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簡單介紹,如果用口語表達的話,因為汽車修理這一個行業長期以來缺工非常地嚴重。

  • 另外一個問題,技師們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所以就變成他們容易腰酸背痛,大概五十歲左右就下來了,所以這個行業一缺工以後,會造成很多馬路上的問題、道路安全的問題。

  • 在這一種情況之下,因為我在這一個行業已經三十九年,怎麼樣幫助這一個產業問題解決,我長期在這一個行業。

  • 現在人與車公司本身就是在做媒合的平台,因為我們現在遇到困難,這一些資深的技師,他們不習慣上網。

  • 產業裡面有一本雜誌,但是這本雜誌,他們已經離開職場,也已經收不到,但是確實也經常性地瞭解到,他們在找這一些工作。

  • 我要請教的是:政府有沒有什麼地方?或者是您能不能指導我如何把這一個訊息傳達出去?這個是主要的。

  • 「OB技師」是什麼縮寫?

  • 就是資深的技師,Old Boy。

  • 總之就是從棒球界移過來的?

  • 對,我們的定義是在這個業界現場工作十五年以上才叫做資深,我們的定義是這樣。

  • 因為都有相關的證照,對不對?就是從他取得訓練資格或者是證照,你們這一個行業有回訓制度嗎?

  • 從開始拿到就一直是?

  • 這個行業是不一定要有證照的,像現在很多的技師沒有證照,有的話就自己去考,只是我們在徵詢人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到除了必要條件之外,還有其他的條件,還有我在原廠待過,也就是原廠有訓練。

  • 第二,本身是汽車科系畢業的,也就是不是土法煉鋼的,是有學理基礎的,本身有很多相關的證照,是一邊工作一邊去考的,好比技術士執照之類的。

  • 這三種是加分?

  • 你們現在這個平台已經上線了嗎?

  • 有網站嗎?

  • 有,就是「www.pcars.com.tw」。

  • 所以有一個會員,然後有人的會員跟場的會員?

  • 我如果什麼都不是的話,我要怎麼看到有多少會員?或者這個是完全會員制,我要先是會員才看得到資訊?

  • 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到,另外一個部分是會員。

  • 任何人看得到是汽修業的資訊嗎?

  • 今天有一個OB技師的話,會有一個電子單來進行登錄,我們會請他輸入電子表單,輸入電子表單以後會跟他聯絡。

  • 您剛剛看到的是大家都看得到的。

  • 聯絡完之後有一個後台,可以登錄另外一個介面嗎?或者是完全是靠email?

  • 這一些OB技師比較習慣傳統性的方式,所以登錄以後先用電話聯絡。

  • 廠電也是?

  • 是。我們會員系統的部分,主要是在訓練的地方。

  • 所以沒有像LINE群組或者是多對多的討論管道?

  • 如果以OB技師來講,數量比較少,所以沒有辦法找到很多人。

  • 可以透露幾人?

  • 應該講XX個人左右,連結不上,他們需要,但是我們也需要,但是沒有辦法把這個訊息傳達到。

  • 所以其實這一件事,執行了一年多?

  • 對,包含籌備。

  • 您希望加入的文案就是這個嗎?

  • 對,主要就是在上面。

  • 所以你們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把這個可以轉換成他們聽得懂,覺得有意思,願意加入訊息,遞送到他們家?

  • 讓他知道有這一回事。

  • 我們可能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我們遇到一些中高齡的技師,其實並沒有很習慣網路的這一件事,所以少數比較年輕一點的,他們可以透過搜尋的方式,找到我們這一家公司看完以後有興趣,就會找到我們。

  • 但是目標族群,他們比較不習慣上網。

  • 您剛剛提到有三個加分的項目,原廠也許有一些相關的雜誌,按照您的說法,不一定訂閱?

  • 像特定的廠牌會在車訓上賣廣告,也就是雜誌上會有版位,但是這一件事你們有評估過嗎?也就是在相關的雜誌上純粹用廣告的方式來進行,這個應該是一般第一個想到的?

  • 我可以看一下問答。(提出雜誌)

  • 這個是比較關於您的?

  • 對,這個比較是介紹我們公司在做什麼。

  • 但是我想講的是,假設我OB技師,如果一般是廣告,應該會有一個電話可以打,或者是有某一件事可以做,我比較不清楚我要打哪一支電話才可以加入的感覺。

  • (提供另外一本:石油雜誌)

  • 對,這個就比較像了。像有善行回饋金等等。OK啊!像這樣撒出去,因為這樣打來的,你們有算過嗎?大概幾通?

  • 轉換率非常有限。

  • 像報紙也有報導。「汽車購買指南」也有報導。

  • 科系的校友會也有組織?

  • 我們找了學校的老師。

  • 所以並沒有留他們的聯絡資訊?

