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去年TEDxTaipei有聽到你的演講。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敝姓許,我現在在建設公司服務,剛剛給您的名片上有提到我是來自青年商會,我們分會在汐止地區明年是第十年,這五年在汐止地區有一些公益的活動。
-
像之前有做過捐血活動,號召汐止地區,每一年3月會做一次,我們會再做兒童的公益及老人的公益,像老人送餐在端午節,拜訪一些弱勢家庭。
-
我們每一年5月會剛好跟當地的里長,他們每個禮拜都會有老人共餐的活動,也會跟端午節一起合辦,我們提供粽子可以給出門比較貧窮、辛苦的家庭,可以有一些食物及物資。
-
其實我們也瞭解到在照顧老人的時候,可以出門的老人都算是狀況比較好的,所以也會拜訪,我們當時有提供按摩或者是衛照給老人家,也有拜訪這樣的弱勢家庭,他們在汐止地區比較有名也比較辛苦。
-
我特別提這一間,可能因為近親的關係,所以導致四個子女只有一位是正常的,我們希望可以做更多公益相關的活動,跟企業或者是跟永續經營來說是還不到那個層級的,因為我們是自己掏腰包來做服務,我們也有跟里長、議員及區長合作,我們希望提供的服務可以比較永續經營,也想跟政委請教。
-
像汐止地區我們這樣的團隊或者是比較在地,但很貼近民眾第一線去做公益的團體其實滿多的,像有教會,把會學壞的小朋友聚集在一起,並不會跑不見,可以確保他們不會走向岔路。
-
他們跟區長與黃昏果菜市場合作,也就是賣不出去的蔬果可以留給他們,我把很多問題都扯在一起,可能扯不清。
-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想要多做更多更深入的,有沒有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把這個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可以永續經營下去,並把它做得更好,想要跟政委您請教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的?
-
又或者是剛剛提到的教會團體,他們跟果菜市場合作,他們也希望可以像在台北提到,也就是 家樂福有做,也希望可以接洽,不知道這方面的資源是不是也可以引薦?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合作,當然也是要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可以讓家樂福更願意跟我們合作?
-
結合宗教的力量,然後去做社區老人的關懷,但是在過程中也許也讓這一些長輩有一些勞動參與或者至少是情感上的交流,我們確實之前有一個叫做「好牧人全人關顧協會」,還有他們的老人共餐的這個部分,是跟食物不要浪費的組織去做活動,也不是完全免費,他們是有一定的營收,經營到現在成立一個公司,是由控股協會去控制這一家公司,然後確保這一家公司的使命,不會逸脫公益的使命,這個算是滿新的經營方式,以前都是大公司開一家NPO,但是沒有聽過一家大協會開一家公司。
-
內政部對於人民團體對協會有一個試辦的規則,只要你的章程跟公益使命與協會是扣合的,你的財務報表、公益責信與協會是一起公布的,在經濟部已經有的資源共識平台上,你的章程、公益報告書等等都主動公開,讓我們看到協會對這一個公司,不管未來怎麼增資,它都是保有控制權,不會變成洗錢管道的話,我們就允許這樣協會、控股公司新型態的設立。
-
像好牧人的例子可以多看一下,因為他們先有社區共同的信仰體系或至少是一個互相照顧的體系,可以長出一些拿來當服務或者是產品的部分,但是大部分的部分是非營利的部分,所以他們就是就有商業模式的部分,可能切出來讓公司去做經營。但是公司的利潤,還是回饋到這個協會去,所以我想這個模式臺灣還不多,因為才剛開始試辦,這個是可以參考,或者是造訪一下好牧人或者是網路上的訊息,我覺得這個都是一個可能性。
-
我們以前好像是整個NPO轉型成永續經濟發展的模式,有一些不一定有商業模式,有些不適合硬轉,硬轉也不會成功,所以有些是以捐獻為主,或者是社區服務接一些案子為主,但是有永續經營模式很需要專業管理人、市場營運的專業者進來,當他們進來的時候,就要瞭解到這一家公司的章程是先為公益服務,賺錢也是為了公益服務,等於瞭解到這一件事再進來,然後是用商業的手段去進行永續的經營。這個是一種,也就是協會控股公司。
-
比較常看到的是後壁仕安社區合作社,因為2001年修法之後不一定是合作社歸合作社,勞動歸勞動、消費歸消費、信用歸信用等等,但是現在有社區型態、多角化的這種合作社,這也是一種可能性,每個人雖然入股的程度不同,但是大家一人一票,雖然在這裡面也有一種傳統上社區發展協會或者是里長所扮演的這一種組織工作,所以如果你去找社區合作社或者是勞動合作社,又或者是服務合作社的話,會找到相當多也是在最近三、四年臺灣冒出來的這一種例子,這個也是滿有幫助,目的也是永續經營,而是透過大家的參與。
-
像之前協會或者是對於底下的公司還是有一些專業的服務者在參與,他們為社區服務,合作社比較是所有社區的參與者一起建立,等於都是股東、社員,所以這還是有一點差別,但是這兩種我覺得還是都可以參考。
-
合作社是各個地區都有?
