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還是簡單跟委員說一下這三年在做的事情。
-
這個簡報是已經公開或者是可以公開?
-
可以。
-
之後再提供給筱婷,先送一個我們做的一個機票,就是讓大家知道臺灣有70萬的移工會有這樣的機票,第一次出國到臺灣。
-
這個很棒,設計得非常好。
-
我們2015年成立的。
-
一般機票後面的文字會是反的?一般的機票是這樣轉、不是那樣轉。
-
被發現了,我們下一版會改(笑),我們印出來就發現了。
-
會叫「one-forty」(https://one-forty.org/)是因為三年前臺灣的移工大概是60萬,所以40個臺灣人就有1個移工。
-
現在是?
-
現在大概1/35了,所以以後會有1/30。
-
瞭解,你們沒有要一直改名字(笑)?
-
沒有,就是一個時間的紀念。現在我們團隊十個人是以協會的方式,所以主要是靠募款,其實都很年輕,是二十歲至三十歲間,我已經是最大了。
-
前三年我們專注的是印尼的移工,因為在全臺灣的移工裡面,印尼人佔得最多,這個是開齋節的畫面,現在有68萬的移工,其實三年前是58萬,三年就成長了10萬人,每一年都在成長,所以很快會變成1/30了。
-
其實這樣看的話,印尼人佔的最多,然後再來是越南、菲律賓及泰國,在台北因為看護的比例很高,所以大部分都是印尼人,這個是為什麼這三年我們是以印尼為主,從看護、工廠到漁船的漁工。
-
其實一開始我們想成立這個協會,第一個是因為看到整個社會對外勞的偏見及刻版印象,像這個就是直接去google外勞的關鍵字會跑出來的標題。
-
你google「移工」跑出來就不一樣了?
-
對。所以這個是一開始我們的起心動念,因為我自己剛好有機會接觸很多移工,聽了很多他們的故事,看到這樣子他們的印象,我自己想要做一點事情。
-
除了整個社會的刻版印象以外,也發現他們來這邊工作,大部分是低階的勞力,所以其實不太能累積一些知識技能,我們聽過很多故事,回去開店就會倒閉或者是還是找不到工作。
-
可能還是真的存了一筆錢,但是很好的運用?
-
對,等於又要出國,就會變成一直回不了家。那個時候每個禮拜天就去台北車站訪談,問他們到底為什麼要出國,而且出國以後有很多地方可以選,新加坡、香港、臺灣、中東、杜拜,都有,為什麼選臺灣?在臺灣遇到什麼困難?想要學些什麼?以及回去以後想要做什麼事?
-
我們發現很多人想要存一筆錢回去開店,就是小本生意又或者是想要找好工作,那時沒有課程或者是計畫是專門給這一些移工的,新住民是滿多的,特別針對這一些移工回國以後的發展倒是沒有,所以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協會。
-
有一個mission是叫做「Make every migrant’s journey worthy and inspiring.」,對我們來說整個移工來到臺灣再回去,這個是很長的旅程,希望這一段旅程對他們來說是很值得的、學到很多東西,累積臺灣的經驗,回去以後可以真正幫助他們未來的發展、改善家庭,也跟臺灣一直有連結。
-
一路上其實都會遇到很多很多故事,所以我們也一直在蒐集,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一些移工背後的故事,相對來說,我覺得他們都是很勇敢的。
-
現在主要三大計畫,「移工人生學校」主要是教育、「Open Sunday」是文化交流,我們自己做自己的content。
-
這個就是委員剛剛所說的,在影片裡面有講到,現在一學期是半年,我們現在已經邁入第六個學期了,一學期有兩百位的學生,我們在台北車站附近這一棟的樓上租教室,因為他們禮拜天在台北車站過一個馬路就到了。
-
課程的話,有中文的聽、說、讀、寫,光中文課就分了三個班,基礎班、進階班及考證照,我們有華語證照、上課畫面,還有儲蓄理財,他們每個月大概是1萬7,000元至2萬元的薪水,如果不知道怎麼樣去規劃的話,一下子就花光了。
-
其實教他們本身理財以外,也要教他們如何跟家人溝通,像他把一半以上的錢匯回家,家人或者是老公一下子就花光光了,因此他們每一年存,其實到最後回去發現錢都不見了。
-
還有開店的課,其實有很多機會讓他們分享點子,其實很少有機會他們在家當看護或者是在工廠,很少有機會講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是一個班的學生,所以我們幾乎每一個禮拜天都上課,早上、下午(都有課)。也有很多機會讓他們練習,像Ted Talk一樣,我們會要他們用中文講,一個人是15分鐘。
-
實體課程經營了兩年,發現很多人說想要來上課,但是因為人力不夠,而且只在台北,所以轉on line,我們經營了一年半,然後有拍了150支影片,用母語來拍,現在有1萬5,000個印尼的移工是有訂閱的。發現網路的效果真的滿大的,超過我們的日期。喔!1萬7,000個了,我以為1萬5,000名而已,其實就是像youtuber這樣,每一支大概5至10分鐘。
-
為什麼有一支特別多人看?有1萬3,000人看,這個是在講什麼?
