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有提供一個簡單的資料。

  • 我把整個想法跟您過一次。

  • 心房顫動是我們主要針對的疾病,這個疾病之所以重要,因為心臟醫學會已經建議65歲以上長者都要做定期篩檢,除了臺灣之外,歐美已經有這個guideline,臺灣65歲以上的潛在患者,大概是17萬人,這個是用5%來估的,臨床研究是5至10%之間,我們也有做出一些社區篩檢的數據,等一下可以跟政委分享一下。因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而衍生的費用,也有臨床實證的數據可估算。

  • 提到中風的機率,高血壓和心房顫動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一般高血壓的人,中風機率是一般的人兩倍,心房顫動則是五倍,這個是第一件事。

  • 第二,很多人不自知有這樣的毛病,所以不會主動治療,因此嚴重性也較高。

  • 這個最新的發展是,可以用服藥的方式來有效地降低中風的機率,進而達到預防中風的目的。

  • 另外也有做電燒手術,臺北榮總的治療團隊是全世界知名的。

  • 是微創嗎?

  • 是。因此定期篩檢就變成一個重要的預防性做法。

  • 其實臺灣的醫生都知道,也想要推這一件事,但是不容易,在去年7月29日的時候,有29家醫院同步做這個宣導,就是心房顫動的預防篩檢,但是效果有限,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媒體也不太報。

  • 確實,我從來沒有聽過。

  • 其實很可惜。因為醫生看到這個問題,很早就提出來,65歲建議就要篩檢,75歲一定要篩,就是要用強制的方法來篩。

  • 但是也很明確講出有兩個很重要的挑戰,第一個是永續策略……

  • 而不是一次。

  • 對,因為面對的是一個老化的過程,今年沒有,不表示明年沒有,今天沒有,也不表示明天沒有。

  • 今年如果有,明年一定更嚴重。

  • 另外一個是治療的方法,guideline中有明確的說明。

  • 這個是全球篩檢的實例,千人以上我們才納入,很多地方小規模,我們就先不考慮,這都是近幾年的數據,從加拿大1,000多人,檢出率大概是2.4%,他們是做30秒的公共區域快速篩檢,跟藥房一起合作,針對65歲以上來做,接著是荷蘭3,000多人,香港做到1萬多人,然後到比利時是6萬多人,一直到UK。

  • UK很有趣,是由一個政府的衛生研究機構,贊助執行做五年的計畫,預計目標是12萬人。

  • 所以還沒開始,就是這個是第一年,對不對?就是還沒有到12萬,可能才2萬人不到。

  • 還在進行中,預計2022年完成。我們很想做臺灣的公共篩檢,應用我們在臺灣研發出來的技術。這整個公共篩檢的經濟效益,或者為什麼近幾年才發生這種大規模篩檢?因為有兩個關鍵性的技術創新,第一個是微型的心電圖機,傳統型我想政委知道,就是身上要貼東西、拉一些線,一定要在隱蔽的空間由專人來幫你做。

  • 然後量測時間很短,因為健保只有補助10秒。我們採用的設備獲得臺灣TFDA,也獲得美國FDA,全世界第一支的腕帶式心電圖機。

  • 現在是可以開的嗎?(現場體驗)

  • 對,你現在看到是休眠狀態。要開始的話,就按一下旁邊的按鍵,啟動量測的功能。

  • 所以我如果帶上去,只是紀錄還是裡面就可以了?

  • 我們在這方面只做紀錄。方法是,你這裡按一下,解除所謂的standby mode,你的手放在這裡,因為後面一個導極、前面一個導極。

  • 就形成迴路。

  • 是,就可以紀錄你心臟跳動的電訊號,你剛剛有感覺到振動一下嗎?

  • 所以現在開始算30秒,在這30秒鐘,你就維持這個姿勢不動,只要這個迴路不要受影響的話,30秒之後你會感到另一下振動,受測者就知道結束了。如果覺得當下不舒服,手不要離開,繼續放著,就會啟動下一次紀錄,感覺到又一次的振動,然後就開始另外一個30秒的量測。

  • 所以這個判讀是要在APP上嗎?