-
每個地區都有合作社,我們講的是這一種社區共同需要所組成的,像我們最近在社創登錄上,如果輸入合作社的話,可以找到一些例子。
-
其實相關的這一些社創,我們有一個登錄,也就是「se.pdis.tw」,在這邊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活動,或者是目前已經登記在做的事,如果是用合作社去找的話,就可以找到台南市後壁仕安合作社,這個做的事就跟你剛剛所說的非常像,包含共餐、培力、關懷學童、急難救助的部分,也開始找出對外打的一些商品或者是服務,這個是合作社的部分。
-
但是也有剛剛講到的公司型態,公司型態好比像剛剛講到的那一家,也就是「愛蔓延」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這邊講的概念也有一點像,也就是社區共餐、托老中心、就業機會之類的,但是「愛蔓延」的章程就直接貼在這邊,所以這邊很有意思,已經講了說他的章程就是為了閉鎖型用來完成這一些工業目的,然後有特別盈餘公基,因為是閉鎖型,控股協會是好牧人全人關護協會,而好牧人全人關護協會又做這一些事,這一些事有商業模式的人來這裡做,沒有的當然還是在這裡做,有一點像這樣,這一些網站上都有,都可以參考。
-
這個是我們可以去努力的方向。
-
如果我們現在做的事是很沒有系統性,我們是看地方上需要什麼。
-
對,需求反映。
-
這樣的東西如何把它延伸、發展成很好可以永續的商業模式?有輔導的方式或者是讓我們去做發想?
-
就是社會創新的一些學程?當然我們在這邊一直都有活動,其實社創基地一直都有類似的活動,但是如果是特別針對你們這一個case,其實剛剛「se.pdis.tw」上面的右下角有一個諮詢輔導,你按一個紅色的愛心,也就是社會創新,右上角是現有的資源,右下角是諮詢輔導,所以其實是會按照你的需求量身打造,然後邀一些mentor,等於幫助大家去做一個規劃。
-
這裡面可能要比較詳細,你要的是方案設計,又或者是經營管理,還有你的短期之內想要做到什麼事,因為你目前已經有一個協會,所以你就是先用你的協會來作為這個身分,填了之後再回來這個諮詢服務,這一些當然都是免費的。
-
這個協會是四大社團,所以如果要按照剛剛協會去成立控股公司的話,可能章程上沒有辦法抵觸。
-
當然,一定是本來的一部分。
-
現在青商會有一個永續經營發展的想法。
-
就是促進SDGs。
-
-
我們想說從裡面找一些目標是符合汐止地區的弱勢族群。
-
很好。如果你們自己的章程裡面有要自己做這一些事,你從裡面切出來做就比較容易,如果沒有的話,那就去改青商會的章程(笑)。好牧人真的是改了章程,為了設這個社會企業被控股的這個公司,他本來做的事有一點不對齊,就把章程加進去。
-
可能章程裡面也有其他的目標,但是有服務社區?
