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跟您祝賀一下,我們藉此機會到辦公室看一看,恭喜上星期六掛牌。
-
掛牌後貴公會第一個拜會。
-
也是我第一次在這邊與公會代表見面。
-
呂署長說你有時間,結果報名能來的名額只有二十幾個,因為說場地可能沒有這麼大。
-
今天我請幾位理事長來——我們公會的同事就不說——我們三個加起來在數位發展有 100 年,沒有什麼特別優勢,就是關心的時間特別長,跟您稍微報告一下電電公會的狀況,雖然說署長比我們更熟。
-
老師有教我們,所以我們有先去拜訪。
-
主要是因為過去這三年我擔任電電公會理事長,因緣際會疫情的關係,所以我接任的時候,當時沒有想到疫情,因此轉而關注臺灣多元面向,署長也很清楚,電電公會理事長很少在臺灣到處跑,特別是很多的廠商在大陸。第二,我們希望可以跟國際多鏈結,當時沒有想到疫情。第三,希望電電公會變成 ICT 產業的代表,那是三年前想法,今天 ICT 產業可能還是不夠,是這樣的過程。
-
有幾件事跟你報告一下,發現我們對半導體也關注不夠,我們關注臺灣很多方方面面,但發現我們跟半導體離得很遠。
-
現在是全球最關注的。
-
跟產業之間,最直接是跟客戶鏈結,所以沒有跟半導體鏈結太多,但最近這三年跟他們做很多交流,希望臺灣從半導體開始出發。因此,更前一年的市場,大家開始練習,雖然有的他們知道、我們不知道,但我們從客戶來的,我們知道,這部分當然還有很長的作業要走,畢竟他們走得很快,所以關注是有一定的幫助。
-
第二,我們現在對東部、南部比較重視,以前很少去南部,以前常開玩笑說到矽谷的比去高雄還近,所以特別是南部很多的部在關注。
-
第三,產業的部分像 ICT 的資訊、通訊、電機、電子,從上游、中游到下游,過去這幾任理事長都有做很多事,但是總覺得剛剛提到跟上游的連結不夠,所以希望慢慢連結起來。
-
我們發現一件事,ICT 產業是另外更大一塊,幾乎比較沒有關注。最大一塊是 ICT 相關的軟體與運用,我們是在處理硬體的部分,那一天我也跟署長提過,臺灣的硬體這麼強,占全球的 ICT 10%,但是我們在 ICT 相關的軟體資服應用,相對比較小。
-
一定要學習。
-
我現在提出兩個想法,一個想法是政府自己公布的是 Digi+,2021 年是智慧國家,2025 年的目標是要把數位經濟擴張到 6 點多兆。
-
就是食、衣、住、行、育、樂加起來。
-
對,跟數位硬體相關的有 55%,跟數位相關的有 45%,所以我說 2.1 兆,那天聽數位產業署說兆元,今年已經 2022 年了,事實上我講的不是只有這個問題了,我們今天已經不只 2.1 兆了,我們不曉得怎麼算,硬體的部分算得更少,現在 ICT 的硬體,按照工研院的統計,2021 年就快要 10 兆了,中間有 4 兆是半導體,也就是 2021 年到 2025 年的 Digi+ 的數據很小,不知道怎麼歸納。
-
但是我們數位服務的部分,到底有多大?像是 2.1 兆是不是個目標,我今天在這個情況之下請專家來。現在有三塊,一塊是硬體延伸出來的未來產業,都跟軟體互有關係,現在是 ICT+,第一個是加電動車,因為本身將來是車聯網。
-
以體驗為主的。
-
將來就是不同的產業。我們沒有這種心理準備,要去做零佈建其實是不夠的。接著是 ICT bios,我們現在跟生策會合作,也就是醫療科技,一個是臺灣很大的問題,不是少子化,而是老年化,我們現在協助在做一些社會工作,叫做「智慧養護」,比較屬於長照的部分。
-