-
很生活化的(播放影片),大家就會留言,然後我們就會回,其實很多人是每一支都有看,因為每個禮拜我們出一支新影片,就會通知他。
-
最紅的其實是這一支,我們直接請移工來分享(播放影片),他會教大家台語,因為在南部跟阿嬤講,就是用台語。
-
現在其實也是持續在做,因為我們現在只針對印尼人,印尼人在臺灣現在有25萬名,接下來是有錄菲律賓文、越南文、泰國文,因為資源還是滿少的,所以我們現在還在想辦法繼續募款,等於不同國家的人士要開出全新的,因為我們是用母語來做,等於頻道就要好幾個,課程也都是分開來上的,真人或者是動畫都有做。
-
上完這一些課程,回去以後我們每一年都會去追蹤,一年會去三至四次,也就是去家訪,這都是我們以前的學生,現在在印尼開衣服店、洗衣店、雜貨店、餐廳。有些人是開店、有些人是找工作,像她結婚我們也有去,因為她的中文學得很好,學了一年半,再加上她之前就有學,她現在回去印尼,找到台商的工作,在正新輪胎裡面當中文翻譯。
-
她給我一個數據,她家離印尼大概六個小時的鄉下,那邊平均薪水是7,000元台幣/一個月,她找到工作,一個月快要2萬元台幣,其實相對物價是很高的,也真正可以幫助她改善生活,我們還特別找她拍了影片,我們也跟正新輪胎的HR部門在談,他們覺得雙語很流利,他們是很需要的,我們就跟他們談怎麼樣在臺灣培訓好,讓他們直接來錄用。
-
甚至有人回去變成小說家,出了兩本小說,寫得就是在臺灣當看護的生活與歌手,然後組了一個團開始出道。
-
其他活動像東南亞星期天每個月,這三年現在辦了六十場,其實是一個很輕鬆的方式,讓臺灣人跟移工互動,所以可以一起野餐、小旅行。
-
在晴光市場有一個菲律賓區,這個百貨禮拜天一進去全部都是菲律賓人,全部都是菲律賓的店,因為我們讓菲律賓人當導遊,介紹他假日的生活,其實就是菲律賓的菜。
-
看起來很好吃。
-
對啊!真的很好吃,然後就寫文章,我們寫了七十篇移工的專訪,包含在臺灣的移工及回國的移工,我們會去拍攝跟紀錄。
-
其實除了寫文章以外,我們在想的是跟年輕人溝通,要用更簡單、更有創意的方式,所以我們兩年前做了一個面對面的計畫,手寫一百個臺灣人跟移工的鬼臉,為什麼是鬼臉?笑臉很多人拍,但是鬼臉就會覺得很好笑,而且很少的機會看到人家的看護是這樣的表情。
-
而且也很難區分出來到底誰是臺灣人、誰是移工,因此帶出來的我們都是很像的,我們也把這樣的計畫直接貼到華山,變成戶外的裝置藝術,很多人看到這一些作品,然後就想說他們到底是誰。
-
去年我們在華山辦了兩個禮拜的工藝展,兩個禮拜免費,因為華山贊助場地,有2萬7,000個人進來,我們是把移工議題與藝術結合,我們做了一個走道,上面都把中文字倒過來,很像移工剛來臺灣,然後看不懂,這一些字都是他們勞動契約的字。
-
還有一個是藝術家做的翅膀,用菲律賓移工的拖鞋,他們每個月都會寄包裹回去,都會塞滿滿的,我們回去作研究他們到底在那邊放什麼,然後就做了一個這樣的作品讓大家知道。
-
