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委員們互相共同發起一個提案是好的,因為想法比較多元、我們發現其實有一些狀況是一個委員提一個,然後其實那個案子,大家狀況也不是很清楚,你真的到院長問你共同的連署人有沒有意見的時候,共同連署人其實提不出來,當初只是認同這一件事就簽名了,我覺得互相討論這一件事是重要的,以上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
即便我有這個concern,也要共同連署之後才可以提出,這個問題大家也要注意,但是當其他人不幫你連署的時候,你要知道問題在哪,有一些連署是可以五個、十個或者是二十個人連署,但是就只有三個,狀況可能是這樣子。
還有一件事,我當時提案有很多顧慮,我顧慮的事情是,我到底要不要講跟我行業相關的事,因為事實上我真的知道我的業務、工作上的痛點,但是我用我的身分是否適合來講,這個東西我自己會有一些concern,但是我們的提案是有共同提案人要連署三個人以上才會通過。
其實我一開始第一個提案,大家要看場合也知道怎麼回事,不過我覺得第二屆的狀況可能比較不一樣,因為有前面的示範過,回去逐字稿看一看,看一下前幾屆,從第一年到第二年談的東西、申論不一樣,我覺得可以從後半年開始看,比較接近。
要給什麼建議有一件事,會期是四個月一次,你想要的問題是院長裁示然後馬上解決的問題?或者是想要弄個半年或者是兩年,又或者是任期完都不會解決的事,這個是你們可以做的選擇,我沒有說哪一個比較好、不好,你要知道你提案有這幾種選擇可以用。
我相信一件事,我們關心的事大部分政府都看過、做過,只是他的方向跟你的不一樣或者是根本不知道他要做或者是做完了,所以事前的拜訪是瞭解大家做到什麼進度、卡到最重要的部分,是要認識窗口,也就是最瞭解這一件事的人,再者是找突破口,具體的提案、建議是什麼,一般來說提案有你的對象是誰、目標是誰,還有目前做的事到哪裡及解決的方案是什麼,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質詢類型的提案、一種是你想要給建議的提案,我的提案偏後者,所以會看這整個事件脈絡完之後會給什麼樣的建議。
第二,在提案上的話,你要知道幾件事,因為我是企業創辦人,所以我會在意user跟buyer,你是要為誰發聲、你要為誰講話,你是行政院的青諮會,你的機會是對院長講話,並不是對民意代表講話,你是對院長,所以你的TA既然你關心的人是痛點,然後對院長講話,你要講對方向,這一件事是滿重要的,也就是痛點方向是對的、事情脈絡是要對的。
我剛剛有被cue到講提案的東西,我要補充一點,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我們的身分還是很珍貴的,少數人才可以進入到委員會當中,而且會有非常非常多的政府資源投入在這個會議上,你們每一個提案大家都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你的提案是一堆人在回覆,因此提案的心態要對。
我覺得新任的委員可以組一個FB group的東西,這個滿有用的,有用的是平常交流,或者是共同寫提案時聯繫方便,還有一個是真的在開會議時,可以打pass,超好用,看看有哪一些人可以幫我補一槍,大概是這樣的使用方式,我覺得這個是第一個可以做的。
各位好,我是宗震,大家可以叫我張震,我背景是唸數學統計,我自己是資料分析共同創辦人,我有一個非營利的計畫,是專門用資料分析幫助政府單位或者是非營利組織來解決問題,像前一陣子幫衛福部做家暴預防,哪一個孩子三個月會被打第二次,我們大概是做這一類型的事。
弄到台北或者是新北。
我覺得那一種方式是好的。
其實每一個城市都有,我覺得互相的資訊流通是可以的。
也許不是提案,可能各部會有重點計畫在做的時候,反過來問大家的想法。
