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點選🌈簡報🌈 參考)
    準時開始。

  • 我來代表發言,政委、處長及院裡的長官,大家午安,我們上次跟政委報告的時間是去年12月,我記得印象中政委說讓健保署去做該做的事情,等到有初步的結果再來跟政委報告。

  • 在期程上現在是6月份,也把第一個階段的試做方案,我們藉這個機會跟大家報告之外,其實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今年度的標規也已經按正式的程序在走,今天也會稍微帶到今年要做什麼事,某個程度上是呼應第一階段我們覺得有不足的地方。

  • 接下來的部分,請健保署企劃組郭科長來簡單說明。

  • 政委、各位長官大家好,現在健保署代表報告虛擬健保卡試辦的結果及未來模式的規劃。

  • 其實這個試辦是延續107年三次PDIS協助幫我們做的協作會議重要結論,虛擬健保卡是要虛實併行、試辦計畫與就醫功能為主,我們在108年就開始了試做,主要是在場域,我們執行的重點包含了建置了虛擬健保卡整個平台、註冊及系統。

  • 另外要蒐集參加利害關係人的使用經驗與障礙,試用500位,包含三家不同層級的醫院、十家診所,我們有蒐集他們的問卷,稍後會報告。

  • 這整個試辦包含辦卡、就醫的流程、資訊系統、資安法律的可行性會作評估,去年是由社團法人臺灣醫學資訊學會,從8月31日執行到2月15日,經費是295萬元,三家醫院是高雄榮總、羅東聖母、康寧,總共個案數是400位,診所包含北、中、南的十家診所,個案數是100位。

  • 收案流程部分,在上一張所謂受試醫院的診所裡面,主要是內科,我們會徵求自願的受試者,徵求民眾的同意之後,協助民眾下載虛擬卡的APP,完成認證之後,受試者要到櫃台來進行開卡驗證,開卡驗證之後表示確認虛擬卡是這位病人所申請的,之後會掛號、診間看診與批價領藥了,掛號的部分有些是預約,所以這個不會經過櫃台,如果是現場掛號,民眾在櫃台點出來虛擬卡,show出 QR code及名字跟照片來進行掛號。

  • 在診間看診的部分,由於診間要先報到,因此診間的讀卡設備會配合,醫事人員也會掃描那個QR code,然後驗證之後就會帶出使用者的基本資料,再次確認是本人,批價的部分是不驗證健保卡的,領藥會驗證健保卡,最後就醫的上傳跟申報是用I 000申報,因為委辦案期程的因素,所以申報系統暫時用這樣的處理。

  • 整個流程的部分說明一下民眾、資訊系統及院所的人員如何運作,申請虛擬健保卡的部分,參與的醫院在資訊系統建了虛擬健保卡的註冊中心,民眾申請以後,申請的過程是掃描身分證正反面跟健保卡正面,傳送到註冊中心之後,就會帶出姓名、性別、生日及身分證號,並產生認證的金鑰,接著要有一個開卡的動作,到醫院櫃台出示雙卡,院所的人員讀取基本資料後,並且確認病人的身分後開卡。

  • 接下來是掛號跟看診領藥,這邊需要說明的是,假設到了診間,民眾打開虛擬卡的APP,手機點出來 QR code跟照片,接著診間的護理人員確認虛擬卡上的照片是當事人,用Bar code掃描機來讀取這個QR code,透過簡易的驗證程式,傳送到虛擬卡的註冊中心,註冊中心會驗證這個OTP成功以後會回傳基本的資料。

  • 診間取得基本資料之後,診間開始完成看診就醫的動作。看診的時候,因為我們有規範院所要查詢雲端系統,但是這個部分在本計畫當中還沒有做連結,所以先讓實體卡來查雲端系統。

  • 我們試辦計畫在去年收了522個有效個案,主要是以大學學歷為主,41歲至50歲的比例最高,有25%,手機系統是Android系統,問卷調查結果,多數的受測者認為實體健保卡是容易保存、攜帶,就醫也方便、隱密性高,但是損壞率也有點高。

  • 補卡的流程跟費用是合理的,受測者也多數認同虛擬健保卡是容易取得,使用也滿方便的,資訊的隱密性高,因為show出來只有一個QR code、照片及姓名,縮短就醫等待讀卡的時間。

