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どりどり(唐鳳)好久不見,謝謝你在百忙之中,還抽空承接我的拜會。我今天想要跟你介紹我很尊敬的一位朋友山本幸男先生,我們想要跟你請教一些事情。

  • 之前我mail也有介紹過,山本幸男先生長期居住在臺灣,有幫很多臺日雙方在商業往來、文化、教育面向等等的交流,也有幫臺灣各界的人士來作牽線。今天主要想要探討的主題是,如何將今天臺灣的經驗運用在明天的日本實踐,想要討論的這樣方向。

  • 我先請山本幸男先生發言提問。

  • 你好,我是山本幸男先生。

  •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你對話。

  • 首先我想要跟你表達謝意,臺灣因為三級警戒的關係,餐飲業跟服務業受到衝擊,在台很多的日本企業餐廳也有受影響,因為現在臺灣政府非常積極在推動紓困4.0,我們這些受到很多波及、限制的在台日本企業,當然也因此受到紓困的受惠,我想在這邊透過你來跟臺灣政府說謝謝。

  • 謝謝。現在最主要的是大家一起防疫。防疫成功的話,透過普遍的疫苗施打,就可以早一點開放。

  • 疫苗非常感謝日本的外務大臣、首相,這幾天非常積極協調AZ疫苗到臺灣的事情,非常感謝。

  • 我想問的是,在新冠肺炎這一年多以來,我覺得臺灣政府跟人民間有非常好的信賴關係,比如現在三級警戒,中央已經說不再勸導,不戴口罩就直接開罰,現在有這樣的規定。

  • 確實如此。

  • 像這種完全不勸導直接罰錢的規定,在日本一定會造成很大的討論跟反彈,日本會先否定,但是臺灣人很快就接受了,而且會互相提醒跟督促,就會說總之先配合,我覺得這個是一個信賴關係表現的例子,我想知道的是,以現在的臺灣經驗來講,為何同樣是民主社會,臺灣可以有這樣的效果,有什麼樣的做法,日本是可以應用上的?讓日本短期之內也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 我想在提供足夠數量的口罩分配之前,我們絕對不會先說要罰款之類的,就像當時我們也是在去年達到75%以上的人成功使用口罩實名制之後,才會說開始在大眾運輸上要經過勸導、不聽才開罰等等。

  • 也就是說,政府先相信人民瞭解後面傳染病學的原理,也發現人民反過來要求政府「不要再告訴我們捷運上通風良好、不要戴口罩了」,就是要戴口罩的這種社會氣氛已經形成,也就是在科學原理被大家廣泛瞭解,以及民間有個明確的規範,甚至要求政府做出這樣的規範時,才會進行您剛剛所提到的,好比像裁罰的活動。

  • 我想我們能夠協助的也是分享包含「口罩實名制、簡訊實聯制、疫苗預約制」這幾套系統,我們在溝通時候的一些方式,但是從日本的角度來看,還是會需要底層的,好比像日本的My Number,類似我們的健保卡等等的制度先建立起來,我們的這些經驗才比較適用。

  • 我長期來看臺灣,臺灣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溝通、透明、開放,可能也是有一些契機,或者是政府是不是有一些想法的轉換,所以才會有這樣子信賴關係的改變?

  • 我想我們這次的系統,主要是因為我們在2017年5月,有一位看不順眼當時的報稅軟體,他覺得「難用到爆炸」的設計師,在連署平台上提案,我們就邀請他,他叫卓致遠,邀請他來一起做報稅的系統,等於是把會吵的不是有糖吃,而是進廚房一起炒糖吃的方式,才這樣得出比較好用的新系統。

  • 這套系統當初在建置的時候,就不是只為財政部而建置,而是透過API的方式,確保未來可以像樂高玩具一樣搭配不同組合的系統使用,好比像跟健保署的系統結合之後,就變成口罩實名制系統,跟經濟部結合之後就變成三倍券的系統,再次結合就變成實聯制系統,現在又變成疫苗預約系統等等。

  • 從您剛剛所說報稅系統的例子,我就有感覺到臺灣人覺得報稅系統很難用,就會主動到電子連署平台說這個真的要改之類的,人民願意主動跟政府對話的態度,我覺得在日本是比較沒有的,日本很像是政府做什麼,然後他就覺得「喔」,我們日本人民感覺比較沒有主動性。臺灣有沒有什麼可能訣竅,就是可以讓人民也產生主動性?

