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t

  • Home
  • Speakers
  • Speeches

2019-02-18 總統盃黑客松票選方式討論

  • 唐鳳

    今天還是會做逐字紀錄,但是不是會議紀錄性質,也不是什麼裁示性質,大家回去可以改個十天我們再上網,所以是意見交換性質。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再過40分鐘要開另外一個協調會,但Mark可能還在,也許有一些細節的部分可以繼續討論。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就不講客套話,我們就直接開始了。今年跟去年最大的差別是兩點,這一份大家都看過,還是我需要快速講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之前我們開會的時候,是開工作會議的部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是文櫻的那份簡報。今年最大的差別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前面有所謂民眾提問的提案票選,這一點完全是新的;另外,去年的專家輔導團是非常informal,就是並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編組,主要是是嘉凱、雨蒼及他們的快樂朋友們,今年要點裡面有一個明確的專家輔導團。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跟網站比較有關係的是第一個,我們就先來看第一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去年的網站是這樣子,我們現在已經弄了一個新的網域,好吧!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第一個要講的是測試機有打算放在不同的地方或者是同一個地方?或者是不同的host name?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可以,沒問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樣我的proxy就一樣了,我們這邊就維持一個反向proxy,首頁網址就是presidential-hackathon.gov.tw。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開發的時候還是以內部的網址?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我們掛這邊就可以了,我掛MIC的就可以。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以你為主。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我們自己用,我們掛MIC就好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英文去年麻煩你們爆肝寫出了一個「/Eng/」,今年還是打算類似的做法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是。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架構都一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有需要另外一個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只是想確認,不是要做任何裁示,我只是要知道你們現在的想法。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就是一樣/Eng/。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一開始就會有兩個,一開始你們的版型是現成的,還有「/Eng/」,網域回去就儘快告訴我們,我們要做反向proxy就比較容易,我們就在同一頁。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有一個小建議,2018年的網站是不是可以放在/2018/?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reverse proxy就好了,不需要他們設定。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主要是如果用同一個網址的話……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不會用同一個網址。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沒有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跟去年不同。有需要我掛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不用,我已經設定好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你是要像COSCUP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因為「presidential-hackathon.taiwan.gov.tw」是我們自己的機器,所以reverse proxy可以mount在/2018/就好了,因為我有確認過,他們都是用非常好的相對路徑,所以本來就是設計在任何地方,這個我們自己弄就好了;反正開發的時候,我不希望把網域指向你們,你們自己有新的網域,跟舊的也不會重疊,但是就是有「/Eng/」的部分,這個就先確定。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現在這是轉信的email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要再跟資訊處確認一下,之前是轉給承辦人。這個有要改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個電話是承辦人的電話嗎?你們的偏好是什麼?怎麼樣比較容易做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電話我們會改,前面Email不會改。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好。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等他們窗口出來之後再改。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畢竟你們是執行單位,這邊掛你們的網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現在如果這個電話已經換人了,我們就是事先瞭解這一件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個網站本身的著作權,現在是在你們手上?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今年畢竟牽涉到投票,也許我們投票的模組可以開源,這個都是可以討論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因為投票會有公正性的考量,以前只有給評審的投票後端。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好。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我想網域就是先這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非常感謝。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想網址就這樣子。接下來就是投票,投票對一般人來講,一進來是看到像這樣子的主視覺,但是在投票期間,剛開始看提案開始投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有「民眾提問、提案票選」是針對什麼去提問?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當時聽他們講是一個許願池的概念。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是報名前就要開放?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是在記者會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只要一寫好就有,像這一段是抄這個的,也就是g0v grant,11月1日開放,提案權是12月1日,等於框了一個月的時間去做許願池,但是大家也不要覺得很怎樣,就是一個hackmd而已,就是在這邊這樣子……這張圖還滿可愛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概念是你有一、兩個許願範例,大家的許願丟在這邊,有人想要做這一件事,可是自己沒有空做,希望有人去提案,在這邊可以有一些問答,但是這一些問答都是透過hackmd原生的,也就是有一點像維基百科狀態來達成,我不知道你們覺得這樣子怎麼樣?