我剛剛聽到會前會很重要,可是我們認為重要的時候,其實是青諮會一年以後,已經大概摸清楚狀況,所以才知道如何操作。我現在講的都是對下一屆,也就是一開始操作的時候,不會讓他們知道會前會很重要,他們根本沒有感覺,但是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機制是什麼,又或是這一個組織可以帶來的成果是什麼,我覺得反而是好的。
我覺得有很多可以考慮,比如一開始第一次會的時候,就人提到要提案,我覺得第一次不需要提案,狀況根本都不知道,所以不用急,可能會前會先瞭解,會前會不是因為提案的會前會,先關注哪幾個議題,根據那一些議題之後再開始,先熟了再開始,現場先討論做什麼,或是回去再思考,因為這樣就知道窗口,後面的提案才會對到對的人。
由上到下這一件事是重要的,所以一打通就會很順暢,順暢後面就會不一樣,我覺得重點是在這裡。
還有一個是,可能需要提案one or one的事情,因為這一件事並不容易,我相信只有對小部分已經碰過的人才知道,因為裡面的問題太多,就是你到底要提什麼問題、利害關係人到底在哪裡。
因為我們是第一屆,雖然前面有青顧團,但是本質上我不知道這個是要幹麻,所以有很長的時間在熱身,我相信下一屆應該會跟我們後一年的差不多狀況,比較偏公共行政的建議或者是討論的方向,我相信到下一屆給他們回饋的話,是我們目前的做法或我們認同這一種方式的調性,可以提醒他們可以這樣做。
我剛剛提到兩個點:第一,新概念進來的導入流程,另外一個是主責者。
這個是我在上完那麼多課的過程中跟眾多的公務員們,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共同的問題,我希望今天有機會是開始之後,往下可以思考,以後因應到不同的時代,我相信資料素養在幾年之後會換不同的詞,當新的概念進來時,我們的政府單位要如何因應?
我裡面有幾個重要的心得跟委員分享,我看到最大的痛點是大家要提升資料素養或者是提升某一個新時代的關鍵字素養,最大的問題是主責的人是誰,有人來提案,誰回來說我們來決定、我們來做,人是誰?另外一個是關鍵字產生的時候,大家想要應用的時候,導入的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流程?
我根據我的提案,自己往下提一下我最近的看法,我當時在青諮會提到提升公務員資料素養的這一件事,我提完之後親自把人事行政總處、國發會及幾個地方政府教育單位上課,上了二十堂課,也有幾百個公務員,主要的內容是幫助我們公務員強化資料素養的這一塊。
所以我想要補充的事是,其實剛剛院長也有提到跟科技相關的金卡補助,是不是可以研議除了學者之外,什麼樣的機制比如可以跟微軟、IBM及什麼樣的大公司裡面資深的研究成員用一些比較實務上的合作方式來幫助我們臺灣的研發能量,又或者是幫助我們,像瑞福這樣的接觸後面的一些應用,我想要強調的是科技面的部分。
我想要這樣說,雖然許提案人的方向比較多的是學術研究的部分,但是我想補充一件事,這可能不一定只有教育部及科技部的事,因為我認為你要做研究,一定只有在學術單位可以做研究,所以有可能在業界、也有可能在研究中心,有各種的單位。
我也是這個案子的共同提案人,我補充一下。
主席,我想要補充一下。
1+1是否會大於2,會不會讓政府更瞭解公私協力能夠帶來的結果,謝謝。
另外一方面,我想要提的是跟公務人員素養相關的部分。我們根據上次會前會及各單位討論的內容中,我們提到一點,也就是政府單位有在討論一些公務人員資料素養提升的一些內容,我想要瞭解一下,我們有辦法去盤點課程討論的資料、規劃課程當時的規劃內容、學員上完課的後續回饋,看看這樣的內容是不是有辦法跟政府單位辦了這麼多場黑客松的成果來作交集。
因此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我們是不是有辦法能夠透過歷次黑客松的結案報告、檢討報告或者是後續討論的內容來作盤點,並召開一個共識會議,來討論我們的成果要如何升化?黑客松有哪一些成果可以升化、哪一些在政府可以使用、哪一些可以幫助民眾來作公民參與升化的內容?
