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培養一個種子出來,然後這個種子再把文化擴散。
這個滿重要的。
簡單來說只要不是派遣人員,就不會因職務調動離開。
你剛剛講到所謂的「開外掛」,這也是在各部會裡蠻常見的情況。
這個是滿實際的,因為我有遇過,當你要開始運作這樣的機制,開始找PO時,曾聽過負面的意見。你怎麼知道在各個部會找到你要的PO?是否會影響他們本身在單位裡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
應該是說利用數位工具,像錄影、逐字稿。
像這一種情況,我覺得臺灣政府體制內的情況,也是在你上任以後才慢慢開始練習、影響。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幫助整個社會轉型,不是數位轉型。
後來你有跟他們說像可以透過email或是電話的流程修改嗎?他們之前都沒有想過email也來得及嗎?
不過我在想說會願意做這樣事情的人,我覺得他們的熱情支撐他們這樣做。
像這等待部會回應的期間內會不會有人急著想要知道結果?他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意見?
我也只在APNIC 44看過一位國外的參與者,在現場馬上把算式跟證據全部拿出來,證明他的意見是有根據的。但是我不覺得目前臺灣的情況,會有人願意花稍長的時間去討論、冷靜的思考。我不太瞭解為什麼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就這麼倉促做決定。
這一點我蠻困擾的,因為我不希望走到這個程度。要準備非常大量的資料、快速去準備一些資料當你的證據,就像你說的口才要很好、可以說服現場所有的人,這樣的人並不是多數。
有這種感覺。
我可以把「共同價值」當作是一般人常說的是「共識」嗎?
我的理解是儘量讓協作會議是在討論框架中,不讓討論的內容超出框架,超出就是之後再談。也就是在這個框架裡面,可以把當天整理出來的東西弄得更有條理、更清楚一點,所以讓在場的人知道有哪一些問題要解決及方法。
以自己的經驗來舉例,大家都坐在一起,像我今天是台經院或者是醫事協會,你又說今天來參與的人就是代表他自己,這樣子對於發言的人會不會造成困擾?或者是對於其他人來說,你是醫事協會,為什麼你又說代表你自己?
今天來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要問政府的數位轉型,另外一個是關於怎麼在目前臺灣的政府系統體制內去實行「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主要目的是要瞭解在臺灣制定政策的過程中操作這樣的機制時,如何找到「利害關係人」。我覺得最容易使大眾理解操作案例應該是上次報稅軟體介面的改變,應該是最直接找到利害關係人,由利害關係人自己提案、連署、政府提供平臺讓所有相關的關係人共同協作。 其他案子操作的方式,如何找到利害關係人,有沒有試著解釋什麼是「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讓周遭的人了解?
我想今天大概就問到這裡。
這個我認同,自己選擇哪一套工具、自己要承擔風險。
不會被人家夢到。
那按照臺灣以往的模式是會試著自己發展一套嗎?以前長期用Juiker,後來大家都改用LINE,像這樣的話,臺灣也會發展一個政府內部的平台嗎?
用了另外一個工具在做這樣操作。
畢竟FB對我來說是公開的平台,並不是所有的政府文件都適合在這樣的平台上流竄。
昨天同事說,新加坡把自己政府部門內的公務文件或者是工作平台放在FB的workplace,我只能說不太能認同這樣的做法。
好像有很多問題問不完。最後被編輯部打槍說怎麼看得懂。
Medium很難找到回應的欄位。
有時會覺得造成對立的狀況,甚至會有人身攻擊的語言。
有人說這個跟中國有什麼不同?
那負能量滿強大的。
你覺得沒有關係?
這樣子通常是鄉民的聲音,而負面的音量會相對大一點。
或者是「我打算這麼做」。
沒有,因為太多的案子都是先在社群軟體上,像LINE、FB上放假風聲。
我覺得很矛盾,在擬稿階段就公開,是可以蒐集音量的事情,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他覺得這樣子測風向,有些人會說這個是假消息。
有些人不是很諒解在社群網站做測風向的事。
感覺起來還是有參與的成分在裡面,而且越來越多,但是我也有聽過「政府沒有這麼做」的抱怨。
當然因為使用者很多,我自己不會是那個一定被問到的人,但也許我是眾多使用者之一,你們選擇以多數人的意見為優先嗎?
我的想法是這樣。
我看到那兩份簡報的時候,也在想說從你這邊開始做示範。
這個也是很重要。
為什麼會先從這一段,是從你這邊開始操作嗎?
有一部分是先從社福開始著手?
是「服務型智慧政府」。
另外,我之前在看「DIGI+」簡報的時候,有第五階段電子化政府。
其實我也滿希望的,重點還是不把他們的情緒帶進去?
其實剛剛提到「網友提的案子」,我自己的經驗是若提到「在網路上看到某一篇文章這樣寫」的時候,就會被打槍。要如何讓對方覺得網友講的也是有憑有據?
就有人問我說這樣的模式,多久能夠擴散到整個政府?
有的部會還是很習慣要坐著,然後要飲料放好,名牌標好,甚至前一天就要看到座位表。
有人會問我說,你這樣在政府裡面做,其實有的部會還是喜歡全部把桌椅排好、上面放姓名。
我後來有感覺到,你們給我的感覺比較像海綿,不是像別人是拿著武器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