個table要寫。

  • 已經是這樣子了?

  • 對。很多期刊都要。

  • 感謝,我沒有跟上時代。

  • 這個是學術界的比較知道。但是很可惜的,這些學倫還在觀望,因為真的做下來的話,特別是像我們比較資深的研究團隊會完全知道要怎麼follow。

  • 所以現在的目的是要國內的期刊⋯⋯

  • 是讓國內有更多同儕的意識,因為其實我自己有參加一些國外的,甚至還有人已經開發出APP可以讓人自動地幫你,也就是用APP在要投稿的論文裡面,把table加進去。

  • 你講的是減低操作人的負擔,這個是絕對沒有問題。

  • 而是使用的意識上,臺灣的學界還沒有完全跟上。

  • 這個滿有意思的。所以現在是說要在⋯⋯

  • 我今天的筆記還沒有討論到。

  • 因為我剛剛稍微看了一下,貢獻度都可以機器來算了,像我們在算升等、IF的時候,是要用這種新的方法算才會改變,就是那個關鍵點在哪裡?

  • 我覺得關鍵點在於臺灣大部分的研究,對於貢獻該要怎麼去區分,還沒有很完整的意識,像我是大學的老師,或者是我有學生的話,傳統都會說所有的功勞是老師的,但是有這個credit,也就是每個人貢獻什麼,上面都有列得一清二楚。

  • 也就是要用加權的方式去計算。

  • 每個人會有固定的百分比?

  • 我想主管單位還不敢推,或者是正式介紹,也可能是要避免現在拿出來講,會有誰算百分比的問題,所以目前還是滿敏感的,如果真的公開推動的話,或許是有一些敏感性在,但是我覺得也是可以放在⋯⋯

  • 我覺得非常棒,但是我自己的感覺是,現在好像不是還有爭議而不會大推,而是聽都沒有聽過。

  • 這好像是不同的階段,你可能走得比較早。我前幾年是有聽說過有這樣子的想法,但是你今天跟我說已經全面切換了,對我來說是新聞。

  • 因為我現在也是有跟一些國外的學者合作專案,我們的專案就已經是有在用這種方式來算世界各地參加專案的人,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 所以好比像我現在看到網站上,說springer有採用,是全面採用?

  • 意思是springer那一大堆都有?

  • 就是要很大的就會有,要能夠承擔起開發的,或者倡議的責任,其他的就是以大學來採用,好像比較少,這個是publisher為主。

  • 大學是另外一個層面,大學或者是研究端,這可能是在宣導,有沒有聽過DORA,就是提倡對於機構的研究來源,不要只算「I」。

  • 科研評價宣言,舊金山的那個,我知道。你看這個利害關係人並不是很對等,全部都是出版業者。

  • 最直接關係是出版的,因為這個credit,也就是發表的成果要怎麼樣去⋯⋯

  • 所以我可以說國內的科研工作者,現在其實都已經知道這套怎麼填了?

  • 或者至少有摸索要怎麼填。

  • 如果是學研的工作者,並不是他的機構推,而且他可能一年下來只有一、兩篇在國際的刊物,所以只要那一、兩篇填得出來就好了,也不要別的都要改成這套,目前是這樣的情況?這樣瞭解了。

  • 所以我們能夠做什麼?除了把這個網站翻成中文之外?

  • 這個目前還是要用bottom up的方式。

  • 還是要能見度更高。

  • 剛剛有提到開放資料的平台,也許可以整合,這個是最有效推廣的方式。

  • 我剛剛看2019年學倫辦公室的教材裡面有CRediT。

  • 他們有提到、觀摩,那個也是開會的報告,就是講到而已,然後就沒了。

  • 我具體建議是,我覺得這個倡議還是比較重要,我覺得「貢獻者角色分類法」這八個字,比較沒有傳播力。

  • 這個是要向下紮根,如果是學生的團體報告,也開始慢慢把這個觀念帶進去,也就是從基本的教義開始給這樣的概念。

  • 瞭解,謝謝,我再研究一下。確實像你所講的,這個報告的結論⋯⋯

  • 或許是我們要建立高峰會,邀請各界人士來談談要怎麼樣實作。

  • 所以中文化其實已經有人做了,像學倫辦公室已經做了,但是就放著?

