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與生活課程從開始到現在,對於文字敘述、用詞,在敘寫時反覆和召集人、老師們討論,每個人對於用詞如何是精準的、能夠表達心裡想說的話,基於不同的用語習慣可以有無數種的表述方式。因此建議若文中的用詞如果沒有語法的不正確或誤用,請尊重課綱研修委員們的文字表述方式。

感謝第三群組委員、鄭校長、吳老師說到「情緒智能」是專有名詞,如果在語句結構上,容易造成他人的誤解,或這樣的用詞反而限縮了我們原本要表達的意思,這必然是會改正的。

另向大家說明在表現指標中研修工作小組,常會「多說一句話」的原因:這是來自基層老師對生活課程的期待。如 p99,作為幼稚園到國小的銜接,「勇於面對學習的挑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享受學習的過程,感受創造的喜悅」看起來也許是較為冗長不夠精簡,但請想想,對於國小一、二年級學生如果沒有好奇心,你就要他提出問題,如果教師忽略了歷程中的學習,而只是要求學生表現出最終的行為,如問出問題,這樣的結果是生活課綱不樂見的。

對我們來說,歷程性的發展和過程中的表現是重要的,比如說在表現指標中,我們會用「嘗試」一詞,這是符應一二年級學童的能力發展,是不能被忽略的。

學習表現或學習內容中有關歷程性的敘述,像「專心聆聽時,眼睛要看著別人」,這是基於現場老師的經驗,希望藉此可以引導老師、學生,不要忽略學習方法的重點,而只注意結果性的表現。

根據林委員所提出的意見,在 p14 不是不改,而是想多聽委員的意見。幼兒園的「留白時間」是希望學童可以主動探索,作為幼兒教育和第一學習階段銜接的生活課程,希望在學習內容中能留有空間,讓學童主動提出問題、投入學習、採取行動。委員們提到有關內容敘寫和學習表現相似性很高的問題,因為生活課程原本就不是著重知識概念的課程,我們想讓老師知道,除了其他學習內容的敘寫之外,是要在課程內容的整個時間裡面,就有留白,能學童有主動學習的機會和可能。

誠如吳老師說,我們的理想性可能很高,但要養好孩子的學習胃口,來準備好未來漫長的學習,是我們生活課程的重要精神。

如果委員們認為關於這一大項應該拿掉,也許可以放到實施要點裡,強調學童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鄭校長提出後面附錄的內容要再次核對,例如音符教學是否必要、重疊舉例等部分,這些會根據今天的決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