-
對。就是特別把這一件事加到章程裡面去。
-
瞭解。
-
如果像我們要開始往這一方面走,當然除了學程之外,是不是也有跟我們同樣在做社區發展的組織。
-
就是一個個打電話拜訪,你在這邊的登記名單上,你用社區或者是什麼找的話,你就會找到大量這一種也在做社區發展的組織。我隨便找就找到嘉義、新竹、桃園各種地方,像台南都有,你就約一個時間參訪,不需要經過我們,打個電話就好了。
-
瞭解。
-
像汐止地區最近區長想要跟社會科做家庭有急難變故,然後有提供便當,像他們提供便當是採用當地社區的人來募捐。我覺得做這一件事是很好,但是我在想有沒有辦法可以做這一件事時,利潤可以回饋回這一個計畫,然後又可以讓更多人可以用到,又或者是……
-
這個是常規性或是一次性?
-
是從半年前開始,然後想要變成常規性的。
-
OK,因為我還沒有看過這個計畫,它有名字嗎?
-
汐止區的區長。那時候是社會科有詢問我們是不是願意再贊助這個計畫。
-
這種好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好像有做過,也就是公益送餐募款做得滿久的題目,我知道他有做,你講的這一個形式我一下子想不起來,也許可以問看看弘道的人。
-
這個問題我想了一下,社會科去請託這一些便當店,跟民眾募款並完成這一件事。
-
有一點像代用咖啡的做法。
-
可以把募款民眾放大的時候,可以服務的是不是還有其他地區?
-
是,這個很適合用類似群眾募資的方法來做,你用群募平台,你的號召可以瞭解受捐助人的生活,或者是有一些互動的方式之類的。
-
目前受贈者是由社會科來認定,針對這個計畫是這樣,如果我們自己要做群眾募資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確認是不是有這樣的需求,是不是會變成資源……
-
……過度集中或者是不平均分配?
-
-
確實有可能。
-
我們跟群眾募資的時候,我們會擔心我們做這一件事,人家是不是會信任我們?
-
對,有責信的問題。
-
所以如果要把這個計畫做好的話,什麼樣比較好的建議或者是想法?
-
一個是你們的品牌還算不錯,大家覺得青商會已經存在很久了,不會一下子不見,所以這個跟一般NPO責信,最重要是存在夠久、有足夠久的社會關係,這個應該是自動符合的。
-
你剛剛care是如何捐到剛剛好,而不要超過,我覺得這個並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社會企業就是在做這一種NPO間互相支援的這一件事,像有很多物資分配的平台,這個衛福部自己也有做,還有「愛物資」,就是做線上的accountability,我要捐多少物資,讓社福來申請,真的捐太多或者是這個錢要買這個,買那個已經滿了,可以倒流到別的,也可以去別的地方。
-
我覺得你跟愛物資聊一下不會有壞處,就是讓他們知道你們目前實際的需求,看有沒有可能一起做的方法,如果沒有的話,至少也知道該跟哪一些人去問,因為他們做這個已經一陣子,他們也是在新莊,不是非常遠,也可以彼此瞭解一下。是「Igoods」。
-
其實我看社企流上面的資訊,我們是小打小鬧,沒有很重大的理想,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有沒有效果),其實會取決於一開始我們的目標訂在哪裡,我們想要做的是社區發展,也就是消滅貧窮。
-
可以找到七個人part-time每一個禮拜花一天做,比你拼死拼活做,並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同意這個訊息,大家加起來比你幾個人在那邊爆肝來得好。
-
每一項服務一年一次,也許三、四年,不知道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
要看你要花多少時間,是要全職跑來做這一件事,是需要商業模式,但是如果是商會的人,真的是每一年捐三、四天的時間,可能變成每個月捐個一、兩天的時間,commitment就變多了,我的建議是量力而為,你講什麼要比較清楚,找到在這個區域,像里長願意信任你們、區長願意信任你們,社會科願意信任你們,你們的目的並不是重視你們做,而是給社會創新團隊,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可信度,由於年紀比較相近,有接頭,因此是在地發聲的連結的管道,這樣也很好,不一定要自己做。
-
我們做過幾項活動,我們提供衛教的按摩團隊,跟社會企業的屬性比較類似,他是其中一位成員自己開公司,然後去培訓二度就業婦女、失婚婦女,還有家庭有問題的小朋友,確認他們想不想成為按摩師,然後讓他們可以有經濟上的收入。
-
像他們這樣的公司,有沒有可以去獲得比較多的關注或者是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
-
獲得誰的關注?