  • 那就只剩下證照系統,但是目前好像沒有這樣發單電的訊息,我知道這個不行,前兩個我以為會有系友會或者是校友會?

  • 沒有。像我們這樣做以外,多數工會不很積極,工會跟他們的關係主要是收勞健保的服務,以外就較少了。

  • 不過工會有他們的至少住址或者是電話,如果你們要登門拜訪的話,目前名單會不會……

  • ……工會不會給,如果覺得工會對他們有幫助的話,按照您的想法,他應該要更積極,是不是?

  • 我們把廣告單子印好,送到工會,請他們幫我們代發,或者是有人來辦勞健保的時候,順便跟他說一下,至少讓他自己拿,我們也不敢講說一定要幫我們講什麼,因為這個事情顯然您聽起來簡單,但是他們覺得很難、不容易理解,可能一下子走到太細節。

  • 所以工會那邊,主要就是擺著,問要不要帶張走,他們就帶走了。

  • 你們傳單基本上跟雜誌的內容很類似?

  • 你們有請加入的這XX位朋友來幫忙看文案嗎?如果他們要口耳相傳比較好用的方法,因為這個我們通常在行銷上會這樣做,也就是你有一個客群,當然會希望早期的使用者能夠幫忙調整成第二批使用者看得懂,有這樣做嗎?

  • 少數有用過。大家覺得只是技術者,所以沒有意見,因為剛好看到,所以就打電話來了。

  • 不過這個其實是一個專業,也就是怎麼樣引導他可以看兩個版本,看哪一個比較好,或者是調整什麼字體。

  • 這個我們叫做「使用者體驗」,或者是「服務設計」,這個其實是一門專業,像我們做報稅軟體的時候,大家其實說報水軟體很難用,你問很難用,一下子也說不上來,因為不是設計師,怎麼講都不知道,我們派一組人,有一個人會跟他訪談,然後另外一個人是在操作現有的這一些版本同時,一直問他一些引導性的問題,或者是看他覺得看到哪一個字的時候皺眉或者是好像看不懂的感覺,又或者是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之類的,這個會錄下來,我們再事後檢討看到這一行的時候,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意思,感到比較感興趣,這個其實是有這樣的服務,所以我第一個具體提案的改善,因為這個是你們主要的往外訊息了,這個東西要怎麼樣弄成,甚至不太需要看得懂很多字,又或者是這個字可能還可以更清楚或者是更大一些,又或者是大部分是用圖或者是用更友善的方法,讓他即時是放在工會的櫃台,工會看到不用很積極,也就是覺得這個對我是一件好事或者是用不到,也願意給我朋友。這張紙是最主要的訊息,很多經歷都要放在這個上面,這個是一件事。

  • 我們這個逐字稿會上網公開,這個本身就是宣傳,所以如果你本身有在我們社會企業登錄上的話,其實社會企業登錄接下來會變成社會企業登錄,因為你們初忠想要改善生態環境,而其實是某種社會使命,大家想要知道這個是不是政府已經知道你們這個公司真的就是要做這一件事,政府甚至未來好比像相關的局處或者是經濟部的服務,他們就知道需要這一個服務的話,他們可以來找你們。

  • 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政府單位都有這一個需求,這個就叫做「共同供應」,我們現在正在建立廠商的資料庫,這個是在「創業圓夢網」的社會創新,這裡面就可以看到,其實不是提供產品,還有很多提供服務的,包含像對於身障者服務,或者是對一些原住民族的服務,又或者是對於一些農業,其實農業跟這個有一點像,從農很久的朋友,其實還是會在自己的田,暫時不耕作的時候,去交互支援,這一些部分也有相關的模式,也就是可以考慮到平台的登錄。

  • 因為政府的角度,在這個平台上,不管是聯合行銷或者是共同採購的基礎,至少多一個曝光的管道。

  • 這邊按進去的話,我們可以看得到,這邊大部分講的都非常簡單,公司名稱、聯絡方式等,社會想要做出什麼目的、特色,他們想要解決社會問題跟你們想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有什麼不一樣,像你們有兩個服務,接下來是這一個文宣的單子,你調整完之後就可以上傳上去,而這個網址就可以變成另外一個——尤其中小企業處——可以說是認識的另外一家社會企業,所以這一個過程,不會花你們很久的時間,這個是另外一個事。

  • 花時間沒有問題。

  • 我們的目的不是要這一些所有OB技師或者是廠店上這一個網站,就像您說的最主要的,像經濟部的中心或者是行政院各地的台中、雲嘉南、高雄、花蓮都有一個辦事處、我每兩個禮拜都會巡迴,只要有意見的話,都會印出來,這個就是渠道,前提是我們要聽到有需要,而這個是前提是你們在圓夢網上有登錄,我們會幫忙媒合。

  • 所以我想如果你們時間很多的話,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再跟現有的這XX位朋友,也就是再把訊息可能弄幾個不同的版本,或者是請你們當初設計的設計師多做一些使用者體驗的工作,或者是試著讓他知道一看到就很想剪下來發給朋友,到這樣子就算滿成功了。

  • 另外,接下來是中高齡的勞參,其實各地都有就服中心,不曉得這一個部分,他們會不會主動跑去勞動部的就業輔導中心?好像比較少聽到?