  • 用虛擬健保卡就診,多數的民眾認為我們在試辦案的APP開卡的過程,還有註冊的過程是簡單易學的,並且同意在有安全機制之下可以授權他人代為申請,總結是88%受測者未來會願意使用虛擬卡,53%會同時保留實體卡,以防虛擬卡異常、網路斷線、忘了帶手機或是手機異常時,還有實體卡可以就醫。

  • 交叉分析結果,實體卡的滿意度是以65歲以上的族群最高,虛擬卡的接受度是30歲以下接受最高,研究所以上的學歷對於授權機制很謹慎,7成以上認為一定要有。

  • 除了民眾的意見以外,我們也訪談了醫療服務提供者的使用意見,因為我們這次試辦大部分有借重醫院的志工或者是這個試辦計畫的助理輔導民眾來開卡,院所有反映未來擴大試辦的話,要註冊開卡的業務,他們人力有限,恐怕沒有辦法來擔負這樣的任務。

  • 第二個,未來擴大試辦的時候,希望虛擬卡也可以雲端查詢系統,避免重複用藥。

  • 所以第一點跟第二點理論上的意思是跟快易通整合就可以解決一部分的事情?

  • 是可以解決開卡APP的註冊。

  • 反正也開卡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

  • 470萬人以上。

  • 就是強烈覺得比實體卡好用的,都已經來用快易通了。1我想是可以解決的,2的部分是民眾端,就是連健康存褶,但是2是醫院端?

  • 醫院端也希望插醫事人員卡,或者醫事人員也要虛擬化掉?

  • 他們說虛擬卡能夠讀取之後也可以通過三卡認證來查雲端系統。

  • 我的意思是這個是自己還是用實體醫事卡,或是也要虛擬化掉?兩個手機互相彼此拍照、互相掃QR code就完成三卡認證?

  • 沒有這樣講。

  • 瞭解,請繼續。

  • 醫事卡另外案子在處理。

  • 對,並非無此可能。因為如果純虛擬的話,三卡認證是比較簡單的認證,部分虛擬、部分實體,轉銜的成本相當高。

  • 所以讀卡的軟體,院所提到虛擬卡跟實體卡合一,要取得正常的就醫序號,因為這次排除了很多,像慢性病連續的處方箋、預防保健、產檢等等的個案排除掉,並不是不讓他進來,而是因為需要的程序是不一樣的,我們希望能夠讓主程序走得通,所以慢箋、復健、產檢的這些個案都沒有進來。

  • 未來虛擬卡正式上線了以後,院所也關心要投入的軟硬體設備,包含讀卡機的成本及HIS程式修改的開發成本,也希望健保署可以提供API供他們醫院系統來介接。

  • 具體來講是意思以後類似變成雙讀卡機嗎?一個IC跟光學讀卡機,類似這個意思嗎?

  • 有可能,我們可能要看什麼方式成本比較低,不會造成他們的負擔。

  • 因為目前當然感應跟IC雙介面的讀卡機是現成的,但是因為現在變成QR code,所以是光學跟IC雙介面,好像沒有聽說有這樣的東西,那就是兩台讀卡機了。

  • 109年要擴大試辦,或者是更遠的未來要開辦,相關的議題可能在這邊第一個QR code來作為OTP主要驗證身分機制,可能是目前得到的一個初步結論,因為市場上使用很普遍,手機都可以支援,使用的時候手機不需要上網,Bar code的讀卡機也滿常見的。

  • 有關於身分認證的部分,因為時間緊迫,所以以不動到本署其他介接才有可能試辦,所以這個廠商開發了另外一個APP,但是其實在未來擴大試辦的話,應該要能夠結合我們的快易通。

  • 我們因為時間緊迫,結果就動了你們的APP。(笑)

  • 可見不管緊迫與否,都會動到APP。

  • 申請以後是不是需要有開卡驗證的動作,進行人別的確認?

  • 可是如果快易通已經認證過了,你推測他已經過了,也就是五大電信那一塊?

  • 這就是要身分確認。

  • 這裡所謂的認證是指手機跟當事人面對面的認證,或者是網路上的認證?或者是目前試辦的過程中,好像是要面對面的……

  • 因為有拍正反面的身分證,然後再看到他的臉,然後由志工打勾,目前所以是臨櫃,但是臨櫃又再加上身分證,所以其實是雙因素。

  • 這裡所謂的驗證是不是需要臨櫃的這一件事?