我們接下來推出第三個,考量我們跟李理事長的合作,這塊是更有機會連結,這邊主要是在我們以前叫做工業電腦,其實是智慧產業電腦,也跟車聯網有關,他們最近開了一個大會,主要是臺灣至少 30 年的歷史,規模當然是我們的硬體大,真正深度跟具有未來性的是他們這個產業。
-
我們在 2020 年 12 月結盟,本來一家,後來分出去了,想說有機會,我們也很關注最近他們的發展,未來十年的一些想法。ICT 裡面的創新科技,我在 2019 年上任的時候,推電電公會好像少了專業,經常服務,但是沒有專業,所以請教我們的顧問,因為他在工研院待過一段時間,像是 5G 方面都有很多長期的關注,也有區塊鏈、資料科學,我想他們的關係很密切,如果把 ICT 可以賦能的那塊,我想跟我們硬體來講不相上下,只是怎麼算的問題,這些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研究。
-
像工研院、資策會每一年都有出很多零件,我剛剛也跟署長講可能要跟大家講一下,很多數據其實是可以整合的,我給自己更大的目標,我覺得我們現在面臨到兩個問題,像做硬體的多帶動沒有賺錢的,比如做軟體、資服,事實上有長期的活動空間,我覺得有一點可惜,我希望未來這三年可以關注。
-
剛剛有講到 ICT 的產業,應該要凸顯賦能,像應用軟體,這牽涉到現在整個疫情復甦也好或是未來比較大的推動,真的不能只靠硬體,情況跟十年前很不一樣,我想你一定很清楚。
-
對,我們的辦公室也變成這樣。
-
你現在到我們的辦公室看,慢慢變成這樣,這個我們不太習慣,以前我們死板板的,我們跟他們有合作公司,他有到士林總部,不敢坐下來,因為我們是軍隊訓練,很整齊,像他們是屬於應用、科普等等,現在我們也在改變,我們的同事生活、工作已經分不開了,幾乎很多時間都不在辦公室,我們現在企業、社會也分開了,我們做了很多跟社會相關的事情,才可以真正讓企業比較明確,像淨零排放是一部分,真正生活上社會跟企業可以結合。
-
我們現在也希望科技可以有更大的結合,像這三年可以有一些貢獻的話,不只是在 ICT 的代表性明確一點,或者把 ICT 的範疇更明確一點,讓 ICT 產業的生活跟工作、企業與社會相合,科技也比較容易,大概是這樣的想法,我們多說一點,就讓您多知道一下,像呂署長是多年指導,如果有所改變的話請讓我們知道,大概是這樣的想法,跟您簡單講一下。
-
恭喜數位部成立。我成立物聯網產業,過程有一點長,本身是工業電腦的延伸,這個協會有兩個主軸:一個主軸是告訴我們這些工業電腦、產業電腦是要深耕、跨領域跟未來的趨勢。另外一個是 ESG,像我們在上上個禮拜的大會,總經理幾乎全部坐在那邊,都沒有離開過,從頭到尾都是這樣子,我們的產業跟一般的產業不太一樣,我們的產業會互相競爭,但又互相合作,所以大家可以坐在一起,這是臺灣很難找到的產業是這樣子,因此我常常講說一定要行業才有辦法。
-
像上次我跟他們說的是其實到最後,數位轉型、智慧運作,我們一定會找到元宇宙,運用到工廠裡面的學習、訓練、娛樂等等,這裡面所有接起來的,幾乎跟工業電腦是完全一致,一定透過 5G 跟 6G。接著蒐集資料,蒐集之後,我們也需要這些 data,工業電腦看起來這些公司沒有一家虧錢,大家全部都是賺錢的,我們協會其實去年成立而已,其實是有四個主軸,所以有總經理領軍。
-
第二,還有一個是專門做智慧製造,另外一個是大家材料太多,因此我們的平台有一個共用材料,材料多出來的放出去,就是充分利用,還有綠能。其實工業電腦本身涵蓋在我們的生活自動化中,加上工業的自動化加上醫療,其實我們協會有很多是做醫療設備的,像上游的零件,包含群聯、創見,全部都是我們的會員,而且他們都是最高階的。
