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是排版跑掉了,改一下就好了。
第14頁是小問題,請教育部什麼問題的時候,教育部「應」如何協調教育單位,這一點也要提給協作中心。
我也是支持用程度來分,像第二外國語本來就是在高中才產生的,裡面不寫第幾學習階段,而是直接寫level 1、level 2,事實上課綱第2頁還寫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因此看不出來是用level分的,我建議通通不要用學習階段,全部講好都是用level。
全文的內容是「國民中學階段本土語文、新住民與聞…學生有學習意願及彈性時間…應於彈性學習課程開設原住民族課程最少一節課供學習,以上課程語文課程得於假日或寒暑假實施。」
三中語言都有寫到「普通級高級中等學校依性向能力來開設語言」,我剛剛查了一些總綱,多元選修六學分,這個六學分是說可以有很多其他的選,但就截取后面照抄后面的,這個語言就要開六學分,因此這就造成名義上的混淆,因為要去解釋所有寫這一句的都要刪除。
我是沒有參加他們的公聽會,我是參加會議。所有的語言別只有新住民語文在第一學期階段,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用漢字來表達,但在閩南語文已經有漢字可以表達,因此這在閩南語文在第二階段學習,而新住民原文卻沒有辦法的原因。
當天會議我們有建議只要課綱已明定,在回應地方就不要修「此建議交由課發會研議」,因為現在的研議都是不可能的,可以下一屆再改。比如第169頁是針對第164頁的回應,事實上總綱就已經訂好,所以所有裡面交由課發會研議的部分,只要是課綱有明定都麻煩修改。
我去參加閩南語文時其實是很清楚的,但變到這邊的時候就完全不知道哪一句變哪一句,建議文件要修改,不然就是在發言人前面加編號,後面再去對照編號。另外一種方式是依鼓勵學校這一段話,假設您是回應北區某某人,就在前面寫上「北區某某人:」即代表回應。
麻煩各位委員看到附件7-2,也就是公聽會、網路論壇這一本,請看到第179頁,所有公聽會我看了都有同樣的問題,也就是做了整體回應,等於是編號1至編號4,前面發言的人不只四個,所以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對應哪一個、並不知道哪一句回應哪一個人,這樣會找不到。
主席太厲害,我沒有舉手就知道我要發言。(笑)
努力了這一個多禮拜,太佩服了。
接著是議題的部分,可想而知會有一些東西沒有改到,請看到普高這一本第54頁,議題融入的內容部分都已經改了,但表現的編碼都是舊的,因此這個地方也要同步修正。
我們再來看技高的部分,技高也是用舊的標準,請看到技高的第11頁,健康與護理列1至8。請看到第14頁從9開始,很明確可以看得出來是把16項切一半。 建議技高的部分跟普高一樣改成新的版本,一個禮拜可以改成這樣,真的很佩服你們,是不是都沒有睡覺?真的太厲害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剛剛俊鴻說會調整了,我甚至覺得像第36頁科目有三個,我甚至覺得每一個科目就要以這個科目來列它的學習表現,就是不要整個在一起,整個在一起我們就不知 道學到科目一會學到哪一些、學到科目二會學到哪一些,所以三個科目分開列學習表現,而且應該要以1A、1B的方式。
我也是要附議主任的部分,為什麼現在還有16項的部分。
請看到下一欄,工作圈有建議第二外國語文需要聚焦在第二外國語文,我的建議是後面是「(含新住民語)」,這在總綱當中特別強調到高中就已經屬於第二外國語了,在小學、國中是本土語,到了高中是外國語,因此還是要給新住民語一個地位。
第96頁倒數第四欄,原來的時間分配特別就第一至第四階段,…開設新新住民語文及社團活動,工作圈建議把它改成開設日韓外語等,正式彈性課程因為在社團中有另外獨立,因此我們建議還是按照原來的設計分配說明。
我要講一下,手冊資料第95頁領域統整工作圈給第二外國語的建議,第二外國語是不是加深、加廣選修課程是否獨立的篇章,我這邊覺得還是要獨立,我們目前是獨立,我只是回應領域統整工作圈的建議,英語文跟第二外國語是必須分等的,因為第二外國語如張院長所講的,其實在國中的時候就可以選修,而且課程編排是用level的,外國是level 1選起,但如果已經學過就直接從第二階開始上,好比選修一節跟六節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說國中上到哪裡、高中上到哪裡,因此這部分我回應工作圈有關於第二外國語是要獨立出來。
我剛剛漏講了一點,其實當天副署長特別強調各領域在寫學習表現指標時,有一些會寫第一學習階段(一、二年級)、第二學習階段(三、四年級),但我今天看了很多不一樣,希望可以統一。
請各位委員看到會議紀錄最後第133頁,重複的部分我就不再唸,也就是語文能力這五項,其實不只是我們第一群組的問題,我剛剛也看了前面各個領域,有些國小的寫完再寫國中,然後再寫高中,就是分很大段,國小、國中、高中都列完後再列一個能力,所以每一個領域方式都不太一樣,如果那個都要提到,就要規範格式如何。
現在雖然講英文,但我要把語文的部分一次報告,其實我們當天在開會的時候,全部有做一個統一的共識,這樣可以節省後面的時間。
第四,學習領域在後面的文字之後再加第二層的說明,所以第二層的說明比如第9頁是科技的起源與演進,後面有講到科技的產品、本質等,這要再詳細說明,可不可以用附錄的方式或者是其他課程手冊或文件來說明,不要在課綱裡面說得這麼細。
第三,所有學習領域跟編碼都沒有畫線,而只有畫一橫,其實是沒有必要把它拆開的。
第二,學習表現的編碼,其實所有領域的編碼只要是學習表現第一碼就是數字,學習內容第一碼才會是英文,這邊用英文就會讓人家誤以為是學習內容,所以是不是可以把K、A改成數字1、2、3、4?
我這邊看到的是學習表現的編碼,已經把生活科技跟資訊科技就像健體一樣壁壘分明完全劃開,我認為科技要完全融合,所以這是不是可以稍微融合一下?
請大家看到公聽會這一本草案大概1/3的第8頁。
第33頁我還滿建議,如果有融入的話,第33頁體育的部分就有把融入實施要點當中如何寫的,把它特別用粗體字框出來有寫進去、寫在哪裡,這是給領綱的建議,謝謝。
第32頁也是有三個大欄位是空白的。
包括第31頁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的說明都是空白的,如果覺得不適宜把它融入實施要點的話,是不是可以加上無法融入或者是無法調整的原因,這樣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為何是空白的,因此建議不要有空白。
請各位委員翻到粉紅色公聽會這一本,我看到了技高的部分,大家從後面翻比較容易,請看到技高的第30頁,這是有關於研修說明,讓大家瞭解到底修改什麼。第30頁一樣是很多欄位,前面有建議但後面都沒有說明。
我現在看到的是技高的部分,請各位委員翻到會議資料第90頁「■融入學習內容:C-V-6 針對遭受性騷擾與性害被害人倡議關懷行動。」這是技高的部分,健康與護理這邊有很多議題融入的部分,我看到有很多將學習主題融入實施要點,但後面的說明其實是空白的,後面沒有勾選也沒有說明如何改,人權的部分是建議將下列學習主題融入實施要點,但我看到後面的融入說明是融入學習內容,而且跨性別的認識與尊重不是性平嗎?怎麼感覺前面講人權,後面講性平,內容不是很一致。
大家好。
只是呈現方式不同,內容是一樣的。
星號在這裡是必修,但第一群組的星號是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