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t

  • Home
  • Speakers
  • Speeches

2020-11-04 開放政府第83次協作會議 工作會議

  • 黃子維

    這一案,我先講一下我知道的,這一案健保署原則上也不反對,會在日後相關會議做討論。那這樣就會像之前營養師那一案。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新藥收載已有法定程序,本案大概會與營養師那案類似。

    Link in context Link
  • 許恩恩

    要不要先說明一下這一案既有的流程是什麼。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在台灣上市的新藥都要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准說這可以用在什麼疾病上,會有一個核准的範圍,這是使用臨床實驗結果取得的許可範圍,許可證持有者的藥商會把案子送到健保署討論健保是否給付,但健保還是要考慮多少錢及財務影響,專家會建議適合的給付範圍與價格,所以不一定與衛生福利部核准的範圍相同。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沒進到給付範圍就變自費?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是的,年輕病友希望衛生福利部許可的範圍健保都要付。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他是指癌症相關?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對,年輕病友訴求癌症免疫的藥品,目前有4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是四種不同的藥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四個癌症免疫藥品,都是注射劑,健保都有給付,但範圍跟衛福部許可證的範圍不盡相同。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範圍是指什麼?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衛福部核發藥品許可證,藥商才能販賣,衛福部會給一個適應症範圍,因為我們講求相對療效跟成本效益,所以成本效益比較好的才會給付,跟衛福部發證有些不同,它比較講求療效及副作用之間的關係。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四個不同的注射劑的中文名稱?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可以參考許可證資料。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例如吉舒達有十四個癌別的適應症,前6個健保都有給付,之後的還沒有納入健保。可能有幾種原因,一種原因是廠商來申請,我們覺得不符合成本效益或療效沒那麼好,另外是廠商考量市場營運,他寧願走自費市場。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像是這個,那吉舒達就是有拿到藥證,可以用在十四種癌症?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適應症是動態的,可以不斷申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但今天有7種健保有付了。再來繼續翻保疾伏,衛福部給十一個,你們有七個症狀可以使用健保……再來癌自癒可以給這幾個。還有一個藥?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另一個藥才剛收載給付。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所以第四個藥還沒有增加納入。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它剛拿到第二個適應症但還沒申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那像剛剛第一個,假設14減6,還有8個還沒納入給付。有些是被駁回,有些是根本沒送,那沒送的話你會?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提案需由廠商或醫事服務機構提出。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如果沒來提,不可能主動納入?所以你不能完全滿足提案人訴求。那你可以考慮的是之前廠商送過,被你駁回,但他要重送一次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可以重送,大部分都會重送。我們藥物擬訂會議紀錄都公開在網路上,廠商可以評估要不要再次送件。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你們在開藥物擬訂會議,就是討論這四種藥?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健保有一萬六千多種藥,會不斷來來去去送件討論。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所以接下來某一次議程會有,會議紀錄會說有打算擴大健保給付症狀項目,廠商看到之後就知道要來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需廠商送件才會提到會議討論。廠商如果有新事證,如果覺得可以說服專家,就會再提出申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但這有落差,第一個來講,八種症狀不給付,有些是廠商不送,如果三種,那三種不用談,因為根本不可能,剩下五種在某一天可能再來找你,但不知道什麼時候?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對,原則上是這樣。但大部分廠商都非常積極。

    Link in context Link
  • 游慧真

    不同廠商各有不同的市場供需處理機制。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評估如果資料不齊或需要補充也可以補充。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如果我是提案人,我可能要求是說難道不能主動去通知廠商?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這四個廠商都一直在提案,現在已經有八個案子。

    Link in context Link
  • 許恩恩

    這四種藥,這四家廠商,已經確定會在之後的會議上,一定會再提,他們跟提案人訴求等於說一定會在繼續進到你們程序裡面,這是確定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現在這個流程圖,剛剛只有藥物擬訂會議,還有其他?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廠商把案件送進來之後會送一個獨立研究機構CDE做醫療科技評估,釐清成本效益如何,病人族群在哪,會做HTA評估報告,接著就會進入我們癌症免疫藥品給付評估會議,評估會議也是共擬會議針對這類藥品不確定性,成本高且效益不明,所以要求我們每三個月評估一次。