因為這樣沒有成本。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就是掛上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把hackmd掛過去就好了,至少不用寫程式,壞處是跟你們後面沒有任何關係,就是省力氣的方法而已。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現在是丟進來以後要如何處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各機關看到自己覺得好主意的時候,我們會再函送各機關,會說這邊有一些人許願,如果覺得不錯的話,要不要上去回一下這個是不是願意提案,拘束力變成只有這樣而已。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是參考?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本來就是參考而已。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拘束力只需要這樣,你們至少不用開發登入身分確認,因為hackmd都幫你做完了,所以這個網址也許給你們參考,就是「grants.g0v.tw」,底下重要的時程,然後你按許願池,就知道了,你們稍微改模板就做完的事,不用寫程式,這個是文書工作。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這部分只延續到我們後面有題目就停?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等於延續到提案、收單截止,我們是提案、收單截止再開始票選,並不是一邊提、一邊投的,所以我們應該是說許願池開放到提案的截止日;至於要不要叫「許願池」是另外一回事,我覺得叫許願池不錯。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許願池會不會、要不要有人管?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可以。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如果用hackmd要有人管。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現在有行政的人管這個嗎?類似版主的人。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我們會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現在我們知道是誰?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禮拜四之前會決定。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好啊!就是那個人的聯絡方式,就讓雨蒼知道,因為雨蒼是我們這邊的PM,這樣你如果想到有版規或者什麼的話,就跟那個人講。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一定要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覺得這個文案跟圖滿好的,我真的覺得不錯,請還不知道的那個小編稍微參考一下,我覺得這個還不錯,我想許願池的部分,我們就先這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接下來是比較大的,就是投票本身,我們現在的時程是什麼時候開始投?4月12日,幾乎投一個月,也就是4月12日投到5月6日,這裡面當然我們要先問這個民眾到底是誰,好比是有中華民國國籍的,或者是俄羅斯的FB網軍都可以……(笑)我們是不是要開放(笑);這個你們之前有辦過類似的東西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公開的沒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都是評審投票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認證的方式?我看到的是帳號密碼,你們會給一組帳號密碼,我可以改密碼,這個是比較傳統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臺灣很難,2300萬人,想一想不太work。所以有沒有什麼想法?還是沒有想到這個?SMS?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email沒有辦法。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簡訊你很難通知他事,因為你通知他事情是要錢的,還是你有這個錢?你可以隨便發簡訊?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會有多少人參與?10萬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假設10萬。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那就假設10萬的費用。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覺得ok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為了避免作業的麻煩,如果有這麼多人就出。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你覺得簡訊比較好?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是最快、最簡單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好啊!我同意,但是你們有現有的模組,是簡訊、身分認證?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都不用email,這可能是最快的、最好的方法。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email你沒有辦法驗證它。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現在有一個平台是叫做join,因為用的人有500萬自然人,而且每個禮拜都有週報,所以只用簡訊的話,每個禮拜都要花500萬元(笑),他們最後說如果要連署的話,就是要雙驗證,又要有email或者是social media,所以簡訊是要來確保你是人,email是通知的,這樣就可以送一些圖文並茂。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當然另外一個想法是,我們直接用Join的帳號來當,只是這樣flow就比較麻煩,如果你只是留下手機、發一個簡訊,輸入四個數字之類的,主觀上就不用跑到別的網址打帳號、密碼再回來,所以如果你們也覺得簡潔就好,而且也願意花個10萬元,那就好。你不用花錢,因為有500萬人已經有帳號了,但是缺點是比較麻煩。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Join會開一個登入的API出來,Join如果有用過的話,它其實是很多不同的單位合用的,就是地方政府、審計部、行政院等等,當你要來連署的時候,你必須要先登入,你可以用social media或者是電子信箱,之後會傳簡訊驗證,就是這樣子。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政委,這就是有好、有壞,好的話是,如果用Join的話,我們希望跟政府其他類似的東西來做連結,壞的是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後面的參與意願。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個確實比較麻煩,除非本來就要做。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還是說兩個都可以?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不能兩個都可以。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有一個想法是,因為我們希望是有中華民國國籍,但是通常這幾個都不是現成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通常是簡訊,簡訊看電信商就好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500萬Join的使用者?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是勾中華民國國籍,也有在電信商的簡訊號碼,我們目前只知道這兩個。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所以我可以跟誰要?