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因為有民間人士出席,所以我們會做逐字紀錄,大概有10個工作天的時間,所以之後還可以編修,編修完我們再公開。
-
造成同仁的負擔。
-
不是,應該的,正常都要做的。
-
我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我姓陳,今天很像因為我們之前去年有在林口新創園有辦設計展,所以今天才會被邀請來說明。
-
今年也會有更長的展嗎?
-
有,3天。我們會在林口辦是因為有建數據平台,我們這邊是希望有地方可以來做這樣的活動,因此就剛好可以達到,有一塊新創的項目也是這類的新創,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活動也可以有,也就是有數據資料跟新創的領域,我們就搭在一起發,就是幫新創園來作一些準備。
-
超前布署就是了。
-
我是資策會的林宗禧,主要是做中小企業處的案子,是跟臺灣醫療影像協會合作。另外,我們另外一個團隊是技術組的團隊,這邊主要是協助架構的部分,看整體的架構型態。
-
所以永續大數據那個也跟你們有關係?
-
那是另外一個團隊。
-
謝謝。
-
今天找大家來報告是新世代電子病歷交換,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交換,交換的情境越來越多,早期很簡單,幾乎為了保險,像勞保、健保拿那筆錢,不管是公務、民間,或者是最近在study護照,都有做國際交換,我們過去有EC的架構,沒有用的很好,現在因為國際的架構也在更新了,我們是不是要跟上新的架構,這個是第一個,所以我們稱為現在的交換,也就是推新世代交換的格式,因為知道經濟部也有做一些投資,我們希望整個政府的政策、過去的美意,不要重複跟浪費,像既有的資源互相構想,所以等一下由副座來報告。
-
之前總統盃也都有用兩個卓越團隊也都是用FHIR,就是照護相關,一個是緊急醫療的後送相關。
-
對,他們都很有實際的成效。
-
我大概簡報。
-
我剛剛看了一下簡報,這個簡報也沒有機密?
-
對,沒有問題,大綱請大家參考。就像我們處長所講的,因為大家不見得對這個來龍去脈瞭解,所以我簡單說明一下,我們都知道健保本身就e化很早,他也在開辦第二年就全面線上,不只是e化,而且是線上,主要當然是當時有一個情境,也就是醫療資訊網本身就已經存在了,像資料欄位的標準,其實前面都有。
-
有了這樣很好的健保資料的運用,為何我們還要做電子病歷?其實主要是因為並不是用國際標準,而是自己訂定的一些標準格式、交換的方式,所以後來其實因為這些資料是沒有辦法做、包括簽章跟確認的機制都沒有,所以後來衛福部衛生署在2008年開始實施電子病歷計畫,也就是有不同的經費、一直推到現在。
-
現在整個電子病歷的交換機制是採用HL 7的CDA格式國際標準,推到最近幾年的資訊,其實大部分的資料都有建在索引上,只是從調閱次數來看,相對是比較少的,原因可能有不同的面向,當然有一個是,實際上需要調閱的次數本來就不多,所以我們才用這種分散式的方式放,但是索引集中。
-
我們做的東西,其實大家要用的東西,我們真的沒有提供,這個也有可能,所以在龐處長在規劃的時候,就有做幾個平台轉型的動作,我們增加一些調閱的需求,也就是從民間的角度來思考,並不是政府的部門來交換,最近這一、兩年有一些成績,也就是醫事憑證的行動化,剛剛健保也是這樣做,所以整個機制都可以在虛擬的環境做。
-
跟政委報告一下高醫申請的卡數超過3,000張,幾乎是全部都導入了,並不是做做樣子,連台大都有超過1,500張的量在做。
-
行動化之後的速度也是一樣會變快?