-
就是讓目標客戶可以認識到社會有這樣的公司,雖然你獲得了服務,但是你要花錢,才能幫助。
-
做傳播的社會企業,社企流、NPOst也是,還有很多這一種講故事的社會企業,他們永遠都缺題材,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去認識他們,大家一起做一個專題、報導。
-
我們在se.pdis.tw右上角特別講一些文化部村落再生、農委會青年返鄉,中小處也有一些,勞動力發展署,我們在這上面都有承辦人的電話,你就可以打電話去問,如果沒有對齊的地方,你就問說是不是覺得哪一個人更合適之類的,就可以找到至少在部會這邊願意一起來做promotion的管道,如果民間、自媒體更多。
-
只要一個梗對了,其他社群就幫你傳播,也不需要很制式的合作,你只要覺得很好,大家幫你傳就好了。
-
我們有一個活動是兒童公益,我們一直覺得做得不夠好,當初辦一個園遊會,園遊會的收入在三年前的活動(時間)剛好是小燈泡的時候,那一次的園遊會是請他們家屬來,因為那時很恐慌自己的小朋友走在路上會被攻擊,我們在那一場活動希望可以搭配溫暖。
-
後來延續這樣的活動而延伸了兩年,好像只是請清寒家庭的小朋友來玩,好像沒有讓他們得到東西,好比像實質的幫助,他們透過社會科發邀請函給這一些家庭,他們來玩一天,然後回去,他們的人生還是一樣,雖然讓他們有一些放鬆的感覺,但是對於他們現實狀況……
-
就是所謂的能力建構的事情。
-
對。我們一直在檢討這個做法對不對,如果邀了很多廠商來,然後他們要付一些費用並且在這邊營業,我們再把這個錢捐給可能需要幫助的社福團體,我記得那時是善募(音譯)基金會,今年的團我忘記是誰。
-
這樣的方式是比較好的呢?或者是不要算園遊會,政府需要去宣導什麼?又或者是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把一些好的東西帶給小朋友?
-
來的都是幾歲到幾歲?
-
大概都是國中以下。
-
就是國中到高中?
-
-
家長一起來?
-
-
你們有沒有做過訪談或者是其他方式?
-
沒有。
-
通常這一類的社區活動,利害關係人參與到最後是最重要的,你示範辦這一、兩次,我們看到額比較成功的是受惠的朋友們自己發想跟決定方向,慢慢的主辦人變成是引導者的角色。
-
像這個地方是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一開始也有一個藍圖,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就是被這一些社會創業者帶著走,所以大家做出來的集體決定,像如何開餐廳及到這邊聊天,都是五次的工作坊,如果沒有實際上問大家想法的話,就跟另外一個公部門朝九晚五的育成中心是一樣的,骨架不是壞事,但是裡面實際的肉是需要一起來填的,我可能沒有辦法代替社會科或者是這些家長來告訴你。
-
我應該更瞭解。
-
多花一些時間先相處。
-
像我們請社會科去邀請,活動當天,因為我們也有邀請國中小的朋友一起來,所以很難去支持這樣的家庭,而且當場邀請他們聊天的時候,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一點尷尬?