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API可以跟林雨蒼要,他們是會給API,那個spec我們都已經開出來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從三月開始,你們可以先拿測試機測,他們的廠商是聯經數位,你們可以變成窗口。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反正這樣子,你們看一下Join會給的那個,然後評估是不是夠順為原則,也不要花太多力氣,可以花一天,看起來也很官方。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們看了一天覺得很不順,還是要改的,或者是真的來不及,我們這一次就用簡訊認證,也不會怎麼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我們禮拜四會議的時候會建議。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反正Join那邊雨蒼大概都知道,所以他聯繫就好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政委,我們後續除了許願池以外,就不會開放人家進來留言?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投票之後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投票只是單純投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沒有討論?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所以許願池只是針對提案,也不是留言。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裡想要問的是一面投票、一面按團隊嗎?這個是另外一件事,也就是一面投、一面給問的機制。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這樣原來許願池就不用這樣用?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許願池歸許願池,許願池是我提出案子希望別人收割,票選是我這邊提了一個案子,但是別人看不太懂,是不是可以在底下問那個提案團隊。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因為一開放這個就不知道他要來放什麼東西,然後就需要專人一直去……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是。所以有什麼想法?你們現在的行政能量到底能不能吃得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也不只是人力的問題,而是衍生出一些不好處理的事情,那個部分比較麻煩。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會有人來貼表情包,都是這樣子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你要開放人家留言討論的話,認證人員要負責收這一些問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開展帳號給提案團隊,然後他自己上來回,你看g0v的狀態就是這樣子,在底下用discourse開上去接這個,就會有人提,然後就會在底下留言,版主刪掉表情符號之外就不做別的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事實上這這套是開放源碼的,你可以直接用,但是我要講概念其實比較簡單,你只是提供一個留言板,你幫提案的團隊開帳號,如果都不回就沒票,這個看你們。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你要開討論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要開就是這樣,這個是最標準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我們要處理,進到哪裡就結束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是那一個多月。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就是那一個多月,就是投票結束。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4月12日到5月6日。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我們可以找人來當版主,技術上你們可以做。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技術上不是問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因為只有一個月。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出人力就可以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是這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原則上是提案的資料在上面,底下討論?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如果大家都覺得ok,我覺得身分認證,不管是用簡訊或者是什麼,總之會有一個使用者的ID,可以自己弄或怎麼樣,隨便啦!總不可能用簡訊的ID當它的ID,所以還是得自己取一個名字,然後在底下留言,或者變成亂數給它一個什麼名字,就是Google Doc上面都會有各種動物之類的,這個是屬於細節了;但這個是一段短時間的對話,所以也還好,如果沒有問題的話,看你要用哪一個模組,就在底下討論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個我研究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可行,就是每一案一個討論區,這個就這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邊有沒有問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Mark沒有問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但是如果這個是英文網頁的話,其實這個是一個挑戰,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如果你是英文版,但是提案人都不強求給英文資料的話,就會變成是可能提案的時候,就要求提中、英的抬頭,但內文的話,可能標註「由Google提供翻譯或者由Bin提出翻譯」,這樣的話,外國人就看得懂,大家回答英文也沒有問題,所以就會變成這一大段大概很可能必須要自動翻譯來處理,因為我們很難要求提案人,所以欄位上也要想一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英文的內容是自動翻譯,如果提案人英文很好,覺得自動翻譯會掉票的話,也會提供英文翻譯,就是要變成資料庫四個欄位,但是沒有一個是自動翻譯。這一方面這兩位都很熟,已經做過好幾次,所以就這樣吧!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如果直接請他們提供英文內容?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覺得很困難,尤其是各部會,簡直是強人所難。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如果他知道接下來也是要用機器翻譯的話,對他來講是直接拿到機器翻譯並丟上去就好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但是很多公務員會覺得你直接承核上去的東西,必須是長官看過是對的,上面提供一個「機器翻譯」,那個有錯誤並不是公務同仁負責,這個是最大的差別。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機器翻譯是人工去貼或者是線上?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目前有兩個。一個是Google翻譯,另外一個是Gengo,後面那個比較貴,前面那個免費。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前面那個也沒有,是幾乎免費啦。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反正這個細節你們可以自己對,所以討論版大概是這樣子。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接下來是投票規則,「平方投票法」(Quadratic Voting, QV)的數學性質我就不多說,QV的問題是目前還沒有人設計出很好的UI,我還沒有看過哪一個QV是很順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先講概念,你一進來的時候,你有100點的token。