  • 如果用手機號碼認證的時候,其實手機號碼認證是在電信。

  • 應該是說今年會提到的是用我們的APP來做認證的話,認證的前面是用電信資料來做認證。

  • 強度是一樣的。

  • 所以假設正式推的話,也許不需要面對面……

  • 對,這個部分可能就要突破。

  • 未來手機轉換的時候,虛擬卡也要能跟著轉換。

  • 這跟快易通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

  • 對,這個部分也要設進去。授權的機制,因為這次的試辦裡,我們是一人一機,是採用這個方式,所以一機多卡或者是多卡一機。

  • 快易通現在可以一卡多機吧!一機多卡也是你登入就可以了,所以快易通目前是多卡多機的狀態。

  • (點頭)接著虛擬卡的申請跟製發的成本相較於每一張實體卡的製發成本是比較低的,所以未來民眾在辦卡的時候留存的照片,更換的頻率可以再討論。

  • 每次自拍就更新一下照片?(笑)

  • 但是有美肌就不像。

  • 要不修圖的。(笑)

  • 對不起,快易通有一機多卡嗎?就是一個手機上可以有多個人?

  • 不是透過電信業者嗎?

  • 另外一種是用讀卡機,只要用讀卡機的話,連續刷五個讀卡機的健保卡,顯示五個QR code,你螢幕拍了五次,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已經完成這個程序了,因為口罩的關係。

  • 像要幫小孩子訂口罩。

  • 但是這件事是可以用來看小孩子的就醫紀錄等等,但是要以他的身分來開藥,其實還是不同層級的東西,你可以省去人別確認,但是我們不能說你辦了一張快易通就是等於虛擬健保卡,可能沒有辦法到這個地步,而是要有意識在快易通裡面開啟虛擬健保卡功能的concept,因為當初開快易通的時候,並沒有說要未來當作自動健保卡用,至少重新讓他同意某個東西,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但額外的人別確認,也許真的不用。

  • 接下來是整個授權機制,第三點是有專家提到因為現在是透過手機來當作載具,防護等級應該相對應地要提升,接著是兒童跟高齡者在虛擬卡的障礙,也要在109年試辦進一步探討,這都會跟授權機制也相關。

  • 防護等級的意思是不是協作會議講的,也就是這支手機沒有特定的生物晶片等等的功能,我們就不開放這個功能這個程度?防護等級指的是什麼?

  • 沒有特別講。

  • 協作會議是說一定比較新的作業系統,可以安全把這些存在安全晶片裡面,我們才開這個功能,不然就不開,快易通是有抓這個嗎?或者快易通無論如何都會開?因為沒有用安全儲存那一塊,所以這個又多加一個,特別再多按一下才會開虛擬健保卡。好,請繼續。

  • 接著是健保的資訊系統,跟院所的HIS系統要配合修改的部分,在今年會嘗試讓虛擬健保卡可以讀取雲端查詢系統、就醫用藥的情形,也會納入修改讀卡機的控制軟體取得正常的就醫序號,包含後面的上傳申報資料跟就醫資料上傳都可以檢核。

  • 第三個是要擴大虛擬卡的情境,就是把去年測的主題再外加,其實很多復健、慢箋、產檢及預防保健會加進去,但是急診今年不會做到這一段。

  • 院所非常關心系統修改跟硬體的建議,在我們署的這一端,如果要進一步擴大試辦、修改虛擬卡的程式結合APP,還有雲端安全模組的控制軟體,要能夠支援虛擬卡跟醫事人員卡,硬體要跨健保VPN跟Internet,虛擬健保卡註冊及認證伺服器,這個也是考量要建置在哪裡,這個是進一步要考慮的。

  • 醫療院所的部分,要修改HIS系統,要更換讀卡設備及診間外的報到設備,這一段也會被動到。

  • 109年是我們正在採購程序中了,我們目前要試做的,就是把門診的主情境做完,要運用5G進行場域的試做,這次擴大試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復健醫療機構、藥局及居家醫療照護的個案都會進來,總共是2,000個個案、目前是29家院所。

  • 5G的意思是用VPN over 5G的意思嗎?

