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說明,民生公共物聯網平臺是匯集各部會、各機關的一些資料放在上面,這平臺只是提供或是一些相關的研究資料放在上面,所以這也不是純粹國科會自己產製出來的,以上說明。
本會已經擇定試辦的資料開放一些專案計畫,也陸續將計畫可供開放的執行過程、資料成果開放在資料庫平臺,供外界使用,比如 PM 2.5 的空氣品質預警及視覺化的研究計畫,也有資料公開的機制,也把開放的型態為空氣品質模擬的資料,也開放在公共物聯網的平臺供民眾下載使用,以上說明。
另外,也有分享示範的案例給各機關參考,以上說明。本項建議解除列管。
各位委員大家好,這一項本會已經完成 GRB 系統新增資料開放授權選項功能,另外也在今年 8 月 19 日函知各機關相關的操作說明。
大家好,我是王丁南,服務於科技部,擔任小桌長。
Join上除了題目,還需要放什麼?
是很有可能,萬一說不辦。
以往是每年都會辦,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避免有群聚感染的風險,所以今年度目前還沒有規劃要辦理,未來會看疫情的狀況來看是不是要辦理宣導的活動,如果要辦宣導活動的話,我們會請法務部這邊派人來幫忙我們做一些案例的宣導或是內容的宣導,以上說明。
政委跟各位夥伴大家好,後續會辦理如果跟教授或者是老師在做經費補助的宣導時,我們會就這個部分來作加強宣導。
各位先進大家好,因為我們之前得到的訊息是在9月20日以前提交協作議題,因為也適逢科技部長官有換人,所以之前討論都還沒有案子,我們經過兩次的討論會議,目前也都還沒有確定議題,所以上個禮拜接到要在7月20日之前提協作議題,其實我們現在來講是來不及的,更何況我們內部也有部分的主管其實異動,所以對於這個議題的選擇,其實還不是那麼清楚,所以是不是還是容我們按照之前的時程,一樣在9月20日之前提供,以上說明。
像上次有人講說食品添加物要公告,難道其他的東西就不用公告嗎?就是要試著收斂起來,不要一直擴散出去,不然就沒有辦法聚焦了,讓我們覺得參加這個PO,因為我們自己本身的業務是資訊,好像還有很多資料是要學習的,謝謝。
對於協作會議我是比較沒有什麼經驗,不過上次因為要參加食品鹽添加物的小桌長,我之前有開過會,從會中瞭解到光食品鹽的添加物議題一直擴散,比如以前沒有接觸到的鉀-40,也就是有輻射性,我也才知道有這個問題,所以從一點小小的議題就知道會衍生很多的問題,知道如何把這一些議題收斂起來,就是不要讓它一直擴散出來。
像剛剛講的,我們去參加協作會議的會前會,其實我們只是陪同去而已,我們去那邊是幫不了什麼忙,這個業務都是業務單位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是有類似這樣的機制出來,也不會有PO的角色五花八門都有,這樣或許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我要講的是,比如擔任PO的屬性是朝向哪一個業務性質,也就是比較像規劃或者是發文下來的,也就是建議各單位、各機關去用這個屬性的業務為主,這樣比較不會是一開始所講的open data是資訊單位,開放政府好像跟他有關,這一直連在一起,像一開始的業務司是這個,但是後來收攏很多跟這個不相關的。
我們是資訊單位,像剛剛有講了PO擔任由來,有沒有一個可能性像open data資訊小組,也就是哪一些人需要擔任在資訊小組裡面的成員。
接著,有關於BBS已經發展出一套我覺得很標準的SOP,讓各單位可以依循,確實也對各單位的業務幫助不少,我想說如果以後科技部有案子的話,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機制,不管是跟大家請教或者是哪樣的,其實都有不少的助意,以上是我的一些分享,謝謝。
另外,協作會議的部分也會透過一個問題的分析,還有使用心智圖的工具軟體來讓不管是利害關係人或者是機關團體等等來作問題的釐清,然後再把那一些問題聚焦出來,以至於不會發散或是收斂,又或者是集思廣益討論出一個可行的方案,讓主辦機關可以來做贊成,這個機制我也覺得滿不錯。
接著是每一次會議結束之後PDIS就會很快把會議的逐字稿寄出來,剛剛聽主持人有說雅婷1分鐘可以打300多字,真的是嘆為觀止,也就是對於效率可以很快把逐字稿提出來,真的很專業、也很有效率。若會議的一些內容,表達不是很清楚的話,可以再上面多做修正,其實這個機制也是很好的。
我覺得這一個部分,等於跟會議併行,不過因為大家的發言而影響到會議的進程,這個方式也是很好,可以即時蒐集大家的意見,接著可以讓大家的互動可以更降低一些,這個是很好的。
以下就我剛剛所有講的這一些參與PO會議來做一些分享,因為每一次參加會議,PDIS都透過sli.do的平台,讓與會的人員在那個平台上可以有一些意見、表達看法等等之類的,就像剛剛所講的那樣子。
接著是季會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我在這邊不多做說明,以上是我參加PO的一些過程。
另外是小桌長的部分,本來是第61次的協作會議,也就是食品添加物的部分,考量到衛福部現在疫情的關係,所以會比較忙,協作會議延到3月底舉辦,這個部分就比較沒有辦法跟大家分享,也就是有這個實戰經驗才好。
另外一次是東沙島是否開放觀光的部分,因為科技部東沙島也有研究的據點,因此需要推薦利害關係人來說明,包含業務單位的科技部立場,所以我們也要陪同出席。
我的大綱會分成參與跟分享兩個部分,在參與的部分,其實大家瞭解像有月會、季會等等,我特別要講的是協作會議的會前會,我有參與到兩次的會前會,一次是地震速報,因為這也都是跟科技部相關,不過是我們所屬單位比較相關,像地震速報跟災防中心業務相關,我們就需要陪同他們跟業務單位來做會前會的說明、出席。
其實我也沒有實戰經驗來分享,我就把擔任PO這兩年多來的一些過程在這邊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會擔任這個PO其實我自己也覺得不知道怎麼說,我是資訊單位,長官認為開放政府跟資料開放好像是一樣的,所以就覺得資料開放跟開放政府的任務是一樣的,就要我接下來這個業務。
我是科技部的PO王丁南,要參與這樣的心得分享,其實接到這個邀約,內心很惶恐,科技部到現在沒有任何的議題辦過協作會議,所以也談不上經驗,也不像之前交通部的PO有這麼多的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