  • 因為我是現在實際真的有實作,所以我對於這個狀況,就是不大滿意。

  • 還是要辦個什麼活動?像Elsevier?

  • 我自己對於這些跨國的publisher有一些感冒,我們是講開放科學,他們把我們的paper直接封在paywall後面,跟我們想的還是有一些不一樣。

  • 所以不會考慮一起辦推廣的活動?

  • 不會。我現在也有在參與幾個國際open science的聯盟。

  • Aaron Swartz先烈,當年寫《開放近用游擊宣言》的時候我有翻成中文版,這個基本的論點,我可以瞭解。接下來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

  • 我覺得科學的開放平台,或者是CRediT的計算,其實我覺得都是環環相扣的,因為如果是開放的平台,如何變成民眾如何監督使用方便,都是open的,大家都可以看得到。

  • 我想像這個平台是可以減少資源的耗費,我之前是在德國唸書,德國的做法是計畫是很大項的計畫,下面再拆分子計畫,所以避免同儕間的惡性競爭,會促進跨領域的合作,我寫我的、你寫你的,你不准偷看我的,我在跟你競爭,你申請我的,會排擠到資源,心態不一樣,當然也會結合到credit怎麼計算的問題,也就是競爭的關係,所以我在想像要如何友善的方式,也就是如何在研究環境當中的感覺,我覺得在臺灣很難看到這塊。

  • 意思是在計算貢獻度的時候,儘量不要做成零和的狀態,可以變成共好,越多跨專長,不管是共同作者的人,理論上應該是更壯大,而不是因為很多人來分,但是預算固定,所以你們更弱小,因為零和,所以就很想把你的credit排擠掉,我覺得包含計算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樣的概念,你會排擠到其他人,你一開始想的時候就完了,不會一起走到美好的方向。

  • 像民生公共物聯網不知道聯合多少的部會,當時的想法是專門獎賞願意打破既有的邊界、願意聯合提案的,這種形狀的預算越多,不用再部本部預算裡面,他們就直接進行分配,所以也有看到類似的情況,我想這個是臺灣只要大到一個程度的社群,都會有的情況。

  • 臺灣各部會間不太溝通的狀態也是存在,現在有個國家綱領要推行,下面幾個部會,每個都要成立小小的中心、資源,所以如果我們要申請計畫的人,不知道是要去科技部或者是經濟部或者是教育部申請,我覺得遇到都有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到底是屬於哪一個。

  • 就算是經濟部,也有工業局、商業司、中企處,裡面也有好幾個組,各有各的方案。

  • 這個是滿奇怪的問題。

  • 這個解決的方法是要看性質,像社創有一個團隊,會幫忙你找到後端,所以不管是誰登錄到社創的資料庫,因為要做的是永續發展目標,那個是對齊的。但是如果是要短期間,投資人要賺十倍出場,也就是那種新創,跟我們社會組織的節奏是不一樣的。這個在你比較在意的那種題目上,先把那個節奏的定性抓好,這個時候我們再去做跨部會,就比較容易成功,我就會找時脈比較近的三級機關來當對口,如果要解決全面的問題,每個都不一樣。有監理性質的,像交通部、衛福部,那個是有很好的理由。

  • 所以這個是家庭醫師的概念。

  • 不要浪費健保資源。

  • 像要做研究生或者是研究人員的串聯?

  • 你們不是已經組織了嗎?

  • 還沒有,正在草創,目前只有兩個社員。

  • 其實我們是不同的領域。

  • 我有看到協作群?

  • 那個是我帶的,這個有點在模仿我在參加的學會方式。

  • 還有地圖,很厲害。

  • 因為我是學術界的g0v。

  • 那你們叫什麼?