-
一個是這個,另外一個是方便,他們很多人,包括有跟處長講說現在都在講那個,不一定在診間,需要看一些病人的資訊,都可以很快做這些瀏覽的動作。
-
只要有改HIS的能力,跟他的廠商關係比較良好。
-
我簡單講一下情境,先講我們為何會使用少,因為當時的情境是調閱,因為當時電子病歷卡了一個東西,也就是下面這個簽章,因為有簽章的關係,等於是要蓋保證書,調病歷要同意,也就是要求的人、被要求的人都要同意,又要簽章,醫生就會比較謹慎,像現在去醫院調病歷,很多醫院都會再請醫師再看一次有沒有問題,因為不知道你拿去的病歷是要做什麼,是要告你或者是告別人,所以只要簽章就會非常嚴肅,這個是他相對應用會比較少的很大原因。
-
像簽章那段可以有行動是一回事,行動化的好處是什麼?其實有兩大功能,一個是限閱的東西,也就是有什麼資格才可以讀那個資料的人,有認證的人才可以讀,第二個是需要做處方的時候就可以下來,簽章馬上就可以加了,所以就我所知,因為平常就有早上先把病人資料走一遍的習慣,今天再來這邊做的事。
-
而這個本來是要在辦公室做的,但是現在在家裡就可以做了,像上車的路上、搭捷運的時候、坐公車都可以,所以對他來講是很省事,不完全是電子病歷。
-
剛剛講了,如果很多情境都需要簽章,很多情境並不需要簽章,那個是法律的行為,其實在FHIR架構下有個簽章區,在那個之下可以決定嚴重性,看看是不是需要簽章,健保現在的雲端系統為何這麼好用?其實沒有要求簽章,所以健保雲端系統為何這麼好用?因為沒有要求簽章,所以健保才會保證提供者的服務,可是不保證這個資料的後面一些法令。
-
整個健康存摺都是累積在這個基礎上。
-
對。可是在FHIR的架構下,不同的情境之下有不同的方式,都可以來指引。
-
但是醫事憑證的行動化之後,難道不也是簽章的法律地位嗎?
-
一樣的效果。
-
所以你剛剛講不管簽章,並不是醫師憑證。
-
是FHIR的架構。原來CDA的架構,都是要求。
-
當然,我知道,謝謝。
-
整個電子病歷發展,簡單來說我們走國際的標準,整個健保比較完整,所謂部分的資料沒有進來,他的問題是,剛才有顯示有些醫院、診所其實是,像剛剛處長有提到,整個架構其實走向FHIR,可互動性其實滿強的,然後有一些行動裝置的需求,這個是機會。
-
目前的現況架構本身是滿早以前就提出來的架構,不能因應現在的狀況。
-
這樣拼音也ok,兩個都可以。
-
政委是專家,我們就不再詳細說明,這個是機器可讀。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其實有提到CDA的架構,其實已經發展很久了,目前我們是用這個架構在做我剛剛講的,病歷其實跟健保資料不一樣,並不是集中,還是分散在各醫療院所,只是索引很集中。
-
FHIR的架構並不是很新的,而是2011年提出,其實到現在也是10年了,最近比較有名的,google有一篇paper,其實在前兩、三年發表,其實也引起滿多人關注,用兩家醫學中心的資料來做,然後是提取他的資料,用的是FHIR的架構來做AI的深度學習,他其實是可以預測這些死亡的住院率。
-
我只是要跟各位與會的長官、大家報告,其實FHIR架構已經有一個滿長一段時間的成熟了,並不是很新的東西,整個FHIR其實中文是叫做「快捷式健康照護可互動性資源」,有點冗長。簡單來講,其實概念跟原本的CDA最大的不同是,CDA雖然一個可交換的,但是還是比較像我們講的文件式、word的感覺,但是這個FHIR比較像我們的資料結構,把不同的資料,像一個門診病歷資料,也就是整個結構化成病人的profile,或者是醫療、醫生的profile幾個組合成一個病歷,並不是文件式的格式。從這個邏輯就知道是比較輕巧的,所以在做行動裝置的時候是可具彈性,我簡單說明。
