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想要解決的東西是我們的產品,書雲是我們的設計師,Jason是我們的創辦人,我是PM實習生。

  • 很高興能夠跟你們見面。

  • 我來作螢幕的分享。我們今天要pitch的產品叫做「Hoodily」,中文叫做「戶鄰里」,我們想要做的事是拉近鄰里之間的距離,今天這份簡報大概會有15分鐘的時間,大概前面的東西demo完,我們會在後面去demo我們現在的產品,然後再找我們的問題。

  • 每張結束前我可以先打斷你嗎?或者是你希望我聽完15分鐘再說?

  • 都可以打斷我。

  • 我們先從痛點出發,第一個是居民跟居民間可能會有的問題,現代人都滿擅長用網路跟線上交流的方式,現在有的社群軟體是FB或者是LINE,用途都比較全方位也滿廣泛,但是比較缺乏在地相關的資訊,有的話就是比較少的規則,也充滿了假消息跟詐騙的新聞。

  • 在居民跟在地政府間,可能會比較缺乏雙向的交流管道,也比較難去建立比較親民的關係,而這邊的在地政府指的是區公所或者是里辦公室。

  • 他們現在可能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在公告資訊,可能是里長的廣播或者是大老的布告欄,或者是直接貼在電梯,或者是用新聞的方式的被動管道,對於居民要傳達訊息,其實是更缺乏這樣的管道,在這樣比較屬於科技發達的2021年其實是可以改進的空間。

  • 不是就直接Line給里長嗎?或者是打電話給里幹事。

  • 對,這個是一個方式,但是並不是很多人都習慣這種方式,但是像我們年輕人並不是有這樣的管道。

  • 瞭解。所以其實是不同世代的習慣,請繼續。

  • 等一下您會看到我們會提一些LINE不足的地方。

  • 好,請繼續。

  • 鄰里跟在地商家之間,可能會缺乏線上交流的管道,比較難得到即時的資訊,像我跟我家附近的早餐店,我不知道它今天有沒有開,可能就是要走到早餐店的門口那邊,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在經營這樣的社群,或者是在臉書可能發文,他們可能淹沒在演算法裡面,沒有出現。

  • 對於商家來說,他們缺乏的是來自群眾的資訊,像評價或者是資訊的反饋,對於群眾來說,比較難從評價中來得到資訊,商家就從這些消費者中得到訊息,可能就會損失一些潛在的商機;這些不只是臺灣的痛點,也可以推展到其他的亞洲國家發現共同的問題。

  • 我們蒐集了幾個忠實的故事跟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飼主在找走失的寵物或者是在社團當中,看到一些議題的討論,變成政治的辯論,先是里長用大聲公的方式再作廣播。

  • 有時是路上的民眾會抱怨的事情,像施工的這些東西沒有辦法即時通知,或者是在疫情期間像全聯的平台可能沒有辦法用他們的方式來通知有酒精或者是消毒,讓民眾可以直接去買,在疫情期間有各地的商圈,他們可能會想要振興他們的商機,可是比較常用的是傳單或者是海報的方式。

  • 我們想要解決的方案是用一站式的平台,然後把鄰里居民、商家、政府、非營利機構臨界起來,用戶在我們的平台上需要去驗證他們所居住的地址,每個用戶只屬於鄰里的用戶。

  • 所以「二地居」被岐視了。(笑)

  • 好的,請繼續。

  • 藉由這個驗證地址的方式,他們可以提供用戶比較安全、可以信任的方式,因為他們樓驗證過地址,知道彼此都是鄰居,不太會在這樣的平台上進行吵架或者是不尊重的行為,也因為這樣的方式,每個人只屬於一個鄰里群,所以每個人對於詐騙集團來說,要詐騙也不會挑我們的鄰里來詐騙,因為可影響的範圍比較小。

  • 就可以建立比較尊重的資訊交流環境,我們的策略是我們想要將鄰里的成員串聯起來之後再添加其他的服務。

  • 這個是我們產品會有的功能,像驗證地址、在地社群、賣場、團購等等的功能,對政府來說就可以發一些通告跟公告的東西,商家就可以發優惠券跟廣告,可以辦活動跟賣場。

  • 我補充一下,這個是我們的MVP,也就是1.0的功能,可以提供的服務很多,有第二版、第三版。

  • 這個大概是我們的視覺稿,也是現在正在開發的樣子,這個是中文的版本,還有英文的版本,我們未來要作跨國的市場。

  • 我們說明一下,好比唐委員住在大安區,這個可能是你家的位置,這些是同樣有在戶鄰里平台上註冊的居民們,也就是綠點,這些藍點是店家,也是有在戶鄰里上,然後紫色的點是有註冊的政府機構。

  • 在大安區可能有這麼多里,其實你可以去選擇我想要看來自新龍里跟龍陣里的貼文,其實你也可以把整個大安區都全選。

  • 只是貼不進去而已?