  • (搖頭) 我們要找勞動部的話,我們要找哪一個單位?

  • 勞動力發展署。中企處跟勞發署算是兩大龍頭,如果你們登錄之後,因為勞發署現在也在做一個希望業師跟十八歲或者是二十歲的學生可以盡可能媒合的工作,希望十二年國教的新課綱出來之後,希望技術高中跟綜合高中是頂族而立,並不是考不上才去考技術高中,我們需要很強的業師來說服,甚至不用去唸科技大學,十八歲出來就可以投入產業的工作及所以這一個部分是教育部跟勞動部會很密切合作。

  • 因為我之前在十二年國教課發會委員本身就是這一個汽車的從業人員,他有很多理念是放在新課綱裡面,我們在明年準備上路時,我可能也會把這一個訊息傳給相關教育部的朋友。

  • 因為我長期是做教育訓練,在這一個行業,別的行業我不會。

  • 大概有二十多年了,今年公會全臺灣辦了十一場,我完全是義工跟志工幫忙上課。這個行業我想我還有一點影響力,所以我才會說我來做,結果碰到的是管道距離太遙遠,當然您講的這個,我都會去做。

  • 結合學校、社企巡迴、中企處及勞發署現有的管道,大概是這四個。

  • 這個是我個人簡單的經歷。

  • 有看到,很精彩。

  • 如果這個行業我不做的話,可能也沒有人出來做,事實上最好的是我退下來,但是我願意留著的原因是,這個行業確實很少人關心它,所有的媒體出來,大都是製造污染、買賣槍械、贓車等等,正面的很少,所以這個行業的人已經很沒有自信心,尤其是技師們,他們大概幾十歲以後,一方面是科技進步太快,追也追不上,體能各方面也撐不住,所以他們出來以後,專業的人去做完全不需要專業的事,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產業缺人,因此我做的這一件事目的就是在這裡。

  • 這個是我們遭遇到的問題及希望得到您的幫忙。

  • 剛剛有回答到1、2的部分,接下來是中高齡就業的部分,其實我之後當然可以再多書面回答,但是中高齡就業的這一個部分五缺卻工的那一次,行政院有在記者會上在缺工跟人才的部分有很強力說明,因為有您的email,我再把相關的表格給您,我們也是花了時間設計這一種一目了然對於缺人才、缺工目前的輔導單位及獎勵措施是什麼,這個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我會後再提供。

  • 社企剛剛提到了,現在以政府登錄為主,這邊就會有三個事情,一個是我們會試著去媒合,這個就是剛剛講的那一些渠道;第二個是,政府本身會有共同供應契約,這個提供的服務即使政府用不到,只有民間才用得到,民間採購到100萬的話,我就會出來頒獎,像下個禮拜就會有第一次頒獎,很多朋友是覺得在登錄上願意支持,這個部分是採購的部分;第三個是中小新創條例正在準備修法,當修法通過之後,你是社會企業,解決了社會問題,像勞動部是解決中高齡的社會問題,如果你看到任何法令上或者是法規上有一些函釋,讓你做事比較不方便,會優先幫忙你做法規調適。

  • 因為你做的事是跟政府同一個使命,如果有一些個案的解釋,或者是有不同部會的法律條文,這個又卡到你,我們會優先鬆綁;甚至你覺得需要現有的法規命令,想要挑一塊地方來實驗違法會怎麼樣的話,我們也會跟地方政府討論,也許在六個月至十二個月試辦,就不受現行法規的約束,這個是第三個,你們不一定馬上用得到,我們是靠各位來幫政府知道如何創新、如何解決社會問題。

  • 政府坦白來說,一年才編一次預算,每一年方向調,這個其實很不利,因為很多新社會狀況是每一天出現,並不是每一年出現,各位是幫助社會問題的人,我們來解決你們的問題,不要造成你們的問題,這個是第三個部分有關於社企的工作。

  • 第四個部分,有關於招募的部分,我剛剛聽起來,我想到的,你們都想到的,那些都是被動管道,也就是我可以放在這個地方,但是他們不會去幫你call人。

  • 如果有用LINE的話,就會問這一些工會的其他會員有沒有自己的同樂會或者是同好會的群組,會試著做一張很容易傳的圖,也就是所謂的「長輩圖」,但是在手機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這個工作有做的話,我對這個行業真的不熟,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用LINE。