-
目前整個FHIR的發展,有些統計資料可以參考,最近使用數量其實滿高,有3,000多個都在用,我們看最近半年的時間就增加了500多個專案、增加7個國家在用,臺灣是比較少數在用的國家。整個FHIR雖然有這麼多不同的國家或者是一些團隊,但是其實要透過國際認可的機制,才能做一些國際的互通,所以其實是有7個國家、15個標準的制定機構,都是HL 7的相關機制組織在做定義,也就是註冊跟發布的動作,所以基本上還是要作註冊跟發布的動作,才可以讓別人知道這些資料可以用。
-
所以在整個架構下,我們有幾個想法要跟長官報告:第一,我們原本的架構還是會繼續使用,並不是捨棄,也就是交換,也就是醫療院所還是可以用原本的架構,只是在交換的時候是用FHIR。
-
我們希望做的,民間的部分是支持,經濟部也會有一些資源,但是衛福部就是制定標準,讓部內的一些政府部門間跟醫療provider之間的資料可以follow這樣的標準,當然經濟部也有一些資源,希望搭配也可以讓這個架構可以更多利用。
-
我們問過整個醫療環境的人,他們覺得目前要導入這個FHIR,並不一定硬體,而是這個人力資源,因為懂FHIR的人還是比較少。
-
但是如果是在要交換的時候再轉,不是也可以用本來的格式去做嗎?一定登打都需要覆蓋的流程嗎?
-
不用,只要ETL出來就好了。
-
對,那為何會有額外人力的需求?
-
ETL打包成FHIR的格式,因為傳統交換的時候,像最常有的交換就是寫個API,你如果寫個API,雙方講好就好了。因為現在FHIR之後就有標準的架構,會取代原來的API。
-
本來API是每個人自己寫,後來推open API,之後大家都要轉成open API的格式,但是那個並不是持續性的投資,那個是一次性的。
-
對,現在,因為現在缺乏這個人。
-
跟政委講得沒有錯,其實loading比原本寫得要簡單,但是現在大部分是因為不知道,大家都對這個東西,技術很新,所以沒有瞭解,所以就會擔心loading的資源就會包含警示很重要,因為大家都對這個很陌生,所以其實如果真的投入進去就會發現就沒有這麼困難。
-
理論上比本來的維護成本低,那個是生態系跟你一起維護,你把名詞定義好之後,那些動詞未來可以怎麼用,那個是用得人去煩惱,如果是API的話,有M個人來找你要看N個API,你要寫M×N個這麼多東西,所以概念上主要還是有沒有一個讓他有誘因的運用投入進去。
-
接下來是誘因的運用。我們自己常跟醫療院所要資料,我們是不同的部會,大家覺得要最大的是健保,其實我們的機關國健署都要,我們特別找醫事司來,很多單位都在醫院打洞,都說要做API,都往廠商下包,做出來的API就不一樣,所以醫院很辛苦要應付不同的API,所以我們會先從本部的要求,也就是已經跟部長報告過了,所有跟醫院要資料,只要是跟病歷有關的東西,都走這個架構。
-
光應付本部的應用,其實就已經很多醫院的負擔,包括這次的疫苗等等,接下來是醫院跟醫院間的,我覺得政府帶頭做,會讓應用的情境比較好。
-
理解。像疾管署、健保署中間先約好資料的知識本體,不會有一個東西出來的時候,兩邊都要再改N×2個API,才可以把讀寫都做得到,我們在防疫的時候,這種忽然要變成API是很常見的。
-
對。都是我們幹的好事。
-
但是你做了未來的人,只要還有人用舊的維護,不如現在大家分攤維護的成本,理論上是這樣?
