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委員你好,很開心也很榮幸可以代表fye跟您會面、交換意見,我是林宗霖,這位是Henry,我負責在品牌的行銷及企劃,Henry負責開發的部分,因為我們的成員不多,所以很多是共通一起做一些事。

  • 我簡單介紹一下fye的品牌,fye是我們的logo跟意向,意思是for yours,這個品牌是在2008年的時候,Henry的爸爸是代工鞋子,他們在法國有合作一個團隊,2008年的時候覺得要在鞋子製程的過程中,希望可以友善環境,所以才開始做環保鞋的概念。

  • 這個鞋子的特色是用回收的保特瓶、不要穿的鞋子跟碎鞋料,我們在製作過程中是用友善環境的方式來製造這雙鞋子。

  • 2008年的時候開始這樣的發想,經過一年的開發與設計,在2009年的時候,鞋子正式產出,在2011年的時候在法國正式銷售,這個品牌當時是在法國註冊的,我們在2010年底至2011年時回到臺灣,但是說實在的,我們不是行銷的專家,所以其實我們的行銷涉及開發都是團隊自己在做。

  • 這樣一路走下來也十幾年了,但是過程中很辛苦,我們希望來拜訪唐鳳政委,就是希望我們的品牌可以被看見。

  • 我們走的行銷模式跟法國比較不一樣,因為我們覺得fye的定義很廣,並不是產品而已,可以著重在臺灣人文的結合,所以我們行銷模式是跟公益這方面結合比較深,所以當初在成立第一個專賣店的時候,我們樓下有藝廊,也就是免費開放給一些新創的藝文青年朋友來申請,並且讓他們免費使用我們的場地,我們的行銷大致是如此。

  • 這次拜訪的目的,我後面有寫到三點,希望可以被廣泛看見,並且支持我們的理念,我們希望透過唐鳳委員的影響力跟魅力並讓大家看見。

  • 第二點,我們希望在循環製鞋概念的材料面向更廣,本來是用保特瓶的材質,我們現在開發,也就是有在計畫用安全氣囊,跟你不要穿的牛仔褲來幫你做雙鞋子,我們今天有帶了兩份成品過來,這個是用牛仔褲做的,也就是保特瓶,保特瓶的布面料還有安全氣囊的面料。

  • 我順便介紹一下鞋子的特色,像剛剛也有跟唐鳳委員提到我們是把不要穿的鞋子攪碎之後,這個鞋子是碎鞋料,然後加上天然橡膠跟合成橡膠,像廢輪胎之類的材質來作鞋底,鞋面看到的布材的部分,這個是保特瓶的部分,像內裡是用有機棉。

  • 你看不到我們鞋子有金屬的配件,所以我們鞋子的再回收概念跟環保的概念成數很高,本來有聯絡辦公室的筱婷,我們有問她您的尺寸,本來要幫您製作雙鞋子,雙方要繡您的名字,讓您當成紀年,但是她說可能比較不適合。

  • 我們不會接受這種禮物,通常是用買的。

  • 所以來拜訪您的目的是這樣子,剛剛有報告到第二點,我們會使用材料更廣的一些材料,還有更活絡循環經濟。第三點,我們很希望成為政府單位輔導的重點,讓我們這個品牌推銷到國外去,然後成為臺灣之光的品牌,大概我們今天來拜訪的是三個重點。

  • 瞭解,有沒有要補充的?

  • 其實過去十年來講,我們一直滿努力在找可以永續循環的材料,從以前的一些椰子殼,其實是農作的廢棄料,但是我們後來在慢慢之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能夠自然降解的東西就應該自降解,把我們去用考量到其實不能再被有效回收、再利用的一些資材來做,所以過程中其實很多開發過程中,像椰子殼、米糠及生蠔殼,其實我們後來慢慢發現這些其實只需要一定的年限就可以自然降解,反而要去關心的可能在經濟產業上所衍生的廢棄物,也就是過度包裝跟自然分解的材料,其實分解但不代表會降解,我們在乎的是這件事。

  • 所以我們在製作材料的時候,我們是用橡膠製作,也要回收自己做出來的產品,然後再重新做,我們沒有辦法百分之百新的產品,然後再用百分之百的回收料去做,因為考量到這個產品應該被賦予的一些功能性,還有產出的意義,所以我們加入是最大限度比例的回收來做這樣的成品。

  • 其實就像林宗霖剛剛所說的,我們會開發一些坊間上比較少見到的,像廢棄的牛仔褲,其實很多人都在開發、都在做,還有安全氣囊,我們不知道最後去了哪裡,像這樣子的材料。

  • 其實運用回收再生的資源,其實資源很有限,我們可能因為鞋子其實在服飾裡面就算是時尚,然後會一直更新,我們做鞋子就會被限制在這個區塊裡面。

  • 就是快時尚?