  • 我覺得日本也很有主動性,像大家用的LINE的軟體,就是之前311的時候,為了因應緊急的通訊系統而設計出來的。

  • 唯一的差別,我覺得只是我們把民間所創造的這些事情,怎麼樣進入政府,去規劃一套方法。不過我相信你們在今年下半年即將正式成立的數位廳,也有同樣的這些方法,像100人左右的民間專家加入政府,包含跨部會的溝通及聽取人民所做出來系統的意見等等,我想這個部分日本也並沒有遺忘掉。

  • 的確數位廳很密集在籌備要跟民間協作之類的,但是我總覺得日本的速度還是有一點慢,是不是臺灣有什麼做法,可以借鏡日本產生很好的短期成效?

  • 就這個議題,我和Jun Murai教授,每個月都有通話,我是在跟他的對談中,發現能夠快速見效的,大概是發生一些危機的時候,我們透過這些危機的應變累積出一些新的做法。其實LINE就是很好的例子。

  • 而目前日本的自衛隊,也就是類似我們的國防部,來支援大規模接種站的工作,也是短期間就可以看得出效果的事情,所以我會覺得不是為了數位或者是為了特定的轉型目的,而是看現在有什麼急迫要解決的,然後動員整個社會的力量,一起來做工作。

  • 原來如此。所以長期的作法就是讓人民瞭解原理,然後去尊重政策;短期的話,則是看人民現在最需要解決的事情是什麼,來解決。

  • 我在臺灣發現另外一件事,就是臺灣有非常絕妙的平衡,不管是民間各自的關係或是民間跟政府的關係、或者是政府內部的協調之類的,我覺得都有很彈性的灰色地帶存在,我想知道的是,臺灣為何會有這樣非常巧妙的平衡?因為最近我有在看中庸,覺得臺灣非常巧妙展現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很想知道為何可以有這樣的展現?

  • 可能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臺灣有很強的社會部門(Social Sector),社會部門在其他的國家可能叫第三部門或者是志願部門之類的,但是對我們來講社會部門早於全面民主化,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當時還是戒嚴的時候,已經有合作組織、在地的社區營造組織或者是宗教慈善團體等等,只要任何你想要幫助的地方,一定找得到管道,還不需要等到民主化就可以做的事。直到今天都是這樣子,我們可以看到就連國外進口的事情,都有社會部門的朋友也在協助。

  • 政府在施行政策的時候,像阿中部長有說,會考量不要讓人民有防疫疲乏,這在強弱的取捨上是怎麼判斷的?

  • 如同我剛剛所說的,其實很多時候是社會部門先找出來一個新的狀態要怎麼對應,然後政府再參考或者是直接使用他們的設計跟意見,好比像口罩地圖並不是我發明的,也不是政府裡任何的人發明的,而是在社會部門的志願貢獻者用自己的錢來研發,叫做吳展瑋,他在台南發明,發明之後受到社會一致的好評,才協調google來吸收掉他的研發的成本。

  • 這個例子,在最近的簡訊實聯制也看到,一開始發明簡訊實聯制也是g0v、零時政府社群的兩位工程師。我要講的是,阿中部長也好、我也好,並不是我們能夠想到這些絕妙的主意,而是大家本來就是在社會部門裡面。我雖然是官員,但是也一時都不會忘記自己也是社會部門的一環,所以在社會部門的場域當中,他們的想法可以很平等,也不是要等著我們去發包或者是開標案等方式,才能跟互相溝通。