-
-
瞭解。
-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沒有要讓這個平台變成單獨的,而是多元發展,所以健保原本的多元機制還是可以維護,所以在FHIR架構下,其實院所自己如果要作交換的時候,可以在他這邊設FHIR server,如果自己能力頻率沒有很高,也可以在EEC設FHIR server,也就是作轉換的動作,政委兩邊都可以做。
-
當然健保如果用原本的機制,他也想要走國際標準,他也可以在這邊一樣讀FHIR的資料,這樣出來的東西也可以是FHIR的標準。
-
所以那個箭頭是單向的,有什麼意義嗎?意思是EEC寫進健保資料庫,但是不回寫?
-
我畫的綠色箭頭,單向的意思是,如果要抓FHIR的結構,目前是不需要的,因為所有的院所資料,我們是從紅色這邊來。
-
現在設想是健保健康存摺已經存很多資料了,我舉個例子,最近可能會有長照的資料,因為健保資料已經有500萬人在用了,如果立刻搭上去的話,會很快普及性很好,這時透過EEC送到健保資料庫,未來發展就是放到健保,健保就可以用了。
-
所以這裡的健保資料庫,指的是健康存摺督導的資料,不一定是健保有給付的資料庫?
-
-
因為我才剛打自費疫苗,很在意會不會被交換到健康存摺裡面去?
-
這次會。
-
理論上這次會,因為大家關注。
-
對,這次有通知大家要。
-
對,但是以前沒有關注,也沒有領公費的話,隨便他愛交換、不交換
-
-
現在聽起來的意思是,健保資料庫並不是健保給付,而是任何大家覺得有興趣在健康存摺看,都可以透過FHIR,往裡面放。
-
對,這是我們部長的政策,因為過去衛福部,其實國健署就有送很多類似健康存摺的東西,分別做,甚至疾管署也有,部長就說為何不用?因為每個都用2、3萬,健保署一下子就是百萬,所以就送健保署,因此我們導引到健保署的平台,變成比較簡單的。
-
瞭解。
-
除了跟公務使用之外,我們也可以在其他的運用上用這樣的架構。我舉個例子,像美國史施(音譯)這家醫療資訊公司,其實他是美國前幾大的醫療資訊公司,像有一個史施(音譯)Epic on FHIR的市集,有就是變成有點像APP的市集,因為美國的醫療資訊系統都是模組化,其實醫院導入的時候,可能用的是史施(音譯)這家公司的醫療資源,但是也開放如果你用FHIR方式寫成的APP,就放在這個市集上,其他的醫療院所也可以來購買、下載及使用,所以大概是這樣的生態系,我們想說如果國內的廠商也走這個架構,其實也可以出國放在類似這樣的環境裡面來給別人使用。
-
這個運用情境,不要想說一開始就是做東、做西,而不確定大家的東西,我們會用堆疊式的方式,來想有實際需求,一個個做起來。像剛剛處長有提到的是,我們現在想要做的是疫苗這塊。
-
不好意思,你寫的是EEC回健保資料庫,這件事我有聽懂。難道可以跳過健保VPN嗎?是直接後端對後端批次對接嗎?
-
這個我們來決定,因為現在大部分的醫療健保是走VPN,現在疾管署的疾病通報是走健保VPN,但是國健署的預防保健是走健保VPN,可是我們醫事司有些緊急醫療、心口司有一些系統不見得走健保,但是因為還有另外一個網路是HIN,其實HIN的歷史比健保VPN更早,其實健保VPN是從HIN生出來的,所以還是有封閉的架構。
-
等於那條綠線未來是HIN?