很多人會放電鍋、洋娃娃之類的,並寄給家人。然後也開始做一些infographic,最近我們有一個募款計畫,因為學校的人數越來越多了,我們想要skill up,所以就招募社會大眾,用信用卡定期定額,每個月幾百元(捐助)。
-
其實做了三年的感覺是,因為每一次回去印尼以後,才剛去又回來,發現他們真的是在臺灣,認識臺灣的朋友記得,都會把課本什麼的放在家裡面,然後去宣傳臺灣的經驗真的很棒,這也算是國民外交,bottom up,從這些移工開始。
-
我們的外勞政策,也就是把他們當勞工,有一天他們可以變成臺商的人在,甚至在談國民外交、新南向,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他們每一年幾萬人回去。當然也呼應到現在的新南向,因為以人為本,我覺得他們才是真的有影響力的。
-
這個議題其實就是global issue,像香港、新加坡都很多移工,我們希望是可以擴充出去的,結果現在1萬多名的data base,很多是從香港來的印尼人、新加坡來的印尼人都會連過來,全世界在做移工議題,大部分都是還是做勞動權益的爭取、庇護中心,跟政府大部分是抗爭的。
-
勞動權議題是最多人做的,隨便就可以想到十個NGO,但是教育真的比較少。
-
其實不只臺灣,香港、新加坡都是,他們勞動的團體比較多,但是用這一種角度切入比較少,所以很少人會真的關心回國後的生活,希望我們可以成為全世界在移工議題上的best practice,這是未來的目標,大概是這樣。
-
感謝分享。
-
你們的網站我滿詳細看過了,你們的改變理論非常地成立,我覺得非常好。
-
今天會找委員的目的是,過去三年與政府合作滿少的,主要是小額捐款及企業贊助,我們現在有幾個企業的贊助商,第一個是遠傳電信,他們賣預付卡,他們的市佔是第一名的,他們的客戶非常多是靠移工,因此他們算是我們的sponsor,我們還有跟高雄的工廠,他是一個企業,裡面有兩百五十個菲律賓人,也是贊助我們,我們去幫他設計一些課程。
-
還有像樂施會也是長期的贊助商,我們現在跟政府單位的合作只有跟勞動部,應該是接了一個研究標案,這個是唯一一個,因為我自己想的是,我們要做的事情跟政府單位很多部門有關,想請教委員的意見,你知道我們在做的事情以後,有沒有一些給我們的建議,不管是跟外交部、教育部、移民署、勞動部,又或者是跟新南向政策的相關部門?
-
你們知道有一個「se.pdis.tw」的網站,是新創圓夢網裡面的社會創新專區。
-
有,我上次聽過你們的分享。
-
你們有在上面嗎?
-
好像沒有。
-
你們的中文名字叫什麼?
-
中文很長,叫做「社團法人臺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但是我們沒有露出這個名字。
-
我覺得有空還是登錄一下,當然以你剛剛的講法,你們目前大部分的收入還是來自於捐款,並不是完全自付盈虧的狀態,但你們還是有某些服務過的產品,對不對?
-
像剛剛比如企業請我們幫他們客製化設計課程,那個算是服務。
-
那個是資訊服務或者是顧問服務?
-
-
還有什麼別的服務或產品?