  • 會,他們用智慧型手機,最主要的用途就是LINE。

  • 弄得很容易傳,就算沒有群組,還是會傳出去,LINE是沒有成本的,轉換率是大家看到LINE之後,會不會在上面加你,因為你們一定有一個LINE的帳號,看到之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加你的LINE帳號,大家就在LINE上打電話、視訊及訊問,就是從這一個管道出去碰到的人跟這一個管道的人有什麼特色、不同的偏好,未來紙本跟LINE就可以綁在一起,一開始一定是同樣的文案。

  • 有關於勞發署會後的單位,我就用書面的方式提供給你們。這樣可以嗎?

  • 可以,謝謝。(送兩本書)

  • 我隨便看就看到,部會間的聯繫跟本位主意,這個就是我自己做的事,在台北是八個社企部會是遠端備詢,在地社企問什麼,這八、九個部會就要彼此回答,更彼此知道定位,如果漏接就沒有人知道這個球,我會很認真看跟參考。

  • 我跟您說,對這一個行業,我做了許多幾乎別人不會相信的事,像一本雜誌我寫了100期,每一期寫了什麼,這一本書幾乎都是送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也不會去買,這一行業的人不太習慣看書,但是我知道就是因為不看書,所以廣度比較沒有,離開「修理」這兩個字以後,很多都不知道。

  • 我自己一個人寫100期。

  • 排版也是自己來?

  • 我自己來。公司還有小姐,我說我要寫雜誌,你來編,她說「我只會看雜誌,哪會編雜誌?」這個是使命或者是壓力也好,我們必須要成長,我們不是財團,但是我們有心,因此這一本雜誌寫了100期,但是要八年多的時間,每個月的月底好不容易丟出去了,只能出去外面30分鐘走一下就回來趕下一期,我必須要讓您知道我對這一個行業有多大的憂心。

  • 您說丟出去是給印刷廠?是一個PDF檔嗎?

  • 那些可以搜尋嗎?因為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

  • 當年沒有這樣做。

  • 檔案還在嗎?

  • 講到這個很傷心,搬家的時候硬碟被砸在地上,那一次痛了以後才知道,但是或許我可以再花更多的時間,從每個地方去找這一些資料。

  • 因雙廠手上也會有一份,但是太久的話,他們硬碟可能也……

  • 2003年5月寫到2011年的12月,現在又是12月了,不曉得是不是還在,我自己覺得很可惜。

  • 問一聲沒有關係。如果有電子檔的話,至少知道那個時候的狀況,而且也對您的投入是任何新來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您的投入是多少。

  • 我們回去注意一下;除此之外,像我就是今年公會十一場這樣跑,我覺得很累,但是我覺得我的年紀再不跑就沒了,傳承還是很重要的事,長期是在做這一類的事。

  • 我在這一本雜誌上,因為這個行業還願意寫的人沒有幾個了,所以我有一個固定的專欄。

  • 這個是每一期都有,當然雜誌社我自己做過,都很辛苦,因此我也完全不收費,因為造成別人的壓力,沒有這個道理,我只是想說,如果今年四十五歲,我可能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六十五歲了,我不曉得還能夠做幾年,但是這個行業我從年輕就在這一個行業了,所以我才會說比如我去做這個,像這些完全都是免費的。

  • 我希望最後Pcars的部分,原來我想要退休,但是我又顧慮,如果可以傳承一些事,我知道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要趕快把這一個事情做起來,因為這個是對的事情,我只是舉例說我做了哪一些,並不是把它當生意。

  • 像你說要寫100多期哪裡有這麼容易?

  • 所有社會企業家都是要轉換。

  • 可惜這個行業沒有太多人關心,連我們自己都覺得這個行業沒什麼,講了也不會、寫了也不會,經常都是這樣子,因此才會特別來請教,想說是不是有一個快一點的方式把這個用出去,我只能假設說還可以工作一段很長的時間來幫助業界。

  • 如果您有什麼樣的想法、或者有什麼樣的機會,我隨時等待您的email。

  • 我們隨時聯絡。

  • 我自己也開始要在商業周刊上寫社會企業專欄,那個也是碰到會感興趣的渠道,我們現在也是在蒐集所有社會企業相關把讀者轉型,也就是社會企業如何引導產業轉型的這一件事,如果在社企登錄上,我們在各地億巡迴,大概也提到幾次,覺得不錯的話,我們同仁會把這個故事,看有沒有辦法在後面的專欄介紹給大家知道,介紹是一個模式,也就是未來也許也不會只有一家Pcars,很多家是最好的情況,我們是對這一個模式來進行一些描述,如果需要更多的資訊,都歡迎可以直接email我跟同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