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活動今年也有辦,因為疫情的關係比較晚,所以當然這個大前提也會列入明年籌備的準備,我們自己其他活動也有因應的措施。另外就是看起來連主題都還可以討論?上次只有說可能是肺結核防治一百週年,但?

  • 變數還很大。因為一個主題的形成會在部內經過討論,我們科是做科普,但其他單位做學術研究,對他們而言科普的東西比較不碰,我們希望觸及各領域的各司學界老師都可以加入。最後還是部長決定。

  • 但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的是,第一個時間是在明年5月?

  • 這個也還不是很確定,今年是辦得完,結束要到11月底才會結束,照歷年來看就是五六月就會啟動。

  • 籌備半年可能有點趕。

  • 對,還要討論議題,決定議題之後要用什麼形式辦理。

  • 你的籌備期要等今年活動告一段落?

  • 今年的活動,11月就會開始討論,內部就會有。

  • 明年也還有彈性,在哪裡辦,線上線下比例,主題還可以討論?

  • 還有一個變動的因素是預算。

  • 今年經費比較充裕,一方面是疫情,我們科普活動今年很多實體都取消,導致今年經費有剩。但是明年我們預算一率就是被統刪,下降非常多,年度主題科學日都是要千萬元。我們在猜明年會比較少剩幾百萬。

  • 所以到時候,這是我們規劃過程中很大的限制。我再確認一下每年辦這個活動都會標案委外?

  • 今年是,去年不是,科技部有補助的方式,給學研單位。去年是化學週期表一百五十週年,那時候的台師大的邱老師很有興趣,申請科普活動計畫,那活動就是給他辦的。

  • 執行的單位不一定是廠商,也可能是一位老師。具體來做還是會有團隊?

  • 對,但補助方式不一樣。明年應該也會走採購。因為去年,他是用台師大不適用科技部,例如跟台北捷運談裝置藝術,其實是希望科技部出面跟台北捷運談,但後來沒有把我們招牌放出來。再加上101點燈也是部長有去疏通而有這個成就,老師辦很好,也有創意成就,但還是很多事情是科技部要做。

  • 今年是電腦公會。

  • 可以很開放討論,但我想先知道範圍,從11月開始籌辦,那大概什麼時候知道你的夥伴?還是我們討論架構放在標案裡面?

  • 我覺得可以這邊形成一個討論寫進標案內。昨天有上傳利害關係人,不管明年到底是什麼主題或廠商得標,因為我們辦科普,很希望民間科普團隊一起進來。例如泛科、科學人、研之有物,現在新媒體時代,科技部自己會用宣傳行銷,但這有限,但民間好厲害,可以一起Join。不管泛科有沒有標到,有些東西在社群上可以promote,比方活動類型可以用電腦公會去辦大活動,但社群小編或人物訪談,他們可以用比較輕鬆活潑的方式去接觸他的受眾,他們就會知道原來科技部有在辦這活動。我們下週一會做科普列車記者會,下下禮拜一在台北車站要發車,很多協作贊助廠商包括國內外廠商還有一些中華電信和碩等親子天下都進來,他們進來其實就是幫我們promote讓更多人知道可以寫採訪。

  • 這活動是可以拉贊助的,出錢也會希望越多人知道越好?不只是公務預算

  • 張忠謀的那一場就是他們弄的,相關支出我們有一部分,他們自己也贊助一些。

  • 你的題目也會關係到你贊助商來源?

  • 生醫產業也會。

  • 部長在生醫領域很有人脈。

  • 我們生科司也是可以。

  • 你的想法是說,明年也是像電腦公會這樣,還是有一個粽子頭,不是切出去。那什麼時候會找到?

  • 最快是明年一二月標案出去。十一月初議題內部確認後,例如假設肺結核,就會往哪邊寫。

  • 假設11月公開招標 ,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協助幫你們寫標案?

  • 其實每年形式差不多,一定有講者跟專家學者,受眾就是大學、研究生等專業者。也有一些比較普及,像是光電就設計成一個線上遊戲,那就是中小學生可以玩,所以說我們有不同,標案裡的內容不同受眾可以有不同活動形式。那我們也覺得這是必要的,因為論壇講座等會比較深入了解這一百年來變化的狀況,這些是有必要,但其他小活動我們也拉到中學生,可以動手做等,或是小展覽。

  • 我們現在的目前是接下來的2個月幫忙建構明年標案的內容?

