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是屬於輔導的,就我個人角度看起來比較像輔導,第一層需要營運計畫書與章程,從營運各層面中確認所謂的「社會性」與「環境面」是否符合,第二層營運計畫書要再加什麼加什麼,其實這是兩層目的,但是我覺得現在討論放在第一層,就是社會企業的辨識度,我們公司之前的辨識度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它的社會使命,以及它解決的社會問題是什麼,那之前也有討論過,我們自己內部的討論啦,就是說到底我們自己公司所要投資的社會企業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