  • 判讀就是我們另外一個創新的技術,我們是做雲端判讀,我們應用人工智慧的方法來做雲端判讀。

  • 其實歐洲也有一些人做不一樣的東西,像這個棒子,你用目視大概就可以知道這麼大,這麼長的一根棒子,圖片上是歐洲人的手,所以可以看到也許直徑有1公分以上至2公分,也就是1.5公分大小的直徑,長度有15至20公分。

  • 另外一個是像小型任天堂打遊戲機的大小。

  • 在媒體上有曝光的是這個...

  • 這是iPhone,這個是美國廠商Alive cor,第一版做的東西,可以貼在iPhone後面,如果有需要的時候,你把這個拿下來,放在桌上,然後兩個手指頭貼上去,這是一個接點、兩個接點,也是可以形成迴路的概念。

  • 他們覺得這其實不好用,因為如果是用iPhone的人,其實不太喜歡貼這個東西。

  • 這個會有表帶。(剛剛體驗的心電圖機)

  • 我用兩個軸線來看這一件事,一個是accuracy、一個是real time reporting,這種即時的效果就沒有這個好,這有可能是放在包包裡,所以即時性沒有這麼好。

  • 這兩個東西的accuracy沒有那麼好,因為主要目的還是智慧手錶,Apple 定位是smart watch,所以其實要執行很多的基本功能,EKG只是其中一個附加的功能,當作去年行銷的重點。

  • 另外,史丹佛的研究報告指出,準確率只有30%多。而我們是一個專用機,就是專門做這一件事。我們也拿到臺灣的醫療證、也拿到美國的證,我們是用心電圖機拿證,他們只是用新型態的醫療器材拿證,這個東西看起來EKG只是一個sensory的概念而已,搭配這個微型心電圖機的下一個事情是這個,我們有一個APP提供上傳。

  • 所以是用藍牙讀的嗎?

  • 對。我們在做公共篩檢的時候,畫面就是這樣子,我們會記錄當下的老先生、老太太來,提供我們身分證字號,或者有一個編號,甚至是他家的電話號碼都可以,我們記錄之後綁定資料再上傳。

  • 我先不用你的號碼,隨便給一個101好了,這一些都是選項,這打開之後……

  • 開始用藍牙?

  • 這樣子就代表抓到了,然後資料就傳下來。這邊有一個步驟,是這樣子的符號,表示已經建立連線了,那就是資料傳送過來。

  • 傳下來之後就會丟雲端...

  • 對。傳上去之後,雲端會接受到資料,原則上是要上雲端看,也可以pass你的報告下來。

  • 不過這是自動已經會算好的,對不對?

  • 這個APP上不能看嗎?

  • 現在是5月1日,你做了兩筆,在1點09分的時候,這兩筆都是你的。丟上去的資料,雲端判讀完會產生像這樣的報告下來,這個報告就有一些raw data在這裡,一些輔助判讀的資料也在這裡。

  • 這不是人做的嗎?

  • 這是演算法做的。只是報告要寄到哪裡,這個先要人來做連結。

  • 這個sensitivity是97%至98%間,很多醫生都覺得這個非常高,我們跟美國、歐洲的資料庫直接作比對,搭配心電圖的人工智慧分析平台,這兩個加在一起,才能做大規模的篩檢,而且達到經濟效益,因為單位時間內可以篩檢的人很多。

  • 對,其實志工也可以幫我們做量測,不需要專人來做。這是歐洲做的一些分析比較,他們是做20年的,第一年的資料是real data,紅色的線是利用連續型心電圖的花費,如果你是走紅色的線,永遠不會 breakeven。

  • 另外一個是handheld ECG,就是像我們這樣子的,第一年會有較多的成本投入,然後慢慢因為降低了中風的機率,使得後續的照顧成本降低,所以在第七年、第八年就會看到 breakeven point,這是用歐洲的環境、健保的花費試算的。

