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過來是傾向於延到9月15日,也就是中間的時間點,最右邊提到「有些地點會改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考量。
這個建議是主辦單位還是在事先,雖然今天拉好,明天可不可以,或者是後天看主辦單位有空的時候,還是到現場看一下,比較可以感受到當時開記者會需要什麼的情形。
國發會並不是不做,我們非常願意做,也就是要考慮到團隊的想法,如果在學友會當中都知道跟誰取得什麼資料或者是進度等等,我們又再向他們要說你們的進度到底怎麼樣,這個部分可能要請主辦單位再思考一下這個學友會運作的方式,也就是輔導進度的方式,兩邊有沒有會重複?
但是學友會都加入的話,經由學友會直接就取得了,或者是還是要他們報給國發會,我們並沒有特定的意見,只是請主辦單位去思考一下。
也就是這幾個事務性的細節,請主辦單位再確認一下。目前學友會已經成立了,我不知道未來的運作方式怎麼樣,因為學友會看起來是各個之前的單位都有加入,也就是之前獲獎團隊都有加入,但是在早期的時候,他們有一些進度要報到國發會,然後再陳報出來。
另外一個是非常事務性的,像當天是要準備額溫槍跟噴手,像高階的長官,比如政委,我們是不是要做這樣的動作?
另外一個事務性的工作,有關於貴賓停車位,其實國發會的停車位,就是用總統府前面的廣場停車位,因為今天總統府的科長也有來,總統府那邊要先知道停車的車號,是不是由主辦單位直接去跟總統府通知哪一些車號就好了,如果你們跟我們講,還是要跟總統府那邊去拜託,所以是不是這一塊可以由主辦單位跟總統府講說有什麼車號會到?
但是很像並沒有考慮到wifi的使用,你們拉的都是網路直播,你們有沒有要去設一些wifi點位?這個提醒一下。
有關於禮拜四記者會事務性的工作,我們想要跟主辦單位確認一下,因為是用國發會的場地,但是也謝謝主辦單位自己跟中華電信申請線路,我們剛剛的同仁回報,今天已經去拉了。
如果全部拿掉,是不是不尊重他們?
我們一般性是用國發會的授權條款,像故宮或者是文化部或者是國研院那邊,我們會去問他們提供出來的資料是哪一種授權的方式,這個是比較屬於特例性。
是。中企處覺得?
我們在這邊謝謝文櫻幫忙在故宮跟文化部,我們怕文化部或者是故宮平常可能因為著作權或者是其他的因素,並沒有像我們剛剛所講授權條款這麼寬鬆的話,我建議就尊重他們的設定。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還在做最後的調查,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應該大部分都是採用open data的條款,如果是有特殊的資料集是為了這一次的活動或者是他們有其他的特殊限制,我的建議是,我們尊重他們為了這個所提出來的授權方式,我們目前正在做這樣的調查。
但是我們現在還不確定的是,有些部會所有提供的資料不見得就是平常在我們的開放平台上所提供出來的資料,也許這一次的活動,因為政委或者是陳大使特別拜訪,所以會提供特別的資料出來,所以我們目前還需要瞭解各部會所提供出來的這一些資料,有沒有是為了這樣的活動是提出來的授權方式。
主席、各位先進,我們跟國發會有幾件事,我們先來討論、報告資料授權的部分,依照國發會的授權在我們的開放平台上就有一個非常寬鬆的授權條款,各部會都是依照這樣的資料在提供給一般的資料使用。
剛剛所提到的聯絡窗口的部分,就像剛剛政委所提的,我們後續有一些輔導團隊出來的時候,就會有聯繫窗口出來,我先回到這個地方。
其實我們跟淑貞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繫,這個是非常順暢的溝通管道。
另外,零時差隊主要的構想是離島的後送來做一些判斷時,能夠跟本島,甚至於後送的醫院來做診斷、判斷的決定,現在不但是離島已經用了,根據衛福部最近幾天所發布的新聞稿內容,離島偏鄉地區及山地等等,也在今年12月的時候都會全面啟用。所以類似像這樣的部分,也都逐一在落實,像最後救急、救難一站通透過執秘的協助,這個涉及的部會非常多,不只是中央的部會多,而且還涉及到中央跟地方合作的部分,所以花了將近半年以上的時間,已經把這個合作的關係建立起來,經費的部分也透過執秘這邊的協助也在努力爭取。
主席、各位委員先進,我大概針對剛剛執秘所說落實的面,再針對1、2隊具體來跟各位報告,在107年獲獎的5隊裡面,搶救水寶寶隊目前已經應用在台水公司裡面偵測漏水的機制,全面在台水公司應用了。
我們也根據他們所提供的一些建議來修改開放資料平台上的一些流程,所以很快甚至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成果呈現在 data.gov.tw。
我們沒有特別的意見,因為這個團隊我們視為幫我們處理事情的團隊,我們其實都有密切地聯繫,其實到現在都有密切地聯繫。
但是後十就沒有了。所以未來是不是在地方政府開一個比較鼓勵的group,也就是地方政府組有幾個名額是給地方組的,這個是建議。
不好意思,我追加一個,剛剛有報告參與的部會很多,當然也有地方政府,最後一頁也有說將近50%、50%,但是很不幸的是,這一次的比賽,像地方政府……