  • 我們連名稱都沒有,因為我們是透過政府的專案,認識有一樣的理念的朋友,所以來發想,也就是可以串聯一些人。

  • 滿多人已經死在沙灘上,大家想說可以這麼做,也覺得來做,但是沒有人做。

  • 我們是勞方,他是資方。

  • 我是技術勞,又是資方。

  • 勞資兼顧的,叫做合作組織。(笑)

  • 像我們這樣要爭取資源或者是突破能見度的話,有什麼樣的利用?

  • 其實群眾募資是最快的,只要有群募,那些人就不會想要看到失敗,那些人也不乏參加,像參加PTT的鄉民推文,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逐字稿放到PPT去,專業的五樓就是承辦了,但是一開始還是要把能見度放出去,不管是群眾協力或者是群眾募資,看你缺的是有錢出錢或者是有力出力,我覺得要有很簡單、好記的部分。

  • 其實之前很多日本朋友說,g0v最大的貢獻是「g0v」這三個字,因為聽過之後不會忘掉,而且號召行動非常強,看不順眼就自己弄,把「o」換成「0」,不是只有臺灣,像義大利跟到處都有,所以社會創新也就是要快速記得、響亮好聽。不像「CRediT」已經有多別的意思的標語,我覺得那個滿重要的,也許可以往這個方向想一想。

  • 不管是群眾募資或是群眾協力的規模到大到一個程度,其實會發現這裡面有很多是常任文官,或者是像科政中心、國網,本身也是關係人,這個時候接近現有的這種社群就會比較友善,因為他們知道在做的這個方向,是對他們沒有害處的。

  • 但如果你一開始是打倒資方的法槌⋯⋯

  • 改變公部門的生態是不是很難?因為這個是歷史的共業。

  • 每年下來的總統盃黑客松團隊的前20名都是有活下來,沒有死在沙灘上,你看前三屆的前10名或者是20名,可以找到哪一些三級機關,願意改變跟願意跟民間串聯的人,他們的pitch都很重要,如果都沒有那些pitch,那些願意跟地方政府合作的話,他們其實本來的公務生涯裡面,也沒有請公假去參加黑客松活動的部分,願意做的話,就是有願意跟民間協作的動機,比較不是打倒的人。

  • 很難的感覺。

  • 你們的專業領域是什麼?

  • 我是作遺傳生醫方面。

  • 我作細胞生物學。

  • 你看我的網站就知道了。

  • 不過我之前在科政中心工作,雖然只有半年,稍微知道而已,不是很瞭解到底政府在這方面做了什麼,因為我以為那個是智庫單位,但是我看不到智庫的部分在哪裡。

  • 中文的「智庫」可能不要理解成「think tank」比較好。

  • 真正的智庫在哪裡?臺灣有嗎?

  • 好比像臺灣民主基金會,在國際上是稱做think tank沒問題。

  • 反而是民間的才是⋯⋯

  • 但是民主基金會也是公家的錢。

  • 公家出錢、成為行政體系一部份的智庫,它的意思跟英文的think tank是不一樣的。

  • 我們的會比較像顧問。

  • 語義完全沒有重疊之處。

  • 還有一個小問題,我在科政中心被交代的工作是評估整個科技部放到生科司的錢,到底產生什麼學研能量,在不同的次長、司長的要求下,這個東西要越來越多的factor,不只有impact factor,不只有多少學生,還有這個研究最後是不是有做了pattern,所以等於是有三個月的計畫書,可能要寫到關係科技部、教育部、經濟部的所有東西。

  • 這個讓我非常疑惑,我用了非常多國家,像GRB的資料,還是沒有辦法統整這些東西,像有關於patern的整理,還有產出多少的經濟效益,這些東西一條龍下來,其實是沒有辦法評估,還是我的能力不足。

  • 你的那支是什麼?是學研能量分析?

  • 這個是生科司司長上去的時候,想要瞭解臺灣的學能在哪裡。

  • 有經濟影響、社會影響?

  • 全部都要有。

  • 有計算碳排放嗎?

  • 再來環保署就有了。

  • 所以等於小份的計畫就會變得很廣了。

  • 那個時候要拉這些GRB起來,其實是拉不到的?