  • 等於是預防醫學值得投資。

  • 對。就是因為這個概念出來,所以有這樣的信心,覺得這是可做的事情。剛剛政委已經體驗過了。

  • 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政委看一下,我們在臺灣花了一年多,在各地區做的一些成果。

  • 現在健保補助,是做一天連續式的holder,只有約 50% 的檢出率,所以有一半的人還沒抓到,機器就還了,但還是抱怨不舒服。

  • 如果你要做百分之百檢出率,就是需要14天,但連續式的,沒有人可以帶超過一天的,因為很多問題。

  • 就是很麻煩。

  • 對,就是無法克服這一件事。在這邊的服務,不是所謂的公共篩檢,而是另外一個所謂居家篩檢,這個可能不是我今天想要跟你share的主題,但是這個模式我們有跟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合作。

  • 我們現在有兩個model,第一個model是居家篩檢,也就是14天,那是使用者付費的基礎,有些民眾是想要更保護自己。然而我們很想做的是公共篩檢。

  • 像我現在量兩次是在55%那邊?

  • 根本還沒有到?

  • 我等一下給你看一個數據。所謂AF的type,這些已經成為一種慢性病,有些人是陣發型,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 不舒服的時候才量得到。

  • 對,但是有時有、有時沒有,到底多長、多短,在醫學上也分好幾種。

  • 這一種type,預估大概有30%至40%,臨床上有幾篇paper,大概是這樣的比率,但這些人都不知道,因為已經成為慢性病的一種。

  • 你這個有給其他國家,也就是有正在大規模在推的國家,你們有做器材上的合作過嗎?

  • 你目前是只拿到臺灣TFDA,但是美國不是也拿到了嗎?

  • 對,美國也拿到了,美國是另外一種模式。第一個是跟法規有關,第二個是跟社會結構有關。

  • 美國會是我們的下一步。

  • 我們在好幾個縣市做,桃園市是在2018年,那時鄭文燦市長及蔡紫君局長全力支持我們去發展這個公共篩檢平台,那時是比較早,還沒講到服務應用的階段。

  • 這個平台做快要好的時候,我們就去試辦了幾場,是結合社區健檢,所以年齡層很廣,只要來的,我們都篩,還有小朋友,我們都篩,沒有關係,篩出來就交給衛生所去通知做後續的追蹤,這是在桃園試做的情況。

  • 台北市的情況是,有一次柯市長來一個生醫新創產業的論壇中,談到台北市應該在醫療新創產業扮演領頭的角色。會後就提案給他,我想因為他本身是醫生,知道這個很重要、要做,因此交給聯合醫院的黃勝堅總院長與我們合作,我們一起辦了幾場結合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動,做了五場,有500多人參加,等一下可以讓你看一下,這是跟社區關懷據點合作、跟醫院合在一起的模式。

  • 除了這個模式之外,我們也嘗試很多其他有機會遇見老人的場所,像老人會或者是宮廟的活動。

  • 後來鍾佳濱委員基於他長年的行政經驗建議,他覺得要combination,就是除了跟衛生單位合作之外,因為要接觸到所有的老人關懷據點,也要跟社會局合作,因此就在屏東試做了好幾場,也可以比較一下台北與屏東的差異。

  • 屏東縣衛生局長,還有社會局的督導跟村長等,我們在現場有很多的討論,都是很正面的意見回饋。

  • 這幾場下來歸納的一些數據其實是滿有趣的。在桃園時,我們篩很多人。

  • 因為這樣讓我們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是一個早上,可以篩3、400個,沒有問題,效率可以很高。

  • 我們在新竹,大概篩1.5%,這就只有65歲以上的族群。

  • 我們覺得更有趣的是,在台北做,人數大概500人,我們做到2.2%。我們在想的是,這一些都是老人,然後都是都會區,我們直接走到社區去篩,會有一個顯著的差距在這裡。老人都說,不喜歡去醫院。讓政委瞭解一下,醫院免費健檢,在台北市裡面,開放4萬5,000人免費,以我們的經驗知道,每年都幾乎是相同的人,基本上不會輪,台北市有46萬多的老人。