以後的活動會持續辦下去,我不知道評審委員所使用的那一套系統,日後是不是可以比較固定開發下去,因為每一年可能因為時間比較趕的關係,因此資策會會來做這個系統,講白一點並不是這麼好用,因為同時間我有參加另外一個……我感覺它的系統相對比較好用,未來持續辦下去的話,這樣的評選系統建得比較完善的話,對評審會比較有幫助。
比較有可能的是科發基金,因為比較有彈性,所以這個就麻煩會報,看有沒有可能有這個管道?如果有的話,我們再來跟他看後面的程序如何申請。
第二個,有提到「救急救難」的案子,這個是去年得獎的隊伍,不知道會報有沒有機會,因為他們有反映後續裡面有一些希望經費的支持,但是以政府預算的制度來講,現在都不太能夠納到預算裡面去,因為時間的關係,在這個時候提出來比較難。
謝謝。
當時的考量是因為還沒有完全辦完,所以後面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些事情,但是到這一屆已經完成完全結束了,所以工作會議小組是不是可以把上次講的那幾個部會提供資料,然後授權我們發文給各部會來做適當的獎勵。
政委、各位先進,我有幾個事務性的工作要請教一下,之前我們曾經說過部會提供資料的一些部會,我們希望可以給予獎勵,在上次的工作會議當中有提出來,但是我後來有請小組不要列到上次的會議紀錄裡面去,因此並沒有做成文字。
延伸一下,你們會做特別的紀錄嗎?他上傳的資料會特別記錄這一些或者是這一段時間是透過APP的方式?
跟現在虛擬健保卡APP的關係是什麼?我的問題是這樣子。
第二,左下角有一個安控的元件,也就是QR code掃描跟簽章有一個安控元件,上面畫的讀卡機,我的理解安控的元件跟實體卡,的確是要有安控的元件,但是因為控制、辨別實體卡是不是真偽的情形,因此有這樣的安控元件。
第14頁裡面提到幾個跟安控有關的,像右上角有一個金鑰管理或者有簽章加解密,這個現行個人健保卡上有所謂的金鑰或者是有簽章這一件事嗎?或者是未來變成虛擬之後,就會有金鑰或者是行動APP簽章或者是解密的動作。
我同意有一個開卡的程序,只是要到院所裡面做開卡的動作,而不是可以上一個網站,或者是自己開卡,有沒有這樣的意思。
以後這樣的開卡的作業,是任何一個院所都可以做開卡的動作,人別確認之後的資料,實際上還是在雲端,也就是後面的虛擬健保卡註冊中心的那個資料庫,並不會存在開卡的院所。
就醫的部分我要請教,也就是剛剛所說的第12頁。有一個開卡的程序,開卡的程序,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因為在前面的話,因為已經把APP裝起來了,也把註冊的時候打進去了,要在醫療院所裡面做一個開卡的程序,我這樣聽起來,感覺有一點像人別確認的一件事。
我提醒,並不是要馬上做,對於政府開發的APP都有要求資安要通過檢驗,我們在測試,可以說不用,但是日後如果真的要變成產品的話,要通過資安。
國發會的委員會,下個禮拜四的早上召開,議題就是new eID的進度報告,內政部會來報告,衛福部是國發會委員之一。
還是不確定,不會很快。
內政部得標是朱瑞揚律師。
下半年,其實大概兩、三個月就到下半年了。
我建議署裡面要馬上考慮到這樣的問題要如何作適當的回應?
另外一點,我也要提醒一下,大家知道要發new eID,雖然是明年要發,但是據我所知,今年下半年左右,內政部會對外宣布這一件事,對外宣布的時候,我目前瞭解的是,可能會由部長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換句話說,部長對外宣布時,我們要想像一下,那時有民間的聲音或者是記者的聲音馬上問發了new eID和健保卡關係是什麼,或者什麼時候可以來看病的問題,這樣就跑出來了。
同樣的,把邏輯用到這裡的話,如果我們做人臉辨識,對於就醫或者是有什麼比較好的方便性,從這一方面,我覺得就可以解釋對民眾的說服力,會比較強。
人臉辨識也不是完全不能做,政委剛剛提到e-gate,入出國移民法,給民眾的感覺是自願性,不做這一件事,他可以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為何要提供這個?對他來講有便利性。
其實發卡量不是考量重點。
第二,居家輕量的方案裡面,處方箋去社區藥局拿時,健保卡最主要的功能是做辨識,就是讀健保卡裡面某些的資料,除了身分資料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特別的資料?我要問的目的是,不是現在,而是如果日後民眾拿了其他的晶片或者是感應,比如假設以後有所謂的new eID出來,或者是現在的自然人憑證,當然要調整系統,但是我的重點是,是不是靠A123456789之類的身分證字號就可以取得這一些資料,還是要其他資料?看署裡面的想法是什麼。
在簡報第6頁時,剛剛科長報告時,最左邊是用QR code跟NFC,組長是說OTP跟NFC,是OTP會放進來嗎?或者是什麼樣的情境?
我想請教兩個稍微跟技術有一點關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