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在看OGP有哪些參與的判準... 我用口述的。
事前有先寄簡報給大家,我快速的用簡報來看一下在web 2.0社群的角度怎麼看。這份slideshare網路上有。
先講基本概念:問社群問題的時候,問一個是或否的問題,是否支持同性婚姻,絕大多數人當下是無法詳細回答的,十秒內決定。請大家來討論政策,是要大家捐出一些注意力,要邀請上萬人,每人捐出5-10秒。怎麼在這10秒多花更多分鐘來了解議題本身?這是一個鏈,只要他覺得中間FB上的貓咪更有趣,就離開了。
人跟人溝通的時候,我花一小時寫一封信,會希望看信的人不要已讀不回。我在vTaiwan學到一個想法,我們邀請上萬人來表達感受之前,是已經先確定蔡政委、台灣大車隊、Uber....已經各押了至少兩小時,如果大家花更多時間,我們就會花更多時間。先有這樣的commitment,會讓大家覺得這是值得投注心力的事。
邀請他們提供意見的時候,給他們跟決策者手中同樣的資料,社群才有辦法跟我們做出相同level上的決策。如果你認為他只看得懂懶人包,社群能給的輿論品質也就只能給到這樣,給資料是非常基本的事情。
各部會不一定知道什麼是合用的資料。有些只是量測的結果「數據」,要先補充脈絡,成為讓人看得懂的資訊;有時是給大量的文字PDF「資訊」,但需要的是結構化的資料,才能轉成機器可讀,用視覺化的方式來處理,一分鐘才能懂的東西變成5秒鐘可以懂。減少注意力的成本,才有剩餘的注意力來幫忙想議題本身。
柯P做參與式預算的時候說,如果不先把預算視覺化,告訴大家什麼叫資本門,收到的意見只是民粹,不是民主,所以先請各局處把預算釋出,幫助討論聚焦;管爺在TED說,如果只是給出資料而沒有搭配公民參與,那只是說服,不是溝通。
鬼畫符的部分... P是私部門,G是政府,C是公民或組織。以前公聽會的想法,在產業鏈的時候,是靠產業代表,以他們為代表,有時環評等是讓C可以用委員身分進來,花很多時間但影響不大,外面也會認為為什麼是這些人可以進到內部。
做web2.0的時候,在政府經營的園地裏面來收攏,這比較接近剛剛許老師說的模型。
行政院在做fellowship,有一個好處:每一個fellow都可以當mediator,這些人之間有聯繫。但系統上的問題是,一個人進去不可能對所有人完全中立。同時跟政府社群相重疊時,很難完全中立。例如我一向有拒絕網路審查的立場,就不能主持網路中立性的議題,因為無法衡平照顧到智慧財產局的觀點。
我比較想做的是,除了Join外,在各部會內也可以有Join,希望部會之間在決定議題的時候,對於牽涉到兩三個部會的議題,能有比較常規的平台,每兩周見一次面,並呈給外面討論。文化要改變,不怕丟臉,以前覺得是到院會才決定,但就是這樣在行政院才會卡非常久。
及早提供給社群,社群才能協助折衷出方案。所以希望許老師除了這個已經很好的架構之外,可以把跨部會、跨部門做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