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上個禮拜除了見到政治人物以外,還有很多像CSO。

  • 像「真的假的」?

  • 對。也有跟OCF的人見面,也有跟一些現在在倡議……

  • 沈伯洋那邊?

  • 其實很多,我的工作是希望他們可以全面性的去聊,包括公民團體的,或者是學者等等。

  • 這一次很高興可以用你的時間,你剛剛有提到透明度,像transparency tool,我之前有寄一點東西給子維,我前一陣子也跟副院長辦公室的長官、中選會的長官,我們有介紹一下transparency tool,基本上現在已經在臺灣上線了,所以其實現在的人,如果他想要登政治議題或者是選舉廣告的話,可以用我們的工具去劃設範圍是誰,相應的變成一個政治議題的廣告後,我們提供的資訊就包含這個廣告觸及多少人,年齡、性別及地區的比例。

  • 這我有看到。廣告的條件呢?

  • 基本上是如果這個人、這個廣告主認為這個是政治性廣告或者是選舉廣告或者是議題廣告,就可以用這個工具。

  • 你們有一個時間表,什麼時候能變成必須執行嗎?

  • 我們現在還沒有確定的時間,我知道政府有一些人希望可以儘快。

  • 這不只是希望。如果下個會期通過選罷法修正案……

  • 其實因為以前的狀況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個工具給使用者,對不對?所以使用者沒有辦法去……

  • 無從揭露。

  • 如果我們今天有工具提供給大家,這個使用者沒有使用這工具去揭露這一些資訊,那就是非法廣告,也就是違反政策,政府告訴我們這是非法廣告,我們就會處理。

  • 至少先讓他熟悉,這個我能理解。

  • 我們已經提供工具給使用者,讓他們揭露,他不能因為FB沒有這個東西……

  • 當然,而且FB不可能罰他錢,只能停播廣告。

  • 所以我的意思是說,有些要立法做,有些要你們做,現在假設立法做到了那一半,你們這邊有足夠的工具來執行它嗎?

  • 如果你是廣告主的話,你有一些程序要做,這個透明度其實最重要的是兩點,第一個是身分認證。

  • 就讓我確定這個人是有臺灣身分,他才有資格去下臺灣的政治廣告。

  • 另外是出資者,對於FB而言,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出資者是百分之百,可以確定是這個profile所出資,就是被我認證過的這個具有台灣身分的人,或者是他所run的粉專。

  • 所以像藍勾勾跟灰勾勾,不是現行的verify嗎?

  • 藍勾勾就是這個page就是這個人。

  • 這樣就可以了?所以你們並不是要法律文件?

  • 我們很確定的是,專業管理員的名稱,因為我已經看過他的身分證,所以我知道他是誰我也可以確定從他這邊收到錢。

  • 這我有聽懂。

  • 川普的廣告是pay for by是川普for President Inc.,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把for President Inc.的資訊寫出來。

  • 你寫A、B、C基金會,就要寫地址、電話或者是email。我們就會揭露在這個地方,說川普這一次的廣告,也就是川普page這一家,他的資訊是什麼。所以我們其實是把API開放給大家,勢必tag團體或者是透過這樣子的透明度資料,看是不是有問題。

  • 一個小問題:廣告主聲明這裡,原文我猜是「public disclaimer」。你們為何要翻成「免責聲明」,而不是「聲明」就好?他們到底有免除什麼責任?

  • 其實我覺得是揭露聲明。

  • 那要不要重新考慮一下你的中文翻譯?(笑)

  • 我們可以再確認一下,我記得美國的同事,都是直接翻譯「免責聲明」。

  • 這我理解,但是在這個情境底下,其實不會免除任何責任。

  • 如果要講出資者,完全可以確定的就是那個人。

  • 是。另外是不是可以看一下「越透明,責任越大」這一句?

  • 我作為一個翻譯工作者來說,我不是很確定原文的意思是什麼。

  • 如果原文是「The more transparent you are, the more accountable you become」,那這裡應該是翻成「越給得出交代」。

  • 不管是FB……這個只有在政治議題選舉廣告。其他的廣告,我們認為這個是商業廣告,他自己的……

  • 這個我理解。

  • 所以我們不處理那一塊,在這樣子,政治議題選舉廣告的部分。

  • 未來公投會算在你們的選舉裡面?

  • 那個是算在議題廣告。

  • 但是就還是適用同樣的透明度原則?

  • 好啊!那到公投時來再看。

  • 已經開放了,所以我已經authorize過自己,我自己可以在臺灣下政治廣告,也可以開始揭露。

  • 理解,你們還有一些時間準備。

  • 對,這個是transparency tool。另外,之前跟你們見到面的時候,我們也在media literacy的部分,有一個教材已經寫好了,是跟台北市電腦公會合作,台北市電腦公會幫我們找很多不同的NGO,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在想說到底哪一些族群是容易受到影響。

  • 我想社區大學、終身學習,那是一個很好的階段,每一個區域,其實都有終身學習的團體。像有發那一些類似終身學習時數或者是志工點數的,就表示來的人都是想要學一點東西的,這個是很自然的夥伴,這個是一部分。

  • 另外一個部分,自治團體和社區營造組織,因為他們都是當地的組織者,所以如果你把教材發給他們,他們自己不一定有開班,可是會知道要在哪裡開班,像旁邊長照的各級據點,像現在有很多社會創新團隊專門做桌遊給長照的老人玩。

  • 剛剛講的自願服務跟社區大學是一塊,組織形態不同,但是都是很好的channel。

  • 建議你們可以用Creative Commons,開放授權的方式,讓這些朋友持續改作。

  • 不是為了選舉,基本上是2020年。

  • 當然這是隨時都在做才對。

  • 這個是生活中的部分,所以其實是一個2020年,我們成為全亞太區有希望達到的數字或者是目標、成果。但是大家已經對這個議題,已經很aware了,我覺得才會比較容易介入。

  • 我請子維有保留您的時間,9月4日有一個活動,前半段是大家討論一下到底怎麼樣可以接觸。接下來每一個禮拜不一樣的組織去不一樣的地方……

  • 這我們知道。

  • 我們也希望跟他們學習一些經驗,怎麼跟不認識的人講這些題目。

  • 比較接地氣,這個我們瞭解。如果是以邀請社會部門的夥伴為主來安排,那我很樂意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