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劉意詮,我是經濟部的PO。
我們來舉例,像士林夜市好了,士林夜市本身就有一個台北市零售市場的設置管理辦法,第9條有規定,如果這一個東西賣的肉是屬於未經檢查的肉類或者是未經法令東西的話,是可以管制攤販是不是可以販售這一個肉,因此這一個部分要先釐清。所以在經濟部的立場上是管理市場的規則,但在實際的執行跟內部的部分,是要由各縣市來處理。
經濟部在這裡報告,有關於沙威瑪肉的事,這一件事我們要先釐清一個觀念,沙威瑪本身這個動物是不是保育類的動物,經濟部負責的是市場管理,市場管理是由中部辦公室負責市場管理,是有一個零售市場管理條例,而這個管理條例只是規定一個大略的規章,但實際上的執行是由各縣市跟直轄市自行訂立管理規則來處理。
因此要瞭解供需面的問題在哪裡,要知道設計的方案為何,不只是要減少輔導課的情況,也要避免學生從一個學習的定義跑到另外一個學習的定義。
像一天上七節課已經筋疲力盡,但為何還要去上?因為大家都有去上課,如果不上的話,也會送到安親班,因為會覺得至少有學習,討個安心。
大家知道小學一、二年級及三、四年級有空堂的時候,就是往安親班跑,如果禁止上新東西的時候,會不會直接解決學生新的問題?可能會從這一個攻擊面跑到另外一個,我們希望的是能夠解決學生跟家長間的矛盾,如果家長擔心學生不知道跑到哪裡,或者是沒有拋棄本位的思考,這個沒有辦法。
各位前輩已經有講一些東西,我只是來闡述一下從小到大的經驗,為何要去輔導課跟補習。是因為父母覺得小孩子如果放學了,在父母還沒有回家之前,要如何處理小朋友?一定都是送安親班及讓小孩上第八節的輔導課,因為我就是這樣過來的。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經歷了什麼樣的學習狀態,相信在座很多人當了父母之後,有一定的心態是為何小朋友要有輔導課,為什麼可以不要去?其實是有因素的。
看了前面的分析,最重要的觀點是,為何會有這一個制度?也就是因為有這一個需求。
大家好,我是經濟部秘書室的意詮,我是負責有關於參與平台的一些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