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個社群的文化是建立在多數人不袖手旁觀、有多少人願意只對建設性的部分提出回應,然後慢慢很神奇,同溫層就打破了,就會發現不來鬧跟真正分享自己的感受,因此就會給他他想要的回應,因此這樣子在面對。不管各位處於怎麼樣的弱勢,這樣子其實都是適用的。
但是,當你能夠處理好自己心理不舒服的地方,然後很認真回那有建設性一、兩個字的時候,不管是攻擊你的性別、年齡或者是什麼之類的,他就會慢慢學到——不只他——所有看到的人就會慢慢學習說原來只有提出建設性的東西,才能獲得回應,他要的只是這一個回應而已。
可是,網路上字跟圖就是假的,所以過了之後,因此他其實並沒有真正滿足社交上的需求,所以隔天醒來之後,起來很空虛,然後繼續去迎戰,所以小孩通常就會這樣慢慢養成的。
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我發現在網路上,大家都覺得要先惹怒別人,才能得到回應。可是為什麼要得到回應?很多時候是在真實的世界,他沒有得到真正的人際之間的擁抱、人際之間良好的朋友關係,所以覺得很空虛,覺得很空虛就是上網,然後隨便打幾個很不高興的字,就會覺得有人理他了,他稍微在人際上有一點互動。
所以,我一直以來會有一個習慣,也就是我的愛好,就是「擁抱小白」。「擁抱小白」是什麼意思?就是碰到網路上可能有一些人講話就是讓你不舒服的時候,我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我自己先深呼吸,去聽個音樂、做瑜珈,然後花個一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一下,冷靜下來之後,發現他講的十句話裡面,可能有一句話其實是有建設性的,他之前的九句話是造成某種感覺,你就不要理他這九句話就好了,那就很認真去回那一句話。
但是,如果你感覺到被傷害,也就是會有酸痛跟酸麻的地方,所以這個時候,當然很多朋友的反映是馬上吐槽回去、貼個什麼貓咪的圖,或貼個草泥馬之類的圖,就是有各種各樣的貼圖可以反映,可是這樣子並沒有什麼好處,因為這樣感受到不舒服,也希望對方可以感受到不舒服,但是這個是有外部性的,也就是別人看到你們講話都很不舒服(笑),所以這個東西事實上是會外溢的,一直到你跟對方兩個人都無所謂了,別人還是繼續不舒服下去。
這樣子其實滿有意思的,我在十幾年前看到的時候,其實是會有一點不舒服,但是後來發現這個不舒服有一點像是「精神按摩」。什麼是「精神按摩」?你看到的時候,那個不舒服的地方,其實就有一點像按摩時的酸痛,因為你已經好好面對自己、想過這整件事有任何狀況出現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本來就是這樣的話,其實看到什麼字,其實不可能傷害你,就是螢幕上的字而已。
好比我現在在Facebook上,我隨便找我的名字,我每天這樣找起來,大概會有三、四則是在講我做的政策,大概有兩、三則是給我一些建議的,但是一定有兩、三則一定攻擊我的外表或者是性別。
所以,不管是跨性別、種族、年齡或者是其他東西,可能各位因為學生的身份,所以對學校比較沒有議程設定權等等的各種各樣弱勢,都是給我們算是修行的方法。
這個是非常好的問題,我們有一個概念是多元交織(Intersectionality),這是什麼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強勢的部分,也有自己弱勢的部分,如果每一個人都以自己強勢的部分,然後去做一些零和的競爭,試著要壓倒別人之類的,這樣的結果,中間的社會連帶會越來越疏遠,大家都試著壓過別人;反過來,每一個人其實都有自己比較弱勢的部分,也就是比較容易被嘲笑或欺負的部分,如果能夠用這樣的部分,在自己弱勢的經驗去同理你在強勢、而別人在弱勢的經驗,你就可能跟別人建立一種連帶。
已經有開始非常多的題目了,我們就快速處理。首先有高達四十六票的朋友問的。
我相信大家都有手機,如果網路連不到或什麼狀況,其實還是可以隨手舉手提問,如果不舉手馬上開始講話的話,我也會接受問題。
這個是我一開始提的,有五十個人讚,表示至少有五十個人在上。
第二,為什麼要一開始開放這個的原因是,我並沒有一定要講什麼,我要講什麼,是由大家來決定的,這樣ok嗎?好,那就當作處理完了(笑)。
第一,是看直播還是有必要的,因為如果你不是看直播,而是看錄影,你在sli.do上問問題,我就沒有機會回答了。
這是兩個具體回應:
我自己進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分享議程設定權,什麼意思?就是讓政府到底要討論什麼這一件事,在還沒有一個既定立場的時候,先讓大家來幫忙,分享大家的感受、大家手上的事實,所以我很高興分享感受跟事實。
我們在政治上或者是公共行政上是最難分享的權利,因為議程設定權是我開這一場會,到底要講什麼?先有一個PPT,已經寫好九十五頁,我講完九十五頁之後大家來發問,然後就一個個發問,這個是現行的做法。
然後,最好有直播,這是因為我希望線上的觀眾、看直播的觀眾以及在現場的觀眾有一樣的參與權,什麼是參與權?也就是議程設定的權利。
但是技術上這邊也是跟大家講一下,我所有的演講其實都是開放,至少講完之後錄影會上傳。
這一個問題,雖然我號稱有問必答,事實上我是答不出來,我怎麼會知道(笑)。
這裡的場數應該是固定要修的場數。
有一些是屬於程序問題,好比有一位朋友說在第二線場的直播是沒有聲音的,而且畫面比較小,所以希望有聽到這個的技術人員能夠適時排除這一個狀況,或者是沒有辦法排除狀況的話,看要不要來大廳這邊坐走道或之類的,我們處理完這一個程序問題之後,我們就來看一下目前最高票十九票的朋友。