  • 你貼的文只會在你的里,如果其他的里要關注你的里,才會看到你的鐵文。

  • 但是看到你的貼文之後,他可以直接轉進自己的里?

  • 他如果要轉自己的里就是要截圖,然後再貼過去。

  • 所以是刻意讓這個不方便。瞭解。

  • 對。你覺得其他里的貼文對你沒有什麼幫助,你就可以不要關注它,這個是我們社交模式的設計。

  • 我們來看競爭的分析,以臉書來看,其實臉書有許多這樣在地的社團,你可以看到滿多是重疊的,也是私人經營的社團,這樣的模式有幾個點,他們的加入都滿沒有限制的,你住哪裡就可以加入這樣的社團,這樣來自他們的訊息是不是都可以參考,這有一點不確定。

  • 第二個,譬如像你今天是住在大安區,貼文來自左上角,這個距離會不會對這個資訊有用的程度,有沒有幫助,不一定,有沒有取消關注這些來自地方的貼文。

  • 我們有看到一份報告,就是在講在地的社團,可能有30%的社團成員並不是來自於這個區域。

  • 但是你剛剛提到居住地並不是戶籍地,實際上以你們的系統也可以跨區加入,不是嗎?只是加入一個他可以po文的?

  • 當然你也可以住在一個地方,但是那個地址是驗證過的,我們會用實體驗證的方式。

  • 什麼是實體驗證?

  • 像你住在大安區好了,我們會寄明信片到你家,你就有驗證碼可以加入。

  • 但是這不證明任何事。因為如果要假造身分的話,只要確保有人幫他收那封信就好了?

  • 對,是有這樣可能的漏洞。等一下我會提到在美國有一個平台,叫做Nextdoor。一開始會懷疑那個準確度,長期下來那個準確度很高。

  • 當然,你們能夠Bootstrap的話,我一點都不懷疑後面的狀況,但是我現在在講的是前面的狀況,因為如果沒有這個互信的話,不會幫你有機地去拉人來,就是說現在這個里只有我一個在你們平台上的時候。

  • 如果我又不是這個里的人,這個里你要怎麼經營?

  • 我們的目的是你住在那個里,因為每個人只能有一個地址註冊在我們的平台上,像唐委員您上班有個地址,你自己住的也有個地址,你的老家也有一個地址,其實我們平台就是有個侷限,你只能用一個地址。

  • 對,就挑一個。

  • 我們是專注在多數人,不只是臺灣人,亞洲人,甚至各國,其實他們生活的中心,第一個是家庭,第二個是他們的家,就是那個房子,所以即使一天要花15個小時在公司,很像那是重心,但重心應該是家庭跟家,你要選那個地址驗證,所以要圍繞在這裡。

  • 瞭解,所以寄明信片是你們目前想的方式,一個人重複帳號的問題,就是用類似實名的方法解決,瞭解。

  • 我們繼續往下看。從LINE來看,他們是用聊天室的方式,可能連續傳好幾個貼圖,就會造成版面被塞滿,就會滿浪費空間的,如果你昨天問了一個問題,然後再看有沒有人回答,就會發現有非常多的對話在穿插,沒有辦法很快找到你要的資訊。

  • 還有一個點是人就丟進來,古有分析這樣的群組進來,可能會丟廣告跟詐騙,這個是LINE對在地需求可能會有的缺陷。

  • 整理一下現在有的東西,比如FB跟LINE,他們比較偏個人,比較沒有地理疆界的限制,他們用匿名的制度,沒有審核,可能會讓信任感跟責任感沒有這麼好,LINE的話,他們的話題比較單一,也沒有分類的方式,比較難作搜尋,他們也沒有一個功能,比如像你今天想看來自政府的公告,FB的功能跟介面比較繁瑣一點,對於老人家來說並不是這麼方便。