-
-
這個是我剛剛所講的一個例子、情境。其實就像剛剛所講的多元環境,像右邊一樣可以透過原本的資料、上傳的資料,健康存摺的下載可以給民眾使用,當然是現在的機制,我們也可以按照FHIR的資料標準,然後follow WHO的架構,像驗證方、發證方的認證,提供這樣的資料給所需要使用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像剛剛也有跟各位分享,我們可能要建那些相關的profile跟IG,像參考WHO、資料欄位跟內容,也就是做了0.01版非常粗的版本,一樣是可以掛在上面,讓大家可以去使用。
-
除了profile之外,我們還有做IG的部分,這個部分做好,就可以釋出,讓大家來做或者是驗證。
-
但是好比我在亞東打疫苗,也就是非常最近的事情,事實上是昨天,打完之後自己有一套系統,那套其實我覺得寫得滿好的,也是因為之前他們作虛擬健保卡,一直會問我一些題目,包含簡訊通知等等,但是這個部分你是給他,讓他自己製發,或者是交換回健康存摺,由健康存摺來製發,也就是名詞的擁有者是誰?
-
都可以。我舉前面的例子,前面那張PTT,目前就實際疫苗的架構,比較大的國際組織,不要講新加坡這種單一國家做的,我們講最大的世界衛生組織跟歐盟,都有釋出正式的文件。
-
以世界衛生組織為例,剛做完Code for Command,EU也是剛做完第一個測試版,基本上是FHIR的架構,資料的欄位其實也是差不多,我們也是參考他們的,然後就做了FHIR架構出來。
-
這個特色是這個架構出來之後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平台,只要在這個標準做,不同的平台通通可以。以世界衛生組織為例,總共分三個層,一個是資料層,也就是哪一天打了就可以。
-
有兩個比較難,也就是認證層,一個是國內認證,一個是國際認證,也就是這家醫院、醫師是不是你取得的金鑰,也就是認可的醫師,這個是國內的認證層,出去是國際認證層,以亞東醫院為例,因為臺灣也有HCA為例,我們也有國內的認證層,這個沒有問題,我們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按照遊戲規則,我們取得驗證方法,也取得國際金鑰,以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是管國際金鑰,國內金鑰是自己負責。按照這個遊戲規則來講,一般的發行單位會是注射的醫療院所,有些部分可能會用國家當發行單位,都可以來做。
-
我的意思是如果是亞東,其實我不一定要改HIS,只要把憑證準備好,因為本來就是個醫事包,本來就有做診斷,那其實是診斷行為,所以本來就會三卡認證留下這個紀錄,而這個紀錄對WHO而言,其實是夠好了。
-
對,只要打包出來放在載具就可以用了。
-
所以這是衛福部就可以解決的事,不需要31個旅遊門診的部分。
-
對,這個部分不需要經濟部。
-
瞭解。
-
初版給大家參考,其實就是可以做這樣不同的定義。包含製作商等等的欄位,而是有一些說明的文件,另外一個文件叫做IG,也就是要call這樣的人,也就是可以去參考。
-
我們希望減輕醫院負擔,不是增加他的負擔,這個是最前提。剛剛也有提到行動裝置或者是新裝置交易、交換資料的問題,當然這個東西既然採取國際標準,所以開發的一些內容,像經濟部,等一下就會比較有關係,像有些產品的部分,其實就可以到國際接軌,而且甚至可以跟國外合作。
-
資料因為在這種機制之下,其實有些像剛剛政委提到的大數據、永續健康平台當中,其實有涉及到很多資料運用的問題,像研究、商業運用,我們希望在這種資料交換的標準之下,它的交換可以更好。所以部裡面要做的,其實會從標準的角度去努力,範圍從EMR擴大到PHR,當然最重要的是,剛剛處長也有提到公部門的部分我們這邊是責無旁貸。
-
另外,因為本身就有很好的資安機制,FHIR本身也有資安的模組,我們會希望在安全交換環境。
-
我們也有邀請到中小企業處,其實剛剛有提到,他們有做聯測,我們這邊有寫,去年有做、今年也有做,其實有滿多家廠商,其實有些可以驗證產品是符合國際標準。
-
接著是國際部經濟處,他們沒有來,而資策會有來協助,也就是在健康大數據的四年計畫,有經濟部的分項,三個計畫當中一個計畫是跟FHIR有比較多的關係,經濟部技術處提供的是,他們有利用這個格式來做欄位的設計、商品化的呈現。
-
另外,他們主要是作資料交換、商品化的動作,當然他們比較不是強調是不是走FHIR,但是是看有標準的東西,也就是兩個搭配可以有合作,也就是讓整個環境更好,以上報告到這邊。
-
想問一下老師有沒有補充?