  • 所以這個品牌的理念是,我們到底是要突破我們原本的核心,我們要跟著時尚一起走或者是留在原地做好原本要有的理念,因為其實有更多環保的材料出來,比如加入很多蘋果、鳳梨、香菇的材料,加上防潑水的元素跟環保鞋,其實我們很想做這些事,但是我們知道中間的過程、廠商的know-how是什麼元素加進去的,這個對後面的回收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對我們自己來講,其實在消費者的眼裡來講,其實沒有太顯著的進步,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們就是一直維持原樣在做一樣的事情,也就是做出鞋子,然後把鞋子再回收,回收以後等到一定的量,我們還要再攪碎、做。

  • 我們其實一開始是從代工開始做,但是還沒有這個品牌,我父親代工這個鞋子超過30年,他認為這個社會的責任,其實是有理念的,他希望可以開創這樣的品牌,也就是把回收舊鞋再重新做出來,因為在臺灣沒有這樣子的回收鞋子制度,所以我們是從跟法國政府協議進了兩個貨櫃的廢鞋進來,然後進行拆解,將可以用的部分重新回收再製。

  • 我們不希望未來還是一直需要靠進口廢棄料,因為我們覺得這個是品牌的一開始,後面的話,我們希望可以延伸使用這些在臺灣的廢棄料,來做經濟循環,把不能用的東西重新再利用,像輪胎,比如以前的輪胎每年都有10幾萬噸,但是其實70%、80%都是被當作燃料輔助,因為近幾年其實政府對於空污這部分下了很大的心力,我相信很多的輪胎,其實不能再去做燃料的輔助,或者是成數會降低。

  • 我們希望也許有機會可以使用到這些社會不需要要用的資源,然後重新再被做出來,當然我們做出來的東西,我們可以再回收、再做一次,這個是我們希望的,也就是這個品牌帶給社會的價值,也希望同行、同業可以朝這個方向一起努力,謝謝。

  • 瞭解。所以以這雙灰的來講,市價是幾千元?

  • 應該是1,800元。

  • 如果我穿一穿,不管是壞掉或者是不想穿了,你鼓勵我把它寄回來給你們?

  • 我們有鼓勵再回收機制,我們可以做的是僅限於自己的品牌,因為如果其他的品牌也要讓我們回收,我們可能比較沒有那個能力。

  • 而且其他的品牌上會有金屬?

  • 所以這個機制是怎麼樣?這1,800元回給你們,可以折掉半雙鞋?

  • 我們會有鞋子上的折價空間,我們目前的設定是100元。

  • 所以是換下一雙鞋,如果還是穿你們的,這1,800元就會變成1,700元?

  • 對。現在有一個傾向是,有些客人的鞋子給我們的時候,其實品項還是不錯的,其實目前有在規劃,希望把這雙鞋,比如送給偏鄉,像之前很多人在做非洲贈鞋之類的,這個也是我們想要做的事情,之前主要是把鞋子回收、攪碎,然後再循環製鞋。

  • 所以這樣子聽起來,如果要額外的料,不會是從鞋來,而是從別的地方來。有沒有比較具體的從哪一些地方來?

  • 基本上我們過去像我剛剛所說的兩個貨櫃,其實在過去這一、兩年間,這個廢鞋料快要用完,其實就要用7、8年的時間,而現在這個時間點,因為我們其實有分很多不一樣的顏色跟型體,其實加工回收場需要幫我們分顏色來入料,在這個階段的話,如果我們特定顏色,其實已經不足的時候,橡膠加工廠,也就是本身就有一些工業廢棄料,因為當初他們開發的,我們跟他們一起共同開發技術,所以會自己沿用這樣的技術,也就是把工業廢棄料加在那邊。

  • 像客人做給品牌很多大量的樣品,或者是做出來以後,一定會有邊角料。

  • 對,就是邊角料。

  • 其實他們都會回收再做一次,其實是做簡單的歸納,像淺色、深色及這中間的顏色,所以其實還是夠。

  • 就是影響到你的供應鏈,這樣很好。

  • 絕對足夠,因為每次的比例都是在20%、15%左右,就是看這個機能性,我們要賦予這個產品的機能性在哪裡,會影響到這個的百分比。

  • 這個聽起來是如果有是很好,沒有的話,也還夠用,在目前的狀況。

  • 我相信絕對是綽綽有餘。

  • 這樣聽起來我比較能夠幫忙你們的,還是先自己穿看看,聽起來是這樣子?

  • 那我跟你們買好了,就是1,800元的這雙。

  • 唐委員需要給我們,你覺得比較有意義或者是不想穿的牛仔褲嗎?

