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是個紓壓方法,等於我們每三個禮拜來想想,我的工作裡面可以跟一般大眾分享的部分,尤其是倡議大家有一些新的社會做法,也很感謝商周一直來調整這個是記者採編稿,不需要我來寫專欄等等的方式,慢慢會調整讓我知道其實重點並不是知識性的,知識性的商周並不缺,大家要看的是我的觀點、我自己的第一人稱的體驗是什麼,為何覺得這個月的這件事重要等等,這個事情寫得越多,大家覺得也許有道理,也許沒有道理也很好,那個也是對話的開口,不會覺得我的三倍券要這樣子捐出去,或者是要支持Power Taiwan的這種社創新禮盒,就很像自己默默行善,我是很高調行善,就寫在專欄裡,然後就看大家有什麼反映,反映目前還不錯。