如果你很喜歡某一個案子,你投一票,只需要花1點,但是如果你要投他兩票,你要花4點,你要投三票,要花9點等等,總之你要付出的是它的平方,所以這是為什麼叫做「平方投票法」。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當你有一百點的時候,你全部灌到一個案子,它只有十票,但是你灌到兩個案子,每個都有七票,而且你還剩兩點可以用。所以性質是會希望你分散投票,但是又沒有像別的分散投票法這樣子,讓你的偏好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發明人用數學證明了,當你能夠控制進來的人的身分驗證時,這是最好的投票法,沒有之一。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UI上到底要長什麼樣子,尤其一般人用手機才可以看得懂,這個其實我沒有什麼非常好的建議,那個逐字稿裡面,發明人Glen Weyl提了一個主意,目前還沒有實作過,就是每一個專案有酒杯,你等於是投注點數進去,這樣子大概比較看得到是1、3、5、7,這樣子高度是票數,投注的程度是水量,相對是比較直觀。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雨蒼提到一個可能做法,是用兩個按鈕,加的跟減的。可能減一開始不需要顯示,你按了加是一票,減是可以撤回,然後你繼續按加,如果有用medium的話,也可以實作手指不要放,全部灌進去,這是剛剛我們幾個花了40秒想到的。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那個一百點是固定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是固定的,每個人就一百點。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回饋那一段就不用做了,對不對?平方投票法是不是最後回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有兩種,平方投票法作為投票制度是這樣而已。另外一個,如果裡面好比像做都市開發,最後我不中意的那個贏了,錢可以回過來,變成我的補償金,但是今年的一百點是代幣,並不是真的錢。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當然我們用真的錢,這樣就變成影響力投資,好像也不錯,加上群募成份。但是我們今年可能不要玩那麼大,所以如果一開始這並不是真的錢……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所以也沒有買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可以換票。因為我有一百點,你也有買一百點,我們要怎麼樣,團隊可以互相拉票。現在只是說即使你跟我拉票,也會鼓勵兩個團隊間彼此共享票,就是各投七票,而不會有一種希望某個團隊的人全部灌給他,比較不是零和。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當然還是希望社群上有拉票的行為,但不是讓大家看到永遠只有前幾名,到最後就是幾個在那邊灌票,這樣子雖然參與度高,但大家的感覺並不好,而且可能一半的人覺得是輸家,我們希望總統盃不要弄成這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一個是要不要邊投票、邊開票,或者是每個人投完,我們最後一次開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我們還是把它投完,各有好處。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拼人氣是一回事,但是拼人氣……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可是這個還有分說民眾佔比多少也有關係。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不是確定了嗎?我看已經押30%上去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整個30%都要給他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決定前二十名的時候,好像是這樣,我聽到是這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那要怎麼算?本來是說這邊有給一半。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是說15%而已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所以評委不投這個項目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評委也一樣是一百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評委在評創新、社會影響力及可行性,社會影響力及民眾參與度這一塊是整個給民眾?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整個給民眾,評委跟民眾一樣,都只有一百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那只有投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可以說有些人比別人更平等,如果你的登入是評委帳號的話,你的點數就比別人多?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那天討論的是,評審一樣去打25%,比照去年打零至五。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是說打社會影響力的分數?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樣會不會變成民眾開出來,然後發現%真的很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樣就給民眾。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也是有利有弊。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社會影響力可能一定程度也是要評委在裡面去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不過我們到了二十名之後,全部都是評委了。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民眾參與度是二十名前,或是二十名前評委也要進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30%,假設有1萬個民眾,第二個是8,000票,這當中如何算進去30%?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是。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怎麼算?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是我們正在討論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從社會影響力及民眾參與度來說,我們如果只看民眾參與度,這反而容易,如果你沒有切一半給評審的話,那這就很容易了,就是normalize。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從零到三十?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個會有一個問題,這個主題是1萬票,第二個主題變成5,000票。第一個比重不會比較高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那就是30分跟15分,就是以最高票作為30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全部給民眾,這幾乎是唯一合理的算法,如果切一半就開始會很奇怪,因為評委不是這樣評的,等於有兩套投票制度進來,所以我不確定,看你們覺得。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30%全部交給民眾是比較有亮點。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假設有一百隊,一百隊去normalize出來,加到30%?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最高票是30分,最低票一定是0票。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不過社會影響力是由民眾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是我覺得會被受影響,所以就來投。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評委不評社會影響力?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評委變成20強之後再評。