  • 我覺得還好,用別人穿過的牛仔褲也很好。我是43號。我通常是穿黑的,如果剛好有黑的,像這個顏色就很好。

  • 很好,我們曾經在華山有做過這樣的事,其實也滿多人留在那邊。

  • 我想先穿一陣子再說,因為很難推薦自己沒有用過的東西,另外我有看到你們登錄社創平台,但我看很像登錄沒有太久。

  • 所以還沒有算到去年Buying Power裡面,理論上像你們中間所提到如果是對外行銷等等,我們Buying Power滿好的,採買到500萬,我會出來買你們的這個客戶頒獎,所以就是鼓勵供應鏈整合,這個部分是由KPMG的團隊在輔導互相支援的狀況,這個部分可能去年來不及,也許新的一年來看看有怎麼樣輔導的可能性。

  • 我穿的如果有什麼不滿意之處,也會讓你們知道,可能我要先覺得是否舒服,這樣子大概就會比較好去想說怎麼樣跟外面說。

  • 後面的流程我直接跟筱婷聯絡嗎?

  • 對。還有沒有別的想法?

  • 比較想要瞭解的是,政府對於未來永續或者是經濟循環的部分,有沒有什麼一些發想?也就是在論壇以外的?

  • 除了Buying Power及4月的社創高峰會之外,像這件是新的咖啡紗,當然循環之外,因為是保特瓶加咖啡渣,還是機能,也就是想要放在跟grotex同樣的量級,不只是循環,而是每次循環再加一些價值,這裡面就需要很多設計的專業在裡面,所以包含社會設計或者是互動體驗設計等等,像台創以前是做產品、空間,他們現在整個往比跟人更近的方向,像臺灣設計研究院、文策院都是往這個方向邁進,並不只是一個產品,而是跟這個產品有個關聯,在這個關聯裡面放很多upcycling的這些內容進去,目的不只是完成這個機能,這個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在這上面,大家就會開始自己想到一些觸類旁通的解決方案,最好是不管看到衣服、鞋子及想到的人,自己在工作中也可以檢視有哪一些地方可以用零廢棄的方法來做,就算到那樣的話,就比較成功,概念比較可以傳播,不然就要一雙雙鞋,這樣傳播力比較沒有這麼大,還是要把故事講出來,這個是我們目前的想法。

  • 像eco的東西定義太廣泛,每個人的出發點也許都是對環境好,但是有時這個立場其實是會相觸的,有的人認為真正的環保是不要再買東西,有的是要用得很久,就是有非常非常不一樣的想法,所以我們其實一直以來,是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觸控,然後一直維持這樣的概念。

  • 我覺得你用循環經濟,或者是零廢棄或者是減少廢棄,這都是比較中性的,也就是比較不會激烈的,也就是保護環境或者是減少傷害環境之類的,但是如果你是說循環經濟、負責任的生產消費,也就是SDG 12的永續發展目標,這些都比較沒有爭議的,因為講的是事實的部分,並不是理念性的部分。

  • 唐委員本身是創業家,對我們這個品牌跟創業的這整個理念有沒有什麼建議?

  • 我現在的想法是,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但是我很難一句話把它講出來,這個是我看你們的,因為你們剛剛進來之前,我就有看你們的網站,因為網站畢竟還是最直接認識品牌的地方,好比像網站上「Shop four yours」目前是斷掉的?

  • 對,因為法國設計師、一個是法國工程師,去年回去生小孩了,疫情的關係,所以沒有再過來。

  • 所以我按第二個連結,然後再按第一個,這樣就不見了。

  • 這個要再跟他聯絡,請他幫忙確認。

  • 對,因為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大部分我們要傳播的理念,我們會有一句話放在上面,當然你們目前上面是說從鞋子開始就是從文明開始,可是這句話我很難跟別人講,你知道我的意思嗎?本身並不是像我們所說的,我舉一個我們這邊,像我之前也有在經營電商,也就是賣口罩,我們的目標是防疫期間嚴禁吃手手、肥皂勤洗手,請一個品牌代言人,這句話很容易跟別人講,你要提醒別人肥皂勤洗手是很容易的,主要的原因是戴著口罩不要嚇到吃手手,可以比較這個跟你們訊息的差別。

  • 簡單來講,我們的行銷,現在當然已經開始有很多彩虹、夜光、豹紋等等,很難跟他們比較,我們當年在做這個的時候,其實目的有三個,一個是一聽到、立刻就有事情可以做,即使你買不到口罩,當時因為還要排隊,至少你先用肥皂勤洗手。

  • 第二個是,我們可以彼此提醒,也就是可以讓一個人,有點像冰桶挑戰,不是只有他自己往身上淋冰水,那個沒有什麼意思,而是他可以邀別人,更瞭解漸凍人,這個是一樣的道理。

  • 第三個,他可以很容易混搭,很容易改成很多語言的版本,或者是變成這個是在講社交距離等等,也就是會變成個梗,民間也有像釉子等等,就會混搭出很多梗來,就不用再投入行銷的經歷,因為這個等於已經變成一種時尚。

  • 所以我主要的建議還是找到比較動詞,因為for your earth,這個比較像介系詞、或者是後贅的片語,所以很難轉換成行動。

  • 先這樣子。

  • 唐鳳委員可以幫我們在鞋子上簽名嗎?

  • 或者是可以給我們一些鼓勵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