-
在推動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已經感覺有參與國際那塊,像International那塊,他們有非常明確的結構,希望整個推到全世界,一定會有code resource,大概有100多個,目前是R4的版本,R5正在投標當中。
-
希望以這個為核心,但是並不是用來實作用的,而是要各個國家去產生各國的,像美國是US code,然後就變成自訂版,每個國家就有自己的,所以我覺得臺灣最重要的是code profile先出來,也就是大家運用code才不會亂掉,不然變成臺灣用他自己的,這樣就會很多版本。
-
剛剛講到要到PHR,像包括各種篩檢、所有可能產出數據的都在裡面,所以您的意思是,我們這邊要有類似工作小組WG,也就是國際可以用的就可以用國際的,國際不能用,而我們這邊比較特殊的,就要用可以擴充詞彙,是這個意思嗎?
-
-
不過這不是本來互動聯測應該要做的?不然怎麼聯測?
-
那個東西是臺灣全部的人認可的那個東西,也就是臺灣標準的東西,現在臺灣沒有這樣的意思,會以為那個是聯測的活動而已。
-
就是為了這次活動,而發明一些新的API,但是其實聯測完,我也沒有在維護了,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
還沒有這樣的共識,需要去推廣。
-
按照你現在參與的經驗,我們現在進場,是不是有國際組織那邊還需要做,然後我們再進場會比較好的區域,或者是就變成全面制定?
-
目前做得比較好的是美國、德國、荷蘭、紐西蘭、澳洲、英國,這個是前面的國家。他們目前推的過程,在我剛剛所說的,也就是profile出來,這兩個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兩個搭配出來之後,接著看要怎麼做,目前最前面就是到這個階段,我們覺得這個階段還沒有,應該要進場了,而且其他小國是慢慢起來,他們有點大國帶小國的概念,因為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他們會做的是我call你、你來share,用一樣的profile來做,他們同意就做了,就是這樣來運作。
-
我補充一下,臺灣有HL7學會,等於是國際的會員,我們是用臺灣身分參加的,所以是看到中華民國國籍的,運氣很好,現在的理事長是我的前任許明暉,所以我也有跟他討論過這個問題,他也願意來,只是今天他比較忙,沒有邀他過來而已。
-
我們剛剛講的比較像量測的,像雲端藥例,我知道健康存摺已經差不多整合完了,當然理論上用藥處方是病歷的一大部分,也就是藥師那邊,那邊對FHIR不管是國際上或者是國內,這有什麼想法或者是成熟度?
-
我的想法是,藥局或者是醫院、診所,他們都各自有病歷,所以怎麼用都不管,我只處理要交換的部分,交換的話就是give and take,也就是打包出來FHIR的格式,就會讓事情相對簡單一點。
-
FHIR還有一個特色是,因為可以比較interoperable,所以現在健保的健康存摺不夠,是機器可讀、視覺可讀,沒有問題,機器可讀沒有問題,可是要可互動的部分,這就比較弱了,因此我們才會希望用這個來升級。
-
健保這邊的申請費用怎麼來做?我覺得比較務實,健保越做越大,做了醫學影像,所以最近有去影像做AI,結果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要做標記,一張張標記沒有問題,但是其實醫師有送一個東西,叫做X光的檢查報告,因為過去不重視報告的格式,所以各醫院收的報告格式都不一樣,所以後來就做了CDA的格式,因為我們那個時候電子病歷還沒有導入FHIR,所以就做了CDA的格式,每個醫院來的報告格式就一樣,你搭配影像,要練AI跟標記,其實相對成本會降非常多,醫療上有類似像這種報告的格式非常非常多,所以就把很多單張跟情境,不斷堆疊上去,使用的情境就會越來越多。
-
所以聽起來是有個新的資料利用需求時,在處理端這邊把相關的描述資料,像metadata要求蒐集端這邊,趁機會趕快標準化到這個描述的方法,但是這個是從需求來拉動,也就是每次需求拉,我們這邊就多出來一些詞彙?