  • 會去的就會去。

  • 對,每一年就會去,因為要去搶這個資源。

  • 沒這個習慣的,一次搶不到,第二次就去……

  • 所以這大概是10%,基本上是那10%去enjoy free的健檢,其他90%沒有enjoy到這個福利,這個情況,10%, 還是在台北,我們到屏東去看,這個人數是1.5%,所以我們走進社區,才可以照顧到其他老人,做更多的事情。

  • 要弄成像念珠或者是什麼之類的,宮廟比較好幫你們推,請繼續。

  • 在屏東,我們真的走進社區,抓到百分之4點多,這個data也讓一些衛生局的長官覺得真的應該做社區,特別是中、南部的醫療資源沒那麼豐富的地方,幫助更大。

  • 因為這個跟年齡有關,我們直覺會想是不是台北的平均年齡比較低、屏東的平均年齡比較高,我們查了一下,台北大概在76左右,屏東是在77.1,所以差沒有很大。

  • 歸納下來,我們做了一年多公共篩檢,我們覺得應該要這樣做,就是跟社會據點合作,社會據點其實不只是社區關懷據點,照護中心也可以,甚至可以做到家訪。

  • 如果照護中心要一台的話,這個要多少錢?

  • 基本上我們是做服務的,政委您也知道,如果設備賣你,但data還是要一筆一筆的分析,所以是按服務量計費。

  • 收多少錢?

  • 標準是一次300元。參考的數據是健保ECG的補助是150,一般民眾如果要到診所去做量測,自費的部分是150元,因此加起來是300元。但是我們知道大部分的診所是沒有辦法提供這個服務的,如耳鼻喉科、婦產科、皮膚科、眼科都沒有辦法做這一種服務,因此在一般診所裡,300元是沒辦法得到這個服務。如果是地區醫院,那就是更高的價位了。一開始,我們對公共篩檢服務不熟,不知道怎麼訂價,所以邏輯很簡單,就是健保付多少、民眾出多少,加起來總共花費是多少,我們訂最低價,大家試推看看。跟醫院篩檢不同的是,我們直接到社區服務,可以服務很多人而且量的很快,不需要等很久,結果通知也很快,如果有異常,就可以很快處理。

  • 那個是民眾出多少。

  • 公共篩檢應該是福利政策。社區關懷據點可以幫忙通知老人,通知完之後,我們派人去做現場的量測,然後雲端平台做分析,我們也跟醫院做系統串接,有異常的話,就請衛生局的人來通知這些老人,來看這個醫生,這邊會有我們的資料,或者是由衛生局的人把資料拿給他們,他們再過來,只要完成這個循環、如果篩出來的人都有就診治療的話,我們就可以省下預估100億的長照費用。

  • 但沒有辦法強迫就醫,在這個情形下,如果 80%、90%會去醫院,預期效益就打8、9折,所以通知就診的執行效率也很重要。

  • 我們把想法歸納到這一張表,經過一年的實驗,我們的技術更成熟了,也拿到該有的醫療憑證,接下來可分四個階段來進行:

  • 第一個階段,我們做區域示範,預計篩檢3萬人,希望下半年就可以執行計劃,預估效益大概在9,000萬,我們預估的費用是在1,000萬...

  • 所以你們要跟哪兩個縣市合作?

  • 現在有接觸的,我覺得屏東是非常合適的。

  • 尤其百分比的效益這麼高,乘數就非常明白。

  • 另外一個跟我們談過的是台南,我們有跟台南的衛生局及社會局聯絡過。

  • 再來就是公部門的合作方法,我們想要從中央形成政策,然後指定或者是邀請一些地方來做示範,然後隔年可能可以做全國的推行。再來,增加普及率的時間是兩年或者是三年,把普及率一直拉高,然後效益就一直出來,我們不知道怎麼樣跟中央政府溝通。

  • 你先講完。

  • 我們是想要以創新服務模式做社會公益,公共篩檢必須要與公部門合作,所以要怎麼做?