-
像我們經營youtuber,然後遠傳就會想要來置入,我們變成媒體人。其實還滿多的,像遠傳,最近悠遊卡也想要來置入我們的影片,我們就走youtuber的模式。
-
OK,這兩個都是服務,這兩個服務的好處都是能夠結合滿多的東西,任何關心這一個的企業,或者是影響力投資者,雖然你們是NPO,但是其實透過這一些服務來做business development,其實金額我隨便想也覺得可以很大,因為我們用NPO型態,意思是我們希望捐助還是以一個比較大的部分,尤其現在定期定額是大家最希望的。
-
但是,如果你們有剛剛所講的這兩個,也就是比較像策展或者是媒體的這兩個服務的話,我還是會建議你們登錄一下,因為這個登錄不像以前要50%的收入是從服務或產品來,現在並沒有百分比的上限或者是下限,而是要你寫清楚你能夠提供的服務或者是產品有哪一些而已,所以不要被「企業」二字迷惑,這裡面有很多NPO、也有很多合作社,所以我還是建議登錄一下。
-
為什麼會這樣講?我們會越來越多的政府專案,這邊是有「社會創新政府資源」裡面,不管是這一堆的哪一些,之後可能越來越多會扣合有在這上面登錄來當作前置條件,所以如果你們填得越詳細的話,那其實是一個雙重媒合,以前都是政府計畫掛在這邊,你跟熟的部會去申請他們的計畫,我們現在是希望反過來,把你希望商務開發的東西先寫好,這邊是有一個篩選的,好比如果你在做的是偏鄉教育落差,你是協會或者是什麼之類的,又或者是你是做其他社企NPO或者是就業整合,你們可能這三個比較多,因為移工不一定是弱勢。
-
這邊其實就會直接把目前也在看這一些題目的,而且是跨部會的,就是不管是文化部、外交部或者是國發基金或者是多元就業,其實像NPO很多是多元就業,這個你們都已經很熟了,會提供出來。
-
這樣的好處是,這個是比較被動,也就是要上來查,但是如果有登入的話,我就會說你主動去找他們,但是如果沒有登入的話,我就比較沒有profile,這個是第一件事,我鼓勵你們做。
-
第二件事是,我們在新南向這一件事上,你知道「四方報」嗎?
-
知道。
-
你們跟他們有任何的合作接觸?
-
我們現在跟燦爛時光書店有移工文學獎,也就是他們有辦一系列的活動,我主要是跟他們。
-
瞭解。
-
所以對移工社群的這一種政策溝通,我想這個是現在你們還不是一個服務,但我覺得會是滿重要的一件事情,像「臺灣吧」最近有在做這個題目,你們知道嗎?
-
知道。
-
這個你們有興趣嗎?我覺得你們做短片或者是文字能力並不差,事實上是相當好的,這會是你們的興趣嗎?因為這是新的路線,比較是內銷,是讓臺灣人更認識移工,而不是讓移工更認識臺灣,而你們目前好像是讓移工更認識臺灣之後,有能力回去創業,然後保持對臺灣良好的關係。
-
像這一種對臺灣人民的這一種,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
-
其實就是剛好分兩大塊,一個是直接服務,就是對移工本身的,就是回去以後的幫忙;另外一塊是對臺灣社會大眾的倡議,包含寫文章,我們都是寫中文的,像寫文章、拍影片,並不是指剛剛的教學影片,我們還有很多影片是對臺灣人的,所以包含影片、文章、活動,像策展,2萬7,000人來都是臺灣人,剛好都是臺灣人,其實是分兩大塊。如果有機會做影片活動,是……
-
OK,我覺得這樣這一塊就比較多,確實你剛剛提到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我覺得這個如果真的要成為一個可行的政策,首先就要臺灣人自己先支持或者是認同這一個概念,但是大部分的臺灣人,當然有一些是家裡有移工或長輩或親戚有移工,但是你願意用民族誌方式來解決生命史,可能是千分之一不到。
-
這個可能不只是倡議,而是變成類似全民教育,我們不只是對新住民的融入,而是對於移工的文化上,覺得人家的生命史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這一件事我覺得得先發生,不然以後會變成新南向,到最後還是以賣產品為主的新南向,這個是一定的事情。
-
我想這一個部分,我們接下來在社會創新行動方案裡面,其實大概過兩個禮拜左右會核定,我們四年方案裡面,最大部分的經費跟資源,還是放在教育上,比起以前的社企方案,就是多了教育跟外交兩塊。
-
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前做社會企業的時候,是跟青創或跟這個結合得很多,但是很大的困難是,之前的社企方案已經做到整個社會都覺得這個是一件好事,但是你隨便找一個人問說:「你知不知道哪一個社會創新團隊?講了聽聽看。」但是真的講不出來,好像洗這四個字好像洗到人盡皆知,但是有沒有因為這樣的關係,大家更瞭解特定的社會議題、特定永續發展目標、特定的社會創新模式,好像太好,好像不太有。
-