  • 我們在居家醫療的照護個案裡面,我們希望能夠用到5G的頻寬。

  • 就是影像?但這個是透過5G的網際網路或者是VPN?

  • 目前5G是網際網路。

  • 所以這兩個其實沒有必然關聯,對不對?只是在一個碰巧有5G的地方用我們的VPN。(笑)

  • 這樣我瞭解了。

  • 接著是門診的就醫主情境要非常完整,像從虛擬卡申請到就醫資料上傳。

  • 第三個我們會希望廠商要能夠結合,如果是APP的話,就要結合快易通的APP來進行身分認證,可行性的評估報告就要納入弱勢族群使用經驗,跟去年不一樣的是視障、精障、失智患者、高齡族群如何受理及辦虛擬卡等等,會請團隊納入評估。

  • 不過視障朋友,理論上虛擬卡可以對他更友善,因為不管是字放大或者是虛擬卡跟他講話,都是你的實體卡做不到的事。

  • 試辦的時間軸其實第一階段已經完成,門診主情境的測試在去年就做了。第二階段是今年要擴大醫療門診的醫療場域試做。第三階段未來會框定行政區來做全區域的試做,以上是我們的成果報告。

  • 非常感謝。辛苦了,非常棒。這個接受度看起來比協作會議都還要高,真的滿不容易的,表示承作的團隊很耐心循循善誘。

  • 花了非常多的志工,找可能的個案來參與。

  • 這個真的很不容易。看資管處?

  • 沒有了。大概跟政委講得一樣,超過我個人的預期,真的是非常感謝健保署的工作。雖然後面沒有報告,但是簡報上都有一些調查的分析,看起來也跟我們的理解差不多,年紀大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年紀輕的看起來接受程度是很高的情形。

  • 因為我今天仔細看,只是突然想到有沒有可能未來還是有兩種都有的情形?像我看到65歲以上的,或者是60歲,像60歲以上可以申請實體卡。

  • 保留實體卡。

  • 我們同意65歲以上有這樣的選項,是不是有這樣的可能性?這個是提供給署裡面參考。

  • 保留實體卡我想在至少這三個階段,大概還必須是這樣子,那也是我們協作會議的結論,就是在這三階段完成之前不去討論廢實體卡的這一件事,剛剛提到65歲其實也跟視力有一點關係,這次口罩超商都有APP,可以掃條碼,我後來請我阿嬤的朋友(77歲)去,她就是用平板,用平板掃Bar code,因為其實只要稍微提高一點,一樣掃得到全部,也沒有問題。

  • 她拿平板比較安心,因為很清楚上面每一個字寫得是什麼,當然這個測試還是以手機為主,既然下一個階段要把長者納入或是視障者納入,多少也想一下在平板,甚至是比較大的平板,還是一個QR code,但是至少對長者而言很安心,因為知道在拿什麼東西出去,這個是近路,至少不要限制他拿平板來用,這個是一個。

  • 我有一個是針對未來擴大這一塊,我們有提到未來虛擬卡使用的情境,像發處方箋,其實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感受的時候,其實未來思考這一件事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現行實體卡的流程,像以慢性處方箋來講,基本上醫生開立的時候會看病,之後的一、兩個月其實都是拿那張單子來領藥,是不是要這麼嚴謹的流程,或者是透過APP,也就是我們的快易通來讀其實醫生有開給你領慢性箋的處方箋,不然一張單子要留兩個月,其實滿麻煩,常常找不到那張單子,也許像慢性病或者是復健,並不是這麼嚴重看診議題的時候,也許可以思考我們的流程,其實是可以改變,不一定要按照現行的流程在走,這個是我的看法。

  • 理解。我們這邊講的是修改流程,但是如果這個修改其實是有重塑的可能性,這個重塑的可能性也許一併考慮在內,這個也很鼓勵,其實上次在這邊有講過,因為我們現在都知道90萬簽到部長就可以開這一種探索式的案子,也多請一些比較有創意的團隊,假設自己在試驗的過程中有一個想法,如果重新改一個流程可以做到更好,但是只是針對慢箋或者針對什麼,也許可以往他的方向專門開一個小規模的案子來專門測這個事情,就是流程重塑的部分,這個應該是在經費可容許的範圍內。

  • 回應一下提問,其實這個東西是我們一直也在評估慢箋雲端化概念裡面,其實這個技術上應該是可行的,像慢箋這種相對來講會比較單純,可能第一次開立慢箋的時候,就可以設計把處方箋傳到雲端,未來這種情況在技術上紙本就沒有這麼必要了,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拿手機或者是實體卡也好,也就是藥局、藥房那邊上雲端查有第二次、第三次的領藥資格就可以領藥了,大概是這樣的方向。

  • 這個是目前現有的另外一個案子?