  • 以往我們自己的標案內容是部內同仁自己想的,比較沒有大家討論,這幾年辦下來大概就這樣,創意是受限的。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廠商實際執行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想法。

  • 這有可能,廠商有自己處理的風格。那我們會繼續討論下去,但開放討論過程中,如果曾科長或王丁南這邊有想到什麼實際的障礙,例如時間、預算等,如果有底線的話要告訴我,不要講得天花亂墜結果做不到。

  • 我有個點想確認一下,標案處理上,機關透過評審委員決定內容,公布之後廠商可以共同投標,但我們沒有處理過公開討論標案內容再公開招標。

  • 我們討論,他怎麼寫是他的事。

  • 但我們在討論標案內容,有可能投標廠商適合進來討論嗎?

  • 最好不要,像故宮一樣,誰來投標我們不知道。

  • 但我們還是有邀請可能的廠商,有旅遊公司。

  • 講更白一點,如果找泛科學討論結果開標是也是泛科學。

  • 應該是說我在寫標案的時候,有很多東西我不清楚,我要問業界狀態。

  • 我會問好多家,把意見收起來動到這邊,這只是一個諮詢,真正起標案就不會跟他聯絡。

  • 前期收集意見的時候。

  • 所以是沒有問題。

  • 我目前想像的不是協作的形式。比較像是收集意見。

  • 因為我不是很確定你希望這過程,是要幫你找更多創意,因為故宮案是電子票券的體驗改造,那就可以有協作和收集意見過程,但是創意這部分比較難透過去訪談民眾得到,但假設你不是要收集創意,而是要從廠商那邊得到辦這些過程中會不會有困難或挑戰,比較能透過這過程收集。

  • 剛剛講到那點也是很重要的,每次辦完活動就辦完了,不太確定回饋的意見,是下一次辦的精進之道。當然有一些問卷,但那東西沒有很精確。

  • 也是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比較細緻的會後訪談,從那邊收集意見來精進下一次。

  • 因為科技部主題科學日分為「日」和「年」度那活動,像去年是化學週期表,整年都在慶祝這活動。那日是像去年,愛因斯坦和霍金逝世和誕辰同一天是三月十四日,那天在台大就有辦活動,一年大大小小的主題科學日都在辦,但年度那活動,希望是更多各界來參與。小的活動我們會發一些文章提醒。年度的大活動還沒有形成一個傳統,所以大家不知道,以前只有IC60比較大,去年邱老師辦就沒那麼醒目。若形成傳統,大家就會期待明年是什麼。像科普列車是第五年,好多家長都問能不能上車,有哪些科學活動,辦成傳統之後就會期待可以加入。

  • 年度的現在第幾屆?

  • 2018年才有IC60。

  • 誠摯邀請參與亞太社創高峰會,也是在累積經驗和民間社群能量。

  • 這很好,也涉及到我們的經費,立法委員每次都問我們千分之五的經費。所有科學研發千分之五要投注到科普,今年才一千三百萬,去年一千五百萬。

  • 什麼的千分之五?

  • 科學研發成果,包括跨部會署預算。

  • 科技預算有千億耶。

  • 有個公式。我們這三年來都挹注快一千三、一千五。每年立委都在問我們這在做什麼。所以都在設定做年度主題科學日活動。

  • 剛剛講到問卷的上次專委在有提到,另一個是我們要想想我們可以幫忙做你做些什麼,如果是訪談可能的廠商,但這不需要我們來做,沒有我們,你自己做的也不差。

  • 我們存在潛在的幾個,業務上往來都會。現在活動也在進行中,針對已經進行年度科學有興趣的民眾做意見訪談或許我們能幫上忙,除此之外我們有沒有什麼行動可以做?

  • 還有一個可能性,把明年的主題OPEN給大家,來提案。

  • 但如果不管是民眾提案或是票選,風險是最後如果部長不勾?

  • 現任部長好像還好,每個部長的風格不同,他對主題沒有太大意見,但可以跟他報告每年主題科學日是不是換方式,請民間提案或有興趣的教授教師,可能他們會知道一些紀念日,是不是也能邀請民眾給想法,如果不錯的提案就列進來討論,部長沒意見就交由大家決定。

  • 這個可以沒有錯。

  • 主題訂了細節再來看。

  • 但是這個需要先問部長的意思?

  • 這個現在太前期了。因為十一月初會有次長開的會,到時候可以說透過唐鳳政委辦公室有一個廣蒐意見,這些東西可以給我們參考。

  • 票選是很好,因為過程也是在宣傳明年度,但如果一籌備就要下去,就十一月才呈報合作會有點慢。

  • 搞不好部長心有所屬。

  • 是很有可能,萬一說不辦。

  • 因為主題科學日是陳部長時候發明的,也可能蕭規不曹隨。雷射六十是因為已經辦了。我們會想辦法說有千分之五預算要實作,因為每一年都會被問。

  • 這樣的問法聽起來非常開放,可能也會拿來做部長想做的?