會變成初選的時候,只看民眾參與度,複選之後只看社會影響力,我們必須要做這一種解釋。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要有敗部復活機制。因為有一些人也許……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提案。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個我也不反對。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我們要不要把評委在這個出來之後再投,這邊還有七成。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去年是七成,最後再決定哪一些。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但我的意思是,當你捲動程度很高的時候,大家會期待很高的拘束力,可能比你本來辦法寫得還要高,當大家期待這麼高,你可以說「當年的辦法有寫,這只是參考用的」,但這樣參與者的感受不一定好。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整個投票的手順會是什麼?評委什麼時候評?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會變成評委是全部收單的時候全部收完,但是民眾是on-going?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等於評委在評的時候,我們開評審會議那一天,已經知道那30%別人怎麼投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那個時程上怎麼辦?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時程是說評審委員會也可以在那個月裡面評選。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民眾參與度有沒有放上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會變成除非要開一個後台給他。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後台也可以寫。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覺得這些都必須要事前講好,如果沒有事前講好,會有爭議,尤其如果措詞很模糊。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這個是不是到4月底?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也可以,像5月1日開始進來。評審也可以在上面要求公開詢答,因為團隊不能修改提案,但是回答的時候可以提新資訊,我看到新資訊的時候,我對主觀印象會改變,分數也會改變。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一樣是到5月6日,也就是一起,評審隨時都可以上來改。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也可以,這個是很好的做法。4月12日開始,讓評審可以開始投,投到5月6日,但是中間評審覺得哪一個案子看不懂,可以學民眾留言,也沒有特權,就是公開留言,至於要不要顯示這是不是評審就看你了,如果寫的話,大家一定衝上來回覆,這樣真的比較好,我留言,他一回,就提高分數,不然就是一回,就是降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那就併行。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好啊!那就這樣子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樣子的話,社會影響力的部分,等於評委用的跟大家都一樣。另外兩個部分是用什麼之類的去投,我不反對,至於評審的加權要不要多幾票,評審一票算別人十票,因為這樣子就可以解決雨蒼的問題,評審可以以一當百、以一當千?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不需要,人一多,給他1000分,1萬分,這樣就沒有了,其實影響力不大,會被稀釋掉。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好,所以就跟任何人一樣,30%都給民眾,這裡面的民眾包含評審,大家一開就是一翻兩瞪眼。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樣每個團隊的拉票動力會變得非常強,因為不拉票就進不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所以投票的結果只公開最後的分數?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沒有公開分項嗎?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沒有。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有些網路投票,你在投的時候,你會知道投成功,是因為知道一投會變多一點,所以會知道,但是如果全部是最後關起來然後公開的話,很有可能可以質疑你投票的東西是有問題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不過就算一面投、一面開也可以,因為灌票是在後台。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是,沒有錯。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要真正公開的話,就要用分散式帳本,只是你們……(笑)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不用啊!投票這一件事應該會……有log就放另外一個地方進來,另外有問題,有人需要見證的時候,我們再拿回來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Log也可以改,所以真的要用分散式帳本。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要這麼嚴謹嗎(笑)?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如果要可以點,就是讓評審再早幾天投完。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確實。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不會讓他覺得最後看了那個結果,然後突然要評審,然後七成投進來。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有幾個層次,影響力那邊也許先投沒有關係,但是其他的部分是評審自己。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建議評審投的時候也不要知道民眾的票選結果,等於我們不開後台給評審,等於那一塊全部留給民眾。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確實如你講的,評審只要一知道,大家都會有評審把我們刷掉、評審把我們怎麼樣,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是說評審都一樣,其實這一塊就沒有問題,這樣對於稽核的要求也會變低。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打分數的時候也看不到?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就是針對那70%。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另外30%跟一般任何投票的人一樣,是看不到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還有一個,剛剛有提到紀錄,是不是要讓每個人可以看到自己投票的紀錄,也許會比較安心。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你回來的時候跟評審一樣,隨時到5月6日封關起來的那一天以前,都可以選回來再去,所有人都相同,做到這個地步。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好。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那就這樣。我想各專案的危機感會很強,因為中間也沒有邊開票,大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票,我覺得也還好,一個月這樣很不錯。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投票的這一整套的模組,要不要考慮開源?跟別的都無關,只是讓大家可以自己跑一段出來,但是不包括身分認證、登入之類的,就是QV那一段。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個要評估一下,比較能取信於人。

