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的KPI,一樣是科技政策,他們的KPI是人民給你打分數,也就是白皮書寫得如何,是質性的指標

  • 意思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從系統性的每一個地方的需求,即時讓部會、相應的朋友們,首先瞭解到大家第一手經驗,如果有誤會的部分要澄清,如果是真實的需求、而部會沒有想到的,要快速進入到政策流程,而政策流程因此有修改的話,能夠即時通知或者是再把當初提出需求的人的智慧帶進去,也就是群眾智慧的納入管道。

  • 這樣聽起來是你下一個階段主要想要達到的事情,對不對?我有沒有漏掉什麼?

  • 沒有漏掉。政委超棒!

  • 這個是社會創新行動方案盤點的網站(https://se.pdis.tw)可以參考。

  • 不過我這邊要講的是到年底,你可能有三件事情要想:第一個是我一直很強調的「學習圈永續」,因為這個有了,你才能放大社會影響力,而這個永續包含怎麼做,把它寫清楚,然後讓其他在跟你類似位置的人、計畫主持人,也可以說就算不是做食安,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做,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這邊有另外一個社群,是「sense.tw」,V是在做民間社群如何做參與公共政策設定,所以是你在做這一件事的互補面,他們也在做一本參與手冊,如果民間不知道要如何組織起來,像科技社群,你就是一堆AI新創,然後覺得對國家的AI方向有想法,要做什麼才能進入政策設定,可以參考sense手冊,試著把你正在做的社群裡,比較響亮的名字整理起來,這樣在未來的規劃可以延續。

  • 第二個是設計階段,其實需要的專業比較不是事實性的盤點,需要的比較像你剛剛所講的媒體專業,就是共同價值的凝聚與蒐集,這個東西你沒有辦法覺得有一個完整的數據就可以做,你需要一個數據轉譯的工作,你的數據轉譯,有點像我現在做的一堆事情,包含逐字稿、心智圖這一些。有一點像給大家發VR眼鏡,大家戴上之後可以知道政策形成的脈絡,但比較不是overview,而是追劇的概念。

  • 總之,是要有一個系統,讓大家不花太多的認知,就可以瞭解到我們目前對於政策的進行狀況是什麼。

  • 第三,有一個可能性是,找一個我們本來在多方利益關係人社群就信任,或者是至少知道在做什麼的人,大家對這個人都不太反感,讓他跟著你的計畫,尤其是這個學習圈跟一段時間,至少幫你把documentation做好,由他來接觸下一階段擴大主持、感受徵集的團隊,之後又可以接回擴大徵集社群的人。

  • 為了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避免最後盤整出的結果變成只有少數人看得懂的版本,那這個是我們PDIS最在意的,也就是我們的利害關係人要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 既然要有一個共同的人,可以考慮承續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脈絡,這樣即使第二階段你完全不在裡面或者只是顧問,你也比較放心,不會把一開始想要做的事情往右轉90度的方向。

  • Hire進來到我的團隊嗎?

  • 那也可以。我會建議是比較有公共參與這種群眾政治概念的人。如果沒有這個能力的話,比較難在第二階段繼續合作。

  • 謝謝政委,如果可以推薦,我可以在計畫中hire這樣的高手,我覺得相當好。

  • 最後想跟你說的是,我認識的各個機構都有人做這樣的事,所以不要感到孤單。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