  • 對於FB跟LINE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並沒有將居民、非營利機構跟居民連結在同一個社團裡面,只能看到一些居民的討論,如果要看額外的就要另外去搜尋,沒有全部都在同一個社團裡面。這是我們所估計的潛在市場,在臺灣有2,000萬人,其他的國家有一些人口。

  • 值得注意的是,在亞洲並沒有像這樣的社群平台出現,我們認為這是可以進攻的市場。我們想要驗證的是在臺灣有1,800萬或者是2,000萬,都有使用臉書跟LINE的服務,臺灣人都可以適應跟習慣這樣的線上軟體,我們想要做的並不是把臉書跟LINE打掉,想要併存他們並沒有滿足的需求,就是針對在地的社交需求。

  • 在2020年我們有發了一份問卷在調查,可以得到的是,大概是90%的人都願意去使用像我們這樣的產品,我們有去詢問他們。這個就是Nextdoor,他們現在歐美有12個國家都有使用,那是40億美金的獨角獸,今年要做IPO。

  • 我們幾個可以做獲利的模式,第一個是廣告,可以贊助比較優質的文章、網路廣告,或者是提供優先出現或者是額外曝光的選項,像折價卷的抽成、刊登的費用,或是私人的社群,也就是大樓管委會在我們這邊成立一個社團,就可以讓許多人直接加入我們的社團。

  • 這可能是我們滿兩年營收的預測,這邊先帶過。

  • 我們的競爭優勢是可以跨國的,我們的產品是只要調整語言,就可以滿融入國外市場,在臺灣是一個先行者,因為並沒有按照相對的平台。我們是用政府所界定的鄰里來區分,這樣的方式就比較快速。

  • 我們的平台也會當糾察員,去控管平台上不會出現太不禮貌的言論。最重要的一點是會跟在地的政府、商家來作連結。

  • 核心團隊先跳過。

  • 我們的使命是促進住民互動跟促進商機,並且給這些政府跟非營利機構來連結,然後栽培新的人才、提供就業機會,並且提供臺灣2C端的網路平台,未來可以做擴展,並且來打造屬於我們的平台。

  • 提供的方式是傳統的管道、社交媒體、傳單、鄰里長,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抽獎等等,這個是我們規劃的,會先以三個月,先以士林區來出發,士林區的潛在市場是有17.9萬人,我們是以2%作為目標,也就是3,580人。

  • 我們的結論是:獲利率是針對在地社交所設計的平台,目前開發的進度是到70%,我們主要想要獲得關於我們的產品、籌資、營運、推廣上有什麼樣的建議?目前最需要的是資金,因為現在還在開發的階段,未來還有行銷、推廣,以上是我們這邊的pitch。

  • 謝謝,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

  • 在想說是不是要先給你看現在產品的樣子。

  • 您只要跟我說跟Nextdoor有什麼不一樣就好了。

  • 我其實沒有時間過Nextdoor。

  • 其實有滿多的地方不一樣,提供的服務就有寫不一樣,比如我們認為亞洲國家,很多人喜歡用團購,這在LINE跟臉書上都有看到很多團購,團購可以從消費者這邊開始,大家揪團跟找商家說有這麼多人,所以可以賣便宜一點,也可以從店家開始,看看如果有20個人買的話,就可以給這個價錢。其實中國大陸一開始就是從這樣的模式開始,但是Nextdoor沒有,可能Nextdoor認為歐美國家的人不太喜歡團購,所以一開始也做得滿成功,後來也落幕,但是我們知道有這樣的需求,我們就會想要團購的功能,但是Nextdoor沒有,但這也是小事。

  • 應該是說半私人的社群平台,Nextdoor不是用政府瓜分的區域,Nextdoor有自己的方法去框住,當然也不是Nextdoor自己去做,因為在美國其實也跟臺灣一樣,臺灣官方是有區鄉鎮跟里,也有一些地方其實不是政府劃分的。

  • 我們的模式,我們就是完全用政府劃分,像臺灣就是用里,新加坡也有里,我們看了幾個國家,就覺得我們這樣的模式,因為一旦建立了我們的資料庫之後,如果每個國家要重新處理的話,那就會很浪費時間。

  • 我們現在設計的是如果要延伸到新加坡,基本上新加坡政府劃分的區域放在我們的資料庫裡面,做一些小調整就可以用了;Nextdoor就不是這樣的模式。

  • 瞭解,所以一Po出來的人,你的里的人一定都會看到、你的區的人也會看到,其他的人看不到,是這樣嗎?