-
另外,問他們怎麼做服務?我當理事長就必須要跟他們講,要怎麼樣數位化,才有辦法作數位轉型,然後叫做智慧化,其實我們公司很有一套管理,也就是用數位化在作管理,三個部門以上就統一一個軟體,兩個部門就自己幫你寫,自己的部門要用就自己寫,所以我們的 data 是分散式的,但是我們的資訊是分散的,因此在協會當中所推廣這樣的概念,讓每個人都可以成長跟學習。
-
我們的跨領域因為都是以工業電腦為核心,上有零件 PC 板,還有最近的新創、充電裝,我們工業電腦就提供硬體給他,像給外觀的設計跟軟體,然後變成一個跨領域、跨公私的、大家不分彼此這樣做,因此我希望能夠把智慧產業可以變成一個案。現在目前上千億,只是狹隘看到工業電腦這一塊,如果廣義的話,可以乘以三到五倍左右。因為我畢業之後一直在工業電腦當中打混,希望把這個做好,然後協助大家能夠讓它走到未來。
-
現在的工業電腦其實以目前來講,我們加起來是全世界第一,因為前面有兩家,一直在做購併,後面這些小的、中等,有中等的客人,我們跟 SI 合作,其實我們深耕很深。跟我以前做的不太一樣,以前我們拜訪客人的時候,就要提前到,我們遲到會被罵,所以到機場接我們,然後一起吃飯,才開始開會。
-
像產業電腦是叫做「IPC」,我們也很高興李董互相結合,我們以後辦活動就會互相連結在一起,這樣就可以省很多資源,大家就可以互相協助,也跟部長報告一下,以後請署長多多指教,多跟我們指導。
-
數位經濟,我看了一下 IPC,都是說 2023 年全球數位經濟要占 GDP,全球的有 62%,也就是宣告 2023 年是全球進入數位經濟時代。
-
因為過半。
-
對,我們不能只講 ICT 或只講 IPC,是要講數位時代,看如何凝聚更大的力量,因此這點我跟署長講說要請教他們,我們的想法要共同努力。
-
我報告一下兩位的背景,電電公會李理事長是英業達集團董事、也是公益基金會的董事長,也是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所以他是科技人,但是他特別注重人文,而且數位發展部希望讓生活更美好。
-
我們有快閃。
-
理事長是聲樂家,表演就拜託理事長了。
-
他是交大的傑出校友,也當過總經理,也是副董事長。我們公會其實在 5G 產業發展、電動車跟醫療生技,尤其是數位轉型,也聘了陳顧問,在雲端物聯網、智慧製造、元宇宙、新創跟節能減碳這塊,這都是目前面臨非常重要的工作,這事實上數位發展部跟理事長息息相關,請理事長給我們很多的指導,我們以後一起打拼,向部長特別報告,謝謝。
-
唐部長你好,從局長到署長步步高升,跟俊秀也很熟。先恭喜,七年前我記得跟部長見面,當時是請部長作 keynote speaker,當時我記得部長說通常只作虛擬的,部長有遠見,現在大部分都是遠見的,所以我記得您在雲端跟各位介紹講的 talk,介紹給大家。
-
那時候是介紹 zero trust 的概念,我看報紙的時候,大家都不確定我在講什麼,因為 zero trust 的第一步是大家都不用進辦公室。
-
有遠見。我今天的身分是電電公會顧問代表,我們有雲端、物聯網跟委員會,也有 5G 聯盟,跟公會一起草創 5G 聯盟,後來跟工業局的呂局長算是臺灣在 10 年前通訊產業已經是兆元,當時也想說兆元產業如何往前發展到 2 兆、3 兆,現在半導體到 3 兆,因此 5、6G 的持續性,我在國外從 2G 開始做,到 5G 有一些產業發展,因為帶來的並不是 5G 通訊而已,而是全面性,因此才帶到今天所講的數位轉型。
