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我們後面會加上。老師認為這一個部分是要行政法院去作確定,對不對?
好,謝謝老師。
我想先確認一下吳老師的超徵定義,早上我們有跟黃老師確認超徵的定義,預算數的歲入到決算,發現決算數是比較多的,所以這個地方是超徵,但是就算超徵,也不代表國庫有盈餘,還是會需要舉債的。
我們請陳老師。
老師我們補充說明一下,這部分是部會的回應意見。如果您有不同意見的話,我們也是會再放上來。
我知道。
所以阿燦哥的意思是,要對於超徵這一件事……
「……強化獨立預估稅收作業」,謝謝。
「稅收預估以區間為之,預算編列為區間中位數」、「實徵數大於預算數時,追究稅收低估的原因,減少未來預估錯誤的狀況」。
「……強化獨立預估稅收的能力」。我繼續往下,「鼓勵學術單位及獨立民間智庫進行稅收估計」、「修正預算法,歲出大於歲入,且實徵數大於預算數時,差額全數列入償債基金」、「廢止『超徵』與『短徵』詞彙之運用」。
陳國樑老師的建議包含「財政部和主計處要共同商討稅設估計」、「擴編立法院預算中心強化預估作業」。
這個是陳老師的建議。
「政府歲入、歲出預算編列與債務管理有嚴重的系統問題」、「中央與地方財政機率應該重整」、「法制化超徵退還人民才能刺激內須消費及增加經濟發展」、「廢除稅務獎勵金」。
再來,年年漲又超收,為何國債沒有降低;再者是基於財政部很多的新聞稿,您認為超徵用於還債這一件事是說謊。
所以您認為這樣的狀況當作執政績效是錯誤的想法。
不好意思,阿燦哥,我剛剛幫您的訴求整理一下,所以您首先看到的是,臺灣的稅收是年年漲,但是稅收卻超收,所以您認為把這個當成執政績效是錯誤的想法;年年漲,所以是稅收超收?
我們程序上可以確認一下阿燦哥的便利貼。
我們先收到這裡,看主持人要親梁老師回應或者是財政部?
老師是不是可以幫我確認一下,前面四個是早上您自己提的,也就是「超徵裡面,查稅所得佔多少比例?」、「為什麼超徵沒有依照預算法列入預算程序?而逐年產生超徵」、「超徵主要的查稅所得,主要的稅目跟比例各是多少?」,這個部分財政部剛剛有提到;「若是企業被大量超徵,超徵作用到底該回到公共債務法還是預算法還是有其他功能?」這個可能等一下請財政部回應;老師後來針對梁老師所提的,「超徵預算為何沒有剩餘」、「政府持續超徵有沒有放入明年的預算」;我不確定老師有沒有別的問題要納入,老師有沒有補充?
謝謝。
如果吳老師等一下發言完畢的話,如果方便的話,我們請財政部先把他們完整的脈絡先說明一次,因為其實片斷的說明,這樣最容易出現疑義。
如果黃老師的「超徵」定義……我們發現這個議題裡面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大家對於「超徵」的定義有一點疑惑,如果黃老師的「超徵」定義我們沒有釐清,黃老師就離開的話,變成黃老師的問題就變成沒有辦法回答,因此主持團隊才會覺得先幫黃老師釐清一下超徵的定義。
我解釋一下,因為黃老師等一下馬上就要離開了,我怕等一下報告到一半黃老師就離開,先聽我講完好嗎?謝謝。
請吳老師先發言……
要不要請財政部或國庫署,有沒有同仁來確認一下黃老師的定義,與你們的定義是不是一樣的?
所以你們是針對這個項目?
我想瞭解一下老師,剛剛的論述裡面,您的定義一樣是這一段是超徵嗎?
就我們這邊瞭解,所謂超徵的定義,是我們在決算,就今年最後收到稅收的時候,我們跟原來預估會收到的稅收,如果有比較多,我們叫「超徵」,這一段叫「超徵」。
只是說我們到了年底,我們確實收到稅以後,政府也確實花了錢以後,我們會發現有一個決算數,決算數跟預算數是一定會有差異的,大家應該都可以理解,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所以決算數、預算數是一定有差的。
就是老師所謂的「超徵」定義大概是什麼呢?就我們目前跟財政部瞭解的狀況,這是我們國家的歲出跟國家的歲入,這個是我們預算數,也就是我們估預算的時候,我們預計這個國家明年會花這麼多錢,但是可能只有收到這樣的稅收,這只是一個舉例,當然有可能預估的稅收是很高的,這邊是比較少的,這個都有可能。
等一下,不好意思,老師剛才有提到關於內容的部分,那個是我們本來要處理的部分,但是因為老師等一下要先走,所以我們想要先理解一下。
比較沒有辦法,那原因是因為……
附議者如果要參加的話,我們有一個sli.do,sli.do是在網路上。
對,聲音的話會有麥克風放在桌上,左聲道是一組、右邊道是一組,所以各位回去的時候,你只要把麥克風的一邊拔掉就聽到一組的討論,另外一邊拔掉是另外一組的討論,我們會這樣子處理。
直播的時候,我們攝影機會分兩個攝影機。
全部兩組是討論同樣的議題。
之前我們也有經驗是,我們大場的時候,其實發言的狀況、氣氛跟小場時,大家在小桌裡面用比較閒聊的方式來談論這個議題時,這個風氣跟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有更多可以彼此交心,或是更多詳細對話跟交流。
我稍微說明一下好了,因為我是助理主持人雨蒼,之前我們規劃過不少次類似這樣的會議,就我們的經驗,如果我們今天大場的時候,事實上大家說的話是壓縮的,比如您說的話是比較多的,那可能會代表同一時間能夠發表的,都只有一個人,所以同樣的時間只有一個大場的話,大家發言的機會跟次數其實會比分成兩個小組各自都有機會發言的這個發言量會減少一半,所以我們才會去規劃分成兩組。
要不要把投影片也做成字卡,放在桌上讓大家貼便利貼。
懂,因為前面已經定義過超徵,也定義過差短,他就可以理解。
聽不懂。
我只是在想他們看的新聞稿會不會一望即知出現誤會,就是有沒有修改新聞稿的部分。
我覺得不太ok,可以的話,還是要說這個東西公布在哪裡、長什麼樣子,我們這一個月份的檢討是長這樣子,大家對於這一份檢討有沒有看不懂或者是需要我們解釋的地方。
我們要檢討一下,為何不能預測未來(笑)。
另外,我們上次有開發報稅系統,像報稅系統裡面的試算或者是運算,如果可以的話,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從裡面抽出來做一個線上版,試算也許也是一個方式。
如果跳出來的結果是違反哪一個函釋,如果真的有問題的話,就是去行政法院或者是訴願之類的,那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參考。
下面那個是勞基法的掃描器,你只要回答幾個問題、行業是什麼之類的,就幫你處理,基本上開發者跟政府機關合作很久,然後把所有的函釋通通找主要,要懂函釋的人跟他講,判斷成是數位化之後,就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如果大家有意願的話,也許財政部之後可以用這一種方式來瞭解,函釋九千多人也可以用這一個方式來簡化,並瞭解這一個東西是不是可以的,也就是政府的報稅是不是合理的,大家也會比較知道。
關於函釋很複雜的問題,之前在一例一休案的時候,有人做了修法計算,也你只要想你的薪水多少,其實他就幫你算出一個東西。
可惜,如果影片可以公開給大家看,可能很多補習班都收掉了。
這一次會直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