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t

  • Home
  • Speakers
  • Speeches
  • 2018-07-18 社創中心 第二十四次 Office Hour

楊涵柔

  • 楊涵柔

    我們經營三個網站,主要都是心理學相關的知識,早年的時候,其實曾經在上面做類似線上心理諮商的服務,因為我們的團隊都是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等等,近期其實做了轉型,也就是不再碰這一塊。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我們曾經在平台上用一個比較變相的方式做,也就是「失戀聊聊」。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不要宣稱有療效就是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對,完全不宣稱,因為這一些人剛好也是樂團主唱、貓奴、咖啡師等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不宣稱應該不會有人找你們?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還是有。我覺得比較麻煩的是,我們並沒有宣稱,但是檢舉人會不斷強調說我們就是在做心理諮商,但是我們並沒有,我們中間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跟衛生局溝通說我們並沒有做這一件事,其實做新創真的不太容易,我們也越來越有影響力,要在這個時間跟他們溝通,我覺得非常耗時耗力。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對,我們是以網路為主的行銷科技公司。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有心理師的證照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我自己沒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公司都沒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外部配合的心理師有的有證照,我們身份是運營平台,我們沒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怎麼查核心理師?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他們在諮商公會都有資料。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都有登錄?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對。但我們做的是知識內容,是賣電子書影片課程這一類的,早期是有試著做「聊聊」。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的意思是有一些人沒有心理師證照,就是心理學家或者是其他?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對,不是人人都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也不一定要心理師才可以做聊聊。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不用,我們要做心理這一塊,但不限於心理師。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就講成是「心理學」?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我的困難不在於未來要怎麼做,我是覺得這一些東西一直來,我非常困擾。7月又希望再釐清,他們甚至在網站上,你看一下作家的部分……他們來到作家列表這裡就會說這一些人在做線上諮商,請我澄清,我必須要跟他們說這一些人是免費專欄作家。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算有做聊聊,只要不要從這個頁面可以去聊就好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我已經怕到不想再做聊聊了,這一件事我也想跟您提的是,我們剛從北京回來,對岸這一塊市場有在做,他們對於臺灣也有這樣的需求,但我已經怕到不想踩線跟與政府周旋這一件事,沒有辦法掌握住這一些機會來做這些事;當然我覺得要做是可以做得很好。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珞瑩

    我們覺得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以我們以前的做法,我們用聊聊去包裝,也是會收到這麼多的公文,這一些部分是不是在心理法可以有重新的定義或者是平台去修改,我太確定。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草案已經擬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我們好像在沙盒裡面走。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以前是通訊診療辦法不放寬。現在已經放了,就是只有精神科醫生可以申請用通訊診療辦法進行診療,但是心理師反而不能自行申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現在通訊診療辦法剛過,配套應該快擬出來了。如果你是精神科醫師,就適用通訊診療辦法,那就請找精神科醫師帶著心理師申請,或許就解套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但是就像你所說的專業還是在諮商師。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諮商師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公平。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其實很快逐字稿會上線,大概十天內會上線,就是「臺灣心理師學會」,他們已經有一個自律原則及草案,他們想問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的通訊軟體、配套有沒有什麼可以推薦的,因為他們也很不想選了一個聊天的軟體,結果那個軟體正在側錄全部的談話,他們就完了,他們主要是來問技術上的輔佐。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以我的理解,應該是通訊診察辦法的配套完成時,就可以先用實驗的方式來申請。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可是等到這個法源修正也會需要一、兩年吧!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說心理師法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目前的爭點我記得是,如果心理師人還是在診所,個案在別的地方,這樣能不能用解釋的方式處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珞瑩

    我們之前其實就是這樣。就是心理師也是在他們自己的診所裡面。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其實當初也沒有說一定不行,就是說「不得任意為之」。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我覺得這個過程是,我們知道他可以了,甚至像我們所說用聊聊的方式,但是有些人不斷檢舉,一直強調就會造成我們的困擾。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比較簡單的方法是,我們直接在好比像中企處有一個沙盒,他們的沙盒會在他們的網站上公佈,去講說這一件事的定性是什麼。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可不可以讓我們真的跑這個沙盒,我們沙盒跑了很久,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知道我們這個案子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是在國發會?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是中企處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好的,我會跟中企處的團隊討論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謝謝,我們等超久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從他們的角度,要從函釋出來、讓一個準則頒布通令各縣市的衛生局,那個和通訊診療辦法的措施是環環相扣。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但是至少不是兩年,而是兩個月,這樣比較快。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解釋可以解決的是,由精神科醫師來申請計劃,然後計劃內包括心理師在診所執業,然後直接跟個案進行溝通。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如果在這個定義上是一個工具提供給心理師做這一件事,這樣其實……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建議你們參考「因應平臺經濟發展法規調適參考原則」,裡面有提到如果你決定服務內容、價碼等,如果決定到一個程度,你就要被課以跟服務提供者相同的責任,以心理師有這一種准入限制的,你沒有辦法滿足,因為你並不是一家診所。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但是如果你是「呼叫小黃」而彼此認識,什麼時候接案、收多少錢等等,多少雙方自行約定,只是像PTT的那一種平台,這樣就可以主張免除服務提供者的責任,所以那個原則是一個確定的原則,我建議你們看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其他方面,你們現在的回函,我看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最後回函是……其實已經沒有聊聊了,只是希望有一個收尾,不要一直過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像這封公文還問到專業問卷檢測的專業在哪裡,如果你對互聯網是懂的,這就是你填一個答案,系統會給你對應結果,這不會收錢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珞瑩

    不是像醫院心理衡鑑的那一種,是自動化的系統問卷。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不起,這一點我站在檢舉人的立場上,會覺得你跟出版社、學校合作的專業是心理學的專業,但是如果是線上問卷的話,「專業」很多人想到的是衡鑑方面的專業。用字上真的有一點模棱兩可。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瞭解,那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覺得字樣可以適當修正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你可以玩玩填填看(呈現網站資料)。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看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這樣子看起來,你說「每日拯救數百人」,這個可能有宣傳療效的意思,有一種解讀是說:如果這數百人沒有來作測驗的話,他就沒救了。我聽起來會有這個意思。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好,我們回去修改。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有一個是宣稱療效,然後再加上專業,所以後面的意思真的是治療效果的意思,這個好像拗不過去。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覺得這個改一下,你把「專業」拿掉,後面好比是寫「每日感動數百人」。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人家檢舉你是因為覺得你宣稱有療效,你可以直接把看起來有療效的地方拿掉,不要讓網頁互動式測驗宣稱有療效。這個部分就大方認錯,可以之前跟之後截圖,把「拯救」改成「感動」。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好,真的是為了行銷。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還是可以行銷,不要有專業療效,只要把字都避掉。我會和中企處沙盒團隊討論,看衛福部的配套一出來,這邊就行文,你們的案子就可以比較早結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心理師法還是要等,至少點對點進行諮詢,你們如果只是純平台,也就是按照剛剛平台經濟的原則來辦理,那樣就解套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楊涵柔

    謝謝。

    Link in context Link
余劼、林穎佑 →
余劼、林穎佑 →

Keyboard shortcuts

j previous section k next section

This site is maintained and operated by PDIS.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e content is releas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CC0 license.

Terms of Service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