-
就是你的第一關不知道要怎麼建立,第一個可能性是回去社會科,因為社會科對這一方面是有相當深的專業,所以我們通常的做法是,第一個面試的人並不是這一些人,而是負責管跟這些人相處的那一位社工——可能是科長或者是組長——從那邊滾動出去,並不是第一次就隨便找碰過的一個人聊,還是跟做行政的先進一步瞭解。
-
你的態度可以非常開放,我們想要弄得更好,想要多聽第一線公務員、利害關係人的意見,不知道之前有沒有什麼想法,我們約一個時間就開始貼便利貼,把想法貼出來。
-
我想這是我們未來去努力的方向。
-
活動當天我們不知道誰是弱勢家庭,但是我們在汐止地區會碰到比較灰心的事,我們辦活動的時候,他們都會覺得我們辦活動是有吃、有得拿,就會希望過來多拿一些東西,變成好像有一種我們在灑錢,但是錢不知道真的有沒有放到需要的人的身上,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辦比較好。
-
不過反過來講,他們要找到你們,也是一年以後,所以你們沒有關係資本累積的地方,我們在這邊之所以office hour是因為之前每一個office hour(逐字稿)在網路上公開,你知道我們今天談到一個程度,你接下來的問題、某個禮拜三又可以回來,是這樣一種長期的關係。
-
如果你沒有跟有長期關係的,不管是長照據點、里長或者是某個錨點有長期信任關係的話,本來跟你就是一次性關係,你沒有辦法期待他有什麼別的,說真的,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往長期關係的方向走,不一定都要你們做,你們可以找到里長也好、社會科也好、誰也好的那一個錨點,你們說很願意多做一些commitment,不可能都是你們做,但是你們想要多瞭解一下利害關係人,要用這個方式去接觸,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很感動,因為你們年輕人很不容易有這樣的想法。
-
像跟我們建立老人共餐的里長,我們跟他合作這個活動是四年,地區都是在他的轄區,我們今年有討論是不是要改一下方式,也就是我們沒有提供食物,但是我們提供衛教,老人家可能要常常量血壓或者是健康上的資訊,但是里長那邊的反映是,居民們希望的是……
-
物資是比較迫切的需求,衛教沒有那麼迫切?
-
對,他們對於物資的需求會比較高,如果沒有提供粽子,他們可能就不會出現。
-
理解,所以你可以粽子加衛教,但是不能只有衛教沒有粽子。
-
對,這是。
-
確實,挑這個節日辦而沒有粽子,我聽起來也覺得說不過去。
-
是不是在服務地區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一定要給很多東西才能去做?
-
因為那是一種類似見面禮,他來表示你有一些commitment,就是有誠意的,見面三分情的感覺,但如果你已經有長期的互信關係,也許不需要這個。
-
但是就像我剛剛所說的,對大家來講,一年才見到你們一次,不然要怎樣,對不對?我怎麼知道你明年會在哪裡?
-
所以這一種交易性質的關係,在一次性的情況之下真的就會變成這樣;但是如果願意長期陪伴社區的話,地方的社會局、衛福部社家署社工司有一些資源,他們還會專門拍15分鐘的微電影,也就是女兒跟媽媽交換靈魂,就開始進入社區發展協會(的影片),然後一起去規劃活動的部分,我覺得這一些短片都是在展示有哪一些可能性,不是在汐止就找里長說全部要照抄,大家一起來看這一件事,可以造成大家不同的想像。
-
在社家署有一個網站叫做「溫暖微光」,也就是剛才所講的這一些發展到完整的社會企業跟社區的互相關係,就是讓你在不管是排參訪、做個案研究時,你有一些比較完整的脈絡,所以如果到「溫暖微光」的話,就可以看到大家做不同的題目,就會講早期怎麼做、什麼時候創立的、具體如何去凝聚社區等等的做法。
-
你們排參訪或現在很流行叫「小旅行」,這也是一個可能性,有開「小旅行」的就會放在社家署的網站上,你們做的跟社家署做的調性滿符合的。
-
社家署?