    Link in context Link
  • 游慧真

    代表的成員是如下面的成員,癌症醫師,藥物經濟學家等等。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評估會議討論後會有個初步建議範圍,接著進入藥品專家諮詢會議。這個評估會議是特別為了IO成立的會議,目前只有這類藥品特別成立新的評估機制。進到諮詢會議之後會有一個專業建議,接著進入藥物共擬會議做最後決定,共擬會議會考慮財務對健保是不是影響很大。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一般的藥不用走評估會議 直接到專家諮詢會議,共擬那邊層次比較高,諮詢會議比較專業考量項目額度,單價,評估會議是初篩?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IO藥品還很新,大家認識都有限,所以在評估會議請專家做專業建議。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有四個程序,CDE研究,這是已經在裡面了嗎?走最快在哪個階段?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有些IO藥品放寬給付條件的案子已經要進專家會議了,之前其實已經開過很多次會議,109年2月跟8月也已經開過兩次共擬會議都有討論到IO藥品擴增範圍,程序一直在走。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網友提案是?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八月。健保其實一直都在討論,不斷放寬。我們跟提案人開過訴求釐清會議,他們確實不太清楚衛福部的範圍和這些程序,不過有其他病友團體代表參與共擬會議討論。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提案人背景是?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是年輕病友族群,粉絲非常多。

    Link in context Link
  • 許恩恩

    算是有點網紅等級了。粉絲團也有一萬多人。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看起來有些資訊落差,那他聽完之後覺得?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他們希望政府要持續性的開放,我們有說明評估會議本來就一直在進行。開過釐清會議後,他們已看過會議記錄,本署有參採他的修正建議做成這份紀錄,接著就會正式回應。釐清會議當天有向他們說明,本署有爭取經費、逐步放寬,三個月評估會議也有專家指導如何放寬對病友最有利,也說明有病友代表參加共擬會議。他們希望病友的聲音盡量讓專家都聽到,我們也答應他,因為所有意見都會放到HTA報告也會提到會上。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病友代表怎麼選出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由病友團體遴選。

    Link in context Link
  • 許恩恩

    有包含他們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目前有台癌基金會及台灣病友聯盟(TAPO),底下有很多病友團體,這個年輕病友社群是粉絲團,我想可能還沒有登記內政部社團法人,不知道是不是TAPO成員。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你們跟提案人接觸過了,但有些資訊沒那麼清楚,粉絲團裡一萬多人可能也是。你與其解釋給一個人…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我有答應TAPO,看他們什麼時候方便,我們可以去做說明。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可以辦一個像是說明會。就告訴他們原來癌症免疫藥品程序是這樣,也不只大家關心這四種,未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哪裡看會議記錄,組成大概哪些人,病友代表如何產生,如果覺得有更好遴選病友代表的方式,因為他是病友,他可以這樣說,可能對於病友遴選有建議,或歡迎你加入聯盟,也許哪一天你就變代表,這溝通應該值得做。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針對他們,還是全部的病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透過他去幫他們宣傳,你能接觸多少算多少,你也可以錄影放在一個地方,以後有人問就可以上去看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上次我們與提案人開會的時候有釋出善意表示進行溝通說明,使這群病友充分了解運作程序。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這是一般人了解政府運作的機會,而且我覺得接下來你們比較大的事情是健保費,這是一個建立互信的機會。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其實本署一直有參與病友聯盟辦的活動。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但這群人沒有正式在那個團體,那是個別的,相信他在病友團體裡是有知名度的人,大家會有興趣,也可以直播,說明癌症免疫新藥收載程序,可能有些QA。

    Link in context Link
  • 張惠萍

    那我們回去跟組長和署長報告之後回復。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這是隨到隨審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何小鳳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黃子維

    那就說明一下哪些程序,幾個月開一次,下次在什麼時候就好。如果這個說明會形式可以,我們下次就再約一個開會討論籌備。

    Link in context Link

This site is maintained and operated by PDIS.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e content is releas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CC0 license.

Terms of Service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