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張表是我們同事們大家列的,跟讀者有來的。只有這一題是讀者問的,果然不出我們所料,讀者的問題大概就這一題,因為其實我們有答應讀者說他們的問題一定要被問到,所以這一題等於一定要被問到,其他等於是同事有讀書的讀者大家一起討論……
-
……他們也是讀者啦(笑)!
-
也是啦!也是啦!
-
只是我們優先問。
-
對。前面的流程就很單純,開場然後您這邊的導讀,我們這邊可能需要一點工作時間,跟KK這邊建立連線,然後才會進到Q&A的討論,所以我們今天可能要先就您導讀的內容先瞭解一下,然後等一下就會直接進到Q&A的流程,因為這個部分可能會比較需要先確認。
-
所以我想先問一下翻譯的情況,翻譯是他講英文,然後我們這邊是翻譯聽他講的英文?
-
我們會有一個即席的口譯,但是因為我們這次的人也不多,所以也沒有去租耳機,所以大概需要一點時間是……
-
逐步口譯的意思?
-
對。其實我們上次的經驗也不是逐步口譯,比較像是摘要,就是您這邊問了之後,他可能回答一部分,我們的口譯會大致簡短先翻,因為所有的東西之後會有影片跟文字整理,所以其實現場只要……我們也會看現場的狀況,因為五年前我們做過一次非常接近的東西,現場的人聽起來、看起來大家都……
-
都聽得懂。
-
所以現場只有做一些大意上,比較讓大家跟得上,有些人不是全部都跟得上,我們也會看一下現場的狀況,究竟這個翻譯是要全翻還是要摘要。
-
所以意思就是說聽到英語不是打成中文,不是類似綜整字幕,就是再用華語講一次,但是講一次之後長短比較短,可能短到1/4或者是1/5這樣?
-
對,可能是這樣子。
-
那反過來呢?讀者提問的時候會用華語提問?
-
-
提問之後是口譯打給他或者是唸給他?
-
唸給他,全部的人才聽……說得也是,只要唸給他就好,不過我們的習慣是也會讓他直接對著麥克風,直接唸一次,就是翻一次,讓對方可以聽得到。
-
因為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國際連線,有時間差的情況下,除非口譯咬字滿標準的,不然有時會需要來回確認,來回確認也沒有問題,只是多花一些時間,所以我才會建議說是不是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說至少這邊問問題的時候,是用聽華語、打英文的方式,然後用KK……等於看著英文的問題來回答。
-
OK,好啊!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我們回去跟我們的口譯確認,我想應該都不會有問題。
-
我想英打應該不是問題吧!因為中文打字有速度的差別,但是英打的速度大家都差不多的。
-
對。這一次的口譯,我們也找了比較翻相關科技多一點,像之前在Computex的時候,他就常常是現場口譯,所以我覺得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
對,我現在純粹只是說文字需要的連線,連線品質比較容易而已。
-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這樣處理。
-
好。接下來在他自己分享的部分,他會使用簡報嗎?
-
通常不會。因為之前的經驗是,只有二十分鐘的情況下,他通常是直接這樣子講,上一次也是這樣。
-
上次是他講一段,口譯趕快重整,他再講一段,口譯再趕快綜整幾句?
-
對,大概是這樣。
-
他講的內容不會因為我的導讀而有不同,所以這一段不是用錄的?
-
應該是不會,據我的理解。其實我自己對KK的理解是,他的演講,基本上的腳本是非常接近的。
-
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要來翻?有任何意義嗎?
-
就我們的想法,大家還是喜歡聽……其實我自己知道,那是因為我自己常常上網去看,所以我大概知道有幾個橋段差不多,但臺灣的讀者,就我自己的經驗,他們還是會像第一次來聽一樣的感覺。
-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其實我在看畫面的時候,我不知道是一秒前錄的還是一個禮拜前錄的,除非用一些時事梗,不然一個禮拜前錄會有比較好的畫質,我們甚至可以做到比較高品質的翻譯。
-
喔!我懂你的意思。
-
我們甚至上中文字幕都沒有問題,如果時間夠的話。我想問的只是說,會不會因為我的導讀而讓他的二十分鐘有任何改變,如果不會,我會建議他的二十分鐘是預錄,只是在播放的時候,他可以透過鏡頭可以看到大家對他預錄的反應,你知道我的意思嗎?在這樣的情況下,在QA的時候會接上狀況,我會這樣建議,是因為我都是這樣做的。
-
OK,這樣我們會再跟KK聯繫問問看。
-
至少大幅減少兩件事,一個是中間斷線的可能性,一個是口譯如果沒有掌握住他的意思,講錯了,其實聽眾會搞不清楚,因為翻錯一個字,聽眾就會開始覺得這個口譯怎麼樣,但是如果你中間有一段作業期的話,口譯不可能翻錯的。
-
理解。這個部分我會再請出版社跟KK確認看看他對這一件事的想法。
-
OK。
-
但是如果說,也許也有一種可能,想知道您這邊打算在導讀說什麼,我們的想法是整理完之後……
-
Online給他。
-
對,我們會整理一起給他,包含我們的提問全部都會一起整理好給他,我們想瞭解像這樣的話,他們的分享會不會不一樣,我們可以再跟他確認一下。
-
瞭解。我自己的導讀,其實之前鐵志跟國威,其實對這一本做了非常類似導讀的工作,你們覺得怎麼樣?