    Link in context Link
  • 林雨蒼

    是不是有商轉的機會。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真的,馬上spin off。下一次活動馬上就出現這個模組,好像也不錯(笑);大概投票就這樣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線上徵求合作夥伴,你們本來有什麼想法?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去年是用人工媒合。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所以給一個列表,其他都是人工媒合?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對。其他要開放個人報名嗎?因為之前講的是,今年不開放個人報名。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沒有特別提到個人報名。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去年有一個做法是,我們把被刷掉二十名以外的,通通都邀請來報名,反正這一段時間有空,想做的事也沒有人做了,是不是媒合一下去做別人的事情,不過這等於是團隊間的媒合,但是那是有個人報名的路口,所以倒流到這裡,如果沒有個人報名的路口,等於要另外給一個路口。看你,這個我沒有一定要怎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自己跟團隊講?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我們怎麼知道團隊的是誰?跨團隊的時候,你不能保證一定找得到他。

    Link in context Link
  • 王志翔

    窗口去做媒合。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也可以。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目前沒有規劃這樣子做,本來只是說針對入圍團隊的需要,缺什麼、我們補什麼,希望把力氣花在後面的輔導團隊。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但是現在的意思是可以毛遂自薦,就是說公部門專家、私部門專家或者是領域專家。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會公布那二十個入圍的團隊。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現在只是說要不要有一個按鈕說「有沒有興趣」、「我想報名」、「我想組團」。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組團應該沒有了。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就是「我想跟團」?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那就變成我們只能撮合,這樣會不會增加……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想撮合並不是給團隊,而是給行政人員,當時已經輔導團成立了,輔導團看自己的,或者是輔導團自己的人脈,這兩個加起來變成撮合的結果,還有入圍團隊一來要跟團,然後是說公部門專家、私部門專家或者是領域專家,然後是說有什麼貢獻,整理之後去用,並不是直接要求團隊來用。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去年也是類似的機制。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今年是重開這個機制而已,這就不是公開的,填完就類似google form一樣,直接送出去,如果你覺得可行,去年就重用。

    Link in context Link
  • Mark

    去年有提到,如果要報名的話,偏好的團隊是哪一個。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對,這邊的意思是一樣的,我們現在是二十個都列出來了,右邊有一個「我想報名」,我報完之後是對他有什麼貢獻,因為對它有興趣,就按三次,重複的資料再帶出來一樣就可以了,也許我對每一個的貢獻是一樣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這個沒有很難改,就用本來的模組就好,一樣開七天。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應該沒有別的了。後面其實都跟去年一樣。

    Link in context Link
  • 陳世祥

    「輔導團隊」有沒有什麼指示?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我們要點要先通過,再拿那個要點去組團,這個是下一場會議要做的。

    Link in context Link
  • 唐鳳

    如果對任何技術上問題的話,請連繫雨蒼或者是Mark都可以。謝謝。

    Link in context Link

This site is maintained and operated by PDIS.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e content is releas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CC0 license.

Terms of Service 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