  • 對。有些文字會有選項,像鄰里賣場好了,我們現在還是開發階段,像鄰里賣場是跳蚤市場,可以選擇比較多的區域開發,可以訓練其他的商家。

  • 不好意思,剛剛打斷,請繼續。你剛剛還有講到另外一個point。

  • 所以是看跟Nextdoor哪裡不一樣,對嗎?

  • 主要是我們在服務上可以提供的,有些東西比較適合臺灣跟亞洲的國家,像優惠券,Nextdoor也沒有。

  • 接著是比較細節的東西,像在地的政府,像警察局發緊急通告,也就是要開放給人家,看有沒有人有恢復,看是不是不方便恢復,如果這個緊急通告發出去,有點爭議,居民可能會罵警察局或是什麼,好比像為何防疫這麼慢,但是Nextdoor就沒有這些比較細膩的功能。

  • 所以我關注的人po了文章,我是怎麼樣收到通知?是瀏覽器給我通知或是怎麼樣?我要裝個APP?

  • 因為第一版我們要求開發速度快、比較即時回饋,所以我們選擇先從Web開始,手機就是第二版或者是第三版。

  • 也不一定會通知?

  • 也不一定Web跟手機一起都會做,這滿難維護的,也就是同步開發這麼多不同的平台。

  • 你用PWA技術的話,就專心做網頁就好了。

  • 對,我們的工程師開始在研究這方面,因為我們都是兼職,所以他們研究也放慢了,但是PWA是在他們的進程上。

  • 剛剛有提到通知,第一版真的就是MVP,我們有想過,有訊息是你想要做的,所以就會丟mail給你,因為我們是用AWS的系統還不錯,但是問題是我們還沒有做到使用者的研究,就是大家都很歡迎你有什麼通知就丟mail給你。

  • 據我們所瞭解,在臺灣現在用mail的不多,更何況我們的目標群組,包含年籍比較大的,所以mail這種東西並不是最樂觀的,但這是我們的理論,我們還沒有做到使用者的研究。

  • 你跟里長的測試還沒有真的開始?

  • 還沒有。去年疫情的時候,因為我住北投,北投有兩個里長,有稍微作了簡報,也有跟他們提了這樣的東西,也就是他們有興趣,也就是他們關係比較好的里民來做測試。

  • 瞭解,謝謝,這樣很清楚。

  • 我覺得把團購當作一開始的切入點是滿好的,團購的市場很飽和就是了,因為你剛剛簡報的痛點都不存在,團購如果牽涉到金流要出錢等等,當然是不太可能有人來洗版就一大堆來團購,一定需要比較高的連結,所以團購的活動在FB、LINE發生,也比較不會受到FB跟LINE的影響,這個跟一般傳遞消息是不太一樣的場景。

  • 所以,我不太知道你團購的比例或者是優惠等等放要放多重,因為剛剛聽這個簡報跟後面你講的團購折價券、跨區跟包含商品及廣告等等,明顯是不同的場景,這個pitch,聽完有點內在衝突的感覺,這個主要是可以讓我買得到東西、便宜買到東西、demo之後哪一家餐廳很好吃等等,這個就比較往可能有那種東西開始動,就是在地消費促進的地方。

  • 但是你一開始說這是要有禮貌來促進鄰里感情,特別是里長或者是區公所即時通知到大家的管道,似乎是以「有公信力的資訊」作為主要的賣點,這跟團購似乎是不太相關的事情,就是價值主張,我現在一下子很難給建議,因為我不確定哪個才是主要的價值主張。

  • 我懂你的意思,很像一下子想要做的東西太多,是不是?