-
-
但是這個跟剛剛講的全面性的工作小組好像不太一樣,我們現在是有一個就組成一個去拉?
-
對,當量夠的時候,工作小組才有意義,但是如果量很少,像做個疫苗護照,隔了三年都沒有動,那個工作小組都沒有意義,但組了工作小組又沒有實際的情境,這樣就更沒有意義。
-
所以現在是情境先行。
-
像需要一些經濟部的聯測標準,我們希望能夠繼續維持,有些資料標準,這是我們的本業,有些標準就我們來負責,這個沒有問題。
-
瞭解,所以在省力跟安心上,也就是部內自己在省力,這個是最重要的,不要院所變成新的⋯⋯
-
我們希望醫院可以很省力。
-
瞭解。從中企處的角度來看,有沒有什麼跟我們分享的?
-
我們跟林口做這個活動,像我們團隊剛好跟業界這樣子接觸上來,其實有點是從上而下,因為部跟處裡面沒有很瞭解這塊,所以我們在推的時候是先透過這樣的合作,包含去年第一次辦,老實說當天活動只是我出席而已,長官也沒有進來,應該是說我們當初跟團隊討論時,也就是為何要辦這樣的活動,是不是很像別人的業務,變成我們在做,我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問題,像標準檢驗局有辦過,反正我們那個時候有在討論。
-
以計畫的角度來辦這件事,因為我們要扶植我們的新創,因為我們是創業育成組,是以新創為主,是剛好在林口有這樣的環境,所以來辦這樣的活動,當然辦完那次,我的感覺是業界確實還不是很清楚這件事,我們當然也覺得這件事是有做的必要,所以今年再繼續支持,老實說我也不清楚怎麼做才會更符合未來更有幫助,所以衛福部的長官們如果有什麼想法,因為我覺得像醫院那些,其實我們也叫不太動,如果有大家的加入,對我們也是比較好的,所以有什麼建議,可以幫助這個活動更好的話,我們也願意合作。
-
瞭解,謝謝。看同仁這邊有沒有要分享的?
-
原來你們主要互動的對象是影像學會,他們是比較有sense,過去30年前,影像標準是美國、日本的,後來DICOM出來之後就一統天下了,臺灣錯過良機,就是我們可以去用,但是不太能去做,所以他們有觀察到未來世界⋯⋯像未來其他加結構的資料,可能標準會越多,所以及早投入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是知道這個世界的趨勢在哪裡,因此先來跟你們互動。
-
因為剛剛副座也有講,現在大的交換標準都是走FHIR,美國是已經全面在做了,過去臺灣的醫療資訊很厲害,可是我們的廠商都帶不出去,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我們是做國內標準,未來如果用現有的基礎,也就是去搶國際的標準,未來這些廠商出去就可以直接打世界盃、亞洲盃,不必太多的轉換,因為平台都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就經濟部的立場,在扶植國內產業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
我們當初也是用這個來宣傳,說是幫新創圈對接,但是主事只負責到新創,所以當時負責到這個新創活動的時候,一開始跟影像協會,他們覺得有些新創還不到這個程度,可是我們組就是負責新創,如果沒有跟這個稍微有點掛鉤的話,都是找一些比較成熟的企業,也不是我們這個組的業務,所以我們希望教育新創有這樣的認知跟概念,所以如果需要再高一點程度的話,不是單純新創的話,是不是需要其他的部會進來。
-
DICOM比較特別的是因為幾乎可以沒有人力介入就轉換,我們剛剛說要投入人來開發adapter,幾乎沒有這個問題,因為跑一支程式就換成FHIR了,當然描述格式,除非是在影像上壓日期跟人名。
-
-
但是在開發成本是相對小的,也就是右下角的一大堆domain。
-
因為標準化已經很好了。
-
對,預先標準化。
-
-
看老師最後有沒有要勉勵我們?