  • 你有打算要做了嗎?

  • 這個本身牽涉到電子處方箋的部分,法規上還有一些藥局可能要保留紙本作為後續審核,會有一些法規面的限制。

  • 目前有可能在110年開始突破這一塊嗎?

  • 如果你們在法規命令層級說,這個相當於紙本處方箋,是不是就可以了。

  • 因為其實以我自己的經驗,拿那張領藥的時候並沒有放回去,也就是蓋章。所以這個流程我覺得這個流程可以再檢視看看,最主要是快易通用得很方便,就直接讀QR code,這樣滿方便的,這個是建議,可以再看看。

  • 流程的調整,我們可能要稍微盤點一下現有的法規如果有限制或者是衝突的地方,可能要盤一下,有些是健保署自己要克服的問題,有些可能是別的單位要克服的問題。

  • 第二個階段是可以做這個部分。像我舉一個例子,比如第一個階段做的幅度為何很有限,因為健保署的規定也沒有突破,所以最後是我們的委辦單位來配合我們做真的蠻虛擬、夢幻的案子了,因為我們這邊沒有辦法突破。

  • 所以我想這個部分就請你們規劃進第二個階段裡面,最後是做一個法規影響的部分,也就是影響誰的法規,如果這個事情動得不多,不需要動到法律層級,我們的具體建議是到第三階段前就來看一次,可以調的就調,第三階段的時間區才可以用新的流程,不然還是試舊的流程,所以二、三階段中間可能要有一個review。

  • 接下來請資安處的朋友。

  • 我有兩個請問跟一個建議,第9頁裡面,依調查民眾的問卷結果分析,為何民眾覺得資料隱密性只有59%……你們有去瞭解過?

  • 比實體卡高5%,跟旁邊比。

  • 應該是說其實試辦裡面的虛擬健保卡,上面除了基本資料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的原有醫療資料,所以其實相對來講,就算手機掉了,也不會有健保就醫資料被取得。

  • 我是說應受測者……感覺上不是……

  • 意思是54%,要變成94%才對?

  • 我擔心的是民眾對這個信任的問題、信心的問題,而不純粹是……因為上面的資料明明不多。

  • 不過其實QR code你看不出他的資料是什麼,像我如果掃QR code,裡面是身分證字號跟六碼的TOTP,然後包在一個JASON的架構裡面,但是那是因為我看得懂JASON,如果是一般人掃QR code,自己用另外台手機掃,其實也不知道隱私洩漏……你掃簡報上的QR code,你馬上就看得到JASON,一般人不會知道這個事實上是隱私最小揭露,這個是需要教育,可能沒有辦法看到QR code,就知道洩漏得很少,因為有的可以洩漏很多。

  • 那個安裝程式APP,是不好安裝嗎?

  • 我們在上架的過程也省略,所以是放在某一個特定沒有公開的區域,所以當然就會需要志工人員協助下載。

  • 就是資安處最不喜歡的 Sideloading。(笑)

  • 因為需要人家輔導,要幫他做安裝,一般來講民眾會覺得比較困難。

  • 所以是下載網址未公開。接下來再請教第24頁裡面,未來修改系統的健保署第2項,硬體許可跨健保VPN……虛擬健保處的認證的意思是?