-
數位轉型當然理事長剛剛也有講,理事長提的是 A、B、C、D、E、F、G,從 A 到 G,這件事未來在數位科技,目前所有做的智慧醫療、智慧工廠,ITC 跟垂直領域,其實都會 involve 到,因為 30 年前我作電動車,後來因為 AI 當時不盛行,相信 2016 年臺灣開始流行 AI、Alphgo ,最近 7、8 年又因為 GPU 的關係,像「B」 是區塊鏈,「C」 是雲端,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企業,像 Google、Amazon、微軟就不用講,這三家在過去十年,尤其是微軟不知道賺了多少錢,也就是從基本的產業開始發展。當然平台不管是 Google 或者是微軟雲端的平台,又或者是還有其他的 IBM 等等,所有的公司在過去,從買的公司基本雲端的服務,再買大數據分析、AI 分析,因此資料變成很重要,因此 「D」 就是 data,也就是從雲端到 data。
-
dada 有一些運用,需要叫做邊緣預算,因此邊緣就開始出來,林林總總因為 5G 的關係,通常未來有很多邊緣的應用。我叫物聯網,因為我本身也在英業達服務,有一塊智慧工廠目前運用的物聯網到 AI、cloud 等等,完全用 5G 聯盟,成立現在的 working group,只有三個先,後來又加了兩個,兩個的意思是未來的軟體變成很重要,所以 5G 有兩個東西,也就是 open source,CT 再加上傳統 IT 的操作,第一個是工廠,當然除了工廠以外,其他的場域當然也有進,不管是醫療、金融等等。
-
因此,在整個智慧科技當中,整合這件事就變得很重要,所謂的 SI,所以 IPC 剛剛李理事長也有提這個是場域,其實今天我們都知道小孩子要學東、學西,未來競爭的場域其實就是我當時在美國就覺得未來的系統工程師,要把某個場域鏈結起來,尤其是數位化,數位化要用數位工具、數位平台,所有從硬件到軟件,我們到雲端、平台、軟體,現在是網路,因此整個起來才會看到一個產值,因此數位化在中間,其實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領域其實都需要。
-
恭喜、也很高興有聽到數位發展部就在重要的節骨眼、對的時間成立,就像我們企業,常常投資很多錢,投資早,結果後來就倒,投資晚,機會就被拿去了,因此現在數位發展部的這件事,尤其是理事長從雲端引導我們到物聯網、大數據,從目前的 HP,像 HP 是我們的客人,以前是做硬體,現在漸漸移到服務區,因此這整個產業界其實是往那一塊走,因此電電公會兩年前至少有作數位轉型,很多算是服務,我們在中間也學到很多,像臺灣產業、中小企業,大企業自己做,IT 很辛苦,中小企業更需要幫忙支持。
-
這整個鏈結變成數位化是必然的趨勢,今天來很高興看到部長能夠開始數位發展部的一些資安,無庸置疑那個是更重要的策略、方針,所以預祝數位發展部開張順利。
-
另外,我再補充一點,臺灣的資服業因為硬件廠商看軟體廠商的產值很小,但是全世界 1.7 兆的資服產業,臺灣其實只有 100 億,意思是臺灣只要增加 1.7 兆,臺灣增加 10%、15%,講得比較快,這一塊軟體確實是臺灣從以前到現在想法的產業,因此覺得數位發展部是很重要的推手,我先分享到這邊。
-
謝謝。
-
所以是 EFG,分別是邊緣、場域、5G 的意思嗎?