-
衛福部的「社會及家庭署」。負責老人或者是身心障礙者這一些家庭支持的相關業務,所以是中央裡面的業務。
-
當然很多還是跟地方政府合作,只是因為會綜整,會一次看到全臺灣的案例,所以會挑一些比較讓人看了可以知道原來可以這樣做的傳播素材,這個也許可以跟里長一起看,想一下有什麼想法。
-
上次青商會會辦一些淨灘的活動,因為我們大概是有一百五十幾個分會,也是滿接近第一線,總會號召我們去擦亮每一個轉角的鏡子,降低車禍的發生。
-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樣的平台是可以讓其他人一起加入並且做有意義的活動,像淨灘的時候會公布,然後當地的居民也可以一起來參與,又或者是對於淨灘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來參與。
-
你們沒有FB或者是IG或者是LINA @的管道?
-
我們的社群基本上也很少用。
-
如果你們很少用的話,現在大家意見轉傳,大家都會很願意傳,但是如果你們一開始的訊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出現,只是比較紙本或者是新聞稿的話,確實主流媒體就找中央社幫你發稿子就是了,那個是主流媒體的受眾,並不會是社群媒體的受眾。
-
可是現在社群媒體的發散速度還滿快,成本其實也……
-
是,就是可以考慮專門找這一種幫忙說故事的團隊,像我們的新南向就跑去找了「臺灣吧」做東南亞移工,或者是移工教育,也有另外一個NPO叫做「one-forty」去拍視覺故事的東西,像社企流本身也很厲害。
-
我覺得你可以找某個夥伴,他的調性跟你比較接近,他也許就是專門做社群營造的部分,營造到一個程度了,自然大家就會覺得就像我看到社企流的時候,我就會想要轉貼一樣,大概到那個程度就會比較容易。
-
如果你們自己在社群媒體上沒有presence的話,大概真的是發新聞稿給地方的報社或者是中央社。
-
目前我們的狀況是,可能青商會有在自己的臉書,但是看到的基本上也許是我們這一群人。
-
因為我們要會傳,必須要你看到馬上有一些行動可以做,然後你做的時候,會覺得我樂意讓我的朋友看到我在做這一件事,我覺得很酷,還有可以自己在上面加很多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一個tag,像「冰桶挑戰」或者是「Me Too」,沒有誰控制他,自己可以衍生做很多事。
-
青商會的訊息能夠往這方面調整,大家比較願意自己在上面再加這一些梗,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梗,那大概沒有辦法,那可能連分會看到都不想傳,那也不能說服別的。
-
傳上出去之後,只有十個讚,沒什麼用。
-
事實上還不如不po,因為FB會調低你的狀態,如果連續po好幾個都沒有回饋的話(笑)。所以我覺得專業社群的小編,這個還是滿重要的,不管是你們分會來做,或者是推薦給總會,又或者是找一個社群夥伴,請他幫你包裝,我覺得這一些都是比較容易把訊息傳出去的。
-
甚至一開始可以練習一些大的,大家已經認識的,而且傳的時候也會轉傳的這一些,也許你可以轉傳他們的,這個是禮上往來,這個是一個可能性。
-
這是我們活動的宣傳,像剛剛提到的募資,可能地方提出來,像弱勢家庭需要的,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讓更多人看到?我們作為一個平台,需要的人提上來,想幫助的人也可以找到這樣的人,目前是有人在做這樣的嗎?
-
像我剛剛講的「愛物資」就是專門做這一個,事實上也不只他們在做,冰桶挑戰,你問一個就可以問到很多人,所以我會建議如果你們是part-time投入的話,你們可以找一些JV,剛好他們有一些campaign,你們也可以做,就結合在一起,先一次、兩次一起辦活動,可能比你們投入人又架一個平台來得容易。
-
瞭解,目前想到的問題大概是這一些。
-
隨時想到再book我的時間。
-
我們分會如果想要來參訪的話,不知道可不可以?
-
直接跟社創約,不用經過我的辦公室,因為社創有一個營運中心,他們也有導覽或者是參訪,或者你們要辦一些活動、講座及說明會,只要不排除大家都可以來參加的,也就是跟SDGs有關聯的,場地都可以借用,直接跟營運中心聯絡就好,謝謝。
-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