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效果不一定可以變成貨幣化的影響力、衝擊力,但是至少讓參與的人有計算這些效果的習慣,這個時候投資在建立這些效果量度的投資,對於投資人來講,就是變得相當成熟的第一步,所以我常常鼓勵就算還是中小型的組織,根本還沒有上市、上櫃,如果就像上市、上櫃公司一樣的,講隨時去量度效果的習慣,就可以吸引到其實相當於投資給上市、上櫃公司的影響力投資人,即使還沒有上市上櫃,可能是在戰略新版、創新版的位置,像現在金管會也有很多創新出現了,像臺灣創新版、戰略新版,至少可以告訴投資者,我也有注意到現在整個市場希望我公開給出交代的趨勢,雖然一下子不能貨幣化,但是至少我的效果可以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