-
「E」 是 computing,「F」 是 factory,也是廣義的領域,智慧工廠,「G」 是 5G,也就是一條高速公路把全部連結起來,所以從 E 到 G 是很 work 的。
-
電電公會給人家的感覺是硬體,但是其實並不是的,我們剛剛講了最大的一塊是資通訊服務業者、數位服務業者這一塊,甚至是我們協助數位轉型的部分,如何走向系統整合、如何走向數位化的應用,其實這部分反而是電電公會一路上延伸下來相互搭配的。
-
這幾年我們看到這個發展趨勢,我們最近也在跟一些軟體業者合作,我們參加開源軟體的年會,我們也跟一些新創團隊的搭配,現在臺灣這些不管是硬體或者是軟體發展廠商滿缺的是人才,這一塊其實看到滿大的缺口,要往這個方向走,這個是公會在參與的,我們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
另外,剛剛講到 zero trust,我們在推的「更信任」,從硬體的信任、晶片的信任、晶片資安、系統化的資安,各國都關切資安的風險,很多資安的東西不是公司自己做了就算,必須要有一些國際上的合規,如何達到供應鏈當中,這也是公會切入的點,以上。
-
確實,zero trust 很重要,大家有看到我在這邊跟院長講說我用 iPad 簽公文,裡面有專用工作用的 SIM 卡、固定的 IP,又是我的 Touch ID,這個設備是專用的設備,我的指紋沒有被篡改,還有電信商確認我這一台 SIM 卡沒有被篡改,加在一起就是不進辦公室,我也簽電子簽章出來。
-
像以前是非進辦公室不可的插卡等等,我們在疫情之後,其實國外都不是這樣作業了,其實這兩年沒有慘遭數位轉型,我們沒有非數位轉型不可,因此整個的信任要求更高,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
謝謝。
-
我簡單說一下,剛剛提到的理念moda 可以幫忙,我舉一個例子,像現在四個法人,資策會大家都熟,除此之外還有 TWNIC 網域相關的,我們年底會成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還有一個叫做 TTC,TTC 是電信技術中心,他們本來聽到電信中心也想到很硬的去,因為早期都是做電信相關,但是最近做很多像剛剛提到 5G、互聯網、場域的資安等等,他們的工作慢慢開始往理念、場域本身的使用方式,甚至我們可以服務這一些方向走。
-
所以前兩天開幕的時候,才剛跟吳老師討論我們的電信中心這個名稱的聯想要怎麼樣處理。後來我提不如 TTC 保留,或者可以叫做「電子信任中心」,但是不用改名稱,只是換一個英文的想像,當然這個還沒有確定。
-
我的意思是,確實在疫情之後大家現在最大的網站,就是透過不管是 5G 專網,裡面是自架或者是公有的,像服務是用公有雲或者是混合雲等等,最後還是抵不過信任,大家不管是消費者食、衣、住、行等等,不信任這樣的工作,我們就沒有辦法達到 60%,也就是食衣住行的經濟發生。
-
因為疫情期間我們沒有封城,所以推出來很多的活動,我跟懷仁合作賣口罩、快篩跟簡訊實聯制等等,這些是沒有辦法強迫大家用,大家還是可以蓋章、簽名就可以進場域,為何大家願意用?因為我們是足夠公開透明,讓大家知道電信商不會把資料過分聚合,不會違反「僅限防疫使用」,但是加在一起,可以讓疫調從 24 小時縮短到 24 分鐘等等,所以這種數據是無關個資的資料公益性使用,在以前因為數據的處理跟數據的使用基本上是通常綁在一起的,因此如果處理這一邊可以去識別化又沒有做好的話,很容易在利用上就會開始出現一些懷疑的聲音。
-
如果開始出現的時候,民間願意來用的主動性就降低了,但因為現在是在先進的技術之下,就算再敏感的個資,雖然讓他處理個資,但是應用的人完全沒有辦法看到這些個資,簡訊實聯制是一個例子,應用分散式處理的方法,像剛剛提到的零信任、公開加密、聯邦學習等等,但實際上很困難的是,這些技術是新的技術,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講,並不知道這個技術是可信或者是不可信的,但如果不導入這個技術,企業如果處理一些敏感個資的時候,因為有公有雲跟 5G 專網等等,金管會並不會一下子就同意他這樣子做,因此這當中就很需要 moda 來擔任轉譯、媒合的角色,甚至國際已經有一些合規跟教練的角色,包含資策會都不會當球員的角色。其他看次長有沒有想法?