  • 對,其實LINE也有類似FB的貼文牆,但是沒有幾個人在用,就是因為一開始的價值主張並不是這個,會去加FB群組的人,大概不一定會裝Messenger來取代LINE,因為FB的價值主張,並不是在點對點即時通訊。

  • 當然在歐美的What’s App就獲得這個,但是臺灣沒有幾個人獲得這個,所以我的重點是網路效應的重點是一開始要有很好的Boostrap理論,有這個理論之後,剩下來慢慢加到這個生態系裡面,但我現在並不是聽得很清楚,哪個才是你的網路效應,也就是一傳十、十傳百的哏在哪裡,我現在有點聽不清楚。

  • 因為剛剛施純陽提到痛點的順序,也就是顯示鄰里之間跟在地政府,像在地政府我們也滿著重的,如果唐政委你說有些東西要拿掉,至少還沒有做完測試,先不要加入,我們會把比較商業化的東西先拿掉,因為我們很著重鄰里之間或是政府方面得來的資訊,這個很重要。

  • Nextdoor上面,因為Nextdoor沒有取代FB跟What’s APP,他們有很常用的習慣,也就是繼續用,但是使用者繼續用Nextdoor,那個還滿廣用,尤其是疫情,在美國那邊跟歐洲的一些國家,疫情也延伸到一些其他種族方面的事情,對政府不滿等等,使用率針對你剛剛講的功能使用率暴增,他們長期下來發現因為舊金山警察局,平均一天會有緊急通告或者是公告,這兩個不一樣,然後就發出去,因為這樣子建立他們對於警察的信任,其實提升,所以剛剛他有提到親民關係,這個是我們滿著重的,想要建立鄰里居民跟在地政府的親民關係,但是我們提供的功能,並不是每個公告出來,那個警察局都想要人有反應、回應。

  • 又或是我們的平台在第一版之後,剛剛施純陽也有提到內建的糾察員,當然不會有人在那邊盯著你看有沒有吵架、辱罵或是一些關鍵字來封鎖,並不會,我們會建立一個list,這是比較生動的,因為你隨著時間,有不同的爭議,我們會加上去。

  • 當然也有檢舉,不是檢舉的那個人,他的提款卡馬上會被關掉,我們會有個程序,才把那個貼文隱藏起來,之後我們可以用機器學習,看有什麼東西的議題,像短短幾分鐘內,很多人在討論,這樣我們就要糾察一下,看看是不是接近要辱罵,或是單純很熱烈討論。

  • 所以想要做的事情,主要並不是在商業上,但是不能否認群眾的能力還滿強的,我們覺得在臺灣,因為crowd而帶來的資訊,其實沒有太在這方面做。像您剛剛提到藥,其實我們覺得在亞洲還滿管用的,也沒有一個平台做到像藥這樣子,所以我們也會嘗試,所以一旦把使用者都帶起來的時候,其實可以藉用群眾的能力帶給消費者跟商家。

  • 理解,謝謝。我覺得你說這個是MVP,多樣性是沒有問題,但是現在的範圍是沒有限縮的。所以我兩個具體建議,一個是我覺得你還是要把里長跟再往上一層的區公所,當成你一開始主要客戶訪談、要滿足到對象,你如果要軸轉的話,得要有主軸,我覺得那個主軸還是社區管委會的主委、里長及區公所,大概就是這三層。

  • 為什麼?因為對他們來講,其實他們也非常地有興趣,好比像電梯裡面的廣告看板系統從貼紙張,現在很多是互動式觸控等等,就是因為他們也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像你現在這頁的問題,你跟他是價值盟友。

  • 但是他現在有非常多的解決方法,一個新網站不會是他想到的第一個解決方法,他想要解決的方法是直接貼在地的某種東西,像觸控螢幕的KIOSK,目前是大家會想到的,或者是關於區公所,剛剛我們提到LINE有很多問題,但是很多問題也可以透過LINE的機器人來解決,很多人都是透過這種思路來想。

  • 所以如果你告訴他說:「不是要取代你手上的工具,而是某一個使用的方式可以客製化到那個使用方式很穩定。」他當然就會願意推薦誰來用,就是至少在那件事上並沒有別的工具更好用,但是那件事是什麼,只有他知道,我們都不知道。

  • 我也有個朋友在加拿大創業也是做這個題目,後來問一問,就是倒垃圾的時間,因為垃圾不落地的新政策,所以需要一個很好的即時通知系統,能夠讓所有的人都不會忘記倒垃圾的時間,拯救了很多家庭,。