-
我自己有聽,其實比較多的是國威的分享,其實鐵志比較多只是提問。我是覺得他的確抓到了,我覺得因為他產業的關係跟之前媒體的經驗,所以他針對某一些東西有他自己的詮釋……
-
……關於人際互動改變的部分。
-
比如從固態、液態到氣態的改變,但是我是說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東西會有不同的想法,比如我們自己做數位內容,就會有對電子書的想法、閱讀的想法、翻印的想法,就會有比較多的討論,所以我才會覺得每個人的產業背景不同,導讀可能有一些不同的insight,這是我的想法。
-
我都可以,我現在的想法是,一個是你們的期待,另外一個是你們已知有報名的人的背景。
-
我們現在看起來報名的讀者,都算是滿長期的讀者,有一部分是這樣,因為我們是電子書,所以我一直都有去看買書的讀者,也就是這一本書的畫線非常驚人,我剛剛看了一下已經有幾千則吧!所以我覺得讀者們對於這一本書都還滿有興趣的,大家也都有認為從這一本書比上一本書好讀,我後來沒有讀完,因為我覺得後面有一點太哲學了。
-
跟譯者的風格有關係,我覺得這一次翻得滿白話的,英文比較簡練,會拆成兩、三個白話的句子這樣翻,所以看起來很順。
-
對。但是事實上這個譯者跟前一本書是同一個。
-
我覺得可能是他的工作方式……
-
……可能不一樣。像上一次覺得很玄,就是讀起來很玄。大概有一千多則畫線,我覺得這是大家算是有讀書準備的一本書。
-
簡單來講,我不需要做接近名詞解釋這程度的科普?
-
不用。
-
因為這並不是大專用書,至少中文字的意義都充分瞭解。第二個是,我不需要對KK這一個人,假設他們不認識去做什麼太多的介紹,因為會看他的書就知道他是幹麻的,而且他書裡面有非常多「我當年去談什麼東西」,所以我這些都不用幫他講。
-
我覺得應該不用,現場的人基本的這一些背景都理解。
-
好啊!如果這樣的話,我覺得可能就會把他比較綜整地來看,就是說他所提的這幾個動詞,因為他事實上有一點像定焦鏡頭,就是在那個時候科技的傾向會發生這一件事,其實不太做價值判斷,但是無論如何是樂觀的,不知道為什麼(笑)。
-
所有人都覺得好樂觀。
-
對(笑)。
-
因為他這樣的思潮,在矽谷裡面關於事實性的部分,其實沒有人反對,你看那一些說什麼技術奇異點或transhumanism,對於事實在幾年內會怎麼樣,其實大家的判斷都非常類似的。
-
但是他們會有非常迥然不同的詮釋,我可以分享的是,為什麼他採取這樣的詮釋,以及這一些事實,事實上還有不同的詮釋方式,可能落在這幾個不同的座標上,而這一些座標上,從這一些座標上去看動詞,我們可以看到完全一樣。
-
像我記得一開場的時候就有說某一年的時候,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都不是這樣子,大家會用手勢或者什麼方式,有一段去描寫這個,但是這裡面其實並沒有價值判斷,但因為沒有,所以大家會把它當成正面的,但事實上有非常多的思想家或者是作者可以用完全一樣的字,然後在第二段就說所以人類完了,或者人類的文明就終結了XD
-
或者就末日之類的(笑)。
-
我假設他們都知道這一本書的論點,即使不是很仔細看過,又知道KK做什麼,我可能快速地overview他講的這幾個趨勢。
-
首先,先肯認這一些趨勢是真的,我們在做政策規劃的時候,也是看到完全相同的事情,但我們並沒有他那麼樂觀,為什麼沒有他那麼樂觀?因為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比較挑戰的部分。另外,我們是否希望現場還希望可以同時追問問題,或者是以這一個問題為準?
-
還是以現場追問問題為主。
-
我們就是開sli.do,一面在聽我導讀的時候,一面他們腦裡想到的問題,要問KK,而不是問我的,當然我也沒有辦法攔阻有一些是問我的,問我的我會快速回掉,螢幕上會只留給KK的問題,到我導讀到他開始講話至二十分鐘講完,這中間都可以繼續問他問題,但是從他講完就收單了。
-
問問題如果他們用中文問的話,其實他們是用打字的話,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我會建議如果口譯……因為口譯在這一段時間沒有事情做,如果KK可以預錄,口譯先翻了字幕,我會希望口譯拿KK講的這一段時間,去把螢幕上大家用中文打的問題趕快翻成英文,到最後KK在這中間就可以先知道現場問問題的英文是哪一些,以及事前你們一定會先翻英文的問題有哪一些,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KK唸完他的預錄,就馬上開始處理大家最想回答的英文問題,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
我覺得只要KK願意配合先預錄,我們都沒有問題。
-
這個先談。現場應該不會有看不懂中文的人?