-
各位先進大家好,不好意思我前面有一個會議,先跟大家致歉。其實剛剛都有提到,我就最後一個角色的部分來說明,其實以後是幫大家服務,我們在產業的角色,像數位部產業署就是幫忙業者、產業界,把話轉譯成政府聽得懂的,好比有的要跟金管會溝通,他們會有他們自己主管的法規意見,我們也會幫忙轉譯業界的需求,我們也會把政府的想像翻譯給大家聽,讓大家知道為何政府會這樣想,我覺得我們擔任的角色就是 PM,我過去兩年就是電支處理,剛剛您也有提到像在轉型類似 SaaS,不是只有做 2B、2C,我們在做簡單來講是賣 API 的工作,因此這個經驗我們很豐富,會再跟各位前輩討論。
-
我跟次長、署長的期許是,我們以後跟產業界溝通並不是用公文往返,也就是跟產業間的介面必須大頻寬、低延遲、廣連結。我們請署長。
-
理事長、部長、次長,電電公會確實都在轉型,所以其實並不是想像中只做硬體,其實很多是在軟體服務上著墨。李理事長不只在電電公會,在 10 年前左右,雲端剛起來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以軟體的角度,但是 11、12 年前那時的環境,像技術、晶片的運算等等都沒有辦法這麼快,所以像李司長就常常說雲深不知處,但是那時候的啟發,其實到現在部成立、署成立,像螢雪(音譯)也在那邊幫忙很久的秘書長,也在永豐餘的樓上,因此這部分也跟部長補充。
-
剛剛我提理事長是聲樂家,可以在廣電活動上來幫忙表演,其實那是他的特殊技能,但是在國際連結的部分,在 2000 年的 WHID 跟 2017 年的 WCIT,其實也是李理事長、沈前次長建立且爭取來的,因此國際連結的部分,我也跟部長報告過,其實是可以讓臺灣數位的能力讓國際看到。近期我們也去拜會軟協的理事長,有提到全球組織 WCIT,其實李理事長也常常給我們指導,而且都是出錢、出力跟出時間,然後您出表演,所以產業連結的部分,我們會跟理事長密切連結。
-
我補充一下,其實我們不是只看資服這一塊,像數位產業署如果只屬於產業行業別的話,像各行、各業,其實主管的兩個行業,像資服的 62、63,再加上俊秀帶過來的遊戲產業,還有電子支付這一些,這是我們主管的,因此部長跟我們講說不作監理,但行業的部分本來行業就跟著移動,因此我們努力去推動,也就是 moda 的動力,像部長有說數位部是擔任油門的角色,理論上產創條例各部會都要作推動,現在部長把這樣的任務交給署去推油門,也就是合規的範圍之下我們努力去推產業的加速。
-
像專網的一些預告,現在也在進行,這陣子掛牌之後會把意見收斂,這禮拜五會開始,往下會把專網推動的部分做好,並不是管它,而是推動促進的模式會在署這邊來努力。謝謝。
-
專網也好、低軌衛星也好,我們都希望 NCC 基礎處,現在改名之後叫做「韌性建設司」,跟產業署的介面、介部的見面,同樣也是要高頻寬、低延遲。
-
本來韌性建設司的人都沒有變,還是那些人,但是我們幾個人在這個會議室坐下來,幾分鐘就解決了,因此我們很希望產業具體的需求,讓產業署瞭解之後,我們次長轉譯,負責資安相關闕次長跟我們幾個人討論一下,沒有問題就變成政策了。
-
產業不希望的是,好比在灰色地帶裡面一待好幾年,然後不確定專網到底是不能 peering 或者是不能 connecting。所以有任何爭議的事項,我們會非常快在這邊,立刻討論出結果。
-
其實就是部長剛剛所提的,像法規的調適,因為時代在進步、科技在調整,尤其疫情有一些法規上的狀況,因此產業界在適用法規上要隨時調整,你們都很清楚,有問題就隨時跟我們說,不一定能夠完全掌握產業界目前遇到法規上的困難,但我們應該聽得懂各位在講什麼,我們會在政府機關當中幫各位做內部倡議。
-
我們下個禮拜有排跟部長的會議,基本上各項的創新,我們會努力踩油門,但是「I」當然也要合規,像是騙錢也是要管,但是努力促動很重要,因為我們身上有一些工業局的 DNA,因此我們比較願意跟產業一起努力,拜託理事長。
-
最後請俊秀補充一點,我們的前瞻基礎建設資料應該會公開,像陸、海、空應變防災的部分當然都很重要,但是另外一個是,這個產值增加或者減少,只是運用新的方法來幫大家省時間、省機會成本,或者本來要跑好幾趟等等,變成要用手機才可以完成,關於這個概念要如何清算是一個挑戰的狀況。我們的主管機關,不管是 NCC、路政司、衛福部或者是金管會,各自的 KPI 並不是只有產值,只有經濟部比較是可能是產值,他們本來也要照顧全民,因此本來就有語言上的落差。
-
我們在新的前瞻裡面,會嘗試 20 種不同的方法,會把社會的正面影響力貨幣化,也就是可以用新臺幣來計算省了大家的多少時間、創造多少普惠的價值等等,這部分俊秀要不要補充一下?