我覺得剛剛校長講得很好,如果我現在問誰要舉手發問之類的,通常沒有很多人會舉手,可是滑手機,沒有人知道是你問的問題,雖然這一個board可以具名跟匿名,通常我們以前如果具名就是完全沒有人會提任何問題,所以我今天開成匿名的,如果大家手機直接放上去,然後直接收入slido.com及301之後,我保證任何時候只要有人有問題,我本來的PPT其實就不用講了,我就用大家按讚數最多的來處理。
剛才其實在致詞的時候,已經在線上聊開了,如果大家有手機的話,其實現在可以連到slido.com,它會要求你輸入一個聊天室的號碼,號碼就是今天的日期,也就是「301」,輸入之後會進入一個界面。
📗 感謝各部會協調整合,教育部已同意讓電競技藝納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四條第一項第八款「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的適用範圍,並以教育部為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 也就是說,電子競技將等同於圍棋、紙牌遊戲等智力活動,適用「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之各項獎勵優惠措施,包括利息補貼及優惠融資等。
📗 針對電子競技納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後,現有可能提供的資源及其影響評估,教育部體育署也已初步盤點確認,內容如上。
如果都沒有問題的話,還是一個小時結束,到這邊結束,謝謝大家。
文化部的意見我會綜整,有要追加的話,也歡迎在十天內提出。
因為教育部有十天的時間提供他們的意見,所以希望至少有一個初步的狀況,這個就跟之前我們3次協調會的逐字稿一樣,之後會亮綠燈跟橘燈的區域,請文化部提供。
如果沒有太多問題的話,具體放到不管是第8款或者第15款,或者其他別款,但是放在任何一個,這個就請教育部這邊最好能夠在十天內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不一定要變成核定的版本。
這邊都可以做逐字紀錄,大家可以編輯十天,如果編輯的過程中,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話,就邀經濟部來看,等於這一場會議一開完,經濟部的朋友們會收到我們今天討論的過程,(經濟部)大家就會跟(在座)大家一樣有十天的機會對於這整個討論過程的意見,如果經濟部覺得需要跟利益關係人再作一次座談,或者甚至他們以上我們講的都不對,他們要提出一套講法,會請經濟部的朋友們提出要求;反過來,他們認為是補充說明,我們就把補充說明一併列在會議紀錄的十天公開版本裡。這樣文化部可以嗎?
也就是適用哪一些部分、哪一些不適用。
瞭解,他們未來面臨的,橋牌或者是圍棋協會也都面臨,也就是他們註冊的時候,就要很清楚講是要按照新的規則。
(笑)對,上班打。這邊是不無疑義,因為這邊用的是體育活動說法。其他4跟5都沒有講到體育,看起來是直接適用;這個是我的理解,不一定是對的。
簡單來講,推廣事業單位推廣電競社開始打電競這一件事,是否適用?
所以是第26條第1項會按照實際協會目前的宗旨去做個案的認定,第2項的部分,我們說是在辦法層次去配套,第3項的部分是講體育活動,並不是講智育及競技活動,也許這邊不適用,因為寫明了「體育活動」;或者也是自動適用?
意思是:只要協會這邊被內政部認定的時候,沒有排除掉你們是有體育宗旨,這邊認定完成了,協會並沒有被排除適用別的原因;相反的,如果當時被認定的是已經不含這個宗旨,這邊就要做什麼?
但是是智育運動或電競運動,並不是體育運動。我一直在把體育拆開來講。
但是並不是體育賽事,我們一直講是智育賽事之類的。
第二件事,因為第26條之1中特別寫了「體育團體」,「體育團體」的定義是在第3條所寫出來的,因此這邊要講的是,以「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定義來講的「體育團體」比較廣的包含圍棋協會及其他前面任何被認定是在裡面的運動,也自然是體育團體——即使大家知道不是體育——所以是解釋上讓人家混亂之處。
綜整您的意思,因為第26條裡面,我們可以理解第2項其實是目前很難適用在電競,其實嚴格來講也很難適用在橋牌,所以這一些比較是紙牌遊戲類的都很難適用,並不是設計給智力運動的,所以這一件事會要調整,這邊的意思是認定已經做完了,是可以配合調整,因為這個是辦法層級的事情。
我是在不懂相關法律的情況下講的,我可能講的是違法的,所以要請法規會或者是其他同仁協助。
這標題就不適用,除非意思是「體育跟運動」。如果意思是「體育型的運動」,按照剛剛的運動,不管有人叫智力或者是靜態或者是別的,不可能是體育運動,因此這個是為什麼我說如果變成進15條的話,可能要再寫一個實施辦法的原因。
講的是「教育部體育署辦理營利事業捐贈體育運動發展事項費用列支實施辦法」?
表示經濟部管籃球場,好比大型器材或者是籃框之類的,但是跟你們日常活動有沒有聯繫?
右邊說的,是經濟部管的是像那一顆籃球放在我們面前,他們管的是籃球放在籃球場上,人進去之後發生的事情,當然我們不能說這兩個有沒有因果關聯,還是會有因果關聯,為什麼會說經濟部的角色,好比像國內一些大的電競賽事不是玩經濟部所扶植出來國產的遊戲?你們之前有比較系統想過?或者有沒有跟經濟部直接對話過?
對,我們當時只是說是否為技藝、文化或運動,還沒有提到數位遊戲。
你的具體建議是再約一次有經濟部的人出現?
沒問題。
電競既是一種技藝文化,也是一門產業,這個都沒有人否認。至於是不是運動,我們正在討論,所以本來就是位於這三個部會交錯的地方,並不是哪一個部會認了某一個部分之後,另外兩個部會不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