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後其實對於空屋的定義,誠如剛剛財政部的先進所說,空屋的定義很簡單來講,你可以很簡單說是一個住宅,但是調查的時間是當天或一週或半年或一年,所以討論到,最後是我們這邊參考德國跟新加坡的經驗。
內政部這邊先從幾個層次來看,第一個是我們在討論這一個統計的時候,其實是讓民眾可以知道住宅的市場狀況,當然這個是基於住宅法的授權跟資訊的提供,所以在行政院主計總處每10年有做人口住宅普查,在99年所做的這個普查狀況,他有一個空閒住宅數據,比較趨近於空屋狀態,實際上的數量是155萬9,000多宅,那時開始,我們對這個空閒住宅的數量會有存疑的概念,所以後來內政部在98年有進行相關的研究,也就是透過一個研究案來嘗試。
更有效的方法是在哪裡討論?是月會討論嗎?
比較關心的是,看到這個辦法,如果沒有過5,000票,得的票數過半了,這個部會就沒有否決權,還是要做?
這個辦法裡面看不到,是不是?
這邊講的是如果是連署案,但是國發會挑的時候還沒有到5,000個票數,在這邊是大家需要討論的有兩個,一個是部會是不是可以主張因為沒有到5,000人,所以即使所有的人都認為要協作,但是我們覺得一定要等到5,000票再說,是不是?
主席,想跟您確認一下第5頁的地方,部會有提到107年12月的月會討論,未成案議題,部會可決定是否納入投票,並且得票比率超過半數仍具有否決權,這樣的決議在新的辦法中,於哪一點可以看出這樣的原則?
沒有。
第二案是有關於反對海外網購免稅額縮至2,000元,本案已經在8月18日在「Join」平台公開綜整回應,後續針對協作會議提出兩項具體的解決方案,由關務署執行後續的作業,因此本案在月會中解除列管,以上報告。
由於本案已經有財政資訊中心啟動後續短、中、長期改革作業,與行政院PDIS小組不定期召開精進會議,因此本案在月會中提請解除列管。
財政部有兩項報告,第一個是序號七,報稅軟體難用到爆炸。這一個案子依據協作會議的成果,已經協請行政院PDIS民眾領域專家、賦稅署及國稅局分別於8月1日、15日、23日及9月6日召開工作坊會議,進行改善未來綜所稅申報系統的易用性。
會來參與協作會議的民眾,通常是比較期待公私對話的人,所以問他們的想法,大部分會回復很好,但是我想釐清的是,這種公私互信的效果,有擴散到整個社會國家嗎?或者只是在這個地方關起門來說真的做得很好?比如我們開了三十場協作會議,平均一場有50個人來參加,所以有1,500個人說有促進公私互信,但如果不能發揮擴散效果,這樣的行政成本跟效益來比,會不會太高一點?以上是我們財政部的兩個案例,也呼應剛剛個人對於PO制度的意見分享,謝謝。
財政部有兩個比較有名的案例:第一個是報稅軟體,那個是很成功的案例;另外一個是還稅於民,所以回到我剛剛所說的,PO制度是為了開放政府而設,是為了要促進公私互信,我們也做了,但都有達到促進公私互信的目標嗎?
另有關協作會議運作方式,剛剛Peggy有提到,他們進化到可以用拆解元素的方法,我個人的建議是,其實這個部分應該可以採雙軌的方式來進行,這個是原汁原味的,還是應該要繼續做,只是場次可以減少,讓新的PO或者是不熟悉這個程序的人有機會去見習這樣的流程;但是如果進化到很厲害的話,就可以採取這一種拆解元素的方法,以上是我對協會議運作方式的建議。
針對PO個人的部分,我覺得PO是永續,政府(執政黨)四年就會離開,我有一個建議,如果PO制度要達到永續,是不是有可能採取人事一條鞭的方式?就是由行政院這邊派熟悉PO制度的人去業務量比較大的部會,就以機要人員來任用,然後就配置在這個部會裡面部次長底下,這些人到部會去,可以協助透過PO制度來落實政府的施政理念,至於行政事務部分,就可以透過事務官來處理,我們的角色就可以做這部分工作,換句話說,為了讓PO制度永續發展,需要建立一個不受政黨輪替的制度,由政委辦公室挑選外部合適人才,讓部會以機要人員任用來協助這整個制度或者是做法的推動,或許是個可行的方法,這個是我針對PO方面的建議。
就像國會聯繫業務,業務單位會很積極去溝通協調辦理,為什麼?因為立法院掌握了一個預算權,業務單位就會有這個動機去做,來爭取立法院對政策的支持。假設我們告訴業務單位說做協作會議這件事,一定可以達到公私互信,而且有量化數據可以證明,業務單位自然就會來拜託我們來排,因為有助於順利推動業務。
第二,這個是針對PO制度的個人想法,我們是否可以思考設計量化指標或者是PDIS告訴我們說,真正公私互信達到什麼程度,這樣子的話,就像剛剛另外一個PO所講的,業務單位說這個有促進公私互信嗎?只不過是開一個會議而已,消耗這麼多行政成本,就為少數幾十個人,這樣就能促進公私互信嗎?如果不做這個的話,還是有其他管道可以蒐集外界意見,業務單位會覺得為什麼要多做這個?
在PO制度方面,我覺得因為PO制度是為了開放政府而設,剛剛致翔有提到,開放政府就是要促進公私間的互信,我覺得可以思考有沒有真正做到?會不會協作會議開完,就是少數幾十個參與者認同,對整個社會其實並沒有產生這麼大的作用?我想如果可以做到有效擴散,發揮加成效果,就會有助於我們在部裡面,告訴業務單位說你來做,因為你做了就可以促進公私的互信。
大家好,我是財政部的PO,我簡單分享一下個人對於今天討論議題的一些想法。
大家好,我是財政部PO郭俊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