  • 應該是說在這個場域裡面,其實還是會有健保VPN,健保VPN是原來作業環境下的議題,而原來虛擬健保卡註冊是走網際網路,所以會有跨網路確認的事。

  • 好比像健保卡開卡就沒有走VPN的部分。

  • 對,因為未來建設系統,會跨VPN……可能要多做一點防護跟考慮。

  • 兩條路都要有伺服器。

  • 除非整套走VPN就好。

  • 所以未來這個資訊安全的架構上,可能要再多做一點保護。

  • 最後一個建議是,因為看起來其實都在試辦,後續還有一些系統在調整,我會建議整個系統準備好,也就是整個系統都準備好要做一次滲透測試,去瞭解所有的威脅弱點在哪裡,包含系統技術面或是在目前沒有辦法想像的。

  • 我的具體建議是,因為你們為了這個不可能上架一個新的iOS APP,勢必是健保快易通,所以我的具體建議是當這個整進快易通裡面,不管是白名單先測或者是怎麼樣,那個時候開始做滲透測試,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測試路徑,如果是獨立的APP,無論如何測出來就算100分,整進快易通,還是有快易通的問題,不如把快易通放進去之後,然後整個PT一次;快易通三倍券那個,也是TOTP嗎?

  • 政委所謂的TOTP?

  • 就是這種技術,也就是每幾秒鐘就換一次的六位數字。

  • 不會自動時間到就換。

  • 但是那個數字是一陣子就失效?

  • 也是六位數?

  • 所以其實唯一的差別是沒有用QR code顯示出來,現在是用數字顯示出來而已。除此之外,其實你也可以離線驗證,對不對?或者是不能,要連回雲端?那六位數字。

  • 目前跟關貿討論的結果,關貿還是連回來確認。

  • 等於不是使用者開卡,而是關貿幫使用者開卡,有一點這種感覺,但是給特定服務者運用。因為你跟關貿等於是封閉的環境,別人用那六位數字也沒有辦法驗證。

  • 其實這個已經可以先PT了,因為這個從使用者端跟未來的狀況很像。伺服器端是不一樣的,所以也許我們找個時間,請技服複測一下?

  • 你們有既有的廠商。

  • 你們現在的滲透測試找誰?

  • 我們平常就有按照資安法規定,定期作滲透測試。

  • 依資安法規定要做滲透測試。

  • 從健保快易通被指揮中心徵用以來,他們有再重新弱掃過滲透測試嗎?

  • 我們目前是每一年做一次滲透二次弱掃,上半年弱掃作了。

  • APP本來現在也有規定要上架前要資安檢測,那個我們另外做。

  • 所以每次上架都有做?

  • 對,之前中華是幫我們做重要健保資訊系統的弱掃跟滲透測試。APP還有另外follow的檢測規定

  • 所以下次的排定時程大的是在9月或者是10月?

  • APP當時要求是上架才要,改版的時候上架之後才要,所以如果是有定期的,應該講的是另外的。

  • 就是大的。現在新版是TOTP關貿那個功能上去的時候,反正本來會再有一次固定的掃描,你這邊先請民間打嗎?

  • 因為本來就要打,如果後續需要的話,請技服再做一次也沒有問題。

  • 我記得這兩個是相關的,尤其是在使用者的經驗上會是一樣的,因為以後顯示QR code,底下也同時顯示那六個數字,事實上意思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的格式使用而已,所以當使用者看到這個之後,一定會問說用在哪裡,總不能說買完三倍券之後,這個功能就消失了,不能這樣講,我們要說為了第二階段,接下來可能慢慢去慢箋或怎麼樣的時候,慢慢開始出示健保快易通,如果技服複測,也許我們心理比較踏實一點。

  • 看有沒有其他的?

  • 沒有手機連網時,還是有實體卡?

  • 當全部三階段完成時,實體卡都是保留的。

  • 基本上至少從107年資料,是82年度,109年是到89年,無論如何都有10%,所以不會在任何階段……理論上,平板普及率應該更低。

  • 對,所以沒有要,我們在可見的未來,至少這四年內,這支計畫不包含廢除實體卡。

  • 下個問題是為何5G?

  • 沒有,他們其實覺得5G……

  • ……我們為了爭取科發預算。

  • 其實當年4G也是這樣。大家都還記得。

  • 下次就要提區塊鏈了。

  • 可能要講分散式帳本。(笑)

  • 5G的佈建不會這麼快,理論上醫療院所除了居家照護外,基於穩定性,應該都是連有線網路,院所不會優先選擇連無線網路,因此擴大試辦方案選擇運用5G進行場域試作,可能要考慮偏鄉地區網路的順暢度。