  • 你這兩個,好比像公共篩檢,然後公共篩檢做了一次,你告訴我說目前看起來還好,但我覺得我想要再租個14天來確定真的什麼事都沒有,這時你們的方法是怎麼樣?

  • 引介給醫院。像台北就跟北醫合作,北醫現在已經在推14天。我們在外面篩檢的時候,會用一種合作的方法,和醫院一起來做免費的社區篩檢,篩檢出來的人,會引介到醫院去,然後就會像政委所講的。

  • 所以我要掛一個門診,然後門診說一個東西給我,我14天之後才會回門診,是不是這樣?

  • 這個門診的醫師給這個算什麼?是自費服務嗎?

  • 現在在醫院是做自費服務。

  • 所以跟醫美是很類型的東西,我指名要這個,醫生就幫我做這個?

  • 你們現在有這樣推嗎?來篩的人裡面有百分幾是跑去醫院合作的?或你們目前沒有推這個?

  • 只要篩出異常的,都會轉介到醫院,所以當地都會先找醫院、醫生,這是我們的第一步。

  • 但是異常的百分比比較多,所以就算不是AF,只要有異常,反正不管是形式的什麼問題之類的,無論如何應該看醫生,對不對?所以你們的概念不是只有AF才轉介,而是大家只要測出來不對勁就要去看?

  • 但是這個測出來不對勁,他的false postive跟false negative,你們有算嗎?

  • 因為人工智慧判讀沒有百分之百,我們現在做到97%。

  • 那個其實已經很高了,你們再多少sample,就是再多1%、2%,這已經很成熟了,這樣我瞭解。

  • 坦白來說,是不是可以刪?

  • 沒有關係,可以刪了。

  • 其實難是難在訊號處理,因為老人家的手會抖。

  • 這樣子多放一陣子就好了嗎?

  • 抖動有時就是沒有辦法好。

  • 如果像您剛剛所說握著棒子的就沒有問題了?

  • 兩邊抖得反而更嚴重,不會這邊平衡那邊。

  • 兩邊是不規則的。

  • 這邊嚴重、那邊嚴重。

  • 所以怎麼辦?

  • 就是做訊號處理。

  • 就算抖也把它常規化?

  • 這才是真的厲害的地方。

  • 不過如果是14天,這個問題就相對小一點,因為拿到的數量就會比較多了,那比較不是問題,而是這一種全面篩檢的時候,才會面對這一種訊號不好的問題。

  • 就像我剛剛量的兩筆。

  • 因為人家來,有時是走路來或者是跑步來,可能會比較喘的狀態,可能在那邊排隊或者幹麻,第一筆可能不太好,通常會有兩筆。

  • 這樣聽起來,服務模式再轉14天的模式,是已經很成熟的,醫院都已經接受了,至少這一些合作醫院都接受了。

  • 我如果要求要這14天,這樣我要自費多少?

  • 是3,000到5,000元。

  • 3,000到5,000是很合理。

  • 目前接受度還蠻高的。

  • 因為我們要全國推行,而且如果尤其讓健保署進來的話,就是要變成健保給付項目的話,他當然要的evidence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這個本益比,就是費用跟效益,你在這兩個縣市,即使以你現在的測試,這都已經算得出來,對不對?你現在只是人再多一點,這個數字的可信度更高一點?

  • 但是這個比數差不多就已經是這樣子了?

  • 就是已經收斂了?