-
沒有。
-
我們在現場的board是純中文的,大家提問的時候,我也鼓勵大家中文提問,口譯就會比較辛苦一點,也就是按照問題的排序,他會要趕快打成英文,我們剛剛也提到英打速度比較不成問題,直接給KK,如果來不及翻的話,至少我可以當口譯,也就是口譯英語給KK,口譯來不及翻的話,這樣好不好?我們這樣處理?
-
好。但是我還是必須要說,假設KK今天沒有辦法配合幫我們先預錄的話,我覺得還是要計畫B,這樣比較……
-
……這樣就是口譯專注再把KK講的話,逐步摘要,我專注把大家的中文問題打成英文給KK,等於我來當口譯。
-
好(笑),我們都可以幫忙。
-
OK。
-
所以我們就開一個共筆,可能是Google Docs,我會按照大家排序的中文問題,我會全部貼到Google Docs上,大家就在這上面每一個打下成英文,把這個網址給KK,他就按照這個順序來回答,你覺得呢?
-
也好,這樣也比較簡單,就不用再用英文再問。
-
好,我們就這樣來處理。
-
所以我的導讀不會用簡報,我會用iPad來畫圖,我覺得用的時間可能不需要那麼多,甚至我的導讀部分,也可以預錄(笑),這樣就可以翻給KK知道,沒有啦!開玩笑(笑)。
-
說的也是(笑),我覺得他應該會講中文。
-
聽得懂?
-
我猜聽得懂。因為上一次跟我們對談到後來就說東海大學,他就講東海大學這幾個字。
-
那太好了啊!
-
我覺得,但是他沒有在我們面前講過中文,但是上次的經驗,我記得他聽得懂中文。
-
OK,所以我覺得剛剛那個架構,是以十五分鐘為期待,然後十五分鐘之後,大家其實在sli.do上會開始問問題了,我的預期是有一些其實會問我的,而不是問KK的,所以我花五分鐘把問我的部分都處理掉,處理完之後就會說剩下都是給KK的問題,我們就先聽聽看KK怎麼講,然後他就怎麼講,接下來開始回答。
-
所以我們開board,是不是直播進來的讀者也可以在上面問?
-
對,就是希望他遠端參與跟近端參與是一樣的。
-
好。因為我們有讀者是真的購票進來的,還是希望他有感覺到一點不一樣,所以我們現場可能還是會有一個提問單,他給了提問單,我們一定會幫他們處理。
-
對,對,對。提問單的筆譯一定放在最前面,如果KK肯預錄就是口譯做,如果KK不肯預錄就是我做,我們一定先照顧現場的,現場都照顧完之後,應該還會有時間,因為KK是用看的來回答,所以我們接下來就看線上大家投票,最高票優先問,這樣好不好?
-
好,大概就是這樣,我的想法是,他也不是第一次這樣跟我們互動,他其實還滿樂意問問題,只有一題比較特別一點,其實我們家所有的活動都會希望要問一個跟書有關的問題,所以可能這個部分還是會希望要問他最近在讀哪一些書及能不能分享一下,如果您有回饋的話,我們也覺得不錯。
-
這個我覺得一定要問,但我想這個就當作現場提問單的第一題。
-
OK。
-
然後其他的我就建議我開始導讀的時候,你們就陸續把這一些貼到sli.do,看大家對哪一個有興趣,他們會問讚,也包含網友,所以如果您這個提的表示有十幾、二十個人有興趣,問題會浮上去,我們就會優先請KK回答;如果大家有興趣是這個提的,而不是你們提的,那也無所謂,反正就是把時間用完為止,不一定每一個都要達到,這樣好不好?
-
理解,好啊!我再請教一下,在活動開始之前,您這邊會分享嗎?在FB上?
-
可以啊!
-
因為我們想說如果有更多的人一起參與還滿好的,因為這樣的機會還滿難得的。
-
通常我的做法是,如果你們有FB直播的話,其實有一個倒數的功能,就是你先預先設定好時間,網址就不會變了,就開始倒數,我可能在那一天的稍早或者是前一天晚上,就是那一天晚上稍早提早一、兩個小時的時候,我就先分享,大家就會看到倒數,這樣流量就是回到這一個直播的地方,而不是我自己這裡。
-
OK,那我們就會先來處理這個部分。
-
所以那一天我們我們的話,大概是八點就會先到場,那一天您有預計大概幾點會到嗎?
-
幾號?
-
早上,因為八點四十五分鐘入場,真正開場大概是九點左右。
-
那我就八點整到。
-
好,那就這樣,謝謝你。
-
謝謝。
-
你要留這一份嗎?還是share給你?
-
請share,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