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滿多臺灣的團隊都在發展 web3、區塊鏈等等相關的系統,我想知道數位發展部是不是可以提供我們的資源或是目標,又或者是提供什麼協助,可以讓這些團隊成長?
有一些產業界很期待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會針對金融科技進行數位轉型的部分,部長這邊有沒有一些初步的規劃?
想請問部長,未來網媒的主管機關是數位發展部嗎?還是您說的教練角色?(就像是 NCC 和電視台的關係?)謝謝。
數發部成立至今耗時兩年,想請問部長,您認為部會從最初規劃至成立,遇到最大的挑戰為何?
請教一下,剛剛部長已經透過手機簽署第一份公文,可以請教部長說明一下為何首份公文的內容與相關效力為何嗎?
部長會如何應用數位工具,來促進 LGBTQ 等等這些社群?
供稿照片怎麼拿?
電子時報記者林佳楠提問: 1. 未來唐鳳部長若持續兼任政委,數位部是否缺乏更高層監督機制?
想請問部長對數位中介服務法的看法,及 NCC 有沒有與部長討論過?
請問部長,前陣子備受關注的數位中介服務法,在未來是否會跟 NCC 進行跨部會討論?目前是否已經有初步想法?
問題 1. 想請問 moda 的 logo 設計讓 d,a, 兩個字母向上排列有什麼特殊意義?問題 2. 在鼓勵推動數位轉型的技術創新上,數位部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與其他部會將如何配合?謝謝。
在野黨說 300 人約聘僱是網軍進駐,部長怎麼回應?
部長您好,我是 TVBS 最後一個問題,立委也質疑數發部 300 人是以約聘方式進用,質疑不妥,您怎麼看?
面對 Web2 社群機制的宰制、資訊落差的鴻溝,包括訊息詐騙、假新聞、資訊安全的議題,我們數位發展部應該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有什麼具體的計畫和目標,從中協助民眾資訊公開透明,順利引領台灣資訊科技的發展呢?謝謝。
部長您好 我是 TVBS 部長,請教有輿論質疑,數位發展部、員額 600 人,預算達 217 億元,其中辦公室就要 7000 萬元,認為不合理,您怎麼看?
6 司 2 署以及約聘人員近 50% 的編制有變化嗎?可以說明一下數發部希望招募哪些相關專業的人員呢?
想請教,數位部成立後首先推動的業務為何?此外針對明年總預算部分,除了原有業務移撥,據悉仍有部分預算編列給數位部因應資安等問題?這部分可以幫我們說明有多少預算用在數位部本身,分別多少錢、推動什麼計畫?
請問部長,在野黨質疑數位部預算 217 億元,數字大到可怕,用途沒說清楚,部長可以詳細說明一下嗎?
天下雜誌記者黃亦筠請問:1 資安人才目前十分搶手,資安署需要上百位人才,能不能談談目前具體的薪資標準?以及目前召募的狀況?
我們的訪問到此結束,非常圓滿成功,謝謝。
所以今天結論是AI是輔助的智能?
所以可以充分掌握AI為人類帶來的好處,所以可以從中做更多的創新、研發,但是要必須注意中間的治理。
AI不會取代掉大部分的人的工作,反而會讓大部分的人多出時間來思考工作以外的事情?
當AI幫我們做很多事情之後,我們人類還可以做什麼事?
您覺得我們的工作異化的部分會被取代,人類不要再做機器的工作,應該會多出很多時間。
就是馬上見識到AI對人類帶來的好處。
您覺得我們馬上會在什麼領域感受到AI的威力?
最後請委員幫我們總結一下,AI會如何徹底改變人類的社會與生活?
就是透過治理、監管、提前預防可能未來發生的問題。
所以綜合所談的,委員其實不太擔心AI在未來帶來的衝擊或者是威脅?
也靠委員協助告訴我們背後的道理。我們講到有關於AI對於隱私、就業、道德的一些衝擊,似乎人類都是可以有對策來解決的,我們未來要成立這個數位發展部會,是不是也會基於這一些精神,然後在做一些事?
臺灣沒有很多人知道。
所以要讓很多人知道自己有這一種權利?
我們知道很多互聯網的巨頭公司,利用人們的每一次搜索、網頁搜索,每一次的定位點讚,他們在沒有告知被蒐集的情況之下蒐集數據,而這一些數據拿去做商業的用途,每個人變成很像他的商品了,你怎麼看這一種數據霸權帶來的一些?
您是非常有良心的系統建設者。
您怎麼看數據AI背後隱藏的隱私問題?
我想大家都一直很關心、也都很注意,像歐盟推出史上最嚴的GDPR。
這個能力有辦法做到嗎?
所以一開始就要把很多的情況思考進去?
這個公開技術的內容過程當中,會花很多的錢嗎?
這一種無人載具要監理或者是可以交代的是?
臺灣除了在金融領域有這個沙盒實驗,有沒有計畫推廣到其他的領域?
我們是多早就有這樣的精神?
所以歐盟的方向是值得我們國家來學習的?
給出交代是很重要的原則。我想到另外一個監理沙盒類似的例子,像歐盟,歐盟是在今年2月的時候公布了他的AI白皮書,還有資料建設的報告,在這裡面比較特別的一點是規定了AI使用規範,像你在訓練AI的過程中,要公開透明、可解釋可追溯。
您講的這個例子讓我想到蘋果信用卡的故事,那個是在去年發行的,但是發行三個月之後就被告了,因為有一個工程師發現蘋果信用卡信用額度是他太太的20倍,但是事實上在別的信用聯徵制度當中他太太的信用比較好的,他告蘋果的原因是他覺得這個背後的機制隱含了性別歧視的問題,所以這個過程事實上就需要這一種監理沙盒。
還是要有討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