  • 第二個當然希望要比價,因為你這個機器本身,就像你說的,並不是完全沒有別人做的出來,主要在賣的是domain knowledge跟AI分析等等的東西,所以我如果是從健保署的角度,是不是有更便宜的,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訊號分析能力的方式。

  • 就像你剛剛說的,如果有人已經有Apple Watch,本來就有一個比較爛的硬體,但是配上好的訊號處理,還是可以偵測到一定的%,因此第二個要證明你在這一組裡面,大概也沒有人算得比你準。

  • 我覺得你剛剛跟國際的一些比較,那是滿好的,但不是同樣的data,並不是很公平的是所有的人拿一樣的data,然後來判斷準確程度是什麼,所以後面這個其實會變成全國推行時,就是你們要額外證明的一件事,就是拿同樣等級的資料,你們目前練習的演算法是這個class裡面最好的,這才有可能的。

  • 沒有錯。所以可能會有一段類似 call for proposal 的時間,這樣子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比較不會是圖利廠商,因為他們每一年都可以再比一次,那一年最好的就拿去。

  • 因此那個形狀,怎麼樣把你們在縣市裡面試辦的,你說會有一個feedback回來,而你的準確率高到一個程度,這個claim可能要寫得很清楚,一方面是拿公開可得的這一些資料,這個是任何人都可以比,二方面是你自己蒐集到的這一些資料,這兩個可能都要分別準備,這個可能會比較work。

  • 另外,因為現在這一種系統性的社會上創新,進入公務部門,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你提案成功的縣市已經覺得這一套是很好的東西,我們目前有兩個,一個是工業局,工業局有一個叫做「智慧城鄉」的方案,可以把任何在六都也好、其他鄉鎮也好、縣市也好,做成案例,透過智慧城鄉取得中央的預算,然後證明給其他的縣市看說這是值得全面推行的,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都有。

  • 你們這也算是創新的裝備,不管是把服務放在共同供應契約,或是設備本身放到共同供應契約,當然我瞭解這並不是一般的模式,這都是在經濟部的體系裡面做得到的,因此會變成是醫院跟你們簽約,但市政府有一筆錢來做這一件事,這是不經過衛福部,這個是一個方法,等於可以抵銷掉一部分,因為現在所謂的全民篩檢是全自費或是要找到一個人來贊助,如果透過智慧城鄉,可能是經濟部會吸收一部分的成本,這個是一個。

  • 另外一個,我們現在有一個叫做「總統盃黑客松」,每一年大家會提案,說有什麼方式來改變公務的流程,去年衛福部有一個很好的案子,他們把遠距後送,就是在離島裡面碰到一些可能一下子受傷了,或者是急性的病,可能又已經很晚了,到底要不要上直升機,之前還摔過直升機,這個是很大的問題。

  • 這其實是當地的人不夠相信衛生所的判斷,但是大醫院又沒有辦法取得這邊的資料,所以會變成無論如何先送再說,這個不但會增加成本,也會增加風險,所以他們當時做的是去總統盃黑客松提案,同樣也是公部門、私部門一起提,把彙整的平台做出來,然後把遠端怎麼樣取得電子簽章,也就是一起看的過程,到最後是家屬也可以參與,比較相信當地衛生所的判斷,也可以讓他挑一個比較好的時間再後送,因為一方面也許之後會稍微穩定一下,那時候再飛會比較好,但如果這個時候是衛生所的一個人講,而不是再由視訊的情況之下,家屬不一定相信,這是信任問題,因此當時這個就成功了。

  • 雖然他們本來接的case只是做離島,但因為總統盃黑客松,每一年會發5個得獎的團隊,這5個團隊沒有獎金,他們的獎品是在明年變成全國的政策,所以像這個是現在一些偏鄉、原住民族地區,就開始用之前離島那一套來做。我要講的是,要把當天的東西變成全國性的政策,一般不出由下而上,就是當地提案,像智慧城鄉或者由上而下,直接跑去總統提案,總統看你demo很好,當然就變成全國政策,大概是這兩個方法。

  • 這兩個方法都可以,我們都有還滿多輔導成功的例子,只是要縣市政府幫你提案,甚至是幫你拉票,你就要先要讓台南市或是屏東縣真的成為你的信徒,到明年的總統盃黑客松才可能幫你提。