-
也是部長爭取來的。報紙上有兩個計畫通過,一個是通傳的計畫,這個理事長公司應該滿有計畫,我們之前在談 5G 專網的時候也有去拜訪,因此是場域的使用者、零組件的供應商與 SI,有多種角色,因此有給我們很多回饋,很感謝。
-
通傳是數位科技的一種,能夠 enable 不只是企業,甚至是創新,因為專網的創新應用並沒有太普遍,我們希望有 20 種,也就是產值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大幅提升,因為社會價值的部分有一些計算方式,像效用怎麼計算,因為社會價值如何計算,這一個部分相對於產值滿弱勢,但是其實是可以貨幣化的,因此我們希望部長講的當量計算出來,讓社會各界可以知道,社會還是會有價值的,但是我們會在通傳的計畫推動,以上報告。
-
像衛福部本來是照顧身權機關,聽障、語障的人不能打電話、接電話,但是 5G 的低延遲是打電話的時候是有人幫他翻譯,但他們本來這一種派送的方法,單位成本丟下去,服務到的人有限,但是衛福部在意的是需要服務到全部的人,但卻沒有這麼多資源,我們引入 5G 的時候,就可以照顧到全民,用開放 API 的方法,大家都可以來接取,衛福部可以很容易跟我們合作,因為他們的立場跟我們相同,我們只要證明通傳創新的當量,可以創造出比做法幾倍的 SROI 的社會價值,各部會其實是非常願意把預算往這個方向來引導,因此我們希望 20 個裡面至少有 10 個跟各部會來說運用這一些社會上的創新,他才是讓數位照顧到全民的規劃,這部分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部長,再耽誤一下,想再提兩件事,雖然臺灣的 ICT 很強,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的數位落差,像有雲林工業的長照到偏鄉去,特別是雲嘉南地區,一個是他們的通訊不夠,但是我們可以提供,第二個比較大的問題年齡層,也就是鄉下的年輕人都不太會生,這個就牽涉到數位幫手,像遠距、醫療照顧,如果沒有數位的普及,數位落差再更進一步縮減的話,像長照在偏鄉是得不到我們現在想提供的服務,這個是最近發現的問題。
-
第二,電電公會實際上的需要,如果從產值來看,署長很清楚,我們的產值是在臺灣以外,過去在中國大陸,這幾年再加上我們主管回來臺灣,到 2025 年的時候,我們會有最好的狀況,也就是分別 1/3、1/3、1/3,1/3 是大陸、臺灣、其他的地方,我們主要的據點是在東南亞,總統府這邊推新南向是數位新南向,但我們瞭解這個是需要的,當初並不特別知道新南向,而是要關心當地的社會,我們在那邊弄很多的環保問題、社會問題,以前我們只關心產品的外銷,很像是關心在圍牆內的事,圍牆外面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
最近這幾年體會到這件事,大家關心社會,也就是把投資往在地深耕,這個就牽涉到數位轉型,如果可以更具像的話,因為有牽涉到幾個問題,像出口到大陸去,然後出口又再出口,牽涉到數位更是重要,數據如何管控、資安如何防範,這是我們產業這麼多年來努力的,即便在臺灣也是很努力的,比較大的國際介面問題,我們也努力參與,也就是參加淨零排放,剛剛署長有提到像中華軟協應該要更加重視,電電公會也來參與,且20 年前就結盟,這部分我們會努力來做。我相信署長今天也在場,要真正落實到剛剛所講的社會感受,也就是使用者能夠受益,產業自己本身也感受到對數位有貢獻,這才是電電公會現在努力要推的,企業跟社會也不能再分了,科技跟人文都是互相配合的,所以如果可以協助的話,我、李理事長及公會的董事都非常樂意跟 moda 一起攜手合作,謝謝。
-
沒問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