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數位部的資訊長、次長闕河鳴,謝謝。
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回到案由一。
各司處對於案由三,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還有沒有其他的司處要報告?
還有沒有其他的?
接下來先進第三案,有關於業務報告書面資料。
各位有沒有問題?鄭司長有沒有要補充?
好,請署長開始。
驗測的可以擴充到某一些資訊的驗測。
多元司有的其實也是各部會的。
所以右邊要自己提?
要把數位訊息防護擴大到⋯⋯
可能要掛資安院,一開始不可以太發散。
要放在資安院或者是產業署?
民眾的想法不是這樣子。
那應該直接找 1999,因為我們數政司沒有辦法叫 1999 拿資料出來。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是臺灣不同語言去翻譯或者是 mix,這個會有感,甚至是只要掛上既有的網站或者是 Q&A,這兩個可以做某種程度的結合,但是白板左邊那個其實地方政府的資料庫可能會比我們還多。
吳政委有這樣講?
我同意你說臺灣一定要做,我也同意你現在做太空,關鍵的技術要分辨得出來,然後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因為吳政委已經開記者會講了,所以你下半年勢必這個東西會被要求成果是什麼,如果要有一個快速在三個月,也就是年底倒推半年。
就會變成說:「你拿來談,你現在用那個來回答我。」
我的疑惑點是推出的時間點,你要解決人民什麼樣的問題,因為最後到立法院的時候是要面對這個問題。
我可不可以問實際的問題,多少錢?
我覺得要想一下民眾什麼時間點會有什麼感覺。
那台北市政府不見得可以⋯⋯
沒有,我在聽。
對,不要自己去回應。
如果有爭論整個部的策略問題,我們還是隨時來討論一下。
剛剛那個 OK,我們的做法是抓緊六大核心產業、四大韌性,因為科會辦這次要我們做一些分類,初期產業署跟韌性建設司應該有把一些計畫整併,所以很感謝策略司這邊做了這些整併,後面如果有需要到科技辦溝通的項目,我們再密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