  • 簡單來講有兩個情況,一個情況是本身在移動,像救護車。

  • 所以這個很少的情況。像現在談的申請,看起來診間都不在。

  • 對,第二個是在院裡面有用超過6Ghz的那種東西,就是mm wave。

  • 就像達文西,一點誤差都不能有,不過即使那樣也是光纖比較好。一面動手術,你的病人還在移動,這個是非常極端的狀況,那非用5G不可。

  • 但是離開機構之外,理論上那個東西也不在5G的第一個階段。

  • 我們說越偏鄉越先進,會挑一些地方。

  • 就是黃金路線搭偏遠路線。

  • 我們會在台東。

  • 也就是5G補4G缺口的用法。

  • 跟大家報告一下,剛剛有提到科發的預算,總統的六大戰略目標,其實5G也是一個重點,所以在這些場域也跟國發會報告要運用5G於居家醫療照護場域試作,試作場域可能會在台東。

  • 對,就是垂直實證。所謂實證的意思是,最後可能發現光纖比較適合。但這也是對科學有幫助、貢獻。

  • 我們用健保卡測這個還沒有爭議的。

  • 其實遠距健康跟遠距學習是偏鄉5G的兩個無爭議項目,所以我覺得挑這個是有道理的,只是絕大部分的場景都用光纖比較好,這個我們也同意,但是因為沒有試過5G,怎麼知道光纖真的比較好呢?所以就是要測一下,感謝NCC代表發言。

  • 但是簡單來講這個跟5G的邏輯上沒有關係,但是綁在那個場域裡面,我們理解到如果要做流程改造的話,可以少架一些以太網路點、wifi等等,像整個動線都在5G的範圍內,也可以想出更多5G的服務可能性,所以我是樂觀其成,因為有人一定會問說TOTP這種用GPRS都可以動的這種技術,為何要用5G?你說不是,其實5G是他的上層運用,我們是讓大家更方便取用5G、進入5G的邀請函等等,要有一個講法,但是其實實際進去之後,5G並不是必要的。

  • 這次的試辦,預期的效果比我們想像得好,問卷結果分析,有高達8成受測願意使用虛擬卡。我有一個小問題,不知道在這次的試辦過程中有沒有比較過運用實體卡與虛擬卡完成整個就醫流程的時間差距,二者的時間差很多嗎?

  • 對,第51頁有一個。

  • 第51頁呈現的是虛擬健保卡註冊及開卡的時間,不過,我的問題是實體卡與虛擬卡完成整個就醫流程的時間差距。

  • 有的。當然跟你問的不完全一樣,你問的是時鐘的時間,但是這邊是心理主觀的時間。

  • 假設某個人是比較沒有耐心的,如果整個測試的過程中,虛擬卡會比較不順,或者遇到網路不順暢時,會不會影響民眾意願?是否有民眾反映?

  • 其實這個是在講說進入這個流程,覺得還算順,但是確實好像沒有特別拿一個碼錶算每一次看門診,到底哪一個比較快,一個是主觀、一個是絕對的,你們有量嗎?

  • 很難量,在實體卡也很難量。

  • 剛才健保署報告時提到這次的承作團隊花了很多心力尋找測試的對象,因為是刻意尋找、挑選過的對象(有意願接受測試的對象),還有專人從旁指導與說明,因此整個測試的過程是順暢的,但是如果我是不特定的對象,是隨機取樣的對象,而又無人從旁指導說明時,會不會不同的結果。

  • 取樣偏誤。

  • 被特定選擇的對象,已有預期心理,即使操作過程不順,也可以接受……

  • 對。主觀上就覺得開卡很順、可以接受。

  • 有些路人甲、乙可能一時興起想要試用虛擬卡,但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問題,也可能很順利,這時的經驗與感受應該較為真實的,但卻因為非承作團隊所選取的對象,未被納入問卷分析。我其實不太確定這樣的比較有沒有意義,所以提出來請教大家的意見。

  • 我會建議在第二階段,要首先確保這一些多元場域的櫃台人員,也就是醫師、護理人員都很熟了,這個時候去算碼錶時間才有意義,不知道是使用者不熟或者是醫事人員不熟,但是我猜第二階段是有空間的,因此這個是可以把它列進去,也就是實際完成一個特定的體驗,從頭到尾的具體幾秒鐘,這個也許不需要在一開始量,也就是到後來雙方都很熟了,健保卡也很熟了,虛擬卡也很熟了,甚至同樣一群人說用虛擬卡做一次、實體卡做一次,這個是RCT,這樣的情況之下就知道哪一個實際上比較順,這個也許第二階段後面來測。

