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明年的預算籌編完,我國保障 22.5% 所以天花板是不會降的。現場在少子化,按照標準要減四千位老師,所以現場用既有的教育品質、規模來看,是在萎縮的。

今年行政院多編列五十億給教育部,但仍然達不到法定 22.5%,後來再增加三十二億。教育部不知道這要怎麼放到現場,所以拿來返還積欠健保局等地的債務。

少子化是一直萎縮的,22.5% 也不會修,所以現在需要在減量的前提下,有一個長程的、提昇質的計劃。

課綱不引導教育部改善現場品質的方案,會引導到兩個沒有改善現場教育的方向:一個是降低學生每班人數,另一個則是增加每班教師的編制人數,但現場教學品質不會因此提升。

教師編制員額和減少每班學生支出,我們在課綱裡,可以誘導教育部提昇現場品質。如果我們不做,經費就會轉到降低每班人數(29降到28、27)、增加每班老師編制,十億、二十億花下去。

溫和提昇編制已經在做了,也就是減少裁員數量。但如果沒有現場品質提昇的方案,就不會在現場給同學有實惠。

這次修課綱不如把品質拉高,不用客氣,就讓教育部每年十億、二十億,放在像生活課程這類教師賦能的支出上,就是要有課綱引導教師賦能支出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