  • 但總統盃黑客松並不限制一定要縣市政府提,你可以自己跟合作醫院的醫師,你們兩個提都可以,如果你進入前20強,會幫你媒合衛福部的同仁進來,所以這是一個可能性,不過總統盃黑客松今年剛提案結束,現在投票最後一天,當然到明年,不過反正我們有一個要點,其實每一年4、5月都會有一次這樣的計畫,這其實跟你們的時程比較像,因為你們也會run到今年年底,也會有第一批的結果出來,這個是一個可能性。

  • 等到12月的結果出來,不管是走智慧城鄉或者是總統盃黑客松,都有可能變成衛福部看到的東西,我只是要提醒的是,那個時候人家是跟你要這兩個evidence,這兩個要更清楚一點。

  • 現在反而要先把這個試辦的這一件事落實?

  • 對,要讓這兩個縣市,至少一個社會局或者是衛生局變成你的冠軍,因為衛福部問起來是問他們,並不是問你;但是我覺得很棒,是很好的概念。

  • 這也是我們的困難。像我們跟台南接觸的過程中,台南市的社會局長以前是高雄市的衛生局長,他本身是醫生,我們跟他談的時候,他非常認可,也建議這個模式才是一個對的模式。他認為這種事還是要讓衛生單位來主導,所以他建議我們跟台南市的衛生局長講一下。

  • 台南市的陳局長本身是心臟醫生,所以其實他很懂這個。

  • 那就是專科。

  • 副局長聽完之後覺得還不錯,

  • 所以你們只有屏東是比較確定的?

  • 其實都還不確定...

  • 台南還是你們要跟智慧城市辦公室?這個是另外一個。

  • 這個對我們來講不容易。

  • 這個真的比較難。不管是智慧城市辦公室下來、研考會下來、社會局下來,執行的一定還是衛生局,所以你沒有打通衛生局,還是沒有用

  • 不然我覺得局長的態度還是很關鍵,我覺得就跟他再慢慢磨一陣子,就是見到局長再說,因為以我的理解,他們跨局處協調即使你是請副局長或者請誰去做,最後局長的態度還是很關鍵,因為所有的經費跟施行都是他身上,而且你如果政治上有一種好像拿一種回來壓他的話,他反而不會理你。

  • 我們也不想這樣子,會有一個不好的效益。

  • 好啊!不過逐字稿很好用,至少以後他如果要核實的話,google一下就找得到這一份逐字稿,所以你如果像簡報一部分可以公開或者是連結,逐字稿可以有一個編輯的介面,剛剛也許有一些編輯,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些額外的資料、網址的就直接貼上去,大家google就看得到。

  • 政委,如果我們今年找到縣市跟我們合辦,也有一些園區的資料,明年參加所謂的總統盃。

  • 黑客松是一種,智慧城鄉是另外一種。

  • 他們決定的結果也是後年才有機會成為政策,時間點是這樣?

  • 對,好比今年5月參加總統盃,7月跟總統demo,7月獲獎,我們的保證是因為預算那時候寫,我們要明年1月才有預算,所以要到明年5月,你的東西真的可以做,我們通常的做法是這樣子,你參加比賽是5月參加,得獎是7月,要真正做的,可能要明年第二季,因為預算是1月1日才撥下來。

  • 如果要做全國,大概會比我們的想法再晚一年?

  • 如果是2020年7月得獎,也就是2021年1月拿到錢。但是如果不是一定要全國,像智慧城鄉,其實是感興趣的縣市就可以隨時加入,那就比較容易,這個就會變成是縣市擴大,等於在第一步、第二步中間有一個gap在這邊,稍微擴大一下,這也是一個辦法。

  • 還是要趕快找錢。

  • 智慧城鄉是一個可能性,當然SBIR這些可能您們都已經很熟了。我覺得還是先把屏東或者如果談得到台南,先做好,我覺得只要在公部門有一個比較穩定的champion,很多就不用自己談。

  • 另外一個想合作的是桃園市,因為之前鄭市長有支持過平台開發的部分,但他不知道下一步就是要做實際的服務...

  • 不過他比較容易找,找他也是找得到。

  • OK,這個滿好的。

  • 不錯,這個是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