  • 因為明年科裡面不是只有辦這件事情,還有其他計畫要做。

  • 我們今天討論的很實作面,執行的話廠商狀況怎麼樣,但我們討論這東西背後是我們想要討論如何讓科普更普,而不是更科,如果要更普的話,協作上幫忙的是找到科技部知名的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之外,還有沒有誰一直在做科普,有些心得跟困難,這樣的人跟公家機關接口可以去討論。例如說中小學老師可能投注科普很有名但我們不知道,或是PTT有水精靈,這種來開會會比較有可能促成過去沒有想到的如何讓科普更普。

  • 但要先有個標的,建議要改變什麼。例如有個活動,大家來討論就很實際。因為我們不是開一個許願池,如果國小老師哪一個,科技部如果說這不是我管的,是國教署,那我來參加我感受很差,例如改參考書改教材,那個東西要有一個目標。

  • 這個目標是再晚一點才會形成,有可能的做法是把時間拉後面。

  • 這個沒有問題,這甚至可能會取消。

  • 收集今年度的心得要配合展覽時間,但另外一個感覺上會是透過一些時間的醞釀,但我們現在也沒有說什麼時候一定要辦協作會議,可以等到確認。

  • 其實剛剛有講到中小學教師,科技部還沒有那麼陌生,我們還真的知道很多台中一中兩個退休物理老師,他們非常有熱忱,其實才五十五歲就退休,加入遠哲基金會做偏鄉小朋友的科普,會知道是因為跟民間基金會有聯絡,除了企業跟社群,基金會很多。

  • 現在是這樣,我的意思是說,我希望做事精確一點,我一定要有個前進的感覺。你有些事情還要等部長裁示,或許取消或有定見,但也可以找別的,你手上一定有很多其他的科普業務,不急著現在決定。但你那件事什麼時候有結論?

  • 我們目前開會是11月初,確切日期要確認,希望在這次會議確定主題的初步結果。

  • 真的來籌備。那我們第一個結論是,合作標的是「年度主題科學日」,等十一月初跟次長確定之後再接下來,如果是就繼續開第二場,如果開第二場,下次來的時候就帶另一個東西來,你自己決定,你一定有很多科普活動,你就帶另外一兩個來,就新的案子來討論。那在這前提下,今天你的人繼續參與,活動繼續辦,有需要幫你做問卷或什麼活動嗎?

  • 今年電腦公會的是不是就可以做?

  • 其實每一場都有問卷,線上掃一下。

  • 問卷效果有限。

  • 因為之前是不是因為沒有在標案先說,就比較不能做會後深訪?

  • 也不是很困難的深訪,我們協作會議結束後都會請與會者結束五到十分鐘聊一下。

  • 那個OK,深談會深入一點。

  • 今年的標案是到?

  • 到11月30日,因為論壇是只有北中兩場,老師一直反應要追加經費到十二月。

  • 我問另一個方向的問題,科普是跟科學相關的,不管是社群什麼的,觸及到也一定是跟科學有關,你們有曾經想過把觸及的人打開更廣一點嗎?那可能要去合作和訪談的人也會比較不一樣,可能要想明年主題還想觸及哪些人,是原本的受眾還是哪個族群。

  • 就我接科普2年經驗,會接觸就是大學生以下,成年以後、四五十歲不太看科學,他已經在這邊了,科學對他來說很難。

  • 不懂都能活到五十歲,那就不需要懂。

  • 他就是覺得自己不需要懂。我們對的學研單味就是大學生到博士班到教授等級,這是專門的,那科普這幾年在試,四五十歲以上不太看,是陪著孩子來看。現在部長很強調十歲小孩子,到未來2030年,所以大概小四小五學生,從自然課開始有興趣。那時候做是引起興趣。

  • 如果已經有明確目標就很好想像。

  • 雖然我們都想像0~99歲。

  • 0~99歲是很難,但特定族群就比較容易聚焦。

  • 其實我很清楚有些人就是觸及不到,他永遠就看不到你。

  • 假設要觸及十歲……

  • 我們試過,疫情發生之後做了很多疫情科普影片,我們跟yahoo幾天就八十萬,四天後百萬人。疫情當然跟每個人都相關,有分析說受眾一直是這樣。我們有分口罩、洗手、病毒,有專門的,人還是很多。有比較小孩子的也很多。所以也在分析跟平台有沒有關係。

  • 我相信一定有,若有明確知道受眾是哪一群,那就知道要放什麼平台,用什麼媒介。

  • 因為我們的長官不在我們這,常常要求的是KPI,yahoo數字看他們都很滿意,但影片真的做的,因為疫情發生太多影片,衛福部也有宣傳,我不懂我們東西就真的流通率很廣。

  • 跟每個人息息相關,像是如果隔夜菜,偏民生議題,不會有人覺得跟我無關。

  • 也要了解這些受眾他們關注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 十歲小朋及其父母嗎?