  • 我在臺灣這麼多年,其實也有感受到社會部門的動員力量真的非常大,而且自主性也非常高,像很多臺灣發生的災難,其實大部分都是民間團體率先救災,我覺得在臺灣民間組織動員的力量,像我的家鄉朋友來參與臺灣的宗教行善活動,都覺得臺灣的這種精神非常厲害,是日本沒有的,很想要學過來。

  • 確實如您所觀察到的,臺灣的社會部門一向不會圈子越做越小的感覺,相反的,像慈濟就有跟一個比較像年輕人組成的Impact Hub Taipei合作,讓慈濟的資源,也就是慈悲科技的創新年輕朋友達到青銀共創,各地都有社會部門,如何讓年輕人跟長輩可以互相學習,這個部分也是可以一起參酌的。

  • 乍看之下,每個人是私部門的身分,但是組成社會部門之後,就做了很多有公共利益,甚至可以讓地方政府也好、中央政府也好,覺得是很堅實的夥伴關係。

  • 我瞭解到在日本很多年輕人也想對地方有所貢獻,才會有地方創生等等的政策出現,所以我想在日本也是有機會的。

  • 很感謝您看到日本的這個部分,如果今天的影片可以分享給日本的年輕朋友,他們現在因為COVID-19,對未來是比較絕望的;而台灣現在可能面臨到同樣的絕望感,但還是很積極地要有所作為,也許日本的年輕朋友看到這個影片會受到一些鼓勵,也更積極地去嘗試些什麼。

  • 我最後有個比較個人的問題,唐鳳這一年多來也有跟竹中先生見過面、交談過幾次,我滿好奇您覺得竹中先生是怎麼樣的人?

  • 我覺得竹中很熱心,而且也很關心小孩,跟小孩的互動都很自然,瞭解怎麼樣協助,不管任何年紀的人,把自己的願望、夢想都可以充分地說出來,甚至畫出來。

  • 我之前有製作您的角色,我希望是除了能夠傳達到您的才智的部分,因為這個部分大家都很熟知了,還希望可以幫忙多傳達您的幽默部分。

  • 非常感謝,確實等於讓我有點體驗,變成vtuber是什麼樣,也更有心理準備,後來出現ENA的時候,長得跟DoriDori有點像,我比較不會慌張,因為之前就有過經驗了。

  • 等疫情穩定下來,希望可以實現您夢想中的3D的DoriDori(どりどり),展現出您不一樣的風采。

  • 我最後的提問,臺灣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全面採取線上的課程,教育部也有說老師不用去學校,整個政策可以說是非常彈性,其實老師不用去學校的這件事,從日本來看,是一個劃時代的政策,就您的觀點來說,線上教育這塊,可能會怎麼發展?因為臺灣都變線上的關係,我現在也開始在線上對小學生、中學生教AI,很感謝有這個契機,想要問您怎麼看線上教學這塊的未來發展?

  • 不過暑假也只剩下一個月,所以在一個月裡面,大家應該還是會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像硬要加上VR或者是什麼的,我想都沒有這麼快,這一個月當中要確保大家都不害怕這件事,因為線上的頻寬,在臺灣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也不需要有什麼額外的花費,主要是視訊設備、在家裡怎麼樣跟自己的生活空間分開等等的這些,像學騎腳踏車一樣,不害怕會騎了,之後都會的事,這個是這個月最基本的工作,學校誠如你所說的,現在老師也不一定要去了,也許可以把大的空間拿出來學習日本的方式,像大禮堂或者是體育場都可以拿來打疫苗,這個也是日本先實作的,我們也是在參考的。

  • 雖然今天主要的主題是現在的臺灣經驗運用到明天的日本,但聽您提到日本運用大空間來施打疫苗這件事、聽到現在的日本其實也有未來的臺灣可以借鏡的事,聽到這樣的事情,我想很開心。

  • 本來都是互相幫忙的,不管是颱風或者是地震也好,沒有分誰先誰後,任何一邊想出創新,都很願意彼此分享。

  • 今天謝謝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