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量測時間很短,因為健保只有補助10秒。我們採用的設備獲得臺灣TFDA,也獲得美國FDA,全世界第一支的腕帶式心電圖機。
還在進行中,預計2022年完成。我們很想做臺灣的公共篩檢,應用我們在臺灣研發出來的技術。這整個公共篩檢的經濟效益,或者為什麼近幾年才發生這種大規模篩檢?因為有兩個關鍵性的技術創新,第一個是微型的心電圖機,傳統型我想政委知道,就是身上要貼東西、拉一些線,一定要在隱蔽的空間由專人來幫你做。
UK很有趣,是由一個政府的衛生研究機構,贊助執行做五年的計畫,預計目標是12萬人。
這個是全球篩檢的實例,千人以上我們才納入,很多地方小規模,我們就先不考慮,這都是近幾年的數據,從加拿大1,000多人,檢出率大概是2.4%,他們是做30秒的公共區域快速篩檢,跟藥房一起合作,針對65歲以上來做,接著是荷蘭3,000多人,香港做到1萬多人,然後到比利時是6萬多人,一直到UK。
另外一個是治療的方法,guideline中有明確的說明。
對,因為面對的是一個老化的過程,今年沒有,不表示明年沒有,今天沒有,也不表示明天沒有。
但是也很明確講出有兩個很重要的挑戰,第一個是永續策略……
其實很可惜。因為醫生看到這個問題,很早就提出來,65歲建議就要篩檢,75歲一定要篩,就是要用強制的方法來篩。
其實臺灣的醫生都知道,也想要推這一件事,但是不容易,在去年7月29日的時候,有29家醫院同步做這個宣導,就是心房顫動的預防篩檢,但是效果有限,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媒體也不太報。
是。因此定期篩檢就變成一個重要的預防性做法。
另外也有做電燒手術,臺北榮總的治療團隊是全世界知名的。
這個最新的發展是,可以用服藥的方式來有效地降低中風的機率,進而達到預防中風的目的。
第二,很多人不自知有這樣的毛病,所以不會主動治療,因此嚴重性也較高。
提到中風的機率,高血壓和心房顫動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一般高血壓的人,中風機率是一般的人兩倍,心房顫動則是五倍,這個是第一件事。
心房顫動是我們主要針對的疾病,這個疾病之所以重要,因為心臟醫學會已經建議65歲以上長者都要做定期篩檢,除了臺灣之外,歐美已經有這個guideline,臺灣65歲以上的潛在患者,大概是17萬人,這個是用5%來估的,臨床研究是5至10%之間,我們也有做出一些社區篩檢的數據,等一下可以跟政委分享一下。因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而衍生的費用,也有臨床實證的數據可估算。
我把整個想法跟您過一次。
我之前有提供一個簡單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