-
我們雖然只是先依照需求來開發相關標準,但是臺灣的code for FHIR跟IG都要先出來,不然真的會大亂。
-
理解,就是裡面每個的domain,要每個讓他們理解到自己不布署的話,又會像以前那樣子,開發出來的只有國內使用,國際上有一些本來可以參與的地方,但因為都在負責自己的國內標準,所以當初本來可以讓我們接回更有力的東西,又變成不行了,這是任何國際標準的情況,所以這個訊息看怎麼樣比較好,讓這些domain的朋友都限制到,概念是這樣。
-
-
如果確認沒有問題,跟大家講一下疫苗護照的進度,我們在指揮中心都有報告,有些國家是要急著跟我們拿疫苗護照,例如新加坡,但是新加坡的問題是航空業、衛生部提一版,新加坡自己都搞不定,而且是雙向協定,要一個個國家談,所以基本上我們現在會follow WHO、EU,美國最近也在談了,所以這些標準都會follow,比較有機會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因為世界衛生組織架構是有國際衛生法典,在沒有疫苗護照之前,其實專業上叫做「黃皮書」,有些國家去之前是要打疫苗的,其實本來就有這個東西。
-
對,我去衣索比亞的時候,就打了幾針。
-
過去規定是書面的,現在會規定電子的,所以基本上我們會follow它的架構來做。但是因為它也是FHIR的架構,所以文獻我們大概都讀了,也就是會從現在開始,回到前面,有個簡單的版本出來,我們會跟國內業界先來討論。
-
未來可以從健康存摺看到QR code或者是別的APP?
-
別的APP。因為現在健康存摺APP相對簡單一點。
-
所以未來說不定,好比像疾管家V-watch會另外產生一個功能?
-
因為我們的標準都出來,他要做的就可以做。甚至我在猜,如果美國做的話,是連iOS的都可以做。
-
那當然。
-
因為他的架構就是FHIR。
-
如果iOS有提供的話,就像社交距離APP,總有一天會上架,因為疾管家的教育功能很強,大家不會用疾管家的話,旁邊的人有裝,所以大家都可以彼此互相討論,像處長所說的,如果疾管家看著這個標準,不太需要你們花太多同仁的人力就可以自己實作出來,像當時口罩地圖那樣,其實我完全沒有教他,自己看那兩個sample就做出來,這樣是最好的情況,因為是在使用者的體驗上,其實是下很大的功夫。
-
目前新加坡的策略是,用政府可以用的平台,也可以用民間做的平台,所以政府有做平台,世界衛生組織不會做平台,但是要做好標準,所以我們大概也會按照這個策略。
-
當然,即使是疾管家,顯示的也是你們的簽章。
-
對,簽章一定是一樣的,國內認證的部分也是由衛福部來保證,國際認證的部分,我們會去取得,大概是這樣的架構。這個架構ok的話,因為我們跟部長報告過了,本部跟醫療互動就會朝這個架構來走。
-
資料量多的時候,就會變成我們要標準、管制等等,我們會成立專案辦公室來專門處理這個事情,等於現在同時要維護CDA跟FHIR,舊的東西也不一定要拆掉,因為那個是可以用的。
-
那個可以用,寫一個橋接器就好了。
-
國際上就有轉換的格式。
-
現在美國本身也有採用CDA,已經有開放了一些工具來轉換。
-
有,我剛剛在github上看,已經滿多、已經是產業了。
-
剛剛的「互通性」不是錯字,反而「6.9」那邊是錯字。(笑)
-
好,就這樣子,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