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的單位是,這整個負責的單位是有高公局、道安會來做宣導,路正司跟公路總局會以考照的部分,運研所是要瞭解用路人的習慣,還有高公局要來加強量能。
我們還有一個提到的是,要針對這一方面來做警政無法同仁的獎勵,把獎勵加重在這一塊的話,也就是警察同仁會比較願意來做執法,加強執法的話,可能民眾收到罰單之後就會想說不要在內線車道,這個很快就可以揭曉,但是民眾會覺得錢包被剝了一層皮。
接著是要加強口罩的部分,也要提高執法的量能,也就是加強執法,然後還有引導用路人的習慣來做,也就是要研究怎麼樣讓用路人可以自然而然在內線就不要開慢,超完車之後就要回到外線去。
這邊的解決方法有很大問題,宣導的經費是有限的,接著是駕駛文化,臺灣沒有非常良好的駕駛文化,如果要克服這一些障礙的話,可能需要用到一些社群網路,像很多人在使用社區網路,可以做多元的管道,甚至我們有一個警廣,也就是撥交通部的廣告,也就是聽警廣也是一個管道。
還有造成另外一個很大的現象是,這個車子開到中線車道或者是內線車道的時候,發現中線車道跟外線車道會比較好開,因為會常常有匝道的匯出匯入,所以會不斷歸在內線車道慢慢開,所以我後來有提到一個在日本的做法,日本部分路段的高速公路是把內線車道做收窄,目的在於駕駛人開進去的時候,壓迫的感覺很重,所以超完車之後要趕快回到中線車道去,但是高公局的成員會認為這樣做的話,內線的車道降低,會覺得內線的車道很窄、不好開,因此要降低車速。
再來,還要提到的是,應該要延長匝道進入主線的加速道,這個部分是在於匝道是40,如果是系統交流道的話是60,外線車道的車子,基本上都是80起跳,也就是如果匝道上開40的時候,你會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加速,這個時候切進去的話,會造成外線車道的車速降低,很多駕駛人開外線的車道,有匝道有車進來的時候,就要開到中線的車道,避開匝道進來的慢速車。
再來,還有人提到應該要把法規來做修訂,因為法規有說內側車道可以以最高速限來行駛,這個法規出現之後,很多人會覺得一直開內側車道,但是車輛是有一個快樂表存在,看到車上的速限是110,但是實際上我只有90而已,這個快樂表是影響很大的,也就是內側車道超完車之後,就應該要退到中線車道,同時這規則也是要適用中線車道,也就是中線車道的車要回到外線車道的時候,就是要到外線車道去。
因此我們的想法是要加強宣導,也就是車道要如何使用,因為馬路上很多的用路人是不知道內側車道是超車道,甚至還有其他的朋友,他是收到罰單之後才知道是超車使用的,為何會有這個問題?在於當初考照制度沒有這麼完整,很多人考到駕照之後,不知道這一些原則,因此在整個交通上有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工程、教育跟執法,並不是我單一做執法就可以讓勞動環境變好,而是在教育上都可以來做處理。
這個部分要講到我們的高速公路安全性的部分,因為安全性的部分,如果我們的車道是同一個車道是快慢車混留在上面的話,其實沒有辦法提升高度的安全性,所以要提升安全性的話,就是要讓整個車道上比較均值的速度在行駛,因此要提升整個安全性的話,很大的重點是要讓慢速車不要長時間占用在內側車道上。
然後內線也有慢車,所以切到中線,就造成一個像螃蟹一樣爬來爬去的駕駛行為,其實是沒有辦法提升整個高速公路的順暢度,這個是車速的分流,也就是內側車道是可以快走的,外側車道是慢車在走的。
我們的駕駛人選擇要使用不同的道路,我們有成員說如果想要提高速限的話,我們把五楊速率提升,這一方面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做法是,如果讓整個道路的外側車道是比較慢的,內側車道比較快的,因為內側車道均值比較快,外側車道的均速上會比較慢一點,這樣其實也可以有效減少駕駛人變換的行為,當內側車道比較快的時候,就會利用內側車道來做,不會因為走在外側車道,然後因為外側車道切到中線,然後前面有慢車才切到內線。
如果用路人都是這樣想的話,其實會降低整個車流速,而匝道車進來的時候,沒有地方走了,就會卡在那邊,要硬切進去的時候,會造成外側車道速率更降低,因此要宣導這整個是要做匯流的部分。
首先要提升順暢度的部分,我們有成員提到高公局的,應該要大區段來做不變的原則,要提升順暢度很大的關鍵點是在於今天的高速公路上,不順暢的原因有很多,行政院有很大的原因是匝道在匯入的時候,很多用路人在外側車道看到匝道上有車要進來,但是不想進來,他覺得是一個插隊的行為?
有關於剛剛討論的部分,我們總結出來今天的討論是分兩大塊,一個是提升安全性、一個是提升高速公路的順暢度,我先從順暢度這邊來講,因為比較有組織。
大家好,我叫祥瑀,我今天來代表右邊這一組報告我們剛才討論的內容。首先,我想要先說的是,今天在這邊,為了要討論來解決問題,我覺得政府存在很大的目的是,因為我們是民主國家,是為了要解決民眾的問題,如果今天政府不想解決民眾的問題,其實這個政府存在的意義不知道在哪裡。
大家好,我叫吳祥瑀,我是這個提案的附議人,同時也是代表臺灣交通安全協會過來,也有在國外開車的經驗,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