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撒大把的銀子去說打東南亞、新南向或什麼東西,可能一直可以洗到大家覺得這個不錯,但是你去問隔壁的移工生命史卻會講不出來,會有同樣的困境。
-
我們現在的做法是,新的計畫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尤其是高教、也包含國教,因為國教在明年新課綱出現的時候,非常強調的是每一個學校要結合他的社區特色,我們知道有很多的學校旁邊其實是有非常多的新住民或者是移工的族群,以前都是學校關在學校裡,他們好像碰巧只是在學校旁邊而已。
-
我們在新課綱裡面非常鼓勵按照當地的學校組成,可能是家裡有移工、新住民的這一些,來去參與式跟他的社區一起組出這個學校的特色課程,包含校訂必修、校訂選修,這一件事是國教生。
-
在高教上面更進一步是,這一所大學能夠用他的資源,不管是學術能力或者是研發能力這一些東西,怎麼樣讓大家更認識這一些人,讓大家更覺得這些人是同一個社區,我們真的可以一起解決共同的問題。
-
之前您可能有聽說過像有大學社會責任的專案,到今年才是正式地去做,我們在方向上,可能也會把它更進一步往全世界共同比較永續發展目標的東西去扣合,並不是這一所大學哪一個系所強,我們就發展哪一個系所的社會責任,會從大學本位慢慢會變成社會環境本位,我覺得這個對你們就很有幫助。
-
從你們的角度來看,你們想要倡議的剛好是這一些朋友們是可以一起來解決臺灣社會的問題,在過程裡面獲得培力之後,一直是臺灣的朋友,而不是好像他一離開你們就不理他了,因為他沒有要規劃、沒有要用到新住民,就不理他了。
-
而是臺灣關注的東西,全世界都在關注,因為全世界都在關注,所以即使他回去,還是可以跟臺灣有一個很具體的聯繫,這一件事我覺得我們會繼續鼓勵,不管是U-start也好或者是USR也好,往這一種比較國際化的方向走。我覺得去找USR,現在已經在做類似題目的,或者是覺得USR不知道是不是玩真的,還沒有做提案的,然後去結合大學的資源,我覺得這個是滿重要的一步。
-
剛好USR要辦博覽會,他們把最近USR做的事統整了一包。
-
從去年開始聽到USR,慢慢有一些學校有透過這個名義來接觸我們。
-
有嗎?
-
像高雄文藻,我們辦公室在CIT,就是園山那邊,還有大同大學,一出來就是剛剛所說的菲律賓區。
-
確實,像那個就是我們最好能夠多一些這種他覺得這些不是社會問題,這些是一些社會貢獻者的概念。
-
上次有一位是吳明錡老師來,應該過三天,這個逐字稿會公開。7月28日、29日是USR博覽會,我應該是會去7月29日的那一場,他們現在也在想說具體去跟十個臺灣在做這一種創新團隊,每一個可能提供社區結合的人脈、技術的人脈之類的,所以這兩天的博覽會裡面會挑十個這樣中介組織,有些像社企流,你們已經很熟了。
-
這樣的目的是他們希望不是只是社會更認識USR在做什麼,也是讓那一些還在找方向,還不知道要不要花力氣進去的,因為USR跟一般的大學計畫不一樣,一般的大學計畫是教育部訂了KPI,他們就執行了,但是USR是反過來,是一個五年期的計畫,兩年才一個check point,所以這個創意的空間變得很大,然後就會變成是大學如果不結合像你們這樣既有的社區,他寫不出來,因為變成沒有辦法想像大學外面的社會長什麼樣子,所以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先去認識社會大學外面長什麼樣子,然後再變成這個是大學USR的助力,而不是大學好像就是撒一些東西出去,沒有很有用。
-
所以,我會建議你們至少派一些人到博覽會,我們認識一下,這個是另外一個可能的教育部資源。
-
你們在做終身教育,無論如何都是SDG 4,教育部以後還是會最主要相關的部會,所以先認識總沒有錯。
-
因為外交部剛有同仁派駐到我們辦公室,剛好她之前是負責APEC組的,你們這一個跟APEC的培力、倡議也是非常切合,尤其APEC目前在講的是如何善用數位經濟達到普惠世的……尤其女性的創業,這個是APEC今年的主題,剛好詹宏志老師現在在APEC,接了一個「數位創新論壇」,他想要讓臺灣變成這一方面的思想領袖,就是大家來臺灣就可以知道我們在整個APEC裡面,如何翻轉看起來像弱勢、短期勞工、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的一些國家或地區,他們怎麼樣透過數位技術來翻轉自己的社會處境,也讓她所在的地方更涵融。
-
像這個就是目前APEC最紅、也最不會被挑戰的倡議,所以你們在做的其實跟這個高達八成是扣合的,所以我也會跟外交部的同仁討論一下,有沒有什麼相關的倡議,我想這一個部分可能就不是一個專案計畫,這個可能就是一個夥伴關係,就會變成我們找一些跟這個相似的倡議,可能外交部是補助機票、旅宿的情況,至少先把你們在做的事,讓APEC看得更清楚。
-
如果有APEC的年會,我們就直接去那邊做?