  • 對。其實科普列車第五年了,但也有雜音。我們跟台鐵租了八節車廂,直接把實驗設備帶到車上,小孩子可以在火車上面做實驗。小孩子玩,旅客也可以玩,小攤位都可以做,然後環島。

  • 如果可以辦在暑假,家長就可以把小孩帶上車。

  • 我們今年還包車體外觀。因為今年有疫情,本來四月底,延到十月,人很多。帶這麼多小朋友我們會有壓力,因為有些從偏鄉來,可能拉拉山、離島澎湖,有專機或船,這些都要老師們負擔,今年變科技部主辦,每一站都有計畫主持人,每個系。

  • 所以其實還有高中大學?

  • 高中是幫忙帶活動,大學端把事情交給高中生,高中生跟小學生互動。明年打算改形式,但未定。

  • 為什麼想改形式?

  • 因為小朋友就是像戶外教學,早上出去中午一定要集車回家,下午班次的話四點一定要到學校,還要跟小學老師談保險、在車上的活動。

  • 活動本身沒有問題,如果都是父母帶去就不會有這個聲音。

  • 所以是用上課時間。

  • 暑假就沒這問題。

  • 要負擔這麼多小朋友的安全,其實還有些家長會抗議為什麼有些小孩沒上車。上車的都是小孩子去跟老師和地方縣市政府去選,通常會選五六年級小孩子。所以我們可能變成科學胖卡車,就不會在鐵軌上。

  • 比較好控制?

  • 比較深入大街小巷。

  • 但他們就是需要一個空間做?

  • 有許多偏鄉的孩子,尤其從山區來,梅山等,可能沒坐過火車,這很吸引人。從台北坐到台車,西半部小孩都冷漠不笑沒有感覺,但台中到彰化以南,坐到台東、屏東就很熱絡,我們也看到城鄉上不一樣。我們下禮拜會有新的科普列車網站,是想說萬一這東西沒有了,明年會做,但會改個形式,部長也同意做五年了換個形式好了,但還沒想到。我們也會找這些利害關係人,對這些老師來說已經執行五年的計畫,會把他拉進來一起討論。因為有些老師其實不願意繼續做,每年行政瑣事,要找助理弄,很麻煩。

  • 因為他們最了解,這在11月之後就會知道。

  • 這個無論怎樣我們內部都會解套。

  • 看來AB案都有了。最後一個我確認一下。深度訪談,你想做嗎?我們可以幫上忙嗎?

  • 深度訪談是是指?因為九月底十月初有個光電的,全部都是北一女、附中等科學班學生去聽,我沒有待到最後不曉得學生熱絡度,應該去問說因為是上課時間出來,來台大演講廳去聽,那這種訪談是隨機抓?

  • 可以是這樣,因為是座談演講,可能沒有互動,就隨機。不然可能會看有沒有積極發問的人。也可以這樣去篩選,也許想法會更多。我們也可以協助看要問什麼問題,可以依照我們經驗來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追問,或是問法可以更不一樣一點。

  • 或者我們可以去現場協助觀察,因為老師在上課時間帶去跟自己去參加的很不一樣。

  • 也許訪談老師也是一個,那的確是老師自己決定的,其實我們訪談都盡量多元。

  • 這個是可以。

  • 這個是個選項,不是要你做的事。如果你覺得沒有用就沒有用。

  • 我個人覺得是有用。因為可能是學校帶過去。

  • 你們的主題科學日現在剩下論壇嗎?

  • 現在還有個線上遊戲的比賽。

  • 但都是希望可以找到回饋,讓下次做這些事情時,知道今年度參加的人是這樣想。

  • 我個人覺得有用,應該也可以執行。

  • 電腦公會,請他們設計初步訪綱,我們再跟你們看過,請他們多元去訪談。

  • 那還有沒有要補充的。那就先這樣。兩個,一個就是跟次長開會AB案帶回來,再來就是正在進行中的先請廠商擬一份訪綱,可以給我們辦公室,我們可以幫忙看一下。下次如果見面就把訪談結果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