  • 不知道這個計畫寫出去之後得到多少。

  • 如果是用關鍵詞分析那種東西,你可以用猜的,對不對?也就是TF-IDF的做法,也就是你的專利裡面出現了一些本來論文裡面有的字,這些字在這個論文以前沒有人用,有點像關係法,比較資料科學式的方法。

  • 也就是內容的語料分析。

  • 就是在我的專業之外,不是很清楚,如果要用這種方法分析是有可能的。

  • 如果廣到這樣子的話,因果鏈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至少人類建立不起來,AI或許可以用猜的。

  • 但是我說一開始有這樣的開放數據平台,其實後面我省事很多。

  • 我是覺得現在這種比較像剛剛所說的探勘式的做法,無形之中是把不夠相容性高、結構化的資料,無論如何也來算算看,這個是一種做法,另外一種做法也是很強調因果鏈,真的會非常需要整理非常清楚,才可以做知識本體。

  • 如果又是剛剛解決跨到不知道多少領域的東西,那些本體之間都是彼此打架的,所以那個時候我其實根本不知道即使是我們把這邊的描述資料都做到非常好,你那個研究真的會幫助嗎?當初應該是要求不合理,也就是違反物理定律的東西。

  • 我有個朋友是在做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他想要知道怎麼樣找到專家?因為這個單位是負責要把專家的看法翻譯給媒體知道,讓媒體傳播正確的科學知識、破除謠言等等的東西,所以今天發生了時事,他們想要找專家的時候,他們其實不太知道應該對應到哪一個專家,有沒有什麼樣的方式,從像已經建立的系統來查。

  • 學門是食安或者是衛生?

  • 像5G、食安、醫療、科技產業。

  • 這裡社創的經營團隊,數位文化協會,他們本來就是在做這方面的事情,當然像泛科學社群是我一定立刻想到會推薦的。如果是要跟社會部門有關的,而不只是研究部門的話,他們也有NPOst,又可以連到很多社會部門去,我覺得數協是這方面接觸的人比較多的,這個是我的建議。

  •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最近在忙什麼?

  • 他們是拿科技部的計畫,快要結束了,最近在忙著申請下一筆經費。

  • 結案的報告跟下期的構想。我覺得他們的做法跟研之有物不太一樣,研之有物是非常多的媒介,故事性比較強。

  • SMC是做素材,二次轉譯跟三次轉譯是別人去做?

  • 我們自己是有podcast,類似比較像科普的東西,是要藉由這個拉更多關心學術議題的人,也就是成立我們的協會,但是這個部分我們有幫忙做一些轉譯的工作。

  • 所以podcast是什麼?

  • Sky in the wall。

  • 我們自己給的。

  • 有10個別人給的。

  • 所以你就知道我有幾個假帳號。

  • 不過這個很新。

  • 就是離開科政中心之後開始做的。

  • 我回去聽聽看。

  • 都差不多了,接下來想想看要怎麼做。

  • 這是你一個人的團隊?

  • 我現在是貢獻最多時間的人,沒有任何的薪水或者是營運,就是我自己付出我的時間,其他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博士,都是臺灣人,現在有在義大利、德國、法國、美國。

  • 所以你有個think tank。(笑)

  • 這個滿好的,你們的傳播策略是什麼?好像沒什麼人在分享這個。

  • 我們一開始是從podcast開始,是想要用輕鬆的方式來引起關注,其實臉書IG文章有更好的觸及率,現在已經有3,000多人follow,有些觸及率都會比較高。

  • 今天你們都在發CH的邀請函。

  • 要不要來上CH?

  • 我公務不用CH。

  • 因為我們也很關心職涯發展,博士拿到不一定要在學術界發展,我個人覺得其實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博士的思考訓練,不一定要在一個同一個專業領域裡才能發揮,適用在任何的工作。

  •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改變這個觀念,就是只能做博後,其實並不是。

  • 謝謝,衝著這個幫你按讚。(笑)

  • 今天就先這樣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