-
或者是專門針對這個的高階論壇,在臺灣會有一個「數位創新經濟論壇」,我去講的時候就可以把你們的例子帶進去之類的,這個都是有可能的,我們會先跟外交部同仁討論,因為這個部分她會比我熟一百倍,她看起來可以對接的部分,可能沒有,但是如果有的話,我再跟你們講。但是國內的話,我還是以教育部、創新教育、大學社會資源這一個部分。
-
我有看新聞,去年APEC,臺灣跟澳洲、美國成立一個基金,我不太瞭解那個是什麼,我有查到一些新聞,就是要成立一個fund來做一些跟提升與弱勢婦女有關的跨區域。
-
對,這就是婦女基金?
-
對。因為我們不太知道,像那個基金是不是可以給我們這一種民間團體去申請,又或者是那個是以政府為主體,直接決定要做什麼事。
-
我想這個最簡單的,這個子基金應該承襲著「女性創新經濟發展多年期計畫」,現在只是多一筆錢。
-
它是PPWE那一組管的,PPWE你們之前有接觸嗎?
-
沒有。
-
他們下一個論壇是在巴紐。
-
這個不是臺灣的……
-
我們只是捐錢,但是捐錢就會參與他們的遴選,這個是全APEC的方式。首先你要先跟他們混熟,然後接下來你要寫一個concept note,這個必須要達到ABCDE,越多越好,不過你們運氣很好,因為A至E五個你們都有,然後接下來執行的concept note本身你要讓女性來執行。
-
接下來concept note就去找贊助商,所以不是找臺灣簽就可以了,要找APEC或其他的經濟體簽,簽了之後就可以送到這裡來。
-
因為臺灣本來就有一些滿大的,像婦權會這一些組織,長期只要有一個倡議,就會去團結臺灣這邊相關的團體,所以我至少可以幫你問的是,臺灣是不是已經有人在寫concept note,如果有跨國的capacity building的話,裡面有沒有已經找好partner?如果沒有partner的話,有沒有一些你可以參與的地方?
-
我覺得你們的價值主張應該是放在多方利益關係人參與的平台,也就是說,以前常常都是制定這個計畫的過程裡面,女性移工的參與是比較少的,但是現在大家最看重的是,在這個計畫的撰寫過程中,那一些利害關係人們有沒有一群夠有自信的人能夠出來用中文或者是英文來調整這個計畫,以及真正能夠切合這個需求。
-
所以他也許已經回去、還在這邊認識的leader,我覺得這個是你們可以自己先盤點的,像印尼真的問起來,也就是這樣就要把你們的capacity building規模化,你們就推薦三個人讓我們勾選,進入我們的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委員會,你們這邊準備好,因為你們這邊不準備好的話就找下一個,這個是我想你們切入一個很主要的事情。
-
不一定是你們在做的事情,在臺灣擴大,因為APEC大部分看的是這一種創新有沒有可能每一個地方都做一點,所以比較是你們這一套模式的在地化,在地化一定會找參加過你們專案的籌備與直接收益者來參與這個規劃,所以如果印尼自己要弄一個的話,印尼人就很重要,所以我想你們自己先做一些內部盤點。
-
我先問一下,如果今年可以提的就提,如果沒有的話,至少明年可以先作討論。
-
好,沒有問題。
-
外交體系大概是這樣。
-
瞭解。
-
其他大概就是倡議的部分,倡議的部分就儘量用,我們的逐字稿你要拿去做策展或者是框起來都可以,如果像NPOst需要唸什麼東西,都歡迎隨時利用。應該差不多這樣。逐字稿有十天的時間,整理好之後會寄給你,簡報看起來沒有任何的秘密,而且都是你們自己拍的,也沒有著作權的問題,所以就一併公開,請再提供給筱婷,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