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的內容,是在第三群組開會後,經過核心小組開會確認,用 Skype 與召集人確認後,提供了一個電子版,請大家看一下這個版本。

也可以參閱紫色這本附件資料,生活課程放在最後。這是當時提給第三群組的原始草案。現在看到的是核心小組修訂、召集人認同的版本。

8/10 會再次召開工作小組和核心會議,針對今天委員提的意見再做討論。

剛才 p40-p46 有意見的詳列,我會分成三個大項來回應和說明。

第一大項是最簡單、最疏忽的,就是標號格式,謝謝委員的提醒。新修訂的版本,已經全部修訂完成,請大家看一下。

這是 7/30 的版本,給大家稍微看一下修訂後的情況。統一從第一大項、國字數字到阿拉伯數字,文件檢視已經力求一致性。

關於標號之外,用詞和用語問題,包括重複語句,例如原始資料理念部份「兒童在生活中」「他們」太多,我們已經把重複語、文句不順的地方重新檢視。

第二項,與其他領域的一致性,「一、二年級」換成「第一學習階段」,也已經全文修改。

第三項,語詞用語的精準度,感謝黃教授,對我們用了「超學科」精神的討論,建議不要用專有名詞,而改成「超越學科範圍」這樣一個大家比較理解的用詞。

第三個問題比較大,從第一次會議就提到了,請大家翻到第五大點學習重點,對生活課程的內文之前有兩個意見。一是「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在其他課程有分別描述,但生活課程只有「學習表現」並沒有學習內容,應和其他領域統一格式。二是描寫內容裡把內容、能力、方式都綜合在一起。

在回應前,請大家看一份文件,就是領域綱要的研修手冊。在 p38 裡,有詳列兩個向度,但最後提到「領域的彈性,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學習表現和內容對應可以不同」。

學習表現是強調以學習者中心的概念,以「非具體內容」為主。

並不是我們要標新立異,而是我們是最簡單,只有在第一學習階段,把統整經驗邁向學科學習、幼小銜接。

在跟老師、委員的討論裡,我們都很清楚這個課程的定位。

因為這不是傳統領域,所以沒有一定要有的學習內容,而是以探索為主,結合小孩的生活經驗。

基於上述論點,請大家看我們目前的處理方法。

在學習重點,我們開宗明義強調三個重點:目標是促進核心素養發展,再建構學習表現,再發展出學習表現細項。學習重點是具體的表現,細項會包含學生的學習歷程、表現及基本內容。學習重點的編碼方式,第一碼為素養,第二碼為階段別,第三、第四碼為流水號。

所以我們分成三欄:素養、表現、表現細項。

最後大家還有提出,在附錄裡有「內容設計之參考要項」,為什麼不放到正文呢?我們提到的是主題課程或活動可以參考的素材。因為我們並沒有基本知識概念的範圍,所以我們改成「素材」的參考要項,讓教師可以自行選擇。

以上是我們做的修訂,請課發委員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