  • 之後就包含回收、廚餘或者是什麼慢慢加上去,等到大家發現這個很有公信力,也就是通知你什麼,也就是垃圾車再加上上面剛剛講的這些東西,這就是說到做到,因為真的送了通知後,過幾分鐘垃圾車就來了,他養成了這個習慣,就會覺得這裡面的資訊都是可信任的等等,但這個使用方式並不是在這邊討論,而是跟他們的區公所談,所以他們後來接到很多建議,包含不希望網址叫他們的網址,他們希望網址還可以用政府的網址,他們不希望APP是他們的名字,他們希望所有程式碼都一樣,但全部都貼區公所的名字,這樣大家才會信任等等,這些當然都不是我們在產品設計的時候能夠知道的,都是實際去訪談才會知道,甚至是用了軸轉幾次才會知道。

  • 但是我覺得現在臺灣對於鄰里長、區公所的公信力確實是比較高的,也就是在這一堆人裡面,很可能在地政府是最高的,所以這個時候以他們作為主要的軸轉的軸,我覺得這樣是比較合理的。

  • 唐委員,你有沒有建議如果我們都準備好,比如是個pilot或者是beta的版本,正式可以開放給外界使用,您有沒有建議先從小開始?我們剛剛看到目標是先從士林區,因為士林區是比較大的區,也不會太小,就是不是直接從整個臺灣開放。

  • 我覺得當然是先挑一個你們實際可以去看怎麼運用,就是面對面看到,當然會好很多,因為我猜你們這個MVP,最後跟實際士林區真正解決他們問題的,可能只有10%左右會重疊,因為你們上面很多功能,現在用現有的空間解決,而且因為那個黏性太強了,大概不會過來。

  • 但是確實很有可能,想到幾件事,現有的空間無法解決,而專門用你們的空間,這個也有可能,但是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一下子開放全臺灣來的話,光是你剛剛講到確保討論品質的版主工作,你們就癱瘓了,你們沒有那個營運量,所以當然是小區才比較對。我覺得都是很好的社會價值。

  •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Hoodily」指的是奇形怪狀的人?

  • 不曉得是不是會說服你,因為Hood就是⋯⋯dily有點像Neberli,但是「neberli.com」這個名字早就被人家霸占去,所以就加起來變成Hoodily。也有想說如果以中文的話,我們是以亞洲為目標,其他語言我們是沒有慎重來看,但光中文,像Hoodily跟「戶鄰里」或者是「護鄰里」滿接近的。

  • 我覺得很好,這個解釋很可以接受。(笑)

  • 看大家有沒有其他意見?

  • (與會者皆無意見)

  • 如果沒有的話,今天差不多就是這樣,我們會整理逐字稿。你確定是在某個區的話,整個都可以開始用他們區的識別,也就是讓他覺得純粹是白牌,不是要用自己的品牌,這樣你的說服可能性會大很多,誠摯建議。

  • 你說的白牌是連戶鄰里都不要做?

  • 因為跨區就沒有什麼互動可做,按照你的設計架構,所以你把自己叫做「士林APP」都可以,你知道我的意思嗎?因為概念上你本來就是士林區不可能跑去屏東、恆春之類的,事實上這兩個就是不相干的東西,所以這個時候,在地的identity越強,他就越願意用這個,因為可以促進認同跟凝聚度等等,但如果全國都認同戶鄰里,那就不是這樣一回事。

  •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看到很好的公共服務,廠商的名字是絕對不會出現的,為什麼?因為他的市長或是區長,他要promote的不是那家廠商,因為你們現在是要蒐集真實世界的需求,而不是要把這個品牌立刻外銷,所以我建議至少在一開始,願意做白牌的這件事,如果我是一個區長,我會覺得這很像是專門幫我客製化,因為大家都知道資訊開發的時候,專門幫你客製化的費用是out off the show的平台,但是換幾個logo的10倍到100倍,所以這個時候是他的感覺值得投入10倍或者是100倍的時間或預算來用,你們說只是全亞洲的平台來幫你開帳號,那是另外一個感覺,但是其實很多事情是一樣的。

  • 很好的建議。

  • 會想要請教您會建議平台上比較明顯的地方放footer嗎?或者公司或者是關於這個東西?

  • 你們想要推銷的是芥菜子或者是戶鄰里?

  • 那就是「Powered by 戶鄰里」。

  • 也就是可以在適當的地方這樣寫。

  • 對,這樣很好,這個大家會同意,像你去電商平台買,也不是自己用金流,也是寫Powered by藍新、綠界之類的,但是那個就一行而已,主要的那個banner還是那家店。

  • 我想時間其實差不多了。

  • 沒問題,很有趣的想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