我看到幾件事:當我們在參與或者是協助政府單位在舉辦黑客松的時候,我發現這樣的成果,有時會有一個問題,也就是成果難以升化的問題,什麼意思?我們舉辦一個問題,像希望透過資料分析來幫助政府單位產生一些創新的結果,但是我們的主辦單位很有可能是某某資訊處A部門,而我們提供應用的內容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業務單位,所以當舉辦的成果結束之後,往往發現一個問題,也就是內部的成果難以被後續應用下去,我們政府單位,我相信分工越細,可以把事情做好,但是分工太細的時候,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我的看法是,黑客松這一個活動,其實在臺灣最近至少有三年以上,各個單位從一、兩年前開始,陸續開始舉辦第一次、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黑客松,我們自己是參與者、評審、主辦單位的角色,我想要在這樣的經歷裡面發表一些我的意見。
很開心看到今年3月初有一個總統盃黑客松產生,這個提案是在政府內部會有對應。
根據我這一個提案,我簡單敘述一下我提案的內容。黑客松是最近這一、兩年開始把風潮帶進臺灣的,主要的方式是透過短期的公、私協力方式,讓民間或者是跟民間單位(合作),今天的合作當然是跟主辦單位,今天主辦單位當然是政府一起合作,做出社會創新的事情。
我認為可以加入。
4-2的部分,我這邊提的比較是接近創新採購的概念,其實我提這個概念的目的是,可以讓黑客松概念測試的成果落實,回覆的內容是經濟部工業局或者是農委會有提到一些如何把一些成果變成不管是跟第三方的資金來作媒合,又或者是一些政府補助計劃外,我比較沒有看到一些其他單位有對應的說明,想要聽各單位對這個部分的想法,以上,報告。
接著是4-1的部分,一樣是對應到後續的追蹤回應的地方,除了國發會之外,我希望可以有其他單位有對應的窗口可以一起來參加這個會議。
對於第三點的是我講隔靴搔癢的這一件事,我只有看到經濟部工業局對這一點有比較清楚說明及提出成果報告,我想要瞭解一下其他單位有沒有這樣的規劃或者是對應的時機。
有關於已經曾經舉辦過黑客松的單位,裡面的回覆也比較沒有,我今天看到各部會的回覆,比較像是大家做過什麼事,然後來作盤點。
有關於2-2的部分,我提到兩個面向:第一個是對於沒有舉辦過黑客松的部會,請國發會作規劃。這對於國發會目前內容的回應,我比較沒有看到點對點的回覆,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麻煩國發會說明。
2-1是清單的內容部分,國發會的回覆也可以,我希望後續可以有一個相關的工作會議,國發會可能需要把對應的窗口給指示出來,我們可以持續追蹤。
關於1-3的部分,也就是國發會的回覆,我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我一樣按照順序來,這邊具體來說是1-1是ok的,1-2是我想要看到後續的一些研擬結果、內容。
不過我想要瞭解更多的是,像盤點完之後的一些活動結案報告,又或者是這個結果到內部到參議完的一些檢討內容,是不是可以提供出來?這個是我看完的第一件事。
第26頁的部分是,對於各部會的相關意見,我看完之後,其實每一個部會,這邊的重點是曾經舉辦過黑客松活動的部會,包含經濟部、衛福部、教育部、農委會、各地方政府及國營企業,我認為都有很完整把黑客松的成果、結案報告都有作重點,因此我很予以肯定。
具體來說,其實本案的前提是在第25頁,我已經有說明了,我想要把具體建議作重點來講。
這個提案的背景是因為我經歷了若干次政府單位舉辦的黑客松活動之後有一些想法,想要請政府同仁來做一件事,也就是深化公務員資料素養的這一件事。
如果要見文件的話,請見第25頁開始,我提這一案的原因是,我自己身為一個黑客松活動的參與者或評審,甚至後來跟一些公單位一起變成主辦者的角色。
我是本案的提案者。
再來是廠商看不到其他的職缺,因為只看得到他自己,當小朋友來做工作時,可能不適合這一個廠商,但這個廠商的老闆很願意介紹給其他的單位,因為可能本身不代表不適合來做這一個機會,但因為這個訊息全部被鎖起來,廠商職缺名單的訊息全部被鎖起來了,廠商之間看不到,老師、父母看不到,只有學生自己看得到的時候,可能才會有7,000多人降到2,000多人,2,000多人流失率700多人的問題,所以我具體的建議是,如果明年還要辦類似的計畫,基本上這樣的職缺名單應該是要一開始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