  • 我會問這問題,是因為報告中醫療服務提供者的經驗回饋(簡報第19頁)中有提到醫療院所的人力不見得足夠,未來的醫院場景不見得會隨時有人在幫忙解說,而現在試辦階段是有承作團隊從旁協助。

  • 這個有一個很關鍵的,也就是在本來醫院上頭黏一個光學鏡頭的可行性,兩個弄一弄就走USB進去電腦,說不定還不需要修改很多相關的操作流程,因為你的感應是在同一個位置感應,但是因為以目前的測試,基本上你的測試是從醫療人員拿一隻手機再去掃,等於是手持的,並不是固定的,所以其實跟我們健保插卡還是不一樣,所以這個部分也是儘量歸化到醫療人員的角度來看是相同的,去量雙方花的秒數是有意義的,這樣才會準,也才會有意義。

  • 看法務部代表有沒有意見?

  • 看有沒有要補充的?我們去年是申報的那一塊一直沒有辦法突破,後來給他們異常代碼作上傳申報,這是和正常申報作業不一樣的,所以今年健保署業務單位要配合修改系統,讓虛擬卡可以取得正常就醫序號進行資料上傳及申報。

  • 就是因為要改HIS,會影響院所系統,所以才擴代碼就好,對院所比較方便。

  • 我當年有提一個,也就是直接改實體卡的讀卡機進去,你用USB線,去換一個元件,然後從他從光學讀跟實體讀。

  • 像信用卡EC的部分,也就是線上要打後三碼的部分跟刷磁條跟晶片很多,像POS兩條線都吃,也就是考慮到雙模式的情況,像Google pay、Apple pay,那走NFC,Taiwan pay走QR code,實體卡還是刷晶片,但是最後傳到電腦的時候是傳相同的資訊,所以電腦裡面的HIS就不用改,中華電信好像有一個叫Multipay之類的,把各種電支、電票、信用卡等等,通通都把它整合起來,然後變成等於萬用的讀卡機,所以像那樣的東西,如果多一點的話,院所很容易導入,但是沒有個東西,院所每個都要寫雙介面,院所導入就會很慢,我們當時有提過這個,但是當時的想法是先把使用者這邊是不是可以接受搞清楚再說,我們要想所謂模擬讀卡機等等的這端。

  • 今天非常謝謝大家,簡報把可以公開的部分請提供給我們的同仁,會跟逐字稿編修以後一起公開,第一次用OTP上架之後,弱掃的報告之後給資安處,資安處請技服再複測一次。

  • 有沒有時間點?

  • 因為他們下個禮拜就要上線了。

  • 下個禮拜就要上線了?這個是?

  • 是單一特定服務,也就是三倍券,但是後面的服務體驗是一樣的,按整合服務會看到六個數字。

  • 你們先做過PT了嗎?

  • 還沒有,他們才剛寫。

  • 還在寫功能。

  • 他們是這個禮拜五要寫完功能,寫完之後還要送審核。

  • 政委指示這個禮拜一定要送審。

  • 對,不然iOS無法上架。

  • 對,你上架前應該要先測過再上架。

  • 那個先處理。

  • 技術性的問題還在改。

  • 我覺得你們做完技術性的問題解決之後,我們再處理,因為技服是後援的角色。

  • 我理解,因為你可以一面送蘋果審、一面送PT,如果PT壞掉,就趕快撤回,如果沒有壞掉的話,其實那個版本就已經可以送技複測了,因為我們可以上那個版本,並不是別的版本。

  • 我們就會按照進度走,像政委提到第二階段跟第三階段的中間。

  • 對,規範都盤點,就是年底來盤一次規範。

  • 下次碰面的時間是年底了。

  • 對,而且今天有這樣的結果,如果大家可以接受,而且覺得比實體卡不難用,保護的程度還高於實體卡,雖然沒有像資安處期待的遠高於實體卡。

  • 我覺得有這份,接下來兩年往這個方向,你們應該不會被New eID吃掉。

  • 我們跑得比較快。

  • 對,因為你們比較快。

  • 真的,謝謝政委。

  • 真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